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我的发现教案
“我的发现”教案
主备人:郭春丽
审核人:张伟元
温月云 复备人: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P140。这次“我的发现”,通过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揭示了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这节课对学生的以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
1.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2.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总结能力。3.学生交流学习成果,体验探索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教学准备:幻灯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语文园地去游览,首先我们到“我的 发现”这一游览区,在这里你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二、探索读书方法(幻灯机显出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1、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2、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各自的发现。
4、全班交流的自己发现并相互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给予赞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5、教师总结。
a、读书时,深入思考,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b.发现问题时,想办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时可采用: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如:一定要潜下心来,仔细体会,揣摩文章中的词语、句子以及文章描写的,这样才有可能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收获。
三、扩展练习
a、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b、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边读书边想像,不动笔墨不读书等)c、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四、布置作业
回去阅读有益的书籍,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五、教学板书
善于发现问题 深入思考
常常问个“为什么”
读书方法
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
解决问题
查找资料
了解时代背景
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
第二篇: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秦兵马俑教案(定稿)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8个,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思考,联系课文内容领会本文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抄写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
马
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俑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
威武凝重 骑兵俑
勇猛善战
兵车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
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 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10节引读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教学反思:
第三篇: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最后一分钟》教案.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2.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1.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珍珠鸟》教学设计3.doc 《珍珠鸟》教学设计2.doc 《珍珠鸟》教学设计1.doc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3.doc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2.doc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1.doc 《有趣的汉字》教案.doc 《学会看病》教案3.doc 《学会看病》教案2.doc 《学会看病》教案1.doc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3.doc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2.doc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1.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4.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3.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2.doc 《鞋匠的儿子》
教案1.doc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3.doc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2.doc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1.doc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3.doc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2.doc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1.doc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2.doc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1.doc 《我爱你,汉字》教案.doc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3.doc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2.doc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1.doc 《松鼠》教学设计3.doc 《松鼠》教学设计2.doc 《松鼠》教学设计1.doc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案.doc 《窃读记》教学设计3.doc 《窃读记》教学设计2.doc 《窃读记》教学设计1.doc 《七律·长征》 教案2.doc 《七律·长征》 教案1.doc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案3.doc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案2.doc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案1.doc 《难忘的一课》 教案3.doc 《难忘的一课》 教案2.doc 《难忘的一课》 教案1.doc 《梅花魂》教学设计3.doc 《梅花魂》教学设计2.doc 《梅花魂》教学设计1.doc 《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3.doc 《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2.doc 《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1.doc
《落花生》教学设计3.doc 《落花生》教学设计2.doc 《落花生》教学设计1.doc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3.doc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2.doc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1.doc 《开国大典》 教案3.doc 《开国大典》 教案2.doc 《开国大典》 教案1.doc 《鲸》教学设计3.doc 《鲸》教学设计2.doc 《鲸》教学设计1.doc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3.doc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2.doc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1.doc 《桂花雨》教学设计3.doc 《桂花雨》教学设计2.doc 《桂花雨》教学设计1.doc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3.doc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doc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doc 《斗笠》第二课时 教案.doc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doc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doc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3.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2.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doc 《慈母情怀》教案3.doc 《慈母情怀》教案2.doc 《慈母情怀》教案1.doc 《遨游汉字王国》教案.do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3.do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2.do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1.doc
第四篇: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人间真情,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现场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感谢和安慰别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境揭题
公益广告“洗脚”的录像,说说自己的感受吧。师揭题:感谢和安慰。
二、学会感谢
1、刚才这个画面能播放出来,还得感谢谁呀?我们已经用掌声表示了感谢。想想,还能说些什么来表示我们的感谢?我们感谢他的态度应该怎样?
板书:真心实意
2、谁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当面表示感谢?
3、师小结。
三、学会安慰
1、老师也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忙。前几天,咱班设立了这个“小烦恼”信箱,(课件出示:“小烦恼”信箱)里面收到了很多来信。你们愿意帮忙解除同学的烦恼吗?
2、从“小烦恼”信箱里抽出信,生生互动,根据学生“安慰”该生的话语,师相机板书:鼓励、同情
四、整合升华
1、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感谢和安慰。最近,我们班的同学去了市特殊学校参观,老师这里有一组参观的镜头。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这些同学对残疾人们说了些什么?残疾人们有什么反应?
2、师总结 板书设计:
感谢和安慰 真心实意 鼓励、同情 话语得体
第二课时(习作教学)
一、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希望别人对你伸出援手吗?„„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听过或者亲身经历过人与人互相帮助的事情吗?„„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看一幅跟亲人有关的图,这幅图的名字有一个“亲”字,叫做《胜似亲人》。(齐读)
3、理解“胜似亲人”
4、明确习作要求。
二、仔细看图,理解图意
1、指导看图。
2、生交流看到内容。
3、猜测图中人物关系。
4、理解图意,用几句话写写图上的情景
5、学生试写片段讲评。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指导图前想象。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指导图后想象。
师:在这之后,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
四、提示写法、动笔习作
1、再读习作要求
2、介绍看图作文的一般写作方法
第三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导入:(直接课题揭示)
学习“我的发现”请两个学生,一个扮小林,一个扮小东,读“我的发现”,听了对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的发现: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再次默读我的发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先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补充。
3、资料袋交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二、日积月累
1、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自由读诗句。请生读,把诗歌读准确、流利。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意。
3、教师点拨提示:《过故人庄》,诗的大意。诗中写道,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座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告别时就又盼望着快到重阳佳节,那时我还要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
4、练习背诵诗句。
三、展示台
让学生课前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1、激发情趣、启发谈话
2、分小组展示。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让学生在全班汇报之前进行组内“演练”。
3、组织交流、展示风采
4、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教学反思:
第五篇: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美的发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的内容。
2、能够利用工具书解决遇到的字词的问题。
3、锻炼孩子口才、发展学生语言素养。
课前准备:搜集风景名胜的美文、图片、资料介绍,选择与美文合适的音乐,或者能够勾起人们对自然无限遐想的自然音乐。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再设计 与教学随笔
一、播放琵琶古曲《春江花月夜》
1、师:同学们,谁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音乐把我们带进一个怎样的意境?
2、师:这是老师给学生带的礼物,同学们带来的关于自然风景的礼物会更丰富,更精彩,更令大家陶醉。
二、阅读文本,初步了解阅读链接的大概内容
1、师:下面,请大家打开书18页,自已认真的读一读。
2、师:谁能说一说,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
3、找2-3名学生说一说。
4、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内容?
5、找四名学生,每位学生读一个板块的内容。
三、再回归文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发现。
1、师:同学们,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的内容吧,一会儿我要找同学们说一说你读后的感受。
2、同学们自由读。
4、读后先小组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5、分组展示
展示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两个方面:听听看看展示的同学哪里最精彩;他人的展示还有什么问题,自己有什么补充或建议。
四、走进想像的乐园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一起发现美,走进了一个美的乐园,此时此刻,你能不能用一幅画来表达你的心情?
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纸笔做画。
3、师:谁能向大家来展示你的作品? 同学生踊跃参与。
5、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作品呀?
五、扩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直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美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大家想不想课下到我们身边找一找美,如果你找到了,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我们有时间会再一起来交流,好不好?
六、课下作业 写一篇景物的文章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再读,了解单元整组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而目的明确,情感集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揭示课题并板书。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利用小组交流的方式,为学生弥补自身的阅读感知。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真正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用画画的形式来抒发情感,既能达到预期目的,又能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画画的能力。
在特定的语境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读写结合,才能真正做到阅读的效果,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阅读能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