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格式

时间:2019-05-12 16:4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格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格式》。

第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格式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课程教案

王 炜

2009年8月修订

3)中国现当代文学(

1中国现当代文学(3)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3)

(二)学时学分 周2学时,2学分

(三)预修课程

1.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2.中国现当代文学(1)(2)

(四)使用教材

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49-1997)下》(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五)主要教学参考书

1.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5.吴炫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批判》,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6.谢冕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简明读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田中阳、赵树勤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9.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史论结合的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方式。教学中注意文学史三种模式的结合:

1.作为资料的文学史。从研究的角度着眼,我们要注意搜集一些文学史资料,如文学作品、有关某部作品的评论,文学思潮的资料,以及其他的一些背景资料。这些资料必须是原始资料,文学研究的成果往往建立在扎实的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

2.作为鉴赏的文学史。这既是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需要,也是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会得从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理念去解读,也会有不同的观点。

3.作为思维方式的文学史。文学课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建立一种全新的、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学研究方法、理念。不论是文学史的构建、还是文学作品的解读,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的考察等,都要体现从自己有特色的思维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把这三种模式有机地结合。

(七)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传统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逐步向网络教学发展。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

(九)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通过课堂讨论、课外作品分析以及小论文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运用理论分析作品和文学史现象的能力。

(十)其它要求

1.课堂考勤缺席1次,期末考试总成绩扣5分。

2.课外作业缺交1次,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3.读书笔记不少于15篇,内容上应该包括理论著作、论文、文学作品,形式上应该包括摘录内容、文献出处、自己的分析评价。

绪 论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中国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掌握当代文学的总体特征及分期状况。教学重点:

中国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教学难点:

启蒙文化传统与战争文化传统的特征。阅读书目: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胡 风《论民族形式问题》

3.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谢冕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思考题:

1.启蒙文化传统与战争文化传统对当代文学各有什么影响? 2.当代文学的特征有哪些? 3.当代文学分期的根据是什么?

讲授内容:

我们在绪论中所要探讨的是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当代文学?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有何联系?它的特征是什么?它的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1一、当代文学的称谓及源流

(一)当代文学的称谓

一般的观点,将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之后的大陆文学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学。这种提法最早出现在50年代末,是对新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有的称谓。但随着当代文学的发展延伸,这种称谓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当代文学称谓的局限性

A.它片面割断了新中国文学与现代文学(新文学)的有机联系。B.它使“当代”无限期延长,缺乏必须的内涵与外延的限制。C.它排斥了同样继承了新文学传统的港台文学。

2.原因

当代文学的这种局限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新文学的属性所带来的,新文学具有如下属性: A.开放性,指时间没有界限。B.整体性,新文学应该包括港台文学。

(二)当代文学的源流

作为二十世纪新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来源于新文学的两个文学传统。

1. 启蒙文化传统

又称为五四新文学传统。这一传统植根于五四文学的先驱和继承者,他们强调文学对国民精神的改造,强调文学的独立价值。这一传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A.反抗国家权力支撑的主流意识。B.对国民精神启蒙。2.战争文化传统

又称为解放区文学传统。这一传统植根于延安文艺整风后的解放区作家。它强调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强调文学的服务性(文学为政治服务)。这一传统也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A.为工农兵服务

B.为战争胜利者服务

整个当代文学在总体上都受到这两个文化传统的影响。从建国初到1978年,主流文学受战争文化传统的影响最为明显、最为深刻。1978年以后,主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五四文化传统的回归,但战争文化传统仍然没有完全消失,不同的是,作家在表达五四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显得更加含蓄、曲折。

二、当代文学的特征

当代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具有世纪文学的共性。

(一)重功利轻审美

现代文学从“五四”新文学到延安的解放区文学,一直肩负着民族独立的使命,因此功利性非常突出。“五四”的启蒙,解放区的为政治服务,都是社会功利性的不同的体现;与此同时,文学本身所应当具有的审美愉悦功能却极大地萎缩。这种状况直到80年代后期以后才逐渐得到改变。

(二)扬理念抑性情

文学一旦突出功利性,必然会使文学的理性色彩鲜明。在现代文学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如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启蒙思想,茅盾的社会剖析与阶级分析,解放区文学的阶级意识等。相反,作品的抒情意味却受到了抑制,那些抒情性的,富有作家性情的作品却被抛到边缘。当代文学一开始就继承了这一特征,甚至新时期的反思文学、改革文学,都没有完全摆脱这一影响。

(三)尊群体斥个性

这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从作家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来看,宣扬的是一种共性思维,作家的主体性受到抑制,个体性的话语得不到表现。其次,从作家的存在方式来看,作家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作家往往以一种团体性的方式存在,如现代文学中的各种文学社团、流派。建国后,这种群体性空前膨胀,全国艺术工作者(包括作家)组织了一个庞大的集体“文联”,作为个体的作家几乎不再存在。

3三、当代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的发展,以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的发表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一元化的文学时代(1949年-1978年)

之所以称为一元化,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从创作观念、创作方法,到创作题材都是高度一元化的。在创作观念上,以阶级论为主;在创作方法上,是现实主义和两结合;在创作题材上,以工农兵题材为主。具体又可分为两个时期:

(1)“十七年”文学(1949年-1966年)(2)“文革”文学(1966-1978年)2.多元化的文学时代(1978年以后)(1)后启蒙文学时期(1978年-1990年)(2)商业化文学时期(1990年以后)

四、学习方法及教材思路

(一)教材说明

本次使用的教材是高教出版社出版、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49-1997)》,这套教材不论从体系上还是从观念上,都吸收了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是一套较好的教材。从学习的角度,应参考以下教材: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陈思和、李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除以上教材外,还可以参考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另外,如谢冕、洪子诚、孙绍振、王庆生、陈思和等学者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

考试以我的教学思路为主,但内容既不局限于我的讲授内容,也不限于课本,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二)学习方法 1.阅读原著作品 2.史论结合 文学史有三种模式:

A.作为资料的文学史。从研究的角度着眼,我们要注意搜集一些文学史资料,如文学作品、有关某部作品的评论,文学思潮的资料,以及其他的一些背景资料。这些资料必须是原始资料,文学研究的成果往往建立在扎实的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

B.作为鉴赏的文学史。这既是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需要,也是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会得从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理念去解读,也会有不同的观点。

C.作为思维方式的文学史。文学课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建立一种全新的、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学研究方法、理念。不论是文学史的构建、还是文学作品的解读,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的考察等,都要体现从自己有特色的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把这三种模式有机地结合。

3.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读作品,形成自己的观点。

5第一编 一元化文学时代(1949年——1978年)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文艺运动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要求:

明确一元化文学时代的主要文学思潮、运动,理解这些思潮运动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教学重点:

一元化文学时代的主要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背景及其与政治的关系。教学难点:

三次文艺批判的实质,革命样板戏所体现的文革文艺思潮特点。阅读书目:

1.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简明读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思考题:

1.第一次文代会的文学史意义何在? 2.建国初期三次文艺批判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双百方针”和“反右”的背景是什么? 4.样板戏体现了哪些极左文艺思潮?

5.一元化文学时代的主要文艺运动有哪些?

一、从第一次文代会到三次文艺批判

(一)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中华全国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国统区和解放区作家的大会师,标志着全国文艺界分隔状态的结束,标志着五四新文学传统与解放区文学传统合流,当代文学正式拉开了帷幕。

这次文代会上值得注意的两个现象:首先是会议的报告内容;其次是会议的参加者。这两个现象充分说明,五四新文学传统已经被否定和抛弃;而解放区文学传统,也就是战争文化传统将成为新中国文学的主流,将处于支配地位。这两个现象确定了新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二)三次文艺批判

第一次文代会虽然确定了新中国文学发展的总方向,但并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文艺政策。第一次文代会虽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也有很多消极和负面的影响。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年-1951年)实质上是对传统道德支撑的传统人文精神的否定。

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4-1955年)实际上是对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否定。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3-1955年)实质是对启蒙文学精神的否定。

二、从“双百方针”到“反右”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双百方针”的涵义

“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 7

会议上,正式将这一方针公开提出,5月26日,中共中央召开由北京知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参加的会议上,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

2.“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

A.国内:经济上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阶级斗争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在思想上,经过大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知识分子政治态度和思想状况有了新的变化,为“双百方针”的提出准备了条件。

B.国际:文学艺术领域,苏联文艺政策的调整和文艺思潮的变动,也对中国产生了影响。斯大林时代结束后,“解冻文学”思潮兴起,激发了中国作家对“五四”新文学启蒙主义传统的重新认识,它与国内的政治形势的社会变化一起,共同构成了“双百方针”提出的重要的文学和文化背景。

3.“双百方针”的意义

A. “双百方针”的提出鼓舞了一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下的老作家。B.理论上的突破。

C.创作上的繁荣。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内部矛盾、“干预生活”题材的作品,突破了一些当时文学创作的禁区,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

(二)文艺界的“反右”(1957年)

1957年夏季,政治形势发生了逆转,“百家争鸣”一下子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家”的斗争,“双百方针”也被曲解为“引蛇出洞,聚而歼之”的政治斗争手段,一场空前的反右风暴很快结束了这一繁荣局面。全国有55万人被定为“右派”,其中绝大部分是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一大批作家、评论家名列其中。

从此以后,政治上的极左路线得到恶性发展。1958年经济建设上出现了不切实际的“大跃进”,大刮所谓的“共产风”,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是发动了“新民歌运动”,粗制滥造了大量的“大跃进民歌”,对“共产主义乌托邦”的政治观念进行图解,知识分子的批评力量几乎丧失殆尽,知识分子彻底沉寂了,文学也走上了末路。

1962年3月和8月,相继在大连和广州召开了“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和“农村 8

短篇小说座谈会”,周恩来、陈毅、茅盾等试图纠正文艺的极左方针,但在党内缺乏民主的情况下,收效甚微。

三、《纪要》的出台及“样板戏”

(一)《纪要》的出台

“文革”的爆发虽然是在1966年5月,但它的“导火索”则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和1966年4月以中共中央文件形式下达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文革”是中国文艺史上最黑暗的年代。

(二)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实际上是京剧现代戏,正式得名于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主要有以下剧目: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等。革命样板戏是极左政治路线的集中表现,在文艺观上强调“根本任务论”(塑造工农兵英雄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三结合”(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这些文艺“理论”的强行推行给文革期间的文学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样板戏既是一种文学样式,又是一场文学运动,是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极端表现,是建国后文艺政策发展到极端的表现。

四、“文革”中的地下文艺思潮

(一)潜在的个性抒发

这一部分作家主要是在历次运动中被剥夺了写作权利的作家,失去了公开创作与发表作品的权利,但他们对时代、社会现实仍然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们进入一种“地下写作”的状态(有的学者把这种创作称为“潜在写作”),他们的创作与当时的主流文学迥然相异,保持了较强的艺术个性,9

表达了知识分子在非常时代对生命的独特体验。

(二)觉醒后的自觉怀疑精神

这一部分作家多为青年,大多经历过文革初的狂热到后来的觉醒与失望,作为年轻一代中的敏感者,开始萌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立意识,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对人性、人类进行了思考,虽然有迷惘、悲观色彩,他们在70年代进行了一些“地下沙龙”与“地下诗社”活动,他们的创作具有现代意识和精英意识,成为80年代初文学的重要资源。

(三)通俗文学思潮的最初回归

这主要存在于插队的知青中。建国后的三十多年,通俗文学基本上退出了文学园地。文革中,通俗文学由又一次以特殊的“地下文学”的方式受到读者的注意。当然在质量上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主要作品有《曼娜回忆录》、《少女的心》、《塔姬》、《一双修花鞋》等。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一、中国现代文学概况

1、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

我们在这里所要讲的“中国现代文学”有两个概念:“时间概念”和“历史概念”。时间概念:指所谓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即中国现代文学跨越了大约三十年的时间,从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到1949年(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历史概念:指文学的“现代化”,即“用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

2、中国现代文学的特质:现代性

(1)精神导向:促进思想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2)艺术形态:现代的文学形态。现代的美学思想与创作方法、现代的文学样式和现代的话语构型

(3)文学发展方式:面向世界的开放式格局。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学,广泛吸收外国文学资源,不断融汇到世界文**流之中.3、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两期七段)现代文学的三个十年(1915-1949)

第一个十年(1915-1927)五四时期的文学

第二个十年(1927-1937)30年代文学

第三个十年(1938-1949)40年代文学 当代文学的四个阶段(1949-1999)

十七年文学(1949-1966)

文革文学(1966-1976)

新时期文学(80年代)

九十年代文学(90年代)

二、五四文学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五四文学革命是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发生背景 ⑴、时代背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极大变化,此后的十几年,整个社会缺乏严密的思想统治,出现了少有的思想比较自由的局面。

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的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游行,抗议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卖国行为。五四运动象征着“五四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充满思考、希望和激情的全新时代,对当时很多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生。

(2)文化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 ①、根源:

新文化运动的社会根源:为摆脱落后、积弱、挨打现实处境,实现富国强民;中国人在“器物之变”、“制度之变”努力失败后,尝试“思想之变”。

文化根源:反对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尊孔复古”文化逆流。

②、兴起与发展

1915年9月,陈独秀主持《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序幕。

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新文化运动(1917年10月)新文化统一战线形成(1918年)

“五四”爱国运动将新文化与新闻学运动推向高潮。(1919年5月4日)

《新青年》编辑方针的转变(1919年12月1920年5月)

③、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倡导民主与科学。

重评孔教学说,抨击文化专制。

传播西方新思想。

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2、“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开展的过程(1)、酝酿(19105—1916)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黄远庸等均提出过文学改革的建议(2)、倡导(1917—1918)

①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见教材第5页),提出文学改良“八事”

②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③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改革韵、散文,使用标点符号。

④钱玄同《寄陈独秀》:指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⑤双簧信(1918年3月,钱玄同,刘半农)

⑥傅斯年提出“文言合一,制定国语”。⑦1918年8月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胡适文学改良“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

陈独秀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

3、“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内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钱玄同:“废文言而倡白话”;“废汉文”。胡适:“白话为文学正宗用语”;“死文字只能写出死文学”,“活文学当要活文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2、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1)反对“文以载道”的文学观。

(2)反对鸳鸯蝴蝶派“游戏消遣”的文学观。(3)提出 “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口号。(1918年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学》发表)1918年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学》要求新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

4、五四文学运动的重大意义

首先,使白话文得到全面推广。1920年,教育部宣布所有的学校课本应该使用白话文。其次是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新文学团体(如文学社和创造社)的兴起,带来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思想大解放局面。

第三是文学理论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第四是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思考与练习

1、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概念”指什么?

2、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3、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有哪些? 第二课

鲁迅(1881—1936)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贡献。了解鲁迅的创作概况,创作特点,并对鲁迅的主要著作进行熟习。

二、学习重点

1、鲁迅的创作概况;

2、鲁迅的创作艺术特点。

三、授课学时

2课时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一、鲁迅的思想

前期主要受进化论和个性主义的影响,也有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后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郁达夫《怀鲁迅》)

二、鲁迅的创作 小说:《呐喊》(1923年)《彷徨》(1926年)《故事新编》(1936)散文和散文诗集:《野草》(1926年)《朝花夕拾》(1927年)《两地书》 杂文:前期《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后期《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三、鲁迅的小说及其艺术特点 Ⅰ、鲁迅的小说

(一)、《狂人日记》

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评价

“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渺茫”

“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思想内容

《狂人日记》通过一个迫害狂患者的心理记录,简练而巧妙地表露了作者对中国传统的看法,即无论多么仁义道德,传统生活所代表的是礼教“吃人”。作者从严肃的道德意义上,表达了对传统生活中虚伪与残忍的严厉谴责。

1、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空间上从社会到家庭构成了一个“吃人”的罗网; 时间上从古到今构成了一个“吃人”的历史; 方式上从肉体到精神全面地“吃人”。

2、表现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精神。对传统的质疑和否定; 改造旧世界,呼唤新世界。

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1)实写人物,用现实主义方法。(如实刻划,细节真实)(2)虚写寓意,用象征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用暗示、唤起联想的方法赋予形象反封建的深刻寓意。)

现实主义的精细描写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赋予的寓意构成了小说的灵魂。

2、塑造了一个蕴藉深厚的狂人艺术形象。

狂人以一个异类的姿态,反常规的思维揭穿了曾被人们视为金科玉律的旧伦理道德的“吃人”本质。对传统生活中的虚伪和残忍给予了严厉谴责。狂人是一个反封建的精神象征。

3、小说的反讽结构,丰富了作品的寓意。

反讽:一个叙述因语境的压力产生了与叙述方向相反的实际效果。

《狂人日记》的“序”与“日记”构成了一个反讽的迷宫,二者相互评价,并相互颠覆,文本的意义因而变得无限深入与丰富。

4、忧愤深广的基调。

对传统生活方式中无处不在的残忍和虚伪的血淋淋的事实感到无比的愤怒,对由来已久并仍在继续的吃人历史感到极度忧虑。

(二)、《阿Q正传》 1921.12—1922.2 在《〈晨报〉副刊》 连载,署名巴人。

鲁迅的评价

“想暴露国民的弱点”

“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思想内容

小说通过阿Q形象和他的经历讽刺了“精神胜利法”这一病态心理,同时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1、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是对近代中国百年屡受列强欺侮惨状的一大讽刺。

2、《阿Q正传》从两个方面总结了辛亥革命。一是革命并没有立新权;二是阿Q式的革命,离革命的精神和革命的道理还十分遥远。

阿Q形象的接受史

20-30、40年代: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新中国成立后:一个被压迫被剥削的、有革命要求的不觉悟的农民典型。新时期:阿Q体现了以封建文化为基础,以主奴根性为代表的国民劣根性。

新时期后:阿Q的遭遇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体现了人类个体生存的“双重绝望”的困境。

艺术特色

1、典型化手法的成功运用。

鲁迅采取“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提炼出了国民带有普遍性的精神胜利法的个性特征,并以一个流浪汉阿Q的特殊身份和特殊经历来演绎这种性格,使这种性格得到鲜明而生动的展示。阿Q在革命中的命运也具有典型性。

阿Q性格的生成是环境的产物。首先他生活在浙江水乡这一具体环境中,其生活方式和行为表现都是特定的;其次,他地位低贱,一无所有,与之发生关系的三类人(乡绅、假洋鬼子、乡亲)地位都比他高,对他不是欺侮就是鄙夷;最后,他生活的时代是辛亥革命前后,革命的到来给了他依稀的希望,但最终他却死在革命枪下。

2、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1)外冷内热

作者启蒙的高度热情以深藏内敛的情感和冷峻犀利的笔调加以表现。(2)以讽抒情

以讽刺的笔调抒发同情、批判等感情。

他快跑了六十多步,这才慢慢的走,于是心里便涌起了忧愁:洋先生不准他革命,他再没有别的路;从此不能望有白盔白甲的人来叫他,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

(《阿Q正传·不准革命》)

(3)形喜实悲

作品要表现的是隐藏于喜剧性场景之下的悲剧性。

厉行“男女之大妨”“排斥异端”——心灵扭曲 求爱——无家的惶惑

比虱子大逞武功——困窘的生活与贫乏的精神 革命的闹剧——革命对于民众的隔膜

……

Ⅱ、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体现在题材、创作视角和小说形式三个方面。从题材看,鲁迅的作品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份子”两大题材。

从创作视角看,鲁迅在表现他笔下的主人公时,有着非常独特的视角。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从小说形式看,鲁迅借鉴了西方小说的形式,加上自己的创造,建立起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新形式。

四、鲁迅的杂文及其艺术特点 Ⅰ、鲁迅的杂文

杂文作品集(以1927年4月12为界)前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集》《坟》《而已集》 后期: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遗》

思想内容

1、对封建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1)反对国粹主义。

“国粹主义”:抱残守阙,视糟粕为精华,视腐朽为神奇;拒斥外来思想文化,缺乏自信心,等等。

《随感录三十九》 :“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 ’,国粹所在,妙不可言”。

(2)批判封建迷信。《论照相之类》。《电的利弊》:外国人用电发电报打电话,国人用电上电刑;外国人以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则造鞭炮散神;外国人以罗盘航行,国人以其看风水„其他如设坛求雨、放炮救月„„

(3)批判封建礼教、宗法制度,主张社会解放。

2、批判国民性弱点

(1)麻木、健忘、盲目自大等。《随感录三十八》——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计算起来,可分作下列五种:

甲云:“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这是完全自负。

乙云:“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

丙云:“外国的东西,中国都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 „„ 丁云:“外国也有叫花子,——也有草舍,—— 娼妓,----臭虫。”

戊云:“中国便是野蛮的好”----你说中国思想昏乱-----(我们是四万万人)你能把我们灭绝么?”

(2)暴露社会生活中种种丑行恶习。如《吃白相饭》《爬和撞》《推》等。“爬”,两手两脚着地; “撞”,横着身子撞过去; “推”:把人推倒,从别人身上踏过去。——生活方式不同,投机心理一样,即压在别人身上或挤倒别的奴隶来解救自己——损人以利己。

3、结合现实政治斗争和文化活动进行的时评。(1)抨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帮闲文人。围绕女师大**:《一点比喻》《死地》等文章指出反动当局帮闲文人的丑恶嘴脸。围绕五卅事件:《忽然想到十》等文章揭示帮闲文人的可怜相。围绕三一八惨案:《纪念刘和珍君》《无花的蔷薇之二》等文章既抨击现代评论派的帮闲行为,同时也抨击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

(2)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揭露帝国主义侵略阴谋

抨击国内外政策:积极反共、消极抗日,镇压人民。如《铲共大观》《友邦惊诧论》《非所计也》

揭露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及其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如《友邦惊诧论》《我们不再受骗》等。

(3)反“文化围剿”及坚持文化战线上的思想斗争

①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

②揭露国民党对进步文艺家的迫害(尤其是揭露国民党对“左联”的迫害)③就文学创作的“人性论”问题与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的斗争。④与“自由 人”“第三种人”的斗争

(4)批评革命文艺队伍内部的错误,积极引导支持无产阶级革命文学。①与太阳社,创造社的论争(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②对“左联”的支持与指导 ③发表对文艺大众化的看法

④“两个口号”之论争

Ⅱ、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1、形象性。

(1)勾勒典型形象揭示或概括事物或一类人的普遍特征。

如落水狗、叭儿狗、吸血前还要发一通议论的蚊子、两面三刀的“二丑”、脖子上挂着小铃铛的领头羊,等等。

(2)勾勒形象与思辨说理统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如谈休息与战斗、工作的关系: “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果实。”(《这也是生活》)

2、抒情性与讽刺性。如《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情文并茂„

3、文体多样,风格多姿。

4、简练隽永、机警幽默、鲜明生动的语言。

一个阔人说要谈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谈经。岂但谈而已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这个与那个》)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捣鬼心传》)。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的转向

第一节现代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发表,确认了现代文学的新方向

一、《讲话》发表的现实背景

40年代初期延安文学家源自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实践中重现,引发了文艺整风。

丁玲《三八节有感》、《我们需要杂文》、《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

艾青 《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王实味《野百合花》、《政治家·艺术家》

二、1942年5月,座谈会召开,讲话发表。

三、《讲话》的主要内容:文艺为群众,如何为的问题。

1、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为工农兵服务

2、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学政治化

3、文艺批评的标准: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批判了“人性论”和“暴露文学”。

四、《讲话》的地位与作用。

奠定了中国革命文艺的理论基础,确立了革命文艺的性质、任务与方向。

1、立场与态度。立场和态度问题,实际就是世界观问题。革命文艺要求作家放弃个人的立场,也就是放弃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潮中形成的那种以个体自由为本位的认知方式。由此也就表明革命文艺与五四的启蒙文学传统存在的深刻差异。

2、方向与性质。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也就是世界观立场转变问题的具体化。“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革命文艺的方向就是为工农兵的方向。毛泽东在这里提出文艺界的宗派问题。这些基于自由主义理念或个人主义形成的宗派团体,其实也就是一些自由组合的文学社团,这是扎根在五四启蒙主义思想基础上的小集体,他们无疑具有着维护个体的自由价值的顽强倾向,这是一些坚固的资产阶级“现代性”小堡垒。它们是革命文

艺建立统一规范与统一领导的障碍。

3、普及与提高。为工农兵服务重在普及,这包含了二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体地位被改换了,他不再是教育民众的高高在上的历史的先知先觉者,而只是写作为工农大众服务的作品;其二,普及本身是为革命文艺的性质的决定的,革命文艺就是无产阶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但这里的“团结、教育”决定不是知识分子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的表达,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无产阶级的名义底下进行的文艺传播活动与精神/审美动员运动。

毛泽东的《讲话》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成为中国革命文艺的精神指南,为革命文艺确立了方向和任务,规定了革命文艺属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为作家艺术家规定了文艺来源于生活的创作途径,明确了创作方法和艺术标准。从此,中国的革命文艺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方向,它既反映着革命的伟大进程与愿望,也创造着革命文艺自身的宏大而艰苦的历史。

五、《讲话》文艺思想形成的深层原因

1、中国传统“文以载道”的影响

2、由无产阶级世界观取代启蒙主义世界观的必然性,革命文艺形成的文艺理论基础体系。

3、苏区文艺实践的影响。

4、苏联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现代文学新方向的强化

现代文学新方向的强化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学批判运动得以实现的。

一、四十年代批判王实味、丁玲与延安整风

王实味(1906—1947)河南潢川人,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胡风是他的同班同学),1926年入党。作家,翻译家,被捕前,为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特别研究员。在“抢救”运动中毛泽东亲自给他定性为“托派、反革命奸细”,抓捕入狱。1947年撤离延安时,在山西兴县,他未经审判被秘密砍头,尸体被推进一口枯井中。

二、驱逐沈从文

1948年,郭沫若在香港发表《斥反动文艺》,沈从文惨遭批判,从此封笔,告别文坛,转入

文物考古领域从事研究工作。

三、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关于武训,导演孙瑜编导电影《武训传》

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批判电影《武训传》的运动拉开序幕,由此开始了建国后没完没了的“文艺战线”上的批判运动。

四、《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在批判电影武训传之后,紧接着毛泽东又亲自发动了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李希凡、蓝翎显然是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现实主义的理论来阐述《红楼梦》,从而批判了俞平伯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李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斗争观念解释《红楼梦》,这正是建构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所急需的观念立场和思想方法。毛泽东在两个青年人的身上敏锐地看到清除资产阶级思想残余,建立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迫切性和可能性。当然,更直接的原因在于,毛泽东从李蓝揭示的问题看到胡适的阴影依然在社会主义时代潜移默化。

五、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毛泽东亲自定性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涉及2100人,92人被捕判刑

1954年7月,胡风给党中央写了一封关于文艺问题意见书,怎么也没有想到却把自己和众多亲友送上了政治断头台。

六、1957年反右派整肃文艺界

丁(玲)陈(企霞)反革命集团

七、批判小说《刘志丹》

60年代初,刘景范(刘志丹的胞第)之妻李建彤与何家栋根据刘志丹的事迹写了小说《刘志丹》,并未出版。

康生知道这一情况后,断定小说是为高岗翻案的,给毛泽东写了一个条子,就凭毛泽东的一句话:“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是一大发明”,十六人被捕,李建彤等七人被迫害致死,另一作者何家栋被打瞎一只眼。

八、评《海瑞罢官》—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957年反右运动后,毛泽东感到群众再也不敢推心置腹地讲心里话,他想通过明史专家吴晗打开万马齐喑的局面。

1948年,吴晗写完《朱元璋传》就呈送毛泽东审阅,他们之间早有交往。毛泽东通过胡乔木转达他的意见,希望吴晗写关于海瑞敢于讲真活,敢于给皇帝提意见的作品,宣扬海瑞精神,广开言路。吴晗奉命先后写了《论海瑞》,《海瑞骂皇帝》,《海瑞罢官》等作品。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发表。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说︰“《海瑞罢官》的要害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

1966年4月,毛泽东为了摧毁以彭真为首的北京市委,发动了万炮齐轰“三家村”的战役。邓拓、吴晗、廖沫沙被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罪的帽子,罢官撤职,关押,隔离审查。

邓拓于1966年5月16日“文革”中第一个自杀而死。(这天《人民日报》发表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檄文《5•16通知》)

不久之后是吴唅和他夫人袁震及他们小女儿的全家自尽。

再后是作家老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自杀。

继之是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1966年5月23日,在中南海永富堂含冤自杀(?)而死。他的罪名是“篡改毛主席著作”,在整理毛泽东谈话纪要时,删去了毛泽东关于“海瑞罢官要害”部分。

第三节毛泽东文艺思想与当代文学审美特征的确立

一、毛泽东对历史、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立场。

其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其二,文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其三,清除资产阶级残余与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构成文艺界的长期任务。

二、当代文学审美取向

1、思想内容上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启蒙主义的“爱”,在革命文艺中转化阶级仇恨,革命文艺的情感本质就是“恨”。宣泄革命暴力的快感。

2、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以工农兵形象为主体,阶级斗争的关系决定了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特征。

3、艺术形式上追求民族化和大众化。

4、创作方法上首先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其次是强调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文革期间还出现过“三突出”创作原则。

5、文学创作上还表现出理想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乐观主义格调。

三、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当代文学发展负面影响的一些思考

1、阶级斗争扩大化。

2、毛泽东底层情结的弊病。由化大众到大众化过程中的反精英、反文化后果

3、强调歌颂导致的虚空、伪饰伤害了文学的魅力。

4、重集体、轻个体,否定个性,从根本上伤害了文学发展。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

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博士点: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报考热度:★★★★

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跨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

第五篇: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当代文学的分期(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为标志.第一段1949-1966『十七年文学』延安文艺方针影响文学创作政治性目的强,五四传统与之对抗。第二段1966-1976『文革文学』阴谋文化渗透 具有“极端政治化”的特征 第三段1976-1989『新时期文学』思想解放。(伤痕,反思,改革,先锋派,寻根,新写实,市井小说 人道主义 知青文学 朦胧诗)等个人文学话语初步确立 第四段90年至今 市场经济背景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 主旋律,消费型,纯文学三分天下)二。1949—1976年的文学思潮;1,1951年关于《武训传》的讨论。2,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知识分子眼光看工农干部”)的讨论,3,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56双百方针的提出→1957年文艺界的反右斗争→1960年文艺政策的调整→1962年‘左倾’思潮点燃了文革文学的“导火线”三:十七年文学的成就「小说创作尤写革命历史题材多,长篇如《红旗谱》、《红日》、《红岩》、《保卫延安》等,短篇趋多样化。茹志鹃、峻青、王愿坚、马烽、王蒙等人的创作成就突出,诗歌—政治抒情诗、长篇叙事诗及具有民歌味的爱情诗等方面主要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李季、闻捷等。散文创作—在本时期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杨朔、秦牧、刘白羽等散文家已各自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戏剧创作也较繁荣。老舍的《龙须沟》、《茶馆》、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曹禺等的《胆剑篇》等均有独特贡献。贺敬之

抒情短章: 特点:多重大题材与主题的书写,宏大抒情模式,其诗具有高昂的格调,奔放的激情,磅礴的气势和壮阔的意境,如《南泥湾》,《雷锋之歌》。《回延安》赏析:真实抒发革命赤子对延安的感谢与赞美之情。从内容层次上分5层:1层:直抒胸臆,着重刻画刚踏上延安时的激动心情。2层:回忆在延安的成长经历。3层:延安亲人欢聚的动人场面。4层:参观延安,写延安城秀丽的风光5层:别延安,与在延安相结合 艺术特色:1.立意高构思精巧。2.抒情节奏快慢适中3.成功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长篇政治抒情:多取材于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气势粗犷豪放,洋溢着火热的政治激情,具有极强的宣传鼓动性,多采用楼梯式和交错式。《放声歌唱.》1956年歌颂党的的伟大与英明,艺术特色:1.从现实追溯历史,2.抒情方式迂回曲折3.歌颂祖国不仅流于空洞的口号,而是化抽象为具体《雷锋之歌》1963.3艺术特色:抒情方式独特,政论、形象与激情相结合,通过“我”来感受雷锋的英雄主义精神。郭小川

创作阶段:1.准备阶段《平原老人》2.爆发阶段:《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3.成熟阶段:《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昆仑行》诗歌内容: 2抒情诗的新尝试A政治抒情诗.《甘蔗林—青纱帐》—继续革命,永葆青春。《团泊洼的秋天》—政治思考,思想觉醒。B.祖国人民的赞歌《厦门风姿》《秋歌》1.叙事诗a.讴歌纯真的革命爱情b.表现生活的复杂性。闻捷

《天山牧歌》内容:1.主要写新疆的美丽富饶以及神奇的自然风光,表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历史变迁,英雄人物等。2.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将爱情与劳动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操相结合,如《果子沟山谣》《吐鲁番情歌》《葡萄熟了》《舞会结束以后》。

李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严阵

」→→→→→→→→

二。文**流分析(简答题)伤痕小说的主要特点;三,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四,伤痕小说的主要特点;

下载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格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格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整理汇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整理汇总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原名周树人,与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并称“周氏兄弟”。 2、“五四”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 作业1一、填空题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943年产生了两位重要作家,一是沦陷区的张爱玲,一是解放区的(赵树理)。 2.在《沙家浜》“智斗”一场中的三个......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_2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绪论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源流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历史根据,中国现代文学也是这样,它并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它的产生与发展也同......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现代部分) 总学时数:105学时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研究“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

    现代女性的爱情观 在中国,自古就有男尊女卑的观点。但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不这么认为,她们认为男女是平等的,尤其是在爱情方面。不少的文人都有作品阐释了男女平等的爱情。舒婷就......

    中国现当代文学推荐书单[合集]

    中国现当代文学推荐书单(以严肃文学为主)加粗字体为重点书目加下划线字体为必读书目红色为重磅力荐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伤逝》《孤独者》《故乡》......

    中国现当代文学书目

    鲁迅阿Q正传伤逝 祝福 拿来主义 狂人日记 冰心 周作人 乌篷船 故乡的野菜 朱自清 背影 荷塘月色 春 桨声灯影的秦淮河给亡妇 记念刘和珍君 庐隐海滨故人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

    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

    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欲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的历史诉求。掌握五四新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