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理念
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理念
[内容摘要]: 在物理课堂中贯彻《物理课程标准》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改进教学方式,适应新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 物理 教学 理念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师生交流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物理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标准》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物理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无处不渗透着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发展为本。当前,摆在广大物理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物理课堂中贯彻《标准》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或者说怎样改革物理课堂教学才能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否彻底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理想能否最终达成或实现,最终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一个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事一个个教学活动。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体会。
一、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往的教学设计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样很容易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整天的处于一种被动的应付、机械的训练、死记硬背、简单的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样的教学怎能想象和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就要在教学设计中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确定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目标设计。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以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巧妙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全过程,但不需要将各个环节一一罗列,时间分配上要留有余地,应突出重点,突出设计理念及思路。设计时多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这一课题的学习中我有哪些问题、想法和作为?大致步骤可分为:
1、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相关课程资源,背景资料等。
2、教学目标:①知识技能目标;②情感态度目标;③过程与方法目标。目的的确定要从学生、学校、地区的实际出发。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4、教学用具:实验器材、课件设计、目标反馈练习、教学媒体等。
5、教学活动设计:情景创设、提问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说明、估用时间、总结、拓展、板书设计等。
二、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三维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改革已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物理课程目标,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寻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世界,并结合物理提供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实际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交织统一的过程,需要做好整合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过去由于过分追求知识与能力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课堂上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感情共鸣,课堂单调、古板、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新理念驱动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测凸透镜焦距”实验中,在基本完成规定的实验要求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透镜被遮挡一部分,其成像有何变化呢?让学生不要急于动手,而是先进行推测或猜想:“不成像”、“只有一部分”、“不变化”等等,各持己见,争论 不休,这时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加以验证,发现成像情况不变,只是像的亮度变暗。教师可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依据。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推测和猜想,在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摩擦力》一课,为学生准备了小车,磁块、圆棍、抹布、测力计等材料,让学生设计减少摩擦力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用测力计拉动没有车厢的车轮,在光滑的桌面上滚动时摩擦力最小。这一实验,学生综合运用了正压力、摩擦方式、摩擦系数等知识,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是学生在边操作边思考中总结出来的。如果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就没有这么多的发现。此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组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性活动,鼓励学生创新。
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效果非常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不仅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很好的体现,使课堂活泼而有吸引力、生命力。
三、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教育改革就要落实到学生学习行为上,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结合物理教学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压强>>时,首先我让学生来表演钉钉子:一个是尖的,另一个是钝的,让其分别用锤子钉入木头里,然后让这位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接着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利用自己的圆珠笔和三角板,分别用手指压住其两端,体验一下两个手指的感受.由此生活情景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纷纷提出了了各种物理问题:为什么尖端的钉子更容易钉进去?钝的不容易而且要更用力?与圆珠笔两端接触的手指,尖端痛而平端不痛(三角 板一样)?从而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情景中,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到乏味,增强了教学的实效。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教给学生方法,而课堂则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四、贴近生活,优化物理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尽量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及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并获取有关知识和经验,挖掘素材,优化物理课程资源,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最终上升为理论,再从理论回到生活,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如那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第二、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能源的利用与生活中如何节能相联系;将物态变化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相联系,将浮力与潜水艇的浮沉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第三、关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
此外,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多考虑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的题目,如学习惯性后,解释刹车时人体上半身为什么向前倾的现象。学习杠杆后,解释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省力的道理;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会从地图上测出长春到北京铁路线的长度;学习了光的反射,解释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学习了光的折射,能解释海市蜃楼,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学习压强后,解释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通 过多方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的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如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潜望镜、指南针、望远镜、潜水艇、验电器、电磁继电器等实验仪器或模型,对原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等,引导学生进行“纸盒烧开水”、“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这些都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实验,如在初中阶段,让学生研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先让学生提出猜想,利用生活中常见材料,如石块,线,手表等进行研究。又如在家里利用电冰箱研究水和盐水的凝固点,这个实验在学校反而不便做到。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的在教学中加以讲评。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搞科技发明的奥秘在于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打破搞科技发明高不可攀的神秘感。
六、教学中重视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努力。物理与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有很多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的设计一些跨学科的学习课题,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认识尽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实质上是一种跨学科综合,也是课改的一种趋势,看起来好像与本学科无关,恰好学生很感兴趣,例如我结合“嫦娥一号”的升空,给学生布置了几个探究学习题,让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①“嫦娥一号”有哪些实用价值。②“嫦娥一号”用到了哪些科学知识。③你知道“嫦娥一号”是怎样升空的吗?等等。结果学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很多感兴趣的知识片段,有热情特高的学生还以“交流”为名送给我,我真的好感动。通过查资料,学 生一致认为,“嫦娥一号”用到了大量的科学知识,有数学的、物理的,特别是物理,简直用到的太多了,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我们一定要从现在起就扎扎实实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这些课题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看!目的不是达到了吗?不正是课标所要求的吗?
总而言之,要在物理课堂中贯彻《标准》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就务必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这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应不断反思总结,以适应新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邢红军:《论科学技术发展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中学物理教考》1998年第4期
(3)《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张天宝 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李瑾瑜等主编: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5)《现代教学论基础》吴立岗等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0.(6)《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关文信编著,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5.(7)[美] L.爱波斯坦 [美] P.哈威特 《趣味物理寻答集》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该如何体现
多少年以来,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就从未停止过。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今天,特别是近年来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通过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等课程学习后,我领悟到一些教育的新理念,这将对我在今后教学当中的帮助很大。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等课程学习后的领悟。
我认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其理念如何更好地体现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这关键在于教师在认识上能否站在新课程理念这一高度,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这一要求,所以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运用新课程理念成为当务之急。许多教师在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时,有意无意中全盘否定了传统教学,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只有对以往应试教育进行理智的分析,对新课程发展进行正确的预测,才能更好地正视、把握新课标。要想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最重要的方面: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那么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性教学观念,并在教育教学当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都要经过学生自身的学习,独立去完成、去实现,才能形成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想和个性。教学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但是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都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形式就会流于形式或放任自流。因此,教师应牢牢掌握启发、点拨、调控的主动权,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自我的完善、学会独立与合作,以及学会做人。
2、改变教学方式,求同存异。
曾经我以为,教师教学就是对学生传授知识。上课了,教师只要把知识一直讲给学生,让学生听会就可以了。然而在了解了新课标的要求后,我才知道我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教师要走下高高的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平等交流。手把手教学生写字,面对面和学生交谈。由权威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认为这一标准真的是很可行的。当教师的位置遍及课堂的各个角落时,在学生眼里,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此时在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合作交流时,学生是没有心理负担的,这就能与学生有心灵碰撞,很巧妙地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双向交流和师生互动。在平等的交流中更好地达到了的引导、组织作用,让学生在其中享受成功和喜悦的学习过程。并在情感交流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当然,教师在新课标的带领下,不断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这从根本上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是,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时,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又要不否定求同。求同和求异是思维的两个翅,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求同,就是发展规律,认识事物共性;求异,就是发现特点,认识事物的个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有所创造。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在关注学生求异思维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求同能力的培养。求同存异,方能丰满学生思维的双翼。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时,教师示范,师生互评,然后再改正不足,这一过程中和以往不同的是要先进行激励和表扬,让同学们学一学其他做得好的地方,然后自主进行完善,气氛和谐,效果显著,教师和学生完全是在平等地切磋、研讨、交流,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另外老师在学生讨论难以深入的情况下,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使学生主体性的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环节中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
3、要注重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的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语文的基础。这是语文教学传统的优势,决不能放弃。语文课程改革只能加强基础,然后追求创新。决不能放弃我们好的传统,片面追求“创新”。本次课改,教学中自己基本都注重了语文学习的基础,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训练。例如作文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体现了基础,又体现了创新。要注重教材资源和学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才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4、要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指导学生应用多种学习方式。
以全新的心态和新颖多变的教学形式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善于活化教材,必要的话,可以改变教材的顺序活化教材,可以对教材有取有舍,对教材内容加以改造。只有善于活化教材,教学才有活力,才有创造,才有效果。另外可以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共同探究,然后掌握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5、要求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教学。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和持续性发展。特别是方言比较重的地方,更应加大重视力度,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意识和听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自身素质过硬,目前教师资格认证要求语文老师的普通话水平能力比其他教师要高一级别,充分体现了普通话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6、要努力体现小学语文新课程的理念作文教学要多样化。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摄取内容入手,以解决“米”的问题。着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会他们在生活中吸取营养,积累素材,克服传统的作文死记硬背、训练单调、随意、枯燥的弊端。
7、在教学中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立体化优势,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程在语文课堂上的体现与实施还有许许多多新的理念,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学习,以便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习惯,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第三篇:在企业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中国联通2010党建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
单 位
完成时间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体现 “以人为本”理念
中国联通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分公司
2010-10-14
目 录
摘 要………………………………………………………… 3
一、‚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4
(一)从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以人为本‛的渊源…………………………………………………………………5
(二)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以人为本‛思想的精华…………………………………………………………………6
(三)从商业实践中学习‚以人为本‛管理的精髓……6
二、地市分公司管理现状………………………………………9
(一)环境变化与行业改革影响下的企业文化…………9
(二)企业文化影响下的企业管理机制…………………11
三、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两大途径……………………………15
(一)积极推行‚大人力资源‛理念……………………16
(二)构建先进、开放、和谐的企业文化………………21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分公司综合部 孟刚
[摘要]‚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文化,是社会和历史进步的成果,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战略,研究和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地市分公司管理现状、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两大途径三个部分,详细阐述了什么是‚以人为本‛、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以及如何‚以人为本‛。本文的主旨不在于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力图结合基层企业的实际,以相对更广的视角来透视‚在企业管理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这一命题。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以人为本 大人力资源观 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从‚三个代表‛到‚以人为本‛,预示着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飞跃性变化,表明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观发生了科学性变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不断的学习,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在企业管理中,企业行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探讨什么是‚企业管理‛。
教科书中将‚企业管理‛定义为: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人既是管理活动实施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服务的客体,任何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都离不开人这一决定性要素。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然要贯穿于企业管理全过程。
作为特大型国企,中国联通在经历了重组剧变后,一方面综合实力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环境变化的加快以及企业转型战略的实施,使企业管理工作更具挑战性和复杂性,50万联通员工的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关心员工,依靠员工办企业,是国有企业的传统和优势。在新形势下,如何扬弃我们的传统,在企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有效整合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本质上是以服务于人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它从积极的、系统的角度来研究管理。但在极力推崇利润最大化的今天,‚人本‛被片面理解成了尽可能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照此说法,它依然只是企业创造利润的一种手段,而企业中的‚人‛仅仅作为一种与资金、技术、劳动工具别无二致的资源而存在,这和人本管理的实质是背离的。世纪初,美国人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是在管理理论百花齐放的今天,其作用也不可低估。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其所倡导的标准化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管理文明的基本标志。
(一)从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以人为本”的渊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的科学管理为标志,管理科学开始了要素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人‛理论,认为人们工作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20世纪30年代以人际关系理论产生为标志,管理进入行为研究阶段,认为人是有多种需要的‚社会人‛,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在组织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根本手段;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企业的飞速发展,使学界和业界开始注重研究人的主体意识,管理科学进入了主体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是企业文化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在吸收了以效率为核心的西方管理精髓的前提下,融入了东方文化中‚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在西方管理偏重于制度、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强调人与团队的重要性,体现了东西方管理文化的融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人本管理‛理念从此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研究并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二)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以人为本”思想的精华 ‚以人为本‛要扬弃地继承传统价值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哲学并初步建立起以‚爱人、贵民‛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重建。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曾提出‚欲使民者,必先爱民‛的治国思路;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更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礼记 礼运》篇说:‚人者,天地之心也‛;孟子‚民为上,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闪耀着民本的理性光芒;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走入近代,人本思想的光辉毫未褪色,反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伟大的革命先躯孙中山先生毕生倡导‚天下为公‛,倡导‚博爱‛精神;伟大领袖毛泽东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执政理念。这些思想和观点,强调无私、利他、爱人、忠诚,折射出人性化的灿烂光辉。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只有重视并坚持人本思想,认真研究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发挥人的创造性,企业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从商业实践中学习“以人为本”管理的精髓 透过东西方人本管理文化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管理思想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东方文化在认识管理本质的过程中,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强调整体性,但忽视个性发展,强调民本,但忽视独立人格,以‚柔性管理‛见长,但缺乏冒险精神。另外,因过于强调人情因素而容易破坏企业的整体平衡;西方文化突出个人主义,在管理活动中强调制度管理、规范管理和条例管理,以‚刚性管理‛见长,缺点是相对显得僵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出现问题往往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要实现东西方管理的融合,就要把这些特点有机结合,实现刚柔并济:其中主动引导、柔性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同时,硬性的制度约束也必不可少。
在我国当前的商业实践中,海尔公司比较成功地做到了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本土化,值得我们借鉴:
海尔的管理理念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明天的目标必须比今天更高,不断改善。
海尔集团上至总裁,下至普通员工,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十分清楚自己一天工作的目标,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干多少,按什么标准干,要达到什么效果。当天发现的问题必须当天处理,就是所谓的‚日日清‛原理。海尔认为,如果让一些本来极易排除而未能及时处理的小问题和事故隐患积聚下来,时间长了就会成为积重难返的大问题,以致严重影响目标的实现。
对于国人的性格,张瑞敏曾这样形容:‚如果训练一个日本人,让他每天擦6遍桌子,他一定会这样做;而一个中国人开始会擦6遍,慢慢地觉得5遍、4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他认为,中国的企业需要一种管理机制专攻这一毛病,这一机制同时还要承担下述功能:不管领导在与不在,企业都会持续良性运转。
于是,张瑞敏发明了被誉为‚海尔管理之剑‛的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法,其中‚O‛代表‚Overall‛,意为‚全方位‛,‚E‛代表‚Everyone,Everything,Everyday‛,意为‚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C‛代表‚Control and Clear‛,意为‚控制和清理‛,即全方位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其本质就是把企业核心目标量化到人,把每一个细小的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海尔员工的身上。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是一种促使企业及每个员工、每项工作都能走上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良性循环轨道的精细化管理方法。
在海尔,有一条管理原则叫‚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具体是指:将企业内部的所有事务通过层层细化,落实到各级人员,并制定各级岗位职责及每件事的工作标准。为达到实时控制的目的,每个人根据其职责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每个人的管理范围、工作内容、每项工作的工作标准、工作频次、计划进度、完成期限、考核人、价值量等。为确保其完整性,每个人的台账由其上一级主管审核后方可生效。由于每个人的工作指标明确,工作中既有压力又有相对自主权,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管理,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OEC‛管理模式是海尔人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它经历了由无序到有序,由有序到形成体系,并且始终处于不断优化和上升的动态循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始终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中‚人‛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
重组后的中国联通拥有50万员工,而我们的转型之路刚刚起步,相关的管理经验还比较欠缺,怎样调动起这庞大队伍的活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满足员工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需要我们在吸收借鉴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管理哲学。
二、地市分公司管理现状
从政企分开到企业重组,从独家垄断到引入竞争,电信业的每一步改革都给企业带来了剧烈的冲击,企业的广大员工在变革中经受了一次次的感情激荡和思想洗礼。企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员工受到了什么影响?这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实施人本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这里仅从笔者所在的地市分公司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公司管理现状进行简单的剖析,试图由‚一斑‛而窥‚全豹‛,以此引发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环境变化与行业改革影响下的企业文化
在和老员工们的相处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们对过去‚老邮电‛时期的那份留恋。很多人把这称之为‚甲方意识‛,认为这是计划经济的思想残留而加以批判。其实,如果更深入地研究一下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发展历程就会发现,中国电信事业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路,其间的发展导向非常鲜明。过去,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作为国民经济的先锋官,我们通信企业靠着一股顽强的拼劲,埋头抓发展、搞建设,依靠科技进步,走了一条高起点的跨越式发展之路。这段特定的历史经验,造就了通信企业根深蒂固的发展文化,而这种发展文化很大程度上又是技术驱动、生产驱动的。以笔者所在地市分公司为例,在岗员工中很大一部分过去从事的是话务、建设和维护等生产工作,他们技术精湛,很多曾获得过省、市一级的技术标兵称号,他们熟悉老邮电时期的生产运作,他们把确保通信畅通作为自己的使命,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甚至不计成本和代价。这种行政体制文化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它曾经创造过辉煌,但是在当今的市场化浪潮中,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战略也随之调整,过去由技术驱动的大跃进式发展文化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今后通信网络的规模不可能再有不计成本的发展,企业已经开始走上了商业化转型之路,从过去的发展型服务文化转变为现代商业服务文化。而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之一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相对薄弱,这一点在基层单位表现的尤为明显:
企业重组初期,通信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观,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笔者所在地市分公司根据省公司的统一部署,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很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员工被充实到营销一线,分公司1550名从业人员被划分为职能管理、网络建维和前端销售三条线,三线人员比例约为1:2:5。从形式上看,我们基本实现了‚以市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配臵。从管理学角度来讲,环境变化导致企业战略的转变,新的战略又导致组织内部结构的改革,而在组织变革中,人的变革是最关键的。我们是否做好了迎接变革的充分准备?不妨从与员工利益最密切的绩效管理切入,来粗略分析一下目前基层单位的管理机制与其中的弊端。
(二)企业文化影响下的企业管理机制 1.绩效管理现状
通信业的最大特征是‚全程全网‛,这决定了通信业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面对迅猛的改革进程,基层对改革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并不充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企业从以往政企合一式的发展文化转型为商业服务文化,观念转变的要求是如此迅速,而配套的管理手段、系统平台建设、员工的知识体系等基本处于摸索和适应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管理的唯一认识似乎就只有靠一些冷冰冰的考核指标来衡量。以我地市分公司为例,公司倡导‚以业绩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机制,在绩效考核方面,员工薪酬与其个人业绩贡献挂钩;在职位晋升方面,采取垂直与水平的双通道职位晋升机制。这种管理方式打破了过去‚论资排辈‛的晋级模式,‚以业绩论英雄‛,体现了金钱、职位等稀缺资源的优化配臵,与公司目前的经营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从经营方向来看是符合企业转型要求的。同时,这种方式有利于员工开展关系营销,在一定范围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其缺陷同样显而易见:一是传统的‚本职工作‛观念受到了极大冲击,在权责体系没有清晰界定的情况下,大量支撑维护人员承担营销任务,使其本职工作受到影响,进而使专业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并造成了集体的负面情绪;二是在经营管理经验匮乏、员工整体知识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各基层单位在经营指标的重压下,几乎无一例外地走入了‚数字化‛考核的误区,经营工作完全围绕‚统计表‛来开展,对员工的激励被简单地金钱化。在这种主导思想下,拥有广泛人脉的员工成为公司的明星,而管理工作则成为经理人‚无从下手的刺猬‛。并且这种方式对组织整体成长是不利的,因为它颠覆了通信企业传统的‚全程全网‛概念,极易在组织内部滋生不平衡的气氛。
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来讲,月底或年底由各部门汇总上来的绩效考核表基本上就是一堆枯燥的数字,而公司费尽心血制定的考核办法,在各级管理者手中,象一个死程序、死循环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重复使用。
从员工来讲,年复一年重复撰写的工作总结,基本没有管理者认真过目,考核沦为一种‚形式‛,只要不出错,结果都不会太差。‚干活不如把上司的脉‛,这样一种投机作风在企业里并非个别现象。
从实际效果来看,销售端难以按要求完成任务,支撑端对自己的工作目标也不是很清楚,前后端都存在有些事没人做,而有些事大家又重复做,同样的问题在重复地发生,但是好像没有人能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企业而言,以正向为主的激励手段在基层被普遍采用,就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以金钱推动的手段在初期的确起到了效果,但并不能带来持久的繁荣。笔者所在地分公司对营业和装维两个工种实行计件制考核,初期有明显效果,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有很大改观,这一点从相关客户服务指标可以侧面反映出来。但在大约半年后,关于服务态度和装维及时率的客户重复投诉再次反弹,工作中诸如‚挑易避难‛‚趋利避害‛等种种现象也屡次发生。这一方面或许是考核制度仍有待完善,但根本还在于激励手段单一和基层综合管理能力不强。
显然,从企业管理的操作层面来讲,我们普遍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而所谓的绩效管理就是填表和交表。我们的经理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何为管理,或者说其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或经验上。这说明,现阶段我们的管理方式与‚以人为本‛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要知道,没有员工素质的普遍提高,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2.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绩效管理是企业在物质层面的管理因素,让我们换一个角度,从精神层面来看企业的管理现状如何。
我们知道,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企业文化正相当于‚企业意识‛,它必须要适应企业的发展水平,并能够指引企业及企业的员工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当前,企业的确存在思想教育和生产经营脱节的状况,这一方面说明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被弱化,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没有把准时代的脉搏,没有想员工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今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依然延续着传统的党政理论内容和单向宣传方式,过于注重政治说教而缺少对前沿管理科学的深入研究,缺少与员工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了解员工的真实困惑。企业所举办的各类活动,对员工而言只是一道‚旁观的风景‛,无法真正引起员工的情感共鸣,自然也就无法对员工的思想起到有效的疏导和教育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脱离了员工,也就失去了员工的信任,而这是企业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
3.员工思想动态与职业发展现状调查
笔者所在地分公司曾在2010年中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企业778名20-40岁的中青年员工开展了一次关于职业状况与思想动态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占77%的员工认为,目前的绩效考核办法不能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评价公司的绩效考核办法时,44%的员工认为考核的内容和方式过于粗放,34%的员工认为考核过于偏重金钱激励。在问及个人才能是否在工作当中得到有效发挥时,认为发挥有限和无法发挥的员工占66%。在问及公司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是否明确时,回答不明确和完全不了解的员工占56%。另外,高达65%的员工对自己的薪酬不满意。从中可以看出,青年员工对当前企业管理与发展涉及到自身的结果总体上不令人满意。
在如此强调发展、强调绩效考核和正向激励的情况下,我们的员工仍然普遍对薪酬待遇不满,那些因业务发展好而取得较好报酬的员工,或者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会提出除报酬以外的更高要求,而金钱、职位等稀缺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人无限增长的需求,因此,单纯以稀缺资源为‚诱饵‛的激励手段无法提供持久动力。
三、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两大途径
前面第一部分阐释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指出企业实施人本管理是时代进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部分对地市分公司的管理机制从绩效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从中看出,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我们的基层管理还在较低水平徘徊,各级经理人在企业转型的十字路口上充满了困惑。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当从人员能力和企业文化出发,确立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地位,形成企业文化主导的软性管理和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的硬性管理的协调统一。只有物质和精神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充分满足员工的需要,提高组织的绩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推行“大人力资源”理念
当前,企业在管理中十分重视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毫无疑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考核,但考核仅仅是管理工作的一小部分,如何提高组织绩效、使组织运转顺畅是管理工作更高的目标。通信企业基本上是同质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应当在产品上,而应在管理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转变以往‚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的观念,将‚大人力资源观‛贯彻到上至管理者、下到基层员工的每一个人。
所谓大人力资源观,按照教科书的定义,就是以系统、全局的观点来看待人力资源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并不局限于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而是作为支持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力量,在企业远景、经营战略、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使它与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以达到短期内促进企业业绩提升,长期内推动企业战略实现的目标。简而言之,‚大人力资源观‛就是企业的所有管理者,上至总经理、下到每位主管以至每名员工都应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责任,也就是一种对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重新定位。
1.“大人力资源观”的角色定位
首先,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当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国内外的先进企业早已进入人才导向的发展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从后台走向前台,企业要想在更大范围内获得竞争优势,必须确立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基础性地位。
其次,人力资源部门应从目前非主流的职能性部门转型为经营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在更高层次执行企业的制度规划、质量管理、人才选用与优化配臵、职业生涯规划、智力开发、监督评价等核心工作,并保证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与发展战略相匹配。从企业调查情况来看,员工希望人力资源部门能够为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制度体系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确定需要运用哪些技术、通过哪些途径来满足员工的需要。人力资源经理应逐渐从过去那种行政性、‚福利委员会主任‛的角色转变为学习型组织、企业高层主管的咨询顾问、管理专家。
对于人力资源以外的其他管理者而言,绩效管理应当是其日常工作的核心,这也是当前基层经理人的最大短板。人们总是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专利,这一观念如果得不到彻底转变,企业管理工作将永远是低效率的重复劳作。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几个重要的构件:目标->计划->培训->检查->评价->激励->反馈,仅盯住其中的一个构件,无法保证组织绩效的持续提高。某个销售人员可能会凭借其自身能力在短时间内获得效益,但假如他本人工作调动或是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那么组织的绩效就会受到影响。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它强调的是通过目标、措施、培训、评价、反馈等一整条工作链,在达成目标的同时,提升整个组织的能力,使组织获得可持续发展而不会受某个人的影响。显然,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其中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更注重过程,它反映的是未来的绩效,而考核更注重结果,反映的是当前的绩效。企业当前急需的正是这种全面的绩效管理和持续运作的能力。
对员工而言,网络时代对其个人能力既是考验也是机会。网络的发达,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这必然导致竞争节奏的加快和对个人能力要求的提高,不适应者将被淘汰。传统的‚老板驱动‛型工作方式必将被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所取代,这已经是被海尔公司证明了的成功模式。所以,学习、合作、自律等价值观应当在企业内部被大力提倡。
理念不可能自发形成,要自上而下地推行,这也是通信企业改革的特征。必须首先从管理层的培训着手,转变管理者的领导观念;其次要有完整的信息系统支持,在企业战略的规制下,建立起统一、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最后,管理制度和措施要切实可行,不能‚挂在网上,贴在墙上,讲在嘴上‛。
2.以市场为中心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管理是如此重要,它真正能为企业创造高附加值。但很显然,我们当前还没有把管理上升到应有的战略高度,我们仍然只是沿袭传统,把整个组织结构按照营销、技术、职能三条线来划分,而职能线表面看来似乎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但在实践中却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智力劳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导致企业的运作在某些层面前后脱节,‚以市场为中心‛的战略思想沦为一种形式,在现实中大家基本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况。
‚大人力资源观‛的推行,除了使企业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更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优化组织结构、降低运营成本、打造‚智力型‛企业奠定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管理模式面临深刻变革,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不断变化,与此相适应,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设计日益盛行。大型企业虽然风险承受能力更强,但庞大的机构和迟缓的反应,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反观中小企业,精简的结构使其市场反应更加迅捷,职能管理部门被最大限度地浓缩,使得管理成本大幅降低,而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又使其管理效率能够得到保证。因此,建立精简高效、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是以市场为中心的企业战略布局的关键,必须在‚大人力资源观‛的指引下,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臵。企业应针对不同部门的不同需求来进行人力资源配臵。通常,营维一线需要具有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员工,而当前所谓的职能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优化整合,转型为经营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大量吸收通晓业务、信息技术、管理知识和具有信息采集、分析能力的高水平知识型员工,为企业的核心业务提供最具价值的咨询与管理服务。而一些非核心的、过于细节化的业务如用户端维护、会计核算、人事管理、后勤保障甚至前端销售等事务性工作应当寻求外包,或在企业内部集中独立完成,以节省人力和成本用于核心管理和业务,真正形成‚一切围绕市场‛的运作流程。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向海尔和中国电信学习,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在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上下功夫,而非简单地搞‚一刀切‛式的人员调配。
3.探索激发员工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高层次目标,也是人本管理的核心所在。企业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激发员工创造力的环境和机制:一是在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指引下,创建更加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通过分权,削减中间管理层,以矩阵式、团队、虚拟组织等更加灵活的组织机构取代垂直管理机构,使员工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二是完善人才选用机制。注重员工招聘、筛选、录用到员工离职等各个环节相互间的衔接,每个环节都应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利于组织整体士气的提升,不能过分偏重学历或业绩,要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任职的考察成本,比如根据对环节干部的不同能力要求,开发一套评价模型,设臵一个模拟管理环境,通过严格的综合考试来测试该准干部是否称职,避免因选材不当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效率低下;三是丰富激励手段。采取利润共享等物质激励手段和以工作内容为依据的弹性工时制等更加个性化的精神激励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激励方式,并给予员工更多参与企业决策的机会。不仅要关注员工的物质需要,也要关注员工的精神需要;不仅关注员工工作时间内的需求,也要关注员工事业、生活和家庭的平衡;四是创造一个鼓励员工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活跃思想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企业必须组织员工不断学习以更新知识,引导他们面对现实去研究市场的新变化、技术的新动向,研究现实经济生活所提出的种种挑战,明确规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并从政策导向上让拥有决策权的管理者真正重视创新活动。比如,对于在QC管理等各类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团队或个人给予重奖,真正在企业内部形成重视创新、尊重创新、引导创新的良好氛围。
总之,新型人本管理要求企业从培育人、塑造人的角度出发,推行‚大人力资源‛理念,优化人力资源配臵,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质,以使企业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二)构建先进、开放、和谐的企业文化
在上一段论述中曾提到,人本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整个组织的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努力,因而员工的平均素质就成为管理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单纯依靠硬性管理或物质刺激将无法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难以应对日趋复杂和要求越来越高的外部环境,这可以从我国众多民营企业的衰败中得到教训。企业文化不明确,难以形成整体综合竞争力。目前很多企业只是在诸如团结、拼搏、务实等共性理念上做表面文章,实践中并未针对企业特质进行创新,导致理念和实践‚两张皮‛。根据通信企业特质,结合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应从以下层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1.提炼和培育个性化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卓越的企业精神可以为企业提供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质。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海尔‚产品零缺陷‛,无不彰显着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精神的培养和提炼具有基石作用,在表达上,绝不能简单地以开拓、创新、求实、进取等共性词汇来模糊定位。企业精神必须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宗旨和发展方向,不求其全,但求其特。通信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全程全网‛,因此,团队协作、奉献和忠诚应当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联通在三大运营商中处于弱势地位,这样的地位要求我们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要比别人先行一步,因此,实施人本管理,并尽快过渡到知识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创新不能单靠个别人的聪明才智,而是要着眼于组织内的群体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由量变到质变,这样才能产生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人的文化背景放在第一位,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实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动力机制。这一点,日本佳能的‚细胞式生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内蒙古联通当前正在开展的班组文化建设中,应当更多从这些优秀企业的文化创新中汲取经验。
3.构建完善的制度创新文化
如果企业只有创新的观念,而缺乏制度的落实,那么企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员工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在日本,多数企业都设有鼓励员工在各自岗位努力创新的提案制度,例如广为人知的‚QC管理‛。这种制度使员工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行为习惯化。反观我们则缺乏这样的意识,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保障和激励创新的一整套措施。因此,构建完善的、有益于创新的制度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在行为层面的重要内容。
4.塑造形神俱佳的企业品牌
品牌不是商标,它是企业整体素质的视觉表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决定企业品牌价值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如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比如一提起麦当劳,人们立刻就会想起它遍布全球的整洁、便利、亲切的餐饮连锁形象;一提起苹果,就会与个性、时尚、创新联系在一起。所有这些,离不开其背后强大的文化支撑,这些名牌的设计,无不具有浓郁的文化匠心,其品牌的视觉形象与品牌内涵是高度一致的。正如可口可乐公司的某高级主管所说:‚即使可口可乐今天被大火烧掉,明天我就能重建一座新的可口可乐帝国大厦。‛ 企业品牌必须体现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而非仅仅着眼于企业战略,比如服务,我们应当以统一、规范的形象出现在客户面前,并能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使人们一提起联通就会想到标准、先进和畅通,成为高素质的代名词。这是一个整体的提升,需要巨大的投入,而不仅仅靠强化个体责任来完成。
企业文化不是口号,也不是简单的文体活动,它是支配企业行为的‚思维‛能力。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一是在企业文化融合中强化诚信、公平、合作等商业文化因素;二是加快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在工作中应用管理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理论,加强对企业所处环境的研究,对企业变革的研究,对员工思想动态的研究,从现实的角度和人文关怀的高度加以疏导和引领,培育‚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企业管理者要多与员工面对面交流,综合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员工非物质文化需要的研究,引导员工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将思想教育与市场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新焕发活力,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员工的进步指引方向,使企业与个人实现共同成长。
最后,就用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对人本管理的诠释来作为本文的结尾: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
参考文献:
[1]韦克难:组织行为学.中央电大教学网
[2]曹金洪:中国通信业竞争力培育与运营创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07 [3]党书国:海尔管理模式全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1
第四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
感受辉煌中国,做自豪中国人
看了系列纪录片《辉煌中国》,很喜欢这样一组数据,高速公路里程13.1万公里 世界第一 2020 年将达15万公里;高铁里程2.2万公里 世界第一;城市轨道交通4153公里 世界第一;光缆线路3041万公里 世界第一;世界前10斜拉桥 中国占7座;世界前10悬索桥 中国占6座;港口吞吐量世界前10 中国7席……,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内心里感到自豪,作为一个党员,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这样的成就的取得还不到七十年,我们就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发展成了任何国家都不可轻视的伟大中国,我们正朝着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前进!
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挨宰。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总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中国没有掌握的技术,我们中国进口的时候就会是天价,只要我们中国掌握的技术,马上就变成了白菜价。作为一个教育人,自我感觉,任重而道远,感觉到科技发展的力量,而科技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更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作为一个教育人,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哈尔滨市阿城区朝鲜族中学校
南文铉
以往的课堂教学设计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学习的结果,对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自然就形成了接受性学习的局面,形成以书本、以老师为准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应该改变以往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即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新课程也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要求我们老师讲究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备课,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用等)、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教学设计的对象是人,其设计的主体也是人,而人是最为复杂的、最难以把握的,同时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因此,教师需要有统揽全局的能力,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宗旨。
一、传统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线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学者专家制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实施者,很少有机会发挥教学自主性,只能跟在课程计划的后面亦步亦趋,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主要表现在:
1、重教材,轻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考试主要测试的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这导致掌握教科书的程度成了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随后,教师的教学过程便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一堂课基本上是按教师的预想进行,当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成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生表达的效果如何才知道。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缺少活力,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教得辛苦;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学习体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即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下,他们必须去学习那些不想学、不愿意学的知识内容,学生也是学得很苦的,而且凭记忆学到的一些书本知识不能直接运用于实际,更是增添了教师与学生的负担。2.重结论,轻过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特别关注结论的记取,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的结论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教学的过程是指达到教学目标或获得所需要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传统的教学设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试图走一条捷径,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于是,教师习惯于将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结论、现成的方法、现成的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无需学生动手实践就可以将知识快速地储存于自己的大脑。这种教学设计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与个性的摧残。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观
现代课程观与教学观认为,课程与教学二者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有机整合的关系。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美国学者塞勒等人做了很好的比喻:“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作为设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做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从这里看来,“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 “怎样教”,但教学在课程面前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因为课程的实施依赖于教学,课程实施的程度取决于教学的水准。同时,新课程也明确提出了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开发者的新观念,另外,教师本身就是一种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的载体,这些优势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是大有作为。1.教学设计的系统观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系统,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这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必须全面地考虑四个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而不能只重视其中二个或三个。因此,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对这个系统的设计,教师要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设计要同时考虑到这四个因素,从而导致了教学设计更趋复杂。教师要从单纯设计教学媒介(主要是教科书)转向多维的立体设计,将设计的中心转移到人的身上来。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是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在沟通中,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系统观的理念中,教学不再是教师 “一言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在教学设计时还要关注到“系统”中的物的因素,如学习材料的选择、教学环境的控制等,因为这些客观的因素同样会影响到教学过程。教师要真正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来设计,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2.为学习设计教学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习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就要相应地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无论多完善的教学设计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丰富,都会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新认识和新成果,因为不仅学生,而且教师的心态总是随着具体的教学情景发生变化,同时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处理在教学设计未曾预料、也无法预料的“课堂意外事件”,如果强行按照原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势必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为学生任何一个思想的火花都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苗;如果任何一个课堂中生成的东西,教师都要顾及到,势必影响教学进度,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师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教师需要更多的教学机智以应对这种局面,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说,“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教师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现代教学设计不能忽视个性的存在。因此,教师教学不能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可以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认真考虑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3.知识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
新课程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掌握往往成为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尺度,不易操作,致使教师、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重视不够,教师也未将学生这方面的发展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隶属于人的内心世界,而人是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是难以揣度的,因而无法通过教师的传授而直接获得,必须通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地潜滋暗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设适宜的环境,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课程实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教学设计虽然对教学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不可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一切应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
总之,实施新课程,关键在教师,我们的教师必须不断对照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较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发展、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统一。
2009年10月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南 文 铉
哈尔滨市阿城区朝鲜族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