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面具的设计与制作》说课稿
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面具的设计与制作》说课稿
说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十三册《面具设计制作》一课延伸出来的,利用的自贡特色剪纸艺术同川剧脸谱这一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的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从而进一部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通过川剧脸谱面具剪纸展示,使学生亲身体会面具剪纸带来给大家之间的乐趣,感受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认识面具艺术对环境、对气氛所起到的烘托作用。说教学目标:
初步学会面具剪纸的设计与制作。介绍川剧脸谱这一独特的文化。通过设计制作出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剪纸。在与学生合作完成作业时,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面具剪纸的制作技术,了解川剧脸谱这一独特的艺术。
动手制作过程中对于材料的把握,制作、色彩的很形象、创新的表现出剪纸川剧脸谱艺术。说教学准备:
剪刀、刻刀,色卡纸、胶水、彩笔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说教法:谈话,出示,演示,评价。说学法:观察,理解,动手实践。说教学设计:
师:出示已剪好的川剧脸谱——张飞脸谱,提示:观察,这个脸谱的主色调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为主的。
(以直接观察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得出在选择颜色上面,要从颜色决定性格的这一川剧脸谱的特点为主)颜色决定性格。(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观看视频,展示各种不同人物的脸谱造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介绍剪纸的基本动手方法:剪和刻!介绍剪纸的工具:剪刀,刻刀。介绍剪纸的一大特性:连续性。教师示范。
通过以上的方法制作过程,动手让学生体验,剪纸的乐趣!动手做一个剪纸川剧脸谱!生自评,师总结!
小结这一课的知识点。拓展知识面。
第二篇:美术 七年级《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习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生收集的照片(自拍)及实物展示品;音乐素材若干等。
(五)教学设计过程 1.导入:
(1)师:我现在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生答:面具)(2)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么?(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以兴趣做先导,运用提问法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材料的发现与利用
师:再来看一些面具,能看出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么?(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在欣赏中,同学们发现面具的制作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面具的更多信息、拓宽创作思路。3.面具的造型(板书)
(1)师:戴着面具表演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你愿不愿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面具呢?(这时候我就告诉他们要作面具首先要了解人物特征:设计典型的面具形象。)(2)欣赏影片《马兰花》(看完后,同学们分组讨论剧中人物,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更适合这个人物,比如说小兰,美丽善良,造型上是圆形的?尖形的?还是方形的?)
设计意图:了解剧情,让同学们脑海有很多的人物造型。3.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板书)(1)设计造型
引发学生思考: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2)选择材料
(3)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作。
(4)(3)设计色彩
(5)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6)面具色彩丰富,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吧,让我们测试,看看你对色彩与人物的特点把握如何!
(7)(4)动手制作
制作方法:选、剪、折、弯、叠、挖、扣、贴、粘等等很多的手段。(8)制作过程:①确定主题;②画出草图;③选材制作;④加工装饰。
(9)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制作过程,设计出富有个性的面具,体现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10)4.体验、展示、交流
(1)每组同学依次上台表演本组节目
(11)(2)师: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或者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12)设计意图:通过节目的表演活动,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展示所制作的面具。表演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感受面具表演带来的乐趣。从活动中了解了他人,了解自己。
(13)5.课堂小结
(14)(1)我们所做的面具是对环境的保护—废物利用;
(15)(2)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并且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16)(3)欢歌劲舞、交流情感。(17)
(六)教学评价:
(18)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正确的引导。
(19)
第三篇:面具设计制作说课稿
《面具设计制作》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第15册第12课的《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的设置,改变以往课程中只侧重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这节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学会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二、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美术素养较弱,善于发现,充满了探索性、有创新意识;但又具有不确定性、自律能力表现的较弱。所以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创新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造型能力的培养;构成能力的创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新力培养的成果展示。这是我们的教学资源在学生方面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通过制作面具发现 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能力目标: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与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培养互助精神。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面具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
难点: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五、教法、学法的运用:
直观交流法、启发引导法、愉快体验法、创新表演法
体现了“三导教学”的模式:一导主体视觉形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二导形式美特点感受,促进学生对形式美感、趣味中心的感受与理解。三导小组判断与评价,促进学生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用具:
自制面具、卡纸、剪刀、胶水、颜料、毛笔、彩纸、植物叶子、玉米叶、羽毛、芦苇花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面具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几千年前,原始先民就头戴面具驱鬼降魔,他们相信这些面具会赋予人一种奇特的力量。时到今日,古老的面具艺术正向现代文明走来,走进我们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研讨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揭开面具神秘的面纱。
二、学习新课 一)、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自学课文,归纳整理知识点。在书中你得到了那些关于面具的信息?
1、面具是什么?
2、面具的表现内容?
3、面具的风格有哪些? 4.、面具的制作方法?
5、面具的表现形式? 二)、拓展学习
(一)、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面具?
(二)、认识了解面具
1、中国面具:
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
2、面具的发展
(1)早期的面具一般用于丧葬与驱邪仪式或原始乐舞之中。远古时代,人们遇到天灾时,便认为是鬼怪在兴风作浪,为了把恶魔赶走,他们戴上面目狰狞的面具,并举行隆重庄严的宗教仪式。
(2)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具不断衍变,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内涵逐渐淡化,逐渐向兼具酬神与娱乐的双重功能转化。
(3)现在面具又被当成纯粹的装饰与艺术品,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日益增强其隐喻与象征的含义愈来愈丰富,形成了独特的“面具文化”。
(三)、欣赏下面影片,想一想面具的作用是什么?
1、西藏传统面具舞表演。
2、威尼斯狂欢节面具。
3、现代鬼步舞。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小结。
小结:古代传统面具的作用是降魔除灾,主要用于丧葬、祭祀等活动。而现代面具的作用则以娱乐、装饰、表演为主,是节日、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
(四)、猜一猜下列面具哪些是古代传统面具,哪些是现代面具?你喜欢哪种面具? Ppt图片展示,学生欣赏回答。
(五)、想一想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Ppt图片展示,学生分析回答。
教师归纳: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三)、方法探究:观察面具的五官和色彩搭配,谈一谈面具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1、Ppt图片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开心喜悦 恐惧凶恶 滑稽幽默 活泼可爱 威武忠诚
2、思考讨论:设计面具应注意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造型 色彩 性格
3、试分析这些面具的表现风格
Ppt图片展示,学生分析回答。
(1)、传统面具的独特表现。
(2)、强调装饰性的艺术风格。
(3)、夸张变形的手法。
(4)、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独特的创意。
4、想一想:这幅面具是怎么完成的? Ppt图片展示,学生分析回答。剪---五官(性格表现)---装饰
5、做一做:怎样把一个平面面具变为立体面具?
三、布置作业
1.以人物造型为主,大胆创新,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面具。2.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
3.在面具创作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并注意效果强烈,色彩搭配合理。
四、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辅导。
辅导要点:
1、造型设计表现。
2、风格装饰
五、展示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引导。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评选最佳造型设计、最佳创意表现、最佳合作小组。
六、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了解了面具的文化内涵。通过设计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材质,通过设计制作,用面具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第四篇:人美版七年级美术《面具设计制作》说课稿
美术教学设计与说课方案
题 目:
姓 名:
面具设计制作 1
《面具设计制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光盘。
(2)面具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
(3)学生制作面具的海绵纸,胶水等。
(4)学生表演节目用的道具和音乐。
三、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究第二课时学习与制作第三课时展示、体验、交流。
分组合作,讨论节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资料(图片、实物、文字资料等)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设计有创意的面具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面具及节目的设计。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位要演节目及角色,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讲解面具知识,面具的历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点讲面具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指导学生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面具。正确引导学生评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与合作探索
1、影片欣赏:播放童话剧《马兰花》录像资料
2、教师总结:看了录像中戴面具表演的节目。我们也要开一场联欢会。要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同学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欢的节目。
3、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a、你和谁一组?b、表演什么节目?c、我演谁?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样的?e、你如何给角色设计面具?
4、请你用形象或语言描绘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请同学查阅有关面具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等。(通过书籍、网络、电影、录像等)
(二)第二课时: 面具知识的讲解与面具设计与制作
1、面具知识的介绍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内容应包括:(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在面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驱鬼怪,除病魔。
提问:现在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家居装饰、表演道具、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现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师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步骤。
3、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三)第三课时 展示、体验、交流
根据上节课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学展示、体验、交流。
1、分别以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同时,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使节目更生动,可以考虑音乐、旁白、服装、道具等。
2、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每组表演完节目后,给以评价。
3、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同学评价。(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评价)
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
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4、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面具设计制作》说课稿
我是清城区洲心一中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面具设计制作》。本节课我将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参考:
本课程主要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课本第十二节《面具设计制作》。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面具的一般知识及其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创造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热爱民间艺术,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提高审美情操和素养,进行审美体验。
3、教学重点:
面具的制作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由于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目的所在。
4、教学难点:
面具的创意及设计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由于设计面具时要做到构思新颖、造型夸张并不容易。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的手工制作、绘画的基础。但没有接触过面具的设计制作初一学生。
三、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设计:
(1)形象直观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范图,通过实物,讲解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归纳得出理论知识,并安排适当的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逐步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讲解例子时,则注意配合学生,形成“师生合作”的局面(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破教学难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面具的制作方法。
2、学法设计: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和练紧密结合。
(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分析,然后提出难点、疑点,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2)学中练、练中学:使学生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堂课所用时间为45分钟,在教学中,首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将清点学生人数,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所用时间为2分钟,在导入新课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张图片给学生看,所用时间5分钟 ;在教学本课主要内容中,由于我要具体讲解面具的相关知识,出示面具的图片给学生观看,并讲解制作面
具时的一般要求和出示面具制作的示范图,所以用30分钟,最后做一下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组织教学:
清点学生人数、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2 导入新课:
拿出教师做的面具给学生观看,提出问题:“我手中的什么?”同学们回答:“面具。”然后放一些图片给学生看,引起他们的兴趣(1)、首先,我先讲一下面具的概念及其相关的知识,并播放一些面具的图片给学生看。(2)、面具种类
有宗教舞蹈羌姆面具、宗教舞蹈萨满面具、民间故事师公面具、可爱的动物面具。人物面具着重刻画各类人物表情,以区分其忠正、刻薄、贪心、诙谐;动物面具以虎、兔、猫、猴最为多见,多是可爱的形象。
(3)最后,我将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猫脸面具,教给大家面具制作的一般步骤及其方法。
六、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面具的制作方法,也了解了面觉的相关知识。同学们是不是觉得面具很神秘,又很有趣呢?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能够制作出更多又好看又有创意的面具。
七、作业布置:
自己课下设计一个面具,并将其动手做出来。题材不限,材料限。要求:
1、力求生动、有趣。
2、有创意、艺术效果独特、新颖。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最新教案《面具设计制作》
《面具设计制作》
教学设计
单位:杨庄镇一中姓名:周永昌
《面具设计制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与感受面具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尝试用平面或立体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面具的感觉;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了解与感受面具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点,尝试用平面或立体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面具的感觉。教学难点:
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效果独特的面具。教学方法:
直观交流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引导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面具范作若干,备用材料若干。学具准备:
油画棒、水彩笔等工具,树叶、毛线、纽扣、色卡纸、剪刀、美工刀、粘胶等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激发兴趣。
1、导言结合戴面具学生的入场,引出课题。用直观的教具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刺激,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概念: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它可以表达善、恶、美、丑、喜、怒、哀、乐等性格及情感。(播放多媒体课件)
2、通过多媒体介绍及各地面具的欣赏,引导学生向面具艺术性方面进行理性思考。
生答,多媒体课件归纳面具艺术的特点:美观、夸张、装饰性强。师小结。
二、师生研讨,交流心得。
1、讨论。各组同学观察研究手中的面具。A、弄清平面面具和立体面具的成形方法;B、分析它的外部造型、装饰图案、色彩配置,尝试归纳设计制作步骤及方法;C、在研讨的同时,对手中的面具再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或创意(材料、制作等)。
(学生观察讨论,老师深入各小组听取学生讨论,并适当参与讨论。)
2、反馈。各组选派一名同学上台讲述讨论结果。
3、归纳。面具的制作方法: 构思。(把握特点、确定外形、设计纹样) 勾纹样。(构图饱满、落笔大胆、细心收拾) 制作。(巧妙利用、合理搭配、精心制作)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尝试自主得出面具设计制作方法,老师归纳,突出教学重点。
三、教师示范,具体讲解。
老师以立体面具为例,为大家就面具制作的相关环节再作简单的讲解和强调。
1、立体面具的成型(用剪刀在头顶、下巴等部分剪开,然后稍微挤压一下,再粘贴)。
2、就脸型特点勾画纹样,添加装饰(同学们可用自带的物品,如毛绒、麻绳等可以做为头发、胡须,而一些羽毛、贝壳、纽扣等可以作为装饰物)。
3、面具的色彩尽量做到生动、艳丽,能够吸引人的目光(上色要饱合、均匀,最好用原色,增加亮丽感)。
四、确定主题,分组制作。
设计主题:绚丽的青春。
要求:
1、设计新颖有创意;
2、选择材料巧搭配;
3、上色饱满求均匀;
4、制作精致出效果;
5、小组合作见能力。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师巡视指导的同时,强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五、展示作品,知识拓展。
1、请上小组代表介绍本组作品A、创作灵感及设计方式;B、小组作品适合出现在什么场合,起什么作用?
2、师生共同评价。
六、共同表演,体验快乐。(音乐起)
师:听到这样的音乐,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感受到青春的律动了,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制的面具,尽情的展示吧!
(学生代表戴着各自面具,根据事先确定的主题,进行面具表演)
结束语: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今天我们手中的面具既是对民族文化传承也是发扬,虽然时间有限、材料有限,但创意无限,愿同学们带着多彩的面具步入你们多彩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