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设计桥梁文献综述样板
文 献 综 述
一、前言
1、目的
通过文献的查阅,可以广泛了解和熟知桥梁的现状、发展和前沿,并为将要进行的大学四年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开展收集和积累资料,以便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2、桥梁的基本功能
桥梁是一种具有承载能力的架空建筑物,它的主要作用是供用铁路、公路、渠道、管线和人群等跨越江河、山谷或其他障碍,是交通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市政建设中,桥梁和涵洞的造价约占道路总造价的10%~20%。由于桥梁修建的艰巨性,因此它往往是市政工程中的关键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桥梁设计理论和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建造了许多高大的立交桥、城市高架桥及跨越江、河和海湾(或海峡)的大桥,这些巨大的实体工程常常使人们产生美的感受,激发人们的自豪感,成为人们生活环境中使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桥梁建筑也常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存在于社会中。
3、拟建桥梁的结构类型及其形式
本次设计桥位处的河宽仅为25~28m,桥长不长,且桥高不高,一般不适宜修建拱式桥、悬索桥和斜拉桥这一类桥型。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考虑到结构类型要便于施工安装并要兼顾本地区施工单位的设备能力及经验,故不再进行其它桥型比较,桥梁体系就选用简支梁体系。上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结构,以便上下部结构能平行作业,节省工期,节约造价;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基浅层无良好持力层,所以桥梁基础均考虑采用深基桩基础的型式,以深层的圆砾层作为桩基持力层。
二、国内外简支梁桥发展现状与趋势
1、简支梁桥构造与特点
主梁以孔为单元,两端设有支座,是静定结构,最大弯矩发生在跨中央,当跨度为L、承受均布荷载为q时,其值为ql2/8,支点弯矩为零,无助于跨中卸载,一般适用于中、小跨度。若遇地基不均匀沉降时,上部结构内力不受影响;若一孔遭破坏,邻孔不受牵连。它可以分片(段)预先制造,分孔架设和修复。这种桥结构简单,制造运输和架设均甚简便,因此各国多做成标准设计,以便于构件生产工艺工业化、施工机械化,赢得工期,提高质量,并降低造价。
简支梁桥的支座,一端为固定支座,用以固定主梁位置,使桥端在平面内不得发生移动,但可竖向转动;另一端为活动支座,用以保证主梁在荷载、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能自由伸缩和转动,以免梁内产生额外附加内力。此外,公路桥在活动端的桥面处要求设置桥面伸缩缝,以保证行车平稳;铁路钢桥当温度跨度超过100米(位于无缝线路上为60米)时,应设钢轨伸缩调节器。
简支梁桥的缺点是邻孔两跨之间有异向转角,影响行车平顺。为此,现代公路桥和城市桥多采用桥面连续的简支梁桥来改善。此外,简支梁桥的桥墩上需设置两跨桥端的支座,体积增大,较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要多耗费一些材料,阻水面积也大一些。
2、国内外简支梁桥发展现状与趋势 综上所述,简支梁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又为静定结构,对地基要求不高,能适用于地基较差的桥位;但跨中正弯矩较大,跨越能力差;适合于较小跨径的桥梁,经济合理的常用跨径在20m以下;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提高简支梁的跨越能力,一般在50m以下。目前国内最大跨度做到62m,为1988年10月建成的瑞安飞云江大桥; 而世界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最大跨径已达76m。随着桥梁的技术提高和材料的发展,超过目前的跨度应该是没有问题,但不是主流发展。
三、拟建桥梁的构造设计、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
1、构造设计
众所周知,板的建筑高度小,但重量重;而梁的建筑高度大,但重量轻。对城市桥梁来说,为减少道路路基的填土高度,降低造价,应尽量采用较小的纵坡,因此桥梁构造物的建筑高度也要求小,所以板梁是城市桥梁上首选的结构形式。
当跨径增大时,为了减小板的自重,充分合理的利用材料,将界面中部部分挖空成为空心矩形界面板。空心板较同跨径的实心板重量小,运输安装方便,所以本设计拟采用空心板。
石粘河按规划为七级航道,通航净宽为18m,经计算要满足通航要求,通航孔跨径至少要20m,另结合桥头填土高度要求,拟建桥梁采用三跨跨越石粘河,跨度组合为16m+20m+16m。
《桥规》(JTG D62)中规定: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的标准跨径不宜超过13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桥的标准跨径不宜超过25m。故本设计上部结构采用16m和20m装配式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上部结构
空心板采用交通运输部的标准设计图,板宽为1.25m,20m跨板高为0.9m,16m跨板高为0.8m,板和板之间采用铰缝联结,空心板的顶板和底板厚度均不小于80cm,截面的最薄处不得小于70mm,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承载的需要。为了保证抗剪强度,应在截面内按计算需要配置弯起钢筋和箍劲。预应力钢筋采用直径Φ15.2mm的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2)下部结构
①桥墩 采用桩柱式排架墩,圆截面墩柱,直径为Φ1.0m,横向布置:中间一幅布置4根,斜向间距为456.94cm,正向间距为450cm;另两幅各布置2根,斜向间距为571.2cm,正向间距为562.5cm;盖梁为钢筋混凝土双悬臂连续梁,矩形截面,截面尺寸为1.4X1.4米。
②桥台 采用“U”型薄壁钢筋混凝土轻型桥台,截面最小边长为1.25米,台帽宽度1.25米,台背墙宽0.336米。
③ 基础 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中墩桩径选用Φ1.2m,每幅布置同墩柱,桩长为64米左右;桥台采用双排桩基础,桩径选用Φ1.0m,每台共布22根,桩长为43~45米左右。
2、设计计算
虽然目前计算机非常普及,桥梁结构程序方便快捷。但为了更能熟悉桥梁设计计算的全过程,掌握桥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使用现行规范,增强综合运用各种所学知识的能力。本次设计计算部分全部采用手算的方法进行。
3、施工方法
简支梁(板)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法一般有现浇法和节段吊装法两种,分述如下:
(1)有支架就地浇筑施工。此施工方法是桥梁施工中应用较早的一种施工方法,多用于桥墩较低的简支桥梁和中、小跨连续梁桥。它的主要特点是桥梁整体性好,施工简便可靠,对机械和起重能力要求不高。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来说,结构在施工中不出现体系转换的问题,不会引起恒载徐变次内力。但这种施工方法需要大量使用施工脚手架,施工的工期长。
(2)吊机架梁法。吊机架梁法施工需要先在工厂或现场预制整孔梁或分段梁后,再进行逐孔架设施工。预制梁的架设包括起吊、纵移、横移、落梁等工序,吊装的机具有汽车吊、桁式吊、浮吊、龙门吊、架桥机等,每一类架设工艺中,按起重、吊装等机具的不同,又可以分成各种独具特色的架设方法。预制梁的架设是装配式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性工序,应结合施工现场的条件、桥梁跨径的大小、设备能力等具体情况,从节省造价、加快施工速度和充分保证施工安全等方面来合理选择架梁的方法。
本设计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上部结构板梁施工采用现场预制,机械吊装就位。下部结构须水上施工,采用围堰钻孔桩基础施工,水下灌注,桥墩台采用就地浇筑。
四、结论
本次设计桥梁体系采用简支体系,上部结构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板和板之间采用铰缝联结。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多柱式排架墩,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U型桥台,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板梁施工采用现场预制,机械吊装就位。下部结构须水上施工,采用围堰钻孔桩基础施工,水下灌注,桥墩台采用就地浇筑。
五、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9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7] 邹毅松,王银辉.连续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8] 周念先.桥梁方案比选[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9] 易建国.混凝土简支梁(板)桥(第三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10] 范立础.桥梁工程(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11] 顾安邦.桥梁工程(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12] 赵明华.桥梁地基与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3] 张树仁等.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14] 徐岳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15] 袁伦一.连续桥面简支桥墩台计算示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第二篇:毕业设计桥梁致谢
致谢
本次毕业设计在刘云帅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组同学的帮助,终于顺利完成了。在此,首先对老师和各位同学致以真诚的感谢!
本学期毕业设计内容多,计算量大,时间紧,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每每请教老师,刘老师都不辞辛苦,尽快给予详细的解答,节省了很多时间,加快了设计速度。设计过程中,刘老师一开始就就严格要求我们,对于我们设计中的错误认真仔细的检查并指导我们纠正。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这里再次对刘老师表示感谢!
同时,也感谢兰州理工大学所有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和我们技术工程学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
感谢答辩组给位老师对本设计的细心审阅和评定!
最后祝愿给位老师工作顺利!.183
第三篇:桥梁有关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7]姚玲森.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8]邵旭东.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9]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10]王慧东.桥梁敦台与基础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11]张树仁,郑绍圭,鲍卫刚.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2]李国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13]凌治平,易经武.基础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4]郑益民,赵永平.桥梁工程CAD[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5]范立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16]闫志刚.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桥梁结构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7]肖汝诚.桥梁结构分析及程序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8]黄绳武.桥梁施工及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19]江祖铭,王崇礼.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0]易建国.桥梁计算实例集—混凝土简支梁(板)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21]毛瑞祥,程翔云.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基本资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22]桥梁博士用户手册[M].上海同豪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第四篇: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课程相融合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梁麦柯
学 号:19320111033
二级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韶州师范学院)
专 业:学前教育
班 级:2019级学前教育3班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赖永强副教授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课程相融合的文献综述
梁麦柯
(韶关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0)
前言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讲话。在讲话中,他提出:“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 脉”“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1]
当前阶段,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对学前教育也更加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薪火相传的重要瑰宝,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结合,符合现阶段教育发展的趋势。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内涵,对现代学前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学龄前儿童正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前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更有利于从小培养其正确价值导向,为提升品德素质打好基础,更是在新时代以新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现代学前教育;传统文化;德育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为内核,结合5000年文明中出现的儒家、墨家、法家等各流派思想体系所形成的融合共通的历史沉淀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具有一脉相传、历史悠久、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特点,另外,在对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并将其与自身互补的厘定上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中华传统文化在人文思想上更加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2]。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凝练和升华。因此,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基础。[3]另一方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在维护社会伦理道德、改良社会风气、培养高洁品格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学前教育是指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配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启蒙和开化的过程。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性格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也是整个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联系紧密:无论是古私塾对《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名篇中尊师重道、人伦义理、忠孝节义思想的传播,还是现代幼儿园、学前班等对汉语基础知识的灌输都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因此,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囊括了学前教育的始终,为学龄前儿童进一步学习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做出了充分的准备。[5]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的包涵面甚广,包括华夏文明自产生初至今延绵流传下来的思想、道德、学问、艺术、行为习惯等等。是我们中国人民在历史发展潮流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文化成就具有创造性,是国家历史遗产、各种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的总体形式,以儒教、道教文化为核心价值。[6]在世界上,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时代的变化中,许多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覆没。但是“礼”对我们来说却有很大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讲礼貌与现代学前教育相结合,则可以呈现出融洽的幼儿园氛围。小朋友在园区内讲礼貌、讲规矩,便利幼师的教导,使园区氛围更加美好。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5000年历史长河上堆积着无数的文化珍宝。这些必须被年轻一代继承和保护。所以传统文化应该与现代学前教育相结合,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影响孩子们,尽早培养新一代的爱国感情,使传统文化能被热爱和保护。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的具体结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现阶段学前教育单纯的说教课程很多,但是效果往往不理想,反而让孩子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动手引导孩子更容易形成良好习惯。这里孔子所说的是复习的重要性,但更多是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重要性,因为我们在学前教育中,想要稳固孩子某种
良好行为,就要经常引导其在生活、学习、实践中不断的练习。做到知行合一,好的习惯从小养成,从细节入手,在日常的生活规范中,体现学前教育中的寓学于生活。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幼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三字经》中云:“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7]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之所以三次迁离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为了给孩子从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幼儿时期是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品行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重视榜样力量,这则故事能够深刻地体现到这点。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的具体结合还表现在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做游戏。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其实更为明显的体现在游戏中,学龄前儿童对于理论知识兴趣缺乏,注意力不能集中,接受程度不高。但这些问题在游戏中完全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电子游戏的普及,同时也使我们许多传统的游戏形式失去了用武之地。但我们作为学前教育的实施者,不能因为社会的进步,而从小教育孩子玩电子游戏,这对孩子的生理、心理都起不到促进作用。今天很多孩子没有玩过传统的户外游戏,例如,丢手绢、木头人、丢沙包、放风筝,走子游戏、踢毽子等等。因此,为了充实幼儿教育的课程,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收集传统的民俗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发挥其作用。部分游戏可能不适应全部的学前儿童,或是现阶段开展条件不适合,这种情况下需要幼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是对原有游戏进行创新。因为传统游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做游戏也是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融合最为恰当的点之一。许多传统游戏可以起到竞技、益智、助兴等作用,并蕴含诸多文化内涵于其中,注重传统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孩子寓学于乐,寓乐于学。
三、营造文化氛围,打好德育基础
德育工作是讲好文化课的基础,学校培养人才的基础是进行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身心虽然还没有发育成熟,但是可以利用中华传统文化打好德育基础。对于幼师来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必要的,教师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顺利的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对于幼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要求,是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的先决条件。另外在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学校应该利用这些节日来进一步加强对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氛围营造。[8]例如说,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赏月,这时向孩子们讲述和宣传佳节团圆重逢的故事。幼师可以利用这些故事从小培养孩子孝敬老人,关心爷爷奶奶的良好品德习惯。例如,在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给幼儿分发粽子的同时讲述屈原投江的壮举,通过传达这样的故事,目的是提高孩子们的爱国心,潜移默化的将爱国的种子扎根在孩子们心底。通过这些方式,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以新形式不断的继承,孩子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更有求知欲,而他们的德育修养在传统中华文化的熏陶下得到了改善。
总结
我国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太广,不同学者在做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相结合的工作上侧重点不同,所选择的载体也不一样,有的学者选择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文化传承载体;有的选择国学经典作为文化传承载体;有的选择民间游戏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等等,不过目的都一样,使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爱国情感。
如千人行书院,其以王财贵教授“儿童读经”理论为教学知道思想的全日制私塾,以“老实大量”读经,重视包本背诵,这是选择以国学经典作为传承载体的办学模式。
为学先为人,德育是为人的基础,是学生的人生底色。学校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德育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教育的本质是化育人心,因此,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更要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家雄.中国的学前教育理应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四)[J].幼儿教育,2015,(13):4-5.[2]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学术研究.2013,(20).[3]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山东社会科学.2013,(3).[4]梁丽.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辽宁中医学报.2005,(5).[5]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3,5.[6]王淑萍,赵天俊.传统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价值探讨[J].科教
文汇(中旬刊),2019,(11):144-145.[7]袁松岩.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研究[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2019,(05):173.[8]冯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教育思想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07):85-90.
第五篇: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红外遥控电动玩具车的设计
学
生:程
非 学
号:10021020402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2010.4 指导教师:王
秀
碧
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二○一四 年 三 月
1前 言
1.1 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器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这些家用电器大都由红外遥控器操控,过多不同遥控器的混合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学习型遥控器,学习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编码,实现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家电,已成为迫切需求。首先对红外遥控接收及发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红外编码理论的学习,设计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遥控器。其各个模块设计如下: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红外接收器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光电二极管转化成电信号,再对电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带有一定功能指令码的脉冲编码;接着是红外编码学习,利用单片机的输入捕捉功能捕捉载波的跳变沿,并通过定时器计时记下载波的周期和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进行实时编码;存储电路设计,采用I2C总线的串行E2PROM(24C256)作为片外存储器,其存储容量为8192个字节,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存取需求;最后是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当从存储模块中获取某红外编码指令后,提取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信息并进行波形还原;将其调制到38KHZ的载波信号上,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达到红外控制的目的。目前,国外进口的万能遥控器价格比较昂贵,还不能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外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款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型遥控器,通过对电视机和空调的遥控编码进行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发展历史
红外遥控由来已久,但是进入90年代,这一技术又有新的发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民用产品的遥控技术,单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遥控技术发展很缓慢,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理了从有线到无限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新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1.3 当前现状
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息的可靠传输说,后一种方法更好,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红外遥控所采用的方法。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因此在采用红外遥控方式时,不会干扰其他电器的正常工作,也不会影响临近的无线电设备。
红外遥控的发射电路是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来发出经过调制的红外光波;红外接收电路由红外接收二极管、三极管或硅光电池组成,它们将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再送后置放大器。
1.4 前景展望
随着检测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新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易受干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课题研究内容分析 2.1红外遥控的优势
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息的可靠传输说,后一种方法更好,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红外遥控所采用的方法。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因此在采用红外遥控方式时,不会干扰其他电器的正常工作,也不会影响临近的无线电设备。
2.2 红外遥控研究现状
目前家电中用的最多的遥控方式是红外遥控,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的、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价格低廉,编码简单,近距离的遥控使用红外遥控非常有优势。由于红外一体化接收头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红外遥控的成本和技术难度,目前不仅在家电领域,在玩具、安防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红外遥控系统主要由红外遥控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设备、遥控微处理机等组成。因此,遥控系统是一涉及单片机的数字系统。目前国内红外遥控电子元器件的竞争很激烈,导致了价格的低廉,表面上有利于消费者,可是长期恶性竞争,互相压价格,必将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最终损害的只能是消费者。红外遥控的前景依然看好,不过红外遥控的现状不容乐观。3 总 结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看了很多资料和程序,明白了红外遥控的来由和发张,也懂得了它的很多涌出,在我们现实生活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但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软件方面对程序的编写还比薄弱,编写出的程序还不能完全实现预期的目标。通过这次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这次的设计经验,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设计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主要及公开发表的文献)
1] 陈权昌,李兴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 吴金戌,沈庆阳,郭庭吉.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侯玉宝,陈忠平,李成群,等.基于Proteus 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 郝建国,郑燕.单片机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6]余家春.Protel99SE电路设计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7] 陈汝全等.电子技术常用器件应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07
[8] 李光飞.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9]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第四版)[M].武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 马忠梅等.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