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拍摄DV心得体会
拍摄DV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科技实践活动,并且是由我来拍摄整个活动的过程。一直以来我对拍摄DV就很有兴趣,这回有机会可以表现一下了,老师把DV和说明书交到我手上让我先熟悉一下,然后会在整个过程指导我,看着这小小的DV,心里还是有点紧张,害怕自己拍不好。老师就和我说让我不用担心,慢慢拍就可以了,不行可以多拍几次,后期再做剪辑。于是我也就放下心来专心研究DV了。
经过两周的练习,自己对拍摄有了些初步的想法,就约好了两个同学把定了拍摄时间也定下来了,结果到了拍摄当天,天气灰蒙蒙的,光线也不好,不是很适合拍摄,也就只有改时间再拍了。
老师和我说过,雨后的晴天拍摄最好,空气通透很多,所以我们都在等着这个雨后晴天的到来。又经过了一周,头一天晚上刚下过雨,第二天一早就出了太阳,空气也觉得特别清新,我和同学商量就定在今天拍摄了。
首先按照老师和我说过的思路,拍摄东西一定要有完整性,所以我就定了几个场景来拍摄,让拍摄出来的东西能连惯一些,不至于无头无尾的。
我安排两位同学坐在树荫下以聊天的形式开始故事,然后再一起走向实验室,再做实验。开始拍摄的时候,发现阳光总是射在其中一位同学的脸上,一晃一晃的很是影响效果,加上我们也没有专业补光的灯光和反光板,就改成她们从走道慢慢走来,边走边聊天的形式来拍,刚开始拍第一段,有位同学有点紧张,忘词了,只能重新拍,光是第一段我拍了好几次,现在觉得摄影师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啊,得有好大的耐心才行呢,在第一段重拍了第四次,才免强算成功,然后就开始拍第二段,走进实验室的画面,这一段比较简单,不需要对白,只需要我拍的时候稳定就可以了,所以这段只拍了两次就拍完了。到了最关键的这一段,因为我也要参于实验,所以这一段只能用脚架把DV固定好,我把画面调好后就开始拍了,在这段里不好控制的就是画面里的人物位置,所以拍了几次都会有人物走出画面的镜头,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没有拍到温度计和两种灯亮度的对比细节,所以细节画面是补拍的,温度计的参数也是按拍摄时的温度来拍,不然不准确了就不行了,经过几次被拍,镜头总算补完了,补拍完了镜头,最关键的就是把视频导入电脑去编辑了,这个我还真是没怎么接触过,只能请教老师和我一起制作。
老师在电脑上安装好Adobe Premiere软件,然后拉出一条线插在DV的一个小接口上,老师说这个叫做1394接口,要电脑安装有这种采集卡才可以连接DV把视频采集出来,然后再插入到视频编辑软件里编辑,剪掉一些不好的画面,加入字幕,音乐以及对画面色彩的调整等等。这个片我和老师一起做了几天才做出来,很是辛苦呢。
经过这次活动,对拍摄DV我学会以下几点:
1、移动镜头要平稳;
2、合理使用对焦;
3、围绕中心人物拍摄;
4、移动镜头一定要有规律;
5、尽量顺光拍摄;
6、保持画面构图平衡
当然,我也还只能算初学,在拍摄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多学习,多拍摄才能拍得更好,感谢老师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
第二篇:拍摄科学DV心得体会
拍摄科学DV心得体会
李玉萍 广西南宁市西大君武小学
2011-3-24 0:00:00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本文被阅读过2744次
科学DV包括科学探究—脚本创作—DV采编三个部分。我先来介绍科学探究这部分的工作。
不管是科学实验还是科学DV,都要进行选题工作。
一、选题原则
自从我担任科技辅导员以来,我每年都是这样进行科学选题工作的。城市的小学生活动范围小,视野有限,原因有:1.不能占用上课时间去进行活动;2.安全和经费问题,不能经常到野外进行考察活动。那么,怎么能够让学生提出既创新又有科学性的问题呢?只能从身边的事物入手。指导学生让他们善于发现身边熟悉而又容易忽略的事物,往往能够有意外的发现。这样,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不需要太多的经费和精力的投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方便活动的开展。例如,学生发现校园里的墙缝地缝里长有许多不知名的植物,他们不需要施肥浇水护理,也能长得很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广西大学林学院青少年实践活动工作站的有关专家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不需要走出校门,不需要经费就可以进行调查活动,写出了论文《墙缝植物的初步研究》获得了2006年南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论文一等奖,后来拍成科学DV,获得了2008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DV二等奖。
二、选题的方法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众人的智慧不可估量。每个孩子看待每种事物,都会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思考,如果把他们的发现汇集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我根据这个特点,设计了一个问题采集表,发给全校的学生,让他们提出问题,并且每个班评出最感兴趣的3个问题一起交上来。然后,科学老师进行初评,再请工作站的专家根据问题的科学性、人文性、创新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评选出特等奖、一、二等奖。最后对特等奖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例如:去年,我们从1700个问题中,选出了2个特等奖,一个是:夹竹桃、九里香的枝叶有毒吗?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写成论文《夹竹桃、九里香的枝叶浸泡叶对罗非鱼苗的毒性试验》获得了08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另一个问题是:人有一日三餐,鸟类一天几餐呢?这个问题也是由身边的事物引起的思考,提出问题的学生和专家进行探讨,决定把校园里常见的留鸟暗绿绣眼鸟,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绿豆鸟作为研究对象。在花鸟市场购买了30只分成6笼3组进行实验观察。大学校园里植物繁茂,生态环境很好,有多种鸟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关于鸟类的问题也提得最多,象06年,学生就提出:校园里的鸟类为什么变少了?最后形成论文《校园环境变化与鸟类多样性的相关性研究》,获得了07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同样,完成这个项目,我们也没有走出校园,也没有投入经费,只是在进行调查活动的半年里,要常常利用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顶着烈日在户外观鸟,非常辛苦。
三、方案的设计
一定要学生先设计活动的方案,不管设计得是否合理、科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一个从不懂到懂,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严谨性,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样,指导老师参与其间,对方案进行修改,最后请专家再进行指导和完善。这个过程,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方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实验的效果和成败,所以,反复修改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所有进行的实验,没有一个是一次就能设计成功的。例如:《夹竹桃、九里香的枝叶浸泡叶对罗非鱼苗的毒性试验》的方案设计就修改了十多次,其中毒性比例的修改已经无法计算了。这篇论文获得了08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四、指导实验
因为我们本着就近取材的原则,所以试验材料收集非常方便。我都是布置学生自己去完成材料收集的工作。虽然是这样,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意想不到的困难,例如做《夹竹桃、九里香的枝叶浸泡叶对罗非鱼苗的毒性试验》时,按照专家的指导,我们严格执行专业的实验步骤,也就是要进行预实验,看看毒性的比例设计得是否合理。这样使得原先收集的材料用完了,我们不得不又一次去收集,用剪刀剪夹竹桃、九里香的枝叶,每个人把手都磨出了水泡,我自己也一样,不仅不能喊苦,还要 给学生鼓劲。更令人灰心的是,实验室突然停电,300条实验鱼全部死亡。那一刻,我和学生都想哭起来。学生想放弃 试验了,我又得做思想工作,又得鼓励他们,老师要承受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但无论如何你都要坚持,用自己 的力量去带动他们。最后是西大动科院实验室利用关系给我们最低价又买来了300条实验鱼。
有时候,实验的时间长,工作多,这就要求老师要坚持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例如做《暗绿绣眼鸟取食规律的研究》需要观察15天,每天观察26个时间点,别说小孩,连大人坚持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下午观察记录完毕要来向我汇报,每张记录表都要过目。当有鸟死亡时让学生及时补充,当学生想偷懒时,要马上做工作,这期间,因为观鸟的工作很繁琐、枯燥,学生不想坚持实验,想要把鸟丢掉,我和学生还闹过别扭,当然还是我主动道歉,并利用家长、班主任的力量来鼓励他们把试验坚持到底。
科学选题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要进行科学DV的制作工作了。下面我以《暗绿绣眼鸟取食规律的研究》这部影片为例,介绍一些自己的做法。
五、拍摄计划
该片已经有严谨的科学实验和获奖论文做前提,所以在选题方面不存在问题。接下来是拍摄计划和拍摄工作的进行。但是刚好碰上放寒假,只有开学后才能拍摄,时间很紧。从拍摄到交作品也就2个星期不到。一切工作都是三个学生和老师以及家长一起讨论协商决定的。摄影和摄影器材由其中一个学生的搞电教工作的舅舅负责,经费开支主要在购买鸟、和录音方面,花销不大,由三个学生平摊,家长没有意见。脚本的初步设计是在春节期间进行的。每个人都不在一个地方,只有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联系。每个人都来进行脚本设计,学生的脚本设计都很简单,如果那样开始拍摄的话,肯定一团糟。我的工作是把他们的想法综合在一起,然后把影片的情节、画面的出现方式、每个画面停留的时间长短,镜头的远近,画外音、配乐等等进行设计,反反复复修改,等开学了,大家坐在一起,再讨论完善脚本,又多次进行修改。
六、影片拍摄
在脚本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可以说是要掐分摁秒,每个镜头的安排,衔接,对话,动作等等都要设计好,并且多拍一些有可能用上的画面,这样,拍摄起来会一气呵成,不耽误时间,也方便后期剪辑。
七、录音
为了让声音的效果更好,我们是到比较专业的录音棚录的。事先让学生把旁白多练习朗读,录音时就可以一气呵成,节省不少时间。
八、后期剪辑
后期剪辑主要是大家共同完成的,但是,一点都不轻松,因为要在一旁对着剧本一点一点的剪辑,现场录音和画外旁白、配乐以及画面停顿的时间长短都要合适,用了2个白天。这是对视力、体力、耐力、专注力的一个巨大考验。
到此,人生中第一部电影诞生了!学生、和家长都非常高兴。这个过程漫长而又艰辛,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才能深深地体会。我的感触特别深,可以说我是集编剧、导演、舞美、制片人、舞台监督、后期编辑等于一身的多功能全方位的工作人员,平时我们看电影电视很轻松,还会指手画脚,到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人家拍成一部影片多么不容易啊!
不管怎样,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学生一样洒下了汗水,也收获很多,最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生态环境,关心社会人文,激发学生探究身边科学问题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很切实地让学生提高了科学素养,以上是我最近6年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和今年科学DV拍摄的一些做法,也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但是还需要继续向做得好的学校学习,还需要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更需要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
《如何指导学生创作科学DV作品》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12-5-29 20:58:46] 点击:[ 259 ] 次 作者:[凤安小学] 魏春真
今天下午,聆听朱元杰老师讲座第三块内容《探索大千世界,孕育科学作品——如何指导学生创作科学DV作品》,重在把好六关:
一、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采取在校讲座、播放优秀科学DV作品等方式。
二、加强选题指导。注意选题的科学性、价值性、新颖性、实用性、可行性、主观性、具体性等原则。选题的来源可来自好奇、异常现象与困惑、日常生活、社会热点、地方特色等。
三、加强全程指导。主要在过程中给予学生关注:1.探究手段科学合理;2.课题目的明确内容完整;3.作品观赏性强;4.采访要注意技巧;5.脚本格式要注意实用;6.拍摄水平要趋于专业化;7.编辑要到位流畅;8.配乐和谐统一;9.解说词要加上字幕;10.同期声的应用要得当;11.添加字幕要讲究艺术性。
四、加强团队合作指导。
五、加强制作技术指导。
六、注意成果的总结推广。
总的来说,青少年科学影像DV就是指用DV机记录探究过程。就像我们看到一些实验的视频,但是它需要更完整地过程呈现,大体包括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论证——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
第三篇:DV拍摄心得
DV短片的拍摄与制作
福州三中 郑星 杨晨静 林晓萍 高梦露指导教师:黄晓燕
[摘要] 面对着同学们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讨论、调查、搜集资料的情景,我们小组不禁产生了要用手中的DV机来记录下这些情景的念头,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拍摄的短片,让更多的人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DV拍摄福州三中研究性学习后期制作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习都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字面理解,而缺乏深一层次的疑问。对于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知识的形成,以及各定律、法则或理论存在的依据和前提我们几乎从没有考虑过。这种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更应该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给了我们一个真正实践的机会。
面对着同学们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讨论、调查、搜集资料的情景,我们小组不禁产生了要用手中的DV机来记录下这些情景的念头,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我们拍摄的短片,让更多的人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让我们自己永远地记下曾经付出努力的美好时光。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很快便开始了我们的研究,以下是我们在高一学年的研究过程。
一. 首先,我们先在课堂上讨论要拍摄的短片主题,短片内容,短片类型,拍摄手法,短片长度等,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粗略地制订了拍摄计划。
二. 上网查询资料,了解了DV拍摄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拍摄DV短片的基本六要素:1.拍摄前观察环境 2.拍摄要为剪辑做准备 3.从多个角度拍摄 4.善于捕捉事件的高潮 5.围绕中心人物拍摄 6.注重环境与细节的拍摄。并对拍摄时在采光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在进行了一系列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对整个工作做了具体的分配,例如摄影,采访,剪辑,后期制作等,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并利用课余时间,对一些新闻记录片作了研究,如字幕内容等。
三. 实地采访、拍摄。我们首先采访了学校的教务处主任,详细了解了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历史,并参观了历届成果的展示。其次,我们拍摄了高一届学生的答辩,并采访了一名学生。然后我们又采访了几名和我们同年级的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学,请他们谈了对开展这项课程的看法。而后通过组内讨论的方式我们也对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四. 后期制作
1.补拍、重拍。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发现直接通过DV现场同步录音的效果很不理想,声音不清晰,杂音很大。但是,苦于我们所使用的软件对声音的处理功能并不强大,无法达到好的效果,无法与我们所拍摄短片的其他部分相一致,因此我们只好重新做了几次采访,在安静的环境拍摄,加大音量,以弥补在声音方面制作的不足。
2.粗略剪辑。我们将拍摄好的片子粗略地剪辑、编排成我们所需要的顺序,短片的雏形基本形成了。
3.剪辑、编排。后期工作是短片制作一个非重要的部分,通过专门的软件Premiere的处理,我们拍摄的短片也开始成形,再通过一些特效的处理,画面间的连接也变得更自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的短片基本上完成了。
4.刻录。将我们制作好的短片刻录到光盘上。
五.幻灯制作。将我们的研究过程制作成幻灯片作为演示报告。
经过以上的这些步骤,我们的短片就基本成型了。短片分为个部分,首先是介绍三中研究性学习的历史,三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始时间开始原因等都有详细体现;接着是让指导老师来为我们总结一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五年来,他们做了什么样的尝试,积累了哪些经验;然后我们通过对同学们的采访,在短片内为大家展示出了同学们心中的研究性学习;最后,我们向大家展示了几年来三中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自己对这样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也有不少建议:我们认为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虽说让我们走出了课本,但还是没让我们走出教室,真正地到与我们的研究课题想适应的环境中去。我们的研究工作由于学校设备的有限,只能争取利用课外的时间来完成。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虽然同学们选择的课题种类有很多,但是仍然是有相当的局限性。研究的热门话题仅限于几类。我们分析了产生这种显现的原因,我们的看法是:同学们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便是定课题,他们当时对于研究性学习是极陌生的,很难定下一个好的研究课题。而偏偏课题的选定又是整个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一个参加过研究性学习的同学不难发现,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仍然是存在课本的,那课本教会了我们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看似叫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更家得心应手,其实不然,它正渐渐地把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变成共同的模式。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本来就是极其张扬个性的,受如此的条件限制,我们的个性便又一次被扼杀在萌芽期了。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在那每周两节的研究性学习课之外,他们有沉重的学习负担,研究性学习在与功课的较量中终究败下阵来,我们的同学只能利用少数的时间来进行研究,研究的深度就不够理想了。通过研究,我们觉得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改良。但在短期内,我们也看到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对我们平时的学习的影响,老师们通过这样的课程了解到启发性教育的重要性,在平日的课堂中也时常能有一些叫同学们自主研究的小课题来帮助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学们通过研究性学习更是收获不少,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通过我们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在拍摄前的许多设想都过于理想化了。而由于时间及设备等种种限制我们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想法,采取相对切实可行的做法.例如,对采访对象的选择,原本以为每个被访对象都能十分配合我们的拍摄工作,但事实并不如此。一些被采访对象拒绝了我们的访问,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另找人选。并且对于没有多少拍摄经验的我们来说,在拍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表达上的问题。在后期制作方面遇到的困难更是数不胜数,如特效的制作等等,为此我们多次向老师及有制作经验的人讨教,通过反复的试验,终于将短片如期完成。在短片的制作上,我们摒弃了纪录片原本的格式,采用了具有特色的拍摄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可以说这部短片凝聚了我们每个人的心血,虽然短片在很多地方还很粗糙,不尽人意,但已经算是一部基本能反应我们三中研究性学习的DV短片了。通过
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也更好的了解了开展研究性课程的意义,交际能力、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在此真诚地感谢所有被访者。
拍摄DV短片基本六要素来源:SOIT作者:ydapeng
DV电影拍摄心得来源:e800.com.cn作者:佚名
第四篇:DV拍摄感想
DV制作感想
-------《图书馆.一些记忆》
新闻0911 周洲
通过大三下半学期DV制作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DV结构的知识,但真正得以理解,还是最后亲手进行DV制作的过程中。
首先是确定主题,我们着手准备的时候已是五月下旬。又是一年毕业季,从大二接触拍摄以来,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拍纪实性的片子。忽的想起08的学长顾骞拍过一部纪录片《铁狮塔》,可惜拍摄的时候,铁狮塔已经倒掉。大三上学期采写新闻,去我校新校区工程指挥部了解到,老校区的李森茂图书馆或将被拆,所以一时想起,不如拍一部图书馆的微型纪录片,一方面为了纪念,一方面也算是给08级的一份毕业礼物。
在曾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向传媒学院借来佳能500D用来拍摄视频,三脚架我们自备。佳能500D在拍摄视频方面,无论是画面质量还是景深控制都非常容易上手。
机器借到后,我们开始拟分镜头脚本。图书馆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我们大致拟了几个方向:白天:图书馆外围(分正面、侧面、侧后、后面拍摄),图书馆内部(书库、自习大厅、阅览室、考研自习室、天台);夜晚:图书馆外围(斜侧面),图书馆内部(阅览室)。
虽然事先有了脚本,但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诸多困难。我们选择了一个晴天拍摄,但出乎意料的是那天天气出奇的好,阳光特别刺眼,所以在拍摄书库阳台盆栽的那段时,曝光过度,很多细节都看不清了,所以我们对曝光程度进行调节,才让画面变得适度。除此之外,我们最重要、花精力最多的一个场景就是书库推移,因为没有借到轨道进行拍摄,所以只能另想办法。突然想到以前在图书馆借书时,看到过用来推书的推车,我们把三脚架放在上面,再架上500D,开始拍摄。拍一段我们看一段,发现画面摇晃得厉害,原来是托盘没有拧紧,不过拧紧后还是有些晃,这是推车本身的问题,我们在最后一遍的时候用力往下压,力求画面稳一些。
我们花了几乎整个下午的时间将图书馆白天的素材拍完,等到傍晚时分,再去拍摄图书馆的夜景。原本计划是在图书馆的正面拍摄,在剪辑的时候利用快进,表现图书馆入夜的美丽景象,但总觉得这样太过于光秃,所以我们选择现在图书馆后面拍摄夜景,画面中图书馆的一角、树叶、月牙,三者融合透露出的静谧令人感动。最后我们在图书馆的西南侧,将500D架在那边定点拍摄,拍了将近20分钟,天空才逐渐变暗。
素材准备齐全后,就着手剪辑了。第一步是选择背景音乐,图书馆的气质是安静、优雅的,而且此次视频也被作为送给毕业生的礼物,也就多了一份伤感。经过讨论,选择《a single man》里面的《george waltz 1》,这是一首优雅里透着伤感的小提琴曲。
剪辑是DV制作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画面不仅要流畅,而且要符合乐曲的节奏。而我们这次DV制作的主题是通过图书馆从白天到夜晚人和物的变化引起同学的共鸣。故剪辑的设置是从白天的素材过渡到夜晚的素材。全部素材容量很多,而音乐只有三分多钟,有些较为冗长的片段必须得舍弃。
在剪辑中遇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过渡。我们拍摄的属于微型纪录片,且只有三分钟,没有故事情节,每个片段之间的过渡就要着重考虑。过渡一般都遵循着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将效果置入剪辑栏中,在观察窗中观看过渡效果,如果很唐突,就使用叠化(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唐突,就直接过渡。在剪辑完成后要先进行渲染,观看效果,若没有问题,就导出视频。
拍摄这个片子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毕业生做毕业礼物,所以我们将视频刻录在光盘上。正好之前的实验课上,老师刚刚教给我们用nero软件刻录光盘。我们去司前街文化市场买来一叠空光盘,按照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将视频拖入nero中,再将光盘放入,进行刻录。
这次DV制作让我认识到,要想拍出好的片子,我感觉必须学会五个善于:
一、善于学习和思考。网上有很多摄影的理论知识、论坛里有很多得到大家肯定的照片、自己发了片子后有摄友的评论,这些都是需要自己认真学习的。
纯粹的理论学习而不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和消化,学习的效果就不显著。比如,自己发了照片,摄友进行了评价,自己要思索为什么这张片子得到摄友的肯定,那张片子得到摄友的否定?别人的片子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好评?好,好在什么地方?差,又差在哪里?通过思索再结合摄影理论,悟出其中的真谛,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摄影理论,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因此,对知识要在学习的同时,还要在自己头脑中结合实践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
二、善于选择天气和时段。同一个风景和景物在不同的天气,拍出的片子效果大不一样。比如晴天和雨后拍的照片清晰、锐度高、色彩鲜艳。这是因为光照好以及光的散射少。所以,要合理地选择天气外出摄影。拍风景,天气不好宁可不拍。
同时,要想景物清晰、色彩明快,并且背景有蓝天白云,必须顺光拍;逆光拍,色彩不那么艳丽,天空白苍苍的没有生气(要逆光和剪影效果例外),这就是摄影要学会选择时段。景物面向东的,上午拍;面向西的,下午拍。不要认为出来了,景物亮度也好,拍了算了。这一“算”,回家后就会“算”出烦恼。
三、善于取景和裁剪。同一个地方,别人拍得比自己好,为什么?抛开曝光准确外,最容易不引起重视的就是取景构图不合理。摄影理论书籍上虽然把构图的方式和类型说得很清楚,但初学者往往在摄影时就是对构图没有讲究,只要把要反映的景物框进来就行了,其拍摄的结果往往是画面景物杂乱或杂物破坏主题等等,总之是主题不突出,画面缺少美感。因此,初学摄影者必须关注和学习好作品的构图处理手法。
有时受环境的限制,不能在拍摄时把主题突出出来,比如受相机镜头焦距的限制,在拍摄远处景物时达不到合理构图。这就需要后期进行裁剪或抠图,把要突出的景物保留,其它不需要的景物都去掉。在这里插一句,裁剪或抠图对照片的像素数有相应的要求。像素数低了,一经裁剪,出来的画面就不清晰了。所以在摄影时尽可能利用相机的最大像素数,保证经裁剪后的照片画质少受影响。
四、善于使用测光模式。有时光线很好,但拍出来的主题较暗,这往往是测光没有用对。测光模式中经常使用的有中央重点测光、矩阵测光、点测光。,如果要把整个画面中的景物都均衡的反映出来,就使用矩阵测光;如果主题的亮度与背景的亮度差异明显时,就用中央重点测光;如果主题与背景相比很暗时,用点测光(以上讲的选择测光模式是在不使用闪光灯的状态下)。
五、善于选择主题。选择主题很重要,一张照片质量的好坏与主题有着直接的关连。比如拍花,有的人把花拍得很漂亮,有的人拍出来的花平平淡淡,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花的选择上。同是一个场地的花,有的花正处于绽放期,花鲜艳夺目;有的花处于凋谢期,花瓣缺少水份开始变薄、变干,你如果拍这样的花,在画面中就会发现花没有润泽,缺少质感,花也不艳丽。因此,在拍摄中要耐心寻找,选择开放正艳的花拍摄。
以上是本人一点粗浅的认识和感受,还有待于自己在实践中进一步体验和提高。
第五篇:DV拍摄心得
班级: 10级广电新闻编导班
在此次拍摄作业的分组中我是在“城市建筑”和“雕塑”小组。在正是分组下来之后,我和小组成员一起投入到此次拍摄作业的完成中。在小组组长赵丹华同学的组织和全组成员同学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小组通过前期策划、中期实地拍摄、后期修剪素材这样三个阶段顺利完成了此次拍摄任务。
具体拍摄过程 前期策划
在此次拍摄作业的完成中,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前期一个好的策划的重要性。无论拍摄什么,只有在前期策划好自己想要拍摄内容的具体操作步骤,在现场拍摄过程中才能够立即投入实际拍摄的工作中,从而节省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使每一次的拍摄都带来实际的拍摄价值。同时在策划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当然是重中之重,我们小组在这一步骤也是非常重视。
前期,我们小组在选好拍摄题材后,并没有急于去学院借机子立即着手去拍摄,我们首先多次进行了全体成员参与的拍摄讨论。通过每一次的讨论从不同程度上推进着我们此次拍摄计划的进一步完善。例如:
第一次讨论时我们商定了由组长赵丹华同学负责具体划分题材内容的多个方面,然后指定一名成员同学具体策划该方面的具体拍摄内容及拍摄行程等等细节内容。我负责的是在题材范围内购物街的策划内容,在收到赵丹华组长的具体分工的短信后。我并没有立即投入策划写作,因为我不是西安本地人对西安的了解很有限再加上基本上是天天在学校呆着很少去 外面,所以我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对西安各个打的购物街进行初步了解。接着结合我们小组所选题材及老师给定的“断裂”主题。在具体了解了到各个选定的购物街的交通方式及其它信息后。我便投入到了具体的文字策划中,经过仔细的选择和认真的策划我选定了骡马市和鼓楼附近购物街。并完成了组长同学交给的购物街范围内的策划。就是这样通过每一位组员在给定的相关方面的单个策划下,然后再由组长赵丹华同学负责整理、安排总的拍摄策划。在这样一个围绕题材内容进行细化分工、合作,最后汇总整理的一个总的拍摄计划完成了。虽然在这样的策划中可能也不尽完善,但我们进过多次讨论、集思广智。努力使我们小组的拍摄策划做到科学、合理,力图规避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做无用功。
中期实地拍摄
在用了近半个月的讨论策划下,我们完成了前期的拍摄计划任务。然后我们根据策划内容及学校课程的安排具体拟定了拍摄行程表。开始着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到拍摄实践阶段,在第一次外出拍摄中我们借了学院两台摄像机和两个三脚架。那次的拍摄任务是把古城内的策划内容拍摄完成。在那次实地拍摄中我们全组成员悉数到齐,并在保持一定距离内根据摄像机的数量分成两对进行拍摄。我们首个目的地是在南门,在南门站下车后我们便根据事先商量好的分队计划投入到了拍摄中。我们就这样拍拍走走沿着城墙进了书院街,从书院街出来后又沿着南大街拐进了骡马市,在这之中我们没有只顾着玩耍,我们每走一步都在认真地选取着可能会出现的合适拍摄画面。我们在一路商量和集体拍摄下完成了南门和书院门的拍摄接着就来到骡马市。
在骡马市南头人不是很多我们拍摄了几个镜头之后就沿着街道向北走去,中段的人群还很多我们认真选取了几个镜头便向钟楼进发了。在钟楼附近我们拍摄了外景和钟楼地下道的镜头。最后我们也去了很多小组都去过的地方——回民街。
在回民街出来后我们商量了一下趁时间还够就顺便去了火车站,把火车站的镜头也都取了。之后组长赵丹华同学提议也把德福巷的拍了,可当时时间已经接近晚上,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便回了学校。第二次拍摄是去了高新区我们在高新区选择了长乐公园,并在路上选取了几个典型镜头。第三次拍摄是去的西北政法大学对面的城中村这是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典型。我们认真地在那里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镜头。
拍摄心得
在此次短暂而有意义的实践拍摄中,我们小组全体成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认真、圆满的完成了此次拍摄任务。通过此次实践我总结了一下心得,有不尽之处还请老师批评指正。
1、前期的策划至关重要。无论拍摄什么样的内容,只有在前期策划好自己想要拍摄内容的具体操作步骤,在现场拍摄过程中才能够立即投入到实际拍摄的工作中,从而节省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才使每一次的拍摄都带来实际的拍摄价值。
2、实际拍摄过程中的团队意识极其重要。在拍摄过程中一个人是很那单独完成的,一是机子和架子具有一定的重量,需要分工合作。二是一个人在拍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可以去选景,在拍完一个后可以接着拍下一个。节省了很多时间。
3、在拍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认认真真的保证每一个拍摄的镜头的可用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拍摄中我们可能会由于时间的原因急于拍成而没有去注重镜头画面的质量,在回来才出来后发现不能用,就会后悔莫及。有时候一些必要镜头需要重新去拍摄,反而会更加浪费时间。
以上就是我在此次拍摄作业中的心得,感谢老师给提供了这样一次实际锻炼的机会,是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