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三个特点

时间:2019-05-12 16:4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三个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三个特点》。

第一篇: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三个特点

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三个特点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李双

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小学艺术综合课,以榴花小学杨丹老师《秋天的叶子》一课为例,教学设计应体现以下三个特点:(附案例)

一、“用教材”教

新教材给我们老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驾驭使用教材的空间。教师可以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改进、补充教材资源,也可以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重组。《秋天的叶子》是《秋天的歌》这一单元中的一课,教材中设计了表演秋叶的样子、制作树叶粘贴画两部分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北方明显的季节变化,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感受与表演、观察与创造、展示与表现。在感受与表演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创设好的情境中感受、交流着秋天与秋叶的特点,并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着秋叶的情感。在观察与创造活动中,孩子们自主学习,根据各种秋叶的特点,创造设计出各具特色的树叶粘贴画。在展示与表现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作品,表现出对秋天、对落叶的赞美。

二、“人文主题”贯穿全课

综合艺术课不是一个大拼盘,每样来一点,样一样不深入,它突出的特点应该是每项活动都为一个人文主题服务。本课紧紧围绕秋天的叶子这个主题展开,从对秋的喜爱到对秋得赞美,用心灵、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拥抱着秋天。教师设计了听赏歌颂秋天的小儿歌、小表演、用树叶粘贴画装扮秋景图、用最美的语言赞美秋天几个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示范、指导等作用,从选择作品、提问、表现、评价等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学生营造一个艺术学习环境。

三、突出艺术学科特点 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有着自己独特的质性和表现方式。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通感要素和形式法则。本课注重艺术的表现方式,采用将艺术知识、技能,蕴含在艺术游戏活动中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在“不经意间”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积累。在突出人文主题的同时,充分挖掘艺术本身的要素,如:表演落叶随风舞动的样子,自然引出了大风吹来与小风吹来的不同姿态。近而引出了音乐中的强与弱的对比。将知识随机、顺带教给学生。艺术课标强调人文主题是明线,知识技能是隐线,隐线巧妙渗透是教者的高明之处。

《秋天的叶子》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想:

《秋天的叶子》是科教版艺术课程第一单元“秋天的歌”中的内容。本课紧紧围绕“秋叶”这一主题,通过富有情趣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喜爱,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让学生观察秋叶的特点,模仿落叶的样子,进而用秋叶创造多彩的秋天,引导学生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对秋季的喜爱。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

教具准备:

采集到的各种秋天的叶子、磁力板、背景图、剪刀、胶棒、头饰、磁带、电化教学课件。

二、教学流程:

(一)观察秋叶的特点,表演落叶的故事。

1.在音乐声中,师生进入教室。在《我和小树来比赛》、《小雨沙沙》两首少儿歌曲的烘托下,师生即兴歌表演。

(展示课件)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吗?这是我们亲手种下的小树。在春天,它抽出嫩绿的枝芽;夏天,经过雨水的滋润,它显得更加茂盛;现在,秋天到了,天气慢慢变凉,我们的小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此处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歌曲中创造性地表演,用优美的舞姿诠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并了解小树在春、夏两季的不同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进而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观看《落叶》课件。

师:“你们发现了吗,小树有哪些变化?”(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当秋风吹来的时候,许多叶子的颜色就会慢慢发生变化。比如说变黄或者变红等等,最后从树上落下来。这是秋天最明显的特征。” [此课件的设计比较具有代表性。因为,在孩子们眼中,最先发现的秋季季节变化特征就是树叶变黄、下落。通过观看课件,给学生一个最直观、最鲜明的视觉感受,从而能够把感受到的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3.表演《小树叶落下来》的故事。

师:“在小河边上有一棵高高的树,树上长满了一片片小叶子,每当轻风吹来,树叶娃娃就会和树妈妈一起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就像在跳一支优美的舞蹈。” [教师与学生戴上自制的头饰,分别扮演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伴随着轻松的音乐,小树叶和树妈妈一起随着旋律轻轻摆动,就像被轻风吹拂。学生们配合着音乐用肢体语言表达了心中的感受。] 师:“秋天到了,小树叶在秋风中高兴地拍着手,一个个羞红了脸。于是,它们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一片片从树上落下来。风越吹越大,小树叶们一会儿被风吹到一起,一会儿又被吹得到处都是。最后,落在了小朋友的座位上。” [接着,播放秋风的音响效果。孩子们在教师的生动讲解下,用敏锐的音乐感受力表现着音响强弱的变化。如:秋风把小树叶们轻轻吹落到地上,孩子们就在音乐的伴随下,模仿小树叶悠闲地下落,落在地上一动不动。接着,音乐发生了变化,风越吹越大,一会儿把小树叶们吹到一起,一会儿又把它们吹得到处都是。让学生随着音乐强弱力度的变化做密集、散开的不同队形。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二)观看《小黄叶旅行记》,创造心中美丽的秋天。

1.师:“有一片小黄叶特别调皮,它没有落在小朋友的座位上,而是被风吹到了天上。于是,它看到了更多美丽的秋天景色,所以它决定去旅行,我们也和它一起去寻找秋天的足迹吧。” [师生共同观看课件《小黄叶旅行记》,拓宽学生学习思路,使学生了解到秋叶以外的更多的秋季景色变化。如:小黄叶来到山坡上,看到了漫山的枫树林,以及正在做窝的小喜鹊和采野果的小松鼠;来到果园里,看到满枝的苹果、鸭梨、葡萄、桔子等各种水果;来到田野里,看到丰收的谷垛,辛劳的农民等等,采取师生随机问答的形式,通过小黄叶的“眼睛”,让学生看到了更丰富的秋季,产生无限联想,激发创作灵感。] 2.师:“农民伯伯看到小黄叶来帮忙,高兴地唱起歌来,大家听一听,这首歌你熟悉吗,一起来唱唱吧!” [此处复习歌曲《秋》,通过歌曲的演唱及表演,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歌曲的意境,懂得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3.师:“小黄叶真想变成秋天里所有的好东西,可它实在忙不过来了,想请其它小树叶帮忙。大家都来想一想,你最喜欢秋天里哪些东西?”(师生共同交流。)

师:“我也想帮帮小黄叶的忙,你们看(出示磁力黑板和树叶标本),我这里有一些材料,都能做什么呀?” [学生随机创作并欣赏各种形象的树叶贴画,观察收集到的各种树叶的颜色与形状,谈一谈自己所了解到的各种小树叶的特点(尤其是形状上的特点),通过自主研究,发现树叶粘贴画的制作方法,为作画做准备。] 4.师:“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用你丰富的想象和灵巧的双手来装扮秋天吧!” [学生制作树叶粘贴画。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现心中的感受,把观察到的秋天,用树叶粘贴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应及时鼓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随时加以适当的引导。]

(三)装扮心中的秋天,歌唱心中的秋天。

1.(创作完毕,学生亲手把作品放在背景图的相应位置上。)

师:“大家快看,我们装扮的秋天美不美呀?秋天里都有什么?” [此活动是在上一个活动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学生制作好作品后,根据教师的提示:你做的是什么?想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把作品亲手放在背景图的相应位置上。如:学生可以把葡萄、香蕉、梨、苹果等各种水果放在果园里;把小羊、小鹿、熊猫等各种小动物放在山坡上的树林里;可以在天空上点缀白云、小鸟、蜻蜓、蝴蝶;把各种小鱼、水草放在小河里;把制作的各种小人放在田野里……通过此项活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秋天,了解大自然。] 2.创编歌曲《秋》。

师:“小黄叶看到大家帮它实现了梦想,就创作出一首儿歌,你们听--我们和小黄叶一起来演唱吧!” [通过欣赏大家共同创造的秋天,集体创作儿歌。把大家创作的各种作品编入歌词,用歌声歌唱美好的秋天。此活动是在复习《秋》这首歌的基础上进行的音乐创编练习,曲调学生已经很熟悉,歌词采用了孩子们创作树叶画的内容,有利于低年级学生接受。进而也鼓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师:“小朋友们,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用歌声赞美了秋天,也用小手装扮了秋天,老师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更多地发现秋天的美,用不同的方式更好地展现秋天的美。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分享着创作的快乐。)

师:“大家说得真好,就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走进秋天,歌唱秋天吧!” [在《秋》的歌声中,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师生走出教室。]

第二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的特点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的特点

1、创设学习情境

2、体现案例教学

3、突出合作学习

4、拓宽课程资源

5、应用信息技术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特点(范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特点、规律、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摘要】教科书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更好的发挥教科书这一载体的特殊功能,即是要解决其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对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开发与应用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特点、规律、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子课题的实验总结、探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等问题。

【关键词】青岛版 课堂教学 评价 探究 科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各个版本的教材百花争放之际,我校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委托,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等生态特点及我校实际情况选择承担了小学科学教材(青岛版)的试点教学工作。要真正发挥新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必须从转变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出发,在对课堂教学不断摸索、探究中,逐步探索发挥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中作用。

1、课堂教学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主要场所。正如巴班斯基所说的“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教学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这种水平恰好符合于他最近发展区的实际学习可能。……教学最优化的第二个标准是学生和教师都遵守卫生学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1]因此,如何更好促进新教材的推广进程,发挥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我们把探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特点、规律、模式作为我们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

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对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其效果以及相关因素给予的评价,它是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能力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更好的巩固和发挥对课堂教学的探究成果,我课题组一并把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也列为研究的内容之一。

二、研究内容

本课课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围绕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开发和应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达到更好地完成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在小学科学教育课改中的使命。因此,研究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模式;

2、建立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评价系统。

在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借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实践,从而实现对本子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三、青岛版小学科学科教科书的特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本身比较简洁扼要,学习过程设计开放性强、空间大,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是青岛版《科学》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得到了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编者为了使教材成为不断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载体,努力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空间具有广阔性

青岛版科学教材以“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四大模块建构教材,展示探究过程,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活动准备即为探究的开始,活动过程是探究的实施过程,是探究的主体部分,自由活动是活动过程的一部分,是探究的继续和高潮,拓展活动则把课内研究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准备是探究的开始”,将探究活动提前至课前,“拓展活动是延伸”,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后,两项活动都是在课外进行,没有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扩大了学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教室外这个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尽情地探索,尽情地发现,尽情地体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自由活动”具有灵活性

“自由活动”是教材四大版块的特色,更是亮点。它搭建了尽情展现个人创意,放飞自己想象,抒发个人情感,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其探究空间是广阔的,探究活动是自由的,内容处理是灵活的。学生可以动手做一做,可以做量杯、蜡花,做小潜水艇、小水轮,做小玩具、简单的小乐器;学生可以尽情玩一玩自己制作的小玩具;画一画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画一幅科学幻想画,编一个科幻小故事;试一试自己制作的风向仪、雨量器,测一测当地的气温、风向等。

在每一课的自由活动中,多数设计了2—3个自由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自由探究。教师处理这些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一项活动,可以选择两个或几个活动进行教学,可以自己设计自由活动进行教学,还可以把自由活动中的部分活动延伸至课下,由学生在课外完成,充分体现“自由活动”的自由度。

3、探究问题具有开放性

科学教材中所展现出来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都是问题的一个提示或范例,教学时,可以由一个问题衍生出许多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就要挖掘教材中具有衍生性的问题,深度开发教材本身的隐性资源,使教材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具有价值的最重要载体。

4、探究准备具有适应性

学生运用什么材料、什么方式进行探究,是由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方法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决定的,因此探究准备应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的实际情况,提高探究准备的适应性。科学教材就充分考虑了这种因素,教材活动准备部分提示学生做好探究准备时,只提示准备的范围和注意事项,不对准备作硬性规定。

5、探究方法具有生成性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教材注重启发学生自己探索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生成新的研究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教学时,教师千万不要受一种方法的束缚,局限于一种方法,探究方法是开放的,是可以创新的。

6、科学结论多元性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学生因探索方法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所探究的科学结论就会多元化。结论不是唯一的、固定的,更不是僵化的、不变的。青岛版科学教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只要是认真研究的,其成果都是色彩斑斓的,只要得到验证的,都是具有科学性的。

7、教材内容的典型性

教材内容经典,有生命力,教学价值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熟悉,有亲切感,乐于探究;教师熟知,便于研究,利于出新。基于这样的思想,青岛版科学教材非常注重传统教材经典内容的继承和发展,把人教社《自然》教材中优秀的篇目继承下来,以创新的思路编入青岛版科学教材之中。思路一变天地宽,这些都为引领科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欲望研究教材、组织教学提供了创新空间。

8、教材语言的人文性

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是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青岛版科学教材除了注重关注科学本身之外,还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科学教育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扩大了科学教育的内容,增加了活动形式,扩大了教学空间。[2]

四、课题研究项目实施过程

(一)建立健全学校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为强化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切实保障课题的顺利实施,我们学校创建了完整、先进的课题研究组织机制。组建以县教研员作指导,以校长为主任,学校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学校研训办公室,全面负责科学学科教学研究工作,从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的制定到实验阶段总结,真正做到了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

(二)规范管理,科学运作课题研究。

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坚持从理性的角度、全新的视角、更高层次的认识水平从事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课题实验研究从选题立项、课题论证、档案资料管理到成果鉴定验收实行全过程管理,科学运作实验研究。

1、科学选题、全面论证、实验测评、奠定实验研究基础。

结合小学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我们课题领导小组认真讨论与筛选,确立了国家级科学教材实验课题,在课题实验研究之前,课题小组开展了强有力的实验课题论证工作。从问题的提出、实验假说、理论依据、实验方法等诸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实验研究方案,做好对实验研究的设计,明确预期成果。适时召开开题会,并聘请有关领导、专家作检查指导。

2、科学调控实验过程,进行评估反馈。

为及时调整教科研活动的运行轨道,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课题组全体人员参照有关评估指导理论,制定出评估标准。并且充分重视评估反馈工作,加以量化,对教育科研活动进行评估及时反馈,使教师在教学研究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极大地凋动了教师投身教学研究的热情。学校还在实验过程中,注重提炼实验研究成果,确保实验研究成果富有实效,做到成果及时转化。

五、探索课堂教学新思路,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一)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即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

学生学习科学课的方式是玩中学,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从静态学习走向动态学习,从讲述性学习走向探究型学习。正如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言:“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当学生面对妙趣横生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的情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激发者、个体成长的辅导者、探究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者,要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树立开放教学内容的观念,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含的深层次的功能,担当起科学课程开发者、开展对学生科学的启蒙教育和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价值等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师要绐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一种自信、安全的心理状态下积极发展。让学生身处有限的教室,思维却遨游在无限的空间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两全三动一参与”(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体现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一种自觉、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中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力图以合理的投入,得到最大可能的产出。

(二)重新审视教师角色,提高科学教师的自身素质。

学始于疑,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充分认识到了教师是问题情景的创造者,创设情景是为了儿童探究服务的。在教学中的做法是:一要使儿童臵身于情景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问题的兴趣;二要能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自行探究、自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能力;教师是良好氛围的创设者,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儿童自行探究知识活动的需要,既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又要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更是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和参与者,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和促进儿童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只有教师的参与才能担负起指导者的角色、促进者的角色。除通过教学设计的环节去促进学生学习以外,还应随时了解儿童探究的情况,认真观看他们做实验,认真听取他们的讨论与发言,使儿童感受到你与他们同在,但又不能依赖,教师应是一个积极的旁观者,他还应以自己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儿童探究的热情,促进他们积极探索。因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不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新的课程要求,教师更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素质,以启迪学生的创造之思。学校在开展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引导教师学习、贯彻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使之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去进行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校科学教师的培训目标从拓展教师知识向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转变,培训内容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向自主学习、问题研究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转变,注重实效性和实践性。开展定向研究、个体探索、集中汇报活动。例: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如何进行能力培养?怎样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等等。科学教师要全面挖掘新教材的价值,树立生命形态的课程观,实施个性化的创新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还创设机会,提供条件让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课题研究部门组织的培训,督促科学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能力。承担课题实施的科学教师敢想敢干敢做,实现逐步由“知识型”、“双基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形成学者型、研究型的高素质的教研人才。我校科学教师撰写的论文分获市、县级奖项,并有教育教学案例专业刊物上发表。

(三)证实情商的重要作用,创设氛围,服务课堂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没有兴趣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这说明了教师的劳动不仅应具备科学性,还要具备艺术性、情感性,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这同样体现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怀疑精神及敢于挑战、不怕犯错的冒险精神,实施以激励为主要目地的学习评价;充分尊重学生,不轻易打断或否定学生的提问,对有个人独特认识的大加鼓励,保护这珍贵的情感体验——成功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动脑思考、动手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趣味学习的动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我们课题组的实验教师还积极投身新教材的研究分析,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实施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引发学生创造性的学,实施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我们还以合作思想为指导,探索出“互动合作,自主探究”教学策略,采用“导、思、学、创”四步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质疑激思;创设情境,研讨探究;实践探索,自主学习;分析评价,应用发展”等教学方法。这主要是由教师设计情境,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探索真知的愿望和热情。以师生间交往互动、生生间交往互动,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集体学习有机结合,形成多向交流、全方位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讨论汇报、质疑解疑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培养了学生探究、创新及实践能力,进而丰富和充实了学生的个性世界。而且,这些结合生活实际的研究讨论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再认为科学是遥不可及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

通过这一阶段实验研究,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做了初步尝试,并收到了一定成效。我们在妥善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上,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都有了一定见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质疑、调查、探究,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得到了发展。凡教育者皆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写照,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体现,但万变不离其踪,如何更好地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探讨和运用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达到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主编教育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 第274-279页

[2]《科学课》(3—6年级)2004年2月上半月 孔令强 《开放的空间 创新的教材》 湖北教育报刊社

【附件】

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课题组负责人:

张树凤(县科学教研员)郭增尧(中心小学校长)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课题组成员:

杨学峰(镇科学教研员)毕作光 贾海波 刘 涛

王青娥 王迎辉 张洪乐 薄纯兰 程方贞 韩立花

(执笔: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 毕作光)

第四篇: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艺术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

现代教学从本质上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过程。这里我们特别强调的是有效二字,有效就是要做到在这一节课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要做到知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正确的理解现代教学的本质。

一、现代教学首先是一个活动的过程,这是区别于以往传统教学的明显特征。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也就是说只注重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的空间,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教学是一个活动的过程,而活动又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还应该包括学生之间交流、合作与探究;学生与书本或者其他教学因素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并且要在与学生的互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

二、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学,教学要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所谓有效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和自己一定的课堂行为,在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尤其是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尤其要注意教法的设计,所设计的教法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有效学习的反馈不仅体现在学生考试的成绩上,关键是要看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多少,尤其是要看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自主解决多少问题,解决多大难度的问题,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否较以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不看学生学会了什么而是看学生是否会学了。我认为形成有效学习的五项条件是:学习内容要适切、学习环境要宽松、学习形式要多样、组织过程要科学、评价要有包容性。

三、教学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是教师的教学思维和学生的学习思维的交汇点,主要的知识在此汇集,所以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话,那么教学必定是失败的。而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成功,特别是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具体分析学生情况,主要是分析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兴趣爱好

2、具体分析教材,新课改后,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如果还是按照原来旧教材的授课思路、方法去处理新教材那是万万不行的,所有教师可能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原来吃老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如果不认真详细分析教材,那么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具体分析教法。新课改的教材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自主学习的余地,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再加上他们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在课堂上他们可能提出任何我们预料不到的问题,因此,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而只是设计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发展,那么在课堂上陷入被动是必然的。

4、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所谓教育机智主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突发现象的临时应变处理能力。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这方面是不足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经验不足,二是课前的准备不足,我认为后者才是主要的原因。如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充分的全面地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至少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

四、教师的组织活动要多样化:讲述、讲授;展示、演示;实练、实践;参观、访问。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师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知识的主要代表或主要载体,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是要看学生做了什么,而不是单纯看教师作了什么。教师要努力使学校和课堂变成学习者的乐园,教师的根本职责是让每个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因此要求教师的组织活动要多样化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因为只有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才能真正的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五、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1、从重促教转为重促学

2、从重程序转为重结果

3、从重要素配置转为重要素互动

4、从重反馈调节转为重预先筹划(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

六、教学设计的要求:

1、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

2、要分析学生的学习任务

3、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5、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

6、要研究和营造学习环境

7、要重点考虑师生互动方式

8、要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9、要注意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处理

10、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七、教学设计的四个原则:主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协作性原则、体验性原则

下面重点谈谈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也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创设教学情境,把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操作、探究、体验、讨论、合作中学到有价值的、终身发展必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伴随着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丰富。在教学情境设计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1.问题情境

教师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之间产生内部矛盾冲突,学生单凭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暂时无法解决,造成了认知上的“失调”,于是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一种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定会产生急切的“愿闻其详”的心理状态。

高一《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师: 请同桌的同伴互换穿鞋子,站起来活动一下,谈谈自己的感受。生: 他的鞋比我的脚大,穿了走路很不方便,走不快。

生: 我的脚比他的脚小,穿他的鞋我的脚很不舒服、很难受,有可能被磨破。

师: 假如我们把“脚” 比作社会生产力,“鞋” 比作生产资料所有制,你能体会出一个什么经济学道理?

生: 多大的脚就要穿多大的鞋,如果鞋不合脚,就会误事。可见,一个社会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这个社会才会快速发展。通过学生换鞋穿的真实经历以及有效的问题设置,让学生在可能遭遇的认识冲突中茅塞顿开,真切体验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抽象的经济道理,这是属于以身验为主的原体验,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原有经验。

这样层层提问题,步步紧逼,环环相扣,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深刻性。

在讲述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的内容时,涉及到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各自的职责问题。在此,教师没有直接提问学生三公各自的职责,而是引用了当时热门的几则时事新闻,提问学生:“如果这些案例发生在秦朝,应该各归谁管?”案例都是学生熟悉的重大事件,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更加生动帮助学生理解生涩的概念,甚至还可以间接的熏陶学生的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意识。2.故事情境

教师通过讲知识发现的故事、有关知识的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此基础上学习知识,并接受思想教育。

如教学“等比数列求和时,我在课堂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明和王永是高中的好朋友,张明学习成绩优异,而王永虽然很聪明,但对学习不感兴趣,毕业后王永做起了生意,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机遇,几年后成了大款。有一天,王永遇见了正在读博士的张明,对张明的清苦不屑,于是想资助张明,张明说,“你资助我一个月就可以,但要分期给,第一天给我1分钱,第2天给我2分钱,第3天给我4分钱,依次类推,每天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为止”,王永听了,立刻答应了下来,心想,这不太简单了。没想到还没有到30天,王永就后悔不迭,后悔自己夸下海口。同学们,你知道王永该给张明多少钱吗?”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激起了求知的欲望,要比上来就讲推导过程效果要好的多。例如《二氧化碳》一节,我们可这样导入:

“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就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至,屡次实验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 “魔洞”,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请看今天学习的内容——二氧化碳。” 例如在《王水》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穿插一个小故事:

二次大战中,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玻尔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决定要将自己的诺贝尔奖章留下来.玻尔是怎样将这枚奖章藏起来的呢?他把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中,装在一个玻璃瓶中.放在桌子上.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金质奖章的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战争结束后,玻尔回到了祖国,从溶液中重新提取出了金,并铸成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他凝聚着玻尔的智慧,凝聚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这种神奇无比的溶液是什么?它就是我们下面要学的王水。

在学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课时,内容涉及到比较抽象难懂的剩余价值理论。教师把抽象的理论故事化,编了一则“汤姆创业发展史”的故事,把抽象的原理简化成生动的故事情节,结合到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状态中。故事1:很久很久以前,TOM家的祖辈们漂过大西洋来到北美大陆,辛勤的经营一家织布的小作坊。故事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TOM家的作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TOM的爸爸经营着这家有1000个工人的纺织厂,JACK是工厂里的老工人,每天都和其他的工人一起生产出大批大批的新布运到商场出售。TOM家的生活越来越富足,JACK一家却连件象样的衣服都没有。故事3:突然有一天,TOM发现爸爸将大批的新布放火烧掉了。他不解的问爸爸为什么,爸爸:“孩子,我们生产的太多,这些是卖不掉的。”TOM:“我们剩了这么多布,干脆便宜点卖给JACK吧,他们有了新衣服,我们也把布卖掉了。”爸爸:“孩子这样的话,你将来可就没有新衣服穿了。”故事4:最后,TOM爸爸破产了。很多企业和TOM家有相似的经历,纷纷破产了。这就是1929-1933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带领学生在分析故事的过程中,清晰的掌握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背景,由私有制下的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3.活动情境

教师注意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学生的生活素材,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方式去发现、研究数学问题。学生亲身经历了学习过程,掌握了数学知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初步认识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高一《政治生活》“民主监督”

第一幕:(学生若干扮演各种角色依次上场)甲、乙两名派出所值班民警正在打牌,听到敲门声。

农民老王: 有人么? 有人么? 民警甲: 谁啊? 真是麻烦!(开门)

农民老王: 警察同志,我的一大车西瓜在半路上被几个坏人抢走了,你们可得帮帮我!

民警乙(看表): 我说兄弟啊,现在可是下班时间,我们也无能为力啊。民警甲: 就是,你一车瓜才值几个钱!

民警乙: 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要下班回家了。说完两人扬长而去。(第一幕完,主持人提问民主监督是谁监督?监督谁? 民主监督的内容有哪些? 如果你是该小品中的农民,你会怎么做? 可以行使什么权利? 请同学自由回答。)

第二幕:

老王闷闷不乐回了家,把此事说与乡亲听。

乡亲A: 太没道理了!大哥,我帮你出头,把那两小子抽一顿,出出气得了。

乡亲B: 我看还是找人大代表反映吧,人大代表可以帮我们。乡亲C: 打个电话或写封举报信吧。

乡亲D: 找新闻媒体吧,现在媒体透明度高,时效快,威力大,影响广。

乡亲E: 算了吧,一车瓜而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当自己倒霉吧!(第二幕完,主持人提问小品中出现哪几种民主监督的方式?你知道当地有哪些舆论监督的方法么? 公民进行民主监督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你觉得此事应如何处理才比较合理? 请同学自由回答。)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编排小节目,让学生或检验现实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扮演案例中不同角色,使其通过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通过对角色的体验,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对这一角色的要求,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而且对知识还有一个再理解的过程;另外,还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提高。4.实验情境

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在实验的情境中进行有效学习。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发展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椭圆的定义教学中,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一条细绳和两个图钉,将图钉钉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细绳的两端固定在图钉上,用笔尖拉紧细绳转动,笔尖画出的图形就是椭圆。紧接着,提出问题,当调整绳长等于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时,笔尖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学生会很快给出正确答案。然后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总结椭圆的定义。

5.竞争情境

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乐不知疲。若利用这一心理,在教学情境中设计一些竞争情境,可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设计一些数学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创设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的情境,让学生之间开展竞赛,比准确、比速度、比技巧。通过竞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例如在计算教学中,可以设计“夺红旗、限时练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小组对抗、擂台赛等”比赛形式,使枯燥的运算变成生动活泼的竞争,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比如讲一道习题,一班学生想出了两种解法,看我们二班同学能想出几种解题方法?为了比别人多一种解题方法,二班学生们会立刻投入到积极地思索和讨论中;也可在一个班中创设竞争情境,可以在男女生之间开展,也可以在小组之间开展。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一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仔细的从平面镜的结构、材料、成像大小、远近上自我观察,然后让一个同学说出一个自己的观察结论,后边同学仔细倾听,不能重复,看“锣鼓”停时“花”落谁家。如此情境设计,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都得以调动起来。多创设学生人人能参与表现自我的情境,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激情,从而达到学生主体参与的目的。

只要我们加强责任意识,用心进行课堂设计,我相信我们的课堂就会生动活泼,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多付出,才能体会快乐!

第五篇:课堂教学艺术教学设计

《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图片、教材文字及相关史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反复与曲折的斗争中,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二﹑教学准备

威廉王子大婚时的一组图片,凯特王妃怀孕消息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⑴(ppt上播放出威廉王子与凯特婚礼图)同学们,英国威廉王子在2011年迎娶自己的新娘,看这组照片,就应该知道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的这场世纪婚礼吸引了全世界多少眼光,英国王室可谓是风光无限。而威廉王子私下评论首相卡梅伦的施政举措,引起国内一片批评之声。提问:“风光无限的英国威廉王子,在讲究言论自由的西方却为什么不能评价国家政治?” ⑵(接着播放凯特王妃怀孕的照片)在2012年12月4日讯,英国王室宣布,英国王妃凯特在与威廉王子结婚19个月后终于怀孕。这个孩子是查尔斯王储和已故王妃戴安娜的第一个孙子,将成为威廉之后的英国王位继承人。提问:同学们,在美国,每隔四年,美国的两大党为了总统职位你争我夺,而在英国你们能想象一个连性别都不知道的胎儿已经成为继查尔斯王子和威廉王子之后的第三顺位继承人,英国是否对他们的领袖选择有些不付责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进入今天的学习——《议会对王权的胜利》 2﹑讲授新课。

⑴革命之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请同学们先仔细阅读以下课文的第一段,同学们阅读了这段课文后,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课文中“矛盾”二字,课文中只是简单叙述了查理一世的所作所为,这个矛盾是他单方面造成的吗?而这种矛盾为什么是现在出现,难道以前英国就没有这样残暴的国王吗?有没有同学思考过这些问题,为同学们和老师解答一下?

让同学们思考几分钟,点同学站起来回答,对同学的回答予以一定的反馈。

好了,对于以上同学的回答,老师想做一个总结,先请同学们看幻灯片(ppt上出现新航路开辟的图片,英国的圈地运动图片,以及一副查理一世的图片)根据第一幅图片,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对英国资本主义成长非常有利,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政治上的地位。再看第二幅图片,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具体从英国毛纺织业手工工场的情况可以说明,“圈地运动”中形成的一些新贵族他们与资产阶级利益相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而根据第三幅图片,资本主义获得发展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特别是查理一世的专横跋扈与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激烈的冲突,与专制王权展开斗争。这一点也就是课本上所叙述的。

既然矛盾已经如此尖锐了,想必只要有一根导火线,国王与议会的之间的斗争就要开始了。而在这个紧要关头,已经四面楚歌的查理一世不但没有选择与议会和平相处,反而再一次挑战了议会的底线。

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一下课文的第二段内容,读完第二段内容,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这时候,查理一世似乎已经得不到大多数议员及民众的的支持了,国王的权威已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查理一世会就此向议会低头吗? ⑵革命之实──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同学们可以想想看,如果你是查理一世的话,在这种时候,你会怎么办?(点几位同学起来回答简单说说他们的想法,予以一定的反馈)刚才有的同学选择和议会握手言和,受点委屈没关系,稳坐宝座最要紧,可有些同学却选择要和议会拼个鱼死网破,那么,我们高贵的英王会如何做呢?请同学们继续阅读第三自然段,没错,正和有几位同学预测的一样,与生俱来的皇室贵族血统使得查理一世不愿向曾经匍匐在自己脚下的议会低头认输,于是查理一世在1642年宣布“讨伐议会”。

同学们,请看幻灯片上这幅图(ppt上出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地图),当时拥护国王的地区和支持议会的地区面积似乎差不了多少,但是正如课文中所提到的那样,议会的军队由于大多数都是由平时受国王与贵族剥削的老百姓组成,他们求胜的信念使得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而加之他们又有一个领导有方的组织者——克伦威尔(ppt上放出克伦威尔率议会军作战的图片),使得议会军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当然,查理一世也被送上了断头台(ppt上播放出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的图片),虽然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了,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议会当然想自己一家独大,于是英国在1649年5月19日,议会正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大权落到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里。但他的儿子继位后,根本没有克伦威尔的威望与才干,政权又落入到高级军官集团手中,1659年护国政府被推翻了。

这样,英国又处于一个政权真空状态了,英国的政治又将何去何从呢?(请同学们想一下,并请他们预测一下),其实在护国政府垮台后,驻防苏格兰的蒙克将军进入伦敦控制了政权,同查理二世进行复位谈判。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查理二世复位后,对革命进行反攻倒算。随后继位的詹姆士二世竭力恢复天主教势力。同学们想一想,面对王室的反扑,议会会做出何种举动?(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思考并请同学们回答)有些同学认为议会再一次通过暴力革命再次推翻国王的统治,事实上,议会面对王室的挑战,选择了另一种革命方式——不流血的革命。1688年,面对恢复天主教会统治的威胁,议会中的各党派联合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迎立他的新教徒长女玛丽和女婿威廉为国王,历史上把这次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不流血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⑶感悟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复辟王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重新取得了统治权,同时又立新的国王。对这个结局。同学们有什么看法?(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提示一下同学)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观察查理一世被处死的这张图片,来观看查理一世被砍头的民众有些民众别过头去,不敢看到他们的国王被砍头,甚至有人晕倒在砍头现场,也许你们会以为这是民众害怕看到这种血腥的场景,事实果真如此吗?

请同学们看ppt上这段材料:在邱吉尔的《英语民族史》中,引用了当时人的一篇日记:“当人群看到被砍下的人头时,成千上万在场的人都发出了呻吟,那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呻吟,真希望我能够永远都不要再听到。”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点同学起来谈一谈他们的看法),没错,就像有些同学说的那样英国的民众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憎恨他们的国王,应该这么来说,在英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王室对于英国民众有着一种特殊情结,因此,政变达到了革命的目的,实现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但保留了国王,在一定程度上说革命是不彻底的。现在革命成功了,那么建立的政府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政府呢?我们通过一部法律来了解它。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课本框框里面的权利法案的内容,了解《权利法案》的相关知识: ①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②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③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④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并且思考一下框框里的问题:根据《权利法案》的内容,可以看出国王与议会之间与革命前相比有哪些不同?(给同学们几分钟阅读并思考,随后点同学起来回答)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给同学们做一个总结,请同学们看幻灯片(ppt上列出革命前后的差别)

小结:革命前: 国王(实权)封建君主专制

议会(虚设)

革命后: 国王(虚设)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议会(实权)

也有人用一句话评价英国的政治制度:就算把议会通过的处决女王全家的决议书放在女王办公桌上,女王也得签。这句话也许有些夸张,可是对于英国所确立的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在英国事实上是处于一个“统而不治”的尴尬地位,也就是说,英国的国王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权力,可是对于英国这样一个通过王室维系着各个英联邦的团结,国王还是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通过老师的这番讲解,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可以回答一下我们在课前提出的问题:英国民众对他们的国王选择是否有些不谨慎?(点同学起来回答)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没错,英国国王处于一个“统而不治”的地位,因此对于他们的国王不需要他有十分杰出的政治才干,只要国王能够好好维护王室的形象,完美的配合议会和首相的政策措施,这个国王就是一位优秀的国王。而王室是不应该对首相的政策品头论足的,英王对议会和首相只能配合,因此,威廉王子遭到了国内人民的嘘声。3﹑课堂总结。

在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之前,先请同学们回顾:“为什么英国会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出这场革命的国内意义: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专制势力的胜利,是议会对国王的胜利。同时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然后讲述马克思在评价这场革命时指出“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议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4、板书设计。

一、革命之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封建王权专制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查理一世为加强王权采取措施,激化了矛盾。

二、革命之实──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1)爆发:1640年

(2)初胜:查理一世被处死(3)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4)完成:光荣革命

三、感悟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1)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2)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3)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下载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三个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三个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课堂教学应多点什么

    农村学校管理应多点什么 作 者:李玉发 单 位:师宗县彩云镇中心学校 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我有幸到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在此期间,听了许多专家精彩的讲座,参观了北京市......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应具备的几个特点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应具备的几个特点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能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内容的自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重视“思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重视“思路” 语文,作为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学识,也可以改变人们的精神、洗涤人们的灵魂、提高人们的修养,因而语文这一学科对我们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精选合集)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 宋瑞艳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是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 计划地运用一些艺术形式,利用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受教育者, 从而使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一.爱意”充满课堂 没有“爱意”的课堂不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校本研修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一、教学艺术的含义 什么是教学艺术?诸家学说对峙,观点纷呈,见仁见智,研究者留下了他们探讨的脚印。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 采用情景教学,注重训练说话能力,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学活动趣味性强,过程轻松愉快 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没有系统的学......

    我的课堂教学转型中最突出的三个问题5篇范文

    1、忽视课堂中师生的真实情感交流。缺乏好的课堂资源生成,课堂资源的生成应是自然地激发生成的,而非刻意造就的。不能很好把握课堂交流中的过程状态,让学生有效参与活动,积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