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1 湘教版必修2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说教材
《地域文化与人口》这一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本章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延伸,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影响人口的多方面因素,让学生对地域文化有了正确的认识。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人口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文化方面平时可能涉及的不多,也不了解。尤其是学生对外国文化不够了解,也许只知道一些,所以应该多举一些外国文化对人口影响的实例。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让学生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体会中国文化的不断进步。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2、学法:资料收集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
五、说教学流程
1、导入
(1)通过呈现景观图片,如印度服饰、建筑、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通过一则资料,上海的丁克家庭调查报告,使学生能初步感受到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新课
外国文化与人口
(1)通过教师讲解,举一些外国文化与人口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通过婚俗、宗教两方面,举例“晚婚的爱尔兰妇女”)
(2)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查资料及平时了解所得到的关于外国文化与人口的案例。中国文化与人口
(1)让学生自主分析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通过多方面来展现中国地域文化对人口发展影响变化情况,可以举一些实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节中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来加强了解。
(2)教师补充一些婚姻法的内容
(3)探究:中国传统人口文化中有哪些陋习被逐渐革除,哪些优良文化值得发扬光大。总结:书本上活动题: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学生讨论)
六、说板书设计
地域文化与人口
用心 爱心 专心
外国文化与人口 中国文化与人口
婚俗 宗教 生育 职业选择 人口流动
(这样设计,能清楚体现知识结构,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
●合作讨论
材料一: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为了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对人口问题的特别关注,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时至今天,世界人口已达63.8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3年底,中国总人口已近13亿。
材料二: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8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但分布的格局极不平衡,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是每平方千米2118人,而西藏每平方千米只有1.8人。按照胡焕庸线,我国的东南半壁占国土面积的43%,居住着全国人口的94.4%,而西北半壁占57%的国土只居住着5.6%的人口。这种不平衡的态势更加重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黑河国土 57%人口 5.6%国土 43%人口 94.4%腾冲南海诸岛
胡焕庸线示意图
材料三:目前,我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从总体上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文盲率为6.72%,农村小学教育质量还比较低,初中毕业生能进入高中的只有30%,而高中毕业生进入各类大学的则只有30%左右。我国的大学入学率只有美国和加拿大的1/20。平均每1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日本是中国的530倍,德国是中国的236倍。尽管我国拥有一批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但数量极少,人口总体的文化程度(12岁及以上人口)1964年为2.3年,1982年为4.6年,1987年为5.1年,1990年上升为5.5年,只接近小学水平。
阅读以上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人口面临着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无关系?试举例说明。
2.你认为目前我国民众的人口观、婚育观和传统观念相比有了哪些变化?
提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的压力过大;二是人口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还很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材料说明了”,不要离开了这个要求去泛泛谈论我国人口的所有问题。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浩瀚的海洋,其中既有优良美好需发扬光大的一面,也有迷信落后需扬弃的一面。特别是在长期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人们面对大自然还显得非常渺小,形成了人口、婚育观念,如“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亲上加亲”等等,这些观念对我国的人口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人口就没有限制地猛增起来。
用心 爱心 专心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就会随着发生变化。对第2题的回答,一定要结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水平及国家政策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材分析:
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本节内容学习的关键,文化景观是地域文化的综合表现。世界上不同的聚落都有其独特的景观,使之区别于其他聚落。聚落的建筑结构、街道布局和土地利用格局都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反映了居住者的需要、制度和价值观,文化概念比较轴象,教学可以用教材中的经典案例引入,联系多数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生活区域的文化景观,分析其中蕴含的地域文化特征。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综合思维
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核
心
目
标
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区域认知
结合区域资料,了解不同地域文化下城乡景观有不同的差异。
地理实践力
通过调查本地区的情况,了解城乡景观与当地地域文化的联系,对区域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人地协调观
城乡景观是与地域文化相协调的。
教学重、难点:
1.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中的体现。
2.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瓦尔帕莱索图片,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户人家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赤橙黄绿,异彩纷呈。这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何关联?
(一)地域文化
学生阅读教材:P42-P43,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事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有什么表现形式?
地域文化有何特点?
怎样感受地域文化?
阅读完教材之后,教师讲述:
地域文化概念: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具有显著特色的文化。
地域文化表现形式:物质方面(建筑、服饰、饮食等)非物质方面(制
度、习俗、语言、艺术等)。(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
地域文化特点: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4.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景观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多媒体展示)
(过渡)不同的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的城镇与乡村造就了景色各异的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我们可以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
多媒体展示:上海外滩,江苏周庄,深圳拓荒牛
上海外滩:中西文化的见证
江苏周庄:水乡与江南文化融合深圳拓荒牛:开拓进取、创新文化
(过渡)通过上面的多媒体展示,我们可以看到城乡景观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极大的关联,同学们还可以看一下书上P43的活动题。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教师多媒体展示:红河哈尼梯田,哈尼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学生阅读教材再思考以下问题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秋收以后到次年春播以前的休耕时节,是这里的旅游旺季。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稻田的灌溉依赖山泉溪流。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生产活动
用水、用地制度
价值观、审美情趣
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过渡)通过活动题我们可以看到红河哈尼梯田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极大的关联,作为人类聚居地城市和乡村又与地域文化有什么样的关联呢?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教师板书:(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学生自学P45,思考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有何关联?
教师多媒体展示江西婺源月亮湾:
1.乡村景观体现人地和谐(宅高田低: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谐乡村景观。)
教师多媒体展示福建土楼:
2.乡村景观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南方土楼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共御外敌的要求、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学生阅读教材P46,宏村景观与地域文化。教师作简要介绍。
宏村位于皖南山区,历史上属于古徽州,因其独特的村落布局和古建筑遗存体现了徽州的地域文化,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宏村的布局与水密不可分,顺地势、水势,引溪流、汇泉水,构建了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村落水系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调节气温、生产、生活用水,而祠堂、南湖书院等建筑组合体现耕读文化。
(过渡)在世界上,目前城镇是人们聚居的主要场所,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行的世博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镇景观一样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
教师板书:(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学生阅读教材P46—P47,并思考
城镇景观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会有何特点?
教师多媒体展示浙江乌镇、瓦尔帕莱索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对比图片。归纳如下:
佛
罗
伦萨
瓦尔帕莱索
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就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
江南水乡民居在单体上以木构一、二层厅堂式的住宅为多,为适应江南的气候特点,住宅布局多穿堂、天井、院落。构造为瓦顶、空斗墙、观音兜山脊或马头墙,形成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
小结:
1.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
多媒体展示北京四合院图片(图2.39):
北京老城的四合院以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体现了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教师小结:2.城镇建筑反映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师多媒体展示故宫图片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教师小结:
3.城镇建筑城镇建筑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学生阅读教材P47,案例:人家尽枕河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是大运河沿岸的商贸重镇,素有“水城”之称,曾被誉为
“东方威尼斯”两千余年来,苏州基本保持着“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
局。城内有“三横四直”的骨干水系通向千家万户。传统民居临水而建,多为二三
层的砖木结构楼房,有些会修建阁楼
沿河房屋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外墙多为白
色,屋顶用青灰小瓦,木质柱廊漆以黑、褐色,淡雅朴素。纵横交错的水道既是交
通通道,也是商贸通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丁
这是唐朝诗人杜荀鹤对苏州水乡景观的生动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苏州的历史街区见不到高楼大厦和现代风格的建筑,仍然维
持着水、陆双棋盘格局,临河建筑仍保持粉墻煮瓦的传统风格(图2.40)。
人家尽枕河”的“案例”诠释了在自然环境基上受人文因素影响形成的苏州山塘文化景观,以及苏州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举指。
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让学生时论“人家尽枕河”景观在当下的意义。
2运用地图说明苏州所在区域自然特征对“人家尽枕河”景观形成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明粉墙黛瓦体现的文化含义。
4.讨论苏州改造、整治、修复山塘历史街区的做法是否值得推广。
教师小结:保护地域文化,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的建筑之中,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活和谐发展,是未来我们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课题。
教师布置活动: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其保护
板书设计: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从景观入手感受地域文化
从乡村的空间格局、民居等感受地域文化
从城镇的色调、建筑、空间格局感受地域文化
第三篇:高中地理《人口合理容量》教案5 湘教版必修2[推荐]
人口合理容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人口爆炸”的含义。.了解人口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影响。3 .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人口容量的自身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计算人口增长的数据资料,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计算能力。.通过分析环境资源这个限制性因素对人口增长快慢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和保护环境的意识。2 .通过学习人口的合理容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人口政策的正确性和控制人口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是: ① 环境的限制性; ② 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 ① 采用多媒体教学; ② 案例分析; ③ 学生收集资料并相互交流。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引入教学:
从拥挤效应看环境人口容量
科学家曾用一些小种群的老鼠进行实验。他们将几十只老鼠放在面积约 9平方米的笼内,不限制它们的食物、饮水和空气,研究长达两年。按正常繁殖比例计算,预计两年后最终会有 5000 只成年鼠。然而,根据实验结果发现,栏圈中的成年鼠数目一直在150一 200 只之间。科学家还发现,在这拥挤的环境里,虽然食物、饮水和筑巢材料很丰富,但动物的行为发生了异常。规律性的发情和交配行为丧失了,雌鼠甚至忘记了怎样筑巢和照顾幼仔。老鼠通常并不啮同类,但在这里成年鼠却吃掉了幼鼠。过分的拥挤使鼠群的行为出现反常,血糖急剧下降,甚至休克。
看来,生物不仅需要物质,还需要空间和领地。生态学家把这种由于生物种群密度过大而产生的结果,称为“拥挤效应”。人类是高级动物,和一般动物的拥挤效应显然有所不同,但既然是生物,也就可能会产生拥挤效应。事实上,拥挤效应在人类社会中已有体现,地球上的许多地方已人满为患。因此,提出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把地球上的人口控制在较合理的数量之内,弱化拥挤效应,维持人类合理健康的生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人口爆炸
学生活动:读图1-5 世界“10亿”人口年表,计算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100,30,14,13,12)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人口爆炸)
讨论交流马尔萨斯人口论理解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对环境资源带来不利的影响。
[马尔萨斯人口学说中的“两种级数学说”只是在一定的时间、选定的地点条件下才有可能存在,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能主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地控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都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对人类发展也是有害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马尔萨斯其人: 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 1766 一 1834),出生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年代,他 1784 年进人剑桥大学学习历史、英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并专攻数学。1788 年毕业,获得神职。1805 年担任伦敦附近的东印度学院(East India College)的历史与经济学教授。1798 年出版的他的著作 《 人口论及其对未来社会的进步的影响 》。1799 年他到瑞典、挪威、芬兰和俄国调查土地、粮食与人口的关系。1802 年,访问了法国和瑞士。次年,对其著作作了修改补充,出版了第二版。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有三个主要的观点,就是“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和“两种抑制”。“两个公理”:第一是“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第二是“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在将来也是如此”。“两个级数” : “人口在没有阻碍的条件下是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稍微熟悉数量的人就会知道,几何级数增加的量比算术级数增加的量要大得多”“根据自然规律,食物是生活所必需,这两个不相等的量就必须保持平衡”。“两种抑制”: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二者出现不平衡时,自然规律就强使二者恢复平衡。恢复平衡的手段,一种是战争、灾荒、瘟疫等,对此,马尔萨斯称其为“积极抑制”;另一种是要那些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马氏称其为“道德抑制”。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根据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初期的人口现象提出来的,当时,对他的理论存在着不同看法,在马尔萨斯的两个公理中,把人与自然界的动物等同起来,当作超社会的自然规律,从而忽视了人口问题的社会性,至于“两个级数”,虽然他说是在“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的增长规律,但是,从整个人类历史看,没有限制的条件是不存在的,所以从总的情况来说,“几何级数”增长也是不存在的。最后“两种抑制”的办法中,“积极抑制”的战争、灾荒和瘟疫其实质都是社会原因为主而引起的;“道德抑制”更是不切实际的。虽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是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人口学著作。有些西方学者根据历史发展,认为该学说反映了 18 世纪及其以前历史上人口发展的若干现象,但不能反映当时人口现象的社会原因,更没有预见到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工农业生产与科学避孕的作用。因此,也有学者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在反映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的规律上基本是正确的。但是,人口问题是个社会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同的表现。
二、环境的限制性: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由于人口增长造成的环境恶化的资料、影像和图片。.展示学生收集有关所居住地区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实事、图片。.写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限制性小论文。(可以以某一环境要素展开叙述)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资源之间应保持良性循环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 阅读“人类的空间” , 全世界的人口都可以放在英国的一个小岛 ― 怀特岛上,其材料的作用是先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概念。2. 组织学生进行三种人口发展观辩论:
3. 学生活动: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承载的人口密度,材料把我国按气候因素分成九个地区,给出每个地区年生物量、可承载人口和最大人口密度,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每个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环境承载力就不同,人口容量也就不同,得出我国人口承载力南方比北方大,东部比西部大,从而理解人口容量的相对性特点,把九片地区的可承载的人数相加约 16.2 亿,就是我国最多可承载人口,超出这一数量,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环境就会恶化,使学生明确人口容量的临界性特点和警戒性特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小结:
练习: .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下列题目。(l)从人均耕地变化曲线看,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日趋_,这一趋势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按 1955 一 1975 年的速度发展,大约在 2020 年,我国人均耕地将接近于_。(2)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3)当前,我国耕地不但在数量上减少,其质量也不断下降,原因是: .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一系列问题,根据下表中数据,分析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四篇:1.4《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说教材
《地域文化与人口》这一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本章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是对前 而内容的一个延伸,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影响人口的多方而凶素,让学生对地域文化 有了正确的认识。
二、说学情
通过前而几节课的学刊,学生对于人口方而的知谚{有了一定的认谚{,但是对于文化方 而平时可能涉及的不多,也不了解。尤其是学生对外国文化不够了解,也许只知道一些,所 以应该多举一些外国文化对人口影响的实例。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让学生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体会中国文化的不断进步。
四、说教法与学法
l、教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2、学法:资料收集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
五、说教学流程
1、导入
(1)通过呈现景观图片,如印度服饰、建筑、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通过一则资料,上海的丁克家庭调查报告,使学生能初步感受到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新课
外国文化与人口
(1)通过教师讲解,举一些外国文化与人口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通过婚俗、宗教两方面,举例“晚婚的爱尔兰妇女”)
(2)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查资料及平时了解所得到的关于外国文化与人口的案例。
中国文化与人口
(1)让学生自主分析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通过多方而来展现中国地域文化对人口发展影响变化情况,可以举一些实例,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节中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来加强了解。
(2)教师补充一些婚姻法的内容
(3)探究:中国传统人口文化中有哪些陋刊被逐渐革除,哪些优良文化值得发扬光大。
总结:书本上活动题: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学生讨论)
六、说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能清楚体现知谚{结构,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
●合作讨论
材料一: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为了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对人口问题的特别关注,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时至今天,世界人口己达63.8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3年底,中国总人口己近13亿。
材料二: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我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8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但分布的格局极不平衡,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是每平方千米2118人,而西藏每平方千米只有1.8人。按照胡焕庸线,我国的东南半肇占国土面积的43Y0,居住着全国人口的94.4%,而西北半砬占57%的国土只居住着5.6%的人口。这种不平衡的态势更加重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材料二:目前,我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从总体上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文盲率为6.72%,农村小学教育质量还比较低,初中毕业生能进入高中的只有30%,而高中毕业生进入各类大学的则只有30%左右。我国的大学入学率只有美国和加拿大的1/20。平均每1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日本是中国的530倍,德国是中国的236倍。尽管我国拥有一批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但数量极少,人口总体的文化程度(12岁及以上人口)1964年为2.3年,1982年为4.6年,1987年为5.1年,1990年上升为5.5年,只接近小学水平。
阅读以上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人口而临着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无关系?试举例说明。
2.你认为目前我国民众的人口观、婚育观和传统观念相比有了哪些变化?
提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而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的压力过大:二是人口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还很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材料说明了”,不要离开了这个要求玄泛泛谈论我国人口的所有问题。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浩瀚的海洋,其中既有优良美好需发扬光大的一而,也有迷信落后需扬弃的一而。特别是在长期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人们面对大自然还显得非常渺小,形成了人口、婚育观念,如“多子多福”“不孝有二,无后为大”“亲上加亲”等等,这些观念对我国的人口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人口就没有限制地猛增起来。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就会随着发生变化。对第2题的回答,一定要结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水平及国家政策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第五篇:高中地理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目标要求】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关于人口的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迁移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方式 B.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范围内发生改变 C.人口迁移扫指的是国内人口迁移 D.到外地旅游也是人口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C.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拉丁美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地区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C.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D.由于身体疾病的原因
4.关于我国古代人口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A.夏朝到周朝我国的人口重心均分布在黄土高原 B.东汉末年,南方的居民开始陆续北迁 C.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3左右
D.元明清期间,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战争不断发生,人口数量减少
5.下列关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说法是错误的()A.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东移 B.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C.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D.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南部和西部
用心 爱心 专心 1
6.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
A. 由农村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
,而且频率。
()
A.增加,减慢 B.增加,加快 C.减慢,减慢 D.减慢,加快
2.考察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就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3.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婚姻家庭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4.造成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区人口大量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人们被迫迁往他区
B.战争频繁,社会不稳定,人们为生存被迫迁移
C.经济发展,收入增多,人们有条件外出旅游
D.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人们想法外出打工谋生
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2003年开始通航发电,预计2009年全部竣工。到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时,库区移民人口将突破113万。根据材料完成5~7题。
5.影响库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原因 B.交通发展 C.国家政策 D.文化传统
6.对库区人口迁移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B.由农村向城镇迁移
C.由城镇向城市迁移
D.由农村向农村迁移
7.这种人口频繁地迁移现象,在我国最早开始于:
()A.秦汉时期 B. “安史之乱”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8.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
()
A.政府放松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控制 B.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
C.压缩城市人口规模的需要
D.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用心 爱心 专心 2
1.读“图1-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类产业人口结构图”回答(12分)
图1-4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类产业人口结构图
(1)图中① 反映的是
国家,因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分别 占
%、%、%。
(2)图中②反映的是
国家,因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分别 占
%、%、%。
(3)由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劳动力由第 产业向第 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到
的人口迁移,是
类国家历史上和
类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图1-5),回答下列问题:(12分)(1)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的大量增加。
(2)从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的主要流向一是从____到____;二是从_____到_____和______。
(3)和以往不同,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其目的主要是_____和_______。
(4)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阅读《美国的移民史》一文,结合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的移民史
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数不到400万。后来,许多西欧移民,加上不计其数的被带进这个国家的非洲人,为迅速发展的城市和边疆农场提供了劳力。他们建造
图1-5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了工厂、道路和运河,向西推进,在美国领土的边境地区定居就业。
到了1880年,已有大量中欧人和南欧人开始谋求去美。
内战以后,许多亚洲人开始来到美国。
最近几年,成千上万的难民及其他不同身份的人涌进美国。
美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除了一个明显的例外,所有美国人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
材料二: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图1-6)
(1)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是由著名的航海学家_________开辟的,最早进行海上探险的国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_________移向_________,从_________流向________,导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3)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大多数来自________国;非洲人是作为_______被劫掠到这个国家的;最早的亚洲人是以____________身份进入美国的,主要在________干活;“一个明显的例外,”指的是__________人。(4)文中第一段中的“向西推进”指的是国____________(内、际)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_________,人口大量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移动,试分析产生这种移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
用心 爱心 专心 4
1. 2 人口的空间变化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B 点拨: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2.D 点拨: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
3.D 点拨: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4.B 点拨:东汉末年,北方的草原民族陆续内迁。5.A 点拨: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西移
6.B 点拨: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我国的人口迁移方向为由农村到城市。【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B 点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人口迁移数量增加频率加快。
2.B 点拨:全球来看,人口迁移属于机械增长,人口数量变动小。3.C 点拨: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4.B 点拨: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区发生了战争,因此社会不稳定。5.C 点拨:三峡工程修建使库区人口大量迁移,这是国家政策调整。
6.A 点拨:库区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由城镇向城市迁移,由农村向农村迁移。
7.A 点拨:人口频繁地迁移现象在我国最早开始于秦汉时期。
8.D 点拨: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1.(1)发展中、60、30、10(2)发达、10、20、70(3)城市化、城市、②、①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2.
(1)频率大,人口迁移数量(2)农村 城市 内地 沿海 工矿地区
(3)自发 务工 经商(4)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 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城市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的特点、性质和方向等问题的理解情况。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1)哥伦布 葡萄牙 西班牙
(2)旧大陆 新大陆 已开发国家 未开发国家 政治因素(3)英 奴隶 劳工 西部的铁路上 印第安
(4)内 开发国土 东北部和中西部 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 美国南部和西部建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立了石油化工和电子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了旅游业,并且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因而吸引了大量人口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和读图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美国移民和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要求学生能从历史和地理角度去考虑问题。
用心 爱心专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