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负数教材分析即重难点突破法
《负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本次修订的例1情境更加丰富,增加了学生理解正负数意义的机会;删除了实验教材例4的教学,不再使用“数轴”这一名词。即删除了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改编了实验教材的例3教学侧重点,将“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初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等”改编为“不出现数轴概念,教学如何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相反方向的数量”,从内容安排上,更加强调结合具体的量认识正负数的现实含义。
二、教材例题分析 例1:温度中的负数
教材通过每天都接触的气温引入负数,呈现了我国北部、中部、南部六个著名城市在某一天的气温情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并提出问题:“你能发现什么”,激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不同地区城市的天气情况。北京、哈尔滨地处我国北方地区,冰雪覆盖大地,寒冷至极;而海南海口地处我国南部地区,树木生长郁郁葱葱,温高热不可待,相对而言,地处我国中、东部的上海、武汉、长沙,则温度适宜,不“冷”不“热”。这种强烈的不同的身体感受,自然引发学生对温度零上、零下初步表述。接下来随着对小精灵提出的“0℃表示什么意思”的讨论,明确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进而理解“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初步感知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引出负号“-”与正号“+”,并能正确表达具体的零上温度(如零上3摄氏度用+3℃表示,)与零下温度(如零下3摄氏度用-3℃表示)。紧接着教材组织讨论“-3℃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在明确+3℃表示零上3摄氏度,-3℃表示零下3摄氏度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正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最后,教材安排练习:“根据上图中的信息填写下表,并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进一步帮助学生能正确用正负数表示温度,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的温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例2:收支中的负数
教材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细,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明细中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存入和支出,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接下来结合前两个例题进行小结,给出正负数的名称。首先说明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新出现的前面有一个“-”号的数是负数,而相应的以前所学的是正数(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其中正数也可以在前面加上“+”号(一般可以省略“+”号),让学生初步建立正负数的概念。最后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教材通过对话框的形式提供具体的实际例子),意在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激发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加深对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体会。
特别地,关于0,教材直接给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并非是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生硬地直接给予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0是正数还是负数?”,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例如温度计上0℃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来体会。
例3:直线(数轴)上的负数
例3通过问题解决的呈现形式,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一方面是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教材通过描述位置的问题,引出如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首先呈现了4位同学以一棵大树为起点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的情境,提出“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与方向”这一问题。教材通过数形结合,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正负数和直线上的点对应起来。在“阅读与理解”环节,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学生弄清已知信息是“他们两人向东,两人向西,走的方向正好相反”,进而理解“用正负数正好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在“分析与解答”环节,教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呈现了学生讨论的过程,先画一条直线,在中间的位置的点上画一棵大树,以大树为起点(用0表示起点),向右的方向为东,向左的方向为西,规定1个单位长度代表1 m,根据学生行走的方向和距离在直线上找出对应点并画上相应的学生,由此画出直线的形象示意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怎样用数来简明地表示这学生与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由于既要考虑行走的距离,又要考虑方向,这就需要用正负数来描述。由于有了前面学习正负数的经验,学生很容易想到“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这样把学生运动后的位置与正负数对应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得出“0右边的数是正数,左边的数是负数”,让学生把直线上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紧接着教材通过在直线上表示出-1.5的位置,让学生思考在直线上如何表示负小数或负分数,这样对在直线上表示数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从起点到-1.5处,应如何运动?”实际上是让学生思考-1.5中的“-”与“1.5”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再次感受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在“回顾与反思”阶段,教材以对话框的形式呈现“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这一结论,实质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整个解决问题过程的回忆与反思,以进一步加深正数与负数的表示的含义,同时,渗透数轴的概念以及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为学生进一步正负数及用数轴表示数做好充分的铺垫准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数、0、负数的意义。
《负数》重难点突破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正数、0、负数的意义 突破建议:
1.以“问题”为抓手,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感受负数的意义。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就需要有“好”问题,尤其是具有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随着问题的破解,可以有效地化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初次学习负数概念环节,教师可以围绕“-3℃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各抒己见,交流不同的温度下的自然现象与冷热感受,唤醒对0℃、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生活经验,紧接着设问“0℃表示什么意思?”,借助温度计,让学生在温度计上找到各温度,帮助学生更深地体会正数与负数可以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从而更直观地看到0℃就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在例2教学中,可以承接例1组织教学方式,在呈现存折收支明细的同时,适时提问:“这些数各表示什么?”引导学生交流教材中各数表示的实际含义,再通过“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的进一步提问,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有关负数的生活素材,为学生顺利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出正负数的描述性定义以及理解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做好充分的认知准备。2.以解决“困惑”为立足点,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正数、0、负数的理解。教师要具备读懂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点。一方面应了解学生面对问题可能产生的种种想法,另一方面更要给予充分的交流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真实的思维过程,展示各自的真实思想方法。这样,使教学既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又可对症用下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展开。例如:“认识负数”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了解什么是负数,什么是正数,而“0是正数吗?0是什么数?”,这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们的教学不妨如此展开:
教师:0是正数吗? 学生:是,不是„„
教师:认为0是正数的举手;认为0不是正数的举手。教师:哦,还有部分同学两次都没举。学生: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师:0到底是什么数?各自说说理由。(认为是正数的理由)
学生1:我认为0是整数和负数之间的一个数,是正数。学生2:负数是0以下,0和0以上就都是正数。学生3:0前面没有负号,所以是正数。(认为不是正数的理由)
学生1:一般正数都是代表一定的数值,0不是正数。学生2:正数都要比0大。学生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是要比0大,负数是要比0小。0正好夹在它们中间,所以什么也不是。
教师:通过一番讨论,看看有没有变化?
学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因为0正好是负数的上限,比负数大一些,又比正数小一些。
教师:虽然还没有正式研究过正数和负数,但同学们已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那0 应该写哪儿?(教师出示温度计,先让学生说说温度计上的一些温度,再次让学生回答0是什么数。)
教师:0写在负数和正数的中间。
在学生的争辩中,教师可以深切地感受到“0是正数吗?”这个问题是学生真正的困惑,他们有自己一些模糊的不完整的理解。那么如何让模糊变得清晰?是直接告诉呢,还是把它作为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呢?我们不应轻易地一笔带过,而应浓墨重彩地把问题聚焦定格放大。
3.精选学习材料,激活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正数、0、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理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其关键是找准“0”在哪儿,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焦点。我们不妨设计如下学习材料:(1)北京某天最低气温-1℃;(2)李叔叔把汽车停在-1楼;(3)我的银行卡还剩-1元;(4)某盆地海拔高度约-1米。当学习材料一呈现,学生便会立即产生种种疑惑:楼层怎么可能是-1楼?叔叔的银行卡怎么只有-1元了„„尽管这些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但真的让学生说清每一个数的具体实际含义,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这组多元材料的呈现充分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看似简简单单的问题,定会激起学生层层思维的浪花。事实上,通过对“这4个-1各表示什么意思?”的解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正数、0、负数的意义的理解,尤其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关于“0”的相对性的正确理解。
下载:
第二篇:小学英语第六册教材重难点及突破措施分析
《新标准英语》第六册教材分析
龙岗小学
丛维娜
一、《新标准英语》第六册教学方向
本学期是小学英语二级目标的第二个学期,是《新标准英语》小学阶段学习的一个顶峰阶段,也是学生能否顺利地从一级听说为重点的学习转向以听说为主、读写为中心的学习的一个关键的阶段,本学期的教学要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强化听说能力,并同时形成初步的读写能力。随着读写要求的提高,在这个阶段,应该让学生从以活动为主的动态学习逐渐过渡到以阅读为主的较为静态的学习,因此在课堂上要逐步减弱活动式学习的分量,逐步加大课堂中阅读与书写的分量。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转变三四年级教学的方式,做到心中有数,逐步过渡到高年级英语的教法,由于学生有前两年多的学习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在教学中,可适当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二、第六册教材基本概况
1.总体介绍:本册教材共有11个模块(Module),内含一个期末复习模块。每个模块分为两个单元(Unit)。第一单元 Unit1 是语言呈现单元该单元的主要目的是: 使学生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语言;
特点:-第一人称人的对话,呈现单元主要语言结构;
– 教学重点是理解、体会语言的运用;
– 教学手段:以 听说为主,阅读为辅,引导学生观察对话中人、物、环境,通过文字、插图等信息理解意义;
Look, listen and learn: 在真实、完整的语境中呈现新的话题、功能、词语和句型等。
Listen and say 提炼出的语言就是这一模块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情景对话,着重训练听说技能,提高会话能力;
Game / Look and say/Act/Listen and do/Ask and answer/ …通过游戏、表演、采访等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等能力, 每课的重点句型操练主要体现在这里。
第二单元是语言扩展和语言练习单元
Listen and say: 以图为主,,旨在通过比较真实的语言情境听懂、理解操练本模块主要句型。
Ask and answer/ Ask and guess/ Listen and say /point and say 提供了主要句型,旨在通过比较真实的语言情境用滚动的方法操练本模块主要句型和已学过的内容。
Listen and repeat 通过听、读所提供的单词及其字母组合,根据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来引导学生运用直拼法来掌握单词的拼读和书写,即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Listen and say, then chant/sing 通过诵童谣、唱歌曲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兴趣,活跃身心,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的语言,培养听说和思维等能力。
(三个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提高发音的正确性,介绍一定的西方文化)
三、教学要求:
本册书进一步复习归纳单词读音和一些新的语音规则(如: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等),这部分出现的单词要求能听懂、能认读即可;这部分的教学可以结合直拼法,培养学生能初步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
1、词汇:本册要求学生听说读认掌握的词汇共有96个,单词量比较大,虽然本区并未要求学生对单词进行背诵单词,但我认为各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要求学生背诵单词,尤其是好生更要强调背诵,因为五年级的孩子已具备背诵单词的能力,而且有意识地要求背诵,能提高学生对单词的熟悉度,对学生认读和阅读有好处,但应该强调的是,对于中下生应该降低要求,切不可强求,以免他们对英语学习更加失去信心;
2、语篇:共有10篇+2篇阅读短文,每模块的第一单元是新语言呈现单元,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领会每一幅图片所讲述的内容、找到本文中主要词语和语句中动词时态变化的特征(让学生知道英语动词有形式变化即可,不作进一步的解释),通过不同的训练形式让学生听懂,认读并能开口说话交际,有意识记一些“四会”英语词汇;第二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在第一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滚动和积累,避免学生知识的回生。让学生能较流利地正确使用所学语言进行口头交际。U2练习1的句型要让学生能听会说。U1和U2的重点句型要让学生充分进行听说操练,并可要求学生模仿书写,培养正确书写英语句子的能力和习惯。
3、诗歌:歌谣或小诗共5首,歌曲共5首,要求学生能听懂,会吟唱即可。
4、句型和语法:本册要求学生掌握的句型有54个,要求学生能根据情景灵活替换;第六册的教学重点是强化学生初步的读写能力的形成,语法方面中要求学生知道英语动词有形式变化即可。书中出现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be going to及一般过去时等时态,其中现在进行时及be going to在三、四年级已出现过,而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等时态在第五册中已出现过,这些时态的表达法在本册教材中又反复的出现,应该说学生对这三种时态并不会很陌生,在教学中对语法部分一般不作深谈,不能象传统教学那样的讲,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的过程中,体验和发现语法,然后归纳语法规律,在真实的语境中,在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中学会正确使用语法规则。但每位老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有时可稍作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句型,但要掌握一个度,切不可讲得太多造成学生因理解困难而失去学习信心。建议在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教材,M1,2,3,6,9和M10 U2是关于一般过去时的;M4,5是关于一般现在时的;M7为祈使句的学习;M8中同时出现了一般将来时和一般现在时,但更偏重于一般现在时问句的学习;M10 U1主要学习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 的句型,教师可以把几个具有相同语法结构的模块连着教。
5、活动用书:每个模块的U1中的第一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三题可作为选做的题目;每个模块的U2中的第一题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三题可作为训练阅读的题目;其它练习作为课后的活动项目。本册活动用书出现较多语篇的书写,对中、下生来说难度较大,可作为选作题,或适当降低要求。
四、教学建议
1.采用“真实任务教学法”。“真实任务教学法”是英语教育动态真实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化,它是一种以提高当前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教学目的,以提高学生在真实语境下为真实语用目的运用真实英语能力为学习目的的英语教学法,这种教学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来学习实现真实的运用英语的任务,以此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获得运用英语的语言技能,最终形成全面的运用英语的能力。真实学习任务不等同于学习单词、句型、语法知识这一类的学习活动。真实运用任务只是指向真实生活,并不全都是完全的真实生活。(真实运用任务包括交际性的运用任务和非交际性的运用任务;因为我们主要是为了交际而运用语言,但我们也为了做游戏、进行认知和思考、呈现语言能力、表达个人情感等而运用语言)
小学阶段我们可以把任务分为以下几种:
• 1)日常社会交往活动或课堂交往活动 Making greetings to each other • 2)创造性活动:做卡片,制作poster等
• 3)问题解决活动:解决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等 Problem-solving 4)形成决定活动(Make a decision): 讨论买什么东西最适合等。
• 5)信息类任务:提供信息、获取信息、交换信息、查 询信息、分析信息等(Make a survey etc.)
• 6)愉悦类任务:含有语言交际的游戏、欣赏、表演 等。
任务的设计与分析是真实任务教学的关键
①.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真实兴趣。
②.任务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
③.任务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④.任务设计的难度要适中。
2.阅读训练法
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起。或许会有教师说“高年级阶段才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不会为时太晚?”其实不然,能从英语教学的中低段就开始抓好阅读的教学固然好,但对于因多种原因在中低年级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学生来说,在高年级开始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也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毕竟,小学的高年级并不是英语学习的终结阶段,学生只是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仍然会让他们终身受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其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阅读的重要性;其二,为学生寻找合适的阅读材料;其三,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如让学生分辨什么样的文章应该精读,什么样的文章应该泛读等;其四,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录一些固定的词组搭配及有代表性的句子。
3.语篇教学----整体输入法
低年级英语教学,我们习惯于在课堂上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入新语言知识的学习,或者各种情景引出课文的教学,一堂课热热闹闹的,这是低年级的主要教学方法.在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处于一级目标向二级目标转变的阶段, 显然用这种方法是不够的,我们提倡在课文的教学方面,应该善于利用教材本身所提供的情景进行教学,也就是所谓的整体输入法,它强调的是在教给学生新的语言知识点的同时提供语言本身所使用的情景,让学生明白新语言知识用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于这种教法我们区研讨课时已多次展现。比如说学一篇课文,当中包含10个单词和两个新句型,在教学时我们没有当他们单独拆开来,开展各种活动独立教学,而是通过学习课文情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回答问题,并在当中学习单词和句型。
4.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适合五年级的孩子?
我个人认为应该采用的教学模式-----低、高年级的教学方法并用。三、四年级我们主要采用活动式教学,课堂上学生继续蹦蹦跳跳,热热闹闹,积极性高。而五年级显然这种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模块的内容已不适合于采用活动教学法,因此有的老师就转变了三四年级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了阅读教学等比较适合于五年级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听高年级公开课时总会觉得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我总在思考,如此沉闷的课堂是否更适合于五年级的学生?是否能更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学习的内容?是否有助于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我想五年级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减轻活动式教学的分量,逐步过渡到以阅读和书写结合的教学上,但不等于我们要摒弃那种学生喜爱的学习模式,五六年级的学生毕竟也只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在玩中学仍然是他们最主要的学生方式。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在采用新的学习模式的同时,尽可能地根据教材的内容使用活动式的操练方法,每节课至少安排一至两个学生喜爱的活动,让五年级的学生更乐于参与到我们的课堂,这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不要让整个课堂沉闷下来,要想尽办法让我们五年级的课堂更有活力。
五、各模块教学分析:
Module 1 Changing
Functions:讲述过去或现在发生的事情;描述某时(地)存在某物等
Target Language:There is/are….There was/were …I watch TV every day.We lived /live in a small house.We didn’t have enough food.Vocabulary: 14个
Task-based:向同学说明自己过去或现在经常做的事情;向朋友介绍自己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日常生活情况;给Lingling写封回信介绍家乡的变化等。
教学建议:
1、Unit 1 的对话教学可结合复习第五册M5的There be 句型及M1、M3、M8、M9有关如何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而展开,建议运用情景教学法,即第一课时先复习There be 句型的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后,要求学生能用There be 句型进行看图说话或描述周围的环境,再通过反复地听,让生了解如何描述过去和现在发生的事情及其不同的表达法、了解There be 句型的一般过去式的表达法等;
2、在第二课时的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课前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在预习时能划出本单元的重难点,然后通过课堂“stop”的听音游戏,让生在玩玩乐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本单元要求四会的单词或句子,而整篇文章只要求学生能听、能说、能表达即可,3、在课堂教学中设定几个有关说的任务。即:谈谈自己过去或现在经常做的事情;谈谈你的家乡的变化等;
4、U2是一封信,信中描述的内容是在U1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因此建议运用听说法和任务教学法并重,第三课时设定两个任务,即:向朋友介绍自己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日常生活情况;给Lingling写封回信介绍家乡的变化等。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完成第一个任务,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第二个任务,并在全班进行展示等,让学生能较流利地正确使用所学语言进行口头交际,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5、第四课时以直拼法和活动教学法为主,通过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来引导学生运用直拼法来掌握单词的拼读和书写,即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chant的教学是通过反复的听音、听说、及听说唱及演等,chant中的词、句不作详细的解释,也不要求同学们掌握。
Module 2 Grandparents
Functions:学会如何进行人物介绍及描述过去或现在经常发生的事情
Target Language: She learnt English.He’s learning English now Did she learn any foreign language? Yes , she did./No , she didn’t.Mr Li was a teacher.He taught Chinese.Chen Hai is an English teacher.He’s teacher Mr Li.Vocabulary: 7个
Task-based:向同学介绍你自己;拿出父母的照片向他人介绍;调查同学或周围的人过去或现在是否经常做某项活动
教学建议:
1、从复习三、四年级有关职业的名称、家庭成员及其表达法入手,因此在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时先让生收集有关职业及家庭成员的名词,并准备一张家人的照片,要求学生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人物和职业的介绍;
2、要求在课前预习时收集以前学过的有关动作的词组:如:make a cake, watch TV, etc,d 在课堂上让学生快速表演,全班说,大量流动复习。
3、在Unit 1 的对话教学中,第一课时可采用情景教学法及任务教学法,拿出准备好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人物或情景的介绍,之后通过听课文的对话录音让生找出课文中不同的表达法,课后让生结合第一模块的表达法来完成一个说的任务,即继续探讨你的家人或朋友在不同时期所做不同的事情,同时要求能划出本单元的重难点,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准备;
4、第二课时的教学可采用活动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在课堂上通过反复地听,让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本单元要求四会的单词或句子,而对话内容则要求学生能听、能说、能表达即可;
5、U2是关于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及动作的延续性的话题,因此建议运用情景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并重,课文可让学生看图听音,并捕捉新信息,从而突破单词和句型的教学;巩固活动则利用P8图片完成一个巩固说的活动,最后完成两个任务,即:学会向朋友介绍自己的祖父母或父母亲的日常生活情况;描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内所做的事情等。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并完成第一个任务,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创设情景来完成第二个任务,目的是让学生能较流利地正确使用所学语言进行口头交际,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6、语音部分和chant 部分要求和做法与M1相同。
Module 3 English Food
Functions:谈论中西方的日常饮食;谈论饮食习惯和最喜欢的食物。
Target Language:What do/did she have for breakfast? She has/had eggs and sausages.Sam ate six hamburgers.He likes hamburgers very much.What do/did you eat/drink last night? I eat(ate)/drink(drank)… I like … What are you going to eat /drink tonight? I’m going to eat/drink… Vocabulary:10个
Task-based:U1:调查同学们昨天三餐吃什么、喝什么;U2:小组合作列出一份明天三餐的健康食谱。
教学建议:
1、收集中西方有关食品的名称,复习掌握有关食品的名词;
2、从了解同学、朋友、家人等的三餐饮食入手,突破句型:What do you eat/drink for lunch? I eat /drink… I like …进而过渡到What did you eat/drink for lunch yesterday? I ate / drank… I like的教学;
3、通过开展调查汇报引导学生从第一或第二人称转换成第三人称,再通过反复的听、说、练来突破U1的课文及句型的表达法;
4、通过U1让生了解了Lingling在英国的生活情况后,设置一个调查任务,即:
(一)调查同学们昨天的三餐吃什么、喝什么,并说出是否喜欢;如图:
Last night/yesterday/… Food and drink Like or dislike Student 1 What did you eat/drink? I ate/drank… I like … Student 2 Student 3 …
5、U2 通过看、听、学Amy的来信后,组织学生探讨Sam的饮食习惯是否是对的?若是不对的,那么你认为健康的饮食是怎样的?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一份明天健康的饮食食谱,以突破U2的重难点;
小组合作,列出明天或今晚每位同学的健康食谱,如图:
Tonight/tomorrow/… Food and drink
Studen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eat/drink? I’m going to eat/drink… Student 2 Student 3 …
7、语音部分和chant 部分要求和做法与M1相同。
Module 4 Library
Functions: U1: 如何在图书馆借书; U2 寻问和寻找相关信息。
Target Language:Where is/are the …about…,please? It’s/They’re…/They are on Shelf C.Where can you find out about…?You can find out about… in / on… Vocabulary: 11个
Task-based:当图书馆管理员或商场导购员;当个“小灵通”,引导同学查找材料。
教学建议:
1、复习第五册M6-7中有关can 的句型,为新课作铺垫;
2、U1的教学以听说为主,通过复习where 的句型引出where are the …? They are on Shelf C.的教学,重点句型巩固充分利用课本P15 3,让学生进行记忆游戏,在玩中使本句型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3、课文教学,利用本课提供的情景,让生了解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整个过程,并结合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完成选拔优秀图书管理员或商场导购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并能学以致辞用。
4、在U1的基础上,U2 的课文教学,先设计Mr Smith要来中国旅游,遇到一些困难,Can you help him?提出本课的任务---当旅游的小咨询员,给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解决困难,引导他们去寻找自已想要的材料;接着进行free talk,师问“Where can you find out about animals/ weather…?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竭尽所能,实现课堂上知识的滚动,进而引导学生学说:We can find out the books in the library/ in the dictionary/ in the CD-ROM/in the newspaper/in the timetable/ at the zoo/ on TV/….5、通过师生听音、讨论和学习课文,最后完成旅游小咨询员的任务,再次巩固新句型;
6、本课的任务也可以设计为“当生活中的小灵通”,同样能很好地拓展本课的知识。
7、语音部分和chant 部分要求和做法与M1相同。
Module 5 Decisions
Functions:描述物品的特征;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
Target Language:It’s big and bright.It’s got two pockets.It’s …for you.It’s too big for you Try this one in white.Vocabulary: 5个
Task-based:U1:购物,选择自己合适的东西,并陈述理由。U2:与同伴评论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种现象等。
教学建议:
1、复习有关颜色及描述物体的形容词。如:green, blue, new-old, big-small, heavy-light, etc.;并收集一些生活中有明显反差的物品或学习物品。如:bag, kite, pen, pencil, shoes, etc.2、在教学U1时,从复习第四册(四年级下册)的句型入手,让学生看一只动物或物品,并作“This …is..(big/…).的说的练习;U1课文学习可出示文中的两个袋子图,让学生听音并描述其特征,帮Lingling 选择合适的包。
3、接着以课文为载体,根据情景教学法,让生了解购物的整个过程,拿出实物,让学生完成运用所学英语给予评价的任务。如:It’s big.It’s nice.It’s green.This green bag is nice.It’s nice.The green one is big and light, It’s easy for you.etc.4、在教学U2时,热身让学生表演形容词,全班猜,快速复习所学过的形容词,尤其上节课刚学过的light, nice, heavy等词,又能活跃课堂,再通过情景或图片,让学生完成与同伴评论现实生活图片中的某一种现象等。
5、U1 和U2的操练练习可充分应用书look and say /point and say 中的图片。
6、语音及说唱方面的教学详见上。
Module 6 Travel
Functions:谈论旅游见闻;描述地理方位
Target Language:Did you go with …?
When did you go to school ? I went there last year.Where did you go for your holiday? Where is …?
It’s in the north/ south/east/west of China.Vocabulary: 8个
Task-based:介绍你喜欢的地方;选拔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导游;向朋友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朋友去过的地方
教学建议:
1、利用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并记住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回忆一下四年级所学过的表示方位的词组。如: in the south/ north / east/ west of China.并运用它们进行介绍,如:This is a map of China.This is Beijing.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This is Shanghai.It’s in the east of China.This is Haikou.It’s in the south of China.This is Hetian.It’s in the west of China.2、Talk about the photos复习家庭成员的名称。如: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mother, grandfather, uncle, cousin, etc,为新课打下伏笔。
3、课文教学:Talk about Lingling’a travel,and choose “T”or “F”.4、完成任务:讨论以前的一次旅行,(让学生带照片)。师准备照片,复习以前学过的过去时态,Then talk: They are photos of England.This is London.It’s in the south of England.I went there last year.I went there with my friends.或者: They are photos of China.This is Beijing.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I went there last year.I went there with my father and mother, etc.通过示范,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5、教学U2采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让生通过反复的听说读及完成一个运用的任务,即:向朋友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朋友去过的地方来掌握U1,同时,通过描述图片中人物的动作及景色,让学生巩固掌握U2,最后要求学生写一封信,向你的朋友之前的一次旅行(这个任务也是U1任务进行读写方面的延伸。)
6、四会单词和句子的突破方法见前几个模块;语音及说唱方面的教学详见上。
Module 7 Communications
Functions:描述发送电子邮件、电子贺卡的简要程序;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Target Language:Let’s send an email to Dad.Click on “Email” Click on “Write”.Write your message.Click on “send”.I am working very hard.I’ll be home at seven o’clock.Vocabulary: 5个
Task-based:按照课文中的方法,学习发一封电子邮件,并描述发送过程;给老师发送电子邮件,说说你现在做的事情,并估计几点到家。
教学建议:
1、复习时间的表达法:at six o’clock, … I’ll be home at eight o’clock./…为新课打下伏笔。
2、带同学们进电脑室上英语课,让学生与老师同步操作电脑,并每操作一步都要求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表达。如: Let’s send an Email to Dad.Click on “Email” Click on “Write” Click on “Draw” Write your message.Click on “send”.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记住所学的内容,并通过独立完成发一封电子邮件的任务来掌握所学的内容,由于电子邮件的书写内容不是本课的重点,可由老师提供,学生只需发送并陈述即可。
3、U2除了学习课文,做好P28 2 巩固操练后,让学生写一封E-mail,说说你和家人正在做的事,并估计几点到家。本课还可设计两个任务,即:指导你的父母发一封电子邮件/电子贺卡;给老师发送一张电子贺卡等作为本模块教学的拓展。
4、四会单词和句子的突破方法见前几个模块;语音及说唱方面的教学详见上。
Module 8 Discussion
Functions: 学习如何给别人提建议;通过对事物的比较表达自己的看法。
Target Language:What do you suggest? What about …? Why don’t you …? How about …?
Line A is longer.Is Line A the same as Line B? I think so./ I don’t think so.Vocabulary: 9个
Task-based:与同学们讨论组织儿童节英语晚会要准备些什么;与外国网友讨论如何学习英语/汉语,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建议:
1、复习四季的名词及服装的名称;
2、复习第五册M9有关情绪的形容词的用法。如:I’m bored.I’m very excited…为本模块的教学做好铺垫。
3、从Free talk入手,要求学生掌握问候语。如: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4、设置一个情景,比如:母亲节快到了,我们该为母亲准备什么礼物呢?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时提醒学生要用句型:What about…? Why don’t you …? How about…? 进行讨论,并比一比谁的点子最新颖,最能体现你的爱心和孝心。
5、课文教学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让生通过反复的听说读及完成一个运用的任务,即:与同学们讨论组织儿童节英语晚会要准备些什么;让学生能较流利地正确使用所学语言进行口头交际,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6、U2中的比较级不要求掌握,但与U1的课文教学一样,要求学生能听、能说、能读即可。
7、四会单词和句子的突破方法见前几个模块;语音及说唱方面的教学详见上。
Module 9 Letters from abroad
Functions:描述过去的动作和状态;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谈论过去和将来发生的事情。
Target Language: The men wore women’s clothes.The actors told lots of jokes.We laughed a lot.We are going to see you in three weeks.Mum bought new chopsticks for you.Vocabulary: 16
运用任务:用已学过的英语介绍你的同伴过去、现在、将来所做的事情;向朋友介绍你在不同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
教学建议:
1、复习时间名词: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every day, yesterday, now, tomorrow…为新课做准备。
2、教材内容前后呼应,本课句型几乎都在前几个模块中出现,因此先复习M2-3表示过去和现在的句型,复习M8中表示将来时态的句型并进行操练,如:He ate a hamburger yesterday.He is eating a hamburger now.He is going to eat a hamburger tomorrow.I eat a hamburger every day.Etc.然后针对不同时态的句型进行操练。
3、课文采用语篇学习,人物very funny, The men wore women’s clothes.The women wore men’s clothes.The actors told lots of jokes.并现场叫几个同学上台演示,以制造活泼、快乐的英语学习的气氛,4、完成两个任务以拓展课内的知识:U1 描述一次有趣的家庭活动或旅行。
U2 假如有位外国小朋友要来你家,你和家人将为他准备什么?或调查小组同学昨天、今天、明天所做的事。
5、四会单词和句子的突破方法见前几个模块;语音及说唱方面的教学详见上。
Module 10 Preparations
Functions:谈论旅行准备情况;谈论旅行经历。
Target Language: 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are you going to go?
Who’s going to go with you?
When did Daming arrive? He arrived yesterday.Grandma made Chinese food for you.Vocabulary: 11
Task-based:询问要外出旅行的朋友的准备情况;调查同学们参加班级郊游前通常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就学校儿童节晚会的准备情况采访晚会组织者,以便为学校电视台制作英语新闻节目
教学建议:
1、经过一学期的学习,Daming 终于要启程去美国了,但在去美国之前,还要考考他有关四个“W”的事情,你能帮他的忙吗?如: 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 What are you going to take? When are you going to go to airport? Who’s going to go to the airport? 首先,认真听录音,画出有关的词、句,数遍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给出答案,要求学生在操练中掌握这些句型;
2、设计一份有关旅行的计划,询问要外出旅行的朋友的准备情况,;
3、给出几处旅游景点后,开始调查全班同学喜欢去哪儿?并问: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 What are you going to take? When are you going to go to airport? Who’s going to go to the airport?
4、设计任务:选一个学生都喜欢的地点,描述旅行前的准备情况。
5、四会单词和句子的突破方法见前几个模块;语音及说唱方面的教学详见上。
第三篇:各类教材重难点
各类教材重难点
一、如何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学习后继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在体育教学中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分。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例如:跳远教材的重点就是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例如,跳远教材从难点的角度出发,有些人可能是起跳与助跑的结合(从这一点上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掌握不好,会影响整体技术的提高.也有些人可能是助跑步点不准确,腾空时不平衡甚至前倾,落地时小腿不能前伸等等。
“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了它,如同掌握了一把钥匙,其余内容便会迎刃而解。
应当认识到,上述三者虽有区别,但又是互相联系的。应采用的教学策略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重点要突出就意味着要在教材重要的部分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但突出重点不是丢弃次要内容,相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以偏托正”的方式,将次要内容围绕重点内容来进行。突破难点常用的办法有(a)分散难点,各个击破。如将难点技术分解成多个小步子,或多种辅助练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以旧带新,帮助他们由已知过渡到未知,这样可望化难为易;(b)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c)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d)多运用直观的方法以加强学生的感知。但是,抓住关键,往往是解决难点的突破口.可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二、常用体育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
1、快速跑
快速跑的特点是强度大,时间短,以最快速度跑完较短距离的全程。
重点是途中跑;难点是有力的后蹬和蹬摆的协调配合。
2、耐久跑
耐久跑对改变人体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最有效,是培养参与者坚毅、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和战胜困难的精神的有效运动项目。重点是途中跑;难点是合理分配体力和培养意志品质。另外,跑进中蹬摆协调配合也是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
3、接力跑
重点是在高速奔跑中顺利地完成传接棒;难点是接棒人的起动时机和传接棒时机的确定。
4、跨栏跑
重点是跨栏步和跑跨结合技术。难点是跨栏步的起跨技术、保持身体平衡、节奏感。
5、跳高
跳高对增强下肢力量,发展弹跳力,提高人体的灵巧性和协调性都有显著效果。
重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难点是过竿技术。
6、跳远
重点是助跑与起跳技术的结合。难点是助跑快、踏跳准、板前不减速。
7、三级跳远
重点是三次跳跃的协调配合和维持身体平衡;难点是合理的三跳节奏并保持三跳的水平速度。
8、推铅球
推铅球对发展腿部、腰腹和上肢爆发力及身体的协调性,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重点是最后用力。难点是滑步与最后用力的结合。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
重点是前掷时的用力顺序,难点是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
9、篮球
(1)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重心、蹬地;难点:蹬伸与腰、髋协调。(2)传、接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传球技术,重点是用力方法和位置;难点是协调配合。
接球技术,重点是迎、引、持球;难点是手脚配合。
(3)运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控制球,脚步熟练,手脚配合。
(4)抢、打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判断球、洞察对方意图、用合理动作抢断;难点是时机、控制身体平衡。
(5)抢篮板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进攻“冲”,防守“挡”;难点是抢位、起跳、抓球。
(6)进攻战术基础配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路线和技术;难点是时机和位置。
(7)防守战术基础配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位置、路线、技术;难点是时机和意识。
10、足球运动
(1)颠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颠球用力方法和触球部位。
(2)踢球
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支撑脚的位置、踢球腿的摆动和脚触球的部位;难点是脚触球的部位正确。
(3)停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地滚球:部位、缓冲;反弹球:位置、部位、压球方法;空中球:部位、缓冲。难点——选择部位和方法。(4)头顶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部位、用力方法、时机;难点是判断,空间位置。
(5)运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姿势、部位、方法;难点是动作衔接、重心控制(6)抢截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判断、掌握抢截球的时机和抢截球后自己身体重心的调整。
(7)掷界外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力顺序;难点配合、重心控制。
(8)守门员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手型和身体姿势;难点是判断、选位、堵截和接球。
(9)“二过一”配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时机、方向、力量、切(插)。
(10)选位与盯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准确判断、随机应变。
11、排球运动
(1)准备姿势和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重心的控制;难点是准确移动。
(2)发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抛球和作用力;难点是准确性与攻击性的结合。
(3)双手上手传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击球点、手型、协调用力;难点是球稳、落点准。
(4)双手下手垫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控制球;难点是选击球点。
(5)扣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手法;难点是起跳时间、起跳点。
(6)拦网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拦击技术;难点是判断路线、选择点。
(7)接发球站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站位和判断;难点是一传到位。
(8)进攻战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配合;难点到位。
12、体操运动
(1)前滚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团身要紧;难点是蹬地推手同时用力,滚动成直线。
(2)远撑前滚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撑地远、蹬地有力、团身紧;难点是动作连贯、协调。
(3)鱼跃前滚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快速蹬地摆臂(推手的时机和推手力度);难点是掌握屈臂缓冲和低头团身的时机。
(4)后滚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翻臀;难点是推手。
(5)直腿后滚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举腿翻臀;难点是推手。
(6)肩肘倒立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举腿手臂压垫;难点是展髋夹肘。(7)头手倒立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两手与前额撑垫成等边三角形,紧腰提臀;难点是举腿、展髋、臀部回压的配合。(8)斜向助跑直角腾越
教学重点:单足踏跳,两手依次后撑 教学难点:推手,移重心(9)山羊分腿腾越
教学重点:正确的踏跳
第四篇: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列东中学
所谓教学重点,即是“在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也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如果某知识点是某知识单元的核心或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即可确定它是教学重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也就是“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从而有效地学习教材。下面就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突出重点?
1.设计动手操作活动突出重点。
学生对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活动印象会格外深刻,动手有利于加深对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记忆。例如,填表、收集资料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重点知识。
2.板书突出法。
一般说来,写在黑板上的都是重要的。根据教学重点来设计板书,能让人一目了然。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学会记笔记,或利用板书小结本课重点,都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
3.练习法。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选题很重要,应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只要从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一个鼓舞,对培养兴趣,打好基础有很好的作用。有时几个练习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识点,我们要善于寻找分析、归纳,从而对知识点有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确,我们就专门找这样的习题练,如果认识不全面,就要从多方面找习题练。选题不要运算太复杂,综合性太强,否则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重点。
二、如何讲清难点?
难点有两种情况:一是教材本身内容的难度大;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决定的难点。为了更好地讲清难点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从教学难点出发,以生活为源泉,善于创设情景。
首先要寻找一个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的话题作为难点的切入点。然后采用阶梯设疑法,即设计问题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分解整合法,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讲,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容易把问题讲清楚。
2.利用游戏活动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应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表现欲和创造力强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设计生动活泼、有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竞赛性活动也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形式,可以让重难点操练变得非常有趣。在游戏竞赛中,学生乐学乐记,积极性浓厚,参与面也广。
3.合理运用多媒体软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具有画面清晰、色彩亮丽、动态感强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这是消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情感与思维交融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循环往复,实现认识的不断飞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4.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
初中教材中的难点很多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造成的。因此,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应做好充分准备,备学生、备问题、备错误等,将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5.针对难点,预设错误,设计练习。
教材的难点,往往是学生在学完知识后的针对练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能预设学生将要发生的错误而进行重点准备。但仅仅靠反复强调、讲解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将可能出现的错误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专门进行“尝试错误”的活动,引导他们比较、思辨。从而在“错误”中寻找真理。有的课文,重点和难点是同一的,所以以上所说的方法又可以交叉使用或综合使用。如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就更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第五篇:教材分析、重难点、动作要领
跑、跳、投教材分析、重难点、动作要领(说课)
1.教材分析《体育与健康理论》
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学生能够愉快的进行体育活动
教学的难点:学生能够坚持参加体育活
教学过程
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我创设以下三个环节 课的导入
1、利用多媒体展示体育比赛的精彩场面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
2、向学生展示贴近生活的运动场景此时能够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过程运用了引导的教学方法。以直观的视觉为引导引出本次的主题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新课的讲
1、紧接着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相互交流互相探讨让学生自己谈谈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也就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这一环节上通过让学生理论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的空间去发挥想象此时提出你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你快乐么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出来。这里采用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
2、通过以上的师生互动学生能够知道体育锻炼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利用引导法启发学生说一说通过平时的体育锻炼你是否发现自己的身体健康了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及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师生的互动突出本课的教学难点并使学生知道体育锻。
新课的讲授那具体能不能说出从哪几个方面能够体现你健康呢此时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
1、身体健康
2、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进行讨论回答
第一个方面1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①提高心肺功能②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③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此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家兔与野兔心脏大小的对比情况使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能深刻的了解到野兔由于整天在外奔跑、跳跃因此它们的心脏就越来越强壮而家兔生活在人类的保护之中心脏得不到锻炼而逐渐退化、缩小。第二个方面
2)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①改善情绪状态 ②提高智力功能 ③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④培养坚强的意志 ⑤消除疲劳 此时向学生展示与他们有关的精彩比赛场面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炼给他们乐趣。利用引导启发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第三个方面
3)体育锻炼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①有助于人际交往
②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 ③有助于形成竟争意识 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体育锻炼有助于人际交往、合作精神、竟争意识。
5、让学生总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师生互动分析总结,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到体会锻炼的重要性并从内心中正正切切的想活动再也不把平时的体育锻炼认为是一种负担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承上启下突出本课的目标巩固与加深
1、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片段
2、提出问题布置作业巩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信心
2.教材分析(跳高)
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跳高,课题则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单元的第二课时。跳高这一项目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学习和掌握跳高的基本技术,并在跳跃中充分发展跳跃能力、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本课的重要目标。多种多样的跳跃练习方法和简单适用的技术动作,对于发展学生身体灵敏、协调性和下肢力量、弹跳力都有良好的效果。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来选择自己的跳高方式(包括跨越式、俯卧式、背越式等)。向高度挑战,树立信心,战胜因难,体验乐趣。
重点:助跑与起跳相衔接技术 难点:过杆及落地
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
1、师示范跨越式跳高讲解跨越式跳高技术
2、师口令要求学生做原地起跳动作并领做
3、师示范上两步助跑及起跳动作(不过杆)
4、师口令指挥依次做上步练习并纠错
5、师口令指挥做上三步练习
6、指挥学生分组做练习
7、在巡视的过程中随时调剂
8、集中讲评,要求做得好的示范
3.教材分析(跳远)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与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又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蹲踞式跳远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助跑和起跳相结合是本次课的难点,助跑和起跳的良好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完整技术,进而提高跳远的远度。
动作要领
1.原地练习。2.上1步练习。
3.3-5步助跑练习
4.5-7步助跑练习
5.全程助跑练习。
4.教材分析《快速跑》
跑是青少年游戏、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技能,也是初中生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快速跑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发展身体的的协调性及奔跑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让学生在自然奔跑中体验到跑的正确姿势。
重点:掌握快速跑起跑衔接加速跑的方法和要点。难点:快速摆臂及后蹬动作的协调配合。
5.教材分析(中长跑)
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多数为独生子女,个性很强,吃苦耐劳精神较缺乏;怎样才能让学生对中长跑感兴趣呢?本节课根据新课标“目标统领内容” 和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我选择中长跑与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复习合理分配了上下肢运动负荷,以及选择学生相互协作的游戏作为教学内容,把单
一、枯燥的内容尽量趣味化,选用趣味性强的组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中长跑训练转换成趣味性强的一节体育课。
重点:正确掌握耐久跑中的途中跑技术和呼吸节奏。
难点:正确了解耐久跑的体力分配方法,要求学生对自己体力有一个自我认识。
6.教材分析《后滚翻》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为了贯彻素质教育和快乐体育,这节课我选用了《后滚翻》为主教材,并搭配快乐游戏《过障碍接力跑》为副教材。《后滚翻》是体操中的一项技巧运动,是学生在学习了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它的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空间感,而通过快乐游戏,愉快学生身心,反馈教学效果,把课的快乐气氛推到高潮。
重点:团身、重心后倒、向前推手。难点:团身紧、后倒快、推手有力、平衡。
7.教材分析:“鱼跃前滚翻”变向跑
鱼跃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惫和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为以后技巧联合动作教学服务。“鱼跃前滚翻”的蹬、跃、撑、滚等各技术环节,同其他滚翻类动作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学好“鱼跃前滚翻”对以后的滚翻类教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初中滚翻类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鱼跃前滚翻”动作要点概括讲四人字:蹬、跃、撑、滚;重点:蹬、跃;难点:跃和撑腰结合。变向跑:重点在跑进过程中,快速降低重心和快速变向;难点:控制身体重心和快速变向的协调能力。经常参加“鱼跃前滚翻:和变向跑练习可提高身体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培养学生动作灵活,反应敏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践指导作用。
重点:蹬、跃;
难点:跃和撑腰结合。
变向跑:重点在跑进过程中,快速降低重心和快速变向; 难点:控制身体重心和快速变向的协调能力。动作要领:
A、前滚翻练习,2次; 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两腿有伸直过程。B、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练习3--4次;要求:双手远撑。C、教师示范鱼跃前滚翻完整动作,并结合图解,归纳、诱导、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及保护帮助方法。
D、学生在保护帮助下自由练习鱼跃前滚翻。
E、跃过同伴平举的手做鱼跃前滚翻动作并逐渐过渡到穿越呼拉圈动作。要求:根据练习者要求可自由调整平举手的高度和远度。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多次用语言强调学生在空中膝关节不要弯曲,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F、根据自己练习情况结合教师评价,组内讨论进行自我评价。
8.教材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篮球:1)双手胸前传接球 2)复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材浅析
本 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和复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球和传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 战术的基础。传接球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同其它技术动作衔接、转换,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传接球的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学习篮球技术做好准备。
重点: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及接球的缓冲和传球的翻腕动作。
难点:双手胸前传接球—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9.教材分析:(单手肩上投篮)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是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投篮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基本方法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快速,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 重点:投篮动作手型正确标准。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拿球时手心空出。
1.以上的练习主要为了进一步建立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概念,掌握单手肩上投篮的手法.上下肢协调配合,加强投篮和身体协调性的结合.2.通过挂图和示范讲解让学生明白单手肩上投篮的正确姿势。
3.讲解动作要领和要求:投篮手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手腕后仰,大小拇指间的夹角约为80%,以扩大对球的支撑面,用指根及其以上部位托球的后下方,球体的重力作用线近乎落在食指和中指的指根部位肘关节自然下垂,另一手扶球的侧上部,置球于同侧头或看前上方,然而要做到,快,准,出手点要高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集中纠正讲解刚才练习过程中的错误。
10.教材分析: 《排球》
排球作为球类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排球具有重量轻和易学易掌握等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包含了准备姿势、移动、垫球三个部分。通过游戏和教学比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本技术、竞赛规则运动到游戏和比赛中,从而达到身心发展的目的。
重点:手型 击球点
难点:击球的时机 上下肢协调配合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动作要领:
1、徒手模仿练习:全身协调用力,避免蹬地与上身力量脱节。
2、击固定球练习:体会击球感觉,明确击球部位。
3、一抛一垫练习:学生六人一组,一人抛球,其他人垫球,相距3~4米,再轮流交换抛球,主要体会抬臂动作和用力时力度的控制。
.练习方式:
① 地徒手垫球练习②两人一组垫击固定球练习③辅助练习: 抛接球练习④自抛自垫球1次练习⑤自抛自垫球多次练习⑥分小组垫球练习
11.教材分析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
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运动中的发球技术,此技术在比赛可直接作为进攻,发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方的一传,一传质量不好会大大影响技战术的发挥。所以学好发球技术是我们初中排球教学的重点之一。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学习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和方法,明确正面上手发球对自身发展的价值。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进退法”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本课是正面上手发球的第一节课,着重从正面上手发球技术中的抛球、挥臂,手型、击球点为关键,为以后的教学训练和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点:抛球、挥臂、击球部位 难点:抛球、挥臂时全身协调用力
动作要领:
1)两人一组做击固定球练习,教师语言提示击球部位和手型。
2)各组对挂网4-5米做右肩前抛球和自抛击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体会抛、引、击的连贯动作。
3)各组动作展示,教师引导集体评价,肯定正确动作,指出存在问题,提出练习要求。4)分层击球过网练习。教师提出练习要求,自己选择发球区域。
12、教材分析(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实心球是一项力量和动作速度相结合的项目,以力量为基础,动作速度为核心。它是学习较复杂投掷动作的基础,也是自我力量练习的基本方法之一,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所以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通过教学,可以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和腹背力量,提高学生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教学重点:最后用力 教学难点:全身协调用力
13.教材分析(武术)
武术是中国的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套路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提高所学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学习和体验不同风格的武术套路动作,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
教学重点:仆步穿掌、歇步冲拳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动作要领:
(1)仆步穿掌、歇步冲拳。
(2)教师做镜面示范,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3)学生自由组合,体验动作。(4)自由体验
(5)集体练习,汇报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