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试题(写写帮整理)
九年级思想品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练习题
姓名: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引进核心设备到掌握发动机关键技术;从模仿到自主设计,历经数代航空人的努力,我国的飞机制造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多种型号的飞机出口国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这充分证明()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③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④ 我国已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1年4月20日,以“科技、创新、未来”为主题的济宁市首届青少年科技节在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拉开序幕。青少年参加此项活动有利于()
①激发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②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 ③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 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则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此,我国实施了()A.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B.对外开放国策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节约资源国策
4.“嫦娥二号”奔月、“蛟龙”潜入深海、“天河一号”引领世界计算速度。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直接因素有()
①坚持了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②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 ③坚持了“三步走”战略 ④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纷纷提议国家要努力维护教育公平,维护教育公平有利于()A.解决社会的所有矛盾 B.实现每个孩子的一切愿望 C.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D.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上大学
6.2010年12月22日,英国生物学权威刊物《生物学快报》发表了德文郡一所小学几个8到10岁的小学生关于蜜蜂采食行为的调研报告,这是小学生论文首次登上英权威科研刊物。它启示我们①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②创新是成年人的事,与青少年无关 ③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 ④科教兴国,学子任重()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这说明()
①人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②党和政府重视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③培养和造就人才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中心 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只能依靠高素质人才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2011年,济宁市将“学前教育工程”纳入全市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此项工程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据统计,截止4月底,已有42个项目到位资金4081.8万元;有36个项目开工建设;有50个项目正在进行土地征用和手续办理、地质勘探、工程立项、施工图设计、项目招标等各项筹建工作。我市这样做()
A.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B.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C.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D.是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 9.上联:科技繁荣千秋旺 下联:教育发展百业兴。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这幅对联选择一个合适的横批()
A.科教兴国 B.依法治国 C.改革开放 D.艰苦奋斗 10.2011年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胡锦涛主席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王振义两位院士分别颁发了证书和500万元奖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立体现了党和政府()
①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②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④充分认识到创新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一年来的重大事件中体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①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②“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④开展“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广东省从2010年起,各级财政都要逐年提高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教育投入将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这样做()
①有利于提高广东人民的文化素质 A.②③④ C.①②③
②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与正义
③是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体现 ④体现了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公益性
B.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帅昌绪、王振义颁发奖励证书。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
①坚持把发展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虞国庆指出:“对人民幸福指数而言,教育幸福指数具有基础和先导作用。”提高教育幸福指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助于()
①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人们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 ④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5.2010年11月17日,“天河一号”计算机在天津正式投入运行。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这一事实表明()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标志 ③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 ④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获奖者均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了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出了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据此回答16、17题。
16.国家举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科研人员,是因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③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④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必须()
①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大量创新人才 ③正确处理好科技、人才与教育的关系 ④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上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8、材料:小亮一家三代人一起观看“科技改变生活”的电视专题片,并对此展开讨论。(1)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还带来哪些变化?请举出一例。
(2)“科技改变生活”体现了我们所学习的哪一观点?
(3)科技成果的取得说明我国正在实施哪一战略?
19.材料一:2010年7月13—14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本世纪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的序言中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与亿万网民就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平等的交流。在回答网友有关“中国崛起”的问题时,温总理说:“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
(2)请你谈谈对“强国必先强教”的理解。(3)为了“中国崛起”你应该怎么做?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 同学们对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眨方式了解不多,于是展开 了一场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如下探究:活动:
【认知明理】
材料一:2011年3月,广东省委书记说:“广东在经济转兰过程中遇到最突出的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广东省发改委人士也提到,广东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十年增长趋于缓慢。
(1)材料说明了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做什么?这体现我国的什么战略?
【理解分析】
材料二:2011年1月13日,首届“南粤功勋奖”和“南粤创新奖”评选揭晓: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被授予首届“南粤功勋奖”,奖励3000万元;“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作品创作与推广团队等被授予首届“南粤创新奖”,奖励500万元。
(2)广东设立“南粤功勋奖”和“南粤创新奖”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什么关系?
【实践探究】
材料三:广州市第四中学的学生小招,从小热爱科学和发明创造,在短短8年里,有十五项发明作品,其中七项获国家专利;60多个奖项,其中国际级金奖l个、国家级奖项16个、省级l8个。他连续十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被推荐为广州市首届“小道德模范”候选人。
(3)结合材料,请探究在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第二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设计
▲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了解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任重道远。
知道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及意义。
2、能力目标: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本课的重点
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本课的难点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材料:“袁隆平入选美国科学院”的事迹
阅读材料:畅谈自己的感受,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二、导学探究
板书: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一、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板书)
1、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板书)
2、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板书)
提问:请你列举出当前的新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身边的例子感受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生交流后小结:(如:了解时间工具的变迁。70年代看天上——太阳,80年代看墙上——挂钟,90年代看手上——手表,21世纪看腰上——手机;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
小结: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活动二:对照以上图片展览和材料展示,你有什么感想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小结: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3、我国的科技现状(板书)
活动三:深入讨论,感受教育的重要性。板书: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请同学们谈谈对“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的理解。(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教育的重要性。)
交流后小结: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基础。
活动四:结合自身,体会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必要性 板书:
2、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辩论:甲组观点: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来发展教育,经济是基础
乙组观点:优先发展教育,经济发展才有人才支撑,教育是基础
甲乙双方各选2名同学辩论后师生小结: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交流:
1、列举你身边没有文化知识谋生艰难的实例;
2、谈谈作为九年级学生,你打算怎样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自身和身边实例感受教育对公民自身、国家、民族都具有重要性)小结:教育关系到子孙后代、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发展教育,才能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作为初三学生,我们要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建设人才。活动五:展望未来,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板书:
三、科教兴国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材料一:1999年实施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要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技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金为500万元,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诺贝尔奖的水平。
材料二: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思考:
1、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响亮地提出了一个什么战略决策?有何必要性?
2、为了实施这个战略,国家采取了什么强有力的措施?
3、你的理想是什么?为此你将怎样去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及具体保障措施,明确自己应尽的责任)
3、学生交流后小结:
1、科技兴国战略。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2、如:制定发展规划——“863”计划作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颁布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落实人才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障科研经费——从国家到地方尽力保证科研经费投入;科技知识普及——科普知识从娃娃抓起„„ 引导学生思考“成才的理想”及“怎样去做”两个方面。板书:
2、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实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活动六:反思感悟,评价自己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表现。
材料: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人。青少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思考:
1、在新课改过程中你是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效果如何?
2、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何打算?
(设计意图:反思自己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的表现,不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交流后小结:青少年应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创新意识;敢于质疑,勤于实践;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归纳梳理
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既是国家的战略方针,也与我们每个青少年密切相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在学习实践中有意识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例材料,请问答:
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2004年成功发射“8箭10星”,并创四项历史之最;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1、这些科技成果是我国实施
战略的成果。
2、我国当前实施这一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3、你认为应该怎样实施这一战略?
4、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你准备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
二、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1.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三、科教兴国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第三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4、重点难点,5、教学方法,6、教学过程,7教学预期效果。
一、教材分析
1、基本内容:本部分共有三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分别讲述了科技和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得出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结论,说明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一、二目与第三目的关系是:通过前面两目的学习认识科技和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出第三目的结论----只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促进我国的科技和教育的快速发展;以教育和科技的力量作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教材地位和特点:正如前所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的支持,所以科教兴国战略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课在初三政治学科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的几个基本战略之一。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分析能力都有所提高,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理解事物发生的必然性,分析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并由此联想到已经学过的有关联的或相似的知识点,找出关联事物之间的共性,并比较其个性。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拓展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仍显不足,不能够很好的做到举一反三,必须要老师提示、点拨,这又使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更深的探讨变得很艰难,时间花了不少,却不一定有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在本课的讲授上,提出适合初三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进而提出于此相对应的重点和难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国家和个人发展的巨大作用,科教兴国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①在感受科技和教育给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认识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战略意义。
②学会辩证的看待经济发展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2、教学难点:加强科技和教育创新。
五、教学方法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浅化机制和问题—发现教学法原理,采取“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及材料——分析理解——得出结论”的方法,由浅入深地突破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自立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思维活动的最佳状态。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适当延伸迁移,将感情认识和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努力学习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通过阅读课本第58面“小明一家三代的聊天”,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使通信方式变得越来越迅速便捷?引出科技改变生活的论点,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活动一:认识科技的作用。学生阅读课本59页“三次科技革命”,了解每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巨大作用,总结出科技的作用:
(1)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的因素,它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活动二:认识我国科技的成就及不足。
(1)通过学习课本59页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及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认识到我国在尖端科技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2)多媒体展示材料:
一、中国450万人生产一吨钢,日本15万人生产9千多万吨钢,且能源消耗远远低于中国。
二、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总额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3名之和的80%。
三、由中国企业生产的一个价值75美元的MP4的利润分配:外国专利拿走50美元,国内企业除掉成本盈利1.5美元。学生阅读材料,老师提问:以上材料反映我国在科技方面有哪些不足?从而得出结论“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活动三:综合活动一、二得出: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活动四:明确教育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
(1)对课本60页“对经济和教育的2种不同观点”进行辨析,引出教育、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教育培养人才,人才促进科技进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故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民族复兴的保证。
(2)阅读课本61页中间一段,了解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教育,把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口强国,把人口负担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3)就课本61页4名打工女回家重新读小学的事例展开讨论:教育对个人发展有何作用?认识到教育对个人的重要性。
活动五:通过活动四的学习,老师总结出我国要优先发展教育的3大理由:(1)国家经济发展、民族复兴要求发展教育。(2)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也要求发展教育。(3)个人的前途和发展还要求发展教育。
综合活动三和活动五,学生可以很轻易得出结论:我国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活动六:明确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引导学生看书第62页材料,小组合作思考:(1)该药厂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上述例子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
老师点拨:该药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没有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所以我们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因为教育培养人才,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回答:加强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3、课堂小结:最后,通过小结,再次复习本课内容,适当做几个基础题目,巩固学生脑海里的知识,达到预期效果。
七、教学效果预期: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该能记住基础知识,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的联想、分析、归纳能力。为实现此预期,特别是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我从以下2方面入手:
1、老师精讲。在讲课时,尽量把知识点讲清讲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话语,甚至本地方言俚语,只要能讲清,就是成功;多提问,特别是向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问,尽量让他们自己得出答案,有利于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多夸少批评,以增加学生的兴趣,等等。
2、学生共学。课堂中或者下课后,应该允许和安排好不同层次学生结成小组讨论问题,在讨论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说课到此就结束了,谢谢!
第四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五年,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
温家宝说,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入园难”问题有所缓解。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全覆盖,每年资助金额近1000亿元,资助学生近8000万人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包括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现有1260万农村户籍孩子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惠及3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五年累计872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7年的1.4%提高到2012年的1.97%,企业研发活动支出占比超过74%。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的空白。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增加860万人和88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到54万人。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更加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重要进展。对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6
第五篇:第三专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三专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一、背景材料
1.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1年7月28日,在完成历时9小时14分的5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后,重新出现在大雨滂沱的东北太平洋海面。“蛟龙”号在本次下潜中进行了坐底、海底照相和声学地形测量及取样等试验内容,最大下潜深度为5188米,再次创造新的下潜深度。
2.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我国首次研制发射的低轨道长寿命空间飞行器,主要用于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试验,同时完成交会对接任务,为航天员提供驻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并和此后的神舟九号、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4.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办好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考纲
1.了解我国教育、科技成就。
2.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3.理解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
4.理解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懂得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重要性。
三、知识点链接
1.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2.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教育关系子孙后代,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3.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教育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4.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时政题目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的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对接,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能力,拥有建设简易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再一次展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飞跃,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表明()A.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C.我国已告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已建成自主创新型国家
D.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我
2.从1999年那个深秋开始,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着一个民族的太空高度。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神舟到天宫,从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助推中国人飞天寻梦的力量中,有这样一种动力尤为强大,这就是()A.意志坚强
B.自主创新
C.不折不挠
D.团结协作
3.据悉,“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对接机构上的部组件都是我国自己研制生产的,飞船上有六百多台套设备,也全都是中国自己研制的。这表明()A.我国已建成自主创新型国家
C.我国不再需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B.我国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D.中国可以离开世界独自发展
4.据悉,承担“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研制任务的绝大多数是国营企业,因为,国营企业()①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 ②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④是我国公有制经济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5.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试验队队长骆剑说:“16年的研制岁月,我们与对接机构一起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在战胜无数个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我们和对接机构一起成长、一起成熟,我们已经成为朋友、成为兄弟、成为心心相印的亲人。” 可见,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机构的研制过程,体现了()①中华民族精神 ②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③坚强的意志 ④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A.①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升天、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的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对接,“蛟龙”潜入深海、“天河一号”引领世界计算速度。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主要有()
①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了 ②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
(二)简答题
7.材料:“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对接机构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负责研制的,这个对接机构非常复杂,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研制过程中有很多的协作配套单位参与了整个对接机构的研制和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生产。这些单位中,有的是在贵州,有的在安徽,也有在哈尔滨的,遍布全国很多省市。
(1)从上述材料可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对接机构的研制体现了什么精神?
(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对接机构的研制,为什么需要这种精神?
(三)辨析题
8.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1年7月28日,在完成历时9小时14分的5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后,重新出现在大雨滂沱的东北太平洋海面。“蛟龙”号在本次下潜中进行了坐底、海底照相和声学地形测量及取样等试验内容,最大下潜深度为5188米,再次创造新的下潜深度。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我国是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
辨析:我国已经进入了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四)分析说明题
9.材料一: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1年7月28日,在完成历时9小时14分的5000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后,重新出现在大雨滂沱的东北太平洋海面。“蛟龙”号在本次下潜中进行了坐底、海底照相和声学地形测量及取样等试验内容,最大下潜深度为5188米,再次创造新的下潜深度。
材料二: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并和此后的神舟九号、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1)我国的科技状况怎样?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成功、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成功发射的原因有哪些?
(3)除了上述材料,我国还有很多科技创新的事例,请列举两个。
10.材料一: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顺利发射升空。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两个航天器在距离地球343公里的太空成功对接。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
(1)材料一和材料二表明我国实施什么战略?
(2)“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 飞行器的研制与发射离不开自主创新,我国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你准备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综合探究题
11.材料一: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顺利发射升空。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两个航天器在距离地球343公里的太空成功对接。
材料二:安装在“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上的对接机构共有118个传感器进行测量,5个控制器接发指令,上千个齿轮轴承进行力和运动的传递,通过18个电机和电磁拖动机构进行动作,由数以万计的零件和紧固件组成。活动部件多,传动链长,精度要求高,目前已成功申报了二十多项专利。正是凭着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中国在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两年之后,又成为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的国家,而今,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迈向空间站的步伐,愈加坚定、成熟。
这是某中学九(3)班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下载的两则材料。他们决定在班里举行一次学科技活动。
(1)请你设计两个适合中学生的活动方式。
(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的成功发射有何意义?
(3)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的成功发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4)他们决定向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请你为他们列出航天科技工作者值得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