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新课标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6:2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融入新课标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融入新课标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篇:融入新课标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作出的战略性规划.融人新课标理念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下是笔者探索出的几种设计策略.

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一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发现新问题一解决问题„„→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物理学知识的“再发现”,因此,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问题哪里来?问题应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因此,设计探究式教学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自主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问题意识,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引导.第一,是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问;第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勤于提出问题;第三是点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概括起来讲,即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有提问的习惯、有提问的技巧.

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有多种:①“捕捉新奇‘出’问题”.物理学领域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像“纳米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学生首次接触到这些名词时可能会问“什么是纳米?”“信息高速究竟有多快?”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有助于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摄取新信息的能力;②“发现矛盾‘出’问题”.物理学中有许多新知识初看起来与原有知识互相矛盾,学生就因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借助问题的讨论,不仅化解了疑点,而且增长了实践知识;③“追根溯源‘出’问题”.物理学中好多知识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追根溯源,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④“纵横比较‘出’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相似概念、规律的比较,可以产生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可以加深对某些知识点异同点的理解.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诱导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激发的是一组环环相扣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实施探究式教学,学生建构了新知识,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

二、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境式教学

所谓功能设计,就是创设情境,服务于不同的教学需要.常见的有:①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境,简捷明快地导入教学内容,使物理学概念、原理的学习水到渠成.②引发情感.用强烈的情感语言创设情境,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③引发思维.创设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还能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方法设计,就是以不同的手段来创设情境.常见的有:①模型展示法.即利用物理模型来创设情境.②画图再现法.即利用课本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此法的优点是能突破时空限制.③语言描绘法.即利用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等。丰富生动的语言是一种优良的情境创设手段.④实验演示法.即利用实验的现象、结果来创设情境.

三、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四、以开放题为载体,设计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而言的.它是指把物理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问题,实现内容的开放化;突破教师单向的传承,融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方法的开放化等,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法等打破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用开放题作为载体,来承载开放式教学理念,是教学设计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设计物理学开放题可从四个方面来体现“开放”理念:①开放内容.即所提问题与课本知识有关联,但教材涉及不多或不深,需要学生借助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活动,提出创造性的见解.②开放方法.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而不必拘泥于固定的问题解决程序,比如要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实验器材来优化组合设计.③开放思维.即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时思维途径的多样化.④开放结果.即没有所谓的唯一标准答案,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追求是获得结果的过程.即要求学生不断地去寻求在给定的条件下存在多种可能的答案.

第二篇:融入新课标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融入新课标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作出的战略性规划.融人新课标理念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下是笔者探索出的几种设计策略.

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一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发现新问题一解决问题……→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物理学知识的“再发现”,因此,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问题哪里来?问题应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因此,设计探究式教学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作好多方面的引导.第一,是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问;第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勤于提出问题;第三是点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概括起来讲,即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有提问的习惯、有提问的技巧.

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有多种:①“捕捉新奇„出‟问题”.物理学领域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像“纳米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学生首次接触到这些名词时可能会问“什么是纳米?”“信息高速究竟有多快?”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有助于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摄取新信息的能力;②“发现矛盾„出‟问题”.物理学中有许多新知识初看起来与原有知识互相矛盾,学生就因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借助问题的讨论,不仅化解了疑点,而且增长了实践知识;③“追根溯源„出‟问题”.物理学中好多知识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追根溯源,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④“纵横比较„出‟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相似概念、规律的比较,可以产生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可以加深对某些知识点异同点的理解.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诱导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激发的是一组环环相扣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实施探究式教学,学生建构了新知识,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

二、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情感共呜作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创设情境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进行设计,一是进行功能设计,二是进行方法设计。

所谓功能设计,就是创设情境,服务于不同的教学需要.常见的有:①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境,简捷明快地导入教学内容,使物理学概念、原理的学习水到渠成.②引发情感.用强烈的情感语言创设情境,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③引发思维.创设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还能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方法设计,就是以不同的手段来创设情境.常见的有:①模型展示法.即利用物理模型来创设情境.②画图再现法.即利用课本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此法的优点是能突破时空限制.③语言描绘法.即利用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等。丰富生动的语言是一种优良的情境创设手段.④实验演示法.即利用实验的现象、结果来创设情境.

三、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讨论交流,实现师生多边互动,发挥学生的群体效应,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习物理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合作的意识.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双方能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能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实现教学相长.

物理学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平等交往”作为前提.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意义建构.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交往,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现代的物理学学习的促进者,由物理学课堂的“主宰”转为“平等中的首席”.如此的互动交往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物理学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思维互动”作核心.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以活动频繁作为互动的标志,不能仅以气氛活跃作为互动的尺度,师生互动的本质应把握在“思维互动”上.实现“思维互动”常见的策略有:①趣味引“动”.即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把他们带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②问题激“动”.物理学知识的学习可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问题应该由师生双方交替提出,若问题仅由教师提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互动”.③实验带“动”.实施实验教学,可把学生带入“思维互动”的新天地.无论是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步骤的设计,还是实验结果得出,都应使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四、以开放题为载体,设计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而言的.它是指把物理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问题,实现内容的开放化;突破教师单向的传承,融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方法的开放化等,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法等打破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用开放题作为载体,来承载开放式教学理念,是教学设计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设计物理学开放题可从四个方面来体现“开放”理念:①开放内容.即所提问题与课本知识有关联,但教材涉及不多或不深,需要学生借助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活动,提出创造性的见解.②开放方法.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而不必拘泥于固定的问题解决程序,比如要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实验器材来优化组合设计.③开放思维.即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时思维途径的多样化.④开放结果.即没有所谓的唯一标准答案,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追求是获得结果的过程.即要求学生不断地去寻求在给定的条件下存在多种可能的答案.

第三篇: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作者:刘春梅单位:重庆市木洞中学校 电话:1375280031

4摘要

新课标加强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详细要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来进行教学:重视过程教学;重视师生关系;重视物理课堂教学环节和物理教学策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发散思维培养;重视引导科学探究;重视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巧妙注意以上几个环节,使学生迅速融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愉悦获取知识。

关键字:过程方法,创设情景,策略、探究、兴趣,思维

新教材更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加强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详细要求。这对习惯于传统教学的物理教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故我们该如何从事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呢?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我把我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记录如下,与各位同仁共免

(一)重视过程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大纲的执行者,知识的传授者,疑难问题的解惑者,应对考试的组织者。“堂堂三尺讲台,有我在此,谁敢与之争锋!”充分体现了教师总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在课堂上永远唱的是主角。传统教学重视结论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忽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结论,解题乱套公式,形成高分低能。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比如我在讲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让两位同学进行猜测,这两位同学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都不能说服对方,然后我启发他们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实验来说明,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做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了问题,总结了规律。但是我们教师要控制好节奏,否则就会使课堂变得“乱”,所以我们要注意把握分寸,适时引导,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不但要关注知识和技能,同样要关注过程和方法,即不但要注重知识结论,而且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的。这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有效渠道。我认为重视过程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充分展现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的例子,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建立概念、总结规律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先出示下列问题:

(1)假如一个人在沙地上玩溜冰鞋,方便滑行吗?(2)假如这个人是在水泥地上玩溜冰鞋呢,可行吗?(3)假如这个人是在冰地上玩溜冰鞋呢,可以吗?这样既符合了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科学地剖析实例,注意揭开事物的本质特征、突出事物的共性,把科学研究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例如,激光手电筒的光束可作为光线的现实原型,茶壶可作为连通器的现实原型,使用筷子时可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联系现实原型,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

3、教学中要适当设计一些情境展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把物理概念和规律同具体情境进行有机联系,以寻找抽象、概括、归纳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学习“声音”内容时,我要求学生自带乐器,并允许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讲解他对声有特性的理解;有一个平时只对音乐感兴趣、其他功课学的很差的女同学在这节课找回了自信。在讲“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时,我让前、后排各两个同学站起来,叫后面其中一个同学问:“我是谁?”再前排学生猜出后,我问大家:“他们是怎样判断出他是谁的?”“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就这样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

4、教学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对症下药。如有些学生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有些对基本知识和规律感悟好,对他们不采取取长补短,而是采用扬长避短,让他们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发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重视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我上课时尽量做到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到这方面,你再想想还另外的因素影响吗?”,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我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我在上2002级时有一位女同学叫漆玉娟,刚开始时我并没有注意到,上了两周课了我发现她并不爱说话,上课同学都激烈讨论而她不说话,我抽她起来回答问题她也不说,当时我虽然也很气愤,但我并没有责备她。而我却是采用迂回的战术,先通过其他教师和同学了解她的情况,原来她是由于家庭情况才变得性格内向,不爱学习。于是我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家访,与家长和她进行谈心交流。渐渐地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好朋友,什么知心话都要和我说了。经过一期的努力学习成绩飞速上升。现在她在重大学习,即将毕业。这可以说是教师改变了她的一生。

(三)重视物理课堂教学环节和物理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我们的物理教学应该使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例如新课的导入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1)由科学史实导入新课;(2)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3)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4)由小实验导入新课;(5)由演示实验导入新课;(6)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7)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等等。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教师积极探索,认真去想,认真去实践,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2、要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我认为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3.练习与作业:(A)作业设置的层次性。例如:在学完了《摩擦力》后,我除布置一课一练的同步练习外,还布置了三道“弹性作业”让学生选做:①结合本节内容自编一道与摩擦力现象有关的题目,题型不限。②写一篇“假如没有

摩擦”的科幻小论文。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出题(可以从其他参考书上找题),互相检查批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做其中的一题。(B)作业设置的多样性:①观察查阅题;②动手实践型;③研究性学习型;④超前预习型;(C)作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例在水泥地上进行班际篮球比赛中,为了防止运动员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在水泥地上撒些小沙子;B.运动员穿的鞋底带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扫净水泥地上的小沙子;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因为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教师还要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反馈再次强调纠正,使巩固练习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4.教学策略选择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探索教学、启导教学、发现教学、自学辅导教学、问题教学、尝试教学、单元目标教学等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而我是一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面对的学生整体素质较低,我采用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每一堂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吃透各个教学内容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征,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策略。真正做到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产生理想的效果。启悟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物理。

我“通过重视物理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最终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物理。

(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必要的解题训练是学生学会初步应用的基本需要,但传统教学过于强调解题训练,热衷于题海战术,这是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的不负责任的做法。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保持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亲近、热爱,以及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和新器件中的物理原理,切实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学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我认为主要有以下途径:

1、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2、生实际的问题,鼓励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把“死”的知识应用到“活”

3、引导学生多进行观察和思考,多从生活、身边发现实际问题,及时应用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科学素质。的问题中,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五)重视发散思维培养

传统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定向思维的培养,而定向思维往往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思路狭窄、解决问题时方法单一,容易造成解决问题死搬硬套,缺乏创造性。例如:某物体重4.9牛顿,体积为1立方分米,将它浸没在水中,问它静止时所

受浮力多大?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ρ液 gV排 应用较熟练,绝大多数同学都只按上述公式求得结果,却没有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因而得到了错误的结论。若能继续思考到物体的最终状态,也就能顺利得出正确结论。定向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在物理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其做法是:

1、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表达和表现的欲望与时空,鼓励学生敢说敢做,建立融洽互信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按常规原理,用到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我引导学生思考若只用其中的一块电表,一个已知电阻和原有器材能否测出未知电阻?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纷纷动手设计电路,然后用实际电路证明,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得出了多种方案,有的组只用一个电键、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源、导线和未知电阻; 有的组只用一个电键、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源、导线和未知电阻;有的组只用一个电键,已知电阻、电流表、电源、导线和未知电阻等,设计方案多种多样。这样学生不但对实验加深了理解,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课后我还趁热打铁,留了这样的作业:把只用一只电表测电阻的可行的电路图画在本上。结果有几个学生提议若用两只同样的表会怎样?我在及时表扬他们同时又留了这到补充作业。在所交的作业中喻安琴同学画出了十几种电路图,我在班上及时给以表扬,后来又有许多同学也是这样做的。再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充分利用实验所得数据描点画线得到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而温度不变的正确结论。使学生认识到图象法的妙处,与数学图象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增进了学科间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正是在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限制的太死,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发展,就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极其不利。其实,发散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开发自己的创新性的作法和思路,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创新性,独特性的品质。

2、我设计题目时给学生留有余地,使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我手中拿一透镜请同学设计探究是什么透镜。同学们得出了如下结果:(1)从透镜的侧面观察,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2)放在阳光下,或用光源对着透镜照射,如果能使光通过透镜后,变得会聚的透镜为凸透镜,反之使光变得发散的透镜为凹透镜;(3)用透镜靠近并观察手指,或书上的文字或图形,如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则这个透镜是凸透镜,反之如果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则这种透镜是凹透镜;(4)用手拿着透镜,伸直手臂眼睛通过透镜看远处的物体,如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则这种透镜是凸透镜,反之如果看到的正立的缩小的像,则这种透镜是凹透镜。

(六)重视引导科学探究

知识积累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但仅仅依靠知识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需教给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技能,科学探索就是人类获取新知识的有效方法。把科学探索引入课堂,渗透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例如:在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时,可将学生实验变为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时,我先展示物理情境,营造“融洽点”。将标有100W和25W的两只灯泡串联后,让两名学生将其接入电路,电灯发光,学生看此情景后,非常兴奋、惊奇。接着我把握教学的“引入点”提问:你对刚才展示的情景感到最惊讶的是什么?你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启发学生提问。结果可能会出现:灯泡通电后为什么会发光呢?两灯为什么一个亮一个暗呢?灯亮的电流是否比暗的电流大呢?等问题,我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给予肯定、赞扬,并指出本节应探究的问题:即串联电路中两灯电流大小的问题,对其它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探究。探究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去猜想,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说出猜想依据。有的学生说:由前面学习电流的概念可知,一只灯泡越亮,电流越大。因此,串联两灯泡,亮的电流大;有的说:两灯电流一样大。猜想的依据是电流相当于水流,电路相当于水路,由于水管中无分支时,水管中的水流大小不变,串联电路中,电流无分支,电流大小不变。我对学生善于动脑,大胆猜想给予肯定后,让他们自己分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实施探究,并对其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在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时,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的结论远多于书上的内容,如:干路中的电流大于任一支路上电流,两用电器规格相同时,各支路电流相等,且干路电流是其中一个的两倍等。

(七)重视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与物理教学整合起来可以达到优势互补,这是因为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它以其声音、图象、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学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也可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来补充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以前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更加容易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扩展了每堂课的知识容量,在用到某一板书或板图时,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相当美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这种智能化的交互特征是传统的教育媒体很难做到的。

第四篇: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小院中学

刘玉良

物理教学设计的目的 :

是通过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物理课程的学习。

一、物理教学设计概述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是人们的设计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也是设计的一种类型。所谓物理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物理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事先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安排与决策的过程。

1、物理教学设计必须有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学习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因而,教学设计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课程标准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通读课程标准的字词语句,重要的是着重在领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内涵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体会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2)分析与钻研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载体。分析与钻研教材是对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教师钻研教材大致经过通读、精读两步。

通读教材是基础。通读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体系与结构。也就是教材章节的安排顺序,各章节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的选择与阐述方式,以及物理学的方法等。

精读是关键。教师在精读教材中应反复推敲、深入考虑以下问题,以便做到透彻理解,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①教材各章节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及其来龙去脉、推导过程,适用范围是否清楚?还有哪些不理解或疑难之处? ②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准备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学习的障碍是什么? ③教材对科学探究是如何安排和设计的?有没有不妥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④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哪些演示实验,何时做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如何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等? ⑤怎样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图表? ⑥如何处理例题、习题和实践性作业?

⑦如何掌握前后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相互对照,前呼后应? ⑧教材中有哪些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和其他学科的内容?

⑨认真准备每一个实验;演算每一道习题;广泛阅读一些参考资料或其他一些教材;了解一些动态。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3)教学资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不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物理教学设计之中,可以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供保证。

在物理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文字资源的利用,如各种科技图书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

②加快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幻灯投影片、挂图、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电视和广播、网络资源。③开发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模型等。

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应进入物理实验室。如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⑤开发和利用社会课程资源。

2、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以达到最优结合。教学活动是由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设计只有将教学诸要素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教学设计仅是对教学系统的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而非教学实施,但它是教学实施必不可少的依据。

4、教学设计并不排斥教学经验。教学设计是教师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成功的教学方案凝聚着教师的个体理念、智慧、经验和风格。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是宝贵的,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之一。经验与理论的恰当结合,才能使教学设计既有共性,又富有个性,体现出教学的艺术性。

二、如何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设计

1、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就是教师要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的行为状态作出具体、明确的说明。

(1)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2)教学目标可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长期目标被称为教育目标,如“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等等,这些无法在具体教学中一次性实现,而是长期努力的方向。近期目标被为教学目标,这一目标,主要确定一节课教什么内容,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学习。

(3)教学目标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

正如加涅(gagne,r.m.)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设计者开始任何教学,设计以前必须能回答的问题是“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到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

根据马杰和加涅的行为目标理论与技术,一般认为,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例如,“力的图示”认知教学目标可陈述如下: 目标1:能说出力的三要素。

目标2: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三个要素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目标3: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图示法作出正确的图示。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就是要明确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背景分析。重点分析这部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它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2)功能分析。主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3)结构分析。主要分析这部分内容知识与技能结构、过程与方法结构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4)资源分析。主要对本节课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分析。如实验条件、课件、习题等进行分析,以确定能否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

3、学习者分析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事情。对学生进行分析,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内容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的知识、技能可以分为已知的、半知的、未知的。(2)了解学生的生活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3)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情感态度。哪些学生能适应,哪些学生不能适应。

(4)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自我监控能力。即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

4、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此阶段的设计必须建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分析的基础之上。包括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设计。

(1)教学的组织形式:自主、合作、探究是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用以往的集体授课组织形式来替代。所以,从座位的编排到小组成员的组合、从教材的运用到资源的开发过程、从学生参与方式到教师的引导方式方法等都必须在教学组织设计时加以考虑和整合。

(2)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设计优先考虑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应该如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问题。

从教学方法选择的指导思想上,应该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

从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上,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教学内容、教师特点、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

(3)学法指导: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重视教学过程的情感化,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包括怎样选择媒体、如何运用教学媒体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的问题。

在选择教学媒体时,首先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特性,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媒体。关于如何运用教学媒体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的问题这是媒体设计的核心内容,设计者一定要明确所选用媒体是什么,要避免滥用媒体的现象出现。

5、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首先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并明确各组成部分的意义与作用,然后安排恰当的顺序进行组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和结尾三个环节。必须指出的是,教学策略的设计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

6、教学媒体设计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以将教学媒体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1)传统教学媒体

传统教学媒体是指教科书、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实验演示装置等。

传统教学媒体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媒体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链接了许多信息和知识并配以光盘,使之与现代教学媒体靠近或者整合;黑板的磁性化,颜色的人性化(白板、绿板);无尘粉笔等。(2)现代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是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我国也称之为电化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计算机、电子白板等。

我国大众媒体系统特别关注教育教学信息的开发,有较多的教育教学频道,音像市场有许多的教学软件,这给师生提供了选择空间。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大众媒体的教育资源,可以弥补学校现代教学媒体的不足。(3)媒体选择流程图

在综合考虑影响选择的各种因素基础上,还需要一套具体的方法把选择过程分解成一系列有序排列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就是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紧跟着前一个问题,如此排列,构成流程图的形式。设计人员通过对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出“是”或“否”的回答,被引导到相应的分支上,每一次回答都会排除一部分媒体,最后剩下的一种或一组媒体就被认为是最适合于特定教学情境的媒体。(图略)(4)教学目标、教学事件与教学媒体的适当匹配

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因而在选择媒体时要保证所选的媒体能有效地实施相应的教学事件,而一系列的教学事件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这样看来,所选的媒体要能有效实现相应的教学事件和教学目标,即要在教学目标、教学事件和教学媒体之间进行适当匹配。否则,不看教学目标,教学事件进行媒体选择和使用,只是“作秀”、“耍花枪”,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确立了教学目标之后,经过任务分析的环节,就可导出相应的教学事件。

7、教学方案的评价与反思

教学方案的形成,不是教学设计的结束。在教学设计的后期和实施后,都要对教学方案反思和评价,以便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以使其不断完善。这一过程是对教师教学认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提出的,能更好地反映教师自我认识教学,反思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对教学的评价能力,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般而言,教师在对教学方案反思和评价时,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

(1)你是否考虑过学生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要获得哪些知识与技能?经历哪些过程和方法?在哪些地方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2)你是否考虑过在这些要求中,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3)你是否考虑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应按怎样的教学顺序(或线索)进行?(4)你是否考虑过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哪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5)通过这一教学过程,你认为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哪些已达到,哪些尚未达到?(6)你是怎样知道学生已经学到这些内容和尚未学到那些内容的?其中的第(1)(2)题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问题;第(3)题是安排教学过程的问题;第(4)题是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问题;第(5)(6)题是考虑如何及时接收教学反馈信息的问题。上述设计过程集中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1)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

(2)为达到预期目的,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3)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媒体)(4)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反思与评价)

第五篇: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也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而传统的思品教学偏重灌输,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成了接收器,被动地学习,就不能适应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就是以思想品德课程知识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渗透到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中,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整合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了生动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亮出你自己》一课时,课的伊始我请同学们看了一段2004年中国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录像,在这段录像中集纳了各种体育项目。本来就喜欢体育的他们一下子被牢牢吸引住了。看的过程中我允许他们叫出自己认识的运动员的名字,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动物身上,给予动物更多的关注,从而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又如在教学《法律是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课时,在讲“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特点时,我利用课件进行情境教学,渲染人物形象:播放胡长清受贿案的视频,重点播放胡长清被法院审判这一重点情节,最后展示胡长清被法院宣判为死刑并立即执行这一决定。这一段课件的播放,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对法律的这一重要特征牢记在心。

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道德情感,灌输为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教学《勿以恶小而为之》一课时,我先播放影像片段,展示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启发学生思考:难道这些人生来就是这样糊涂吗?那么他们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所明之理融入了学生的真情实感,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引导他们抒发心中的情感,能起到传播情感强化全体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作用。如教学《师生之间》一课时,我先回忆自己童年时代得到老师关怀和培养的事例,表露出自己对老师教诲的真诚感激之情,并以一声“谢谢您,老师!”引起全班学生的情绪共鸣。接着,播放录像《烛光里的微笑》,再出示一幅平时老师关心学生的画面,让学生从录像中赵老师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事迹联想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体会认识到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最后,在课件MTV《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说说想对老师说什么,想为老师做什么。此时,学生已经很想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了。可谓情到深处,一触继发。

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我在教学《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一课时,发现教学目标中强调“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尊重他人的生活态度,与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能力,懂得自尊与自耻”,而课文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相对不足,于是我找来《2004年奥运冠军录》这套光盘,节选下“刘翔勇夺奥运冠军”这一精彩片段。虽然仅有短短的三分钟,但美丽的画面、亲切的讲解,使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了中国人的自信,丰富了教材的内容。

再如我在讲《团结就是力量》一课时,在学生汇报完自己的调查资料后,我适时播放2003年上半年,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支援抗击“非典”的斗争的影片片断。这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深深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他们的内心充满了自豪的情感。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现实生活、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把它们融入到思品课中去,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就能明显增强。

四、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在思品教材中容纳了许多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他们便是学习的榜样。可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们并不完全相信,他们总爱追着我问:老师,真有这个人吗?(是不是为了教育我们编出来的人物)他还活着吗?他长什么样?”可见,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榜样,而教材的介绍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则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例如,我在教《直面挫折》一课时,发现大家对挫折及如何面对挫折这一材料并不很熟悉。我就号召同学们去收集资料,增加对材料的了解。自己则找到展现一些人物在挫折面前的事例的视频,让同学们观看。孩子们被一些人物所深深震撼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孩子们亲眼看到活生生的例子,他们信服了,也乐于向榜样学习。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活现了榜样形象,强化了正面教育的效应。

综上所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因素,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态下,在令人信服的实事中,接受教育,明白道理,对提高思品教学实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于是,便针对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和制作了一些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应用。结果,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出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充分发挥了。同时,教师还能够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和他们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来授课,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载融入新课标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融入新课标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把科学探究融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 摘要:在探究式教学中,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探究内容,把握好探究的过程,真正理解科学探究的精髓,重视对于探究过程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字:探究式教学 理......

    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

    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 一、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

    让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让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中学 王庆文 传统文化教育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中华诗词大会》的播出,武亦姝等诗词高手纷纷走红,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

    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 [摘要]:在游戏中,幼儿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重要生活。儿童在游......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 在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意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启导方法。事实证明这些方法运用激发......

    新时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浅析

    新时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浅析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教育的关注度逐渐增强。初中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物理能力及创新思维方面......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想法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想法 现代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改革的时代,教育模式、教育思想,乃至物理教材都在进行着全方位的改革,对教学的目标,也提升到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探讨-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探讨人教版新课标 一、小学课堂设置数学史的现状 (一)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忽视数学思维与方法渗透 我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