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2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

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比较两个一位小数和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1.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时,结合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并掌握比较两个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通过画一画、填一填等活动,给学生创设亲身体验的空间,使学生获得对分数的感性认识,同时进行两个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相关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和自信心。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阅读教材84页第一个问题,然后请大家动手写出几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整数、小数和分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各自所写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示的意

第 1 页 义。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2)个体汇报。(3)集体总结。

数可以作为数量的数(基数);计数的数(序数);度量的数(量数);计算的数。2.复习数位顺序表。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数位顺序表吗?请大家把教材84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1)学生独立完成。(2)个体汇报。

(3)出示教材84页计数器,让学生独立写出各数。(4)指名汇报每个数中的“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师:如果在每个数中的“5”所在的数位上添上7颗珠子,那么在计数器上应该怎么表示这些数呢?先画一画,再写一写。

(小组内交流后个体汇报,然后集体总结)(5)课件出示教材85页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3.复习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1)举例说一说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学生从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三个

第 2 页 方面进行交流)(2)学生先与同桌交流,然后个体汇报。(3)集体总结。

(4)课件出示教材85页3、4题,组织学生个体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4.复习分数的意义和简单计算。

(1)请分别画图表示和,并画一画、说一说如何计算+和-。

(2)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同时引导学生把相应的知识内容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 3 页

第二篇: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三、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别这几种图形。

难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

五、教学准备

课件,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精灵狗将带我们来到一座漂亮的城堡,这就是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在这个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你们看这些积木,你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学生自己看图,发现、回答图中的图形。

生:图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再来看看,这种图形又叫做什么呢?

(这是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形我们叫它——三棱柱)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图形的各个面是怎样的吗? 生:想。

师:那请拿起桌面上的物体,用你们的小手去摸摸其中的一个面。学生摸模型。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摸了之后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变成纸上的一个图形呢?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说一说能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印、折等方法),对于印、折可以教师演示。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们想试试吗? 生:想。

师:那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现在,同学们动手试试吧。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将物体的一个面表示在了纸上。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认识图形。

(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辨一辨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吗,我们如何来区别这些图形呢?

生:长方形有四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 生2:„„

师: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呢?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怎么区分它们呢?

生:正方形的边都是一样长的,长方形的边有两条是比较长的,不一样。

4、师小结

长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两条边长,两条边短;正方形有四个角,有四条边,四条边都一样长;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圆是圆圆的,没有角。(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

完成课本第36页的分一分,连一连。

2、说一说

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3、涂一涂 完成练一练第2题。

4、请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

5、拓展提升 数一数,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正方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

八、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拼、摆、画,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的教学思想,比如: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摸一摸”和“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中,动口、动眼、动手,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

通过提问“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1、学生对教学用具——积木的兴趣极大,在后续的教学时间中很多学生管不住自己,经常会去摆弄积木,因而导致后续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此,以后在教学中如果出现新鲜的教学工具,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事先进行摸索,避免在课堂中因为过于新奇而忽略了课堂教学。

2、在对知识点的教学中,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概括能力的估计不足。这直接导致在讲解平面图形的特点时,学生无法对,平面图形的特征从边、角等方面进行描述。对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避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3、课堂的表扬方面还有所欠缺。对于学生的回答能给予反映,但是表扬的语言过于匮乏,对学生的表扬没有真真让学生从心里深深的感觉欣喜。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表扬机制。

第三篇:新课程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豆子教案

新课程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生活中的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实践活动”四大内容。

一(1)班总体水平较低,优秀学生在全班所占比例不高,差生的比例较高,还有部分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不够熟练。一(2)班相对学生总体水平较好,但存在部分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好。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2、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运算方法,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3、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4、重视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生活问题。

5、重视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6、陪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5、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采,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6、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交流。

7、在一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并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正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

五、本学期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加强20以内的加减法的练习,提高计算的速度。

2、采用一对一的帮助方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后进生,促使整体水平的提高。

3、充分利用书本和课堂作业,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最大的收获。

数铅笔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4.培养学生的数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会数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一列数的规律,并能加以运用. 教具准备

每组1袋小棒(100根),10根皮筋,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四位小朋友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让我们先去认识一下他们吧!(出示主题图:数铅笔)

这是小红、小刚、小明和小玲.快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二、活动一.

1.他们四个人围在桌子旁边干什么呢?哦,原来他们在数桌子上的铅笔,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些铅笔一共有多少枝,你们有什么办法数出来呢?小组内先商量商量.……

2.学生汇报

学生1:我可以1枝1枝地数……

学生2:我可以2枝2枝地数……

学生3:我可以5枝5枝地数……

学生4:我还可以10枝10枝地数……

……

教师:那好,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塑料袋中的小棒代替铅笔,用你们小组喜欢的方法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枝铅笔,好吗?快开始吧!

3.小组活动

4.汇报: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组是怎么数的?请几组代表到前面来边示范边数,其他同学跟着数.

小组1:我们小组把2枝铅笔放一堆,一堆一堆地数,2,4,6,8,10……

小组2:我们小组把5枝铅笔放一堆,一堆一堆地数,5,10,15,20,25……

小组3:我们小组把10枝铅笔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数,10,20,30,40……

5.教师总结

我们把10枝铅笔捆成一捆,10个一是10,1捆表示1个十,2捆表示2个十,2个十是20,3个十是几十?…… 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三、活动二.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数数的方法,你们真了不起!

(一)出示图片:圈一圈,数一数1

1.小刚说他要送给他们班每名同学一张他的照片,他把照片都准备好了,我们来看看.

你知道他们班有多少名同学吗?用你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吧!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二)出示图片:圈一圈,数一数2

1.小红在纸上画了很多个小圆点,1个小圆点代表1本她的课外书,你能数出她画了多少个小圆点吗?你知道她有多少本课外书吗?

2.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3.小红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你看,她有这么多本课外书,你有多少本呢?回家后认真地数一数吧!

四、活动三.

1.拿出我们的计数器,我们一起动手拨:在个位上拨上1个珠子,表示1个一;在个位上拨上2个珠子,表示2个一;如果我们在十位上拨上1个珠子,你知道它表示多少吗?在十位上拨上2个珠子又表示多少呢?

2.试一试:拨出43,应该怎么拨呢?

3.学生讨论试拨.

教师小结:十位上拨4,表示4个十;

个位上拨3,表示3个一.

4.动一动,说一说:69,50又应该怎样拨呢?

5.四人一组,每个人说一个数大家拨,互相检查.

五、活动四.

(一)出示图片:数数

教师指导:连续数就是从这个数往后接着数.同桌两人一组完成练习.

(二)出示图片:看谁数得快

1.小玲画了很多小方格,有白的,有粉的.仔细看一看,你知道她画了多少个小白格?

多少个小粉格吗?想一想,你怎么数得快?

2.学生汇报:

(1)一个一个的数,先数白格,再数粉格.

(2)把第3行的3个小粉格和第4行的3个小白格换一下,把它们凑成整行的再数;

再把第5行后面的4个小粉格和第6行后面的4个小白格换一下,也把它们凑成整行的再数

(3)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数得快?为什么?

(三)出示图片:接力赛1

1.女孩数34,36,38;男孩接着数40,42,44.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做接力赛这道题,我们就是要先认真观察这些数,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是一个比一个多几,还是一个比一个少几.找到规律后再填数.

(四)出示图片:接力赛2、3、4

我们小组一起互帮互助,解决其他的三道题.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数豆子

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花生米,计数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估豆子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花生米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花生米(教师出示盛有一些花生米的透明杯子)你能猜一猜这个杯子里有多少粒花生米吗?比一比看谁猜得最准.

2.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数出10粒花生米,放入另一个透明玻璃杯中(杯子大小与前同)现在你能比较准确的估计一下这个杯子中一共有多少粒花生米?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估计.

3.请同学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谁估的数最接近花生米的数量.

4.两个同学一组,每个人拿一些豆子,请对方先估一估豆子的数量,再数一数.

活动二

1.还请同学们看老师杯子里的花生米,一共是28粒,那么在计数器上该怎么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再请同学在老师的大计数器上拨出来.

2.小组同学说一说计数器上个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十位上是几,表示什么?

活动三

1.计数器上拨出下数(出示图片:说一说)

2.请同学根据计数器上表示的意思,写出数来.

3.教师提问:这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十位的2表示2个十,个位的2表示2个一.

活动四

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听老师读数,一人在计数器上拨数,一人在本上写出这个数.(老师在大计数器上同时拨数)

1.出示图片:写一写1

2.出示图片:写一写2

3.出示图片:写一写3

教师提问:请大家观察此题与别的题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了些什么?

教师板书: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表示一个百.

4.请两个同学一组,一人写一个数,另一人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表示什么?一人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另一人写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表示什么?

数豆子 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花生米,计数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估豆子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花生米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花生米(教师出示盛有一些花生米的透明杯子)你能猜一猜这个杯子里有多少粒花生米吗?比一比看谁猜得最准.

2.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数出10粒花生米,放入另一个透明玻璃杯中(杯子大小与前同)现在你能比较准确的估计一下这个杯子中一共有多少粒花生米?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估计.

3.请同学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谁估的数最接近花生米的数量.

4.两个同学一组,每个人拿一些豆子,请对方先估一估豆子的数量,再数一数.

活动二

1.还请同学们看老师杯子里的花生米,一共是28粒,那么在计数器上该怎么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再请同学在老师的大计数器上拨出来.

2.小组同学说一说计数器上个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十位上是几,表示什么?

活动三

1.计数器上拨出下数(出示图片:说一说)

2.请同学根据计数器上表示的意思,写出数来.

3.教师提问:这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十位的2表示2个十,个位的2表示2个一.

活动四

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听老师读数,一人在计数器上拨数,一人在本上写出这个数.(老师在大计数器上同时拨数)

1.出示图片:写一写1

2.出示图片:写一写2

3.出示图片:写一写3

教师提问:请大家观察此题与别的题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了些什么?

教师板书: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表示一个百.

4.请两个同学一组,一人写一个数,另一人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表示什么?一人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另一人写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表示什么?

数豆子

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花生米,计数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估豆子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花生米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花生米(教师出示盛有一些花生米的透明杯子)你能猜一猜这个杯子里有多少粒花生米吗?比一比看谁猜得最准.

2.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数出10粒花生米,放入另一个透明玻璃杯中(杯子大小与前同)现在你能比较准确的估计一下这个杯子中一共有多少粒花生米?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估计.

3.请同学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谁估的数最接近花生米的数量.

4.两个同学一组,每个人拿一些豆子,请对方先估一估豆子的数量,再数一数.

活动二

1.还请同学们看老师杯子里的花生米,一共是28粒,那么在计数器上该怎么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再请同学在老师的大计数器上拨出来.

2.小组同学说一说计数器上个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十位上是几,表示什么?

活动三

1.计数器上拨出下数(出示图片:说一说)

2.请同学根据计数器上表示的意思,写出数来.

3.教师提问:这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十位的2表示2个十,个位的2表示2个一.

活动四

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听老师读数,一人在计数器上拨数,一人在本上写出这个数.(老师在大计数器上同时拨数)

1.出示图片:写一写1

2.出示图片:写一写2

3.出示图片:写一写3

教师提问:请大家观察此题与别的题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了些什么?

教师板书: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表示一个百.

4.请两个同学一组,一人写一个数,另一人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表示什么?一人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另一人写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表示什么?

数豆子

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花生米,计数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估豆子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花生米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花生米(教师出示盛有一些花生米的透明杯子)你能猜一猜这个杯子里有多少粒花生米吗?比一比看谁猜得最准.

2.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数出10粒花生米,放入另一个透明玻璃杯中(杯子大小与前同)现在你能比较准确的估计一下这个杯子中一共有多少粒花生米?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估计.

3.请同学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谁估的数最接近花生米的数量.

4.两个同学一组,每个人拿一些豆子,请对方先估一估豆子的数量,再数一数.

活动二

1.还请同学们看老师杯子里的花生米,一共是28粒,那么在计数器上该怎么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再请同学在老师的大计数器上拨出来.

2.小组同学说一说计数器上个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十位上是几,表示什么?

活动三

1.计数器上拨出下数(出示图片:说一说)

2.请同学根据计数器上表示的意思,写出数来.

3.教师提问:这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十位的2表示2个十,个位的2表示2个一.

活动四

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听老师读数,一人在计数器上拨数,一人在本上写出这个数.(老师在大计数器上同时拨数)

1.出示图片:写一写1

2.出示图片:写一写2

3.出示图片:写一写3

教师提问:请大家观察此题与别的题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了些什么?

教师板书: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表示一个百.

4.请两个同学一组,一人写一个数,另一人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表示什么?一人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另一人写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表示什么?

第四篇: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二年级下-认识直角教案Nov.

《认 识 直 角》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直角的过程,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去判断直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感知直角的特征;会画直角,判断直角、锐角、钝角;建立直角的表象。

教学准备: 三角板、纸片、钟。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角。

1、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角,现在你知道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吗?(指名汇报)

2、谈话:看看这个正方形,你能指出它的角吗?(指名一生上前指角,指出有4个同样的角)在纸工袋上有几个这样大小的角?三角板上呢?

3、谈话: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角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直角”。一般我们还要在直角上标上一个符号来表示直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直角。

2、找一找直角

(1)你能在教室里找到直角吗?追问:你怎么知道它是直角?(2)师:钟的时针和分针在转动时能够形成不同的角,猜一猜在几时整形成的角是直角呢? 生先猜测。(很多学生都猜对了)拨钟验证。

3、做一做直角

(1)师(出示一张不规则的纸):这是一张不规则的纸,你能用它折出一个直角吗? 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交流。师巡视指导。

(2)师请生展示他折的直角,并把它贴在黑板上,问:你怎么证明你折的角是直角? 生:我知道,可以用我书上的直角与那个角比一比。师:把你的发现说出来。

生 :书上的直角和他折的同样大,所以说他折的是直角。

师:你的方法很棒,而且很爱动脑筋。其余同学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你折的角是不是直角呢?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

生 :我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折的角比较,它们一样大,证明我折的角是直角。生 :我是用桌面上的直角与折的角比的,它们也一样大,证明我折的也是直角。

(3)师:是不是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呢?把你折的直角和你的同桌、周围的同学比一比,看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操作,汇报

生 :我和周围得同学都比了,我们折的直角都一样大。

生 :我和周围的同学折的直角也一样大。我觉得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师小结:虽然我们用的纸的形状、大小都不一样,但是折出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由此得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4、拼一拼直角

师出示两个三角板:你能想办法用它们拼出一个直角吗? 同桌合作,师巡视指导

5、画一画直角(1)生在书上点子图中画两个直角,师巡视指导。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其余生评价画的对不对。

(2)师出示两名学生作图(其中分别有一角是锐角和钝角):对这两位同学画的直角你有什么看法? 生 :(指着锐角)这个角不象直角。生 :(指着钝角)这个角也不象直角。

师:我们数学讲究的是准确性,你们有什么办法证明吗?

1、生2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较,证明它们确实不是直角。

三、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这两个角经过验证不是直角,那它们又是什么角呢?有人认识它们吗? 生摇头。

师:这个角比直角小,它的名字叫锐角;那个角比直角大,它叫钝角。锐角和钝角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1:我觉得锐角尖尖的,钝角很胖。生2: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师出示钟面图:请小朋友们判断下列时间时针、分针所形成的是什么角?

四、巩固练习

1、比一比你的眼力

(1)第4题:下面的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 学生直接做出判断。

在判断第四个图形时,学生出现争议: 生1:这个角是直角。生2:这个角是钝角。

师:当有些角用眼睛判断不准的时候,要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准确判断。生用三角板,证明这个角是钝角。

(2)第6题:下面的四边形中,哪几个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先独练习,再同桌交流。

生1:第一、第三、第五个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生2:第六个图形四个角也都直角。师:究竟谁说的对?

(一部分学生支持生2的说法,生1和一些学生拿出三角板测量)

经过验证,第六个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师:总结一下,哪些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学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动动你的小手

第5题:照下面左图的样子标出其他各图形中的直角。学生独立做在书上。

师:图形中剩下的角是什么角? 生1:第一个图形还有两个锐角。

3、考考你

师出示一个放大镜: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生:这是放大镜,它能放大东西。师:它能放大直角吗?

学生立刻兴奋起来,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争论不休。师: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我觉得能放大直角。

生2马上反驳:我认为不能,因为它只能让直角的边变长,但还是直角。师:我们把这个角放大看看。

师用实物展示台演示放大过程,请学生仔细观察。生1:放大后确实还是直角。(生1心服口服)

师:看来,放大镜只能改变直角的边长,不能改变大小。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你记住了哪些?

生1:我学会了区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生2:我记住了直角都同样大。

生3:我学会了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另一个角比一比,看看另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六、课堂作业 动动脑

第7题数一数有几个直角、几个锐角和几个钝角。

第五篇:三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集邮北师大版

数学三年级上北师大版8.4 寄书同步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 教学目标:

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难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 玩中学: 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间? 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

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个别学生可能会有困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3)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

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1.6元+12.4元。比一比计算与估算的结果。

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完成“试一试”第1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完成“试一试”第2题。学中做: 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森林医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关注有多少学生自觉选择估算来解决问题。

将问题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进行计算。做中得: 完成“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完成“练一练”第5题。学生提问时,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也许

提出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解决问题的愿望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总结:

下载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