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教案

时间:2019-05-12 16:5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教案》。

第一篇: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教案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提问: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要怎样?使学生认识到10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

师:我们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如果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又是多少呢? 学生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追问:照这样推想下去,你还能知道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3)小结: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以前的“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3.教学例题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题1,提问: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和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各是多少?怎样写呢?(1)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六十一万表示61个万,61个万是610000;一百六十二万表示162个万,162个万是1620000;一千三百四十三万表示1343个万,1343个万是13430000。(2)写数。

学生尝试写数,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写数的方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下面的填空,并组织汇报交流。4.认识数位顺序表。(1)学习“数位”。

师:请同学们将课本第11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出示数位顺序表)

教师适时讲解: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2)学习数位分级。

明确: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题。同桌为一个小组,在算盘上拨珠并数数。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算盘图说出各是多少个万,再写一写、读一读。

组织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整万数的读法,即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4250000 3040000 1050000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 四百万 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 5060000 170000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提问: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含有哪几级?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得出: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追问: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一”,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再问:万级上的“5239”和个级上的“5239”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各级上的数。(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交流后,反馈:

相同点:“5239”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小结:我们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下面两幅算盘图。(1)观察思考。

提问: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它们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一个数都没有。(2)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说算盘中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3)写一写。

提问:有些数位上一个数都没有,该怎么写?(4)读一读。

提问: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2.课件出示下列题目。(1)读一读。

①2014年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1900803人次。②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700米。

③永乐大钟上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汉字最多的大钟。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2)写出下列横线上的数。①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②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册。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练习二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亿以内的数。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复习旧知识。

(1)读出下列各数并说说你是怎样读的: 63004200 125460 62006200(2)写出下列各数并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四十二万零三百 五千一百六十二万五千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1.读数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读一读每组数,再说说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题目中的三个数,再根据题意进行选择。(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指导学生对题目中的四个数进行分级。说明:从个位开始,每四个数位是一级。说说每个数的组成。

用分级读数法读出题目中每个数。(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这道题是读生活中的大数。在读数的同时,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2.写数练习。

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这道题是写整万的数。先让学生独立写出每个数,再组织交流订正。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这道题是写含有两级数的多位数。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这题中的数和第3题中的数有什么区别,含有两级的数该怎样写,再独立完成。2.数的意义练习。

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5、8题。(1)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2)第8题: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

四、反思总结 1.巩固知识。

(1)在读、写大数时要注意什么?(2)你收集了哪些生活中有关大数的信息? 2.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一)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

2.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分级的方法。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一下习题。

(1)说说下面各数表示的意义。3090000 506700 45000000(2)读一读。3050000 76000500(3)写一写。

一千零六万 五百三十万零六百 2.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今天就要一起来学习比亿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题3文字及图片。(1)引导学生读题。

(2)说一说题中有哪些比亿还大的数? 2.认识亿以上的数。

提问:二亿、二十一亿、八百一十四亿各是多少?(1)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

教师和学生一起,用计数器一边拨数,一边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2)让学生先说说下面的数各有多少个亿,再照样子填一填。二亿是2个亿 二十一亿是()个亿 八百一十四亿是()个亿

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独立完成填空,汇报交流。3.整亿数的写法。

(1)观察整亿数的特点:说说上面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这三个数都是整亿数,它们的万级和个级上的数字都是0。

(2)师生共同完成二亿的写法。二亿 写作:200000000(3)学生尝试写出二十一亿和八百一十四亿。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指导。(4)小结整亿数的写法。

先写出亿级上的数,万级和个级上一个数都没有,都写0。4.认识十进制计数法。(1)将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5页的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出示学生填写的数位顺序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出示数位顺序表)

(2)观察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明确: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数的意义、整亿数的读法练习,先让学生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2题。(1)先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

(2)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一亿、一百五十亿、十亿”各是几位数。(3)学生独立写数,组织交流订正。3.自学“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你知道吗”的内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二)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上数表示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出亿以上的多位数。2.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上的多位数。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发展数感。教学重点:掌握亿以上数所表示的含义和写法。教学难点: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甲、乙、丙三地人口数: 甲地人口为七百零九万七千六百人。乙地人口为五十五万二千三百人。丙地人口为二千三百一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三人。写出横线上的数,并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学生独立写数,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写的。

2.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整亿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除了整亿数之外,还有许多比亿大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亿以上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题4文字及图片。让学生读一读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理解数的组成。

(1)提问:这两个数含有哪几级? 明确:这两个数都含有亿级和万级。(2)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后得出:8个亿和9000个万合起来是八亿九千万;35个亿和2000个万合起来是三十五亿二千万。3.交流亿以上数的读法。

(1)提问:我们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学生汇报:采用分级读数的方法,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2)追问:如果一个数同时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呢?

组织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这样的数还是采用分级读数的方法来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3)即时练习。

读出下面各数:30560000000、4750030500。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4.探讨亿以上数的写法。(1)复习整理数位顺序表。

提问:我们学过的数级包括哪几级?每级包括哪些计数单位?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数位顺序表。(2)结合数位顺序表写数。

出示例4的两个数,提问:你能写出这两个数吗?

学生尝试写数,组织交流,可以在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这些数包含几级?写数时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②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0?

指名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八亿九千万写作:890000000 三十五亿二千万写作:3520000000(3)小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得出:写数时,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17页“练一练”。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算盘图,说出每个数各由多少个亿和多少个万组成,再进行写一写、读一读。

2.交流讨论:在这两个数中,亿级上的数有什么不同?万级呢?

交流汇报:第一个数亿级上的数是105,万级上的数是3000;第二个数亿级上的数是150,万级上的数是300。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练习三 第 6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进率的相关知识,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和亿以上数的读、写法。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5060000000 3700800700 2.读出下面各数。1085300000 7021000320 3.写出下面各数。八亿五千一百六十万五千 四十二亿五千四百万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和亿以上数的认识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大数的认识的练习。

(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回顾、整理有关数位顺序表、分级、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相关知识,再独立完成填空并汇报。(2)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5题。

这道题是有关数的组成的练习,通过对数的组成的分析,进一步理解大数所表示的意义。

(3)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6题。

题目中每个数都含有数字“9”,但它所在的数位不同,因此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连线,再交流这样连线的理由是什么。(4)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三”第9题。

这道题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感受1亿到底有多大。练习时可以先让学 生计算出1亿里面有多少个100万,也就是有多少个6吨,所以合适的答案应是600吨。

三、综合练习

多位数的读、写练习。

完成教材第18~19页“练习三”第2、3、4、7、8题。1.第2题:

在读数之前要先找出最高位,主要是结合数位顺序表来进行读数。2.第3题:

让学生感受个级、万级、亿级数在读法和写法上的联系和区别。3.第4题:

在读数之前要先思考各数由多少个亿和多少个万组成,主要采用分级读数法来读数。

4.第7、8题:

在读、写数的同时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四、反思总结 1.巩固知识。

(1)在读、写大数时要注意什么?(2)你收集了哪些生活中有关大数的信息? 2.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第 7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2.掌握整万数和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改写。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改写的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下列两个数: 400000 4000000(1)提问:你能读出这两个数吗?分别让学生读一读。(2)解决问题:十万位上的“4”表示什么?百万位上的“4”又表示什么?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字“4”,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启发学生思考,并明确: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不同的意义。(3)比一比,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指名回答。2.在○里填上“>”“<”或“=”。988○1000 765○489 566○581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3.导入:刚才,我们对于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了回顾,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种方法对万以上的多位数是否也适用?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题5。

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这三年出版社图书的种类各是多少? 指名读一读,得出信息。2.独立思考,完成排序。

提问:这三年出版的图书数量各不相同,哪一年出版的种类多?哪一年出版的种类少?请同学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比较和排序。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3.小组交流。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比较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看小组内同学之间有没有不同的比较方法,谁的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个别小组交流,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4.组织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比较方法,如果没有,教师可以进行必要引导。方法一:370000>300000>250000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看三个数的位数是否相同,三个数都是六位数;再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追问:如果最高位相同,又该怎么比呢? 生答:就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数就大?? 方法二:250000=25万,300000=30万,370000=37万,37>30>25,37万>30万>25万

5.数的改写。

(1)引导学生关注数的改写过程。提问:第二种方法可行吗?在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时,要先做什么?(将三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追问:什么样的数可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呢?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比较方法,提问:两种比较的方法相同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领悟到:将这三个数先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再比较更简便。

(3)小组讨论:怎样将一个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组织交流汇报: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这个数末尾的4个0去掉,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把一个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这个数末尾的8个0去掉,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4)即时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你能先把这三年各类图书的总印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6300000000=()亿 7000000000=()亿 7700000000=()亿()亿>()亿>()亿

(5)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1题。

先组织学生对这几个数进行分级,再读一读,最后再在教材上进行改写。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2题。先比较大小,再说说大小比较的方法。3.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1~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讲评、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近似数 第 8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准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整理与练习第 9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练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 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能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整理。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多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内容? 2.导入: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练习。(板书课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的整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所学的多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

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2.组织汇报交流,梳理知识。顺序表 意义:数位 十进制计数法 多位数读数、写数 大小比较——改写近似数

(1)数位顺序表。

教师出示数位顺序表,提问: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每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组成有什么相同点?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归纳:多位数的读、写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 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我们学习了大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有时要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一个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又该如何改写呢?

(4)近似数。

提问:什么是近似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综合运用提升

完成教材第25~26页“整理与练习”中的“练习与应用”第1~6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讲评,组织汇报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完成“探索与实践”第7、8题及“思考题”。

第二篇:认识多位数教案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提问: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要怎样?使学生认识到10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

师:我们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如果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又是多少呢? 学生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追问:照这样推想下去,你还能知道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3)小结: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以前的“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3.教学例题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题1,提问: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和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各是多少?怎样写呢?(1)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六十一万表示61个万,61个万是610000;一百六十二万表示162个万,162个万是1620000;一千三百四十三万表示1343个万,1343个万是13430000。(2)写数。

学生尝试写数,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写数的方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下面的填空,并组织汇报交流。4.认识数位顺序表。(1)学习“数位”。

师:请同学们将课本第11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出示数位顺序表)

教师适时讲解: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2)学习数位分级。

明确: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题。同桌为一个小组,在算盘上拨珠并数数。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算盘图说出各是多少个万,再写一写、读一读。

组织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整万数的读法,即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4250000 3040000 1050000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 四百万 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 5060000 170000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提问: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含有哪几级?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得出: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追问: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一”,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再问:万级上的“5239”和个级上的“5239”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各级上的数。(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交流后,反馈:

相同点:“5239”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小结:我们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下面两幅算盘图。(1)观察思考。

提问: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它们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一个数都没有。(2)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说算盘中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3)写一写。

提问:有些数位上一个数都没有,该怎么写?(4)读一读。

提问: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2.课件出示下列题目。(1)读一读。

①2014年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1900803人次。②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700米。

③永乐大钟上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汉字最多的大钟。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2)写出下列横线上的数。①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②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册。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练习二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亿以内的数。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复习旧知识。

(1)读出下列各数并说说你是怎样读的: 63004200 125460 62006200(2)写出下列各数并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四十二万零三百 五千一百六十二万五千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1.读数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读一读每组数,再说说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题目中的三个数,再根据题意进行选择。(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指导学生对题目中的四个数进行分级。说明:从个位开始,每四个数位是一级。说说每个数的组成。

用分级读数法读出题目中每个数。(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这道题是读生活中的大数。在读数的同时,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2.写数练习。

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这道题是写整万的数。先让学生独立写出每个数,再组织交流订正。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这道题是写含有两级数的多位数。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这题中的数和第3题中的数有什么区别,含有两级的数该怎样写,再独立完成。2.数的意义练习。

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5、8题。(1)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2)第8题: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

四、反思总结 1.巩固知识。

(1)在读、写大数时要注意什么?(2)你收集了哪些生活中有关大数的信息? 2.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篇:第二单元线的认识教案

第二单元

第二线线线线

第二单元《线和角》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教材分析: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试一试”、“量一量”、“看一 看”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教学目标:、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画线段,射线与直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认知。

教学难点:线段、射线、直线三个概念中端点和延伸两个属性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认识了许多数学朋友,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数学朋友。你们有信心与他们成为好朋友吗?

生:有信心。

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非常有趣,今天我们就与数学中的线交朋友,一起来认识这些有趣的线。

(板书:线的认识)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认识线段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图片)

师:找一找图片中有没有我们要认识的朋友线呢?

生:有。

师:这样的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直,长度一定,有2个端点。

师:像这样的线我们把它叫做是什么线呢?

生:线段。

师:老师想把线段画到黑板上,你觉得我应该怎么画呢?为什么?

生:画两个端点,一条直直的线,表示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师:可不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线段的特点呢?

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线段?

(学生自由谈)

认识射线

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另一样东西,想不想看看?

(出示手电筒)

生:想。

师:取出手电筒,打开电源开关,让光线射向窗外。

师:你发现了什么呢?这些发射出来的光线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从一点向一端无限延伸。

(课件配合学生发言演示)

师:象这样的线就是射线,和老师一起说说——射线。

师: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射线,注意看射线有什么样的特点?(教师板书)

师:你发现射线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能用一个什么词概括它的这个特点呢?

生:有头无尾

师:想一想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射线?

生:太阳发出的光线,电灯的光线,等

3、认识直线

师:老师还有一张图片呢,想看吗?

课件出示图片

向两端一直长啊长啊,一端长到了哪里?

三、区分三种线

1、引导学生认识比较三种线的联系和区别。

同桌合作完成,学生汇报,师填写此表

2、认一认

你们现在能区分开这三种线了吗?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上面这些线中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

四、联系生活,感悟知识

1、说一说:这三种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经常能用到,也能看到,你们能找到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发言

2、教师举射线例子。

3、教师小结: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度量长短,可是直线和射线都是无限长的,不能度量长短,所以我们只能用没有端点来表示它们是可以无限延伸的。

五、动手操作,感受“点与线”的关系

讨论: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又可以画几条直线?

1、同桌互相交流

2、画一画(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

六、课堂练习

1、教材第23页“自主练习”的第1、2题。

2、教材第24页的第7题。

七、教师总结

1、通过这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学习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

6×4

8×5

9×7

7×5

6×8

9×7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学p68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

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略)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

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

()×()

⊿⊿⊿⊿

⊿⊿⊿⊿

⊿⊿⊿⊿

⊿⊿⊿⊿

()×()

¤¤¤¤¤¤¤¤¤

¤¤¤¤¤¤¤¤¤

()×()

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略)

第二课时

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学习目标:

1、正确应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口算。

2、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学习难点:正确熟练的使用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

6个十是多少?

8个百是多少?

40是几个十?

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十多少?

1200是几个十?

12个10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800是几个百?

二、探究新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学习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例1,进行教学。

⑴、出示情境图1。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自由汇报。

生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

生2:10个2相加是20。

生3: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

2×9﹦18(元)

2×10﹦20(元)

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

⑵、出示情境图2。

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①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

②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三、反馈练习。

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通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

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第三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学习目标:

1、体验估算的过程。

2、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学习重点:会正确的估算。

学习难点:较大数的熟练估算。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1)请学生提出问题。

(2)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三、合作学习、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同学们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四、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五、反馈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

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第四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学习目标: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

学习难点:熟练的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

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口算、估算。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笔算乘法。

二、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三、、探讨交流

(一)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二)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四、重点点拨,介绍竖式。

。。。因数

×

。。。因数

——

。。。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没学过的题竟然也难不倒你们,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好你身边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因数

×

。。。因数

——

。。。积

第五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8+5

7×8-5

7×3+8

4×8+2

9×9+4

7×7-5

5×7-3

2×8+62、笔算

×

×

×

二、谈话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学生观察情境图。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p7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⑵、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⑸、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

——

——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四、练一练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五、分层训练,达标训练。

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略)

板书设计:

18×3=54(本)

×

——

第六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计算连续进位一位数乘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学习重点:能正确地计算连续进位一位数乘法

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312

123

213

×

×

×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自主学习,标注问题。

1、自主学习例3。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2.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4.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反馈展示、激励点拨。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点拨:进位点要牢记。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八第一题

五、归纳总结。

谁能告诉你的同学做乘法计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第七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口算0和任何数相乘的乘法.

2.能正确计算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学习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教师: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0+0二0

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二0

教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

教师:“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

2、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4=

5×6=

7×8=

4×3=

6×5=

8×7=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

教师: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3、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4.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三.自主学习、标注问题

1、教师先出示518×3,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2、自主学习例6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508×3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比较两道题的异同点,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点拨:508×3,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乘的时候也要用

三、达标训练

做练习十九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

四、作业

让学生做练习十九中的第2、3题.

五、归纳提升。

学习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再交流。

板书设计: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间有0)

0

×

第八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学习目的:

1、能够正确地计算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习难、重点:能够正确地计算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学习过程:

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

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7.

学生们到图书馆买书,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读题,列算式。

280X3

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学生试做

三、学生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0

0

X

X

0

0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1)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五、分层训练,达标检测。

1、指学习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2、做练习二十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六、小结(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0

0

X

X

0

0

第九课时

整理复习

学习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习重点: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学习难点: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小组互动,回忆再现,整理知识。

同学们,我们刚学过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这一部分的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

学习要求:(小黑板出示)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你认为哪些内容比较难,容易出错?

3.你还有什么问题?

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看书68—88页,先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再把你归纳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二、课题交流,归纳整理,建构知识网络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1、学生汇报

2、教师总结: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

口算

一位数

估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不连续进位

笔算

连续进位

因数中间有0

因数末尾有0

二、发表见解,相互补充,查漏补缺,突破难点。

你认为哪些内容比较难,容易出错?

学生交流汇报

三、围绕双基,面向全体,复习提高。

1、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X×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

2、笔算

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2、3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第五篇: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例题1。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6×4 =24

8×5=40

9×7= 63

7×5= 35

6×8= 48 9×7=63

3×5=15

3×7=21

4×4= 16

2×9=18 你是如何计算的?学生说计算过程。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学p68的主题图。

(1)、ppt出示p68中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

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3)、各小组代表汇报。(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1)、学生汇报。(略)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口算

8×4 =32

8×9 =72

6×5=30

6×7=42

4×5=20

6×3= 18

9×5=45

7×7=49

9×4= 36

9×9=81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安全教育:下课不要在楼层追打。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1、6×4 =24

8×5=40

9×7= 63

7×5= 35

6×8= 48

9×7=63

3×5=15

3×7=21

4×4= 16

2×9=18 2、8×4 =32

8×9 =72

6×5=30

6×7=42

4×5=20

6×3= 18

9×5=45

7×7=49

9×4= 36

9×9=81

第二课时: 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整百、整千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6个十是多少?

8个百是多少? 40是几个十?

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十多少?

1200是几个十?

12个10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800是几个百?

二、探究新知。

1、ppt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例1,进行教学。

⑴、ppt出示情境图1。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②、自由汇报。

生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

生2:10个2相加是20。

生3: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

2×9﹦18(元)

2×10﹦20(元)

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 ⑵、ppt出示情境图2。

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①师:这个问题,小精灵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

②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通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

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五、下课前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1、(1)2×9=18(元)

2×10=20(元)

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

(2)20×3=60(元)

答:20人要60元。

第三课时:乘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估算,明白估算思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

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 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 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六、下课前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乘法的估算

8×29≈240(元)

答:250元够买门票。

第四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五中的第7、8、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引入(略)

二、解决问题。

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

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

①先由一名学生读题。

②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你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

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

①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

②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下课前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7、8×53≈400(个)

答:8分钟能打完。9、90×4=360(元)答:一共用了360元。

第五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 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 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不进位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ppt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

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师: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

2、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3、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5、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ppt出示): 2 „„因数

×

„„因数 6 „„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

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六、下课前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

12×3=36(枝)2 „„因数

×

„„因数 6 „„积

第六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p76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略)

二、探讨交流

1、ppt出示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p2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⑵、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⑸、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8 8 8

×

+1 8 4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三、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略)

六、下课前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

18×3=54(本)

8 8 8

×

+1 8 4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第七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P79例

3、例4。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理解连续进位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8例3的教学。

(1)ppt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2.P78例4的教学。

(1)ppt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4.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四、课堂作业:P80第1题

五、下课前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乘法

24×9=216(瓶)

634×8=5072(个)4

3 4

×

×

1 6 0 7 2 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补充练习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345×4 89×6 798×3 69×5

四、下课前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乘法

1、找错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2、笔算

345×4 89×6 798×3 69×5

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83~84页例

5、例6,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第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0乘任何数都得0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学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教师: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0+0+0=0

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0 教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教师:“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4=

5×6=

4×3=

6×5=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教师:我们刚学过0×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2、教师小结:

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题6.

出示508×3,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教师:508×3,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前面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例 4:

508×3=1524(米)

0 8

×5 2 4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84页 “做一做”.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作业

让学生做练习十九中的第1、2、3题.

五、下课前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例3:

0+0+0=0

0×3=0 3×0=0 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

例 4:

508×3=1524(米)

0 8

×5 2 4

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86页例题7,“做一做”,练习20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题350×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五、下课前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0×3 =60

200×3 =600

2000×3 =6000 12×4 =48

120×4 =480

1200×4 =4800

0 8 0 ×

×8 4 0

4 0

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89~9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计算能力、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系统掌握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更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交流总结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1、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2、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归纳整理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口算、一位数、估算(“≈ ”号)、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笔算、因数中间有0、因数末尾有0

四、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五、下课前安全教育。

板书设计:

整理复习

20×4 =80

50×3 =150

14×2=48

1000×5 =5000

6×30=180 200×4=800

500×3=1500 140×2=480 800×6=4800

320×3=960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口算、一位数、估算(“≈”号)、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笔算、因数中间有0、因数末尾有0。

下载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

    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 5、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

    第二单元教案

    第5课 中彩那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相关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

    第二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第二单元导读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展示第一单元的收获。 二、单元导读 牵手亲情,唱响关爱 人之所以与草木不同,就在于人有情, 亲情、友情、师生情„„......

    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连加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是乘法运算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创设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引......

    第二单元教案(范文大全)

    1.秋 游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第二单元教案

    5.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具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

    多位数乘一位教案

    课题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习小组____ 小组评价_____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