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1(华东师大版必修2)

时间:2019-05-12 17:0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1(华东师大版必修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1(华东师大版必修2)》。

第一篇:《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1(华东师大版必修2)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1(华东师大版必修2)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上外附中 林镇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从“旧封建”向“新军国”的大转型中,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方面面发生的剧烈变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和学生一起重新解读他们所熟悉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并掌握从历史故事中选择、提炼历史信息的方法。

2)通过自由讨论和学生自己的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归纳法--需从芜杂的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且没有预设答案的归纳。

3)通过向学生展示他们所提到的历史故事原始出处,树立学生历史学科应言必有据的观念,同时让他们对春秋战国历史材料大略载于哪些典籍,有一大概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原有社会价值体系崩塌后,社会大转型的曲折艰难。[重点与难点]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难点:历史归纳法的掌握 说明:

1、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终结西周的“旧封建”,开启秦汉以降的“新军国”,在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的历史叙事主线--“秩序的建立(制礼作乐)-旧秩序的崩塌(礼崩乐坏)-新秩序的建立”--中居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故为本课之重点。

2、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采用演绎法,学生习惯了老师告诉他们唯一“正确”的答案。怎样自己从纷繁芜杂的历史材料中筛选提炼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故本课将历史归纳法的掌握列为难点。[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你们知道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从他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中发掘新的历史信息。(体现旧秩序崩溃,社会大变革的信息)

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所讲的历史故事往往集中在政治、军事领域。经济领域的变革很少提及。这一部分内容需要教师加以补充。教师可通过材料十一到材料十六,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两方面证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及其所导致的生产关系变化。

3、在重新深入解析这些历史故事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从刚才你们自己所讲的故事中,你们能否归纳概括一下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各方面的大变革?

在请每组学生交流他们讨论结果的时候,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如下: 同学所讲的历史故事 同学们的结论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流亡公子重耳,伍子胥过昭关,楚庄王问鼎之轻重 礼崩乐坏,旧秩序的坍塌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信赏必罚 商鞅南门立木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的改革

宋襄公与楚国的泓水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长平之战坑杀降卒四十万 战争规则和作战形式的变化

曹刿论战,蔺相如完璧归赵,张仪欺楚,毛遂自荐,荆轲刺秦王 旧贵族的没落,“士”阶层的兴起

犬戎攻陷镐京,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民族间碰撞与融合

青铜牛尊、铁农具实物、田氏代齐 牛耕,铁器,生产力进步 新生产关系............教师最后把学生的发言略作整理,便是本堂课的最后结论。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基础上的,但经过了老师的引导和他们自己的归纳总结,又是高于他们原有知识积累的。

[资料附录]

一、高一学生可能会提到哪些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故事?

1、高一学生获知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故事的途径可能有以下几条: 1)通俗读物(譬如《上下五千年》,《话说中国》,《东周列国志》)2)中学语文教材、《中学文言文助读》所引用的《史记》、《春秋左传》、《国语》、《诗经》以及诸子百家中的相关篇章

3)相关的历史题材影视剧(譬如近几年上映的大片《墨攻》,《英雄》等)

2、由学生的知识范围出发,他们可能会提到的历史故事大概包括: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曹刿论战,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宋襄公与楚国的泓水之战,流亡公子重耳,晋文公退避三舍,弦高智退秦军,楚庄王一鸣惊人,伍子胥过昭关,孔子周游列国,勾践卧薪尝胆,墨子破云梯,商鞅南门立木,张仪欺楚,屈原沉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蔺相如完璧归赵,赵括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坑杀降卒四十万,毛遂自荐,荆轲刺秦王......二、相关史料: 材料一:

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史记 周本纪》 材料二: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於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於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史记 齐太公世家》 材料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左传 庄公十年》 材料四:

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阸,不鼓不成列。” 《史记 宋微子世家》 材料五: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 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史记 楚世家》 材料六:

楚得臣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 《史记 晋世家》 材料七:

三十三年春,秦师......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従者,不腆敝邑,为従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材料八: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九:

越王问于大夫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 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 “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材料十: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材料十一:

四年,田乞卒,子常代立,是为田成子。......於是田常复脩釐子之政,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齐人歌之曰:“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 《史记 田敬仲完世家》 材料十二: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

《管子 海王篇》 材料十三: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 齐语》 材料十四:

1923年山西浑源县李峪村出土春秋晚期牺尊,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牛鼻穿孔,戴环,这是牛作为畜力被役使的实物见证。(图见ppt)材料十五:

相传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材料十六:

各式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图见ppt)材料十七:

春秋时代列国与周边蛮夷戎狄形势图(图见ppt)材料十八

战国时代列国形势图(图见ppt)[板书设计]

在请每组学生交流他们讨论结果的时候,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如下: 同学所讲的历史故事 同学们的结论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流亡公子重耳,伍子胥过昭关,楚庄王问鼎之轻重 礼崩乐坏,旧秩序的坍塌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信赏必罚 商鞅南门立木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的改革

宋襄公与楚国的泓水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长平之战坑杀降卒四十万 战争规则和作战形式的变化

曹刿论战,蔺相如完璧归赵,张仪欺楚,毛遂自荐,荆轲刺秦王 旧贵族的没落,“士”阶层的兴起

犬戎攻陷镐京,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民族间碰撞与融合

青铜牛尊、铁农具实物、田氏代齐 牛耕,铁器,生产力进步 新生产关系............[训练设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是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是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土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

--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

1、顾炎武认为春秋战国期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核心内容是宗法、礼乐制度的崩解。具体体现在周天子权威的扫地;祭祀、聘享、宗姓、氏族、宴会、赋诗、赴告、策书之类的活动,逐渐淡出日常政治;列国之间撕开了一切温情脉脉的面纱,倾轧和兼并成为了常态。

2、你能否例举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来佐证顾炎武的论断?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设计主要是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学中所举事例的内涵。课堂教学中所举的历史故事及其细节都可以成为本题的答案。关键在于学生解读的角度和方式。如学生仅答“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不够的。可以回答诸侯见烽火竟然不至,可见周天子权威的扫地。

第二篇:(新)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牛耕技术的推广,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大量私田的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生产关系也随之出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各国竞相进行政治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因而出现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社会现象。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导致了社会的转型,秦统一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这一课,在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它是中国历史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过渡时期。遗憾的是这个课题把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并列说明,有点“混淆视听”,百家争鸣本身也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或者说它是社会变革在文化思想领域里的反映。另外,课本“社会大变革”一栏目第二段内容的编写,我觉得不是很好,“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大转型,经春秋战国500余年的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这句话是对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总结,可以放在本篇结尾,或者放在秦朝部分来讲述。因此,在本节内容教学中,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次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高一(5)班是一个普通班,全班40位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历史学科知识准备严重不足,开学两个月来,历史学科一直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对重大的历史现象的分析和文献资料的阅读理解显然还是比较欠缺,因此,课堂教学要注意基础知识的铺垫和引导性材料的提供,深入浅出,让学生学会解读、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规律。【指导思想和方法】

立足于学生,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的利用】

教材,网络资源,文献资料,多媒体技术。【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知道东周的建立;知道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推广;知道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知道列国战乱;知道列国政治改革;知道百家争鸣的出现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了解经济领域的变革和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之间的关系。

方法和过程:(1)在学习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推广,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学会简单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

(2)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的变革导致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的推动作用的史实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3)通过阅读诸子百家经典,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初步理解诸子思想的时代意义。学会阅读文献,通过文献资料来分析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到春秋战国前后500年的激荡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到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的社会转型。

(2)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说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的诸子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产领域的变革;政治领域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难点:生产领域的变革;

社会变革产生的背景和结果。【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复习前面的内容导入新课。

讲述:我们今天学习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在学习这课内容之前,我们一起来回忆前面我们学习过的夏商周的内容,夏朝是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商朝的内外服制确立了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商代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尤其是青铜制作技术和成熟的文字,确立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世界地位。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和周公的德治与礼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属于哪个阶段呢?

展示幻灯片2:中国历史朝代

学习内容:

1、西周的建立;

2、东周的建立;

3、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战国,由于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而得名。通常将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时间。)

展示幻灯片3:教学内容

(二)讲授新课

讲述: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我们从哪里开始呢?了解一个王朝或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状况,我们往往从经济领域首先开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文化、法律、宗教等往往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怎么样呢?

展示幻灯片4:经济领域

讲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两样新东西,一个是体制农具,另一个是犁耕技术,(问:这两样都与什么有关?为什么?)铁制农具和农耕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量的荒地开垦为可供耕作的农田,这些耕地的出现不是一件小事,问题是这些耕地归谁所有。按照西周井田制由公田和私田之分,(问:这些耕地属于公田还是私田?)大量私田的出现,客观商促见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整个社会经济活跃起来。重要的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自耕农和地主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周以来农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这是来自社会最基层的变化,这一变化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震动。

土地成了财富的代名词,竞相占地成了当时普遍的现象,各诸侯国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身份和政治地位,以攻城略地为目的的战争频繁地发生,最终以列国争霸和七雄并起写入历史。

展示幻灯片5:春秋形势图 展示幻灯片6:战国形势图

展示幻灯片7:连年征战,社会动荡不安 展示幻灯片8:政治领域

讲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诸侯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争霸一方,纷纷进行内政改革。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国的内政改革,我们首先来认识几个人物。

展示幻灯片9:政治领域

讲述:这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展示幻灯片10:政治领域 讲述:李悝是战国初期有名的政治家之一,是战国初期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中第一个起来变法的人。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宰相,实行变法。李悝在任相期间,得到国君的信任和同僚的支持,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李悝变法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成为战国初期一个强盛的国家。

展示幻灯片11:政治领域

讲述:战国时期改革最彻底的是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变革主要由:1)废井田、开阡陌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度,开阡陌,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打破了奴隶主世袭贵族的特权,确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政治势力;中央集权的实行,巩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发展了社会经济,壮大了地主阶级经济力量,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从以上几个人物,我们可以看出,列国内政改革的共同特点是 展示幻灯片12:政治领域

讲述:从刚才几个人物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各诸侯竞相起用贤人,进行变法改革,其共同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措施都有举贤人,奖励耕战,战国时期改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扩大到官吏、行 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这里有个问题,哪来那么多“贤人”?我们补充一点,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打破了原来“学在官府”的现象,掌握一定文化只是的“士”活跃起来。当时兴起了“养士”之风。这些“士”对社会变革的态度不同,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这是社会变革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政治统治的需要,对思想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诸子百家究竟有哪些学派,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什么看法或主张? 展示幻灯片13: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

讲述:我们通过一张表格来了解诸子百家中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请同学们把预习填写的内容展示出来(学生回答)。

展示幻灯片14、16、18,讲解儒家法家道家的主要思想 展示幻灯片19,讲解诸子思想的时代意义

(三)小结

展示幻灯片20:课堂总结

结合幻灯片内容讲述: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牛耕技术的推广,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大量私田的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生产关系也随之出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各国竞相进行政治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变革对思想文化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出现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社会现象。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导致了社会的转型,秦统一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四)巩固与提高

展示幻灯片21:巩固与提高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时代,准确的讲,应该叫东周,始于“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得名于鲁史《春秋》,之所以历史上习惯于叫春秋,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有一个从萌芽开花到成熟结果的完整阶段,历史学者们认为;叫“春秋”更能体现出这一时期的人文实质,然而,能见于历史完整记载的则是孔子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 《春秋》,后人就把这一段历史称为春秋时期,这一段时间只有242年,如果真正要准确的计算历史周期的话,春秋时期应该是“平王东迁”(前770年)至“三家分晋”(前 403年),共计368年。

(战国,由于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而得名。通常将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时间。)

第三篇: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闵行中学

范江

【教学立意】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天下大乱;诸子百家为实现天下大治,竞相争鸣,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路径。【教学目标】

知道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表现和诸子的基本观点;通过分析导致百家争鸣出现的诸多因素,体验历史现象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习得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成因的方法;领悟先秦诸子实现天下大治的伟大理想和强烈的人文关怀。【重点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

难点:诸子的主张和对后世的价值。【教学过程】

环节1:出示历史学家对“轴心时代”一段论述(见资料附录1),提出问题:此时各文明出现了哪些伟大的精神导师? 他们分别从哪个角度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与历史上的处境等根本性问题?

设计意图:引出百家争鸣现象,导入新课,并点出中国思想家思考的角度与其他文明思想家的差异,为课后总结埋下伏笔。

环节2:通过“中国社会急剧变革,出现了诸多新现象、新事物”进入本环节。呈现图片(郑庄公举行大典留下的祭祀坑)和周郑交战的一段历史叙述(见资料附录2),请学生思考:这两个材料反映当时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政治新格局。

设计意图:以二则材料表明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并接着叙述春秋战国出现的政治混乱局面,进而顺利引出该时代的特征:天下大乱。

环节3:以“变革还不止于此,经济领域也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为 过渡进入本环节。以春秋战国时期的铁质农具图片(见资料附录3),介绍铁器的出现和优点,以文献中记述的历史人物姓名和考古成果牛尊(见资料附录3)相互印证表明当时已出现犁耕。

设计意图:叙述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革,阐明社会变革的经济因素。

环节4:通过“经济的变革带来了社会风气的变化”进入本环节。用廉颇门客的一段话(见资料附录4),启发学生思考该门客眼中天下人交往的原则。

设计意图:由该材料体现当时追逐利益的社会风气。

环节5:叙述私学的兴起,旧的社会等级崩溃,知识分子游离出来形成新的士阶层。

设计意图:表明士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也是当时最活跃的阶层,成为百家争鸣的主体。

环节6:提出“怎么从大乱到大治?”这一关键问题,并讲述百家争鸣的出现。

设计意图:该问题既是对此前几个环节的总结,也是诸子百家思考的核心问题,为此后儒法道三家观点的介绍建立主线。

环节7:依据《论语》中几段的经典语句(见资料附录5),阐释孔子“仁”、“礼”思想。

设计意图:以孔子的语录来介绍其思想,突出儒家以道德协调人际关系,重构社会秩序的特点。

环节8:以孟子(见资料附录6)和荀子(见资料附录7)的经典语录介绍二人的核心观点。

设计意图:阐述二人的思想,强调孟子思想中对君主的制约。

环节9:依据韩非子的经典语录(见资料附录8),请学生们思考法家对社会变革的态度和法家“法治”的价值。

设计意图:表明法家对社会变革的肯定态度影响了其主张,凸显法家以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重构社会秩序的特点。环节10:用老子的经典语录(见资料附录9),介绍其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等思想。

设计意图:强调老子思想中的哲学色彩,突出其希望回归自然、原始状态来化解争端、恢复秩序的特色。

环节11:以板书回顾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诸子百家虽然具体主张迥异,但思考角度是一致的。

设计意图:在复习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归纳出诸子百家思考的角度都是实现天下大治,进而点出中国知识分子重政治、重人事的特点,回答了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实现了前后呼应。

环节12: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诸子百家会产生不同的评价”为过渡,进入本环节:历史的“近”与“远”。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儒法道三家中,哪个学派在当时最受统治者欢迎?为什么?从历史长时段来看,儒法道三家的思想有何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该环节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和深化。第一个问题从当时来看,理解了为何法家受君主欢迎,自然就明白为何儒道不为君主所欣赏。第二个问题从历史长时段来看,通过挖掘儒法道三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价值,凸显他们塑造民族文化基因,成为民族文化之根的巨大影响。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孔子陪坐在鲁哀公身边,鲁哀公赐给他桃子和黍子。孔子先吃黍子而后吃桃子,鲁哀公身边左右侍从都掩口而笑。鲁哀公说:“黍子,并不是吃的,而是用来擦 拭桃子的。”孔子回答说:“我知道这种用法。那黍子是五谷中排在第一位的东西,祭祀先王时它是上等的祭品。瓜果蔬菜有六种,而桃子为下等品,祭祀先王的时候不得拿进庙中。我孔丘听说,君子用下等的东西擦拭高贵的东西,没有听说用高贵的东西来擦拭低贱的东西。如今用五谷中高贵的来擦拭瓜果蔬菜中低贱的,是用上等的来擦拭下等的。我以为这样做损害了礼义,所以不敢把桃子放在宗庙的祭品前面先吃。”

(1)列举孔子的主要贡献。(3分)

(2)概括材料中所呈现的孔子形象。(4分)

(3)这段故事来自《韩非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为何要塑造以上孔子形象?(6分)

【资料附录】 1.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此时,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一些伟大的精神导师。

——王家范: 《大学中国史》

2.新格局

(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郑庄公行大典的祭祀坑 3. 新工具和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

青铜牛尊(春秋时期)

《史记》等古书记述孔子弟子的名字: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力士名牛子耕。4.新风气

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孔子:以仁释礼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6.孟子:呼唤“仁政”

“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

7、荀子:“礼法并用”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荀子》

8.法家:厉行“法治”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9、道家:无为而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第四篇:“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2 教案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

****年**月**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基本适应专题式学习。他们思维较活跃、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史料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归纳、演绎推理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法进行判断能力也有进步,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是,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叛逆性很强,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显得格外重要。高二学生已经完成了文理分科,本学期对于理科班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学生顺利通过会考。如何让理科班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对于文科班学生而言,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打好基础。教师可以尝试开展难度较大的感悟式、探究式、史料研读法等自主性学习。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学习要求:知道诸子百家的主要流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为例,了解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色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学生要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局面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流程】

〘导言〙

〖文科〗如何学好历史?

一、自求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菩萨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问:真的是一百家吗?

答:不是。‚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问:‚争鸣‛是什么意思?

答:所谓‚争鸣‛,是指‚诸子百家‛之间互相诘难、批驳而形成的局面。问:诸子百家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对立、相互批驳吗? 答:不是,还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

课本P7‚知识链接‛:‚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

我们可以想象,春秋战国时期,代表各阶级、各政治派别的学者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在思想文化领域该是怎样的一种繁荣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一问题,老师先来讲一个故事: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投影: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挣了钱呢? 娶媳妇儿!娶了媳妇后呢? 生娃娃!

生了娃娃,让他干什么? 当然是放羊!!

看了这段对话,我们不少同学都笑了。但我们在笑过之后,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放羊娃会有如此单纯、幼稚,甚至可笑、可悲的想法呢?

答:因为他受的教育太少了。问:为什么他受的教育太少了呢? 答:因为他家太穷了。

问:他的想法归根结底受到什么问题的制约? 答:经济问题,生存环境。

这折射出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大家想想,是什么规律?

答: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我们能否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说一说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呢? 答:中国社会处于动荡变革时期,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等旧制度走向崩溃;东周王室衰微,天下大乱,诸侯崛起,诸侯为了在争霸中胜出,纷纷招揽天下人才,士大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很多贵族在战争中沦为平民,不少士大夫兴办私学,评论时局,寻求恢复社会秩序的良方,把本来只保存在贵族阶层中的知识带到民间;……

投影:

⑴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社会重大变革

⑵经济:井田制崩溃

⑶阶级关系:‚士‛的活跃

⑷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诸子百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儒、道、法、墨四家。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主要观点是什么?现在我们就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个学派,开展分组学习。

投影: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问:这是哪位历史人物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呢? 答:孔子。

下面让我们共同解读一组图片,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投影:孔庙

答: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即周礼。是礼仪规范和良性化的社会秩序。请思考:‚仁‛和‚礼‛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答:‚礼‛则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具备‚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践行‚仁‛的品德。投影: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问: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定吗?

〘学生可能肯定它也可能否定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做必要的引导,指出孔子希望回到西周时的社会等级秩序,维持贵贱有序,有保守之处;但是,这一主张也有很大的积极性,因为它非常重视每个人的责任,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身份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这样,天下便会仁爱和睦。孔子关于个人责任的主张,后人把它阐发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么完整而远大的人生理想,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投影: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由材料可知孔子的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的精力来办教育,成绩斐然。他在教育中总结了不少精彩的话。〘由同学们列举孔子的教育主张,每人一句,不重复。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所创立的这一套学说,我们后人称它们为儒家学说,而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在儒家的历史上还有一位‚亚圣‛,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

答:孟子。投影:

相传孟子问齐宣王说:‚如果一个人把妻儿托朋友后远行,回来后发现妻儿在挨冻受饿,他该怎么办?‛宣王回答:‚应当同他绝交。‛孟子又问:‚如果管刑罚的官员不能管好自己的下级,又该怎么办?‛宣王回答:‚撤他的职!‛孟子又问:‚如果一个国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王顾左右而言他,不敢正面回答。

孟子的意思很明确,国家治理得不好,国君不能胜任,人民有权使他易位。基于这样的理念,孟子发展了孔子‚德治‛的思想,提出‚仁政‛的学说。孟子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一种什么思想?

答:民本思想。

因为孟子对儒家学说作出了这样巨大的贡献,所以后人把孔子和孟子并称为‚孔孟‛。

到了战国末期的时候,儒家又出现了另外一位大师级的人物——荀子。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观点,什么是‚天行有常‛呢?

答:自然界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

正因为荀子认为自然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所以荀子又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号召人们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当然,荀子也很重视‚礼‛,他认为学习的目标就是认识和把握‚礼‛。

投影:孔子问道于老子

相传一代宗师孔子曾长途跋涉、虚心求教于博学多才的老子,这所表现出来的诚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后世学者感叹羡慕不已,这成了我国文化史上一个动人的故事。

阅读教材,结合下面出示的《老子》摘录,归纳老子的基本思想。投影:

韩非是当时韩国的贵族。在春秋战国那个特殊的年代还存在着这样一个阶层,他们衣食简单、生活简朴,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这个派别,我们称它为‚墨家‛。

投影:电影《墨攻》海报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特别强调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建立了自己的‚兼爱‛、‚非攻‛的主张。除此之外,还提出了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著述讲学,周游列国,思想互相激辩,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刚才我们一起感悟了学术大师们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碰撞出的璀璨的思想火花。那么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到底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历史影响呢?

投影:诸子百家在现代中国

9月28日,2009己丑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孔庙举行,来自国家、省、市有关领导、海内外的儒学专家、孔子后裔、孔子崇拜者数万人参加这一典礼。

——摘自《中国新闻网》

投影:诸子百家在世界

俄国著名文豪托尔斯泰说:‚我受中国的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家中挂着孔子画像,以示崇敬。伏尔泰甚至自喻是‚孔门弟子‛。

在新加坡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在修己爱人、诚信谦和、廉政公平、高度文明等方面,都表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影响更大。

在美国出版的《名人年鉴手册》所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孔子被排在第一位。他与穆罕默德、耶稣和释迦牟尼一起,被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投影:海外孔子学院分布图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板书)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⒈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⒉儒家思想在吸收各家之长融合积极因素的过程中形成发展,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其实,不仅仅是儒家思想,百家争鸣中的各派思想直到今天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请大家各抒己见,谈一谈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与百家争鸣中的各派思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答: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建立和谐社会;八荣八耻;以民为本,取消农业税;建立节约型社会;义务教育;诚信;孝;因材施教等;……

可以说,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今天,每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我们往往要从那个时代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灵感。

投影:

现在某校的水电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水电部门通知,如果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停水停电。请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派别出发,分别给该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问题的办法。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儒家代表:谁浪费水电,就要找他谈话,给他讲道理,让他意识到浪费水电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内心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并清楚浪费水电的行为是不符合礼的规范的,我想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了。

道家代表:我们建议采用‚无为‛的办法,让这种浪费的行为再维持一段时间,等水电部门停水停电后自然就会让浪费者体会到浪费的后果,这样就会让其内心树立起节约的意识。

法家代表:我们觉得应该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制度,对浪费水电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可以成立一个督察队,对浪费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一旦发现就采取有力的惩罚措施。

墨家代表:我们会加强节约意识的宣传,通过这种方式来树立他们的节约意识。另外,我们会身体力行做节约的典范。

第五篇:英语教案必修1。2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世界英语”为话题,介绍了英语在当今世界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好英语的必要性,了解英美语言在词汇、拼写、语音等方面的区别,学会用请求和命令两种方式转述他人的话语,知晓在写作过程中尽量使用间接引语的优越性。

1.WARMING UP提供了一个因不了解英美两国人在用词差异上造成误解的例子,使学生们认识到掌握英美两种语言差异的重要性,为Integrating Skills 中英美语言差异一文作了铺垫。

2. LISTENING部分要求学生听后快速记下房东太太对Brown先生所讲的住房规矩,培养学生通过听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在“写”的实际中运用“请求和命令”两种用语间接转述他人的请求。

3. SPEAKING部分要求学生三人一组合作,学会在不同场合下运用请求和命令两种用语口头转述他人所说的话,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PRE-READING 是READING的热身活动。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第二语言(英语)的重要性。

5. READING部分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的三个段落均说明了英语的确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6. POST-READING 部分设计了两种练习,练习一的前两题是细节题,第三题是一个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将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练习二是填空题,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概括中心思想。

7. LANGUAGE STUDY分词汇和语法两部分。其中,Word study 旨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生词的能力;语法部分是有关“请求和命令”用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8. INTEGRATING SKILLS 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归纳其差异的基础上写一篇有关“英美语言差异”的小短文,也可模仿课文写出你所熟悉的不同方言的一些区别。

二、教学对象 高一英语基础班学生

三、课时安排

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我将课文进行重组。从话题内容上分析,WARMING UP与SPEAKING部分的PART TWO话题较为一致。将WARMING UP作为SPEAKING部分PART TWO的引入部分,作为一节“口语课”,让学生了解英美语言的确存在差异,进而让学生练习和掌握语言交际中遇到障碍时的一些常用句型。将 LISTENING 和SPEAKING部分的PART ONE设计成一节“听力课”,为本单元语法课作铺垫。将PRE-READING, READING和POST-READING整合上一节“阅读课”,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技巧。将LANGUAGE STUDY和WORKBOOK中的PRACTISING语法练习题整合在一起上一节“语法课”。利用INTEGRATING SKILLS的READING和WRITING上一节“读写课”,让学生了解英美两种语言的差异并将其整理成文。课型设计与课时分配

1st period 口语课(50分钟)2nd period 听力课(50分钟)3rd period 阅读课(50分钟)4th period 语法课(50分钟)5th period 读写课(50分钟)

四、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对话法,交际法

五、教学步骤

本单元将分为五个课时来讲解,这里主要是第一个课时“口语课”的教学过程。Speaking

(一)教学目标 Teaching goals 1.语言目标language Target a.重点词汇和短语

bathroom, towel, closet, pronounce, direct, have a good flight, at all, make oneself at home, if you’ll excuse me now, stay up, end up with b.交际用语

Can you spell that please? Could you repeat that, please? What do you mean by...? Could you speak a bit slowly, please? Sorry, I didn’t follow you.I beg your pardon? How do you say...in English? How do you pronounce...? What does...mean? Can you say that in a different way? 2.能力目标 Ability goals To learn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学习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一些不同点)3.技能目标 Learning ability goals Let students learn how to deal with language difficulties in communication.(让学生学会处理口语交际中的语言障碍问题)

(二)教学重点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2.How to make up another dialogue for three students and act it out in class.(怎样让学生三人一组创造对话并在班级里表演出来)

(三)教学难点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use different sentence patterns for language difficulties in Communication(怎样用句子替代在交际用语时出现的语言障碍语句)

(四)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 1.Listening to the tape.(听录音)2.Pairs work to practise the dialogue and make up another dialogue(cooperative learning)小组练习对话并自己组对话

(五)教学过程与方式Teaching procedures && ways Step I Greetings and Revision(组织教学)T: Good morning/afternoon, boys and girls!Ss: Good morning/afternoon, Mr Chen!T: Sit down, please.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but I want to check your homework first.(检查词汇,句子掌握度记作业完成情况)

1.Check whether they have remembered the ten important sentences.(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了重要句型)

2.Check whether they have previewed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Then the teacher write down: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 The First Period on the blackboard.(检查学生是否有预习新课文和复习学过的课文知识)Step II Warming up T: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try to guess: Qs: 1.What do you think is happening in the picture? 2.Where do you think is the man? Sa: A funny story is happening.Sb: The man is in the bathroom.Ask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向学生提问): 1.What is Joe’s nationality? How about Nancy? 2.What it is that Nancy thinks Joe wants? 3.What is it that Joe is looking for? 4.What is their misunderstanding about? After discussion.(讨论)

Sa: Joe is an American while Nancy is British.Sb: Nancy thinks Joe wants to have a bath.Sc: Joe is looking for a toilet.Sd: In American English the word “bathroom” means a place where there is a toilet and sometimes a bath or shower.In British English, the word “bathroom” means a place where there is a bath or shower and sometimes also a toilet.Joe wants to go to the toilet, but Nancy thinks he wants to take a bath.T: You did quite well.There are really some slight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so in order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know about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Step III Speaking T: Now, I think you must know about why the misunderstanding occurred between Joe and Nancy.Then turn your book to page10.Let’s do Speaking—Part Two.In the following box there are several useful expressions.These sentences are all about the language difficulties in communication.When we express our requests and orders, we use them.Here I give you a few minutes to remember these sentences.Can you spell that, please? Could you repeat that, please? What do you mean by...? Could you speak a bit slowly, please? Sorry, I didn’t follow you.I beg your pardon? How do you say...in English? How do you pronounce...? What does...mean? Can you say that in a different way? T: Now please work in small groups to make up dialogues about other language difficulties in pronunciation, spelling, grammar, uncertainty, misunderstanding, etc.and act out in class, using the useful expressions above.Sample dialogues Situation 1: Taking a message: A is visiting B, but B is not in , C takes a message for B(带信息)A: Is B at home? C: Sorry, she isn’t in.She went out just now.A: Oh, could you do me a favor to take a message to her? I am her workmate.C: I’d be glad to.A: Could you please tell her we have decided to go out for an autumn outing.Please ask her whether she’d like to join us.My phone is 7500924 C: Could you repeat that, please? A: It’s 7500924 C: Ok.I have taken it down.I’ll tell her about it the time she comes back

Situation 2: Answering the telephone: Lucy is trying to call Mary, but Mary is not in.Tom takes a message.(回电话)Tom: Hello!This is Tom speaking.Lucy: Is Mary in? Tom: She is not in.Can I take a message for you ? Lucy: It’s very kind of you.Henry Potter Ⅲ is going to be put on in the cinema at 3:00 pm this afternoon.I have got two tickets.If she wants to, please tell her to send an e-mail to me at noon.The address is lucy_pretty123456@yahoo.com.Tom: Could you speak a bit slowly, please? Lucy: lucy_pretty123456@yahoo.com.Have you got it? Tom: Ok.Bye.Situation 3: The teacher tells the monitor about the task this afternoon.And the monitor tells it to the rest of the students.(转达口令)

T: This afternoon we’ll do some cleaning in our classroom at 4:00 pm.Could you please tell the students about it? M: Certainly, I’d be glad to.T: Please tell the students to bring some cloth M: Sorry, I didn’t quite follow you.What shall we do with it? T: Oh, we’ll mainly clean the glass and sweep the floor.M: Ok, I will tell the class about it.Extension Task: Students can create and practise their own dialogues.They may include other language difficulties such as pronunciation, spelling, grammar, uncertainty, misunderstanding and inability to express what they mean or want to say.(若时间不足,可改为作业)板书设计 Section A 学习词汇:bathroom, towel, closet, pronounce, direct, have a good flight, at all, make oneself at home, if you’ll excuse me now, stay up, end up with 重要句子:Can you spell that please? Could you repeat that, please? What do you mean by...? Could you speak a bit slowly, please? Sorry, I didn’t follow you.I beg your pardon? How do you say...in English? How do you pronounce...? What does...mean? Can you say that in a different way?

Step VI Homework(课后作业)

T: Now let’s recall what we have learned during this course.We have learned a dialogue about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Joe and Nancy.And then we have learned the useful expressions about language difficulties in communication.Our homework: 1.Remember the useful expressions on Page10.2.Complete Talking in workbook.教学反思:这堂课总的来说还是达到了一定的目标要求的,但是不足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没有创新,因此会影响上课的质量,以后须改进!

下载《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1(华东师大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1(华东师大版必修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精选)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或自主阅读、或思考讨论,更深层次理解其思想。 分析百家争鸣的时代......

    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1 湘教版必修2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说教材 《地域文化与人口》这一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本章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延伸,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影响人口的多方面因素,让学......

    历史必修2教案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考点解读】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知识梳理】 一、农业的起源 原始农业:由采集经济向 经济发展。 地域差别:北方以......

    高中语文必修2教案[大全]

    师刘人云高2册教案高中第2册 第一单元体验情感教案 深圳市学科带头人 刘人云 ※本单元目标与要求: 1、在语文第一模块第一单元“认识自己”中,我们学会了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

    高中历史 7.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

    高中英语必修1、2总目录

    总目录: 上册: 01、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Unit 1 Friendship-part1》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 02、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Unit 1 Friendship-part2》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

    语文2 必修1 错别字专题

    合肥六中高一(20)班语文学习中心组活动练习材料姓名:_______________修改错别字: 将错别字找出,并订正于后面的括号内。 A:暗然喑习爱兹病稠怅坦城范筹......

    高1必修2词汇表--

    必修2 Unit 1 1、文化的 2、遗物;遗迹;纪念物 3、稀罕的;稀有的;珍贵的 4、贵重的;有价值的 5、幸免;幸存;生还 6、花瓶;瓶 7、朝代;王朝 8、泰姬陵 9、象牙 10、龙 11、 琥珀;琥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