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3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分一分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53-55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数概念比较抽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半个苹果,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表示“一半”。这个讨论过程,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法其实是很多的。在多种方法的对比中,体会用二分之一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在“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操作和描述活动过程中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会认、会读、会写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本节课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景和操作过程来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一些困难,因此,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通过操作活动体会到几分之一及其相互之间的大小关系。

3、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养成主动参与、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1、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2、认识、感知分数,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具学具准备:

四个苹果、长方形、正方形、圆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有游戏,听清楚游戏的规则,我们现在回答问题不用嘴而用手,答案是几,就拍几下。

1、课件出示: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拍手表示)

2、出示两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拍手表示)

3、如果是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

师:拍手无法表示“半个”,半个在数学上可以怎样表示?那半块苹果还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苹果的一半吗?学生交流讨论得出1/2教师书写在半个苹果上

师:像这样的数叫做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关于分数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回答。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分数的产生、读、写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1)回顾刚才分苹果谁能用一句话说完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你觉的哪些字词重要?为什么?强调平均分。

(2)小组活动要求:组长安排每组成员拿出不同形状的图形,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涂色,涂完互相小声说意义。(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同学),虽然折法与涂色不同,但他们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所以我们说,不管怎么分,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

(3)你还能找出生活中其他物体的二分之一吗?

(4)小练习。下面哪个图形的阴影部分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为什么?

(5)小结:通过找二分之一,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二分之一。

2、认识几分之几

(1)认识1/

4、2/

4、3/

4、4/4 课件演示:老师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阴影,让学生根据图形说分数,并且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表示。空白部分怎样表示呢?

(2)小组活动要求:组长安排每组成员拿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如果涂色占两份呢?占三份呢?占四份呢?你还能找出其他分数吗?并互相小声说意义。(让学生反复说意义),使学生明白,取几份,分子就是几,学生展示。

3、小结

(1)师:像1/

2、1/

4、3/4……这样的数都是利用平均分得到的,这就是分数。你能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在数学上,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表示取得份数。读分数,说出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再次强调平均分)

(2)师:欧洲使用分数的算法比我国晚了一千四五百年的时间,可见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3)你们会写分数吗?分数还有好多,想不想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来创造几个新的分数(想)请学生上黑板写出几个分数,并读给大家听。

(4)小练习。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三、智力风帆。

1.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对的画“√”,错的画“×”。为什么?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说一说意义。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能用分数说说生活中的事吗? 板书设计:

分一分

(一)

第二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教学设计-合格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64——6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 是 1 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 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 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具、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 们带来一段《西游记》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 路过一片桃园,停下来休息。这时孙悟空大喊说: “哇!好大的桃子 啊!”猪八戒看着又大又红的桃子馋的是直流口水(课件出示)问师 傅: “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师傅说: “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 考你!悟空和八戒不假思索的说: ” “没问题!师傅问: ” “有四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请写下这个数。”八戒说: “这太简单 了!”提笔就写了个 2。师傅接着问: “要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的几个?请写下这个数。”悟空手快,顺手写下了“1”。师傅不 紧不慢的说: “要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该怎么 写呢?”半个,可是半个用一个数怎么表示呢?这兄弟俩你看我,我 看你,不知所措。师:同学们,你们会吗?能帮这个忙吗?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 请来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来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今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几分之一(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月饼图 师: 同学们八月十五中秋节时都吃月饼了吗?好不好吃?如果家 里面只剩下最后一个月饼了,但是,你和比的弟弟或者是妹妹都想吃 那怎么办?那你们想一想,要是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 多少呢?(一半)师:没错,会分吗?如果这时候把刀给你,你打算怎么分?(从 中间切成两半)老师试试看好吗?注意观察,是这样吗?用手指一指,这月饼的一半在哪?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指的特快,那这是月饼的一半吗?这个 呢?(是)师:老师明白了,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那每一份都是这月饼的一半,是不是?(是)没错 师:不过,问题又来了,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有谁 听说过,来试一试。

生:用分数 师:那分数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那到底应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呢?还是先来观察这半!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一份正好是两份中的几份呀?(一份)对了,瞧:平均分,两份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二分之一。师:会读了吗?谁来试试?找几个生来读,一齐读。师: 没错,同学们,这一份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那另一份呢?(也是二分之一)对了,同学们真棒!也就是说,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这句话太重 要了,请同学们一定要记好了。学生动手操作: 师:刚才呀,我们通过平均分成了两份,认识了二分之一。瞧,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这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怎么来表示呢?(对折)有的同学已经知道了,真聪明。先不忙,听好要求:拿一张 长方形纸,折一折,涂色表示它的二分之一,生动手操作。师:同学们,折完了吗?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可是光给老师看不 行,我们的作品还得和全班同学分享,你们说是不是?(是)谁愿意 第一个来展示,好请到前面来,生交流,谁的折法跟他的一样?哎!其他同学你们是怎么折的,展示其他同学不同的折法。师:看来呀,一张长方形的纸,既可以横着对折,也可以竖着对 折,还可以怎么对折?(斜着)多聪明的折法。

师:这三种折法各不相同,那你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 的地方?谁来说说,(都是长方形,都是表示二分之一)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老师这里有两个月饼,你觉得它们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 说说理由(课件出示)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你觉得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 说说理由 师:我们能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同学,那么把它平均分给四 个同学,每个同学又分到几分之几呢?下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 本组四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四分之 一。生动手操作 师:谁来说说本组是怎样分的,你分到了多少? 生:我们组姜圆对折再对折,我分到了其中的一份。生:我们组将圆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我分到了四分之一。展示学生成果(投影)出示课件: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师:那怎样表示出一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 的正方形纸片试着表示出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用你喜欢的颜色涂 出来。展示学生成果。

小结: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六分之一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练习

1、考考你。

2、课本 66 页做一做第一题。师:其实呀,分数的家族可大了,除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外 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就这样说能说完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设计理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作为整数的一个部分来认识,与平均分的经验是分不开的。这一概念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务必让学生亲历实践——感悟——构建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形式,逐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能力。为此,教师应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等直观手段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使其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分一分

(一)”第53~55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节教材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已经有了用整数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经验基础,对于“一半”这样的词语在生活中也接触过,而且又通过实践操作,对于分数这类知识不难掌握,但是学生对于分数这个概念比较陌生,学习时可能出现一些困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感知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分数。

2.经历把一个图形通过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能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数学化过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操作、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意识得到发展,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若干个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纸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有4个、2个、1个苹果,淘气和笑笑都想吃,怎样分公平合理?

(学生说不出平均分时,教师故意激疑:出示手中一大、一小的纸片,引导学生说出两份要分得一样多。)

【设计意图:课始从教材的情境平均分苹果出发,从分多个物体(分整)到分一个“苹果”(无法得到整数),从而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感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引导探索,初步建模 1.借助形象,建立模型

让学生用手中的圆纸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怎样分合理?

展示学生的分法引出“平均分”。

给学生时间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讨论后得到用分数1/

2、小数0.5表示一半更简单、明了,进而出示课题。【设计意图: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这一重点,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的空间与条件,引导学生从操作学具入手,使其通过操作和观察,把对知识的思考与学具的操

作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初步建立“分数”这一概念。】

2.动手实践,深化认识

教师事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信封,里面装有:长方形、花瓶、脸谱、六边形4个图片。找到信封里这些图形的1/2,想想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准确的找到这些图形的1/2?

展示学生作品后讨论:

①同一种图形(长方形)为什么分法不同,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来表示?

②选择的图形不一样,可它们的一半却都可以用1/2表示? 通过汇报达成共识:

①虽然分法不同,但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部分占其中的1份,所以是1/2。

②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辨析:

给出3个图形判断图形的涂色部分是不是整个图形的1/2? 【设计意图:当学生通过分“苹果”发现1/2的存在时,教师紧接着安排了在其他事物中找1/2,让学生走进图形,经历从图形表征到符号表征的过程。如让孩子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形式来表示长方形、六边形、脸谱、花瓶等图形的一半,体会1/2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个长方形、半个脸谱等许多物体,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到分数的形成过程,并通过比较表示一半的共同点,体验“平均分”、“分2份”、“取1份”的特征,逐步地进行抽象,进而在进一步理解1/2含义的同时,拓展孩子们的思维。】

3.知识迁移,深入理解

指着辨析题中的表示1/4的图形:这个图形不能用1/2表示,能用其它的分数表示吗?取出正方形纸片折一折,看看你能否折出正方形纸片的1/4?继续在这张正方形纸上涂色,找到2/

4、3/

4、4/4。

学生自学看书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在学生基本建立起分数概念后,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正方形纸片上“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空间和思考交流的时间。让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等有序活动中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解释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1)P55页第一题(读一读)2.综合练习:P54页的“说一说”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注重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找出身边几分之几的分数,体验几分之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四、回顾总结、课后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男女生评比的情况(上课表现好的时候就奖励星星)。男生得到的星星是所有星星的几分之几?女生得到的星星是所有星星的几分之几?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设计意图:在全课总结时,变师“讲”为生“谈”,让学生

自主反思学习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反思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重视对数学学习方法、学习情感的反思,使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设计思路

分数的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学会折纸和涂色的方式板书简单的分数。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虽然学生在学习分数之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经出现在生活中的口头语言中,但一般还不会用符号来表示。因此,教学时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分东西开始,以“怎样分才公平合理”为前提,使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情感,促使学生懂得只有平均分。当“只有一个东西要平均分”时,该怎样表示呢?此时学生感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就要想办法来表示“一半”,于是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接着引入“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概念的学习需要一个实践——感悟——构建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先让学生认识分数1/2,又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辨一辨”的操作中,使学生体会1/2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为使学生对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认识1/2的基础上,再认识“几分之几”,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表示分数,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读写,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

一、几份就是几分

之几,使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练习、反思与评价、课外延伸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用分数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四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案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动的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4、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

二、单元教材分析:

“认识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小数之后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在本单元,分数被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来认识,这种认识又和平均分的经验密不可分。其实,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已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安排了“分一分(一)”、“分一分(二)”、“比大小”“吃西瓜”四课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自己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掌握比较简单分数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

由于“分数”的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的知识,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加上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抽象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对抽象的分数意义的理解无疑是学习的难点,当然也是学习的重点,因为它不仅是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又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地说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的“数”的系统概念的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的提高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分数知识打下基础。

三、单元教学建议: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建立这个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且具有较大的理解层面上的难度。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使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分一分”、“折一折”、“试一试”、“练一练”等,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做数学的乐趣。

3、学习分数 加减运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分数加减计算,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数加减算法时,借助图形直观,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的算法原理。

四、教学案例:

案例1 《分一分

(一)》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会用涂色、折纸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2.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具学具准备

1、猴头、桃子的图片。

2、正方形纸、水彩笔、直尺。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分桃子

师:今天,课堂上来了两位小客人。瞧,他们是谁? 生异口同声:猴子(师出示猴头图片贴在黑板上)师:咱们都知道他们最爱吃—— 生异口同声:桃子。(师出示4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师:如果把4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可以怎么分?(学生思考,汇报)

生1:一只猴子2个桃子,另一只猴子也2个桃子。生2:一只猴子3个桃子,另一只猴子1个桃子。生3:每只猴子分2个桃子。

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

生1:我认为每只猴子分2个桃子最公平,因为他们分的桃子一样多。生2:每只猴子分2个桃子公平,因为是平均分的。

师:对,把4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2 个,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如果把2个桃子平均分给2 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师拿去黑板上的2个桃子图片)生:每只猴子分1个。

师:如果把1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应该怎么分?(师拿去黑板上的1个桃子图片)生:1只猴子一半。(师把预先平均切开的1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2、表示“一半”

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学生独立思考)

师;把你表示一半的方法和同伴交流一下吧!(小组交流)

师:谁愿把你表示“一半”的方法展示给大家? 生1:我把一块橡皮分成2块,每块是一半。师:想一想,怎么分成2块,每块是谁的一半。

生2:把一块橡皮平均分成2块,每块是橡皮的一半。生3:我用1/2表示一半。师:你在哪里见过? 生:在书上看到的。

师;看来,你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

1、生

2、生

3、生4分别画了 表示一半。

师:刚才,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了心中的一半,真不错。下面,咱们听听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大屏幕播放:历史上每一个数学符号从发明到被普遍认可,都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数学符号是1/2。)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2 师:刚才我们把1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一半,也就是分了这个桃子的1/2,请小朋友们说老师是怎么分的?

生: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桃子的1/2。师:好,我们一起来说。(师生边做动作边说:“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桃子的1/2。)师: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桃子的1/2,1/2怎么写呢?(师指导写1/2)

师:桃子的一半可以用1/2表示,物体或图形的一半也能用1/2表示吗?听了淘气的话,你们就知道了。

(大屏幕播放淘气说:“分别涂出它们的1/2。”以及课本56页涂一涂的内容)(学生动手涂)

师:请选择你喜欢的图形说一说它的1/2。

生1: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生2:我把一片树叶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树叶的1/2。

„„

师: 小朋友们不仅涂得好,说得也不错。

2、认识1/

4、2/

4、3/

4、4/4 师:看见小朋友们津津有味地学习,笑笑也来了。听,她约我们干什么?(大屏幕播放笑笑说:“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学生独立折纸)

师:谁把你折的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学生拿着作品到前边介绍所折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种折法一样吗?如果笑笑看见了会高兴吗?为什么? 生:三种折法不一样,但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所以笑笑会很高兴。师:笑笑想约我们做涂色游戏,喜欢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大屏幕显示课本57页折一折:①、②、③、④的内容。)师:这是做涂色游戏的方法和步骤,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读一读、涂一涂、说一说、填一填,小组合作完成好吗?

(学生动口说、动手涂、动笔填,教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到前面来把你们的作品说给大家听听。

生1:我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1/4。生2:我把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2/4。生3:我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3/4。生4:我把其中的4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4/4。师:把这张纸的4/4涂上颜色,是涂了这张纸的多少呢? 生4:就是涂了这张纸的全部。

师: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说这张纸的4/4是什么意思? 生5:这张纸的4/4也就是这张纸。

(一组四名学生介绍作品后贴到黑板上并写上相应的分数。)师:好,还有不同的涂法吗?请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生把不同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3、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像1/

2、1/

4、2/4„„这样的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道的请举手。(一生说“分数”并板书课题)

师:你写的“分数”2字真漂亮,请领读一遍。(生领读课题)

师:每个分数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3/4,中间的短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字叫分母,表示平均分了几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字叫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师板书: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读作四分之三 3 4 师:谁说说3/4的意思。(生说略)

4、联系生活

师:你能说说在生活中见到的分数吗? 生1:我经常吃一个苹果的1/2。

生2:有一次,妈妈把一张油饼平均分成4份,爸爸吃了2/4,我和妈妈分别吃了1/4。生3:我能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32份,用彩笔涂出它的5/32。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在报纸上看到的。

师:小朋友们从生活中发现了这么多分数,看来分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啊!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用今天学过的分数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1、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交流略)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学生独立作题,然后交流略)

3、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对吗?(①、②、③小题略)

师:用4/6表示阴影,对吗? 生异口同声:不对 师:为什么不对?

生:应该用8/12表示。生:因为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2份,有8份涂了颜色,所以用8/12表示是对的。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异口同声:没有。

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阴影部分到底能不能用4/6表示?(学生思考)

师 :把你的想法和同伴说一说。师:谁再来发表意见。

生:可以用4/6表示,假设中间的横线没有才能看出来。

生:在这个长方形中,竖着的几条线段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6份,这6份中的4份是阴影,所以用4/6表示是对的。

师: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来解释一下。生(指着图形):中间竖着的5条线段确实把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4份是阴影,所以用4/6表示可以。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这个图形中的阴影,用4/6表示是对的,用8/12表示也可以,难道4/6和8/12相等吗? 师:对这个问题,谁有看法?

生:既然用4/6和8/12都可以表示阴影部分,那4/6和8/12肯定是相等的。师:谢谢同学们的创新发现和精彩解释,4/6确实和8/12是相等的。(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略)

师:老师相信,通过你们以后的学习,会有更大的收获。

案例2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分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具学具准备:

苹果2个,正方形、长方形纸片若干,投影仪,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分吃过苹果吗?淘气和笑笑也经常分吃苹果。他们在分苹果时遇到了新的数学问题,你们想知道吗?

1、出示情境图。

这是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两幅淘气和笑笑分苹果的情境图,请大家带着下面的问题读图:(1)这两幅图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2)淘气和笑笑是怎样分苹果的?(3)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板书:平均分——一半)

3、用各种方式表示一半或半个。

4、引入1/2。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了一半,真不错,这就是一种发明,一种创造,但各种表示方式标准不统一,让我们请教一下智慧老人吧。

(放录音)历史上每一个数学符号从发明到被普遍认可,都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岁月。现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或“半个”的数学符号是1/2。你们知道像1/2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板书: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2(1)涂一涂,感受1/2(见课本56页)。

a 要分别涂出他们的1/2,你认为首先应该怎样做? b 其中六边形、圆、和正方形有几种不同的分法?(2)折一折,做出1/2。a 独立操作。

b 展示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2、认识1/

4、2/

4、3/

4、4/4。

(1)折一折,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2)涂一涂。

a 将其中的一份涂.......喜欢的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其余部分是这张纸的()。

b 将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

d 如果将所有的4份都涂上颜色,那么就涂了整个正方形纸片的()。分法与涂法展示交流。

通过以上操作与实践,你能说出1/

4、2/

4、3/

4、4/4表示的具体意义吗?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这几个分数和1相比,你认为有什么关系?

3、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分数的读、写。(1)你发现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2)你知道各部分分别叫什么吗?一个分数应该怎么读? 3„ „分子

板书: „ 分数线 读作四分之三 4„„ 分母

(3)你认为分数该怎样写?为什么?看到这些分数,你想到了哪个运算符号?(4)由3/4读作四分之三,你认为3/4表示什么意思1/

4、2/

4、4/4呢?(5)想一想,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

4、尝试运用

(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图见57页下方)a 读出每一个分数。

b 写出每一个分数(注意,先居中写出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如:1/3表示把一段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1/3。(2)联系实际,体会分数就在身边。

我们已经知道,1/

2、1/

3、3/

4、5/6等这些数都是分数,你能否联系自己的见闻说一个你曾经见过的或听到的分数吗?如: a 用这块地的2/5种大蒜 b 有1/2的大棚被大风刮坏了

(三)巩固与应用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图见58页第1题)(1)独立写出各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巡示指导分数的写法。(2)指名读出各分数

(3)组内说一说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图见58页第2题)(1)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你为什么这样涂?

3、判断: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各图的阴影部分对吗?(图见58页第3题)(1)独立判断。

(2)交流判断的理由。

(3)分数的产生和哪一种分法有关系?

4、左图中有,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见图58页第4题)(1)哪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等于它的1/2?(2)哪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大于它的1/2?(3)哪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小于它的1/2?

a 由这些及以上的各个图形,你想到了我们刚刚学过的哪方面的知识? b 你是如何进行判断的?你的理由或根据是什么?

5、判断正误。

(1)把一根铁丝分成8份,其中的3段就是这根铁丝的3/8。()(2)把一个苹果分给小红和小冬,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1/2。()(3)一块不规则的地块是无法把它平均分成2份、3份或几份的。()(4)一个苹果的1/2和一个橘子的1/2不相等。()a 组内讨论。b 全班交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并学会了有关分数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读分数和写分数的顺序有什么区别?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数?请你说一说。

案例3 《分一分(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动手分一分中,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进一步拓展分数的意义。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和主动尝试的学习风格。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准备:

剪刀、正方形纸片、投影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听说你们动手操作的能力特别强,是这样吗?那来展示一下的动手能力,好不好? 请同学们剪下附页2中的图7的正方形纸片,给它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

1、生动手操作,剪一剪、涂一涂。

2、小组讨论。

3、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师:看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不知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接下来让我们来证明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棒的,好不好?(1)说一说:

①红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②蓝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③黄色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动手能力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棒的。如果老师把这道题变一下,你还能不能完成的同样出色呢?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分一分

师:请同学们把你涂好色的9个小正方形用剪刀分开。想一想,每种颜色的正方形占这些正方形的几分之几?(1)生动手分一分。

(2)独立思考,完成下面的小题: ① 红色占所有正方形的()/()。② 黄色占所有正方形的()/()。③ 蓝色占所有正方形的()/()。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题的思维过程。(4)全班交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能运用分数来表示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继续加油,努力!

2、试一试

师: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公园里我们就会遇到用分数来表示的一些事物。(投影出示59页的试一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独立思考完成下面的小题。(1)出示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②白蝴蝶占所有蝴蝶的()/()。③花蝴蝶占所有蝴蝶的()/()。(2)学生独立做题。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4)全班汇报交流。

师小结:通过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我们知道了一个整体可以由若干个体组成,分数可以表示它的一部分。

3、找分数:你还能从图中找到一些分数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②全班交流。师小结:5个孩子,花坛里的10朵花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再从中找到分数。你能说一说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时,要注意什么吗?当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把谁看作整体,这个整体也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确定整体和个体的关系,从中找到分数。

(三)、解释与应用

1、尝试练习(投影出示课本60页练一练1、2两题)。

学生理解题意、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题的思维过程,最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2、巩固提高

(1)投影出示课本60页的第3题:他们拿到的铅笔一样多吗?

先理解题意、独立思考;然后同桌合作,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最后得出结论:他们拿到的铅笔不一样多。

(2)我们对分数又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说一说吗?(学生交流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交流略)。相信你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有更大的收获。案例4 《分一分(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动手分一分中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进一步拓展分数的意义。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和主动尝试的学习风格。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准备:

剪刀、正方形纸片、投影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看哪颗“智慧星”能用分数表示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鼓励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思考过程).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分数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知识“分一分

(二)。” 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二)、游戏体验,主动探索

1、涂色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涂色游戏,好吗? 我们先把这张正方形纸剪开,分成9个小正方形,再给它们涂上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生动手操作,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

师:同学们的手真巧,一会儿就做好了。你们有没有信心根据涂好色的正方形完成下面的几道小题呢?

2、分一分(1)、学生根据涂好色的小正方形完成下面各题: 红色占所有正方形的()/()。黄色占所有正方形的()/()。蓝色占所有正方形的()/()。(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

师小结:我们知道小正方形共9个,红色的有2个,黄色的有3个,蓝色的有4个(红、黄、蓝颜色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不唯一),所以红色、黄色、蓝色分别占所有正方形的2/

9、3/

9、4/9。

3、试一试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能运用分数表示事物间的关系,真了不起!我这里还有一幅图,同学们能不能也把这幅图中的事物用分数给表示出来呢?(1)、投影出示课本59页的试一试。①一共有几只蝴蝶?

②白蝴蝶占所有蝴蝶的()/()。③花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细心观察主题图,然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以上各题。

4、找分数

你在用分数表示事物时是怎么想的?你还能从图中找出一些分数吗?(1)、生独立观察,发现分数。(2)鼓励学生讲是如何发现分数的

(3)师小结:在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和解决一些问题时,首先要确定把谁看作一个整体,确定整体和个体的关系,从中发现分数。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投影出示课本60页的练一练第1题。①让生弄懂题意,独立思考完成。②让学生讲思考过程。

(2)投影出示课本60页的第2题。①学生独立做题。②小组交流。③组长汇报。

师:同学们解释得非常精彩,下面的题同学们能不能做得同样精彩呢?

2、拓展应用

投影出示课本60页的第3题:它们拿的铅笔一样多吗?(1)同桌合作,实物演示。

(2)交流结论:因为笑笑拿了6枝铅笔的1/2,淘气拿了4枝铅笔的1/2,“1/2”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以他们拿到的铅笔不一样多。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并且学会了用分数表示它的一部分。

案例5 《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总结的能力。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数的大小。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若干帐、水彩笔 3、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吗?(生:喜欢)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动画。电脑出示:(动画大意)猪八戒在取经的路上,忽然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刚要吃,悟空一个筋斗翻到了他的跟前:八戒,这个西瓜我们分开吃,你吃西瓜的1/2,我吃西瓜的1/2,(师板书:1/2)八戒听了满脸不高兴,这个西瓜是我发现的,我要多吃,我要吃西瓜的1/4(师板书1/4)师:同学们说,八戒能多吃到西瓜吗? 生:能(不能)

要想知道八戒能不能多吃到西瓜,我们必须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 生:比较一下1/2和1/4谁大谁小?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比较一下分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1)质疑:

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以下1/2和1/4(指板书)谁大谁小?为了直观地比较出谁大谁小,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纸分一分,涂一涂,发挥集体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3)交流汇报

① 出示图(见课本61页右上图)。

② 小组选代表说出自己的小组比较的思维过程(师适当引导并小评)(4)小结:把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纸,一张平均分 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份少,也就是平均分 的份数越多,得到的一份越少,所以1/2>1/4.刚才我们知道了把两张相同的正方形的纸分成不同的份数,都取其中1份,这样的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而如果把两张相同正方形的纸都分成相同的几份,取不同的份数,这样的两个分数,哪一个大哪一个小呢?

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1)质疑

“3/4和1/4谁大?”(同时板书)你们是怎么想的,用比较1/2和1/4的方法,四人一组分一分,比一比。

(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3)交流汇报。

①出示图(见课本61页左上图)。

②小组选代表发言说出小组比较的思维过程。(4)小结:把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3个1/4,而另一张纸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个1/4,所以3/4>1/4。3、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完成。(1),填分数,比大小。(见课本61页中间图)。(2)、给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见课本61页下图)。要求学生独立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分类整理寻找规律。(1)分类。

把上述六组分数比大小进行分类。一类: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二类: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

(2)小组交流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3)全班交流,发现规律。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越小。(4)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等。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数多,分数就大。

分子是1的分数,表示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的分数少,其中的一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数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实践应用

1、按分数涂料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电脑出示)(1)学生独立,看 一看,涂一涂,比一比。(2)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交流。

2、在下面的图形中,涂出它们的1/4,(电脑出示)(1)学生独立,画一画,涂一涂。(2)小组比一比。

(3)全班交流并个别展示。

3、电脑出示题意怎样才能平均分呢?(1)学生独立审题。

(2)小组交流:把自己平均分的思维过程讲给同伴听。(3)全班交流。

(4)教师小评: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独立解决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对于下面的问题,大家有信心吗?

(四)拓展延伸 准备10根小棒,拿出全部的3/10,再拿出剩余的1/7,再拿出剩下的1/2,最后还剩多少根?(1)明白题意后,同桌互做。(2)找两生到前面表演

(3)全班交流每一次要求的含义及最后的结论。

(4)拓展提问:对于分数,你有了那些更深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会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较分数的大小分两种情况,也就是分母相同还有分子是1的时候。分母相同时,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当分子是1时,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案例6 《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比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初步对比、总结的能力。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教具准备

1、投影仪及相应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若干张,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同学们能够通过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欢的分数吗?

(1)学生用纸折分数

(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数。

(3)全班交流汇报展示的过程,有针对性的张贴并板书四组分数:(3/4,1/4)、(1/4,1/2)、(3/8,1/8)、(1/8,1/6)。

2、观察分数,组织分类。

刚才老师把同学们展示的分数张贴了四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四组分数,你能给它分一下类吗?

(1)学生独立观察每组分数的特点(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分类

(3)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陈述分类的思维过程。

(4)教师小结:我们把分数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

4、3/8和1/8,一类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

2、1/8和1/6

3、引导质疑,引入课题

对于刚才我们分出的这两类分数,大家想研究它们哪方面的问题?(1)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想知道两个分数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生2:我想知道两个分数的和是多少 生3:„

(2)有选择的解决问题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比较一下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这一问题,好吗?(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1)质疑:

“3/4和1/4谁大?你是怎么想的,四人一组拿出手中另一张正方形纸分一分,涂一涂,发挥集体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3)交流汇报。

① 出示图(见课本61页右上图)。② 小组选代表说出比的思维过程(3)教师小结:

把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三个1/4,而另一张纸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一个1/4,3个1/4比一个1/4大,所以3/4>1/4。(4)用同样的方法比较3/8和1/8的大小。① 出示图(见课本61页中间左边图)。② 学生争当“小老师”自行讲解比的过程。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1)质疑:

“1/4和1/2谁大呢?大家是怎么想的,用刚才比较的方法,四人一组想一想”。(2)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3)交流汇报。

① 出示图(见课本61页右上图)。

② 小组选代表说出自己小组比较的思维过程。(师适当引导并小评)(4)教师小结:

把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一张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分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4<1/2。(5)用同样的方法比较1/8和1/6的大小。①出示图(见课本61页中间右图)。②学生自告奋勇讲解比较的过程。(师适当引导并鼓励)③根据分类总结比较大小的策略。(1)学生独立思考比较大小的方法。

(2)小组交流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3)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4)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同,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数,分数就大;分子小的表示取得份数少,分数就小。

分子是1的分数表示都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少,其中的1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数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巩固、实践、应用。

1、给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见课本61页下图)。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按份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投影出示)(1)、学生独立看一看、涂一涂、比一比。(2)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交流

3、电脑出示题意:怎样才能平均分呢?(1)学生独立审题。

(2)小组交流,把自己分的思维过程讲给同伴听。(3)全班交流。(4)教师小评:

同学们表现的很出色,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独立解决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更新的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会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较分数的大小分两种情况,也就是分母相同还有分子是1的时候。分母相同时,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当分子是1时,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

案例7 《吃西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用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3、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学重难点:

1、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情境图、每生四张完全相同的圆形纸、投影仪及相应的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情景图

小熊笨笨要请爸爸品尝自己亲手种植的大西瓜。(板书课题)看它们吃得多有滋味啊!

2、观察图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从图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汇报

生交流得出结果 :

生1: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2:爸爸比笨笨多吃了几分之几? 生3:还剩几分之几?

师小结:同学们能够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可见,你们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看谁最有办法。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问题一: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1)列出算式:2/8+3/8=(2)交流对算式的看法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的加法。那分数的加法该怎样做呢?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想出办法来对吗?(3)学生独立思考。(4)小组交流讨论:画图或利用手中的学具(四张完全相同的圆形纸片),分一分、涂一涂、拼一拼。(生操作,师巡视)(5)小组汇报

a组:2个1/8与3个1/8合起来是5个1/8,也就是5/8。b组:借用材料

师总结讲解:这个西瓜的2/8,也就是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笨笨吃了2份,是2个1/8,爸爸吃了三份,是3个1/8,2个1/8与3个1/8合起来是5个1/8,所以2/8+3/8=5/8。(5)回到原图验证: 出示情境图。(笨笨吃了2份,爸爸吃了3份,一共吃了5份,就是5/8)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很棒,不仅动手、动脑想出了很多办法,而且计算得也很准确,真不错,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个问题。

2、问题二:爸爸比笨笨多吃了几分之几?(1)生列算式。(指生说,师板书)

(2)比较问题1:同学们知道这个算式应该叫什么名字吗?(分数的减法)对呀,非常好。师板书(分数减法)(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那怎样求出分数的减法呢?我知道同学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解答了,好,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材料与同桌一起来试试。(学生动手画、涂、拼、说。)(3)汇报: ① 出示图讲解。

② 爸爸吃了这个西瓜的3/8,也就是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其中的3份,是3个1/8,笨笨吃了2份,是2个1/8,3个1/8比2个1/8多了1个1/8。所以 3/8-2/8=1/8 师小结:同学们确实很棒,自己就能够解决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了,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有没有信心解决呢?(有)

3、问题三:它们吃了5/8,还剩几分之几?(1)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合作学习,教师巡视。(3)汇报交流学习方法:

指生板演,并当小老师讲解。

①有学生会说,把一个大西瓜看作整体“1”,②有学生会说8块西瓜是整体“1”。③有部分学生可能会说,“1”是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也就是8/8,所以8/8—5/8=(8—5)/8=3/8(师可以及时点拨、引导)(4)师小结

这么难的问题都被我们解决了,可见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再难的问题也难不到我们。

(三)巩固应用。

1、课本p64第一题。(1)指生说说图意。(2)列式解答。(独立完成)(3)说明算理,同桌交流。(4)指生汇报检查。

2、课本p64第二题。

(1)指生板演,其余生独立完成。(2)生当小老师讲解算法。(3)总结算法

今天,同学们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指生交流)。

(4)师小结分数加减法的规律。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指生交流)。

案例8 《吃西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3、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学重难点:

1、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情境图、每生四张完全相同的圆形纸、投影仪及相应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加减法的意义。

2、复习分数的有关知识:5/

7、4/

8、2/3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出示情景图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幅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生交流,师相机板书课题)

(2)汇报:从图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交流得出结果 :

①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②大熊比小熊多吃了几分之几? ③还剩几分之几?

2、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1)解决问题一: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① 列出算式:2/8+3/8 ② 交流对算式的看法。③ 学生独立思考。

④ 小组交流讨论(可借助准备的材料或借图来分一分、涂一涂、拼一拼)。⑤ 全班交流。

甲小组:2个1/8与3个1/8合起来是5个1/8,也就是5/8。乙小组:借用材料

丙小组:先吃8份中的2分,又吃了3分,共吃了8份中的5份,也就是5/8。⑥ 回到原图验证:

出示情景图(小熊吃了2快,大熊吃了3快)

师小结:看来,不论用哪种方法,同学们都能准确地算出来。下面的问题,也一定难不倒你们。

(2)独立解决问题二:大熊比小熊多吃了几分之几? ① 生独立解决,列出算式。②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③ 全班交流。

(生有的画图、有的折纸、有的涂,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3)集体讨论问题三:它们吃了5/8,还剩几分之几? ①生独立列出算式。②思考:1—5/8=?

(师可以提示怎样把“1”变成可以与5/8相减的分数。)a生独立思考。b小组交流。

有学生会发现,把一个大西瓜看作整体“1”;有学生会说8块西瓜是整体“1”;有部分学生可能知道,“1”是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也就是8/8,所以8/8—5/8=(8—5)/8=3/8(师可以及时点拨、引导)师小结:这么难的问题都被我们解决了,可见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再难的问题也难不到我们。

(三)巩固应用。新课 标第一 网

师:妈妈又有了难题要请教我们了,请看:(投影出示)

1、一根绳子,第一次用了5/9,第二次用去了2/9,一共用去了几分之几?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去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5 9 2 9 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 出示线段图:

2、课本p64第二题。

(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3、总结算法。

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出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规律。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还是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动困难。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本节课主要是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多半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可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和富有个性地学习。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多媒体辅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媒体与资源: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教学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加深理解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

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怎样表示?为什么?‛

(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部分,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3和1/4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学生小组讨论

谈话: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学生独立填写。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5、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2题。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说说,全班交流。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教学评价与反思: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多次‚磨课‛后,选择了让学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可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办法。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在短暂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挡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提出用分数表示,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告诉学生:‚0.5可以表示半个,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进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想1/

2、1/4和1/3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提供试验材料,鼓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3﹥1/4。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比较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

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分数单元教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分数单元教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生动的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 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反思[推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上周教完了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并对这个单元进行了检测。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个单元的内容,而且可能是因为试卷比较容易的原......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学反思郁金祥 今天这节课我主要教学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平均分的问题,主要是借助对图形的观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认识分数》教案

    认识分数教案 香洲一小 钱晋萍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6页“分一分”。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学反思1 一、教学设计:做到“目中有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

    小学三年级数学 分数认识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 分数认识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认识几分之一”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严光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