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

时间:2019-05-12 16:5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反思——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反思——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

第一篇:教学反思——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反思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雅克.德洛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新课程标准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以宽松的环境,让其自主合作的探索,寻求知识,获取知识。

为了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和努力:以材料为依据,以媒体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

1、以材料为依据。

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选用了比较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图片、视频材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效果较好。

2、以多媒体为手段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它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交互传递,并适度运用色彩来增加感染力,音响和动画视频结合增加逼真效果,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能否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是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精选素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相联系,赋静态的知识以新鲜的时代气息,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并在欲望和兴趣的引导下,走进思维的殿堂。其次要注意知识的呈现方式,呈现的方式对于知识好比包装商品,精美的包装会引起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同 样,恰当的呈现方式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要运用富于变化有声有色的教学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情境、新闻情境、漫画情境、问题情境、寓意情境、成语情境等,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教学设计从框架到细节,力求新颖,变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黑白为多彩,充满趣味和美感,使学生感到新奇,因而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合作的需要,求知的欲望,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讲究问题提问的方式,不仅要考虑问什么,更要考虑怎么问,增强问题的吸引力,学生会在兴趣的引导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教师还要充分营造主合作探究的氛围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要创设民主的氛围,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鼓励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感到温暖,消除压抑,敢于展现自我,要尊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过程中迈出的每一步,鼓励他们的成功,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允许他们犯错误,引导他们纠正错误,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要平等的对待学生使学生敞开心扉,大胆质疑,挖掘自身潜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4、以知识为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课入门的途径,也是学科能力的载体。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无非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没有知识基础,能力就成空中楼阁,也就很难对复杂的现实问题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分析。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尤其要把握其精神实质,讲清相关、相似、相近的概念。二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总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创设情境为关键。但这并不意味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下降了,相反我感到作为教师课下做的工作更多了,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加强专业修养,自觉学习新知识,努力完成知识更新,勇于创新,做好导演,做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引路人。

第二篇:《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反思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反思

周至县第一中学

郭宏刚

2012年12月12日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当今社会人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认识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学会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了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文化生活教材的编写思路强调“凸显观点,关注过程”。本节课在设计上,力图活化教材,以学习过程为主线,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思维的激发和引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改革方面,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二以来,学生有了预习的习惯,课堂上讨论,展示已成为常态,但是照搬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造成课堂上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少,课堂枯燥,讨论常流于形式。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想在教学设计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多种生活情境,不断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讨论、展示、辩论、点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问题得到解决,真正转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展示和辩论中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性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合作能力,学生的激情飞扬,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近年来,网络普及度越来越高,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本课从网络文

化入手精心选择中国“航母起飞style”走红网络、“莫言瑞典演讲《讲故事的人》、最美教师张丽莉,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网络算命等大量当前网络上的信息,更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有话可说,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达到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学会科学上网,文明上网,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目标。

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既照顾到各个知识点,又突破重点和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问题之一,只有突破这个重点,才能明白为什么在文化生活中要学会选择、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此,我创设了报刊杂志、电话、网络等图片情境,让学生明白各种大媒传媒在传播丰富多彩的文化,然后聚焦网络文化,引导学生观察歌曲、舞蹈、体育、游戏等网络文化形式,了解最美教师张莉莉、芙蓉姐姐等网络人物、认识网络算命、网络谣言、谣言欺诈等文化糟粕现象,然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不同角度,层层深入,使重点问题得以突破,学生情感目标得以达成。大众文化是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难点,我采用比较法把西方学者使用的大众文化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比较,学生在比较中明确西方学者所谓“大众文化”,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指的是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很自然的突破了难点,也为理解后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打下基础。

作业布置上也具有特色,除了书面作业外,还有研究性学习即“以“中学生网络文化”为题,写一篇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关注的网络文化题材,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也存在不足,如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课件制作比较简易等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教育的对象是生命,容不得半点懈怠。教育的使命要求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专业成长。追求卓越,我们在路上。

郭宏刚

2012年12月12日

第三篇:第八课 第一框 国家财政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一、课题: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财政的作用;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二)过程性目标

结合国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引导学生探究理解财政的作用;引导学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财政收入,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财政的巨大作用

难点:财政政策

四、教具和手段:练习册,黑板,ppt

五、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教学法、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法、师生对话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看鸟巢图片,北京奥运会所有的场馆总造价在205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国家体育场‘鸟巢’造价31.5亿元人民币。

讨论问题:靠个人出资能兴建奥运会场馆吗?应该由谁来办?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多媒体展示)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问题1: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神七”发射、扩大内需等,都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投入,你能答出什么结论?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

一、财政

1.含义、本质

探究问题2:中央政府的这些资金投入是怎么实现的?国务院总理确定的吗?

生:思考回答

师:是通过国家预算和决算来实现的。

2.实现

展示图片: 全国人大会议上财政部长作预决算报告

国家根据预算投入资金,发挥了财政的巨大作用。下面请同学们结2011年

国家生活大事,探究问题:中央政府上述的资金投入体现了财政哪些作用?

生:分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同学们善于动脑,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大体可以分为归结为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第二,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第三财政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师:先看第一个方面的作用。

二、财政作用

(ppt展示)资料:2011年财政支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国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情况如下:教育支出16116亿元,比上年增加3566亿元,增长28.4%;医疗卫生支出6367亿元,比上年增加1563亿元,增长3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44亿元,比上年增加2013亿元,增长22%;住房保障支出3822亿元,比上年增加1446亿元,增长60.8%;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抗震救灾主要体现社会保障、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作用。其实,国家财政这方面的作用,体现了很多方面。

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实例说明吗?

生积极思考,教师点评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请同学们思考如下三个问题:

(ppt展示)探点:如果你有足够资金,你愿意投资吗?为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这些工程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行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

过渡:国家通过财政支持基础设施行业的建设,调节资源配置,从宏观上讲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也是财政的第三个作用。

3、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师: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怎样算是平稳呢?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最终要通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反映出来。

展示名词点击并介绍: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请同学们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探点: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平稳运行会导致什么后果?

生:思考回答。

(ppt展示)考考你:2008年爆发了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减速的严重影响与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因素叠加在一起。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和挑战。该怎么办?

中央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约4000亿元;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投资约1500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投资约2100亿元„„

(ppt展示)资料: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了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进而使全球经济衰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7年,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粮食减产带动了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重——紧缩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201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和宽松的货币政策,(3)国家通过财政的调控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今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师:请同学们探究一个问题:

探点:我国目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国家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

生:分组探究回答。

师过渡:财政在我们经济生活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就要科学发挥好财政的作用。

师:科学发挥财政的作用,就是要恰当处理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关系。那么什么是财政收入呢?财政收入就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

师:那么,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呢?

(ppt展示)材料:中国政府在三峡资金筹措方面出台了三项扶持政策:一是将葛洲坝发电厂划归三峡工程业主,电厂的利润和所得税全部作为三峡基金;二在全国范围内,按不同地区不同标准,每度电适当加价的办法(每千瓦小时征收0.3分到0.7分),近10年,仅此征收388亿元附加费;三是发行三峡债券分别为::97年10亿,98年20亿,99年30亿,01年50亿,02年50亿。

思考:国家是通过什么形式来为三峡筹集资金的呢?

(2)渠道:税、利、债、其他

探究问题:当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是否会影响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

师:总结发言。把握这个问题,应从如下几点思考:①当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属于分配政策调整,从一段时间看,会直接减少财政收入;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从实施的目的和较长时间分析,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刚才这个问题的分析,实际上就是探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问题。请同学们从刚才的分析看,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呢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探究问题6: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师总结发言。

师:过渡:科学发挥财政的作用,还要恰当进行财政支出。那么什么是财政支出呢?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财政支出

(1)含义(2)具体用途

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ppt展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吗?财政支出越少越好吗?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最佳状态是什么?

(1)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师:有同学认为,财政盈余对经济发展有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不利。怎样正确看待这一观点?

学生讨论回答。师结学生发言。

师:科学发挥财政作用,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而科学发挥财政财政收入,就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能够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景。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师生共同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反思。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04.03亿元,同比增长32.4%。2007年全年税收收入49449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11813亿元,增长31.4%。

材料二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较大幅度地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支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财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五)布置作业

A.简答题:要求所有学生写在作业本上。

1、简要说明我国财政的作用。

2、简要说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B、练习册课时作业1-15题。

C、课后延伸拓展作业(选做):练习册课时作业第16题、第17题。附:板书设计

一、国家财政

1.含义、本质2.实现

二、财政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2)渠道:税、利、债、其他(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财政支出

(1)含义(2)具体用途

3.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1)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2)要求

八、教学反思

第四篇:《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反思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反思

周至县第一中学

郭宏刚 2012年12月12日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当今社会人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认识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学会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了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文化生活教材的编写思路强调“凸显观点,关注过程”。本节课在设计上,力图活化教材,以学习过程为主线,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思维的激发和引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改革方面,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二以来,学生有了预习的习惯,课堂上讨论,展示已成为常态,但是照搬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造成课堂上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少,课堂枯燥,讨论常流于形式。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想在教学设计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多种生活情境,不断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讨论、展示、辩论、点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问题得到解决,真正转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展示和辩论中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性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合作能力,学生的激情飞扬,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近年来,网络普及度越来越高,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本课从网络文化入手精心选择中国“航母起飞style”走红网络、“莫言瑞典演讲《讲故事的人》、最美教师张丽莉,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网络算命等大量当前网络上的信息,更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有话可说,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达到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学会科学上网,文明上网,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目标。

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既照顾到各个知识点,又突破重点和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问题之一,只有突破这个重点,才能明白为什么在文化生活中要学会选择、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此,我创设了报刊杂志、电话、网络等图片情境,让学生明白各种大媒传媒在传播丰富多彩的文化,然后聚焦网络文化,引导学生观察歌曲、舞蹈、体育、游戏等网络文化形式,了解最美教师张莉莉、芙蓉姐姐等网络人物、认识网络算命、网络谣言、谣言欺诈等文化糟粕现象,然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不同角度,层层深入,使重点问题得以突破,学生情感目标得以达成。大众文化是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难点,我采用比较法把西方学者使用的大众文化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比较,学生在比较中明确西方学者所谓“大众文化”,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指的是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很自然的突破了难点,也为理解后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打下基础。作业布置上也具有特色,除了书面作业外,还有研究性学习即“以“中学生网络文化”为题,写一篇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关注的网络文化题材,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设计也存在不足,如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课件制作比较简易等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教育的对象是生命,容不得半点懈怠。教育的使命要求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专业成长。追求卓越,我们在路上。

郭宏刚 2012年12月12日

第五篇:【师说】2015-2016高中政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第一框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当前,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波”,电影市场迎来新的春天。随着无镜立体显示技术的推广应用,人们不戴眼镜就能通过电视机、计算机和手机观赏到立体影像节目,产生梦幻般的视觉,从而促进和扩大文化消费。这说明()A.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D.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传播

【解析】 材料表明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市场的繁荣,故选A。B、D与题意不符。C错在“总是积极的”。

【答案】 A 2.在刚结束的2015春季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抗战剧占据了半壁江山。关于抗战剧,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意想不到的“故事”爆出来。从“同志们,八年抗战开始了”“爷爷9岁被鬼子杀了”等雷人台词,到后来的大尺度剧情出现,不断挑战着广大观众的心理底线。对抗战题材电视剧存在的过度娱乐化现象认识正确的是()①它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③文化创作要注意把握尺度,尊重历史事实 ④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是文化过度娱乐化的重要原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①错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不是过度娱乐化的文化,而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②不选,过度娱乐化不是创新。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D 3.广电总局文件指出: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得邀请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不得制作、播出以炒作演艺人员、名人明星等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看点、噱头的广播电视节目;暂停播出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各类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代言的广告节目。这启示我们()①文化产业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需要政府加强管理和引导 ③文化产业应自觉抵制娱乐节目,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④落后与腐朽文化必然受到人民群众自觉地抵制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③错误,娱乐节目中也有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④错误,对于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对于落后文化要加以改造和剔除。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 C 4.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5年网上“扫黄打非”工作将统筹开展“净网2015”“固边2015”“清源2015”“秋风2015”“护苗2015”等五个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和打击各类违法违规有害信息,构建清朗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要构建清朗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①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网吧的规范管理 ②学校、家庭都要认真履行依法办网的义务

③青少年应该正确对待网络文化,远离网络 ④传媒公司要依法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②错误,学校、家庭不是依法办网的义务主体。③中“远离网络”的观点绝对化,不选。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 C 5.一位外国朋友曾说“二十多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几乎是一个式样,颜色也比较单调。现在,一切都变了,各色时装随处可见,中国变得多姿多彩了”。中国文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我国政府开放了文化市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D.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

【解析】 A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设问要求根本原因,开放文化市场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B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经济决定文化,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故入选。C观点与题意不符,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是文化市场色彩斑斓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观点与题意不符,网络媒体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故排除。

【答案】 B 6.2015年1月,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力争用半年左右时间,着力解决这一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网络空间全面清朗起来。这说明()A.网络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非常不利

B.网络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C.不良网络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通过专项整治可以彻底克服文化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国家网信办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努力使网络空间全面清朗起来,这是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管理和引导的体现,B正确;网络的作用有利也有弊,A说法片面;不良网络现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必然联系,C错误;文化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不能彻底克服,D错误。

【答案】 B 7.《Running Man》《两天一夜》引爆收视狂潮,文化韩流席卷我国,然而我国本土的原创节目却较少,且多落后于当今时代,屡遭冷眼。这给我国影视艺术工作者的警示是()A.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B.关注国家文化安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C.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注重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解析】 我国本土的原创节目却落后于当今时代,屡遭冷眼,警示我们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A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A 8.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和商业性 ②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文化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④文化建设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①不是材料带给我们的启示,排除。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启示我们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启示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②③正确。

【答案】 B 9.“鲁剧”(特指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创作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作品)作为山东文化新品牌,把主旋律的厚重和大众艺术的多样有机地融为一体,不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赢得了观众,赢得了市场。这启示我们()①应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②文化创作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③满足人民的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③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答案】 B 10.现在的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早已不再是只知道土里刨食、两眼不识一丁的人,电视等传媒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但是,现在流行的一些“大众文艺”所追求的是单纯的娱乐消遣和经济效益,难以真正满足农民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同时,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许多农民尚难以消受那些“高雅”和“贵族化”的作品。为此必须()A.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雅俗共赏的文化产品 B.坚决抵制各种追求娱乐消遣和经济效益的作品 C.让农民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享受各种文化快餐 D.减少高雅文化作品,积极发展通俗文化 【解析】 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许多农民尚难以消受那些“高雅”和“贵族文化”的作品,因此必须面向大众,提供雅俗共赏的文化产品,A符合题意;其余各项观点均不科学。

【答案】 A 11.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有自己的位置。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的生活、斗争和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这表明()A.要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B.文艺作品风格不同,都是积极向上的大众文化 C.国家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D.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文艺创作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的需要,这样的文化是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故A符合题意。

【答案】 A 12.《平凡的世界》里的主人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对改变祖祖辈辈生活方式的渴望,对土地的复杂感情,还有他们的自尊与奋斗,道出了一代青年的“中国梦”,更影响了几代青年的奋斗与励志,既“叫好”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又“叫座”畅销了几十年。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3 ①都是传统和时尚的统一 ②应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④能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既“叫好”,又“叫座”体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②正确;也说明优秀文学作品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③正确;①中“都是”的说法错误;我们需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④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随着现代媒体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多姿多彩的发展格局。但是由于市场利益的驱动,一些低俗、落后文化以迅雷之势冲击着我们的文化生活。所以要想净化人们的文化生活,必须抛弃大众传媒和市场对文化的调节。

请你谈谈对上述观点的认识。【解析】 此题主要立足大众传媒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辨析对我国文化生活所起的作用,应该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来分析,然后重点强调如何遏制消极作用。

【答案】(1)文化市场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便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作品,从而导致文化市场秩序混乱。

(3)因此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更要立足人民群众的实际,大力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14.临沂是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已有2 500年的历史。诞生了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天文历算学家刘洪、宗圣曾子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孔子72贤徒中,临沂有13人;中国著名的24孝中,临沂有7孝。《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同时在临沂出土,震惊世界,被评为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临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红色旅游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这些独特的优势为临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临沂市立足于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文化品牌的打造,积极发展沂蒙特色文化,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尤其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走在了全省甚至是全国的前列。

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如何发展大众文化?

【答案】(1)临沂市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是根据人们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2)临沂市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为社会提供了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3)要提供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下载教学反思——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反思——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当前文化生活现状以及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影响,正确把握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对我国当......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教案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教案 高二政治组:孟凡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含义。 2.知道财政收入的获取渠道、财政支出的具体途径......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教案(范文大全)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教案 高二政治组:孟凡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含义。 2.知道财政收入的获取渠道、财政支出的具体途径......

    【8-2】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刘晓菲 教材来源: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思想政治(必修3)》第八课第一框题 主题:色彩斑斓的......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_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八第一框题的内容。 《文化生活》教材的四个单元,......

    八下政治第八课第一框习题

    8.1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力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这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消费,也包括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的消费。 2.对于经......

    政治生活第八课第一框教学案

    句容三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政治教学案 第21份 总第24份2016-5-10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第一框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备课人:陈大勇 检查人:王瑾业......

    必修一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

    高中政治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邢台市第七中学牛泽鹏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