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第六课_参与政治生活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一、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2、能力目标
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政治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木保证;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及意义; 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
教师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酌情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教师指导法、调查法、实例教学法等。
四、课时安排:3课时,每框一课时。
第六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教案
一、导入新课
引言
小泽向市长反映非法经营的网吧
——参与政治生活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二、讲授新课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板书)
【活动一】你知道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力的吗?
答: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利。因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1、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板书)
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利。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活动二】从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代会通过,我们可以说: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是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人民不满意,人大代表不赞成就是人民不赞成。﹡体现了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增强;
﹡体现了人大代表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职责的意识增强;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
﹡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对它们提出质询案等等。○从该事件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答: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它监督,向它汇报工作。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板书)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的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活动三】人民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是通过爱行使的。例如: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决定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设立重庆直辖市。
你还知道哪些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权力的事例?
答: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决定修建青藏铁路等等。
(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板书)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一览表】
结论——我国是法治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
立法工作与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关系:有法可依即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板书)
①依法治国的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②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
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为什么)(板书)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3、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板书)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活动二:你能说出哪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活动?】 答:文化稽查对依法查处非法出版物;税务部门依法征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公安部门依法清理流动人口等等。
4、公民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板书)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人有没有遇到过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情?如果有,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答:有。通过村民委员会调解;经过消协调解或仲裁;通过诉讼等等。
三、小结新课:
1、画图讲解
运用图示法可以轻松直观地掌握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2、概括归纳法:运用这种方法将本框内容概括为“四个一”,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
掌握一项重要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道一项基本国策:依法治国。
明确一个基本要求: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保证一个主体: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离开人民的参与、支持与监督,要实现依法治国是不可能的。
板书设计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1、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板书)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A、修改宪法;
B、监督宪法的实施; C、立法权;
D、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的选举或任命; E、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依法治国的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②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为什么)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3、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4、公民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第六课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时政链接(1)法制宣传日由来
(2)建国以来我国四部宪法发展过程。
二、讲授新课
(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
【从法律家族聚会中,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
答: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B、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板书)
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板书)
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等。
国家的性质: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根本制度:宪法第2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进了宪法?列举实例加以说明。】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把它写入宪法,可以加强对人权的保护。
具有以下意义:A、将对我国的立法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B、有利于指导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权;C、有利于指导人与社会、人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D、有利于公民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3、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板书)
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答:(1)、因为:A、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B、认真学习宪法等法律知识,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2)、以法律为武器,采用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板书)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板书)【你能说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吗?】 答:是“母子”关系。即: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B、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为什么?)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板书)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板书)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板书)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板书)(1)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的原因(板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制定和修改宪法是极其严肃的事情。如:宪法的变动势必会引起—系列普通法律随之而作必要的修改。
所以,保护宪法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如果必须要作出修改,那要比修改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地依照法律程序进行。
(2)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板书)
我国现行宪法共修改了三次。第一次:(1988年)
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第二次:(1993年)
修改内容共涉及九条,要点有: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删去“农村人民公社”的提法,确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将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
第三次:(1999年)主要有六处修改:
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邓小平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国家根本大法;增加“依法治国”条款;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概念;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的“双层经营体制”;个体和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确定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反革命活动”的提法被“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所取代。
三、小结新课: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板书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3、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
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4、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1)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的原因
宪法的变动势必会引起—系列普通法律随之而作必要的修改。(2)宪法制定和修改目的
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总问: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第六课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案
一、导入新课
引言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明白作为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的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既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由此引出本课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板书)
【选举权属于哪种公民权?行使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选举权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
行使选举权需要的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年满18周岁; 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板书)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活动二】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答: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A、权力需要监督和制约;B、每个公民都要承担
监督的责任;C、每个公民都要关注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D、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2、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板书)
①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②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③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板书)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阅读下列材料,并指出其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
②通过媒体工具 ③向有关部门反映
4、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板书)
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①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上述做法哪些正确那些不正确?为什么?】 答:(1)采用书信向报刊投稿和采用电话等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等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这些做法都符合公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采用贴大字报、采取聚众闹事等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二)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板书)【地图的完整与否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地图的完整反映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1、国家安全的涵义(板书)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板书)
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自己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小明的选择及其后果】 答:(1)第一种选择:出卖情报。后果:A、使工厂倒闭,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害了国家安全。B、对小民以及他的父亲来
说,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承担法律责任。
(2)第二种选择:拒绝。后果:保护了工厂的安全,保护了工人们的利益,维护了国家安全,保护了国家秘密,履行了公民的义务,是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3)如果是我,会选择第二种。
3、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公民应怎样保守国家秘密?(板书)
①保守国家秘密
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③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
三、小结新课
• 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公民应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板书设计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行使选举权需要的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年满18周岁; 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2、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①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②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③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板书)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4、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板书)
①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二、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
1、国家安全的涵义
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自己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3、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公民应怎样保守国家秘密? ①保守国家秘密
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③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
教 学 反 思
一、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1)学生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人民通过什么途径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在我国,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公民怎样行使政治权利?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并不很清楚。例如,有的同学认为宪*高在上,离我们很远,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是大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等等。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有利于引导他们更好地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2)课程标准的依据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知道依法治国就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理解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政治权利。
二、课前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宪法、公民政治权利等方面的材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以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像资料,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穿插使用。
三、教学方法
教师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酌情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教师指导法、调查法、实例教学法等。
四、社会实践活动
除本单元综合探究活动外,可以组织一次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活动。
首先可以选择一个可以行使监督权的问题,例如,所在社区的环境问题、乡镇企业污染问题等。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分组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各组交流各自的方案,并提出各自的理由,评出一个最佳方案。
是否安排课外活动主要看学生有没有时间。如果没有时间,也可不做,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五、评价建议
认知方面:注重对知识目标中相关问题的理解。
行为方面:通过课文中的一些探究活动,考查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如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
情感方面:注重对一些活动情境的体验。如根据课文情景,让学生说出或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以此考察其情感态度。
第二篇:人教版思品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九年级思品导学案
第六课复习提纲
主备:审核: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姓名:班级:授课时间: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宪法是国家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主人是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或性质)如何?(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央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如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其职权有哪些?
其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3.关于依法治国
(1)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依法治国对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4)对人民的要求: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4.宪法的重要作用: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②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5.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1)国家的性质:(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3)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宪法的构成?
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7.为什么说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P80-81
总要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的基础。分要点:(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因此,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8.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81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9.公民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宪法?
①(意识)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②(知识)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③(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10.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11.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的内容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监督权等。
12.我国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途径):
①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13.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应注意的问题:
①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4.国家安全的内容: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15.公民应怎样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①保守国家秘密;②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③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第三篇:九年级思想品德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案
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活动一】选举权属于哪种公民权?行使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答:选举权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
行使选举权需要的条件: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②、年满18周岁;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2)、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①、我们要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改善环境、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②、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③、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活动三】阅读下列材料,并指出其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②、通过媒体工具;③、向有关部门反映。(4)、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公民应如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或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
答: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①、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活动四】上述做法哪些正确?那些不正确?为什么?
答:(1)、采用书信向报刊投稿和采用电话等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等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这些做法都符合公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2)、采用贴大字报、采取聚众闹事等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2、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
【活动五】地图的完整与否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答:A、地图的完整反映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繁荣富强。B、地图不完整反映着国家利益受损害,领土不完整,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
(1)、国家安全的涵义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自己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活动六】小明有几种选择?分别产生什么后果?如果是你,会怎样选择? 答:(1)、第一种选择:出卖情报。后果:A、使工厂倒闭,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害了国家安全。B、对小民以及他的父亲来说,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承担法律责任。(2)、第二种选择:拒绝。后果:保护了工厂的安全,保护了工人们的利益,维护了国家安全,保护了国家秘密,履行了公民的义务,是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3)如果是我,会选择第二种。(3)、公民应怎样保守国家秘密?
①、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泄露国家秘密,要承担法律责任。②、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③、公民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
(4)、公民应如何自觉履行政治义务?
答: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中考考点:
1、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批评建议权;监督权;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2、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①、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4、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5、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义务
第四篇: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一、人民当家作主
1.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如何行使权利)
人民行使权力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广大人民通过()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有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2.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3.我国的最高权利机关?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职权主要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二、依法治国
1.含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2.要求:有法可依是(),有法必依是(),执法必严是(),违法必究是必要保证3.怎样实现依法治国?
对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p77-1)政府机关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关系到宪法和法罗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三、宪法
1.为什么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对其中某一问题进行规定。②从法律效力上: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违宪必究!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严格,以便保障其权威性和稳定性。
3.现行宪法构成?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它共四章,即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4我们国家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
四、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1)行使选举权需要的条件: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②年满18周岁;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2)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①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②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③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4)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一、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体现在:①()②()2.实现共同富裕的“三步走”战略部署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①基本经济制度:()。②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因为: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1)公有制经济内容: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主角地位
①国有经济 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因为: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集体经济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五篇:山东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教案
山东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教案
(二)讲述春天的故事
教学内容:讲授第二框——讲述春天的故事。
重点难点:认识“我国实行改革的必要性”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时安排:两课时授完 第1课时(总第32课时)
教学内容:改革——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导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材料:(详见教材P71页)(播放《春天的故事》,学生听完后讨论交流)(略)
¤ 一曲《春天的故事》讲的是怎样的故事? “故事”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作业)
答案:《春天的故事》讲述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故事。
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极大提高,人民生活丰富多彩,改革使我们这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二)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改革——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P71页)1.波澜壮阔的改革洪流(P71页)(学生阅读教材正文)
教师讲述:党的十一届但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闸门(改革的起点)。我国的改革开放由农村到城市(改革的过程),由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迅速形成波澜壮阔的滚滚洪流(改革的广度),改革推动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使我们这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改革的意义)。2.实行改革才能扫清生产力发展的障碍(P72页)(学生阅读教材正文)
探究交流(教材P72页材料)(略)
¤ 小岗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这种改革为什么能使粮食产量猛增? ¤¤ 查阅更多有关我国通过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料,体会改革的必要性。(作业)
答案:¤小岗村改革的内容是对土地进行了“承包”,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完全由农民自己作主。
这种改革,让小岗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极大地跳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使粮食产量猛增。关于改革的必要性:
教师讲述:为什么同样这些人,同样这些地,改革后一年生产的粮食相当于前一年的4倍呢?这就是改革的结果!改革的必要性!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虽然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相适应的关系,但是也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有的时候、有的方面还是相当尖锐的。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系统中,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本质属性的社会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其基础的,其性质与现代生产力社会化的本质要求是相吻合的,然而要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应有的发展,作为社会的具体制度,也必须符合一定时空条件下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因此,在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还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合生产力要求的具体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曾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体制逐渐显示出它的弊端: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经济组织之间丧失必不可少的竞争,劳动者丧失了劳动积极性,这种管理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进步缓慢,人民生活提高缓慢。
只有通过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体制,给经济组织创造一种竞争、创新、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机制,给公民创造一种“人尽其才”、充分施展才华的管理体制,才能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对旧的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制度,是生产力本身发展的直接呼唤,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
综上所述,改革的必要性就在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地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相关链接(详见教材P73页)(学生阅读链接材料)
教师讲述:我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相关链接”中的四句话对改革的性质、深度、广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说明:
改革的性质——我国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作业)
改革的广度——改革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改革的深度——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业)
3.改革使我国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快速发展(P73页)(学生阅读教材正文)
教师讲述: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这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使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探究交流(详见教材P73页)
¤ 以上漫画反映了我国哪些领域的改革?
¤¤了解我们周围的人,说说我国改革还包括哪些方面?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答案:¤ 以上漫画反映了我国民主选举、科技、教育、社会制度等领域的改革。
¤¤ 通过改革,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4.当代青年应当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P74页)(学生阅读教材正文)
教师:改革是一项全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也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那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改革呢?
议一议: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改革?
答案: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探究交流(详见教材P74页)¤ 如果你是小慧,会怎样劝解母亲?
(此活动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在现实价值冲突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课堂小结(略)
(四)作业安排:
(1)一曲《春天的故事》讲的是怎样的故事?“故事”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2)说说我国改革又和必要性?
(3)我国改革的性质和目标分别是什么?(4)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改革? 第2课时(总第33课时)
教学内容:开放——现代化实现的必要条件。导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材料:(见教材P74页)(略)
照片1:外国技术人员在我国企业指导工作(引进来——技术); 照片2:外国银行在上海滩落户(引进来——资金); 照片3:海尔在美国的分厂(走出去)。
¤ 说一说我们周围与对外开放有关的人和事。¤ 概括一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哪些形式? ¤ 议一议:对外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二)新课导学
知识点二:开放——现代化实现的必要条件 1.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作用(P75页)(学生阅读教材P75页第一段后教师讲述)(1)我国对外开放形式和基本途径 教师讲述:我国对外开放不仅是经济上的,也包括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就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来,其主要形式包括:发展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开展劳务合作与国际旅游、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港口城市等多种形式。(利用外资就有外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而直接投资又分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放、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多种形式。引进技术也可分为引进先进设备或零部件、引进新型优质材料、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综观开放的多种形式,不外是“引进来”和“走出去”这两种基本途径。(2)我国对外开放的作用
教师讲述: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关链接(见教材P75页)
上海宝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产物,这个特大型企业所创造的奇迹,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作了最好的注释,从中我们也不难感悟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P75页)(学生阅读教材P75页第一段后教师讲述)
教材正文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主要讲了两层意思:(1)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师讲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使各国之间的生产和消费的联系更加密切,形成了一个世界经济体系。每一个国家,无论其制度如何,过去的发展基础怎样,要想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都不能置身于国际社会之外,更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的发展。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本身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资金、市场和技术。世界经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处在其中的每一个国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行必要的互接互补。打破闭关自守,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联系,这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员,也只有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中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快的发展。
(2)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教师讲述: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缺乏,技术和管理落后。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外资,缓解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可以广泛地吸引和利用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的技术基础上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距,增加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P76页)(阅读教材P76页正文)探究交流(详见教材P76页)
¤ 对于我国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什么?(作业)¤ 我认为。
答案:¤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能否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相关链接 中国与WTO WTO即世界贸易组织,它的前身是1947年10月30日由23个创始缔约国签署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1948年,我国加入GATT,1950年3月,台湾当局非法宣布退出。198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申请恢复自己在GATT中的成员国地位。1995年1月1日,GATT被WTO取代,成立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WTO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交易等原则,达到推动世纪贸易自由化的目的。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称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将以更加豪迈的姿态走向世界。误区警示
有人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解决当前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种观点对吗?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符合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但对外开放只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要解决中国当前所有问题,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维拓展
¤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能为对外开放做些什么?
答案: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平等开放的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做好准备。
¤¤ 我国中学生有哪些对外交流活动?参与对外交流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中学生去外国参观访问,与国外学生交朋友,中国学生去外国学习等,参与外交活动,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使学生能更好地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积极参与对外交往活动,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为什么没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作业)答案: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封闭只会导致落后。
我们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三)课堂小结(略)
(四)作业安排:
1.《学习与评价》第六课——课时评价 2.作业本:
(1)我国对外开放形式和基本途径有哪些?(对外开放的形势至少写出5种。)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是什么?
(3)对于我国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什么?(4)为什么没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