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中的童年-群文阅读课例
群文阅读课例
古诗中的童年
榆中县一悟小学 董俊荣 执教
教学材料:
《舟过安仁》、《所见》、《夜书所见》、《小儿垂钓》、在,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观游鱼》、《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四时田园杂兴(雨后)》、《四时田园杂兴(斗草)》。教学设计:
阅读目标:
在对诗行诵读中感悟童年的美好,在对生活的体味中享受童年的美好,在对学法的总结与亲历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学习古诗《舟过安仁》的内容,再度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并再运用此方法自学品读经典诗行里的童真童趣,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与天真无邪。
阅读材料准备:PPT课件,自编教材(童年古诗十首)。阅读活动:
一、述说童年,导入本课内容。
1.谈同学们的童年生活:同学们,你们课余都有哪些活动呢? 有同学说读书,有同学说下棋,还有人说打篮球…… 2.教师述说自己的童年游戏。
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都很丰富,可见同学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少年,或读书以增加阅历,或下棋以陶冶情操,或运动以强健体魄……老师小时候也有许多有趣的经历,请大家看老师准备的图片。
教师向学生自己童年的生活画面,然后顺势引出古人在诗中的童年: 3.那么,古人他们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中的童年》,来感受他们的童年。(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师生共读。
1.学习古诗《舟过安仁》,并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2.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品读经典诗行里的童真童趣,背诵积累充满童趣的古诗词。
三、学习《舟过安仁》,初探古诗中的童年。
1.结合注释讲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古诗变成一个古诗讲出来。
2.读准字音,划出节奏用多种方法诵读古诗。
3.试扮两小童,学动作,将他们的想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体验古人的“童真童趣”。
4.背诵积累本诗。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说说,遇到一首古诗我们应该怎么去学习呢?
学生根据学学习古诗的经过总结出诵读、讲故事、表演方法,教师板书。
四、学法迁移,群文学习
1.教师出示PPT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其他古诗。
《牧童》、《宿新市徐公店》、《小儿垂钓》、《所见》《夜书所见》(学生小组内自学、交流)
教师提示:
1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首诗在组内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然后在组里汇报,以供大家学习。建议:你在哪些词句中找到了童年?什么样的童年? ○学生在组内学习,激烈讨论。
2.师小结过渡:诗行很精彩,童年更精彩。在不同年代,不同作者的笔下却找到了如花一样清香、如鱼一样自由、如蝴蝶一样无忧,如歌声一样美好的童年。下面就清同学们继续学习《观游鱼》、《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四时田园杂兴(雨后)》、《四时田园杂兴(斗草)》。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古诗。
五、诗词大会,检查学习掌握情况。教师:同学们,大家的诗学得怎么样了? 生:(自信地)学好了!
教师:那老师准备了一些题目,我们就以诗词大会的形式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比赛规则:
2.教师做主持人,组织进行学生进行诗词大会。
诗词大会总共设计9道题目,有点字成诗、看图背诗、观看表演猜诗等形式,分别涉及到本节课学习的九首充满童趣的古诗。
3.通过比赛,加强了学生对本节所学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六、课堂小结:
1.同学们,愉快的一节课结束了,我们大家都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他谈。
学生A:我学到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就是…… 学生B:我学到了我们组周帅快速背诵古诗的方法。
学生C:我觉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更爱古诗了,短短的几十个字,就能写出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古人真是太厉害了。
2.看来同学们今天收获颇丰,祝贺大家!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有更多的收获,也希望大家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积累本节课学习的古诗。
2.课外继续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学习古诗,丰富自己的古诗积累。
第二篇:群文阅读:古诗中的劳动教案
群文阅读--------古诗中的劳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的劳动场景,体会诗人赞美劳动者的真挚感情和诗人对农民的同情。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讨论交流法、指导朗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参加过劳动吗?有什么感受?
2.古人用他们的笔写下了农民劳动的场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中的劳动。(板书课题)
二、明确方法,展示学法
1.师:古诗我们学过很多,学古诗有哪些方法呢?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2.展示古诗的学法。
三、初读古诗,激发情感 1.投影课文。2.自由读。
(1)读准字音,读流利。(2)用铅笔画出朗读节奏,试着读出节奏、韵味。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3.汇报读。
(1)正音:赧(nǎn)
(2)指名读文。
四、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齐读。
2.对比学习。
3.分小组讨论,理解诗意。4.汇报补充。5.师生共小结。
(1)诗意: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火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脸膛红彤彤的工人冶炼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嘹亮的歌声使冰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五、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3.汇报、小结。诗人描绘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色冶炼图,赞美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学生阅读诗歌。出示古诗,指明读。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补充展示。
七、谈收获
八、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并背诵。
第三篇:群文阅读汇报课《五彩童年》
三年级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五彩童年》
备课人:孙家集街道马疃小学
夏海荣
【课 型】群文阅读汇报课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受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童年的乐趣。
2、积累好词好句。
3、学会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教学重点】
积累好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教学难点】
学会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字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大家打开我们的主题丛书,《五彩的童年》。听老师读:童年,是溪水中最绚烂的一块五彩石;童年,是一首最清丽的小诗;童年,是一曲动人的歌谣----让我们一起摇着快乐的撸,驾着梦幻的舟,驶向五彩缤纷的童年------翻开书找到她们,让我们大声朗读一下吧。多美的文字,让我们试着背诵一下好不好?
二、明确任务。
我们的童年五彩缤纷,有特别多有趣的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来感受一下。
课件出示阅读任务与要求:
任务:默读语文主题学习用书第2页《父亲的野孩子》,第5页《童年说不完的故事》,第10页《美国游学记》,第14页《童年傻事》
要求:
1.圈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标记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2.每篇文章读两遍,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文章内容,准备复述给同桌听。3.在这几篇文章中,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熟,准备读给大家听。教师提醒鼓励孩子边读边做批注,养成良好习惯。
三、展示交流。1.读读词语。
喜欢的词语我会读,先让孩子领读圈出的词语。然后出示老师准备的词语,孩子们挑战一下。2.理解词语。
举例:先翻到丛书第3页:忽然从一家门里蹒跚走出一个刚会走路的的小娃娃。理解“蹒跚”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可抓住哪几个词来理解呢?
抓住“刚会走路”就可以想象推断出来蹒跚的意思:走路摇摇摆摆,走路很不稳。
练习:用实例告诉孩子们什么叫联系上下文?然后出示课件进行练习。运用:让孩子们把圈出的不理解的词语说出,师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解决。
3.复述文章。此环节老师不必参与,放手让孩子们说给同桌听。
4.大声朗读。此环节老师放手让孩子们同桌互读,然后引领孩子们把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四、拓展延伸:
1.《父亲的野孩子》中,为什么说我的“野”是父亲一手“惯”出来的?你的父亲是怎样呵护你的?
2.《美国游学记》美国的学校与我们的有哪些不同?
3.《童年的傻事》中,你觉得小作者可爱吗?你做过这样的“傻事”吗? 此环节让孩子自由交流,主要让孩子们再次感受童年的乐趣,没时间的话就作为课外作业。【教学反思】 优点: 建议:
(备课教师单位:孙家集街道马疃小学)
第四篇:群文阅读--课例--说课稿
群文阅读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的模式
从单篇精读课型设计向群文阅读课型设计转变,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尝试教学。
二、教材分析
《古诗四首》是我选取的四首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这四篇分别是杜甫的《春望》、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牧的《泊秦淮》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三、教学导入
创设情境:欣赏歌曲《精忠报国》
虽然说,古人的“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情结,却滋养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就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正是在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最强音!
四、初读诗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同桌互相评价。学生示范朗读
根据同桌和小组推荐,找同学范读,四首诗任意选择。老师示范朗读
学生自由评价学生和老师的示范朗读。
结合范读,自由朗读,读出节奏和情感。
五、质疑发现
四首诗都是表达爱国情感的,但各有什么侧重?即具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要找出依据。同学可以自由评价。老师归纳明确(老师仅示范《春望》,另外三篇学生自己做答):
《春望》通过一个“望”字,表达一个“忧”字。(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泊秦淮》通过一个“犹”字,表达一个“愤”字。(抒发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一个“思”字,表达一个“愿”字。(表达自己还愿意为祖国收复失地国家统一而现身的强烈愿望。)
《过零丁洋》通过一个“死”字,表达一个“忠”字!
六、合作探究
这四首诗歌在课文中的编排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四首诗的相似之处,以及体现爱国情怀的句子。
七、拓展延伸
那么,作为学生的你,打算怎么做来表达你的爱国之情呢?
八、作业设计
1、收集整理爱国的诗词名句、名人故事等。
2、背诵默写四首诗。
第五篇:例谈古诗中的对写
例谈古诗中的“对写”手法
我国古代诗词中常常有一些这样的作品,在自己思念远方的亲人朋友时,不写自己如何苦思冥想,怎样神损形销,而是从对方下笔,设想亲人朋友面对此情此景会是怎样,把对方的苦苦相思写得真切动人,也就反映了自己思念的深切。这种从对面入手借彼写已,曲折表意,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的手法叫“对写法”。这类诗作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
一、悬想对方情景,以衬托自己对对方(妻子、儿女、兄弟等家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
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此诗表现出门在外的游子节日之夜的思家之情。
一、二句为实写,三、四句为虚写,异于常人之处在于:诗人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换一种角度,重笔写家人如何思念自己。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夜深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我这个“远行人”吧。这种“对写”的手法,不仅回应了上文“抱膝灯前影伴身”,而且使思念之情加倍溢出。在特定的意境中,诗人用此手法让人去想像体会家中人和远行人彼此常常的惦念,读来令人感到情真意切。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运用了这种笔法。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诗人想到的却是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这就比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不能参与更显得深情且富有新意。
二、回忆或设想与对方相聚时的欢乐情景以反衬今日的相思之苦。杜甫的《月夜》是运用这种写法的典型代表:“今夜鄜[Fū]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怀妻之作凝注了诗人真挚而深切的情感。首联不说自己见月忆妻,却说妻子见月忆已,正如幻晓岚所云“入手便摆落现境,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别”。颔联不说自己看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看月而不解其母忆父,把悬念儿女、体贴妻子深情婉曲地表达了出来。颈联写想像中妻子看月忆已的情景。颔、颈两联纯为虚拟之词,从侧面表现夫妻情深。尾联以想像中归家后的相聚之乐来反衬今日相思之苦,对写手法更进一层。此诗纯从对面落笔泼墨,无一笔正面描写,正如王世爽所言:“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已,己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如此写来,感情更为深沉,艺术感染力也更强。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放雨时”,与《月夜》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句以设问领起,一问一答,一实一虚,表现出诗人对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用笔曲折,在淡淡而起中蕴涵浓浓的情思。第二句转入写景,三、四句是希望之辞,写诗人想像将来相聚时的情景。作者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的欢乐。在前人的诗作中,在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是李商隐的独创。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运用这种“对写法”写出的诗词,由此推彼,由彼及此,实中有虚,虚中见实,虚实相衬,含蓄蕴藉,婉曲动人,而通过诗作抒发的情感,也更加真实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