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具的设计制作教案
面具的设计制作教案 细柳中学 张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与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培养互助精神。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面具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
难点: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教法、学法的运用: 直观交流法、启发引导法、愉快体验法、合作探究法。体现了“三导教学”的模式:一导主体视觉形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二导形式美特点感受,促进学生对形式美感、趣味中心的感受与理解。三导小组判断与评价,促进学生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具准备: 教材、课件、示范面具、剪刀、胶水等。学具准备: 卡纸、剪刀、胶水、颜料、毛笔、彩纸、、羽毛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面具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几千年前,原始先民就头戴面具驱鬼降魔,他们相信这些面具会赋予人一种奇特的力量。时到今日,古老的面具艺术正向现代文明走来,走进我们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研讨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揭开面具神秘的面纱。
二、学习新课 一)、自主探究学习:在书中你得到了那些关于面具的信息?
1、面具是什么?
2、面具的表现内容?
3、面具的风格有哪些? 4.、面具的制作方法?
5、面具的表现形式?
学生自学课文,归纳整理知识点。二)、拓展学习
(一)、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面具?
(二)、认识了解面具
1、中国面具:
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
2、面具的发展
(1)早期的面具一般用于丧葬与驱邪仪式或原始乐舞之中。远古时代,人们遇到天灾时,便认为是鬼怪在兴风作浪,为了把恶魔赶走,他们戴上面目狰狞的面具,并举行隆重庄严的宗教仪式。
(2)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不断衍变,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逐渐向兼具酬神与娱乐的双重功能转化。
(3)现在面具又被当成纯粹的装饰与艺术品,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其隐喻与象征的含义愈来愈丰富,形成了独特的“面具文化”。
(三)、欣赏下面影片,想一想面具的作用是什么?
1、西藏传统面具舞表演。
2、威尼斯狂欢节面具。
3、现代鬼步舞。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小结。
小结:古代传统面具的作用是降魔除灾,主要用于丧葬、祭祀等活动。而现代面具的作用则以娱乐、装饰、表演为主,是节日、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
(四)、猜一猜下列面具哪些是古代传统面具,哪些是现代面具?你喜欢哪种面具? Ppt图片展示,学生欣赏回答。
(五)、想一想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Ppt图片展示,学生分析回答。
教师归纳: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三)、方法探究:
观察面具的五官和色彩搭配,谈一谈面具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1、Ppt图片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开心喜悦 恐惧凶恶 滑稽幽默 活泼可爱 威武忠诚
2、思考讨论:设计面具应注意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造型 色彩 性格
3、试分析这些面具的表现风格
Ppt图片展示,学生分析回答。
(1)、传统面具的独特表现。
(2)、强调装饰性的艺术风格。
(3)、夸张变形的手法。
(4)、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独特的创意。
4、想一想:这幅面具是怎么完成的? Ppt图片展示,学生分析回答。剪---五官(性格表现)---装饰
5、做一做:怎样把一个平面面具变为立体面具?
三、布置作业
1.以人物造型为主,大胆创新,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面具。2.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
3.在面具创作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并注意效果强烈,色彩搭配合理。
四、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辅导。
辅导要点:
1、造型设计表现。
2、风格装饰
五、展示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引导。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评选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创意表现、最佳合作小组。
六、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了解了面具的文化内涵。通过设计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材质,通过设计制作,用面具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第二篇:面具设计制作 教案
课 题: 面具设计制作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单一型
授课对象: 初中二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改变以往课程中只侧重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这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学会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在与同学合作完成作业时,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自编自演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学生体验面具带给自己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感受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认识现代面具艺术对环境、对气氛所起到的烘托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自我规划、组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 2.学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教材(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电脑课件)学具准备:教材、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引入新课:(5分钟)
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首先我们要了解有关面具的文化背景。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三:讲授新课:(15分钟)
通过刚才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并谈谈你们观后的感。(学生争相发表他们观后的感受)
对于面具的文化背景,我们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面具的设计特点与设计风格。再一次出示课件中精美的面具图片,讲解面具的设计特点与设计风格,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
亲自示范,具体讲解老师给你们示范的是立体面具的制作方法。第一步,先把一张平面的纸剪成脸的形状,当然在剪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大胆创新。这个脸的形状不必拘泥一定的模式,可以剪成圆的、方的,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夸张、变形,然后把五官刻好。第二步,就是怎样把平面的脸变成立体的脸,这种方法在以前我们学过的小猴的面孔制作方法中学过,哪一位同学起来说一下?(就是在头顶、下巴等部分刻开,然后稍微挤压一下,再粘贴。)现在这张脸就变成了有凹凸变化的人脸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给这张脸添加装饰。同学们可用自带的物品,如毛绒、麻绳等可以做为头发、胡须,而一些羽毛、贝壳、纽扣等可以作为装饰物。请同学们欣赏几件老师以前制作的面具。(师出示自制面具,并简单分析每个面具的装饰特点,这样更有说服力。)
关于面具脸上的色彩,也就是制作面具的最后一步,同学们在彩绘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生动、艳丽,能够吸引人的目光。(师示范涂色的过程中,强调一下色彩要饱合、均匀,最好用原色,增加亮丽感。)
确定主题,分组制作。面具的制作过程示范完了,我想同学们对于面具的制作方法已经获得了最直观的了解。那好,现在同学们就四人一组,先讨论选择出你们感兴趣的内容,并确定出主题,然后就用你们自带的物品,进行面具的设计制作。教师评价要点:
(1)是否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中,把自己当成作品特定时代下的特定面具去体验任务造型意义。
(2)是否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
(3)是否能够更为细致地观察人物造型特点、并且阐述自己制作的相应的 四:课堂总结:(4分钟)
画家通过作品想给全世界一个愤怒的信息,作品是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因此,画家笔下的所有形象都是超越时空的,并蕴涵着愤懑的抗议声。
五:作业布置:(练习):
1.制作一个自己理想的面具。
面具设计制作(板书设计)
1、面具的内涵
2、面具制作的方法
第三篇:《面具设计制作》教案
面具设计制作 1.导入 图片导入
大家先来看几张图片,通过看这些图片,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播放课件)(共同点是都带着面具)
大家想想在自己的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面具呢?
(商店,影视作品,集市,舞会)
面具与我们的生活还是很贴近的,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面具设计制作。(板书:面具设计制作)
2.讲解
同学们,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那就必须要先了解面具。那么面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为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符号。
首先呢,我们来看一下古代原始面具;(展示原始面具图片)
这些面具给大家什么感觉呢?(恐怖,吓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恐怖呢?(怒目圆睁,龇牙咧嘴)
远古人为什么要把面具做的这么恐怖呢,这就要从面具的功能说起了。远古时代,那时人们认为疾病、灾难、死亡,都由某种精灵、鬼物作崇,就像毒蛇、猛兽一样,可被驱逐。于是人们戴上形容可怖的面具,他们相信这些面具会给人一种奇特的力量,人们跳起激烈的舞蹈,发出“傩”、“傩”的声音,向妖魔鬼怪发起反击,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
大家再来看这个是在干什么呢?(展示变脸,口吐烟火图片)
到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面具已经多用于了戏曲表演,就像川剧中的变脸和比较神奇的口吐烟火,已经演变成了一种除旧迎新的习俗,气氛也由恐怖转为热闹,还配有了场景和道具服装等。
到了现在呢,面具已经不再是祭祀,驱鬼,而是转为了欣赏装饰,娱乐、演习等。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个国内外的面具,更进一步的来了解面具。
不过,大家要带着问题来欣赏,想一想,这些面具在表情塑造上有什么特点?
在色彩方面有什么特点?
(展示国外面具图片)(色彩很丰富,造型奇特)
好了,欣赏完了图片,大家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吧!1.这些面具在表情塑造上有什么特点? 夸张。变形 2在色彩方面有什么特点? 色彩鲜明,装饰性强(学生动手实践)
接下来,就是大家动手制作面具的时间了,要求呢,很简单,题材不限,运用各种方法,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面具。(展示作业要求)现在我们同学分组,每四人一组,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用纸来制作出一个有创意的面具。最后我们来看哪个小组做出的面具是最好的。
3.展评作品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站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创意和心得,最后大家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面具。
4.结语
看了同学们的作品,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到大家是那么的有创意,构思很精巧,手法很细致。如果大家对面具感兴趣,可以在课下尝试用别的材料来制作一个面具,像布的,木头的,橡皮泥的等,也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装饰现有的那个面具,比如给自己面具上加些羽毛,纽扣等等,使面具更有个性,有创意。
第四篇:12课面具设计制作教案
12课面具设计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 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 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欣赏和设计过程中,感受面具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在面具表演、联欢活动中,体味面具对烘托节日气氛所起的作用,认识面具与生活的关系,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面具的艺术特征。
2、教学难点:巧妙、综合利用材质特点(材料的色彩、肌理、材质的特点)设计制作出有创意,有艺术美感的面具。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三、教具学具:
学生: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课件。
2、教法设计
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 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针对学生特点在教法设计上采用:
①、观察理解法:七年级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比小学生丰富,他们的感受能力很 强,有耐心。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浴?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模糊到清楚,帮助 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②、分析比较法:七年级学生有恨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能够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之 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寻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来认识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意图。
③、指导制作法: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绘制京剧脸谱,但不能 越俎代疱替学生选择谱式、色彩。让学生分组讨论后选择自己喜爱的谱式来绘制。
④、多媒体演示法:本课件采用网页制作,以小结件形式融于网页之中。美术课教学需 要大量使用图片、范画,教师也要示范画给学生看,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很快地进 行范画演示,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教学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对面具文化的学习,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并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重点: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特点)和对材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学习材料:
卡纸、及时贴、色彩工具、剪刀、羽毛等。
教学过程:
一、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面具及相关知识。
二、我国的面具艺术:
1.面具的由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
2.面具是人们节日、祭祀活动中进行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它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几千年来,由于人们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并延续至今。
3.面具制作所用的材料,大多数采用木头、石、布、瓷、皮、龟甲、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用塑料、玻璃钢等。
4.中国传统的面具艺术以其功能来区分,包括跳神面具、节祭面具、礼仪面具、镇宅面具、戏剧面具等。
5.地戏一种当地盛行并世代传承的祭祀娱乐风俗活动。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由此得名。地戏流布于以贵州安顺地区为中心的10余个县、市的郊区和农村,故习惯上又称为安顺地戏。地戏的演出都要佩戴面具。面具由头盔、面孔、耳翅三部分组成,采用镂空雕与浅浮雕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加以贴金刷银亮丽多彩的覆色。面具头盔的装饰极为考究,有龙凤、大鹏、白虎、花鸟、星宿等诸多图案。五官造型循有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条线,武将如烈焰”;眼睛“男将豹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 等。所有这些,体现出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面具的耳翅多采用龙凤及象征吉祥的花草作为装饰图案。
6.藏戏是在藏族的民间歌舞、说唱、杂技以及藏传佛教祭祀礼仪等形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载歌载舞类似歌舞剧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表演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歌舞祭祀仪式,向观众祈福祝愿,求神祖保佑。藏戏的角色大都使用面具装扮,只有少数采用简单的化妆。面具多为纸胎或布质,很少使用木材雕刻。制作精致,造型独特。面具轮廓造型和眼睛、鼻子、嘴等有吉祥图案构成。脸上嵌贝壳、玛瑙、绿松石,面具额头中是太阳、月亮,两耳有流苏。
7.彝族面具:“撮泰”、“吞口”
三、国外的面具艺术:
1.先欣赏一段“假面舞”表演。
2.欧洲面具:欧洲民间面具常用于民间节日和祭祀。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中世纪。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如今传统的狂欢活动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特点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华丽服饰,这一传统追述到1700年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
3.非洲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多样性。木头、植物、陶土、金属、皮毛、贝壳、玉石等材料综合运用制作而成。洗练的手法和荒诞的造型结构传达某种神秘的信息。
4.现代面具:
四、在观看面具作品后,学生谈自己对面具的认识和感受。
五、作业要求:
1.设计大胆创新,造型独特。
2.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
3.选择易找的材料,进行材料的综合利用。
4.在面具创作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并注意效果强烈,色彩搭配合理受和乐趣,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六、教学反思
课改后的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第五篇:面具制作教案
面具制作教案
一、课程准备
(一)材料准备
纸浆桶、面具模具、泡好的纸浆制作材料、颜料、着色笔、调色板
(二)学生分组
将学生根据情况分为四至六组。每组四人左右。
二、上课流程
(一)课程导入
面具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象征,它是一种横遍全球纵观古今的重要文化现象,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外在形式,为学术界所重视。我国是面具产生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原型和影子,继续在我国民众心理上、民俗上、文化上和艺术上发挥作用。
面具是造型艺术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最早出现于十分遥远的古代。许多部落和部落的面具常是把雕刻和绘画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颇为精彩的作品,尽管奇形怪状,毕竟不是为造型艺术的一项重要的成就。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称为傩文化。他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它表明人们已从表面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迈进。
一般指演员的面部塑形化妆,又称“假面”、“脸子”。英文称“mask”。
人类戴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面具可能产生于狩猎活动,为了便于接近猎物,猎人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及各种奇禽怪兽,以表示对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妆手段。比如贵州的地戏等
面具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出现,在古埃及,法老的木乃伊上都覆盖有精美的面具,在我国西藏自治区,每逢节庆所跳的原生态藏戏各种传说中的人物也带有不同的面具。现在,在西方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上,面具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同样在我国内地,面具的制作工艺也出现的很早。面具制作的水平很高,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今天,我们的体验项目就是利用传统的材料——纸来制作一个简单的面具,同时为我们的面具着色,赋予它一定的人文含义。
(二)活动流程
(1)制浆
可以用来制作面具的材料很多,如,羽毛、木头、塑料、布等都可以加工制作成面具饰品。其中纸面具的成本较小,同时也可以有一些其他的体验如造纸工艺等。我们今天所制作的面具是我们传统上的纸面具。纸面具制作的第一步工艺是制纸浆。制浆的原料很多也很常见,我们日常中用过的废纸、天然材料的废布料、木材、锯末、植物的茎叶等都可以用作制作纸浆的材料,今天我们只需将准备的材料用校园中的石磨磨碎即可。(2)压模
纸浆制取后下一个工艺是压模型,我们将所制取的粘稠的纸浆均匀的涂抹在模具的表面,同时用手中的塑料袋覆盖在上面,并修整平整,不要让面具表面有太多明显的毛刺。
(3)揭取晾干
面具稍微干一下,轻轻的揭起面具的边缘,然后将整个面具从模具上取下,挂起晾干(晒干)。
(4)修整面具
用剪刀修整晾干的纸面具,使边缘平整,两边对称。
(5)着色
将晾干后的面具进行着色,赋予面具人文意义
1.调色,根据图案及着色方案,利用调色表调出所需的颜色 2.在晾干的面具上打上一层底色
3.根据着色方案用笔在打好底色的面具上勾勒出所需要的线条给面具着色
(6)晾干并穿固定线
三、课程评价
讲一讲所绘制的面具的人物故事,评价一下自己在本堂课中得到的启示。
课程实现及所需工具的准备
教室——
纸浆——纸浆的制作原料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材料都可以加工成纸浆,至于加工工具我们可以购置一个小型的造浆机器或者利用校园中的废置石磨进行人工磨浆可以说这是开设课程最难解决的材料。或从造纸厂购置一部分纸浆。
面具模具——面具模具的准备有几种方案:
一、购置一部分塑料面具、将其蒙在陶艺课废弃的陶泥上作为模具
二、取废旧的塑料模特作为模具
三、根据准备的图案做几个基本的陶范,晾干后寻找一铝压人员压制一部分铝制的面具模具打磨后可投入使用。面具模具准备十余个即可
颜色及着色笔——利用现在其他功能室用的水粉颜料或者中国画颜料即可。
小学生分类捡拾垃圾实践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及出行安全常识,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自觉地用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
【活动准备】
1、教师找寻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2、学生收集垃圾分类知识并准备收集垃圾的工具。
【活动过程】
1、老师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后,学生补充后强调出行安全,全体出发。
2、到达目的地后,教师强调安全意识,划分活动范围,以小组为单位,分片活动。
3、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在划片范围内开始活动,分类捡拾垃圾„„
4、活动结束,各小组长„清点人数,带着捡拾垃圾离开活动地点。
5、回到学校分组交流感受,集中分享收获,教师总结后,每人写一篇感受。
【相关资料】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
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
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
废纸:
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
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
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
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如果:
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
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厨房垃圾:
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
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
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垃圾。参与环保举手之劳,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正确投放垃圾做起吧。
分类垃圾桶:
绿色的是投放可回收垃圾的,黄色的为不可回收垃圾,红色的投放有毒有害垃圾。的合成产生;
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更快实行废品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的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金属以及废旧家电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以减少垃圾的处置量。
同时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垃圾通过分类后便于对不同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如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需把垃圾分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对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置,不可燃垃圾进行综合利用或填埋;采用堆肥法处理垃圾,则需把垃圾分为有机和无机垃圾。对有机垃圾实行堆肥发酵处理,制成农田或绿化用肥,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无机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另外,对其中的有毒有害垃圾需单独处置。
为什么不可燃物和有毒有害垃圾不宜进入焚烧炉,玻璃、金属、建筑垃圾等不可燃物进入焚烧炉的主要危害主要有三点:
一、不可燃物使垃圾的热值降低、使垃圾焚烧时炉膛的温度过低,从而达不到焚烧处理的无害化要求;
二、玻璃、金属等在焚烧时会在高温下熔化并粘结炉排,引发机械故障,使焚烧炉无法正常运行;
三、某些条件下,铜、铁、镍等金属离子会成为焚烧炉中的催化物,促使危险化合物二恶英的合成产生;
废电池、防腐剂、杀虫剂、金属线路板、灯管、墨盒等含有许多重金属物质的垃圾高温焚烧后,在灰渣和烟气会产生大量重金属离子中,从而加剧灰渣和烟气的处理难度,对环境和暴露人群的健康危害极大。所以,在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前,要把其中的不可燃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分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