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教案
中班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一零一四四八二八四一
◆游戏玩法建议
师幼围坐成圆,领头人手带小猴的手偶,边唱边有节奏的轻拍圈上的朋友,当歌曲唱“小猴是谁呀?”的最后一个字“呀”时,就找到了扔西瓜皮的小猴。这只小猴就要站在圆心中间,随着音乐的快慢做滑来滑去的样子,最后音乐停止,小猴摔到在地。游戏一遍之后,这只小猴就是新的领头人,继续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音乐游戏“小熊是谁呀?”的游戏经验、有音乐结束就要倒下的游戏经验。
2、物质准备:小猴手偶2个、钢琴伴奏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情境下,尝试有节奏的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倒的不同痛苦造型。
3、在游戏情境中,通过不断的体验,知道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活动过程】
1、了解歌曲内容,完整欣赏歌曲。
(1)故事导入,完整倾听。(2)提问歌曲内容。
(3)再次倾听歌曲,教师找出手偶小猴。
2、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找小猴”的玩法。(1)手偶小猴做在圈上,教师边唱边示范“找小猴”
(2)提问怎么找到小猴的?
(3)教师示范再次找小猴。
(4)集体练习找小猴的本领:边唱边有节奏的摸。
3、教师、幼儿带上手偶绁续边唱边找小猴。
4、在玩游戏“找小猴”的基础上,累加“小猴滑倒”的游戏。(1)累加故事内容。
(2)幼儿创编摔倒的不同动作。
(3)完整“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游戏(1-2遍)。(4)累加转的不同(快、慢)速度,完整游戏。(1遍)
5、自我评价
师:现在你们都学会这首了吗?哪里不清楚?
6、小结:小猴自己被滑倒之后,后悔不已,听听它是怎么改正的。(教师清唱歌曲结尾)
三、友情提示
l、在边唱边玩游戏环节,幼儿很容易只关注游戏,而忘记歌唱,所以每次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都要给幼儿一个歌唱的理由,激发幼JL快乐歌唱的兴趣。
2、因为每玩一次才会出现1—2个领头人,所以教师要及时关注开始的点数的位置,尽其所能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做领头人。
第二篇:中班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
中班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
班级:中2班时间:2013年10月25日下午执教者:张弘华
【设计意图】
幼儿园不少的歌曲都是围绕幼儿喜欢的“动物”而创编的。有的教育幼儿区分好坏;有的教育幼儿区分美丑;有的教育幼儿遵守纪律;有的歌咏正义,鞭挞邪恶。《小猴真淘气》通过在活动中的演唱,加上教师引导启发教学,无形中就对幼儿的思想道德进行了教育。同时,这种形式幼儿也很乐于接受。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尝试有节奏的点同伴;创编小猴滑倒的不同造型。
3、在游戏情境中,通过不断的体验,知道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有节奏的点同伴,创编小猴滑倒的不同造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玩过音乐游戏“小熊是谁呀?”。
2、物质准备:小猴手偶1个、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1)故事导入,完整倾听。
师:有一只淘气的小猴子,乱扔西瓜皮,让我们来听一听会发生什么事?
(2)提问歌曲内容,引导幼儿熟悉歌曲。
师:你们听到歌曲里发生了什么事?
(3)再次倾听歌曲,教师出示小猴手偶。
2、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找小猴”的玩法。
(1)手偶小猴戴在手上,教师边唱边示范“找小猴”。
师:淘气的小猴听说大家都要来找他,躲在我们中间,大家看看我这次是怎样找到它的。
(2)提问怎么找到小猴的?引导幼儿说出找小猴的游戏规则,熟悉歌曲。
(3)教师示范再次找小猴。引导幼儿找出哪句歌词才是找小猴。
(4)集体练习找小猴的本领:边唱边有节奏的点同伴。
3、教师请个别幼儿带上手偶继续边唱边找小猴。
(1)引导幼儿找到小猴后两人交换位置,由被找到的那只小猴继续找下一只小猴。
(2)教师关注开始的点数的位置,尽其所能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做领头人。
(3)请全体幼儿演唱歌曲。
师:我们已经听了很多遍歌曲了,小朋友能把歌曲唱出来吗?
4、在玩游戏“找小猴”的基础上,增加“小猴滑倒”的游戏。
(1)增加故事内容,教师示范游戏的玩法。
师:小猴乱扔西瓜皮,滑倒了熊大伯,滑倒了鹿阿姨,又会发生什么事,请你们来看一看。
(2)引导幼儿创编摔倒的不同动作。
(3)完整“找小猴”和“小猴滑倒”的游戏(1-2遍)。
5、教师小结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1)师幼讨论:小猴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么对熊大伯和鹿阿姨说。
(2)小结:小猴自己被滑倒之后,后悔不已,听听它是怎么改正的。(教师清唱歌曲结尾)
(3)引导幼儿讨论知道不乱扔垃圾,要保护周围的环境。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猴真淘气》及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猴真淘气》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尝试有节奏地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在游戏过程中,懂得应该养成不乱扔脏东西的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小猴真淘气》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了孩子音乐美的享受。《纲要》和《指南》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谊。以往的传统音乐活动都是固定的教唱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为了让幼儿在自然游戏下边玩耍边学会演唱,所以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小猴真淘气》,活动中借助点兵点将的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学习游戏的正确玩法;通过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感受到音乐游戏中互动交往的快乐,真正的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过程中,尝试有节奏地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3、在游戏过程中,懂得应该养成不乱扔脏东西的好习惯。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猴手偶2个,音乐伴奏。
2、师幼围坐成圈。
【活动重点】
能理解歌词,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正确的玩游戏,有节奏的轻点同伴,能创编出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导入情境,激趣导入。
师:森林里,有一只淘气的小猴,有一天,他吃完西瓜就把西瓜皮一扔,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
1、感知歌曲,理解歌词。
(1)教师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一遍、(2)理解歌词、提问:这只小猴吃了什么?
吃完西瓜然后呢?
结果滑到了谁呀?(先滑到了……又滑到了……)
2、倾听范唱,唱完时出示手偶。
(1)教师清唱歌曲一遍。
(2)教师跟钢琴范唱,唱完出示另一只手偶。
(3)师幼游戏。
A、教师在圈中边唱边示范“找小猴”的游戏,并提问:我是怎么样找到他的?
B、教师示范唱最后一句,唱至最后一个字“呀”时,手偶停留在一位“小猴”头上。
C、教师第五次演唱歌曲,并完整示范游戏。
3、学唱歌曲,幼幼游戏。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找乱扔西瓜皮的小猴呀?(想)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唱歌边一下一下地做点数动作。
(2)幼儿和同伴之间开展游戏,学唱歌曲。
(3)玩游戏2—3遍。
4、添加“小猴滑到情节”,继续学唱。
师:原来是这2只“小猴”乱扔了西瓜皮,西瓜皮先滑倒了熊大伯,又滑倒了鹿阿姨,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教师再次示范,在“找小猴”的基础上,添加“小猴滑倒”的情节,听音乐旋律做旋转的动作,音乐一结束,便摆出痛苦的滑倒造型,口数“五、四、三、二、一”后方可起身。
(2)请1名幼儿上来表演。
师:我们在滑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懂得保护自己千万别摔伤自己,滑倒是很痛苦的,我们一样要表现出痛苦的表情。
(3)请2名幼儿上来示范滑到的造型,并坚持至全体幼儿给倒数5个数方可起身。
(4)教师邀请1名幼儿“找小猴”并让被找到的幼儿扮演“小猴滑倒”的造型,完整游戏1遍。
5、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师:小朋友们模仿的都不错,你们知道小猴为什么会被滑倒吗?因为他乱扔了西瓜皮,小朋友们如果有垃圾了应该怎么办呢?
三、反思评价
师:这个游戏已经玩了很多遍了,现在有个问题需要你们思考,你们觉得会唱这首歌了吗?你们可以先想一想,觉得会唱的小朋友请举手,待会唱给大家听,不会唱的可以坐在位子上,倾听别人演唱。
四、表演唱
1、请四位幼儿在圈内表演唱。
2、教师再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演唱。
3、全体幼儿演唱,活动结束。
4、集体表演唱
结束语:
猴儿们表现的真不错!今天我的小猴们已经有点累了,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
教学反思:
歌唱本应该是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可是每次学习新歌,孩子们的兴趣都不浓厚,积极性也不高,很难让孩子们都开口快乐的唱起来,实在让我头疼。该如何激发孩子们的歌唱兴趣,开启他们歌唱的快乐之门,让他们愿意唱、喜欢唱、自然地唱呢?我陷落了沉思……又是一节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这是首曲调简单,情节有趣,又贴近幼儿的生活歌曲。讲述了小猴在吃完西瓜后,乱扔西瓜皮,结果滑倒了熊大伯和鹿阿姨,最后害得自己也滑倒了的故事情节。活动开始,我顺手弹奏着孩子非常熟悉的音乐“比比谁最棒”。与往常一样,刚在课间游戏的孩子们一个个散开了,以飞快地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坐位并随着音乐做着简单动作,只有刚才还在玩“点兵点将”游戏的有几个孩子,似乎没有玩尽兴。“哎,真好玩,我都还没轮到呢?”“我们等下继续玩吧。”慢慢吞吞有些失落的回到座位上。我感到有些不妙,似乎打断了孩子刚快乐游戏的情绪,让我于心不忍。
本文扩展阅读:猴子是一个总称。灵长类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它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音乐课教案《小猴真淘气》及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课教案《小猴真淘气》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课教案《小猴真淘气》含反思!
游戏玩法建议:
师幼围坐成圆,领头人手带小猴的手偶,边唱边有节奏的轻拍圈上的朋友,当歌曲唱“小猴是谁呀?”的最后一个字“呀”时,就找到了扔西瓜皮的小猴。这只小猴就要站在圆心中间,随着音乐的快慢做滑来滑去的样子,最后音乐停止,小猴摔到在地。游戏一遍之后,这只小猴就是新的领头人,继续游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音乐游戏“小熊是谁呀?”的游戏经验、有音乐结束就要倒下的游戏经验。
2、物质准备:小猴手偶2个、钢琴伴奏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情境下,尝试有节奏的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倒的不同痛苦造型。
3、在游戏情境中,通过不断的体验,知道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4、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活动过程】
1、了解歌曲内容,完整欣赏歌曲。
(1)故事导入,完整倾听。
(2)提问歌曲内容。
(3)再次倾听歌曲,教师找出手偶小猴。
2、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找小猴”的玩法。
(1)手偶小猴做在圈上,教师边唱边示范“找小猴”
(2)提问怎么找到小猴的?
(3)教师示范再次找小猴。
(4)集体练习找小猴的本领:边唱边有节奏的摸。
3、教师、幼儿带上手偶绁续边唱边找小猴。
4、在玩游戏“找小猴”的基础上,累加“小猴滑倒”的游戏。
(1)累加故事内容。
(2)幼儿创编摔倒的不同动作。
(3)完整“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游戏(1-2遍)。
(4)累加转的不同(快、慢)速度,完整游戏。(1遍)
5、自我评价师:现在你们都学会这首了吗?哪里不清楚?
6、小结:小猴自己被滑倒之后,后悔不已,听听它是怎么改正的。(教师清唱歌曲结尾)
友情提示:
1、在边唱边玩游戏环节,幼儿很容易只关注游戏,而忘记歌唱,所以每次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都要给幼儿一个歌唱的理由,激发幼JL快乐歌唱的兴趣。
2、因为每玩一次才会出现1-2个领头人,所以教师要及时关注开始的点数的位置,尽其所能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做领头人。
教学反思
《小猴真淘气》这是首曲调简单,情节有趣,又贴近幼儿的生活歌曲。讲述了小猴在吃完西瓜后,乱扔西瓜皮,结果滑倒了熊大伯和鹿阿姨,最后害得自己也滑倒了的故事情节。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加以运用到新的学习内容中,孩子们不仅玩的尽兴,学的快乐,更能在游戏情景中亲身体验与感悟教育的真谛。我想教育就是要这样,要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中班音乐课教案《小猴真淘气》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333字。
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歌》含反思》:中班音乐教案《下雨歌》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用歌声、动作表现出下雨的乐趣,尝试用声音、动作、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想象,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下雨歌》含反思教案吧。
《中班教案《月亮婆婆喜欢我》含反思》:中班教案《月亮婆婆喜欢我》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会看懂图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歌,感受歌曲内容带给我们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月亮婆婆喜欢我》含反思教案吧。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教案
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一零一四四八二八四一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做握拳、张开的动作。(一拍抓握一次)。
3-4小节,用双手做翅膀飞行的动作(一拍飞j下)。
5-7沛,双手并拢、胳膊伸直平放在胸前做左右摆动的动作。(一拍摆动一次)。8小节 单手张开左右晃动,最后一拍用手拍屁股。
◆游戏玩法建议
1、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在最后的一个“上”字上,用手拍屁股。
2、游戏自己玩时,拍自己屁股。在两个人玩时,相互拍对方屁股。在集体游戏时,站成圆圈,拍自己前面人的屁股。
3、除了拍屁股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拍身体的其他部位。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手腕花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萤火虫》,在游戏活动的不断变化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演唱歌曲。
2、在演唱的同时,利用肢体动作对歌词进理解和表现,能准确表现歌词。
3、在游戏活动中,通过“挂小灯”进行同伴间的互动和肢体的碰触,完成合作游戏。在相互表达感谢的同时使同伴间的感情得到升华。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_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仔细聆听,听完后告诉老师谜底是什么。
“一群星星,小又亮,个个长着小翅膀。过草地,穿树行,小灯挂在屁股上。”老师在念谜语的时候,节奏按歌曲节奏来念,边念谜语边做动作。(萤火虫)
2、学习歌词以及相应的动作。
通过幼儿的回答,再次巩固歌词,以及相应的动作。
3、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师清唱带动作来范唱歌曲。
教师:老师刚才是在歌曲的哪个字的时候,拍屁股的?(第二个“上”的时候)(2)教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尝试将小灯“挂”在屁股上。(请个别幼儿站起来在老师的伴唱下表演相应的动作。)
4、幼儿给自己“挂小灯”并演唱歌曲。
幼儿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演唱歌曲并表演相对应的动作,连续进行两遍。
5、幼儿相互“挂小灯”并演唱歌曲。
(1)教师请一名能力弧的幼儿一起来示范游戏的玩法,教师提示游戏规则
(2)请幼儿俩俩站起来面对面相互“挂小灯”,同时演唱歌曲。
6、幼儿依次转圈演唱、表演、进行游戏“挂小灯”。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并进行游戏示范。
(2)幼儿集体进行游戏。
幼儿转身,逆时针再次游戏
幼儿再次游戏,自由改编歌词。
7、总结歌曲名称,请幼儿欣赏歌曲。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