《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

时间:2019-05-12 16:5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

第一篇:《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

信之二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一个谈吐得体的人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不仅要求孩子诚实守信还要求孩子们从小就要“谨言慎行”并且明确告诫孩子们有三种言语是绝对不能说的,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说过类似不得体的话?在与人交谈中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接下来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规范的言语。

在上一讲里边我们讲到《弟子规》在开始的“信”这个部分的时候,就是人要讲信用要讲信誉这个部分的时候,首先就是从言语语词开始的。

言语高雅、风趣幽默的人到哪里都是很受欢迎的人,相反言语鄙俗、油滑闪烁的人到那里都会遭到别人的白眼,遭到反感。

那么如何能够让自己在社会上,在和朋友的交往当中受欢迎呢?所以《弟子规》首先要求大家或者孩子们做到如何别让大家反感,如何别让大家讨厌,所以《弟子规》先告诉你哪些话绝对不能说,哪些语气绝对不能用,要避免。

《弟子规》接下来讲;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要切切注意一定要警惕一定要戒除三种情况,哪三种情况?奸巧语,非常奸佞(ning)的、存心不良的花言巧语、这个东西你先得戒除。从小养成这个习惯不能说奸巧的话,这是一。秽污词,很肮脏的、很下流的、很鄙(bi)俗的、这些词不要从嘴里蹦出来,不要说脏话。市井气,非常庸俗的、张家长李家短的、我们讲搬来搬去零零碎碎的话你也别说,这三样你是要戒除的。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奸”怎么都不是一个好字眼,在我们汉语当中有好多字眼你是可以正面理解、反面理解,“奸”这个词你怎么都只能从反面理解,如果“奸”这个词再加上花巧那就是放大了的“奸”,那是更坏的一个词。语言是内心的反映,就算你再掩饰你总有露出来的一天,一个说话非常奸巧的人非常奸猾,但是又非常会耍花巧的人,在中国传统当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当中绝对认为你不是一个好人。

《诗经-小雅》里边有这么一首题目就叫《巧言》,非常善于说话,说话非常花巧,下面什么话大家知道吗?“巧言如簧”大家记住了这个成语巧言如簧,没记住后面还有四个字,诗经叫“颜之厚矣”,脸皮够厚的,就是如果你把一个事花言巧语说得像美妙的音乐一般动听这个人脸皮够厚的,贬义的,所以“巧言如簧”不是一个褒义词。

我们讲到这里要特别注意,奸巧语,我们这一讲开始讲的,上面那一讲接着奸巧语的是什么?是勿佞巧。

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两个“巧”字连在一起,这个绝对不是巧合,像《弟子规》这样的能够有那么大影响的书它的编排结构都是有道理的。两个巧连在一起对我们是一种加倍的提醒,中国传统是讲究语言技巧的,对语言怎么说是有讲究的,我们中国人很讲究语言要得体,对长辈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对小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关起门来夫妻之间在家里说什么语言,打开门到广场上对大众说什么语言,这个是有讲究的。但是有一个“度”这个度不能过的,如果过了这个“度”你就变成奸巧,这就变成了一个很坏的事情,所以在中国传统教育孩子的时候一般要求孩子什么?“宁拙勿巧”宁愿慢一点,笨拙一点,不要搞的很轻巧,很花哨,这个是不可以的。

奸巧也好,佞巧也好,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奸巧和佞巧就两钟大类型,表现形式很多啊!但是是两种大类型,我总结了一下,我分别用两个成语来命名这两大类型。

第一个成语“溜须拍马”溜须拍马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面前有一种内心的自卑感,顺着别人说话去讨好别人,而最终是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的目的。”这叫溜须拍马。但是我们如果不真正懂得这个成语我们就不知道溜须拍马到底有多佞巧,有多奸巧。我不知道在座的朋友知不知道溜须拍马这个成语的出处?

这个成语分成两件事,一件事叫溜须,一件事叫拍马,溜须是怎么回事呢?

宋朝的时候有个宰相,非常有名的,叫寇准。他有个学生叫丁谓,那么有一次这个寇准贵为宰相就请自己这个学生一起吃饭,同桌进餐,那么我们知道古人嘛?成年的男子往往什么?胡子都很长,有很漂亮的胡子,吃着吃着一不小心这胡子须上沾上了一颗饭粒,这个寇准也不知道,旁边他的门生丁谓一看,呦,他看见了,老师的胡子上有颗饭粒,赶紧跑过去把这个饭粒拿下来,然后把老师的胡须一根根给捋(lv)一遍,捋的特别整齐,这个就叫溜须。

过了!你跟老师说,老师您看看您这沾了一个东西,这是一个,第二个上去替老师拿下去,你拿下来,你跟老师溜须干嘛啊?这叫溜须,这是很佞巧的,我们古人是不赞成的。

什么叫拍马呢?这个拍马的典故从元朝开始,大家知道元朝是蒙古族入主中原,我们知道蒙古民族是草原民族,非常喜欢骏马,所以元朝当官的一般都骑一匹好马,不像别的时候中国好多官员坐骄子,他不会骑马,很文弱。那个时候按照蒙古族的风俗你去夸这个主人你一定要顺手夸夸他的马,哎呀,你这匹马真漂亮,马长的好,英俊,骏马,一般拍马的时候不能拍马头的,你只能拍马屁股,啪啪,所以在元朝的时候马路上见面就看见你啪一声拍这马,哎呦,您这马真好,您这马怎么这么好,像天上的龙子一样,这个就叫拍马。

溜须、拍马凑在一起就是阿谀(e yu)奉承,就是一种奸巧的代名词,像这种溜须拍马的人在我们的历史上基本都传为笑柄,离我们近的从清朝里面找两人,有名的说话奸巧,说话佞巧,花言巧语的高手,一个是和珅,和珅贵为国家大员,但是只要乾隆一咳嗽,贵为大员的和珅马上捧着一个痰盂就给他接着,这就是佞巧,他说话也佞巧,但是终有被人揭露的一天,引起别人反感的一天,所以当乾隆爷一驾崩,嘉庆皇帝一上台,和珅不就完了吗?

这是一个例子,还有一个清朝溜须拍马的高手,他的水准一点都不亚于和珅的,但是我们大家不太熟悉,叫高士奇。高士奇原来家境贫寒,流落到北京城,靠卖字为生,但是靠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明珠,大学士明珠,一个权臣,所以就被推荐到宫内去工作,这个人很有心机,他进宫的时候这边揣一个小口袋,我们讲一个荷包,荷包里放什么?放一把豆子,这个豆子都是金豆子,一颗颗都是黄金做的,他见了太监就给一颗,就问皇上在看什么书啊?皇上在考虑什么问题啊?好,他马上回去补课,第二天皇上一问,哎,他都有准备了,皇上就觉得他学问太大了,所以这个人就越混越好、越混越好、这个人就是出名的奸巧油滑。

有一次皇帝出去打猎,因为这个高士奇皇上已经很赏识他了,离不开啊!所以叫他也骑着马跟着大队人马一起去打猎。那一天皇帝骑着一匹新马,比较烈,这只马廖蹶子,啪啪啪!结果泥浆水溅到了皇帝的身上,皇帝脸上一块泥,龙袍上一块泥,弄得皇帝很狼狈,皇帝心里不爽当时的脸色就很难看,大家都很尴尬啊!不知道怎么办,皇帝很不高兴,我们知道清朝的皇帝是要求骑射的水平很高的,清朝的皇帝都是骑马骑得很好的,射箭射的很好的,这皇帝不是很狼狈吗?大家知道高士奇弄了一个什么招吗?他起那匹马没事,很好,浑身很光鲜一点泥都没有,高士奇跑到一个泥塘里面就地打了一身滚,把衣服弄的全是泥巴,颠颠颠颠跑到皇帝面前,皇帝就说,哎,爱卿,你怎么弄成这样啊?高士奇说;皇上啊!您真是龙马精神,骑术高超啊!你看我,微臣骑的,被马给摔倒地上,摔我泥坑里弄我一身泥,看皇上您,您还稳稳骑在马上啊!皇帝一想,是,我这匹马这么不听话我还骑着,我龙袍上只有两点泥,哪像你弄一身泥啊!就这么一个人,说话极其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弟子规》中的奸巧语就是指“奸邪巧辩”的言语,往往说这种话的人有两种,一类是溜须拍马的高手,还有一类就是他们为了自己得到好处不惜去攻击别人,甚至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垫脚石,这种人的座右铭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我也给这类人总结了四个字。

“口蜜腹剑”口蜜腹剑也是有典故的,唐朝的权相李林甫,这个人特别会琢磨人,他主要的专业就是琢磨人,非常的阴险狡诈,他只要发现有一个人才华很高,皇帝已经很赏识他了,而且皇帝可能要重用他,他就开始琢磨你。然后呢?就把你给干掉,阴谋暗算,他暗算别人的时候嘴上很甜,心里边很毒辣,所以当时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所以叫口蜜腹剑。嘴上涂了蜜一样,肚子里有把宝剑,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这个时候他发现唐玄宗欣赏一个人,叫李适之,一个大臣非常有学问,这个李适之也非常有才华,李林甫一看,呦!这个风头要超过我了,他就去找那个李适之。他说;你真有才华,我非常希望你赶快提拔上来,你是国家的栋梁啊!华山,那里有金矿啊!有很多黄金,只不过皇上一时间还没有注意到,这件好事你去做,你向皇上建议去开采华山的黄金,这样的话会增加国库的收入,皇帝会更加欣赏你啊!你将来前途无量啊!口有蜜吧!那么好的事他自己不干,他叫你去干,这个李适之没想到,没有想到李林甫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啊!对啊!皇上有黄金为什么不开采啊!国家也缺钱,哪有一个国家嫌黄金多的啊!那么这个李适之就去找唐玄宗,说皇上,华山有黄金,臣建议赶快开采,唐玄宗隔了一天问李林甫,李适之向我建议开采华山的黄金,李林甫说什么?皇上,华山有黄金臣早就知道了,为什么我不建议开采呢?因为华山在风水上是龙脉啊!不能动土去挖的啊!黄金和皇上的龙脉相比在臣的心目当中,皇上的龙脉重要,千万不能挖,这么一弄李适之倒霉了?从今往后李适之就被皇上撇一边,你为了点黄金把我们家龙脉给挖了,你想干嘛?这就是口蜜腹剑的典故。

当然这种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到了后来,李林甫一会儿挤掉一个人,一会儿挤掉一个人,慢慢独揽大权,使自己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但是树敌太多,到了万年他生病了,他还渴望在见一眼皇帝,已经见不到了,为什么呢?旁边很多人把他也隔开了你知道吗?所以他只能由家人扶着站在城门口看着皇帝很远很远看见皇帝和他招招手,回去,給、死了。死了以后被人掘墓,尸体挖出来,把身上的官服剥掉,实际上最后的李林甫是让他的儿子以一介庶民的身份埋葬的,所以奸巧的人,无伦你是溜须拍马的,还是你口蜜腹剑的,基本都不会有好下场。我们有哪个人会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呢?没有一个会愿意的,所以我们要按照《弟子规》教孩子注意奸巧语不要说。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告诉孩子们从小就要谨言慎行,并且明确告诫孩子们有三种言语是绝对不能说的,第一种不能说的就是“奸巧语”,第二种就是“秽污词”也就是骂人的脏话,那么当你第一次碰到孩子靠口骂人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至于说这个秽污词,当然是指一个人说话肮脏,下流,我们平时说这个人嘴臭,或者这个人嘴肮脏得不得了,一般说的就是这个,这种人到哪里都让大家觉得缺乏教养,肮脏下流,不可接近,有谁会愿意跟一个满嘴脏话的人打交道,没有人愿意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为人父母见到孩子第一次开口骂人的时候就必须严厉的制止,因为现在孩子啊!他接受咨询的渠道很多,有电视,有广播,有电影,有到外边跟别的孩子学到的东西,有电子游戏上的东西,孩子很容易就会学到这一两句,我们讲的这种脏话,或者说骂人的话,父母听到的时候,一定要禁止,我们现在有好多父母,特别是长辈,看到孩子有一句骂人的话,很多长辈不以为然,有的时候还认为孩子真可爱啊!哈哈,再骂他一句,再骂他一句,千万不可以,只可一,不可再,绝不可再三再四,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习惯,嘴里不要有脏词,不要有脏话,千万不能因为觉得好玩去纵容孩子。甚至还有的父母更无聊去教孩子骂人,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特别特别重要。

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大家看过钱钟书先生夫人杨绛先生写的一部小说《洗澡》大家看过吗?里面描写的老一代知识分子吵架,夫妻之间也会有点矛盾的,马上用英语,在家里吵架用英语,为什么?不愿意让孩子听到,因为这是长辈之间的事,大人之间的事,孩子要隔离开,现在我们有的时候好多三口之家父母吵架的机会也很多,一吵架的时候就是前面我们讲的气头上的话也出来了,不冷静的话也出来了,难保有一两句过头的话,甚至说是骂人的话出来了,那孩子从小就听进去了,所以吵架的时候对骂千万要不得,如果控制不住,你也得避开孩子,不要让孩子从小生活在语言的污流里面,要让孩子生活在语言的清流里面。

老百姓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为人父母就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好榜样,所以《弟子规》中提到的秽污词、切戒之、绝不仅仅是约束孩子的。对于大人们也同样受用,接下来《弟子规》告诫孩子们说话时不能沾染市井气、那么什么叫做市井气呢?

什么叫市井气?古人相传八户人共用一口井,古人都是比较有规矩的,有八户人就要掏一口井,大家共用,所以慢慢就引申为人口聚集的地方,一口井一般都有好多户人家。

成语《背井离乡》就是这个道理,井就是乡,乡就是井,而慢慢井和井水就不一定有关系了,市井、市井是后来延伸出来的一个词,就是形容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后来就慢慢变成集市的意思了。

市井气就是什么?粗俗庸鄙,而且往往是什么?带有很强的买卖气,买卖口气的,这样的这种语气叫市井气。而在我们传统当中,这样的语气是要戒除的,不是好话,现在我们一般的奸巧语,一般大家都会注意的,说话的时候要掌握分寸,实事求是,秽污词现在一般都会注意的,也不大会开口骂人,谁都不会认为是件好事,谁都不会认为满嘴脏话是好事,但是我们最容易犯的,最不小心的就是这个市井气,我举几个例子,这个大概我想很多朋友都碰到过,我也见过类似这样的例子。

在商场里边一个服务员在哪卖服装,进来一个人一看这件服装标价100块钱,那么进来的人觉得贵,我只愿意问你80块钱你可以卖给我吗?这个营业员讲85块钱,那么买的人当然还想争取一下,我就出80块钱,这本来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一钟社会生活的讨价还价,但是我们往往会听到服务员说这样的话;哎呀,看你这个人,穿的跟公主一样,穿的跟皇太后一样,你还缺这5块钱啊?你要是缺这5块钱你还穿成这样干嘛?这就叫市井气。后面的就叫市井气。很庸俗,很鄙俗。

包括我看到过还有这么一件事情,有一次我去买鞋,正好也碰见一位老大妈也进来买鞋,老人家比较细心吗?多试了这么几双鞋,那么营业员过来了,一般来讲你应该欢迎,你好好说话就是了,但是营业员不好好说话,就说,你这个烦不烦啊,挑来捡去的,你到底买不买啊?那这个大妈也很有意思。说;小姑娘说你们这贴了一个标语,我一看什么标语呢?顾客就是上帝,那么这个大妈就跟这个服务员讲;不是说顾客就是上帝吗?我还不能挑几双鞋吗?这老人家说的一句都没错,这个很年轻的女孩子当时说的话就很过分,就完全是市井气,说是啊!顾客是上帝啊!但是您不知道啊?上帝是个老爷爷,上帝长胡子啊?您有胡子吗?您是老爷爷吗?您跑我这怎冒充上帝了?这种话就是市井气。缺德少教,是我们在传统当中一定要避免的。

这种市井气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为什么?因为在今天它已经侵入到我们的校园中间,现在在校园里研究生管自己的导师也叫老板,比如我的研究生有的时候会相互说,你去干嘛?我去查个资料,谁叫你查的啊?我们老板,那是说我,这就是叫市井气。是必须予以戒除的。

戒除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这三种语言,我们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孩子养成这个习惯可是不容易,这个习惯一定要孩子从小养起,要孩子在他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知道要远离这一类的言语,这一类的语气,这一类表述的方法,这样的话孩子才会从小养成一个比较好的,比较干净的比较清爽的一个语言习惯,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进去社会往往会赢得别人的尊重的,往往会得到别人的欢迎,在传统中国特别是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是极其看重这一点的。

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一个谈吐得体的人一定会受到周围人喜欢,那么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如果讲自己塑造成一个谈吐大方,举止优雅的人,接下来有十句极富智慧的忠告也许会对您有所帮助,那么这是那十句话呢?我找出来十条这样的话,比如:

第一、水深流去慢,贵人语言迟。

解:这是我们挂在嘴边讲的,一条河如果它的水很深,那么它的流速一般是比较慢的,最起码看上去比较慢。贵人语言迟:贵人啊!开口说话都比较晚,或者说呢,说话的语速比较慢,现在我不知道怎么,像我们小时候我奶奶还健在的时候,有的时候有的邻居家抱着另外一个孩子,大家来比比孩子吗?中国人有这个爱好,把孩子比比,哎呦,你们家孩子已经说话了!我们家孩子能说很多话了,哎呦,我们家的孩子还不开口说话急死我了,那时候我奶奶一般怎么说?就会说“贵人语言迟”就是说你语言比较慎重,比较缓慢,是一种尊贵的表示,你不要油嘴滑舌,口舌非常便利,这是不行的。这个话也叫“语言宜少又宜迟”这是第一条我们平时讲的。第二、话不可说绝、事不可做绝。

解;这个我们也经常听到,这个背后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处事的智慧,叫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天长地久,就别把话说的很极端,好像斩钉截铁,但是没有退路。第三、酒中不语。

解:现在我们不太注意,现在人喝酒的时候是话最多的时候,说话越来越高,酒越喝越高,这在过去传统当中是非常忌讳的,传统讲究的是“酒中不语真君子”“酒气冲头话多过”也是讲说话你要注意,你不要说出不恰当的话来,一喝酒,脑袋一大,什么都脱口而出,这个会闯祸的,古人也这么讲。第四、气头不语。

解:这个跟我们现在也不一样,现在有的时候去找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会告诉你,别生闷气,有什么不高兴你说出来,有不痛快你说出来,心里郁闷你叫出来,不行你骂出来,中国传统不行,因为中国传统没有咨询师,所以中国古代讲究“气头不语”你生气的时候不要说话,因为你也许一生气,人们叫“XXX”的话就出来了,不妥当的话就出来了,所以生气的时候不能讲。第五、熟人不语。

解:大家听说过吗?这个话完全传统到现在已经不大一样了,我们今天说我们两个熟人是好朋友,很熟悉,哎呀,什么话都说,古人反而提醒我们,熟人说话你更要当心,为什么?太熟悉了啊!大家没有遮拦了,比如大家对我很熟悉,一见我就说,小田啊!你怎么这么瘦啊!怎又瘦了一圈,和麦秆一样了!你知道我爱不爱听,这叫熟人不语。对不对?过去古人讲“虎生犹可近,人孰不堪亲”就是老虎啊!你没有见过老虎当然是很陌生的,你上去拍拍它,哪天老虎吃饱了精神好,没准还舔你一下,但是人熟悉,你有的时候说话没遮拦不行的,要有一定的距离感,这个距离感就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而且古人特别讲究要防一点,叫“交浅言深”。交情没有深到这个地步你言语倒说的很深,这个都不一个不稳妥的一个表示。第六、邪事不语。

解:不正当的事情或者擦边球的事情不要去说,现在我们好多人不注意,只要做的不是一件正当的事,就不要说。第七、戒秽污词。

解:这是《弟子规》的,秽污词你不好讲,脏话你不能讲。第八、戒轻诺。解:你不要轻易去答应别人。第九、戒话扰。

解:就是人家很忙,比如我在忙着一件事突然来唠叨,说一件根本没有关系的事情,烦的不得了,你不要去打扰人家。第十、戒揭短。

解:这个话我们平时都会有时候会不注意的,比如有些朋友,还拿我举例子,说,哎,小田,你有120斤吗?这揭的就是我的短吗?所以这个话都不能说,比如碰见一个女孩子,哎呦,你怎胖成这样了?在今天这都叫“揭短”我们不要说这个,所以在中国传统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俗语,《弟子规》也就是从这些智慧,包括经典当中的智慧结合起来,把它融汇起来,来教育孩子从小养成一种“谨言慎语”的行为,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它当作一件小事。在这个言语的表达方面,在和别人的交谈交往方面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还应该有哪些方面要时刻注意,请大家听下一讲。

第二篇:《弟子规》学习课程008谨之一

弟 子 规

谨之一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guan)、兼漱口、便溺(niao)回、辙(zhe)静手、在《弟子规》中“谨”单独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部分要求孩子从小养成谨慎小心,规矩低调有自我尊严的生活习惯。那么养成这样的生活习惯对于小孩子来说究竟有什么用?对此《弟子会》都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要想培养一个严谨的生活态度孩子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接下来我们讲《弟子规》“谨”这个部分。启首的四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早晨要早起,晚上要适当的晚睡,年老是非常快的事情,你要珍惜此时眼前的一分一秒。你不要想没事,我今天不珍惜了,明天我加倍找回来,有这种想法基本你就惜不了时。要惜此时,很多著名的学者,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非常珍惜时间的,时间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能够用来工作的时间都是差不多这点份额,那么就在于你第一会不会利用时间,第二会不会挤出时间。珍惜光阴就会使我们的生命延长,使我们拥有更多的有效的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guan)、兼漱口、便溺(niao)回、辙(zhe)静手、接下来《弟子规》要求孩子们爱护生命,养成良好的为生习惯,非常基本;晨必盥(guan)、兼漱口、便溺(niao)回、辙(zhe)静手、早晨起来要洗脸,还有兼漱口,上洗手间回去了以后,你总归要洗洗手的,对于这四句话唯一一个要解释的,或者说唯一一点会引起大家疑问的是什么呢?也需朋友讲;古人为什么说“兼漱口”古人为什么不刷牙啊?漱漱口就行了吗?这个没办法,因为古人没有牙刷。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刷牙的习惯,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人最早是用齿木(一种杨木)比较软的木头,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把这个木头在嘴里嚼,像嚼口香糖一样,达到刷牙的目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拿这个木片,用嘴啊先给它咬一咬,咬软了以后刮牙齿,但是古人又有比我们讲究的,为什么?用齿木还得挂舌苔。我们是到这几年才认识到,现在也有这种牙刷了,可以刷牙也可以刷舌苔的,也是这几年才开始流行,古人有刮舌苔的习惯。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穿衣戴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小事,人人都会,可以《弟子规》为什么要用大段的篇幅教孩子如何传衣服呢?在中国古代穿戴整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弟子规》讲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帽子要戴正,纽扣有的都得扣上。袜子和鞋子都要紧切、要合脚、该系带的要系上。因为古人的袜子跟我们今天不一样,古人的袜子也是要系的,古人的鞋有很多是要系的。这四句要求;我们在今天啊!从年轻朋友们身上很难看到,因为今天的时尚跟《弟子规》不太一样了,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年轻人很多戴帽子的,帽子有各种各样戴法,但是很少看见戴正的。基本上是歪戴的,明明是一帽檐,他戴到脑后面去,或者戴到这边,戴不正,衣服上钉满了无数的闪闪发亮的扣子,但是,不是拿来扣衣服的,基本上是看的。前面反而是裂开的。《弟子规》要求有扣就得纽,现在很多年轻朋友的衣服扣眼比扣子少得多得多。那么鞋子、袜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耷(da)拉着,鞋子趿(ta)拉着,反正都比较大,大概因为我们一般都不习惯穿小鞋,所以鞋子穿小的没有,但是基本上都穿大,我最近前一段还看到有人穿袜子时一只脚一个颜色,袜子颜色不一样,我还看到过穿鞋两只不一样的颜色,这个也是很奇怪的。

那么这样一种时髦的风尚古人不能理解,你如果把我们的老祖宗从地下请出来,你请十个出来,能够给吓晕十一个,一看,怎么这样了已经,十个吓晕了,十个里面难保有一个胆儿比较大的,吓回去了再回来看一次,还得给吓晕。

这个时候已经时代不一样了,《弟子规》讲的是古人对着装的基本要求。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的要求被中国古人视为衣冠整齐的基本标准,榷(que)守不移,甚至有些人不惜为此牺牲生命,那么究竟什么人在怎样的情况下会为穿衣戴帽这样的小事而丧命呢?

比如我们知道;子路,是孔子弟子当中很特别的一位,在《论语》当中提到子路的地方有四十一处,他在孔门弟子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我们传统当中流传着很多和子路有关的故事,“百里负米”例如孝敬父母的影响,他孝敬自己的妈妈,又没什么钱,他听说别的一个地方一百里以外的米比较便宜,子路很有意思,跑了一百里路,给妈妈把米背回来了,叫百里负米。还有一个“闻过则喜”这是讲子路的,我们听到别人批评,我们一般都不高兴,你批评我干嘛?你怎么今天又说我了?现在年轻朋友很多这样说,怎么又说我啊?子路只要听到说,我马上改正。只要真的是错,闻过则喜。这是一个非常勇武的人,子路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比较特别,从小就是性鄙、好勇力、冠雄鸡。《史记-仲尼弟子传列》他从小就是力气很大的一个人,所以他的打扮也跟孔门弟子不太一样,他头上戴着鸡冠帽,很勇猛,像公鸡一样,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的头徽上不是老有这个东西吗?很勇猛的,佩着箭,佩这种很勇猛的东西,很厉害。他很鲁莽但是很忠诚,他在孔门弟子当中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人,因为他还是孔夫子的驾驶员兼保镖,他是给孔夫子赶马的,孔夫子因为有了这个学生以后这是孔子自己讲的,我有了子路以后好像欺负我的人少了,因为孔夫子会经常被人骂,当时很多人要骂孔夫子,子路一听,来,你骂,骂,我就揍你,他脾气很大,所以这样就没有人敢去骂孔夫子,孔夫子对于子路呢也很信任,孔夫子讲如果有一天,道不行,我做一个小木筏子我走,到海里边去,那么孔夫子讲;如果发生这件事情的话,如果我到这步境地的话,大概只有一个人会跟着我,就是子路。由于子路是一个非常特殊性格的人,所以他有的时候啊!也只有他敢批评孔子。

“子见南子”孔夫子到一个国家去,看见一个国君的夫人,这个国君的夫人在当时名声不好,很漂亮,很妖冶(ye),但是孔夫子大概是想能够利用这位夫人的关系能够接近国君,把治国的道理交给国君,所以犹豫了半天,他还是去见了南子,“子见南子”是一个千古的大事情,子路生气了,这老师,你怎么能去见怎么一个女人呢?很不高兴啊!跟孔子说,逼得孔夫子朝天赌咒啊!孔夫子赌咒的不太多啊!对学生。说我就是为了给国君讲治国的道理,才去接近南子的,如果不是的话,老天罚我啊,老天罚我。孔夫子还当着子路的面诅过咒的,这么一个人。那么可爱的人,那么有才华的人,就是死在帽子上。

有一个国家内乱了,子路又看不过了,子路要骂这些乱臣贼子,结果有一个乱臣贼子手下的打的时候把子路的帽子给打歪了,一般人你把我帽子打歪了,已经很危险了,我肯定跟你打都来不及,我拼命啊!谁知道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说我可以死,但是我帽子不能打掉,所以他把手上的家伙放下来去把帽子给系好,这么一弄被砍成肉酱了。子路死就是因为帽子。所以“冠必正”对古人来讲是很要紧的。这样的情况在我们传统当中啊,是非常非常多的。比如有个晋文公,也很有名。这是古代中国一个很有名的国君,打仗的时候,打着打着,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鞋带松了,他居然把手上的武器放下来,在战场上蹲下来先把鞋带给系好,这个都在古籍当中留下记载的,那么还好,他是个国君,他不是一般人,他旁边有很多护卫,如果像子路一样,他也被砍成肉酱了。所以对古人来讲对这些的着装要求非常明确,你尊崇这样的要求,养成这样的习惯,在中国传统当中都是给予赞美的。为什么要这样,你如果不讲究这个会怎么样?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国古人对于衣冠整齐的重视,在现代人看来无法理解,那么,古人为什么会把衣着是否整齐看的如此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着装习惯又会怎样呢?

在古人来讲,对着装的要求非常明确。你遵从这样的要求,养成这样的习惯,在中国传统当中都是给予赞美的,为什么要这样?你如果不讲究这个会怎么样?这个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你不从小养成一个着装比较好的习惯,不把帽子戴的像帽子的样子,鞋穿的像鞋的样子,邋里邋遢的话,你到了社会上,到了工作当中,无伦是你的上级,无伦是你的师长,或者你的同事,都不会对你有好印象。我们现在课堂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是不太注意的。比如上课的时候穿的很暴露、浓妆艳抹,帽子戴的不像帽子样子,鞋子穿的不像鞋子的样子,衣服不扣上,这种情况都不会有好印象,我们现在有的时候去看一个人,比如看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衬衣,我们当然不像《弟子规》要求说有纽必结,那么这样的话衬衣都得扣成这样了,一般我们现在习惯不打领带的话,衬衣一个扣子不扣,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来了以后两三个扣子不扣的,给你一个什么印象啊?基本我们感觉,轻的说这个人不修边幅,重的说什么?这个人流里流气啊!那你这个人怎么会有好印象呢?不会的!相反,如果你按照这个要求去做,衣服穿的很得体,非常注意,衣服的扣子该扣的都扣好,鞋子该系鞋带的都系好,袜子不要松松垮垮,像一个蘑菇一样堆在鞋子上,比如说你去就业的时候,去找工作的时候,一般总会给别人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你上课到课堂里,老师也会对你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你跟大家交往,大家都觉得你这个人是比较注意,比较在意的一个人,不会是一个很不负责任很邋遢的一个人,这个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而这个习惯当一个人成长起来以后是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的。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弟子规》不仅是对孩子怎么穿衣服要求从小养成一个习惯,你放衣服也不能乱放。你在家里归置衣服,把衣服放哪都要讲规矩,要放在合适的地方,要有固定的位置,这也不是容忽视的生活习惯,所以《弟子规》接着讲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你放你的帽子,你放你的服装,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要到处乱塞,把衣服又搞脏了,把环境又搞的很乱。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好多电视剧,比如有一个人要出门了,妈妈心疼自己的孩子,或者一个爱人,一个女孩子如果爱上一个男孩,一般我们看到古装戏里比较多,说给你做一身衣服你路上穿,完了有给你做一双鞋子你带着路上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电视剧是这样的,托出来一个盘子上面是一套衣服,上面放着一双鞋,没有古人会这样干的,怎么会这么放,鞋子怎么会放在衣服上面啊?又不是手套,古人不是讲吗?“帽子虽旧我是戴在头上的,鞋子虽新我是踩在地上的”你总不可能把鞋摞在帽子上头,这是不可能的,一定是另外一个盘子托一双鞋,再一个盘子托一身衣服,或者把衣服搭在鞋上,是可能的,这是非常讲究的,这些习惯讲究,我们把它认为繁文缛(ru)节,不是这样的,是讲究你讲规矩,讲规则、物当其分、什么样的东西有什么样的位置,这一点实际上今天好多孩子是不注意的。因为今天很多孩子大概衣服都是父母帮着整理,或者环境好一点家里还有工人帮着整理。从小习惯衣服到处乱扔,到处乱放,今天找不着帽子,明天找不到鞋子,这个事情不是什么很少见的,因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时候,我因为跟学生接触比较多,有的时候这个学生原来平时蛮好的,衣着搭配都很好,很规规矩矩的,突然有一天你觉得很刺眼,比如说夏天,穿了一件比较厚的衣服,或者冬天穿了一件比较薄的衣服,我说干什么?老师,衣服找不着了,这个事情我碰到过比较多,可能大家碰到不多,那么在今天我们的房子大了,生活条件好了,衣服也多了,现在孩子衣服多的不得了,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好像觉得都是理所当然可以理解的,其实不是,在古人不是,古人认为这不是借口,这是一个生活习惯,你从小要养成,古人如果遇到这样情况说找不到帽子,找不到需要穿戴的衣服,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件大事啊!找不到帽子情况会很严重啊!在历史上有过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跟两个著名的人相关,还是帽子闹得。

齐桓公有名吧!有一次喝醉酒了,喝醉酒了以后突然发现帽子没了,帽子找不到了,可能齐桓公也只有一顶帽子,古人的国君不像我们想的这样,或者他丢掉的是国君的那顶冠,他只有一顶。一般我们想怎么办?帽子掉了,我随便戴另外一顶帽子出来见人好了,或者我不戴帽子包块头巾怎么样啊?齐桓公不行,齐桓公酒醒以后发现帽子没了,感到巨大的羞耻啊!他感到羞耻啊!连帽子都找不到了?三天不上朝,躲起来了,谁找他都找不着,这个时候谁是他的宰相呢?----管仲----正好国家发生了大事,什么大事啊?饥荒来了,各地的饥荒消息都报上来了,管仲不敢做主去找齐桓公,齐桓公因为帽子丢了,谁都不见,觉得很难为情,管仲只好下令开仓放粮,就把这个粮食啊!自作主张发下去了。老百姓很感谢管仲,认为遇到了一个贤相,后来知道这情况以后在齐国就开始流行一首歌谣,国君啊?国君啊?你的帽子何时在丢啊?他觉得丢一次就可以放一次粮啊?所以这情况会很严重。

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衣装的整洁,尽量,除非是特殊情况,不要去弄污你的衣服,在古人眼里还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在古人眼中衣帽是否干净,穿戴是否整齐,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因此古人常常会通过穿衣戴帽来观察一个人,那么穿衣服和修养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通常人们会从衣着的哪些细节来观察一个人呢?

古人极其重视修身,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从一双鞋子的角度去看修身对人的重要性。在《德育古鉴》里面,有一个人叫“张瀚”,他在督察院任职,督察院就好比我们今天的中纪委、检察院、很重要的机关任职,非常能干,是个人才。当时的院长叫台长,非常重视它,觉得这是个重要人才,但是怕他像有一些人那样也很有才华,但是后来走向歪路。担心啊!所以就想敲打敲打他,怎么敲打他呢?张瀚又没干坏事,又没贪赃枉法,没有干过,那你要提醒他,跟他讲干巴巴的道理,你要洁身自好啊,不要被人拉下水啊!被人腐蚀,这没什么意义啊!不形象啊!这个院长就找了一次张瀚,两人闲谈,他说;小张啊!你真的有才华,非常好,在督察院里,我昨天下朝的时候,我下班的时候啊!我碰到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我走在街上看见两个人抬轿子,一个轿夫,我注意到他脚上穿了一双新鞋子,非常干净,从东头走到西头,我发现他小心翼翼的,为什么?都挑干净的地方走,因为他穿的是新鞋子,所以这个骄子抬的非常稳,鞋也没有弄脏,当他走到西城,拐弯向南走的时候,他一不小心,这个鞋子被旁边的飞驰而过的马车带起来的雨水给搞脏了,一下子这个新鞋子变成脏鞋子了,于是这个轿夫啊!肆无忌惮,到处乱走,专门找泥坑踩,这个骄子啊!越抬越颠簸,我看坐在里边的人颠得够呛。

什么意思?张瀚马上就说;台长,我明白了,您是用鞋子来告诉我一个道理,这是修身的要道。什么一个要道呢?一个人千万不能失足,一旦失足,恐怕就会无所不做。这个故事说明古人绝对不会仅仅把鞋是不是贴脚,是不是干净,看作一种不重要的生活小节,不是,他要从中观察你的人,观察你有没有一种意识,有没有一种修养,有没有一种戒胜戒惧。

我们今天如果有一个人,比如说到一个单位去,拜见一位领导,拜见一位尊长,到学校拜见一位师长的话,最注意是哪两点?最注意的是头和脚。过去是注意帽子,我是不是戴了帽子,后来不注意了,帽子不戴了大家,注意发,注意头发是不是整齐,所以有两个字叫“噱(xue)头”,这件事情有没有噱头啊?这是南方话,但是现在其实在普通话里也在流行,就讲头要弄好。还有一件事情注意脚,你的鞋是不是干净,你的鞋有没有破个洞?这叫什么?“蹩(bie)脚” 现在有的时候我们形容一个人,这个人做事做的真蹩脚,这个人为人真蹩脚,其实跟脚没关系,也许这个人角很好,但是,有的时候觉得你到一个场合鞋很脏到别人家里,或者到别人办公室,鞋子一个洞也不去补补,就认为你这个人修养有问题,你不注意小节,你怎么会做得好大事,当然也有人讲,不拘小节可以做成大事,这是对特殊的人而言,及特殊的人而言,我们一般人应该从小养成注重这种小节,注重这样细节的行为。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弟子规》在要求孩子要做到穿衣戴帽整齐,放置衣服有序之后,进一步教孩子如何选择衣服,那么,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在选择衣服的时候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这个原则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是否适用呢?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一个人应该怎么来选择穿什么衣服?《弟子规》定下的原则是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弟子规》绝对不赞成衣服要华丽,而是说要整洁。古人啊!对于衣服过于华丽总的来讲都是反感的,就算是贵为帝王,你已经是皇帝了,那么你也应该以《弟子规》这种要求为美德。不贵华,不要以华丽为贵,以整洁为贵。

我们知道,吊死在煤山的崇祯皇帝,当然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复杂,有一点,总归认为这个皇帝值得我们同情,崇祯皇帝自己认为自己不是亡国之君,老百姓对他也比较同情,同情有好多原因,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不是吊死在歪脖树上的嘛?当把他的遗体解下来,大殓的时候,要下葬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原来他身上的袍子有补丁,那就说明这个皇帝还是比较节俭的,不是一个很奢侈的皇帝,他是一个多少让人产生一点同情心的亡国之君。

在历史上,像崇祯这样的例子不是一个。唐朝、唐肃宗,(有这个皇帝)他有个臣子叫韩择木,有一天这个臣子去歌颂这个皇帝,当然如果皇帝比较节俭,臣子一般都会努力的去歌颂,希望皇帝接着这条道走下去,这样对整个国家对整个人民都有好处,所以这个臣子就说;皇帝,你真好,你真节俭,歌女跳舞的时候都没有华丽的衣服和装饰,就是他有好多歌女,但是歌女大概也是穿着很普通的衣服,行头都不行的啦!都是穿着很普通的衣服在跳舞,说你真节俭,这个皇帝一听也很高兴,就把自己龙袍的袖子伸出来让这个臣子看,是啊!是啊!不看,我这个龙袍都洗过三次了,对于古代一个帝王来讲,一件衣服洗过三次就算很节俭了,不能拿我们的观点来说,我们的衣服洗过三次什么事情?我洗过三十回。这不能说。

《弟子规》接着讲上循分、下称家、要和自己的身份相称,要和自己的家庭情况相称,和自己的身份相称,我们今天是能够理解的。

比如一个是年轻学生,还没有踏上社会还没有工作,你在大学里上课,天天西装笔挺领带森然的,皮鞋擦的锃亮,一般大家会觉得不妥当,因为这和学生的身份不一样,学生干干净净比较简洁能够尊重课堂教育的氛围就可以了,比如在办公室里,你如果不循分的话,比如有些女孩子把晚上出席晚会穿的露背的礼服穿到办公室去,那毫无疑问,谁都不会觉得合适,对不对?倒过来也是这样,比如朋友聚会,大家高高兴兴很轻松,比如大家到歌厅里去唱歌,你突然打着一个领结去了,穿着个燕尾服,大家要不认为你是在这里工作的,如果说服务生有这个要求,那大家觉得你就很奇怪。一个人如果穿衣服和自己的身份相吻合,会给大家比较好的印象,一个什么印象呢?你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你非常明白自己的身份,那也就意味着你对自己在这个身份底下应该做什么?不行该做什么?应该尽哪些责任?都相对比较清楚,大家都会认为你头脑比较清醒,如果你乱穿,穿的和自己身份不相符,大家要么觉得你这个人心太野,要么觉得你这个人有妄想,要么觉得你脑子不清醒,这都是不好。

下称家、过去是有等级制度的,比如我们知道过去谁能穿绸缎衣服,丝绸衣服啊?当了官的。有功名的才能穿,你就是商人,亿万富翁都不许穿的,到了很晚期在中国传统社会乱了才可以穿,比如一个女孩子谁可以穿红颜色的鞋子啊?绣花鞋,现在谁都可以穿,到百货公司买一双,红的,我还一只脚红的,一只脚绿的呢?怎么样?古人一定要什么?自己的配偶,丈夫秀才以上功名你才可以穿,你不穿,别人不会觉得你谦虚,觉得你很怪,如果旁边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丈夫都是秀才穿一个红鞋子,重者告官,要究办的,轻者,觉得你疯了,过去比如说女性谁能够穿红的裙子也有讲究的,一定要是夫人、太太、这个有讲究的,这个叫下称家,但今天我们当然没必要有这种等级观念,但是,和自己的家庭情况比较吻合还是应该纳入我们的考虑当中的,比如父母收入比较高,或者父母的情况比较好,那么孩子穿衣服稍微的好一点只要和你的身份相符,这还是前面一个原则,那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父母由于种种的原因经济状况不允许,而现在的孩子拼命要找贵的,很好看,很华丽的衣服穿,这毫无疑问是不妥的,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现在有好多这样的故事,因为虚荣,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环境,但是非要这么大方,完全不顾,要贵华,要华丽,而不是整洁就可以了,引发出多少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在今天还是应该提倡《弟子规》里边“衣贵洁,不贵华”这样一个原则。“上循分、下称家”我们把它结合现代社会的一些特点我们来考虑,把传统当中好的部分继承下来还是值得我们遵守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我们平时讲衣食住行,《弟子规》前面这个部分讲的是怎么穿衣服,衣服应该怎么穿,应该怎么放,接下来毫无疑问,就要讲到 “食”的部分,在吃饭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有什么规矩,请大家听下一讲《弟子规》的规定。

第三篇:《弟子规_信》教案

《弟子规•信》教学设计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二中附属小学

王冬冬

《弟子规•信》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二中附属小学 王冬冬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信》是安徽人民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普及教程” 《弟子规》中的一课。

本课以“诚信”为主题,从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实事求是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真诚待人的人。课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一)读中习法,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受课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

(二)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的积极影响。

(三)学中反思,借助情境,联系实际,古为今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在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提高学生国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指导学生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视频导入 1.视频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

(二)多种形式,诵读成韵

1.出示全文,师范读,生练读,字正腔圆,读出韵味。2.正音,提示难懂字句。

3.多种形式诵读,熟读,读出韵味。

4.理解读(为故事诠释,读文释意的这一环节做铺垫)。5.挑战一:“诵读接龙”。

(三)故事诠释,读文释意 1.释文结合,读文知意(1)挑战二:“理解我最棒”。(2)挑战三:“谁是记忆王”。2.故事引路,据文辨意

播放视频:《一诺千金》,引导学生获得启示。

(四)联系实际,明理导行(1)挑战四:身边的诚信明星。

出示我校“爱心超市”、“开放式棋艺广场”、“失物招领角”的例子,结合《小学生守则》,联系实际,古为今用。

(2)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失就是成功的开始。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事例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交流展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真诚表达,信守承诺。)

(五)结束

相信同学们和王老师一样收获满满,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将信的种子种在自己的心田,通过行动,让它绽放出五彩的花朵。

六、板书设计

第四篇:弟子规课程总结

《弟子规》课程总结

一、课程开设

在高校开设中国优秀传统化相关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待人接物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依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学生实际,在院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经过仔细考察斟酌,我们选择开设《弟子规》解读课程。理由是:

《弟子规》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 ,是以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为基石,以民族生存经验为后盾,以圣人的仁爱教育为指引。它重视对光明伟岸人格的追求 ,重视培育人们心灵的至善至诚 ,重视教育过程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力行相结合。

《弟子规》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敬亲爱长的孝悌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价值观念,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人际习惯等几个方面。

二、教师培训

为了课程的顺利开设,任课教师,提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专业书籍,参加校外与网上培训。程玉红与于思见老师于2014年3月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之研究》课题组与北京华福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系教育”师资培训班。程玉红老师于2015年7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国学与人生”在线培训课程学习,并顺利毕业。

同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任课教师多次去兄弟院校旁听类似课程,吸取经验,邀请专家来校开展小范围讲座,具体探讨教学内容与方法。

三、教材的编写

关于《弟子规》解读的书籍俯拾皆是,但大部分阅读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家长或者老师,很少是针对大学生或者成年人。鉴于此,在马子孔院长的带领下,在河北师范大学齐绩老师的指导下,集合我院程玉红、于思见、刘瑞雪、夏迎秋等老师,自编了《弟子规集注》一书,本书从社会交往、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角度切入,重事实,轻说教,全院师生使用后,好评如潮。

四、课堂教学

1、教学内容:

《弟子规》解读课程已经开设三年,教学内容选择上可以总结为“一动不动”。“不动”指的是以《弟子规》内容为载体,以人际交往、道德伦理为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团队意识、诚信意识、大爱意识等,这些角度与内容大体上是固定的。“一动”指的是上课内容不局限于书本,一点带面,以小见大,深挖掘,广引申,引共鸣。同时,事例的选择等与时俱进,定时更新,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发思考与感悟。

2、教学形式 满堂灌、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给大学生讲解传统文化课程,改变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学生为主,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先后采用了情景教学、讨论、实践活动、视频欣赏等形式,以活动课为主,理论讲解为辅,收到良好效果。

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小组,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不同任务,任务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欣赏,学会理解,学会感动。教学不再是老师不停说,而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活动,身体力行,切身体会到书中的道理。

3、教学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弟子规》的讲解过程中,我们开展了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活动,主要有:

“孝”歌比赛。在《入则孝》部分,进行了此项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提前确定参赛曲目,要求必须是关于孝敬父母的歌曲。同学们在课下排练,课上一展歌喉。熟悉的旋律,深情地歌唱,温馨的氛围,令人动容。

拍全“家”福。在《出则弟》部分,利用国庆小长假,提前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回家后,拍一组全“家”福,既可以是自己的家人,也可以是寝室室友,同班同学。假后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向全班同学展示,展示的同时要讲解关于照片的故事,感人的细节等。这一活动,学生参与度很高,很多同学以前很少和家人合影,真正要拍全家福的时候,有很多感触。一个个温馨的场面,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滴滴伤感的泪水,让人真切体会到何为亲情,何为友情。

即兴演说。在《谨》部分,把上课内容提炼出几个话题,每个小组推荐出学生现场抽话题,在没有准备的前提,针对抽到的话题,发表演讲。此项活动,不仅考查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能锻炼其临场发挥的能力,极具挑战性,很多学生,大胆尝试,收获颇多。

小品观摩。在《信》《泛爱众》部分,让每小组以《弟子规》内容为依据,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排演一小品,体现某一主题。小品鼓励自创,也可以是模仿,只要是主题突出,内容积极健康即可。此项活动,学生们参与热情很高,课下分工合作,积极配合,认真排练,克服服装道具等困难。观摩时,同学们热情高涨,场面火爆,才华尽显。

另外,课上我们还进行了话题讨论,观后感等活动,学生真正成为课上的主角,积极性与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教学反馈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定期不定期地收集听取学生对本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合理采纳学生的想法,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与方法,争取让大部分学生满意。同时,我们在学生中间看展了问卷调查,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针对学生们的反馈,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我们及时召开学生座谈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说想法,提意见,老师们仔细倾听,认真记录,耐心解释,虚心接受。她们的想法与建议是宝贵的资源,为我们以后课改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第五篇:校本课程《弟子规》

校本课程《弟子规》

《弟子规》故事

(一)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原意】“弟子”原指学生,推而广之,可以是每一个人。按照《弟子规》开篇所述,首先要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姊妹。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故事】孔子讲学

孔子讲学图

孔子,被世人尊为“至圣先师”、“孔圣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孔子教学生,以《诗》、《书》、《礼》、《易》等儒家典籍为教材;开设了六门课程,分别是: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数学,后人称之为“六艺”。

在孔子看来,教学最重要的是授人以礼。具体而言,古代的“礼”有五种:即吉礼(祭祀天地人)、凶礼(丧葬)、宾礼(诸侯朝见天子)、军礼(军中的礼节)、嘉礼(婚礼、冠礼)。孔子从德行、言语、正事、文学等方面教导学生遵从礼仪。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培养出了很多贤人。

【今解】《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开章明义,明确指出撰写该书的目的在于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个有礼貌的人。

《弟子规》故事

(二)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原意】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故事】董遇好学

东汉末年,汉献帝的侍讲官(负责教皇帝读书的官员)。董遇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对《左传》、《老子》等经典很有研究,被当时的读书人称为儒学大师。

董遇小的时候家境并不富裕,经常要参加一些田间劳动,或出门做小买卖。但不管做什么,他随身总是带着一些书,一有空就孜孜不倦地读起来,即使后来做了官,他仍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当时有不少人想拜董遇为师,但董遇就是不肯收徒,他说:“书本是最好的老师,你们只要书读百遍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拜我做老师呢?”

“为什么要书读百遍呢?”有人问。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读了一百遍书,难道还不能理解书中的意义吗?”董遇回答说。

“我们哪里会有这么多时间呢?”又有人问。

董遇笑着说:“可以利用三余来读呀!”

“三余?什么是三余?”几个儒生纷纷问道。

“冬天,是一年中最空余的时间;夜间,是一天中最空余的时间;阴雨天,是平时最空余的时间。你们只要好好利用这三余,怎么会没有时间读书呢?”儒生们听了无不折服。

【今解】对个人而言,如果想成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谦逊待人、讲究信用、团结他人的优秀人才,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多读书,读好书,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记得“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弟子规》故事

(三)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原意】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拖延或推辞偷懒。

【故事】郯子鹿乳

郯子鹿乳

郯(读作tán)子,是春秋时候郯国的第一任君主,品性至孝。

俗话说,人生的四大苦事,莫过于生老病死。郯子看到父母年老,双目失明,心里头很难过。他听人说喝鹿乳可以强健身体、治愈眼疾,就借了一件鹿皮的衣服乔装成一只鹿,跑到深山里头,混进鹿群中取鹿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郯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鹿乳。回程途中,正巧遇上了猎户。猎人被郯子逼真的装扮所迷惑,抽出箭想射死这只“猎物”。危急关头,郯子慌忙立起身来,掀掉鹿皮,大声呼救,这才免掉了被射杀的危险。猎人问明缘由之后非常感动,交口称赞郯子是个大孝子。

历代帝王视郯子为德、才、威、雅的化身。郯子死后,后人建郯子庙来纪念他。据有关资料记载,郯子庙中塑有“三圣”像,即孔子、老子、郯子,人们对郯子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见。

【今解】身为儿女,我们不必刻意模仿“郯子鹿乳”的壮举,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践“反哺之道”。推而广之,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回报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弟子规》故事

(四)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原意】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

【故事】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

孔子有个高徒,叫曾参。有一天,曾参帮助父亲在瓜田锄草,干活时,一不留神将瓜秧铲断了。

他的父亲曾点看到了这一幕,连忙喊:“唉,往哪里锄啊,小心瓜秧……”

话还没说完,又一棵瓜秧被铲断了!曾点气急了,一把夺过锄头,大声责骂:“你瞎了吗?看看你干的好事!”

曾参这才猛然发觉,小声说:“可我刚刚在想老师讲的课……”

这一辩解,曾点的气就更不打一处来了。他随手抄过一根粗木棍,对着曾参就是一顿痛打:“这里是学堂里还是庄稼地?别人是越学越聪明,你是越学越愚蠢。有你这样混账的儿子吗?”

曾参既不躲闪也不求饶。曾点越打越生气,竟然将曾参打昏过去。

孔子得知这件事后,对曾参说:“你知道舜帝的故事吧?舜的父亲叫瞽瞍(读作ɡǔsǒu)。舜非常孝顺他的父亲,父亲要呼唤他,他总是在旁边;但父亲想杀掉他时,他却每次都会想办法逃掉。父亲用小棍子打他,他就默默忍受,但用大棍子打他,他就会逃走。舜这样做的结果,使瞽瞍没有犯下不行父道的罪责,而舜也没有丧失孝道。可你呢,父亲大发雷霆时,你宁死也不躲避。表面上像是尽了孝道,但万一你被打死了怎么办?不仅会给你父亲留下一辈子的痛苦和歉疚,而且会让父亲陷于杀子的不义之中。还有哪一种行为比这更不孝呢?”

曾参脸色惨白,额头沁出了汗珠儿,说:“老师,我知错了,以后一定改。”

【今解】学问和道理是死的,假如不知变通和灵活运用,再好的学问和道理,也会变成束缚人的教条。生搬硬套,就会变成书呆子;活学活用,才能成为聪明和智慧的人!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行孝,做人也是这样。

《弟子规》故事

(五)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原意】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要给父母纳凉。早晨起床之后,应先向父母请安问好。傍晚回家之后,要照料父母安睡。【故事】黄香温席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早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夏天天气热,每天晚上他都为父亲扇枕席,以便父亲安歇;冬天天气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感动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传遍了全国。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

太守刘护上书朝廷申报,推举黄香为孝廉①,黄香由此成名。后来,黄香当官做了尚书令,成为以孝闻名、以孝施政的榜样。黄香的事迹也被历代传颂,被载入“二十四孝”。

注①:孝廉,原意是指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后来,孝廉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也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今解】现今科技发达了,物质生活富裕了,我们不需要再像黄香那样扇席暖床了,但他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当父母上年纪时,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如果有时间,应该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让父母感到亲情的温暖。

《弟子规》故事

(六)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原意】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的话,会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故事】刘备教子

白帝城托孤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终时对太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刘禅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就是说,不要认为小的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不要认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

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今解】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方面,我们绝对不能做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弟子规》故事

(七)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原意】公物虽然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故事】陶母封鱼

戏剧《陶侃贤母》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今解】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总想着公报私囊。一个总想着占便宜的人,最终会自食其果,害人害己。

《弟子规》故事

(八)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原意】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故事】董卓的恶行

董卓画像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占据国都,废掉了汉少帝刘辨另立汉献帝刘协为傀儡皇帝,并从此独揽朝政。董卓专权期间,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百姓任意欺凌。结果,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的愤怒,司徒王允等人联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将他除掉。董卓死后,他的家属也因此受到株连,连90岁高龄的母亲也被处死。董卓的恶行不仅使其家庭受到牵连,连年迈的老母无法尽享天年,实在可悲!

【今解】一个人真正活出做人的尊严,就要把“仁、义、理、智、信”扎根在心里,并且身体力行。具体而言,“仁”的含义:处事待人,心存厚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的含义:言行举止,合乎礼仪,不偏不倚,俯仰无愧。“礼”的含义:洁身自爱,克己制欲,端正心思,以德治事。“智”的含义:随顺不染,明白事理,平心静气,临事不乱。“信”的含义:不妄语,不轻诺,言既出,事必行。以上五点,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做到这些,别人才会从心底里尊敬你。

《弟子规》故事

(九)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原意】父母爱我,我孝敬父母,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父母不爱我,我又能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故事】虞舜至孝

“二十四孝”之虞舜至孝

上古时代,舜因“至孝”而感动天地,被尧帝选为继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列为“二十四孝”故事之首。

虞舜,本姓姚,名重华。他的母亲过世后,父亲娶了一个悍妇。父亲、后母和弟弟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欺负舜。

有一次,父亲让舜去修补仓库的屋顶。舜刚刚爬上屋顶,父亲就抽走梯子,还在下面放起大火。舜急中生智,双手抓着两顶大竹笠,像鸟一样“飞”下屋顶,逃过一劫。还有一次,父亲让舜去挖井。舜多了个心眼,预先在井壁上掏了个洞。当舜挖到井底时,父亲和弟弟就开始往井里抛石头,想砸死舜。幸亏舜躲进井壁上的洞,又逃过一劫。

尽管多次遭父亲毒害,舜却并不记恨父亲。他反而更加谨慎地伺候父母,善待弟弟,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家人。统治天下的帝王尧听说舜的事迹后,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舜,并将帝王之位禅让给他。

【今解】人的天性中都有一颗至善、至敬、至仁、至慈的爱心。从这个角度说,舜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只要我们能够凭心做事,孝敬父母,就一定能够缔造美满幸福的家庭。

《弟子规》故事

(十)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原意】如果父母有过失,我们就应该劝他改过。在劝诫的过程中,一定要和颜悦色,声调柔和。

【故事】苦心劝父

有一天,孙元觉的父亲要把病弱的爷爷扔到深山里去。孙元觉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父亲哄骗他说:“爷爷年老了,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

孙元觉一路苦劝,但父亲始终坚持要扔掉爷爷。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从筐中放下来就要离开。这时,孙元觉心生一计,他对父亲说:“扔了爷爷把筐子拿回去吧。”父亲一愣,不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接着说:“等到你老了,我好用它来装你,把你扔到山里来呀。”父亲听了大吃一惊,赶紧把爷爷接回了家。

【今解】劝诫父母也是一门艺术。《礼记》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换句话说,遇到父母不对的地方,我们要婉言劝止,还要讲究方法,切不可恶语相向。

《弟子规》故事

(十一)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原意】如果父母不接受子女的规劝,要反复的再劝,甚至哭泣恳求。如果因此而遭到父母的鞭打,也不要怨恨父母。

【故事】芦衣顺母

“二十四孝”之芦衣顺母

闵子骞年幼丧母,父亲再婚。不久,后娘为闵家生了两个儿子。从此,后娘就开始虐待小子骞。在一个北风呼啸的冬日,父亲叫小子骞帮他去拉车。可是一出门,小子骞就冻得发抖,无法帮助父亲拉车。父亲问小子骞是不是病了,他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感到奇怪,就去拉扯小子骞。哪里知道小子骞的棉衣一扯就破,露出里面的芦花。

原来,后母将前些天新买来的棉絮全部放在自己亲生儿子穿的棉衣里,而小子骞的棉衣里放的却是不保暖的芦花。难怪他冻得瑟瑟发抖。

父亲怒气冲冲地回到家,对后妻吼道:“你现在就收拾行李,滚回娘家,我要休了你!”后母心知不妙,只好跪在地下求饶。这时,小子骞也连忙跪下,替后娘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的意思是:后娘在家,最多只是孩儿我一人受罪;如果您将后娘赶出

家门,两个小弟弟也要孤单无依了!

听到这句话,父亲非常感动。他忙将小子骞扶起,并对后妻说:“今天,当着子骞的话,我先让你留下来。但是,你该学学如何做人!”事已至此,后娘终于低头认错。

后来,父亲四处托人,想将小子骞送到孔子门下求学。孔夫子听说闵子骞的事迹,毫不犹豫地接收了这个学生。闵子骞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逐渐成长为孔门高徒,并以“德

行”名垂青史。

【今解】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对自己不好的人,应该怎么对待这些人呢?记仇?报复?这些都是胸怀狭窄的表现。我们要学习闵子骞以德报怨的高尚品格。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像闵子骞那样感动“后妈”,赢得别人的尊重。

下载《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学习课程013信之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弟子规

    学习《弟子规》心得通过读《弟子规》使我深刻领悟其内涵和重要,他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处事、交友、尊老、爱幼等日常的行为规范。 弟子规对当今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是非常有益的......

    学习弟子规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

    学习弟子规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家庭教育的课本。现在好多的幼儿园都以它和三字经作为教材,原本,我以为它就是一本幼儿读物,只是给小朋友们学习的,但是,这......

    学习弟子规

    学习《弟子规》使我最难忘的句子是“凡是人,皆友爱。天地覆,地同载”。它传递了孔子的“泛爱众”,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蓝天之下,大地之上,对所有的人都应该爱,所有的人也都......

    《弟子规》学习课程003入则孝之二

    第一部分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入则孝,除了孩子对自己父母长辈的一种敬爱,一种......

    《弟子规》学习课程006出则弟之一5篇

    弟子规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语言忍、忿自泯、 解读《弟子规》(六)出则弟之一: 《弟子规》在开篇总序部分就告诉我们首孝弟、次谨信、就......

    《弟子规》学习课程011谨之四

    弟 子 规 谨之四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

    《弟子规◆信》教案(三)

    《弟子规◆信》教案(三)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 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 若饮食不如人 勿生戚 ”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