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连除应用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连除应用题教学设计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连除应用题)教科书第32页的例题11。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有序地分析题意,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学会解答小数连除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相结合。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课件出示)
0.18÷9=
3.6÷0.4=
1÷0.5=
7.2÷0.72=
0.35÷0.5=
2.4÷0.2 =
2,复习铺垫(课件出示)
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每一天产奶31.5千克,每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二、新授课
1,教学教科书第32页例题11。
课件出示例题11: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提问:“上周”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上周实际是告诉我们“7天”这个隐藏的条件。)
能一步算出每头奶牛每一天的产奶量吗?(不能。)那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分组讨论:怎样求出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3)解答过程。第一种:(课件出示)先算1头奶牛一周的产奶量: 220.5÷3=73.5(千克)再算1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73.5÷7=10.5(千克)列出综合算式: 220.5÷3÷7 =73.5÷7 =10.5(千克)
答: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提问:每一步算式求什么?
连除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第二种:(课件出示)先算3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220.5÷7=31.5(千克)再算1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31.5÷3=10.5(千克)列出综合算式:220.5÷7÷3 =31.5÷3 =10.5(千克)
答: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
(4)小结:分析应用题题意时,我们要弄清楚题目的娄量关系,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的每一步是求什么,心中都要很清楚。三,练习(智慧屋): 第一关(课件出示)
1,3台同样的磨粉机2.5小时磨面粉4.8吨,平均一台磨粉机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请同学上台板演
方法一:先求3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再求1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4.8÷2.5÷3=0.64(吨)方法二:先求1台2.5小时磨面粉多少吨,再求1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4.8÷3÷2.5=0.64(吨)第二关(课件出示)
2,用一部收割机收大豆,5天可以收割20.8公顷,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 20.8 ÷ 5×7=29.12(公顷)答:7天可以收割29.12公顷。第三关(课件出示)
请根据下面的综合算式,编写出应用题。37.5÷2.5÷5 5只小花猫2.5小时跑了37.5千米,求每只花猫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教材34页第1、2、4题。板书设计
连除应用题 第一种
220.5÷3=73.5(千克)73.5÷7=10.5(千克)220.5÷3÷7 =73.5÷7 =10.5(千克)第二种
220.5÷7=31.5(千克)31.5÷3=10.5(千克)220.5÷7÷3 =31.5÷3 =10.5(千克)答: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
教学反思:
计算与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比较而言,应用题又是一个难点。我对本堂课的教学做了如下几点的反思:首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也能受到老师的感染,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二,本堂课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突出重难点;第三,练习的设计,有浅入深,分层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不足之处:一,因为我的些许紧张,导致学生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冷场;二,练习部分,时间不够充裕;三,班级规模较大,没能顾及到那些后进生;四,班级人数较多,还要加强组织教学。总之,教书育人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连除应用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连除应用题教学设计
公平镇第四小学
周财程
教学内容:(连除应用题)教科书第32页的例题11。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有序地分析题意,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学会解答小数连除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课件出示)
0.18÷9=
3.6÷0.4=
1÷0.5=
7.2÷0.72=
0.35÷0.5=
2.4÷0.2 =
2,复习铺垫(课件出示)
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每一天产奶31.5千克,每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二、新授课
1,教学教科书第32页例题11。
课件出示例题11: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提问:“上周”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上周实际是告诉我们“7天”这个隐藏的条件。)
能一步算出每头奶牛每一天的产奶量吗?(不能。)那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分组讨论:怎样求出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3)解答过程。第一种:(出示)
先算1头奶牛一周的产奶量: 220.5÷3=73.5(千克)再算1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73.5÷7=10.5(千克)列出综合算式: 220.5÷3÷7
=73.5÷7 =10.5(千克)
答: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提问:每一步算式求什么?
连除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第二种:(出示)
先算3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220.5÷7=31.5(千克)再算1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31.5÷3=10.5(千克)列出综合算式:220.5÷7÷3 =31.5÷3 =10.5(千克)
答: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
(4)小结:通过例题可以看出,例11中一周的产奶量220.5千克既与3头奶牛有关系,也与产奶时间一周(7天)有关系,也就是总量与两个变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分析解答过程中还要关注隐藏条件。
三、练习(智慧屋): 第一关(出示)1、3台同样的磨粉机2.5小时磨面粉4.8吨,平均一台磨粉机每小时
磨面粉多少吨? 请同学上台板演
方法一:先求3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再求1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4.8÷2.5÷3=0.64(吨)方法二:先求1台2.5小时磨面粉多少吨,再求1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4.8÷3÷2.5=0.64(吨)
第二关(出示)2、5台织布机8小时织160米布,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方法一:
160÷5=32(米)第一步求的是 32÷8=4(米)第二步求的是 方法二:
160÷8=20(米)第一步求的是 20÷5=4(米)第二步求的是 第三关(出示)
3、用一部收割机收大豆,5天可以收割20.8公顷,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 20.8 ÷ 5×7=29.12(公顷)答:7天可以收割29.12公顷。第四关(出示)
请根据下面的综合算式,编写出应用题。
50÷2.5÷5 5个工人2.5小时做了50个零件,求每人平均做多少个零件?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析应用题题意时,我们要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弄清楚题目的数量关系,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的每一步是求什么,心中都要很清楚。
五、作业
教材34页第1、2、4题。板书设计
小数连除应用题
第一种
第二种
220.5÷3=73.5(千克)
220.5÷7=31.5(千克)73.5÷7=10.5(千克)
31.5÷3=10.5(千克)220.5÷3÷7
220.5÷7÷3 =73.5÷7
=31.5÷3 =10.5(千克)
=10.5(千克)答: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
教学反思:
计算与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比较而言,应用题又是一个难点。我对本堂课的教学做了如下几点的反思:首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以饱满的
热情和激情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也能受到老师的感染,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第二,本堂课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突出重难点;第三,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分层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不足之处:
一、练习部分,时间不够充裕;
二、班级人数较多,没能顾及到那些后进生。总之,教书育人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连除应用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连除应用题
结合目前学生的学习进度,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有助于三年级同学学习的教学资源,希望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案可以帮助到你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只要同学平时多学习、多积累,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科学运用,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认识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的两种解题思路.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激疑诱趣.1.出示【图片“参观农业展览”】
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
第 1 页 答)答:一共90人.2.改变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示例2.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 :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新知识.(板书:应用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1.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出示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①教师提问: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第 2 页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第一种解法: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每队多少人?(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共有90人,平均分成2队,求每队多少人?就是把90人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知道每队45人,又知道每队分3组,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板书:
每队多少人? 综合算式:90÷2÷3
90÷2=45(人)=45÷3
每组有多少人? =15(人)45÷3=15(人)第二种解法:(借助线段图)要想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一共多少组?知道每队分3组,分成2队,就是求2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组对应90人,要求出每组多少人?就是把90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板书:
一共多少组? 综合算式: 90÷(2×3)
3×2=6(组)=90÷6
每组多少人? =15(人)90÷6=15(人)
第 3 页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3.引发思考,掌握检验方法.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种解法可以互相检验,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怎么检验应用题?(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把已经计算出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逆运算,如果最后算出的结果与题目的已知条件相同,说明解答正确.15×3×2
=45×2 =90(人)
三、分层练习反馈矫正.1.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口头检验.(1)图书馆买来新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订正:
答:平均每层放20本.(2)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
第 4 页 2.说出分析过程,列综合算式不计算.(1)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43个学生,一共做纸花258朵,平均每个学生做纸花多少朵?(2)奶牛场有5个牛棚,每个牛棚里有12头奶牛,一天喂1200千克饲料,平均每头每天喂多少千克饲料? 3.连乘应用题与对比练习.(1)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每条2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2)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一共卖了1260元,每条多少元?(引导学生发现:与连乘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正好相反.)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板书:)教师:对,今天我们学习了的不同解答方法及验算,与上两节学习的连乘应用题是有一定联系的.同学们今后解答应用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合适的方法正确解答.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的第6题
电池厂生产了7200节电池,每12节装一盒,6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练习二十三的第9题
第 5 页 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2盒钢笔,每盒10枝,一共用去160元.每枝钢笔多少元? 练习二十三的第10题
两个缝纫组做同样的衣服,第一组做34件,第二组做42件,一共用布228米.平均每件衣服用多少米布? 板书
探究活动
分糖游戏
活动目的
使学生在动手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的数量关系.活动内容 1.布置任务.某食品公司为宣传产品,给学校送来一批糖果.三年级每班分到150块,想想:先按小组平均分配,再从小组平均分给个人,每人能得到几块?有无剩余?每人是否得到的数量一样?和同学一起议一议.先调查、再计算.如果这150块中有2个品种,又该怎样分配?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做好记录.3.汇报、反思,通过活动谈谈有什么收获.活动建议
教师为学生准备150块糖或学具,讨论交流后真正让学生
第 6 页 分一分,以验证他们开始的设想是否合理.给学生的提示越少越好,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结构不良”的问题环境(如:平均分后有剩余,剩下的怎么办),更能便于孩子们进行深层思考,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第 7 页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连乘连除应用题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应用题
幼儿园买来2箱毛巾,每箱10条,每条3元钱,一共用多少元?
学校买来4包粉笔,每包5盒,每盒2元,共花多少元?
养鸡厂有100只母鸡,是公鸡的2倍,把这些公鸡装在5个笼子里,每个笼子放多少只公鸡?
学校门口摆放着两行月季花,每行有6盆。如果重新摆放,摆3行,每行有几盆月季花?
5.有两箱矿泉水,每箱有8瓶,把这2箱矿泉水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几瓶?
有2堆小兔子在玩耍,每堆有4只,如果每只小兔子吃2个萝卜,一共需要多少个萝卜?
7.有4只小兔,小猴的只数是小兔子的3倍,每2只小猴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8.有18箱饮料,每个工人叔叔搬2箱,3个工人叔叔几次能搬完?
9.同学们在校门口摆4行月季花,每行9盆,摆了6盆蝴蝶花,月季花的盆数是蝴蝶花的几倍?
10.有24瓶水平均分给4组小朋友,每组有3人,平均每人分几瓶水?
11.买9元一支的钢笔要花63元,买6元一支的钢笔,需要多少钱?
12.同学们排队做操,每6人一组,可以分6组,每9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13.学校买了3盒钢笔,每盒8支,分给6位教师,每位老师分几支钢笔?
14.同学们玩游戏,把36人平均分成6队,如果每对平均分成2组,一组有几人?
15.一些水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如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第五篇:《分数连除、乘除复合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乘除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乘除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乘除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使学生正确解答分数连除、乘除复合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找准单位1,并列式解答。
1.一袋面粉重50千克,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2.一条路修了200千米,正好占全长的,全长多少千米?
3.白兔有40只,白兔只数是黑兔只数的.黑兔有多少只?
(二)光明小学美术组有30人,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航模组有多少人?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4(把复习第二题改编成例4)
例4.光明小学航模组人数是生物组的,生物组人数是美术组的,航模组有8人,美术组有多少人?
1.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说说这道题里有哪几个数量?
2.画图分析
(1)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生物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
(2)生物组人数是美术组的,应把谁看作单位1?美术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
(3)哪两个组的人数有关系?航模组的人数与生物组的有关,生物组的人数与美术组的有关,(4)应先画哪个组的人数?应先画出美术组
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因为:美术组的人数 =生物组的人数
生物组的人数 =航模组人数,航模组人数是8人。
所以:
解:设美术组有 人。
答:美术组有30人。
4.练习
商店运来一些水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筐数的,苹果的筐数是橘子筐数的.运来梨15筐,运来橘子多少筐?
(二)教学例5
例5.商店运来一些水果,运来苹果20筐,梨的筐数是苹果的,同时又是橘子的,运来桔子多少筐?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分率句,找准单位1.3.分析数量关系。
(1)苹果的筐数和哪个量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和梨的筐数有关系。苹果筐数的 是梨的筐数,即:苹果的筐数 =梨的筐数
(2)梨的筐数和哪个量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和橘子的筐数有关。橘子筐数的 是梨的筐数,即:橘子的筐数 =梨的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