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

时间:2019-05-12 16:5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

第一篇: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

§6-2 密度

一、课程标准:需要了解和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

1.理解密度概念(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总结----难点)2.知道密度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2.了解量筒的使用:(1)实物测量(交流展示,可自行交流解决)

(2)教师补充视线要求

二.学情及难点分析:密度概念是比较难理解的概念之一,我们改变教材的编写思路,从同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入手,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去定义密度的概念符合学生认知,在逐步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体会到物理的严谨性和趣味性。(如果从教材的编写思路即1cm3的物体质量入手,本身如何测1cm3的物质的质量就是一个难点,无疑对于下一步的学习设置了障碍。)三.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一规则木块,将其一半取下,再将其2/3取下,猜想其质量如何变化。

(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入手,认识到均匀物体的质量随体积的变化而正比变化的规律)提出问题:对于同种物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二、进行新课

1.探究物体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

(为每组学生提供大小不同的同种物质,各小组的物质不同如铁、石块、铜等等)

(1)问题:要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我们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学生交流可以得出)

(2)(测体积的方法有许多)补充:量筒的使用。

(学生交流后,找一同学测一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并说明测量的方法。教师补充读数时视线的问题。)

(3)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通过展台或者课件等可见度大得方式由学生进行展示。

(通过至少三组同学的展示,可以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如何处理数据处理的部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2.密度概念的提出

教师将三组同学的数据横向展示,由学生分析,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发现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区分不同的物质,提出密度的概念。

(学生通过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但对于不同的物质这个比值并不相同)密度:我们可以用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区分物质的种类,所以我们引入密度来表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提出密度概念,符合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发现规律,密度即比值)2.密度概念的物理意义

展示学生实验数据,交流:

当1m3的水的体积增大1倍时,质量如何变化?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如何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计算得出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你能给密度下定义吗?

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是什么?

(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也就是密度,至此,学生对于什么是密度从比值定义到概念理解逐步深入进行。)3.密度知识的应用

出示例题,由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互相交流批改展示,教师加以规范做题的格式和步骤。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 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种物质密度. 【学情分析】

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 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 3.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量筒、铁块、铝块、铜块、投影仪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塑料块,一个是铁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设计实验:

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 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塑料的质量与体积; 分别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P9的表格中.教师巡迴检查、指导. 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 d、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相同/不相同)的。建立概念: 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板书2]密度的公式:=m/v 其中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板书3]密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m3 密度的测量:

师:在设计测量物体密度的时候,要测量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的工具我们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下面和大家介绍一种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量杯)学生分组实验

师:请大家把测的数据与课本P122的密度表中的数据比较,看看结果怎样?如果不同,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生:测的数据基本接近,出现的误差可能是由于用量筒测量体积出现的 [板书3]密度的应用

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巩固练习

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三篇:八年级物理密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学习以同种物质 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难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中考撷要

密度是中考试题中重要的考试内容,考查的重点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计算,并能用密度知 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最近几年中考中,有关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题也经常出现。

教学工具

天平、各种金属块、酒精等常见物体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启动课堂

一、课前感悟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______________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写出来就是________,其中符号表示密度的是________,表示质量的是________,表示体积的是________。

二、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发现物质还有其它的特性,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讨论:前面我们学过物体的质量用来鉴别物质行吗?

密度的单位是:

自学导航

一、实验探究:物体体积与质量的关系

1、学生实验: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看看它们的质量相同是否相同?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同。

2、出示:100g水和100g酒精体积,看看它们的体积是否相同?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相等。

3、提问:以上两个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受到了什么启示?关于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

让学生讨论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什么关系?

4、验证同学们的推测是否正确?请同学们(类比研究同一金属导体两端和电流关系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实验来验证推测的正确性。

5、根据实验方案不同实验小组分别用体积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或铁块、松木块)作实验。学生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

(1)同种物质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少。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

(2)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二、建立概念

从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

3三、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

知识梳理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公式:ρ=m/v

3.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

34.密度物理意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技能迁移

1、一个烧杯质量是50g,装了体积为100mL的液体,总质量为130g,求该液体的密度。

2、一个空瓶质量是200 g,如果装满水总质量是700 g,今先向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总质量为1 kg,然后再向瓶内装满水,则三者质量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上庸九年一贯制学校

王国辉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

型 实验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过程 方法

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 态度

在测量固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的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水、盐水、石块、细线,铁丝等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问题导学:

1、一杯清水,盐水让怎样区分?

2、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 围绕导学题进行思考、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入本节课解决的问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自主学习:量筒的使用:

观察量筒回答课本第117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

互动探究1: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阅读课本第118页第一段,口头描述如何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

实验探究,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各实验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评估,学生口头描述测量方法。

进一步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设计实验:用天平、量筒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盐水的密度

1、在学生掌握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用什么器材、怎样去测量这两个关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组织学生讨论各小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分组讨论测量小石块质量和体积的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按操作步骤的顺序整理出来,以便交流、评价。小组展示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描述讲解实验步骤,小组之间就实验操作是否简便、方案是否可行等问题相互交流与评估,改进实验方案,确定测量步骤。

学生自主设计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对实验能力较差的小组进行指导,点拨思路。教师巡视,纠正学生实验中的操作错误。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记录于自主设计的表格中。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和尊重实验数据的态度。

交流展示:

将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的表格,组织学生分析数据,师生共同纠正测量、记录过程中的错误,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公式

计算,间接得出盐水的密度值。评估交流,提出新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探究2: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讨论、交流、总结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法步骤。

分组讨论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选择实验器材,互相补充,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重点是盐水质量的测量方法。

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对实验能力较差的小组进行指导,点拨思路。教师巡视,纠正学生实验中的操作错误。

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记录于自主设计的表格中。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和尊重实验数据的态度。

交流展示:

将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的表格,组织学生分析数据,师生共同纠正测量、记录过程中的错误,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公式

计算,间接得出小石块的密度值。评估交流,提出新问题,两种测量盐水质量方法好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探究3:

学生利用手中仪器测量蜡块密度

根据计算间接得出蜡块的密度值。学生测量蜡块体积,利用

细铁丝,小石块是它全部没入水中

交流展示:

学生进行实验,提交实验数据

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记录于自主设计的表格中。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和尊重实验数据的态度。

达标检测:

1八(1)班学生捡到上庸美玉,决定测出它的密度,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材料。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请你选用实验室常用的器材或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有一点需说明的是,这枚印章放不进常用的量筒。(1)你需要什么资料以备在实验时参考?

(2)实验室只有常见的量筒,你是否选用?

(3)请简单说明实验方案。

2.给你一架天平、一只小烧杯、适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要求:(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2)根据你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

溢水法:1.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

2.体积由于形状不规则且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所以用溢水杯借助于排水法测

等体积法:

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牛奶。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密度测量方法。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总结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2、指导学生讨论总结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步骤。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课外小实验 不规则软木塞(吸水)、糖块各一个,任选一种测出它的密度,应该怎样设计实验?

板书 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量密度的原理

2、量筒的使用

3、测量液体的密度

4、测量固体的密度

教学 反思

成功之处:按实验探究课的程序组织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足之处:学生实验中没有具体测量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的活动。再教设计:增加学生测量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活动。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二节实验课熔化教案教科版

§5.2实验课:熔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熔化现象,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晶体的熔点。(2)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

(3)学会画出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知道图像是描绘物理过程的重要方法之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的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2)通过对熔化曲线的学习和描述,认识图像法是处理数据的直观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规律,熔化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试管,水,温度计、冰、石蜡、火柴、坐标纸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用冰和蜡制作圆球比赛。

问题:蜡加热变软后可以捏拉做成工艺品,而冰却不能,为什么冰和蜡工艺品的加工工艺是不同的呢? 进行新课

不同物质熔化过程中状态变化的不同 直观体验型实验:冰的工艺品和蜡的工艺品制作流程和方法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对冰和蜡进行加热,它们的状态变化会有什么不一样?请同学们利用蜡冰和蜡加热观察它们的状态变化有什么不同?

学生加热对比,进行观察、触摸,阐述冰和蜡状态变化的不同。探究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探究实验: 猜想:冰和蜡在加热熔化时的状态变化是不一样的,那它们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一样吗?(可能不一样)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设计实验:我们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固体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需要应用什么器材?观察记录哪些现象呢?(讨论交流后回答:酒精灯、温度计,热水等等,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器材的组装)

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0刻度线,读出温度值,强调液泡要完全浸在被测物体中,不能触及容器底和侧壁,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分析归纳:请同学们根据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温度变化结合记录的数据分析石蜡和海波在熔化的过程温度变化的规律有什么不同。大组内的两个小组合作交流分析然后通过展台或者较大可见度的方式展示。评估思考交流:

为什么要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为什么要使用搅拌器搅拌? 小结:海波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吸收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而石蜡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的升高。这就验证了同学们对不同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不同的猜想。引导学生作图像,并尝试通过图像描述熔化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将学生的实验数据和所做的图像进行对比,由学生分析处理数据方法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点。小结:通过图像认识晶体和非晶体以及熔点。知识迁移及应用:交流可以用铝锅来熔铜吗?

下载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学科教学计划 八年级1.2班 学科:物理 教室:鄢贵兵 校名:简阳市华西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 1 进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学习的轨道。 2、帮助学生尽快进入......

    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2 密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密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 2.能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3.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初......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学设计 一、认识压力 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回答: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小实验:向下按海绵;将钢尺一端搭在讲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教案

    我在学习的路上既选择远方,必风雨兼程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讲义 专题五 质量与密度 【考纲要求】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2.理解密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3.会用天平测量物......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定义、单位、摄氏温度、0℃与100℃的规定。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例得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3.1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节 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 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

    密度教学设计

    《密度》教学设计 柳园中学乔泽丰 一、教材分析 密度在中学业物理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中考题中也经常出现有关密度的计算或实验设计题。同是它又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