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2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

第一篇:基于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

基于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

摘要:按照“问题―活动―知识―认知发展”的线索脉络,以问题线和活动线为主线,立足于概念的建构进行教学设计,在化学课程基地实施后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概念建构;教学设计;高中化学;电解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11―0078―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11.026

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液中的核心知识,在中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听课调研发现,在高一新学期讲解化学1“离子反应”一节内容时,不少教师一开始就过于关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把很大篇幅都用在讲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上,开篇即是“写、改、删、查”的方法介绍,至于离子反应为何会发生?发生的本质是什么?学习离子反应有什么学科价值?等则很少涉及。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即使掌握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但由于缺乏对离子反应的深刻认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写离子方程式;记住了哪些物质要“拆”,哪些物质“不拆”,但并不知道“拆”和“不拆”的本质是什么;强化记住了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技巧,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书写这些离子方程式。这种只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概念建构的做法,对于学生树立学科观念、渗透学科素养、形成学科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本文以鲁科版化学1第2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为例,设计了一个基于概念建构、素养为本的教学案,在郑州市化学课程基地实施交流后,对一线教师的化学教学产生了很大触动,教师反响强烈。

一、本课题的基本观念

化学基本观念是事实、概念、原理等具体化学知识经思维加工后在学生头脑中沉淀下来的一种学科素养,这种素养一旦形成,就会支配和影响学生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选择。化学基本观念包括知识类核心观念(如微粒观、元素观、变化观)、方法类核心观念(如分类观、实验观)和情意类核心观念(如化学价值观)。本课题的基本观念包括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和化学价值观,学习了本课题后,学生要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离子反应的实际问题。具体见图1。

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中涉及到宏观、微观和符号的三重表征,其关系见图2。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事实,感悟、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通过类比,分析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了解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初步学会书写一些简单的离子方程式。

(3)通过离子反应的学习,了解Cl-、CO32-、SO42-的检验方法。

(4)初步认识离子反应在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设计流程

依据问题线―活动线―知识线―认知发展线的线索脉络,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见图3。

3.教学过程

一、离子反应

活动1观察?思考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硫酸和氢氧化钡都是电解质,那么它们在水溶液中分别能电离出哪些离子?这些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并思考分析下列问题:

(1)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分别能电离出哪些离子?

(2)溶液的颜色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烧杯中还有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什么微粒反应导致的?

(4)电流计的指针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实验:向0.01mol?L-1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向Ba(OH)2溶液中滴加0.2mol?L-1H2SO4溶液,请观察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的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见图4。

?O计意图:通过实验,直接观察电解质溶液反应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让学生对离子反应有一个感性认识;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离子反应的相关问题。

活动2 交流?研讨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研讨,初步建构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这一概念,引导学生根据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发生反应来直接书写离子方程式。

活动3 归纳?总结

[师]请从电离的角度分析下列反应的实质,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并从离子浓度的变化和产物特点两个角度尝试归纳这些反应有哪些特点?

①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

②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③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师]从以上三位同学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1)揭示出了离子反应的本质。

(2)代表了一类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师]你书写上述离子方程式时经历了什么样的思维过程?

[生11]首先写出电离方程式,然后分析哪些离子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并配平。

[师]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经过三个步骤:首先分析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然后判断上述微粒中哪些能够相互作用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用化学式表示这些物质,最后结合前两步,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电荷守恒、微粒种类、原子守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思维过程。

活动5 拓展?延伸

[生13]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主要以CH3COOH分子存在,写离子方程式时要写物质存在的主要形态,后者正确。

[师]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形态有离子和分子两种形态,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首先要考虑物质在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形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就写离子形态,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就写分子形态。通常情况下,水、弱酸、弱碱等弱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气体,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都写成分子形态,强酸、强碱、中学阶段遇到的可溶性盐都写成离子形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构“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写离子还是写分子,主要看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形式”的观念。

活动6 借石攻玉

[师]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书写方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5的“方法导引”,然后尝试用这种方法书写我们前面学习过的离子反应。

[生]阅读、练习、比较、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还有另外一种常用方法。

活动7 迁移?应用

[师]有3种白色固体分别为氯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将它们鉴别出来吗?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建构学以致用的学科思想。

活动8 概括?整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课下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一节按照“电解质的电离一离子反应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离子反应的应用”的程序梳理一下,形成学习这一节课的知识脉略。

[师]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化学研究、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物?|鉴别、污水处理、溶液除杂等方面都会大显身手,我们要学好离子反应,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改重传授、重技巧、重操练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观察、问题线、活动线等的教学设计,将重点放在对离子反应概念的建构和学科素养的养成上,引导学生认识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这一重要概念,强化了要从电离的角度书写离子方程式,归纳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反应发生时的伴随现象,让学生初步体验学习离子反应的功能价值。学科素养不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出来的。如何落实基于素养的教学,需要广大一线教师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第二篇:基于核心观念建构的概念原理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观念建构的概念原理教学设计

摘要:在“电解池”教学中,围绕电解池的核心概念,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和建构核心概念,发展认识,落实三维目标。

关键词:核心概念;电解池;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5-006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5.027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一是电解原理,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装置中发生的电解反应,介绍了电解的基本概念――电解的概念、电解池的组成、离子放电顺序和电极反应,从而揭示了电解的原理;二是电解原理的应用,以氯碱工业、电镀、铜的精炼、电冶金为例,介绍电解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因此本节教学的重心是第一部分电解原理,本设计为第一课时。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是贯穿全章的主线。在原电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利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本节的核心概念是“通过电解池使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得失电子难易程度、电解池如何形成闭合回路,这些知识是电解原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就对电解水有了一定认识。必修1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掌握了氧化剂还原剂的相互关系以及反应中电子转移等知识。必修2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对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得失电子难易程度进行过归纳总结,学生对得失电子难易有一定基础,但对于电极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仍然存在困难。选修4原电池的学习让学生对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加深刻的知识。由于电解的概念多、理论性强,特别是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学生也易将二者混淆,它们对应的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反应等分辨不清楚。因此,通过复习电解水,分析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电解NaCl溶液的过程,列举电冶金工业中金属Na的制取方法等实例,帮助学生建构电解池的核心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探究实验,知道电解池装置的基本构造,能够从电极名称、电极反应、能量转化、反应驱动力等方面认识并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书写简单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和电解总式。

能够根据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和电极特点,运用氧化还原知识判断电解产物,并形成分析判断电极产物的一般思路:电极材料→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微粒的运动方向→分析得失电子的能力判断→写出电极产物。

2.过程与方法

在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电解NaCl溶液的实验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基本概念和规律,帮助学生建立综合运用微粒观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分析电解池问题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录像等方式了解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电解原理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通过对戴维及其成就的介绍中,培养学生对化学史的关注,感受科学家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解池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电解池工作原理

五、教学活动设计与分析(第1课时)

1.化学史引入,提出问题

复习旧知:以2H2+O2■2H2O为例复习原电池原理,分析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为原电池的方法,总结原电池的核心概念,为构建电解池的核心概念做好知识储备。那么对于反应2H2O■2H2↑+O2↑如何实现?反应过程中能量如何转换?该反应学生很熟悉,容易想到高温和电解实现水的分解,反应中伴随能量的转换,有助于学生能量观的建构,初步认识到“电解是最强的氧化还原手段”。

化学史引入,提出问题:在化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实现水电解为H2和O2是在1799年伏打电池诞生后。电给世界带来了太多的神奇变化,好奇心驱使人们进行各种尝试。英国化学家戴维用他发明的电解法相继发现了K、Na、Ca、Sr、Ba、Mg 等元素,成为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化学家。他的研究思路是水通电生成H2和O2,那么物质的水溶液通电时,物质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设计意图:把原电池原理和本节要学习的电解池原理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向学生展示了电解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对化学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温故而知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实验探究,建立认识

将课本中的实验装置改为在蒸发皿中进行(如图),学生思考并回答: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什么?该实验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有什么?猜想通电时在阳极和阴极的产物可能是什么?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帮助学生建立认识: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在外接直流电源作用下发生,反应过程中电能转换为化学能,构建学生的能量观,并根据实验总结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3.分析研讨,建立概念

将实验现象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观察、归纳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思考讨论:①CuCl2溶液中有哪些离子?②在接通直流电源时,离子如何运动?③如何书写电极方程式?

实验现象:阴极有红色的固体;阳极有气体产生,并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分析:CuCl2溶液在接通直流电源时,电子从电源负极出发流入电解池的阴极,溶液中Cu2+向阴极移动得到电子生成Cu单质;Cl-向阳极移动失去电子生成Cl2,电子流回电源正极,形成闭合回路。

总结:电解池相关概念

①电解:使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在阴、阳两极引起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过程。

②电解池:把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装置。

③电极名称及判断: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设计意图:该实验是理解电解原理的突破口,也是本节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极表面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电解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对溶液中微粒的分析,使学生对电解的认识从宏观上物质的变化上升到微观上微粒的变化,进而认识电解池的功能是实现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的装置,认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溶液中的离子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的过程,即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4.实验探究,完善概念

提出问题:理解电解原理的基础上,回到由化学史引入的问题:戴维是如何发现金属钠的?

设置台阶:电解CuCl2溶液得到单质Cu,如果戴维利用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电解NaCl溶液,能否也得到金属Na?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他们积极思考,看他们能否联想到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顺序,在问题解决中建构新知识。

利用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演示电解饱和食盐水(如图),学生猜想阴阳极的产物。将实验现象投影到大屏幕上,观察、归纳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思考讨论:①饱和食盐水中有哪些离子?②通电后,溶液中的离子如何移动?③如何书写电极方程式?

总结:

①离子放电顺序:阳离子Cu2+>H+>Na+(联系金属活动顺序表),阴离子Cl->OH-;

②分析判断电极产物的一般思路:电极材料→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微粒的运动方向→分析得失电子的能力判断→写出电极产物。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巩固学生对电解池装置的认识,并通过获得的产物及物质变化的原理分析,理解体系中多种离子存在竞争放电时,离子放电顺序就是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体会研究水溶液电解产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5.应用评价,落实概念

问题①:结合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结果,回扣开始导入的问题:利用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电解氯化钠溶液得不到金属Na,那么戴维应该如何从NaCl中成功制取了Na?

问题②: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如果用纯水,反应速率是非常慢的,为了增强水的导电能力而又不影响电解产物,可以加入哪些物质?

设计意图:在新的情景中运用原理进行解释、预测,巩固、内化新原理,利用结论解决问题,落实知识,掌握完整的电解池概念。

6.归纳总结,建构核心概念

作业:本节涉及的概念有电解、电解池、电能、化学能、阳极、阴极、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请画出这些概念间的思维导图,并用一句话概括对电解和电解池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组织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概念的网络化结构,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促进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学生用自己的理解高度概括本节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构建核心概念: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外加电源的装置使其发生,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五、反思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在引导学生复习原电池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从电解法的科学发展史引入,设置问题情境:如何使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归纳总结与教师点拨指导相结合,逐步构建电解的核心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凸显概念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方法,掌握核心概念。

第三篇:人教版“因数与倍数”概念建构教学设计比较

深入还需浅出

——人教版“因数与倍数”概念建构教学设计比较

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宋煜阳

大多教材在“因数与倍数”概念教学编排中,都是借助直观材料引出乘法算式并直言因倍数关系来揭示概念。这样的编排思路,确立了以“说”为主线的概念建构教学主体框架:1.范说。通过具体情境得出一组乘法算式后,教师点击一道乘法算式示范描述,揭示因数、倍数概念。2.仿说。在范说基础上,学生模仿描述余下算式的因倍数关系。3.例说。学生自己说乘法算式,举例描述因倍数关系。4.变说。通过各种变式体会相互依存关系,加深概念认识。在这种主题思路相同的背景下,基于学生对一课多式的教学设计加以分析比较更具意义,更能增进我们对“以学定教”理念的理解。在宁波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中有三位教师同课异构了《因数与倍数》,为笔者提供了很好的思考载体。

一、“浅出”掩盖了什么? 【教学设计一】

1.出示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引出“3×4=12“”2×6=12“”1×12=12”乘法算式,教师以“2×6=12”为例示范引述三个数之间因数倍数关系,组织学生集体说、同桌说、指名反馈说多形式的重复模仿口述。

2.揭题板书“因数与倍数”,指出研究范畴“只研究整数,不包括0。” 3.学生模仿口述余下两道乘法算式“3×4=12“”1×12=12”中因倍数关系。4.出示3,5,9,10,18等数,组织学生找两个数之间的因、倍数关系,借助“9是3的倍数却是18的倍数”材料,指出“因数和倍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5.借问“18的因数除了3,9还有哪些”,进入找因数教学板块(略)。在教学中,教师提供了两组材料展开因倍数概念教学:先提供一组乘法算式,通过“教师一题范述——学生重复跟述——两题仿述”的程序完成“范说”、“仿

说”层面的概念认识;再提供一组有联系的非零自然数,组织学生寻找两数之间的因倍数关系,体会相互依存关系,完成“变说”层面的概念认识。整个概念建构过程看似明快、流畅,但无法掩盖这几个问题的质疑:1.“教师范说”的直接告知教学方式本身牵制痕迹较浓,教学中只安排了三道乘法算式供学生重复跟述、仿述,没有安排学生自主的“例说”,感知量偏少、不充分,没能经历“从例到类”的概念抽象概括过程,是否落入了仓促单薄的程式化教学?2.提供的素材规避了“原来乘除法学习中的因数、倍数”和这里因倍数概念的区分,对研究范畴仅一句带过,对学生概念构建有无影响?有教师认为,研究范畴是一种人为规定,只需加以说明无需强调,否则成了“搞脑子”现象。笔者以为,判断一个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是否基于学生的视角有序开展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这是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源点。

那么,关于“因数、倍数”概念学生有着怎样的前认知呢?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研究团队对此作了学习前测,发现学生对因数倍数概念并不陌生,把因数、倍数割裂成孤立的运算(如因数存在于整、小数乘法运算中;倍数存在于整、小数除法中,商相当于倍数),得出“学生对于因倍数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混乱的”结论。学习后测效果又如何呢?笔者也结合本市上届毕业试题中的一道判断题进行了抽样分析(样本数为270份),原判断题为“因为0.8×3=2.4,所以2.4是0.8的倍数”,抽样得分率仅为52.8%,反映出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结束之际仍未能很好构建起因倍数概念,把“倍数”和“倍”混为一谈。学习前测、后测都显示,因数倍数概念学习遭遇了来自先前学习认知很大的干扰,对“因倍数意义和两者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是本课一个教学重难点。

基于上述关于学生数学现实的分析,本课教学主要是依托原有的认知加以澄清,通过以例规例的教学手段解决两个核心疑难问题:一是如何强化树立“非零自然数”的研究范畴意识;二是如何加深“因倍数是一种关系而不是孤立运算中的某个数”本质认识。在教学设计一中,第二个疑难问题作出了较充分的关注,而对第一个问题仅一句说明带过,显然学生体悟是不深刻的,因倍数概念构建处于一种浅化的学习状态。

二、“深入”如何“浅出”?

【教学设计二】

1.根据师生关系谈话切入“在数学上数与数之间也有相互依存关系”,揭题板书“因数与倍数”。思考: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可能与哪些知识有关?

2.根据学生“除法、除法”有关的思考,组织学生列举“2×5=10“”10÷2=5”乘除法算式,教师补充“1.5×3=4.5“”3×0=0。”

3.组织学生试说什么是因数、倍数,学生认为乘法里存在因数,除法算式里存有倍数。

4.出示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引出“3×4=12“”2×6=12“”1×12=12”乘法算式,教师以“2×6=12”为例引述三个数之间因数倍数关系,学生模仿口述并完成余下两个算式中因倍数关系的口述。

5.质疑:两个数相乘得12的算式还有吗?结合学生列举的“10×1.2=12”算式组织讨论“是否也能用小正方形拼成”,出示“整数”范畴,追问“两个整数相乘得到12的算式还有吗?”,指出得到了12的全部因数。

6.切换到先前的“2×5=10“”10÷2=5”乘除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因数、倍数,质疑:“1.5×3=4.5“”3×0=0”可否说出因倍数关系。

7.组织学生口头举例乘法算式,介绍因数倍数关系,教师补充出示“a×b=c,”组织学生口述因倍数关系,质疑:a、b、c是否可以任何数?补充出示,a、b、c均为整数,且不等于0。

8.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略)。

应该说,教学设计二较好地落实了“关注学情,以例规例”的概念构建思路:先让学生试说什么是因数、倍数进行了学情探底,再通过直观材料进行概念范示、判断区分澄清原有认识,以求清晰概念。同时,通过仿说、例说、变说,让学生经历概念抽象概括过程。

当然,这份教学设计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就是过于 “深入”却不能“浅出”,主要体现在:

1.在以例规例过程中,新旧认知冲突交互切换过密,概念构建显得有些“绕”,流程生涩不顺畅。如 “旧知经验激发——直观材料概念范例引出——辨析区分反例——举正例概括”流程中,学生概念感知一直处于“反例”“正例”交替跳跃状态,不利于描述性概念的感知稳固。同时,新概念需要规避的反例材料“1.5×3=4.5”“3×0=0”、概念抽象概括材料“a×b=c”都是由教师全盘托出,没有经历学生的自主思考,衔接略显突兀生硬。

2.集中强化了研究范畴的非零自然数感知,对“因倍数是一种关系而不是孤立运算中的某个数”没有得到有力澄清。在旧知探底中,学生认为“乘法中存有因数,除法中存有倍数”,这是新旧概念区分的重要认知点,而跟进的后续教学设计只注重了“非零自然数”的澄清,对第二个核心疑难问题(新概念的“依存关系”与原认知的“某个数”)没有充分展开,因倍数概念构建显得厚此薄彼、虎头蛇尾。【教学设计三】

1.出示小男孩图像信息,组织学生猜测“老师与小男孩是什么关系”,在得出“母子关系”结论后,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和男孩之间“姐弟关系”“哥弟关系”,小结指出:当其中一个对象发生变化,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2.借助“小男孩在用12个小长方形拼长方形”情境过渡,组织学生用乘法算式来猜拼摆长方形的方法,引出“3×4=12“”2×6=12“”1×12=12”等乘法算式。

3.谈话切入“在这些图形和式子中蕴含着目前还没有研究过的数学关系”,揭题板书“因数与倍数”,指出研究范畴“只研究整数,不包括0”。讨论:看的懂吗?也就是不研究什么?

4.出示“2×6=12”算式,讨论:谁可能是谁的因数、倍数?集体口述该算式因数、倍数关系后,组织学生完成余下两道乘法算式的口述。

5.组织学生自己写乘法算式,向同桌举例说明因倍数关系。反馈讨论:这

样的乘法算式说得完吗?能否用一道乘法算式来表示?引导学生用字母“a×b=c”来概括,讨论:a、b、c可以是任意数吗?当它们都是非零自然数时,谁是谁的因数、倍数?

6.判断练习:(1)12是24的因数。

判断后,思考:这句话让你想到了哪个式子?根据12×2=24,你还能想到哪两个数之间的因倍数关系?

(2)因为0.9×2=1.8,所以1.8是0.9 的倍数。

在学生得出“因为乘法算式中出现的是小数”基础上,回望点击“只研究整数,不包括零”的板书,追问:猜一猜,为什么有同学认为是对的?结合学生回答点击:这里的倍数指的是两数之间的关系和以前所学的“几倍”有所不同。(3)18是倍数。

在学生得出“没有讲清楚是谁的倍数”基础上,指出“因数倍数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追问:18是谁的倍数呢?结合学生“18是3、6的倍数”回答,反馈“你想到了哪道乘法算式?”,引述:根据3×6=18找出了18的两个因数,你能找出18所有的因数吗?(切入找因数教学环节)

与教学设计二相比,设计三在许多教学环节上较为相像,但在贯穿“关注学情,以例规例”的概念构建思路时,却能基于学生紧扣两个核心疑难问题“深入浅出”开展教学。

对于第一个难点“因倍数研究范畴”进行了分散教学:第一次在因倍数概念揭示之前,板书出示研究范畴,并通过追问“看得懂吗?也就是不研究什么?”,给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感知;第二次在概念抽象概括中,对“a×b=c”三个数的范畴进行了讨论,再度感知;第三次在概念内化辨析中,对“0.9×2=1.8”进行质疑,对研究范畴加以回顾。

对于第二个难点“因倍数是一种关系”也进行了分层关注:课前谈话通过“母子关系”“哥弟关系”讨论使学生感知对象变了相应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依存关系”认识进行铺垫;在“0.9×2=1.8”判断中,组织“猜一猜,为什么有同学认为是对的?”的追问,点明此倍数非彼倍数进行澄清;在“18是倍数”的判断中再次强调了相互依存关系。另外,在概念教学中,教师一直非常注重“关系”和“乘式”之间的切换性追问,如“12是24的因数让你想到了哪个式子?根据12×2=24,你还能想到哪两个数之间的因倍数关系?”,又如学生提到“18是3、6的倍数”马上反馈“你想到了哪道乘法算式?”,有助于增进学生“因倍数关系”和“乘法算式”之间的内联意识,强化“因倍数概念”建立于“式”的感知表象,从而加深依存关系的认识与理解。

最后想说的是,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善于“深入”,而且要善于“浅出”,也即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序化解学习难点。就“因数与倍数”概念构建而言,教学设计时思考的核心问题是: “面对这个概念,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会遇到怎样的学习困难?”“如何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解决这个学习困难?”。前者是“深入”读懂学生的数学现实,后者是探寻“浅出”的教学路径,任何偏废在“浅出”或“深入”某个极端的教学设计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

(本文发表于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3年第3期)

教学参考文献

《“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ppt 吴正宪(“千课万人”小数生态课堂观摩活动)

第四篇:反思化学概念教学

反思化学概念教学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但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一、造成学生化学概念学习困难的原因

1、学生个体之间经验的习得方式与认知能力存在着差异,九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关键发展阶段,个体之间的思维发展并不平衡,不少学生由于缺乏科学学习的具体经验积累,难以直接接受抽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思考和高级的认知建构。

2、化学概念繁多,又相互关联,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记忆的困难。

3、化学概念抽象,难理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比如分子、原子、元素这样一些概念非常抽象,往往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4、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造成学生认知的障碍,往往使学生感觉到难以接受。

5、教师的不合理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如何解决学生化学概念学习的困难,高效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1、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2.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

概念教学,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

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可将概念分为以下层次进行理解:①“质量总和”是指反应物,且指完全反应的那部分物质;②生成物是指反应后生成的所有物质;③“质量守恒”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

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再如,剖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分层理解:①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②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注: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③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

3.注重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

比如说相对原子质量,1803年道尔顿首先提出,以氢原子质量为1作为原子量的标准,用比较方法测定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质量。后来鉴于氢的化合物不如氧的化合物多,为了测定原子量的方便起见,改用氧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16作标准,来测定其他元素的原子量。后来发现自然界中的氧含有三种同位素,物理界改用氧16等于16作为标准,但化学界仍采用天然氧等于16作标准。物理学和化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子量标准不同很容易引起混乱。1959年国际化学联合会、物理联合会一致同意,以碳12质量的1/12作为原子量的标准。

4.抓变式,巧变形

有些概念若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和应用的,但若结合概念的内容改写成公式或其它形式来表示,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可用下列形式表示:

1.化合反应:A+B=AB

2.分解反应:AB=A+B

3.置换反应:A+BC=AC+B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

通过如此的变式或变形,则比文字叙述更简明、清晰,给学生一种深刻的印象。

5、学生要充分理解概念之内涵,明确概念之外延

例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内涵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原子个数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变。即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和等于生成各物质质量和。外延是一切化学变化都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讲解燃烧时,内涵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外延是一切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概念的特点,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寻找其规律和技巧,概念教学的难点就一定会突破。

第五篇:化学概念教学读后感

化学概念教学读后感

马小泉

最近我读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年Z1期赵佳丽同志的“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复习策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化学教学中如何复习化学概念,特别是初中中涉及到的一些比较抽象的化学知识,这也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概念都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化学概念也不例外,因此,在对化学概念进行教学时,我尽量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还能够知道概念的外延,掌握概念的实质。对化学概念能够善于解剖。我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经常采用三种解剖的方式:一是对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要咬文嚼字式的理解,例如氧化反应中的“物质与氧的反应”中的“氧”,不能理解成“氧气”,催化剂中的“改变化学反应”中的“改变”不能理解成“加快”。二是对化学概念限定性词语的正确划分,知道各成份相互关系,使学生能更好理解概念的含义。例如对“饱和溶液”定义可进行如划分:“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饱和溶液的实质是“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在一定的温度下和在一定的溶剂里”。三是对概念中的关键词进行浓缩,显现出概念的实质。如催化剂的概念,可向学生强调“一变、二不变”这一关键,“一变”是指化学反应速率改

变,“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掌握。

我自己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也在不断地总结归纳一些好的概念教学方法,并经常与同仁进行交流,为化学概念教学做出更大的努力。

下载基于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概念教学的研究

    化学概念教学的研究 1.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知识的细胞。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2.概念教学的功能与价值 做中学,学中做科学。 在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中与知......

    社会建构教学与科学概念(教学观点)

    社会建构教学与科学概念 壹、前言 科学概念的学习对许多同学而言是相当困难的。根据最新科学教育文献发现,这些困难是学生的知识是片段的,不一致和肤浅的(Green, McClosky, &Ca......

    重新建构《变废为宝》教学设计

    让塑料瓶“活”起来 ——《变废为宝》重新建构教学设计 远安县茅坪场中学汪俊英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的第六课,是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如今,人们在享......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的概念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 ,缩写为,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 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它既具有设计的一般性 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

    教学设计概念1

    教学设计概念、定义及理论基础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定义 1.教学设计的定义国内学者的界定: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

    教学设计概念以及理解

    一、Definition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1. ID is interpreted broadly and includes a collection of activities to plan, implement, evaluate, and manage events and......

    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加涅 将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从两大理论中汲取合理的成分,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引进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从而成为认知学习理......

    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

    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