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知识调查初中学生网络交友现象)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6:5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数学知识调查初中学生网络交友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数学知识调查初中学生网络交友现象)》。

第一篇:用数学知识调查初中学生网络交友现象)

用数学知识调查初中学生网络交友现象

研究报告

摘要:网络的发展是超常规、跳跃式的,用瞬息万变、一日千里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在人们还没有充分思想和心理的准备、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明确的预期目的的情况下,互联网便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前言:互联网现已形成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生产的大平台,成为社会信息基础结构的雏形。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推动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表现出了极高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当然,技术从来不是一个中立的力量,自然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的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异军突起,并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道新的风景线。网络的发展是超常规、跳跃式的,用瞬息万变、一日千里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在人们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明确的预期目的的情况下,互联网便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当我们理性的思考已经发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网络社会既是一个有序的社会,也是一个无序的社会。就硬件环境而言,网络社会具有有序性;但对于软件环境以及诸多网络环境而言,却具有极大的无序性。互联网现已形成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生产的大平台,成为社会信息基础结构的雏形。它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成为推动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互联网,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当然,技术从来不是一个中立的力量,它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灿烂未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近年来网络色情与犯罪层出不穷,利用网络骗财骗色的事件时有所闻,最著名的案例是一九九九年十月所发生的台北县智光商职的高姓女生以广告模特儿的照片在网络上交友并骗情骗财事件,其在各大聊天室结交异性朋友,谎称自己是研究生且兼任模特儿,并留下联系电话,先骗取感情后再诈骗钱财,实习医生、研究生、药剂师和贸易商等男网友都因此受骗,甚至有人为了「网络情人」,甘愿和交往十余年的女友分手,直到实际见面后才发觉受骗上当,此案例轰动一时,使大家对于网络交友存有负面的印象。二OO三年六月亦发生大学生利用网络聊天室诱奸未成年少女的事件,网络似乎成为犯罪的温床。

台湾中部某大学观光系三年级学生廿六岁的黄文良,身高一百八十公分,带着黑框眼镜,长相颇为斯文,今年二月份开始当起网络之狼,透过聊天网站刊登寻找女友讯息,并伪称愿意以两万元接受包养,四个月下来,竟成功诱拐了十几位未成年少女上钩,少女所携带的手机、钱包也都在「一夜情」之后,被盗一空。根据警方调查,黄文良通常与被骗的少女相约在台中市火车站或弘光科技大学校门口等地见面,再骑车载着被害人到沙鹿镇的住所或是宾馆等地发生性关系,然后再谎称有事,要先行离开,并暗中偷走对方的手机和现金。被骗少女一直等着无人,又发现身边携带的值钱物品都不见之后,才恍然懊恼人财两失。目前已知受害者有两名是十四岁的国中生,另有十六岁和十七岁的高中生也被骗,警方接获报案后,透过中华电信查询手机通联纪录等方式,终于循线逮捕黄文良,并在其住所起出四只行动电话。黄文良坦白承认利用网络交友的方式,与十几个少女发生性关系,但记得名字的只有四个,其余都印象模糊,警方呼吁被害人出面指认。

人民网香港9月29日电 湾消息:台南县传出一名高中男生经网络交友认识一名同性恋者,在约会时被强暴后感染爱滋病死亡。

在台湾打开网络,随时可以看到交友网站,其中不乏同性恋者开设的交友网站。台“卫生署”官员今天证实这名高中生是死于爱滋病,并已对和他发生关系的对象进行监控,但并不清楚这名高中生是否因为网络交友而感染。台“卫生署”官员透露,目前在监控中的爱滋病患者,大部分年龄在20到29岁之间。这名官员特别呼吁年青人不要和不熟悉的对象单独约会,以防止增加自己感染的机会。(陶世安)从以上这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都是利用网友对其外貌或学历产生兴趣,并且产生信任、对其付出感情,再予以骗财骗色。根据警察大学犯罪学研究所许春金教授主持的“利用网络进行性侵害犯罪之研究”指出,网络犯罪模式即是透过便利、实时、匿名、跨国、普及等网络沟通的特性,少了面对面谈话的尴尬,再利用昵称的登录,动作、语言、符号的辅助,发展虚幻不实的“情境”,再设计“邀约陷阱”,加害人在网络上惯用多种角色现身,具有变化莫测、虚实难探、主动友善、体贴幽默的特质;对谈人则多为自我肯定较差、功课期许过高、言谈尺度开放、朋友界线模糊者,这些人在长期网络“情境”酝酿下,其中因“好奇”而与网友见面者,有些即从“对谈人”成为“受害人”。网络原本是个很好的交友渠道,但如今却常常成为骗财骗色的温床。在网络上,由于隔离且匿名的关系,我们可以掩饰自己的一切缺点,捏造自己的身分,网络上的身分很多都是虚构的,因为我们并没有真实的接触对方,因此身分极容易造假、也极容易遇到怀有不良心态的网友,如果有人不怀好意,只要稍用手段就可以达到骗财骗色的目的。但是,即使如此,人们对于爱情的憧憬或向往,还是使越来越多人愿意冒险,投身于网络爱情之中。

发展网络友谊是青少年成长阶段中,认识朋友和自我表达的一种扩展方式。网络上身份隐匿的特点,让他们可以更放心与朋友交往,甚至更深入地表达自己、认识他人,对发展人际支持起正面作用。但网络交友也有可能存在问题,一方面网络交友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和同伴交往;另外,跟日常生活中交往一样,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交往的限度,胡乱接受网友不合理的要求,同样会将人际问题带到网络上,从而造成负面效果。因此,青少年的网络交友问题表面上是网络行为,实际上跟现实生活中正常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公众因担心青少年沉迷网络,而对青少年的网络交往存在着偏见和批评。因此,了解青少年的网络交友情况,关注这个现象将更加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健康成长。

网络上不断更新的信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但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加,有的学生一味沉迷于网络聊天,甚至发生“网恋”,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如果长期处于兴奋、紧张和疲劳的情况,还会影响学生的反应能力:要么反应迟钝,对外界的重大变化、刺激无动于衷;要么反应过激,遇到一点问题就大惊小怪,惶惶不可终日。这些都属于心理反应不良的情况。高中学习是紧张、繁忙的,科目增多,作业、考试负担加重,这些都是需要全力以赴的,失去了适度的反应能力,这些学习任务如何能完成?

由于在网上,人们是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在进行交流,所以,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但同时,网上说谎比比皆是。不仅年龄、性别当儿戏,谈的也多为无聊、虚伪的内容。网上受骗的案例也时有发生。至于那些稀奇古怪、刺激带色的东西,更是数不胜数。据香港一项调查发现,400名青少年网民中,有48.6%的人承认曾向网友撒过谎或用另一种身份结交朋友。长期沉浸在这种谎言、欺骗中,势必影响高中生的心理,使其心口不一,所想、所说和所做的并不是一回事。

对于网络,目前还缺乏有效的道德、法律约束,这就有可能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造成网上不道德的行为。据报载,我国15万青少年犯罪均与不良文化影响有关,其中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看过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站;一些电脑黑客成了高中生崇拜的对象、效仿的榜样,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同时,上网需要一定的花费,如果上网次数过多,没有多余的钱,也可能会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获得。另外,高中生经常出入网吧等场所,还会接触到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沾染恶习,甚至走向犯罪。

2001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表明,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其中85%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212分钟,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目的和信息寻求。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进一步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学生的异性网友占多数;上网交往的目的依次为“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打发无聊时间”、“匿名后感到交往自在”、“能敞开倾诉”、“向人求助”、“能体验超越现实的事”、“网恋”,青少年学生上网者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过敏倾向”上有异常倾向。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青少年使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方式更加多样,比如新闻组、MSN、QQ、QQ群、博客、MSN SPACES空间、角色扮演游戏等等,青少年通过网络发展友谊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那么,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网络是有利还是有害呢?它又是那些方面有利、在那些方面有害?同学们又是怎样看待网络的?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专门在同学们中间进行了调查和探讨。

二、研究过程

1、研究方案和开题报告

在确定了课题之后,小组成员便开始讨论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式、任务分工和结果的表达形式。

首先是内容。上网时,同学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例如,聊天、去BBS、玩游戏等等。在一番仔细的挑选后,我们把课题的内容锁定在中学生上网做什么、上网的情况、对一些网络现象的看法、和电脑对自身的影响的看法四个方面。同时我们还决定加入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使我们的结论更为客观。

在明确了方向后,研究方式及结果的表达形式也随即确定下来,并因应各人的特点进行了任务分工。随后我们便开始着手于开题报告的撰写。

2、问卷设计、调查及分析处理(1)问卷设计

开始我们主要根据研究课题的题目,以自己对网络的了解来设计问卷题目,后来组员从21cn上下载了一份有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的对比资料,我们才发现自己设计的问卷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对此,我们以下载的问卷资料作为模板,重新设计了一份较为详细和严谨的问卷。(2)问卷调查

调查期间,一些组员提出是否能通过各班的QQ群组向同学们分发问卷。建议提出后组员议论纷纷,指导老师则要求我们自己去尝试。后来,我们选择了高二(1)——(5)班作为实验对象。事后,我们对比了第一次方法与第二次的方法,得出以下的结论:由班主任帮忙分发问卷,虽有利于节省时间,但是却不能达到活动举行的意义;而自己主动去接触别人,就有机会锻炼自我,学习如何待人处事。所以,第二次方法优于第一次的方法

网上交友调查问卷(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请打勾)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年龄 * A、11-14 B、15-20岁 C、20-25岁

3、您最喜欢通过哪种渠道结识男女朋友 * A、交友网站 B、短信交友 C、即时通讯软件 D、论坛聊天室

4、网上交友的目的 * A、终身伴侣 B、恋人 C、聊友 D、笔友 E、学友 F、事业伙伴 志同道合的朋友 G、情人 H、亲密朋友 I、游伴 J、渴望有一夜情 K、扩大社交圈 l、以上都是

5、您有过几次网上交友的经历?(仅指网上)* A、一次而已 B、2-3次 C、3-5次 D、5次以上 从没有过

6、您通过网上交友见过几次网友? * A、一次而已 B、2-4次 C、5次以上 D、从没有过

7、您不能接受网上交友的原因 * A、网上资料不真实 B、担心骗钱骗色

C、网恋太幼稚 D、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长久 E、可以在生活中交往异性

8、你在什么时候会想到网络交友 * A、上课时间 B、晚上 C、周末 D、无聊时

9、您会在哪里浏览网上交友信息 * A、家里 B、学校 C、网吧

10、您为什么会选择网络交友 * A、省钱 B、快捷 C、安全 D、其它

11、你的父母会反对吗? A、会 B、不会

12、为什么会反对? A、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B、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身心健康

C、错交不好的网友

D、增加了开支(3)问卷信息处理

回收的有效问卷共100份学生问卷,我们决定采用全部统计的方法。接着我们便设计了一张统计表。统计了所有的数据之后,我们开始了针对数据的分析。在各种数据的基础上,我们提取了许多有用的信息。针对这些信息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总结。我们的论文也将在此基础上渐渐成形。下面是调查结果:

1、男(53%)女(47%)

2、A、16~17 14% B、18-20岁66% C、20-22岁2%0

3、A、交友网站24% B短信交友54% C即时通讯软件10% D论坛聊天室12%

4、A终身伴侣16% B恋人、4% C聊友36% D笔友24% E学友20%

5、A一次而已10% B2-3次7% C3-5次28% D5次以上36%

6、A一次而已15% B、2-4次 30% C、5次以上25% D、从没有过30%

7、A、网上资料不真实35% B、担心骗钱骗色35% C、网恋太幼稚12% D、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长久10 % E、可以交往异性8%

8、A上课时间3% B晚上5% C周末48% D无聊时44%

9、A家里18% B学校2% C网吧80 %

10、A省钱15% B快捷45% C安全30% D其它10%

11、A会46% B不会54%

12、A浪费时间,影响学习26%

B、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身心健康44% C、错交不好的网友20%

D、增加了开支10%

三、综合分析

从以上统计数字来看,我校学生网上交友情况并不乐观。但

上网依赖和非依赖学生的上网内容有很大不同。上瘾的人往往在网上参加社会交际活动,如新闻组、聊天室、MUDS、bbs。非依赖人群则大部分时间用于浏览网页,以及通过email交流。Weitzman认为,高中生的孤独感和缺乏社会支持导致他们容易对网络成瘾。TurkletlSl也发现青少年多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socialisolation)和社会焦虑(social anxiety)。过度沉迷于网络交友可以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辅助于时间管理技术(Time Management Techniques)、警示卡(Reminder Cards)、参加支持群体(SupportGroups)、行为契约法(BehavioralTreaty)等等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摆脱网络依赖,正常交友。

有人说,网络是一个“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贵贱、没有歧视的‘无法无天’的乐园。”也正因如此,随之而来的网络黄毒、暴力、赌博和网络犯罪等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他们既是孩子又是大人,身心既成熟又不成熟。所以,他们的心理,不可避免更易受到网络的影响。

对于目前流行的网络交友现象,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张思宁认为:网络交友犯罪的受害者中,多是年轻女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聊天,不同背景的人可以互相认识、扩大交际圈子,但单纯的文字或语音交流有其片面性,跟现实中的真人可能有很大距离。沉醉于网聊中的人可能自己意识不到这点,有的人一旦全身心投入就容易被感情冲昏头脑,结果相约见面后发生不测。

张思宁指出:学会自我保护,这才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原则。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约见网友时应谨慎对待,不要忘了网友毕竟是陌生人———在没有摸清对方背景、来历和交友目的的情况下,最好不见网友;即使见面,身边最好有个伴儿,不宜选择单独去隐蔽场所。本报记者周贤忠沈阳日报)据了解,近两年,国内一些网站纷纷开设了“网络交友”的游戏项目,一时在网民中流行起来,其中以公司白领、大学生和高中生居多。除了像小华玩的“网络交友”,甚至连建立在网络上的虚拟婚姻——“网婚”都已经成为一种新款游戏,在年轻人中深受追捧。不少市民担心,“网络交友”会干扰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危害未成年人的婚姻与情感,希望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对这种游戏进行规范。

四、对策

作为教育者,当然不能否定高中生上网,相反,还应鼓励学生“迎网而上”,引导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了解网络,掌握网络,热情而勇敢地拥抱这个“不速之客”。下面提几点建议:

1.提高高中生的思想认识,使其洁身自好,加强自制力。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外界与个人的关系,协调处理好网络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认清自我,不过分迷恋网络,减少心理冲突。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代高中生应在社会交往中锻炼自己的良好品质。做到既自信,又相信他人;既尊重自己,又尊重他人。能妥善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和异性的关系。

(3)学会释放、转移和自我安慰

有了心理烦恼、困惑,不一定非要到网上寻求解答,可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倾诉,也可以去野外散心。总之,要寻求各种途径,学会缓释自己;同样,有了快乐、成功,也不妨与他人分享,让它成为两种以上的快乐。

2.规范网络管理,健全法律建设

在规范网络建设方面,网络的最先发起国——美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参照。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界定了有意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关系统、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以及伪造电子函件信息等在内的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

2001年12月2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的1000个“青年文明社区”拉开序幕。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但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对于网络上存在的病毒、黑客及其他弊端,还缺乏全球统一的法律,这需要世界各国尽快联合起来,打击黄毒黑客,保证网络的安全,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空间。地方执法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对网吧等场所进行整顿,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并与学校、家庭联手、沟通,确保高中生的身心健康。

3.学校的引导和管理

(1)学校良好的环境与开放的教育思想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的环境、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对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已受网络影响的高中生,学校应加以重视,而不是歧视,更不能讽刺挖苦、打击挫伤其自尊心,应该看到他们有着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优点,耐心说服,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应把“网络道德”、“网络法律”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范围,注重提高高中生对网上信息的判断选择能力,提高他们自觉抵制诱惑的能力。

(2)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引导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较频繁。教师的修养、人格会在学生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有人说,21世纪的教师,如果不接触电脑、网络,将无法与学生交流。教师应把握这一机会,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行动对学生进行可望又可及的、形象生动的教育。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定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成立业余兴趣小组,使学生课余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以免高中生因过分投入网络而染上“网瘾”,产生不健康心理。学校还应该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将网上、网下的朋友结合起来。学生往往利用放学以后的时间及假期上网,对此,学校应做好假期生活指导,有关街道、居委或乡村也应多开展一些吸引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

4.家庭的监督与管理

有些家长往往不能以身作则,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娱乐上,忘记了应多陪陪自己的子女。其实,即使再忙,家长也要顾及孩子的学习及成长。既看到他们的长处,对积极面加以表扬;也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尤其是孩子伤心、失落或沮丧时。

家长应该为子女创造一片网络的净土。一方面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内容,同时安装过滤软件、防毒软件。有空时不妨和子女一起上网,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家长对孩子应该期望适度,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从而使孩子在轻松的家庭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

参考文章:

1、《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卜卫、郭良,http://ec.cycnet.com/ce/itre/index.htm,2001年4月。

2、《青少年学生网络交友及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岑国桢,2005年http://xlzx.ecnu.edu.cn/download/ypzx.doc 专家提醒初次见面不宜独处。

媒体:《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现代商报》 http://

第二篇:对初中学生带手机现象的调查

对初中学生带手机现象的调查

上海市实验学校王幼红

一、问题的提出

某日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突然学生中间传来一阵手机铃声,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转向发出铃声的地方,一位男生慌忙站起来说:“老师,对不起,我忘了关机”。接连几堂课都被学生所带的手机所影响,这一系列突发事件引发了我对本校初中学生带手机现象的思考,我从自己任教的五、六、七,三个年级六个班的学生入手,开展了对初中学生带手机现象的调查。

二、问题的研究

1、究竟有多少初中学生带有手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中学生们拥有手机已不再是个别现象,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了“手机一族”。据对任教六个班所做的调查,拥有手机的比例如下:

班级人数有手机学生所占比例家长主动给的向家长要的自己买的 亲戚送的 五(1)331339.3%4513 五(2)311238.7%4620 六(1)321546.5%6423 六(2)341750%8513 七(1)332066.7%11423 七(2)341955.8%10333 从调查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已经有将近一半左右的学生拥有手机,且年级越高,拥有的手机数也越多。分析学生拥有手机的原因:有的家长因为在外地经商或因工作关系需经常出差,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主动该孩子配了手机;有的家长是因为经不住孩子的纠缠或是得到孩子的保证后才给买的;有的家长不同意给孩子配,孩子自己用压岁钱瞒着父母买了手机;有的是长辈、亲戚在节假日,特别是孩子的生日时,作为礼物送给孩子的。加上现在手机和话费越来越便宜,这样一来,中学生“手机一族”日渐壮大,成为了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手机在初中学生中派什么用场?

当面问学生带手机主要有什么用途时,绝大多数的同学回答:“便于跟家长联系。”一部分同学说:“有助于放学后与同学联系。” 当问到带手机到学校是否会影响学习时,几乎98%的同学回答说“不会 ”,并说只要上课时不让手机铃声响起来就行了。但从对所教六个班的问卷调查看,其实,中学生带手机主要不是方便与家长、同学联系。

与家长联系发短信息玩游戏闲聊追求时尚

五(1)37.5%52.1%19.2%43.8%6%

五(2)37.8%53.2%20.3%44.2%7%

六(1)36.9%50.7%20.8%43.6%8%

六(2)35.3%49.8%18.6%40.9%9%

七(1)40.3%55.4%23.5%45.4%11%

七(2)41.2%53.1%22.4%42.7%9%

从上表情况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带手机主要是用来“玩”的,发短信息、打游戏、煲电话粥、互相攀比„„由于自控能力不强,容易沉迷于此而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荒废学业。这也是家长和学校最为担心的。

3、家长给孩子配手机的原因和心态?

在调查中发现家长给学生配手机有以下几种原因和心态:

(1)、家长主动给孩子买的。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不在孩子身边,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自觉,有了手机和家人联系更方便了,也不会影响到学习成绩。有的家长是作为孩子考试成绩优秀的奖励,给孩子买了手机。

(2)、孩子吵着要买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疼爱有加,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总想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有的学生看到身边的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已经买了手机,吵着要买一部。作为家长,怕孩子在同学中没有面子,经不住孩子的纠缠便给孩子买了。

(3)、长辈、亲戚送给孩子的。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手机是长辈、亲戚在过年、生日时作为礼物送给孩子的。做父母的碍于长辈、亲戚的面子,也不能过多干涉。

(4)、拒绝给孩子买的。在调查中有位家长告诉我,孩子一直吵着要买一部手机,但他始终没有答应。他是担心给孩子买了手机以后,会去和人家进行攀比,还有手机上传播的很多短信息都是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怕孩子学坏。所以他支持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

(5)、有的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买了手机,但还是显得忧心忡忡。他们认为给孩子买手机的主要目的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例如,生病,路上摔伤,回家特别迟时,能与家长及时联系上。但买了以后又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

(6)、有的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自有一套管理方法,他们每个月去预存一定数额的电话费,不准孩子电话费超过这个数额,每个星期还去打一张通话清单,检查是否有“可疑”的电话。他们认为只要管理得当,给孩子配个手机未尝不可。

4、学校、老师和教育界有关人士的态度?

学校和教育界有关人士对中学生带手机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张明令禁止;一种是不提倡也不明确反对。一部分学校明文规定,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以“处分”来警告学生带手机入校园。他们认为,手机并不是必备的学习工具,完全没有必要带。而且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学生使用手机主要不是用来与家长联系,而是用来煲电话粥、发送短信息,也有将其作为玩游戏、上网、听歌的“迷你”电脑。既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也干扰了别人的学习和生活。并且有无手机,谁的手机好,在学生中诱发了攀比。另外,不少老师认为,手机是贵重物品,离开教室到别的地方上课,尤其是体育课安全存放是个问题,万一丢失怎么办? 他们一致认为学生在校园内用手机弊大于利,作为学生应该安安静静地读书,要和外界联系,校内也有电话,很方便。一部分学校不提倡中学生用手机,但也不硬性规定不准学生使用手机,采取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做法。学校没有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必要的依据,中学生也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使用手机是他们的权利,毕竟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为学生配一部手机对于家长来说并不是什么负担,有了手机以后,家长能够通过手机和孩子们联系,能更好地监管孩子;但手机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中学生来说,算是一种高消费,此外,手机还有很多其他功能,例如游戏、上网、收发短信息等,并不一定都适合中学生,因此学校不提倡学生用手机。象我们学校,对于学生使用手机没有明令禁止,但必须在不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如果学生在上课、开会或自习的时候使用手机,将会受到处理。

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大多数老师都很难容忍,因为一些学生上课的时候悄悄地发信息,打游戏,影响了课堂纪律。但也一些老师认为,只要学生不在上课玩手机,是可以接受的。一位老师坦言,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手机可能会像20多年前的手表一样逐渐为大家所接受,最初学生戴手表大家也有看法,后来就很正常了。

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对于中学生带手机这种现象,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不能忽视中学生使用手机带来的不良影响。他们认为,总的来说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弊大于利的,我们是不提倡中学生使用手机,但也不会硬性规定不准学生使用手机,因为缺乏必要的依据。

5、初中学生对带手机的态度?

有近50%有手机的学生反对学校干涉他们使用手机。有的学生认为,他们求学在外,拥有手机就方便与家人联系,使父母在家放心。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用的是父母换下来的手机,不用也是一种浪费。有的学生认为,国家又没有规定手机的使用人群和范围。手机属私人用品,只要上课时关机,下课时不影响他人,学校和老师就不应该限制我们使用。有的学生认为,学校禁用手机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学生还是照用,还不如大大方方放宽限制。当然,有一点学生的观点比较一致,就是如果有人因手机违反了校方纪律,应该接受处分。一些没有手机的学生比较支持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来校,他们认为班级中带手机的同学的增多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也有学生认为在学校没有带手机的必要,但外出活动时最好能带,以便有事情时与家人、老师联系。

三、问题的探讨

应该如何看待初中学生带手机的现象,从调查情况看,简单的禁止不是一个好方法,这样做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反感,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手机价格的不断下降,话费越来越便宜,拥有手机的学生肯定会越来越多。但是,学校、老师、家长如果放任不管也是不负责任,毕竟,中学生带手机也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如果缺乏自我约束,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确是弊大于利的。但是,只要引导得法,对使用学生手机行为进行规范,中学生使用手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

第三篇: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

农村初中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同学们:你们好!为了能够准确地了解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情况,我们设计了此问卷,希

望大家能支持与配合我们的调查。您的回答很重要,此调查做不记名调查,请放心填写,谢

谢合作!

一、选择题。

1、你所在的年级是()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

2、你是独生子女吗?()

A、是B、不是

3、你是否经常觉得学习压力很大?()

A.是的B.一般C.没感觉

4、你有过放弃学习的想法吗?()

A.经常有B.没有C.偶尔会有

5、你经常拖欠作业吗?()

A.会B.偶尔会C.从不拖欠

6、你学习的目的是()

A..为自己的前途B.父母之命难违C.大势所趋D.自己的兴趣

7、你初中毕业后有何打算?()

A.继续升读高中B.外出打工C.没想过

8、你是否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A.有B.没有C.不知道

9、你觉得什么时候最不想学习()

A.考试成绩不理想B.老师的批评

C.家庭父母争吵D.自己的心情不好

10、你父母的文化程度是?()

A.没上过学B.小学C.初中D.高中和高中以上

11、你认为自己不想学习的原因有(可多选)()

A.基础差,想学力不从心B.怕吃苦C.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E.自制力差F.经过努力成绩仍提不高,没

有信心

12、你认为家长的哪些行为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学习

B.家长外出打工,没时间教育孩子

C.家长对孩子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D.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E.没有,学习是自己的事

13、你认为在学校有哪些因素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课程太单调,只开设与升学有关的课程

B.学习负担重,作业多

C.学校生活枯燥乏味,课外活动少

D.老师管得太严,上课照本宣科

E.没有,学习是自己的事

14、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很多,你认为哪些诱惑使你不想学习。(可多选)()

A.看电视B.上网,玩网络游戏C.玩手机D.听MP3、MP4

E.看色情小说F.QQ聊天

二、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自己热爱学习?(提一两点意见)

第四篇:英国:学生网络抄袭现象严重

英国:学生网络抄袭现象严重

英国:学生网络抄袭现象严重

Web plagiarism a serious problem: UK teachers

Plagarism is a problem among students in UK More than half of teachers in a UK survey said they thought plagiarism from the Internet is a problem.Some students who steal essays wholesale from the Web, they said, are so lazy they don't even bother to take the adverts off the cut-and-pasted text.Fifty-eight percent of the teachers interviewed in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and Lecturers(ATL)questionnaire had come across plagiarism among their pupils.Gill Bullen from Itchen College in Southampton for example said pieces handed in by two students were identical an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either of them could have done.” “Not only that, the essays given in didn't quite answer the title question I had set.” A teacher from Leeds said: “I had one piece of work so blatantly 'cut and pasted' that it still contained adverts from the Web page.” Connie Robinson from Stockton Riverside College, Stockton, said: “With less able students it is easy to spot plagiarism as the writing style changes mid-assignment, but with more able students it is sometimes necessary for tutors to carry out Internet research to identify the source of the plagiarism.” Mary Bousted,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ATL, said: “Teachers are struggling under a mountain of cut-and-pasting to spot whether work was the student's own or plagiarism.” She called for robust policies to combat plagiarism, and asked for help from exam boards and the government in providing resources and techniques to detect cheats.But there was another side.“I have found once students clearly understand what plagiarism is, its consequences and how to reference correctly so they can draw on published works, plagiarism becomes less of a problem,” said Diana Baker from Emmanuel College, Durham.“I think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who engage in plagiarism do it more out of ignorance than the desire to cheat.They really want to succeed on their own merit.” 英国一项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目前学生从网络上抄袭的问题很严重。据老师们介绍,一些学生原封不动地拷贝(copy的音译)网上内容,甚至连“复制-粘贴”到文章中的广告都懒得删。

英国教师与讲师协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8%的受访教师都遇到过学生抄袭网上内容的事例。

南安普敦伊臣学院的吉尔•布伦说,他曾发现班上两个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一模一样,而且“文章水平也明显高于他们的实际水准”。“不仅如此,文章内容也不符合要求。”

理兹学院的一名教师说:“我曾经收到一份抄得很‘大胆’的作业,文章里还夹着网页上的广告。”

斯托克顿市里弗赛德学院的康尼•罗宾逊说:“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比较容易‘露馅’,因为抄袭内容与他们本人的写作风格不一致,但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有时老师得做一番‘考证’,才能确定他们是从哪抄的。” 英国教师与讲师协会的秘书长玛丽•鲍思蒂德说:“由于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很严重,因此老师现在得花很多时间来判断学生的作业是否是抄袭的。” 她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惩治抄袭的有力措施,并希望考试委员会和政府能为老师提供检测抄袭的办法和手段。不过事情还有另外一面。

达汉姆市艾曼纽尔学院的黛安娜•贝克说:“我发现,一旦学生搞清楚什么是‘抄袭’、抄袭的后果以及应如何适当引用参考文献,抄袭现象就会大大较少。”

“多数学生只是没弄清这些问题,并不是有意去抄袭。” “他们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好成绩。”

wholesale:大批的;全部的;不加区别的 onone's own merit: 靠自己的努力

第五篇:学生追星现象调查展示汇报

《学生追星现象调查》展示汇报阶段设计

活动目标

1.给学生一个倾吐真情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心目中“星”的形象,用生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能写出有一定见解和感染力的文章。

2.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名人,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追星”现象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活动重难点

指导学生多角度地认识人,近距离地感受人,有感情地理解人,有创意地表现人。

活动准备

1.课外阅读名人传记,教师可适当作一些推荐。如: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世界历史上的名人、影响世界的100个名人、中外名人传记、名人传奇、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时代、名人传、院士自述、获诺贝尔奖科学家传记、十大元帅的故事、体育影视名人故事等,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2.收看电台、电视台播放的有关名人的节目录音、录像,如东方之子、人物访谈、艺术人生等节目。

3.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活动内容给小组命名。

4.围绕活动内容广泛搜集资料,上网查询资料,整理资料。

5.每组准备一个档案袋,记录每组的活动过程和成果以及每位同学的活动表现及成果。

活动过程

环节一:活动导入:

组织学生观看以下的视频内容:纪录片《霍金与<时间简史>》、《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片段。

环节二:偶像风采展

1.小组成员搜集本组偶像的照片、简历、编写偶像突出贡献简介、用于交流的故事、佚闻、诗文(可自己撰写)、相关歌曲等。

2.依据所搜集的各类资料制作成幻灯片播映交流。3.全班共同评价,选出优秀表现奖。环节三:名人故事录

1.小组交流每人搜集的名人故事。

2.小组将搜集来的名人故事进行整理、汇编成册。并在每一篇后面写上自己选择这位名人故事的理由。

3.将每组整理汇编成册的《名人故事录》进行展示、评价并评出优秀奖。环节四:追星演讲会

1.结合活动方案,搜集查找众“星”(科学之星、文学之星、艺术之星、爱国之星、非典之星、助人之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的资料,然后集中从众“星”中选择一“星”,深入研究。(提前布置)

2.对相关资料进行再处理:把资料中最能打动人的内容进行重点处理,并且深入分析自己喜欢他(她)的原因,写完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看看对明星的认识和理由是不是太肤浅了,还有什么亮点可以挖掘的„„

3.小组成员交流后,最后确定演讲代表,小组合作撰写演讲稿。(课余完成)4.召开演讲会,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讲,以演讲情况、小组合作情况及主题是否鲜明进行评价。

5.比赛后把演讲稿再进行修改,然后汇编成册。环节五:成果展示

1.每组派出一名鉴赏能力比较好、处事公正的代表作评委会成员,组成评委组。(提前布置)

2.每小组派一名代表站在自己的展示区前,回答评委组提出的问题,对本组展区的主题设计、环境布置等作简要的解说。

3.由评委组根据各组展示的主题设计、环境布置等给各个展区作出评价。环节六:创意写作园

选取你最想写的一个名人,作以下创意写作:

为他(她)写一句话新闻(写你认为他或她最值得关注的事); 为他(她)画像;

为已故的他(她)写墓志铭; 为他(她)写简历; 为他(她)编写微型剧本; „„

结束语:在我们心目中,名人并不是,起码不应该仅仅是让人家知道名字的人,能真正称得上名人的人,一定是以自己超人一等的才华和超人一等的努力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过超人一等的奉献的人。

人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祝愿同学们都能成为21世纪的明星!

下载用数学知识调查初中学生网络交友现象)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数学知识调查初中学生网络交友现象)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现象调查及分析 随着近几年响应国家提高人口素质的号召,我国各类学校都在不断扩招,其中技术学校作为为国家、为社会输送大批实干人才的培训基地得到了空前的......

    近视学生用眼调查情况

    近视学生用眼调查情况 姓名:性别:年级:年龄: 1.视力情况左眼视力:右眼视力: 2、近视的原因:A、遗传B、用眼过度C、意外伤害D、用眼不卫生 3、你是否经常长时间看电视:A、是B、不是 4......

    初中物理经典错题学生用

    初中物理经典错题---电流电路部分 1.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关于学生说脏话现象的调查及分析

    关于学生说脏话现象的调查及分析 关于学生说脏话现象的调查及分析 张燕伟 内容提要: 校园中的语言世界并不是真空和纯净的,说脏话的现象还经常在学生身上出现。本文在对学生说......

    初中学生零用钱调查问卷

    初中学生零用钱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您好! 我们在展开一项关于我校学生零花钱的调查,请您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如实填写这张问卷。谢谢!⒈ 你身边有零用钱吗? A、有B、没有 ⒉......

    初中学生饮食习惯调查问卷

    初中学生饮食习惯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 你好!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科学健康,也越来越不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长期以往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影响学习工......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及对策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上饶县第七中学 王 赟 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阅读作了相应的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

    振兴初中学生调查问卷

    振兴初中学生调查问卷 班 级:时 间:2013. 1. 9 为了了解同学们在学习中对于导学案的应用及导学案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特进行本次调查问卷。希望同学们结合自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