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时间:2019-05-12 16:3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篇: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

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戏剧艺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主讲人: 杨绵军

固始县柳树店乡第一初级中学

2014年7月20日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

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戏剧艺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杨绵军

一、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多媒体,构建校本课程资源库。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搜集、整理戏剧相关信息,形成具有校本特性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开发校本课程的潜在能力,注重搜集和整理戏剧教学中的优秀课例,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本教学案例资源;再者,通过地方丰富的戏剧资源,采用参观、采访、聘请校外辅导员等多种形式,丰富校本课程资源。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形成具有校本意义的资源库,再通过多媒体,达到资源共享。

二、课程类别:自编类

三、授课对象:七—八年级学生

四、课程目标:

1、了解戏剧文学的有关知识。

2、感受戏剧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3、培养学生对戏剧文学的兴趣、热爱。

五、课程内容:精选戏剧文学(剧本)供学生欣赏学习: 《白毛女》 《陈毅市长》《将相和》 《群英会》 《朝阳沟》 《打渔杀家》 《野猪林》 《枣儿》 《威尼斯商人》《天仙配》

六、课程实施:

1、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录像,让学生了解戏剧文学的博大精深,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2、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戏剧表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

3、通过学生写观后感或读后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戏剧文学,感受其无穷的魅力,进而热爱戏剧文学,让戏剧这种文学艺术得以永久传承。

七、授课时间:每双周五下午第四节课(以下案例的教学设计属于阶段性汇报教学活动)课时安排:全学年30课时。

八、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固始县柳树店乡第一初级中学

二0一四年七月二十日

《白毛女》《打渔杀家》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戏剧知识、培养学生欣赏戏剧的能力。

2、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3、加强课内外衔接,激发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二)、教学重点:

了解戏剧知识,达到课内外衔接,培养戏剧欣赏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时数: 五课时

(四)教学步骤: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好!有这样一幅合字联:“虚动干戈即为戲(戏),又加一点便成文”,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戏中寓文,文中有戏的特点。戏剧艺术,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我们这个单元所选的就有歌剧《白毛女》,话剧《陈毅市长》,京剧《打渔杀家》。作为戏剧文学,它们都具有时间、人物、情节、场景等戏剧要素,有尖锐的戏剧冲突,语言简练、生动、富于个性等特点,这些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进行了阅读、体会,但戏剧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仅靠阅读是不能完全品味其魅力的,还必须配合音乐、舞蹈、美术来理解戏剧主题,把握戏剧人物。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戏剧知识,提高欣赏能力,弘扬民族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门独特的艺术。请看歌剧《白毛女》(电脑一体机播放)。

2、主题再现:

师:看完歌剧《白毛女》,同学们有何感想?我们是不是觉得杨白劳、喜儿可怜,黄世仁可恨?但是杨白劳、喜儿可怜,黄世仁可恨是怎样表现的呢?我们从歌剧《白毛女》中体会到什么样的主题呢?学生:从歌剧《白毛女》中我们感受到了杨白劳、喜儿可怜,黄世仁可恨;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可怜,地主阶级的可恨。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样一个主题。至于怎样表现我们不大清楚。师:你们体会的很好,可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需要借助文学、音乐、绘画、美术、舞蹈、雕塑等艺术形式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可它主要是通过语言表现主题、塑造人物。

3、歌剧介绍与欣赏:

⑴、介绍歌剧《白毛女》的特点:

师: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且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主要以演员的唱来表现剧情,塑造人物。本单元的第一课就是歌剧《白毛女》。歌剧世界,名作浩瀚,为什么单选这出呢?因为它是我们中国的“土特产”,是我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它不仅借鉴了西洋歌剧的手法,更重要的是继承了我国古典戏曲和民间歌舞的传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比如喜儿出场时唱的《北风吹》一段,我们先采用欣赏诗歌、小说、散文的一般方法棗朗读来体会。

⑵、比较欣赏《北风吹》一段:

①朗读品味。师朗读《北风吹》:“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请学生品味,教师小结:语言如诗,而感情却未充分体现。歌剧《白毛女》为此段配上了河北民歌《青阳传》。这种比较欢快轻松的曲调,就将喜儿天真、纯洁、善良可爱的性格,以及大雪带给她的惊喜,盼父归的急切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请同学为大家演唱《北风吹》。

②演唱欣赏。欣赏歌剧《白毛女》之《北风吹》。

③师:不用问怎么样,同学们的掌声已经告诉了我。大家已经从她优美的演唱中体会到浓郁的民族色彩,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

(3)、结合练习,欣赏《扎红头绳》,体会人物感情。在《白毛女》这一课的练习里,有这样一题:欣赏《扎红头绳》这段对唱,体会人物的心情。这段唱词如诗般优美,配上富有民族色彩的音乐,更脍炙人口,传唱不衰。下面我们请同学欣赏《扎红头绳》对唱。师:谁来说说这段唱表现了人物什么心情?(明确:表现了杨白劳疼爱女儿和喜儿感受到父爱温暖的喜悦和欢快的心情。两段旋律、唱词基本相似还表现了父女心心相印,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能激起对害得他们家破人亡的地主的刻骨仇恨)。(4)、京剧介绍与欣赏:

比较欣赏京剧《扎红头绳》,导入对京剧的介绍。师:《白毛女》这出戏非常好。《扎红头绳》这段又特别能表达父女之情,很多剧种都移植了这出戏,而且大多保留了这段对唱,下面请大家再欣赏一段《扎红头绳》的对唱,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是什么剧种?(欣赏京剧《扎红头绳》对唱)师:请一位同学回答是什么剧种?(明确:京剧)师:在这个单元里,就选了京剧《打渔杀家》。我们的戏剧种类非常多,为什么单选京剧呢?(视情况请学生回答)师:京剧是我国最大的剧种,称为“国剧”,是我们的“国粹”。中国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以梅兰芳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戏剧表演体系与德国布莱希特的叙述体表演体系,前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体系,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作为炎黄子孙,学语文,就要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为我们拥有这样瑰丽的艺术财富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讲究唱念做打,手眼身法,这些东西仅靠朗读是无法品味的。比如《打渔杀家》这出戏开头,桂英唱[西皮导板]“摇动船儿似箭发”,什么叫西皮导板,老师讲得再清楚,你不亲耳去听一下,也难以理解。又如念白中“喂呀”一句,普通话朗读是不行的,必须“喂„呀„”(师示范)既具有声韵美,又表现桂英伤感老父年迈,担忧生计无望的心情。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体会一下京剧的音乐美、表演美及绘画美,并了解一下行当及特点。

、体会京剧特点。

1、京剧的音乐美:师:京剧的音乐属于板腔体,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西皮多表现激越、高昂、流畅的情绪,有导板、慢板、原板、流水、快板、散板、摇板等;二黄多表现哀婉、思念等情绪。京剧的伴奏,既有很高的音乐欣赏价值,又能对演唱起重要的烘托作用,形成了文武场合奏和以京胡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独特风格,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介绍文场:京胡(高亢)京二胡(淳厚)演奏一段曲牌)(介绍武场:鼓(是乐队的指挥),大锣、小锣、铙。合奏一段锣鼓经)。师:别看这几种打击乐简单,但要配合在一起打出名堂,就不容易了,不信可以试试。(武场示范,学生2~3组参与敲锣打鼓)。师:“不打不知道,配合真重要”,这里面所体现出的协作精神对于我们是很有启发的。倘若“你打你的鼓,我敲我的锣”,那将什么事也做不成。

2、京剧的表演美:师:京剧不仅音乐美,它的表演也具有独特的风格,那就是程式化、舞蹈化、虚拟化的表演特点,如《打渔杀家》中的“摇动船儿”,是不是表演时真就摇一支小舟上台呢?显然不行,演员手摇船浆,步似流水,仿佛穿行于烟波漂渺之中,反给人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美妙之感。所谓“马鞭一端,走过万水千山;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就是这个道理,下面我给大家做几个动作,同学们猜猜我在干什么?(师示范,学生猜)

师:哪几位同学愿意上来跟我学做动作?(学生学动作)师:“不学不知道,功夫要下好”,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工作、学习不也是这样吗?

3、京剧的绘画美:师:京剧的表演这样美,为配合京剧的表演所展示出的绘画美,也是独具特点的。京剧的服饰流光溢彩,道具琳琅满目,人物造型各具特色,尤其是京剧脸谱,鲜明生动,惟妙惟肖,与京剧表演融为一体,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一首歌叫《说唱脸谱》,同学们会唱吗?和老师一起唱。(学生齐唱《说唱脸谱》: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义)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忠)黄脸的典韦(勇)白脸的曹操(奸)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刚)(3)结合《打渔杀家》了解京剧的主要行当及特点。京剧在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好剧目,为什么我们书上单选《打渔杀家》呢?一是便于和《白毛女》对比,都反映了剥削与反剥削,揭露了封建地主与官僚狼狈为奸欺压人民的罪恶,反映了“惩恶”的主题。二是这出戏唱念做打俱备,人物行当齐全。有谁知道京剧有哪些主要行当?(明确:生旦净末丑)下面请出演员来认识一下京剧的主要行当。(请演员出场)

①请出“萧恩”让同学辨认,介绍其为“生”,中年以上称“老生”,带“髯口”(胡子),唱腔用本嗓,苍劲淳厚。武打戏多由武生或文武老生表演。

②请出“李俊”让同学辨认,介绍其也为“老生”,另外,有小生,如《群英会》中的周瑜。

③请出“桂英”让同学辨认,介绍其为“旦”,妇女称“旦”,多用小嗓演唱,声音柔美,行腔委婉动听,如《白毛女》中的喜儿,《打渔杀家》中的桂英,另还有老旦,武旦,彩旦等。

④请出“倪荣”让同学辨认,介绍其为“净”,俗称“花脸”,嗓音粗犷、雄浑,多表现性格、品质有特异之处的男性,有文武之分。

⑤请出“丁郎”让同学辨认,介绍其为“丑”。由于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而称“小花脸”,多表现诙谐幽默或狡诈、邪恶之人,也有文武之分。

(4)、整体感受。特点介绍了这么多,还是让我们整体来感受品味一下。参加今天演出的有我们的同学,尽管学习很紧张,但他们在专业戏剧老师的指导下,仅用两三周的课余时间就拿下这出戏,确实很不简单。也许你会觉得还很幼稚,或许还会出现差错,但是,让我们用掌声给他们鼓励,为他们叫好,欢迎他们和老师一起表演《打渔杀家》选场。(欣赏《打渔杀家》,老师适当评讲)

4、结束语:“不看不知道,戏剧真奇妙”。今天的课,我们通过课内外衔接,对书上的知识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对祖国的戏剧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在生活中学语文吧!在实践中去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文学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5、作业:一堂语文课。(学生写见闻感受)

6、课程评价:

审美体验是在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在教学的各项内容、各个环节中,老师无不以情感人,创设艺术化的教学氛围,让师生共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培育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它的产生与保持,取决于学生是否能从戏剧的语言动作中获得美的享受和身心愉悦,因此,老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从地方特色引入,创设戏剧氛围,渲染学生的情绪(影象资料),让学生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交流。对学生所表现的积极学习行为给予赞赏和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生成强化。(2)注重文化品位: 戏剧蕴涵了很深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所以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了解到戏剧的文化魅力(从多媒体、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资料),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性与时代感性,形成多元文化,达到传承民族文化,拓宽艺术视野的目的。(3)在实践中发展: 实践是培养说唱表演能力的最有效形式。因此教学中应激励学生主动地参加集体性、多样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潜能,获取新的知识,本课程属于提高性艺术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自主的空间。使每一位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都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

第二篇: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选修课:《我的地盘我做主》

——班级文化制作教学设计

唐县北罗中学崔志华

课程名称:班级文化制作 授课对象:初一年级学生 课 时:1课时

一、设计意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一种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里也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触动学生自发地加入建设班级文化的行列,使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构成积极的互动,取得教育的成功。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为班级创造出班级硬文化,为以后的班级管理提供导向、凝聚、规范及激励作用。另外在制作小组文化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学到不少知识,使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并通过让学生设计及在班内长期展示亲手制作而成的小组文化,使学生从心底里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更重要的使小组及班级的凝聚力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

北罗中学乘着课改的东风,积极学习不断调整,坚持将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进行小组教学。但由于本校的课改尚处于形成时期,实行小组教学时还是有很多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不愿意每个学生动能参与到课程中来,这就需要小组之间形成你争我赶的竞争力,而在小组之内则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是小组成员凝聚在一起,对小

组产生认同感。本课则是针对这一现象而设置。

在已经进行了《班级文化展》并布置了构思小组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活动选用材料简便,方法灵活,并且便于活动的展开和扩展,个体创造的成功感与集体合作的成就感均能得到直接的体验和感受,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创造愿望。

三、资源分析:

班级提供:彩纸8张/组,剪刀1把/组,双面胶一卷/组,彩笔两盒。其他材料自备。

四、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制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通过剪、切、割、贴等方法,及对废弃物的合理利用,设计制作出代表自己小组思想的物质文化。

3、通过交流感受,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

五、重点、难点:

重点: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利用有限材料以及自带的废旧材料精心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以及制作后有所收获。

难点: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思考,把这节课再创新、升华,将班级硬文化上升到软文化。

六、活动方式:

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自己的文化。实物演示法、集体讨论法、教学演示法。

教学手段: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班级文化小组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开阔学生的思维。

活动准备:彩纸8张/组,剪刀1把/组,双面胶一卷/组,彩笔两盒。废弃的纸盒、日历、漂亮的包装纸等辅助材料自备。

七、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思想

1、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班级文化,并欣赏了很多各具特色的作品,今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制作出我们自己的小组文化,并组建成我们班的班级文化。

2、幻灯出示搜集的班级文化图片,仔细观察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说出自己小组的结构和特点,自己的小组文化要体现什么样的思想。〔设计意图:直接引入课题,以出示图片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我们的设计

1、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各小组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小组成员的特点,及自己小组的特征、思想,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文化(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

2、老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设计和制作方法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3、提醒学生分工合作,节约时间。

4、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文化作品,并为在班内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体验成功的乐趣。

〔设计意图:制作自己小组文化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我体

验,通过制作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直接感受到实物所具有的可塑性,可变性,可操作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展示的过程中,通过解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我们的作品

1、分组讨论班级文化组合方案,对制作的小组文化进行规划,同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品布局的合理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2、小组合作将小组文化组合成体现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陈列到班级的各面墙壁之上。

(四)我们的感受

1、在陈列的过程中注意将各小组的文化糅合成一体,不能过于突兀,这就要求将各小组的作品进行适当的增减。

2、让学生谈感受(如何让集体生活既多彩又和谐?班级纪律的建设等)

3、给班级文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并介绍各小组的小组硬文化,及由此体现的思想。

〔设计意图:体验用美术手段美化生活的乐趣,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比一比,赛一赛(本环节将在课下进行)

1、将班级文化制作成图文资料,并将各班作品集中展示,教师邀请大家参观。

2、各班级代表介绍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

3、评奖并颁奖。

〔设计意图:体验用美术手段美化生活的乐趣。分享各班的班级文化,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 4 的综合素质。〕

(六)布置下节课用具

1、瓦楞纸、剪刀、胶水、手工纸、圆规、直尺。

2、收集各种标志:衣服商标、交通标志等。

八、板书设计

我的地盘我做主-----我们的班级文化

1、我们的思想

2、我们的设计

3、我们的作品

4、我们的感受

九、课后反思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教育气息,是衡量这个班级优劣的重要标准。在一个窗明几净,富有极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同时学生的道德情操也会得到陶冶。班级文化通过加强文化之间的互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不断提升个人境界。而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代表自己思想的班级文化,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班级、小组主人翁态度,增强了学生参与小组、班级活动的愉悦感,将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

第三篇: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之追及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内容简介:追及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问题,利用方程解决这里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方程的用途,其实这也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常常需要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相转换。

二、教学目标:

1、分析相向而行的同时与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2、了解疑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三、教学重点:

利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学难点:

寻找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大家都知道最重要的阶梯步骤就是列出方程,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又是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这就要用到平时学到的一系列的公式了,回想一下学过的公式有哪些

3、那么下面的这道题会用到哪个公式来解决呢?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问题:(1)、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小明行走的路程与小明爸爸行走的路程的关系吗?

(2)、你能从上述问题中寻求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3)、题设中所包含的等量关系是怎样的?

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二)、讲授新课:

1、引入: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首先得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到的公式是:路程=时间X 速度

而如何利用这个公式来列出相应的方程呢?题目中告诉我们小明的爸爸是在途中追上了他。也就是说小明和爸爸所行路程是相等的。这就是该题目的等量关系。2. 例题讲解:

当小名的爸爸追上小明时,则小明所走的路程与他爸爸所走的路程是相等的,只不过小明所走的路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小明先走的路程,一部分是小明和他爸爸同时在进行中所走的路程,即小明先行的路程与小明与他爸爸同时行进时的路程的和等于小明的爸爸所走的路程。如果设小明爸爸经过X分(题目中出现的时间单位都是分)追上小明,在这X分钟小明爸爸行走了180X,小名行走的时间为(X+5)分,相应走的路程为80(X+5)列出的方程是80(X+5)=180X

第二问相比之下就简单了180×4=720(米)1000-720=280(米)具体的解题步骤为: 解:(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钟 根据题意得 80(X+5)=180X

100X=400

X=4

因此,爸爸追上小明用了4分钟。

(2)因为180×4=720(米)1000-720=280(米)

所以,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280米。

总结:利用线路图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

(1)行程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式:路程=速度X时间(2)行程问题的类型及等量关系 ①追及问题:

直线追及问题:同地不同时:慢者行驶路程+先行驶路程=快者路程

同时不同地:快者路程-慢者路程=间隔路程

曲线追及问题:快者路程-慢者路程=曲线周长

②相遇问题:

直线相遇问题:甲的路程+乙的路程=全程 曲线相遇问题: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曲线周长

另外:在行程问题中有顺风和逆风,顺水和逆水这两种情况,在行驶的过程中,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3、随堂练习:

小斌和小明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斌每秒跑4米,小明每秒跑6米。(1)、如果他们站在百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2)、如果小明站在百米跑道的起点处,小斌在他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明追上小斌。解:(1)可设经过X秒两人相遇,则4X+6X=100

(2)、可设X秒后小明能追上小斌,则6X=4X+10 4、能力提高题目:

育英学校六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六(1)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六(2)班的同学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一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载两队之间不断的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1)、后队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可以追上前队?(2)、联络员出发后追上前队时,距离后队有多远? 该题由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这是一格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从联络员行了多少路程来考虑,借助线路图!

5、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的体会是怎样的?(2)、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怎样的?

6、课下作业:习题5.10、2 基础训练第五课时

用教育理论来分析这节课:本节课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一例,当然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又加上了很多生活经验问题,这又会提醒学生要随时发现问题,生活中蕴含了很多数学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应用性。另外,本节课要求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四篇:教学设计校本课程

The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Bob Dylan 一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Learn about Bob Dylan,The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2016 and his song “blowing in the wind “

二、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Learn about Bob Dylan’s achievement and music style ,especially the lyrics of his song “blowing in the wind “ the meaning behind the words

三、Teaching keys and difficulties:

Be awarded to , major figure ,five decades ,date from, anti-war, civil right ,studio album ,release ,album chart ,conscience ,justice

四、Teaching methods: Understand the new words in the context;connect the latest news with key words and phrases

五、Teaching aids:

Computer ,multi-media

六、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l warming-up Give some clues and pictures and guess who he is Step 2 Introductio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or 2016 is awarded to Bob Dylan 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He is the only person who has won Grammy(格莱美),Pulitzer(普利策)Oscar(奥斯卡)and Nobel Prizes.Step 3 Blowing in the wind First listen to the song ,then according to the lyrics ,finish the blank;second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ng;third ,appreciate the song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each lyric;then learn the song

七 Feedback

第五篇: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走近吴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李云莉

一、课程资源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我校开发的乡土校本活动教材涵盖环境资源、乡土风情、历史传说三个部分。包括初步认识、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搜集、分析家乡的乡土风情、历史发展、趣事趣话;完善、设计家乡的历史传说、硕果累累和美好未来。《走进走近吴宓》是我校乡土校本课程中的一个活动主题。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国立东南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1926-1928),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1950年起任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历史系(后到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二、课程类型:乡土人文类主题探究活动课

三、课程活动内容: 大事年表人物生平3 爱情故事 4 人物轶事 5 主要贡献

四、课程活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吴宓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在活动中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如参观、访问、上网查资料等方法)查找资料、获取信息,逐步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且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吸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其时代责任感、使命感。

(二)具体目标

1、学会一点知识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改变学生以单纯被动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获得知识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广泛有效。

2、获得一点体验

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体验。由于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情景的学习活动,因为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可能收效甚微,但是他们每经历过一次探究过程,就将获取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包括: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体验;分享合作成果的体验;用科学道德和科学态度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体验。这些体验对学生的成长,对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3、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了解了吴宓的事迹和爱国精神,得到了精神、文化的熏陶。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具体活动中体会成功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促进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树立爱家乡、建家乡的情感。

难点: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

六、课程组织形式:

力求体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的原则,以五年级为单位,打破班级界 限,形成活动探究小组展开活动,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七、课程实施

(一)具体活动课时安排:

课前准备1星期、课堂活动2课时、课后延伸1课时

(二)活动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活动——收集、整理资料。

指导学生围绕《走进吴宓》这一主题,开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交流活动。分组收集有关郑成功的图片、故事、文字资料、录像等,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突出资料来源的多渠道和资料形式的多样性。在教师指导下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确定交流、表达形式。

2、课堂组织活动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的活动成果。

a、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材料分组进行全班交流、讨论。b、教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学生分享。c、谈谈自已的一些体会和感受。d、教师进行评价与小结。

3、活动延伸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吴宓纪念馆。

八、课程实施保障措施:

1、树立课程成本的观念。学校提供或帮助解决活动所需要的器材、资料、场地以及人员的联络。

2、学校将请本校有特长的老师及班主任组成教师小队作为指导小组,并根据活动的需要聘请有关部门专家、学生家长等作为校外辅导员。

3、要给学生创造一种灵活的、有利于探索研究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个人、结对、小组、全班),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使用信息。

4、学生的校外活动要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并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5、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八、课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发展,不断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观念。本课程目标设置重在学生的探究过程,重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的情感体验、情感的陶冶,重在学生的全员合作参与。因此在评价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1、整体评价学生:将学生在课程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使其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2、多元化评价学生:强调评价的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化标准。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四结合的方式。

3、过程性地评价学生: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式,即使最后结果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学生获得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价值,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4、多样的评价方式:在活动中最基本、常用的是观察法,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结合各种标志性的图案、图章或语言来记载,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另外,还可以采用展示法(以作品形式展示自己

下载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唱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合唱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训练内容:欣赏合唱视频 训练目的: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训练过程: 1、讲授合唱团纪律要求。 2、分声部,排队型。 3、欣赏合唱视频。 第二......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新闻,初步了解新闻消息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 通过最后的......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2

    校本课程教材教学----《美丽的大通》 陈海花 教材内容:美丽的大通 设计思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从而更好的认......

    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

    第一课 中国篆刻史 一、教材分析 篆刻简单的说就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觉的篆刻模块在高中开设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来说,书法、篆刻本身就是......

    三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教学设计

    三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踢毽子运动对身心发展的诸多益处,逐步掌握单脚内侧、双脚盘踢毽子的方法,能够在游戏和比赛中充分的运用。 2.通过科学......

    舞蹈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汇编)

    校本课舞蹈课教学设计 宁安市三陵学校吴雪花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舞动奇迹》 开发教师:吴雪花 课程类型:艺术类 授课对象:初中生 开发 的背景和依据: 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高涨,学......

    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历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与兖州相交的历史名人 兖州六中高二历史组 2013年3月 一.设计理念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指出:“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吴桥杂技》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吴桥杂技的起源与发展,学习2个杂技节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吴桥杂技的艺术起源,使学生了解一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