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第二课时

时间:2019-05-12 16:3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咕咚》第二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咕咚》第二课时》。

第一篇:《咕咚》第二课时

20、《咕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

2.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动脑、问个明白、看个清楚,不盲目跟从。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

难点: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动脑、问个明白、看个清楚,不盲目跟从。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景法、诵读法、点拨法、表演法 学法:情境体验法、读书入境法、发散联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摘木瓜游戏,复习词语。说话:拦住、领着

2.课文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故事里有哪些人物?(兔子、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野牛)大家学得真认真,一个一个的人物都找到了。那“咕咚”是谁呢?(木瓜掉进水里发出的声音)哎呀,你学得可真仔细。那么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3.这个故事就是由“咕咚”一声引起的,所以这个故事的题目就叫

“咕咚”。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接下来请大家认真听第一自然段,这时候边听边想,想什么呢?想你听的画面,也就是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脑子里有一幅图画,该是什么样的。看谁最会想。2.师朗读第一自然段,生自由发言: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木瓜树)木瓜树是画高一点还是矮一点?生边回答,师边板画。3.根据老师的画,请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讲一讲。

4.下面我们看看书上写的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呢,打开书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咕咚,真响!在一旁玩的小兔听见了,她会怎么样呢?请大家继续听、继续想。2.师朗读第二自然段。生自由发言:这次你看见了谁?(兔子)她在干什么?(跑)她是怎样跑的?(拔腿就跑)她为什么跑?她边跑边叫,对谁叫?(小猴子)叫了什么?(“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课本第二幅图。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

2.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上的内容?(第3、4自然段)

3.男生朗读第3自然段。小猴子是怎么做的?(跟着跑)他为什么要跟着跑?他看见“咕咚”没有?他也在一边跑一边叫,他们叫得一样吗?我们来看看,谁来当当小猴子。(“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4.小兔子和小猴子都在一边跑一边叫,叫得还都不一样,他们这一叫还会引起什么呢?女生朗读第4自然段。

5.你们看到了什么?(狐狸、山羊、小鹿也都跟着在跑)那“大伙”指的是谁?(跟着跑的这一群小动物们)

6.词语积累:大伙()地跑(飞速、拼命、一个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7.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跑?(因为“咕咚”来了)他们不光在跑,还一边跑一边叫,他们在叫什么?跟小兔和小猴子叫的一样吗?指名说。(“快逃命啊,‘咕咚’来了”)指导朗读。指名读,师带读。

8.你们看看,他们三个叫的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叫得比一个()。(声音大;着急)对了,一个比一个叫得着急,让人觉得越来越紧张。他们就这样越传越走样,越传越感觉可怕、危险。下面我们试着把这三句话读好,看看谁把这可怕的样子读出来了。准备好,要逃命啦。生齐读。课件出示:

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9.真不错,你们把这个危险的样子喊出来了。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后面的标点符号挺有意思的,后面都是(感叹号),说明大伙心里都很着急又害怕,都想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告诉伙伴听。

10.大伙都被吓坏了。谁来看着这幅图讲一讲第4段的内容给大家听。指名说。如果说不出来,可先让同桌互说。

(四)课中休息:动物模仿操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课本第三幅图。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2.大象听见大伙叫逃命,他是怎么做的?(也跟着跑)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也跟着大伙跑起来,他们跑啊跑啊,一边跑一边叫。这时又看见了谁?(野牛)他在干什么?(拦住大家的队伍)怎么拦?你来试试。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他问的时候语气怎么样?(很新奇)

3.大象怎么说的?(“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野牛罢休了吗?跟着跑了吗?他要怎么样?(板书:问个明白)指名演一演野牛。最后问到了谁?(兔子)兔子怎么说的?(“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4.谁来说一说这幅图?指名说。

(六)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那后来该怎么办呢?(出示课本第四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板书:看个清楚。)指名读第六、七自然段。

2.他们到了湖边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咕咚)于是他们怎么了?(笑了)

3.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七)演一演:

1.指名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2.点评表演。

(八)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指名说说自己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九)师小结:遇到事情要开动脑筋,还弄不明白的时候应该去问个明白,问了还不明白那怎么办呢?应该看个清楚。

三、拓展总结,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是边听边看边想边演,还展开了自己丰富的想象。今天大家回去就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爸爸妈妈听,《咕咚》。

板书设计:

20、咕咚 问个明白 看个清楚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咕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延津县胙城乡新兴小学教师:陈新玲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不要盲从,要问个明白,看个清楚。学习重难点:

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不要盲从,要问个明白,看个清楚。设计思路: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紧接着进入课文学习,在学生对课文有初步感知以后,引导学生质疑,再以“疑”为线索,以读为本,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富有个性化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道理。学习过程: 一.课前小游戏。

课前做相反游戏让学生从课下回到课堂上来。二.复习旧知。做词语搭桥游戏。

出示:咕咚 湖边 传来 追赶 一棵树 突然 云朵 乱哄哄 清楚

三.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兔子逃跑,动物们乱哄哄逃走的两幅图画,让学生说图意,引出学习目标。四.学习狮子听到动物们喊声的部分。

1.老师读狮子睡午觉的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A学生畅所欲言。B老师出示图画——狮子午睡图。2.那狮子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齐读5-10自然段。A师生分自然段接力读。B师生交换角色分自然段读。C男女生分自然段读。

3.指名说回答狮子是怎样做的。(用狮子先问——又问——)来说话。)小猴说:“不好了,咕咚来了,你也快跑吧!” 狮子:“咕咚?咕咚是什么呀?” 小猴:“我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呀?” 狐狸:“我也不知道,是兔子说的。” 兔子:“我……我没有看清楚。”(分角色分组朗读)

4.听了动物们的回答,狮子决定如何做?让我们学习11.12自然段。A学生齐读。B指名读,让学生回答狮子是如何做的? 五.小组合作探究。出示幻灯片:我会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又为什么发出很响的声音?“咕咚”到底是什么? 2.这时候,小动物们会想些什么?

3.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4.我们以后遇到事情会怎么办? 小组展示,教师总结。六.分角色朗读课文。七.指名给大家讲故事。板书设计:

咕咚 问个明白 看个清楚 不要盲从

第三篇:《咕咚》课时教学设计

《咕咚》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难点是有些字音不容易读准;有些字的字形相近,容易混淆。课前准备

1.木瓜树和各种动物的投影片。2.生字词卡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听过,熟透了的木瓜掉到湖里的声音吗(板书课题:30 咕咚)“咕咚”是一种声音,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由这个声音引起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熟”的声母是翘舌音;“闹”的声母是鼻音,“象”的韵母是后鼻音,“拦”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讨论: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致说正确就行,不要求答得准确完整,也不能照课文读。)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2.出示第一张投影片。3.提问:

(1)这幅投影片上都画了什么(木瓜树、小兔子和湖)。

(2)从小兔子的表情可以看出什么(从小兔子的表情可以看出它很害怕、惊慌。)(3)小兔子为什么要跑

(4)小兔子是怎样回答小猴子的(指导学生朗读小兔子的话。读出它害怕、紧张的心情。)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5.小结:一个小木瓜掉进湖里,发生“咕咚”的响声。兔子听到响声吓了一跳,它没看个究竟,拔腿就跑,还亳无根据地对小猴说“咕咚”可怕极了。

6.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女生齐读第四自然段。提问:

(1)小猴子为什么跟着跑

(2)它说了什么(出示小猴子说的话)。

指导学生用害怕、惊慌的语气朗读小猴子说的话。7.出示第二张投影片。提问:

(1)这幅投影片上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有小鹿、山羊、狐狸、小猴和小兔,它们都在惊慌地跑)。

(2)大伙儿是怎么叫的(出示大伙说的话)。

(3)小猴喊叫的话和兔子的话有什么不同大伙儿喊叫的话又和小猴的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相同(小兔只是说“咕咚”非常可怕;小猴认为“咕咚”追来了;大伙儿以为“咕咚”来吃它们,要赶逃命。这样,没有了解情况就随口说,越说越走样)。

8.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9.小结:小猴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许多动物听到小兔和小猴的喊声,也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还一边跑一边跑喊,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10.分角色朗读(一人读小兔说的话,一人读小猴说的话,三个合读大伙说的话)。

1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后,出示第三张投影片。提问:

(1)这幅投影片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野牛是怎么做的它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野牛听到动物们的喊声,没有盲目地跟着跑,非常沉着冷静,先问大象,再问大伙儿,最后问小兔,追问事情的根由)。

12.小结后分角色朗读。

13.轻声自由读课文第6、7自然段。讨论:

(1)“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2)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后来知道了“咕咚”并不是可怕的东西,都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14.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2.指名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二、提醒学生注意: 1.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一边跑一边叫”。这里的“跑”和“叫”都说明动物们既惊慌,又紧张、害怕。在读“叫”后面的话时,要读出紧张、害怕的语气。

2.野牛比较沉着稳重,在读野牛说的话时,要沉稳些。

三、表演课本剧

每个小组推选8个人,7个同学戴头饰扮演小动物,一个同学读叙述部分,用音乐伴奏渲染气氛。各组轮流上台表演。表演后评一评哪一组演得最好。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记住“怕”“闹”“象”“呀”的字形。重点区分“熟”与“热”的字形。

“掉”的右边指导学生书空,也可分成“卜”和“早”来记字形。

2.指导写课后练习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的书写。

“熟”和“热”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要写得上大下小,四点底的四个点要分开,间隔要均匀。

“掉”“怕”“拦”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呀”要写得左小右大。

五、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先读拼音,再写词语。写完之后同桌互相订正。2.课后练习第4题,先读一读3个语气助词。“呀”“呢”都读轻声。

学生轻声自由读句子,选词填空,指名说出答案。第1句填“吗”;第二句填“呀”;第三句填“呢”。

3.用这3个语气助词进行说话训练,如:你的作业做好的吗你吃过饭了吗我们的校园真美呀!你为什么不写字呢下雨前,燕子为什么会低飞呢你们家的客厅真大呀!

第四篇:《咕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 “咕”“跟”等生字以及 成的 ,会写“吓”“跟”两个生字。

2.借助插 了解故事内容,并通 情境、直 演示等手段在具体的 言 境中理解“跟着”“掉 ”等,以及“……一 ……一 ……”的句式。

3.依托 2-4 自然段,感受童 言的魅力。学生的 言表达能力,体会合作学 的快。

4.能正确、流利地朗 1-4 自然段,了解 物 听到“咕 ”后惊恐、害怕的心情,初步激 学生 童 的趣。

【教学过程】

一、听音导入

(一)听音辨物 or 回顾:小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小雨点唱歌沙沙沙

同学们,我们在品德课上,我们走进了大自然。我们知道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缤纷的色彩,美味的瓜果蔬菜,可爱的小动物。今天,大自然还给我们带来了动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师 :看来,用心听才能猜出正确的事物。

(二)激趣揭题

1.再听听这个是什么声音?(“咕咚 ”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这个声音可在森林里引起了一件大事呢!下面就 我 走 第 20课(板 “咕 ”)。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请同学们翻到第 106 页,请你大声的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也没关系,你觉得它怎么读,你就怎么读,请你大胆自信地读出来。开始吧。

2、读完的同学请用坐姿告诉我。请读完的同学迅速拿出笔,给自然段表上序号。一共有七个自然段。

3、请同学们再一次,快速地浏览课文和课文的插图,告诉老师,课文来了几个小动物?他们分别都是谁?

别着急,我请同学们认真数一数有几个?我希望同学们尽量的要把小动物们都找全,一次性说完。

4、生汇报。

(二)词语反馈

1.动物识字:“鹿、象、野”小动物们都来了,让我们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象”:运用 字方法,学生自由 生字。你 看,“象” 字的上半部分多像大象的大耳,下面的两个 撇多像它 利的牙。原来通 字形能 帮助我 住一个字呢。

2、从小动物的名字里,我们认识了“鹿、象、野”三个生字。下面,老师再来考考你,这几个字的读音。那个同学告诉我,刚刚在自由朗读的时候,你是怎么读这个字的?请你拼读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着他一起读,如果他读错了。请你保持安静。

咕 咚 吓 拦

3、我们用形声字的方法,认识了 这四个字。下面,我们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再来读好这些词语。不会的同学,虚心向会的同学学习。请小老师,带我们读这些词语。

3.再读课文,排列插图。

(1)读课文:把 些 词语和短语送回课文,认认真真读 一遍,争取把句子读通顺。

(2)插 排序:细心的小朋友可能发现了,文中有四幅插。可是老师一不小心把它们打乱了,你能按照课文的内容排排序吗?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也排序? 不同意见的请举手。

看开大家对课文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的学习一下课文,感受一下咕咚带给小动物们的小刺激。

三、研读领悟,感受心情

(一)渲染气氛

1.以读代讲:

师:木瓜······

师: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咕咚(轻)。生:

理由:(1)因 我 得木瓜成熟了,会很重,所以掉下来的声音会很响。(2)因 木瓜是从高高的 上掉下

来,声音很重。

3.指名 :你真会思考。能 得更好?

(二)扶着学第二自然段—“兔子”

1.小兔子听到这么大的动静,会有什么反应呢?在第二自然段中找。读

2.是呀,小兔子吓得都—学生接:拔腿就跑。

3、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小兔子的害怕读出来 ?

3.指名、。

4.还有同学补充吗?兔子除了逃跑,他还说了什么?

出示句子:兔子一 跑一 叫:“不好啦,‘咕 ’可怕极了。”

5.圈动词:小朋友,你能找出 句 中表示 作的 ? 用笔将它 圈出来。(“跑”“叫”)

小 :是 呀,课文文就是用一个词语 将两个 动词连 在了一起。你。(出示 卡:一 跑一 叫)

6.下面,你能想象着小兔子 跑 叫的 子,并用朗

将它 出来 ?

7.合作 文第二自然段:你 得 么棒,老 都想和你 一起 呢!我 合作着来 第二自然。小朋友 兔子的反,老 来 小猴子的反。开始吧。

8.方法小 : 才我 先圈,圈出兔子的 作;再想象,想象兔子的 子;最后,出了兔子害怕的 气。下面你能用相同的方法来学 第三自然段 ?

(三)放手学第三自然段—猴子”

出示句子: 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 跑一 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 ’来了,大家快跑哇!”

1.圈 :学着 的方法圈一圈表示小猴子的 作的。(听、跟、跑、大叫)

2.想象 子:看着 些表示 作的,你眼前仿佛出了一只怎 的小猴子?

3.PPT 出示:

①他一 跑一 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 ’来了,大

家快跑哇!”

②他一 跑一 叫“:不好啦‘,咕 ’来了,大家快跑哇!”

感悟心情:(1)着 着,你 了什么?(2)再来 一 两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理由:(1)我 得“大叫”,明小猴子叫的声音很响,体 他很害怕。

(2)小猴子 两个“不好啦”,明他真的 得事

情要不好啦。

4.情景引 :你 已 了小猴子 在害怕极了。

怪—

小猴子一听,仿佛看到了世界末日,就跟着跑起来。

他—

(5)小猴子的确被“咕 ”吓得不。我 一起

好 段。

【 意 : 里教学遵循“从扶到放”的教学的原,先引 学生用圈画 —想象画面— 好句子的步,悟兔子害怕的心情;接着,放手 学生用相同的方法学 小猴子部分,感受小猴子的心情。部分教学注重学生学 方法的 得。】

(四)学 其他小 物

1.明确要求: 才我 用了圈、想象画面、有感情朗 的方法,学 了 文第二、第三两个自然段。接下去,我 要自己来 第四自然段。住,也要用 的方法来学 哦!

2.理解关 字。

理解“大伙”: 里的“大伙”指的都是 呢?落 短 :像他 一个接着一个跑起来,就叫

做—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好短,指名、。

句子,把短 放 句子里。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3.情境拓展。

(1)在,你是 ? 看到小猴子的 子,你会怎么

呢?

(2)你 什 ?(学生 感悟)

(3)小 :“看 子,‘咕 ’不 吓到了小兔子和小猴子,森林里的小 物也受到了惊吓。” 我 一起来 一。

(五)故事

小朋友,小 物都被“咕 ”吓到了。那 在你能看着黑板上的板,用自己的 来 个故事 ?

【 意 :引 学生根据板 的 故事,是 文的回,同 也是 学生 言思 的。】

四、写指

写“声”“跟”

1.出示生字: 个故事会怎么 展呢?我 留着下 来学。文 好了,两个生字你能写好 ? — 出示“:吓”“跟”。

2.你有什么好方法 住 两个字呢?

3.察关 笔画和 构。(左右 构,左窄右)

4.教 范写(提醒 构)。

【板 】

野牛兔子 声了一跳 拔腿就跑

小猴子 听 跑

一 跑一 叫

狐狸

山羊

小鹿

大象

(雄)

万方数据 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第五篇:《咕咚》说课稿

《咕咚》说课稿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二册20课《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并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成熟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篇课文情节通俗易懂,但是篇幅较长,共有7个自然段,并且有较多的对白。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结合我对课文的分析与理解,并且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分组表演,实现师生多边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凡事要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论。

根据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我采取激趣促读、创设情境的教法,做到教与读结合、扶与放结合。引导学生采取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力求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让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一.识字、写字。

二.理解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课文。

教学难点为:

了解课文主旨,体会“听到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理清层次,通过合作学习,将课文中的大量对白组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再以句带段,以读带讲,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中心。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运用多种形式,将枯燥的生字教学渗透于有趣的游戏、情境之中,通过摘木瓜、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

以下我着重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做进一步说明。

一. 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趣导入。

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正因为如此,我运用激趣导入,进行猜谜语、听声音比赛。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渠道运作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而且我还特别设计了个别声音用耳朵比较难以辨别,学生只好用眼睛揭开谜底,从而初步接触课文“眼见为实”的主旨。最后出示“咕咚”的声音,让学生猜猜这样的声音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模拟发“咕咚”声,从而引出课题。并且告诉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有点奇怪的声音,它可在森林中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呢。

二. 初读感知,理顺层次。

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渎,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

1.文章有多少个自然段落?

2.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动物?

3.根据插图,复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这个环节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复述故事,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完整地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并且集体评议。发挥师生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且为下一步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三. 分组合作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而传统的教学弊端在于:教师用烦琐的教学分析占用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事实上,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学生有迫切的学习兴趣,并且这篇文章又简单易懂,我便便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甚至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使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互动的局面,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有了小剧本作为主线,我就做到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者几句对白,找到课文出处,学习探讨整个段落中小动物的心理活动、动作反应、表达情绪的关键词、朗读的语气等等。

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在全班交流了学习成果。如小兔的第一句对白,出现在第二自然段,孩子们紧扣“拔腿就跑”的这个动词,抓住小兔胆小的心态。充分发挥想象,“咕咚”究竟是个如何可怕的东西。学生还能结合生活实际,形象地模拟“拔腿就跑”这个动作。其他动物的盲目跟随、慌乱紧张,狮子的好奇大胆、要一探究竟的场景都在合作学习中一一再现。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情感体验之后,带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此时再次让学生整体朗读全文,进行总结,完成“总—分—总”的课文学习结构。

四. 动脑动口,升华主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要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并结合社会活动,用语言或图文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所以在《咕咚》这课的设计中,我设计了一组问题,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并给孩子留下情感发挥的余地。

1.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种动物,为什么?

2.你想和他们说些什么?

3.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凡事要动脑筋,要眼见为实,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道理,使课堂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

五. 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

我设计了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等自主选择练习,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综合性。

下载《咕咚》第二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咕咚》第二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咕咚》说课稿

    《咕咚》说课稿1 一、说教材《咕咚来了》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写的是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边跑边叫,许 多小......

    咕咚 反思

    咕咚教学反思 高坪小学 邹梅 《咕咚》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时,我力求......

    秋天第二课时

    1、秋天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读懂每一句话,用“秋天”练习口头造句。 2.认识3个新偏旁,学写4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推敲(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课文,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述“推敲”的故事1.同学们,今天......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

    9、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引导自读。抓住关键词语细细品读,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2、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

    丑小鸭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初悟文情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丑小鸭》,看,有几个老朋友来迎接我们了,你还认识他们吗? 课件出示:暖烘烘蛋壳又大又丑欺负讨厌孤单讥笑追赶惊奇羡慕芦苇冻......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范文]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倾诉、甘霖、如饥似渴、倾注、不屈不挠”等词义,体会关键词的表达作用。 2.掌握文中双引号的......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通过精读, 品味文中词语,句子所表达的海伦的内心世界。 2、了解海伦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的事迹,学习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