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五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5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五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五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第一篇: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五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 教学设计

思口中学 俞江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

(2)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会进行相关的计算;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通过讨论,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的含义。2.掌握机械效率的定义及表达式。

3.熟练掌握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的运算。4.知道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做功的不同方法。

把重100N的砂子运上三楼的四种办法。1.人力用桶装砂子提上三楼。2.通过定滑轮用桶装砂子运上三楼。

3.通过动滑轮用桶装砂子运上三楼。4.通过动滑轮用口袋装砂子运上三楼。

二、议一议:

1.将砂子运上三楼的四种方法中,无论采取哪种办法都必须做的功是对谁做的功?

答:对砂子重力做的功。有用功(W有用):无论采取哪种办法都必须做的功(即: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将砂子运上三楼的第1种办法中,哪些功是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答:对人和桶的重力所做的功。额外功(W额外):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例1:将砂子运上三楼的第3种办法中,哪些功是额外功? 答:对桶、动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摩擦所做的功。3.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W总)。

公式:W总=W有用+W额外

三、算一算

例2.在第1种将100N的砂子运上三楼的办法中,若人重400N,桶重20N,则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分别是多少?

答案: W有用=G沙h=100N×6m=600J W额外=(G人+G桶)h=(400N+20N)×6m=2520J W总= W有用+ W额外=600J+2520J=3120J 例3.在第三种将100N的砂子运上三楼的办法中,若人拉绳子的拉力是70N,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分别是多少?

答案:W有用=G沙h=100N×6m=600J W总=FS=70N×12m=840J W额外= W总-W有用=840J - 600J=240J 温馨提示:用动滑轮和滑轮组提升重物时:W有用=G物h、W总=F拉S

四、议一议:

第1、第3种将100N的砂子运上三楼的办法中,你认为哪一种的效率更高,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第3种的效率更高。因为第3种机械做的额外功更少,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更高。

五、机械效率

W有用% 1.机械效率(η):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公式:η=

W总3.总小于1。4.无单位。

六、想一想:

第2、第3种机械,哪一种的机械效率更大?为什么?越省力的机械,它的机械效率越大吗?

答案:第2种的机械效率更大。因为这两种机械的有用功相同,第3种机械还要对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总功更大,机械效率更小。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越大。

七、议一议: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①减轻动滑轮的重力;②减小摩擦;③在机械允许的范围内,每次尽可能吊起更重的物体。

八、本节课您学到了哪些知识?

1.概念:有用功(W有用)、额外功(W(η)。

额外)、总功(W总)、机械效率

W有用% 2.公式:W总=W有用+W额外、W有用=G物h、W总=F拉S、η=

W总3.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①减轻动滑轮的重力;②减小摩擦;③在机械允许的范围内,每次尽可能吊起更重的物体。

九、练一练:

例4.关于机械效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大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大

C.物体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 D.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E.改进机械结构,将机械设计得精巧、合理,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 F.机械效率越大,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

答案:D 例5.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2000N的重物,使用的拉力是800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求:

(1)这个人做的总功(2)有用功

(3)额外功(4)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1)W总FS800N4m3200JS4(2)W有GhG2000Nm2000Jn4(3)W额W总W有3200J2000J1200J(4)W有2000J62.5%W总3200J板书设计: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W有用):无论采取哪种办法都必须做的功(即: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W额外):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W总)。公式:W总=W有用+W额外

温馨提示:用动滑轮和滑轮组提升重物时:W有用=G物h、W总=F拉S

二、机械效率

W有用% 1.机械效率(η):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公式:η=

W总3.无单位。4.总小于1。

三、如何提高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①减轻动滑轮的重力;②减小摩擦;③在机械允许的范围内,每次尽可能吊

起更重的物体。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讲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与机械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前面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和功的基本概念以及功的原理,而引入这些物理概念的目的就在于研究机械做功与机械效率的问题。初学“机械效率”,往往对这些概念陌生难懂,思维不通、前后矛盾,甚至分析实际问题中把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弄混淆。想要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含义以及计算机械效率,就必须使学生分清楚那部分功是有用功,那部分功是额外功,或者那个力做的功是有用功,那个力做的功是额外功,那个力做的功是总功。所以本教学设计以及实际教学中在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理解上花的时间比较多。

机械做功以及机械效率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应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例分析揭示问题的本质,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应当注重更多地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确机械的使用就是为了代替人力做功,鼓励学生认真了解和认识身边的机械,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机器,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设计注意体现物理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教与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

第三篇: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教案人教

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②掌握机械效率的意义、计算、测量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和分析,理解功和机械效率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各种因素,并且最终能够从理论走向生活和生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动探究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

难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区分功、功率、机械效率等容易混淆的概念

教具准备: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钩码、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使用机械时,对完成工作任务有用的功叫做_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对人们无用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___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总功。

3、人们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对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_____功,对水做的功是_______功。

4、大小为20N竖直向上的拉力F通过一个动滑轮把重30N的物体向上提升了,在这个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额外功为______,总功为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其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

7、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是______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______1

二、合作探究

有用功与额外功

[实验]

利用动滑轮是否省功(参照本进行)

.提出问题:使用动滑轮省功吗?

2.设计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一定高度,再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计算拉力做的功

3进行实验,并将结果填入表格

实验分析:Gh与Fs相等吗?如不等,哪个大?为什么?

使用机械时,对完成工作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用有表示。

对于额外负担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用额表示。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叫总功,用总表示。即总=有+额。

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_________

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一台起重机将1800N的物体提高2,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如果额外功是4800,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本方法进行结果填入下表)

次数

钩码所受的 重力G/N

提升高度h/

有用功

/

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

总功/

机械效率

η

三次实验中测得的机械效率一样吗?分析你的测量结果,看看影响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少额外功(使用较好机械)

(2)在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有用功(增加物重)

三、巩固提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水做的功是总功

B、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提一桶水和提半桶水做的有用功相等、水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水桶捞上来的时候,对水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D、水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水桶捞上来时,水桶里带了一些水,对水桶和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2、用图示滑轮组把重G=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1,绳端的拉力为F=0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有用功有用=______,总功总=______,额外功额外=______,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______。

3、如上右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则泥桶上升_____,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通过测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B.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

.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

四、拓展延伸、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大小与功率大小有关

.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就越少

D.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

2、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3、如图,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1,机械效率为ηl,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l=2

l=η2

B.1=2ηl<η2

1<2

η1>η2

D.1>2ηl<η2

4、甲乙两台机器,甲的机械效率是8%,乙的机械效率是60%,则

A相等的时间内,甲机器所做的功多

B做同样多的功,甲机器花的时间少

甲机器比乙机器省力

D上述说法都不对、要提高某机械的机械效率,应该

()

A.减小外力所移动的距离

B.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减小总功

D.减小外力

6、工人师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车厢底板高度h=1,斜面长度s=3,用力F沿着斜面把G=1800N的重物匀速拉到车上,若不计摩擦,拉力F为多少?若实际拉力F′=1200N,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7、用滑轮匀速提升360N的物体,假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考虑既省力又方便,问:此滑轮组应由几个定滑轮几个动滑轮组成?实际拉绳的力多大?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这个类从生活的最简单的例子开始,从一杯水开始,学生小组讨论:总共提高了杯子和水做的工作是总功率,哪部分是必要做有用的工作的水),这部分不是必要的,但必须做额外的工作(在杯子上做的工作),我们希望有用工作的比例越大越好,比例是机械有效性。

(A)用最初的概念,继续让学生讨论:如果你使用移动滑轮来提升货物?然后分析上述问题,学生只需将生活经验和这一类滑轮组联系起来。然后,只是把想法与实际例子一起带给学生演示计算,在计算时,老师应该解释书的一面,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想法和过程。然后提出了思维问题,如机械效率是否小于1,如何提高效率等。接下来,让学生练习一个例子,其实是模仿只是类型的问题来尝试计算;选择一个黑板玩;标准问题解决过程。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利用铁匠来总结记录在笔记中的方法和公式。

(B)有一种类型的经常测试类型的问题(其他的总工作 一个计算方法),有了前面的概念的理解,老师只需要指导想法,学生很快就会回答。

(C)接下来,下一个话题:同一个滑轮组,所提及的货物重量,机械效率是否相同?使用方法播放前三个学生的视频,使学生有初步的了解,以便下一组的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视频,可以对滑轮组获得初步结论,使学生滑轮组的理论效率已经掌握。

(D)总结本课,再次对机械效率深化记忆和理解,包括公式,解决问题的考虑,以及与学习效率相比的机械效率以加强理解。

【】缺少学生1.计算学生不强迫,延迟一点时间 2.老师的语言应该更简洁,把握时间 3.黑板也应加强写作和美学

4.老师应该更多的微笑,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

【反思】1.本课的重点,我们必须突出知识和技能的重点必须反复巩固加强,学生才能掌握;2.设计链接也应精细化,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3.老师班的状态,激情,鼓励,精心准备的课程,将给学生一个伟大的力量和鼓励 4.课程重点是及时性,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责任

道德教育的渗透,纪律法的发展,在平日,从长远来看的效果。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提问——思考——实验——分析——小结的教学方法,逐步提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然后进一步建立机械效率的概念,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认真分析,重视实验,使学生在课内有所思、有所见、有所做、有所得,淡化教师的主讲思想,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主动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我认为教学中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1、机械效率中“效率”概念不能讲得太死,应留有引申的余地,为以后的效率问题做一定的铺垫。

2、不能加深机械效率的计算难度,机械做功的实例也应避免组合机械。

3、严格规范W有、W额、W总的书写,强调物理量注下标的重要性。

下载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五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五节《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教学设计 一、认识压力 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回答: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小实验:向下按海绵;将钢尺一端搭在讲桌......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重力教学设计

    重力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1. 课程标准解读: 重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力,在物理学习和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受力分析时也要先考虑物体受不受到重力,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要......

    2015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典型试题

    物理“机械效率”精炼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1、(08潍坊)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其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教学设计(汇编)

    一、教学设计思想弹力是力学常见三种性质力之一,也是后续摩擦力产生条件,所以本节课是全章的基础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学生应该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知道压力、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课题6.1、电压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

    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

    §6-2 密度 一、课程标准:需要了解和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 1.理解密度概念(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总结----难点) 2.知道密度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2.了解量筒的使用:(1)实物测量(交流......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 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它不能离开而单独存在,要产生力至少要有物体,它们之间接触,其中一个是 ,另一个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它们既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二)

    七、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