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上册最新教案《面具设计制作》
《面具设计制作》
教学设计
单位:杨庄镇一中姓名:周永昌
《面具设计制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与感受面具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尝试用平面或立体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面具的感觉;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了解与感受面具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尝试用平面或立体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面具的感觉。教学难点:
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效果独特的面具。教学方法:
直观交流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引导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面具范作若干,备用材料若干。学具准备:
油画棒、水彩笔等工具,树叶、毛线、纽扣、色卡纸、剪刀、美工刀、粘胶等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激发兴趣。
1、导言结合戴面具学生的入场,引出课题。用直观的教具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刺激,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概念: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它可以表达善、恶、美、丑、喜、怒、哀、乐等性格及情感。(播放多媒体课件)
2、通过多媒体介绍及各地面具的欣赏,引导学生向面具艺术性方面进行理性思考。
生答,多媒体课件归纳面具艺术的特点:美观、夸张、装饰性强。师小结。
二、师生研讨,交流心得。
1、讨论。各组同学观察研究手中的面具。A、弄清平面面具和立体面具的成形方法;B、分析它的外部造型、装饰图案、色彩配置,尝试归纳设计制作步骤及方法;C、在研讨的同时,对手中的面具再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或创意(材料、制作等)。
(学生观察讨论,老师深入各小组听取学生讨论,并适当参与讨论。)
2、反馈。各组选派一名同学上台讲述讨论结果。
3、归纳。面具的制作方法: 构思。(把握特点、确定外形、设计纹样) 勾纹样。(构图饱满、落笔大胆、细心收拾) 制作。(巧妙利用、合理搭配、精心制作)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尝试自主得出面具设计制作方法,老师归纳,突出教学重点。
三、教师示范,具体讲解。
老师以立体面具为例,为大家就面具制作的相关环节再作简单的讲解和强调。
1、立体面具的成型(用剪刀在头顶、下巴等部分剪开,然后稍微挤压一下,再粘贴)。
2、就脸型特点勾画纹样,添加装饰(同学们可用自带的物品,如毛绒、麻绳等可以做为头发、胡须,而一些羽毛、贝壳、纽扣等可以作为装饰物)。
3、面具的色彩尽量做到生动、艳丽,能够吸引人的目光(上色要饱合、均匀,最好用原色,增加亮丽感)。
四、确定主题,分组制作。
设计主题:绚丽的青春。
要求:
1、设计新颖有创意;
2、选择材料巧搭配;
3、上色饱满求均匀;
4、制作精致出效果;
5、小组合作见能力。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师巡视指导的同时,强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五、展示作品,知识拓展。
1、请上小组代表介绍本组作品A、创作灵感及设计方式;B、小组作品适合出现在什么场合,起什么作用?
2、师生共同评价。
六、共同表演,体验快乐。(音乐起)
师:听到这样的音乐,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感受到青春的律动了,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制的面具,尽情的展示吧!
(学生代表戴着各自面具,根据事先确定的主题,进行面具表演)
结束语: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今天我们手中的面具既是对民族文化传承也是发扬,虽然时间有限、材料有限,但创意无限,愿同学们带着多彩的面具步入你们多彩的青春!
第二篇:面具设计制作 教案
课 题: 面具设计制作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单一型
授课对象: 初中二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改变以往课程中只侧重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这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学会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在与同学合作完成作业时,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自编自演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学生体验面具带给自己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感受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认识现代面具艺术对环境、对气氛所起到的烘托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自我规划、组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 2.学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教材(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电脑课件)学具准备:教材、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引入新课:(5分钟)
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首先我们要了解有关面具的文化背景。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三:讲授新课:(15分钟)
通过刚才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并谈谈你们观后的感。(学生争相发表他们观后的感受)
对于面具的文化背景,我们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面具的设计特点与设计风格。再一次出示课件中精美的面具图片,讲解面具的设计特点与设计风格,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
亲自示范,具体讲解老师给你们示范的是立体面具的制作方法。第一步,先把一张平面的纸剪成脸的形状,当然在剪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大胆创新。这个脸的形状不必拘泥一定的模式,可以剪成圆的、方的,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夸张、变形,然后把五官刻好。第二步,就是怎样把平面的脸变成立体的脸,这种方法在以前我们学过的小猴的面孔制作方法中学过,哪一位同学起来说一下?(就是在头顶、下巴等部分刻开,然后稍微挤压一下,再粘贴。)现在这张脸就变成了有凹凸变化的人脸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给这张脸添加装饰。同学们可用自带的物品,如毛绒、麻绳等可以做为头发、胡须,而一些羽毛、贝壳、纽扣等可以作为装饰物。请同学们欣赏几件老师以前制作的面具。(师出示自制面具,并简单分析每个面具的装饰特点,这样更有说服力。)
关于面具脸上的色彩,也就是制作面具的最后一步,同学们在彩绘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生动、艳丽,能够吸引人的目光。(师示范涂色的过程中,强调一下色彩要饱合、均匀,最好用原色,增加亮丽感。)
确定主题,分组制作。面具的制作过程示范完了,我想同学们对于面具的制作方法已经获得了最直观的了解。那好,现在同学们就四人一组,先讨论选择出你们感兴趣的内容,并确定出主题,然后就用你们自带的物品,进行面具的设计制作。教师评价要点:
(1)是否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中,把自己当成作品特定时代下的特定面具去体验任务造型意义。
(2)是否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
(3)是否能够更为细致地观察人物造型特点、并且阐述自己制作的相应的 四:课堂总结:(4分钟)
画家通过作品想给全世界一个愤怒的信息,作品是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因此,画家笔下的所有形象都是超越时空的,并蕴涵着愤懑的抗议声。
五:作业布置:(练习):
1.制作一个自己理想的面具。
面具设计制作(板书设计)
1、面具的内涵
2、面具制作的方法
第三篇:七年级13册 第12课《面具设计制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面具的一般知识及其创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热爱民间艺术,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喜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美育目标:提高审美情操和素养,发现美、创造美,进行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面具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面具的创意及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纸板、纸袋、纸盒、颜色、笔、彩纸、双面胶、胶水;订书器、剪子、废旧物品(毛线、碎布、棉花)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表演刘谦的小魔术“穿透的橡皮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积极性。
二、课本知识讲解
1.(课件展示)播放奥尼尔面具搞笑出场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
2.师生互动。
教师:谈一谈你在哪些场所见过面具,它们的功能一样吗?
学生:舞狮、唱戏、旅游纪念品、消防队员灭火时„„
教师:对了,同学们都回答得不错。如今,古老的面具艺术正向现代文明走来,从“神”的文化圈里跳出,步入一个多元、文明的“人”的精神世界。
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旅游,从民间艺人或从旅游商品店那里购买到面具,作为自己家里的装饰品,欣赏面具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自己设计制作充满现代感的面具,揭开面具神秘的面纱,体验面具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喜悦。
3.面具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原始的乐舞、仪式、巫术、图腾及民间的歌舞、社戏、戏曲、脸谱、面具舞会相融合、依存,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并且在造型上极具民族特色,因此面具作为民间艺术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流传。是极具乡土味的、人民大众的艺术。
4.“科特迪瓦”是“象牙海岸”的意思。位于非洲西部靠近赤道,面临几内亚海,属热带雨林气候,非常适合树木的生长,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科特迪瓦面具”的材料为木头,雕刻后保留了木头的本色和纹理,长圆形与周围的几何形组成简洁的造型,几何形中的螺旋状线与横线增强了疏密节奏。面具的造型突出外形的起伏,强调整体的表现力度。
5.“瓦努阿图”是太平洋西南部一农业为主的小岛国,“瓦努阿图面具”用当地非常普遍的麻制成。粗糙的麻自然悬垂、拧卷、缠绕,产生出独特的肌理效果和审美特点。
6.(播放藏戏新闻视频让学生了解藏戏。)蓝面具是藏戏中的主要的面具。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本节课旨在了解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7.(课件展示)威尼斯狂欢节每年2月举行,为期一周。在狂欢节里,人们穿上意大利传统衣服,带上各式各样的诡异面具到圣马克广场狂欢。威尼斯面具最早是中世纪的贵族们为了乔装打扮奔赴赌场而不被人认出。如今它变成了威尼斯狂欢节最吸引人的地方。
8.(课件展示)极具地方特色的四川江安竹雕脸谱、新都桂湖展览馆的说唱俑、广汉三星堆出土文物欣赏,其选材自然、造型夸张、独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让学生都激起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探究实践
1.(课件展示)讲解人头部“三庭五眼”规律在面具设计中的 运用。
2.展示两面具实物,说明人五官的位置在面具制作中的运用。
3.(课件展示)教师讲解制作步骤:
(1)设计:新、奇、特、有创意、有寓意;
(2)绘制:涂色大胆、也可采用粘贴的形式;
(3)剪刻:沿外轮廓剪好、剪出眼睛的位置;
(4)组合:粘、订等多种手段的运用。
四、学生制作
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所要表达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要有创意、新颖、独特、造型要筒单、概括、色彩鲜明,富有寓意。
教师:倾听学生谈话,鼓励大胆想象,引导他们画出自己的特色及寓意,观察他们的创作情形。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他们真正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主体参与、闪现个性、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五、知识反馈
1.展示作品。鼓励同学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到讲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欣赏、评价。
2.评价作品。推荐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评价,同时让学生自我介绍创意,用特别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合作成功,自我表现)
六、拓展迁移
1.同学们,你们就是未来的艺术家,一张白纸、几团棉线、一包碎布,乃至一些树皮、木头、席子、泡沫板等废旧物品都是你们手中的材料,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使用你们的双手,一定能制作出满意的面具艺术,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课件再展示几幅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面具作品,学生观赏)(拓展思维,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制作的途径,保持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2.此外,同学们以后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面具挂在教室或居室进行装饰。(学以致用,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3.学做有心人,会在旅游中收集或记录下来各地不同特色的面具图案,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会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并从中得到锻炼,激发自己更多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第四篇:《面具设计制作》教案
面具设计制作 1.导入 图片导入
大家先来看几张图片,通过看这些图片,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播放课件)(共同点是都带着面具)
大家想想在自己的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面具呢?
(商店,影视作品,集市,舞会)
面具与我们的生活还是很贴近的,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面具设计制作。(板书:面具设计制作)
2.讲解
同学们,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那就必须要先了解面具。那么面具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为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符号。
首先呢,我们来看一下古代原始面具;(展示原始面具图片)
这些面具给大家什么感觉呢?(恐怖,吓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恐怖呢?(怒目圆睁,龇牙咧嘴)
远古人为什么要把面具做的这么恐怖呢,这就要从面具的功能说起了。远古时代,那时人们认为疾病、灾难、死亡,都由某种精灵、鬼物作崇,就像毒蛇、猛兽一样,可被驱逐。于是人们戴上形容可怖的面具,他们相信这些面具会给人一种奇特的力量,人们跳起激烈的舞蹈,发出“傩”、“傩”的声音,向妖魔鬼怪发起反击,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
大家再来看这个是在干什么呢?(展示变脸,口吐烟火图片)
到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面具已经多用于了戏曲表演,就像川剧中的变脸和比较神奇的口吐烟火,已经演变成了一种除旧迎新的习俗,气氛也由恐怖转为热闹,还配有了场景和道具服装等。
到了现在呢,面具已经不再是祭祀,驱鬼,而是转为了欣赏装饰,娱乐、演习等。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个国内外的面具,更进一步的来了解面具。
不过,大家要带着问题来欣赏,想一想,这些面具在表情塑造上有什么特点?
在色彩方面有什么特点?
(展示国外面具图片)(色彩很丰富,造型奇特)
好了,欣赏完了图片,大家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吧!1.这些面具在表情塑造上有什么特点? 夸张。变形 2在色彩方面有什么特点? 色彩鲜明,装饰性强(学生动手实践)
接下来,就是大家动手制作面具的时间了,要求呢,很简单,题材不限,运用各种方法,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面具。(展示作业要求)现在我们同学分组,每四人一组,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用纸来制作出一个有创意的面具。最后我们来看哪个小组做出的面具是最好的。
3.展评作品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站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创意和心得,最后大家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面具。
4.结语
看了同学们的作品,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到大家是那么的有创意,构思很精巧,手法很细致。如果大家对面具感兴趣,可以在课下尝试用别的材料来制作一个面具,像布的,木头的,橡皮泥的等,也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装饰现有的那个面具,比如给自己面具上加些羽毛,纽扣等等,使面具更有个性,有创意。
第五篇:12课面具设计制作教案
12课面具设计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 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 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欣赏和设计过程中,感受面具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在面具表演、联欢活动中,体味面具对烘托节日气氛所起的作用,认识面具与生活的关系,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面具的艺术特征。
2、教学难点:巧妙、综合利用材质特点(材料的色彩、肌理、材质的特点)设计制作出有创意,有艺术美感的面具。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三、教具学具:
学生: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课件。
2、教法设计
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 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针对学生特点在教法设计上采用:
①、观察理解法:七年级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比小学生丰富,他们的感受能力很 强,有耐心。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浴?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模糊到清楚,帮助 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②、分析比较法:七年级学生有恨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能够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之 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寻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来认识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意图。
③、指导制作法: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绘制京剧脸谱,但不能 越俎代疱替学生选择谱式、色彩。让学生分组讨论后选择自己喜爱的谱式来绘制。
④、多媒体演示法:本课件采用网页制作,以小结件形式融于网页之中。美术课教学需 要大量使用图片、范画,教师也要示范画给学生看,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很快地进 行范画演示,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教学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对面具文化的学习,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并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重点: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特点)和对材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学习材料:
卡纸、及时贴、色彩工具、剪刀、羽毛等。
教学过程:
一、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面具及相关知识。
二、我国的面具艺术:
1.面具的由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
2.面具是人们节日、祭祀活动中进行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它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几千年来,由于人们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并延续至今。
3.面具制作所用的材料,大多数采用木头、石、布、瓷、皮、龟甲、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用塑料、玻璃钢等。
4.中国传统的面具艺术以其功能来区分,包括跳神面具、节祭面具、礼仪面具、镇宅面具、戏剧面具等。
5.地戏一种当地盛行并世代传承的祭祀娱乐风俗活动。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由此得名。地戏流布于以贵州安顺地区为中心的10余个县、市的郊区和农村,故习惯上又称为安顺地戏。地戏的演出都要佩戴面具。面具由头盔、面孔、耳翅三部分组成,采用镂空雕与浅浮雕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加以贴金刷银亮丽多彩的覆色。面具头盔的装饰极为考究,有龙凤、大鹏、白虎、花鸟、星宿等诸多图案。五官造型循有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条线,武将如烈焰”;眼睛“男将豹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 等。所有这些,体现出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面具的耳翅多采用龙凤及象征吉祥的花草作为装饰图案。
6.藏戏是在藏族的民间歌舞、说唱、杂技以及藏传佛教祭祀礼仪等形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载歌载舞类似歌舞剧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表演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歌舞祭祀仪式,向观众祈福祝愿,求神祖保佑。藏戏的角色大都使用面具装扮,只有少数采用简单的化妆。面具多为纸胎或布质,很少使用木材雕刻。制作精致,造型独特。面具轮廓造型和眼睛、鼻子、嘴等有吉祥图案构成。脸上嵌贝壳、玛瑙、绿松石,面具额头中是太阳、月亮,两耳有流苏。
7.彝族面具:“撮泰”、“吞口”
三、国外的面具艺术:
1.先欣赏一段“假面舞”表演。
2.欧洲面具:欧洲民间面具常用于民间节日和祭祀。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中世纪。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如今传统的狂欢活动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特点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华丽服饰,这一传统追述到1700年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
3.非洲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多样性。木头、植物、陶土、金属、皮毛、贝壳、玉石等材料综合运用制作而成。洗练的手法和荒诞的造型结构传达某种神秘的信息。
4.现代面具:
四、在观看面具作品后,学生谈自己对面具的认识和感受。
五、作业要求:
1.设计大胆创新,造型独特。
2.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
3.选择易找的材料,进行材料的综合利用。
4.在面具创作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并注意效果强烈,色彩搭配合理受和乐趣,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六、教学反思
课改后的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