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会计教案: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及利润!
第八章 流动负债 第一节 流动负债概述
教学内容:
1、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
2、流动负债的特点。
3、流动负债的初始计量。教学目标:
1、明确流动负债包括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基本概念。
2、了解流动负债特点和初始计量。教学重点:
1、流动负债的概念。
2、流动负债的特点。教学难点:
无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时安排:
2课时。
讲稿: 第一节 流动负债概述
一、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
(一)负债的概念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准则》,负债的定义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定义包括三层含义:第一,负债产生的原因:过去的交易、事项;第二,负债的表现形式:现时应承担的义务;第三,负债解除的结果: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负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是指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负债只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相关,而与尚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无关。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它意味着负债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经济责任。
3、负债的清偿会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的清偿就是企业履行其经济责任,一般是以向债权人支付资产或提供劳务方式,解除企业对债权人的经济责任。不论是哪种方式都表明负债的偿还是以牺牲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代价。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通常以1年为限,但不是必须。负债还可按其偿还方式的不同分为货币性负债和非货币性负债。
(二)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或有负债包括: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产品质量保证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讼诉和未决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
二、流动负债的特点
(一)偿还期短。这是与长期负债最主要的区别。
(二)未来主要以流动资产、提供劳务或举借新流动负债偿还。
三、流动负债的初始计量
各项流动负债应当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其余额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在确定入账金额时,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按合同、协议上规定的金额入账,例如应付账款;二是期末按经营情况确定的金额入账,例如应交税费;三是需运用职业判断估计的金额入账,例如预计负债。教学后记:
概念讲解比较枯燥,结合实例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第二节
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
教学内容:
1、短期借款。
2、应付账款。
3、预收账款。
4、应付票据。
5、其他应付款。教学目标:
1、明确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包括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基本概念。
2、了解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规定。
3、掌握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的核算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
1、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的核算。
2、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贴现。
3、典型分录的分析。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稿: 第二节
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
一、短期借款
(一)短期借款的内容
短期借款,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的各种借款。短期借款的核算包括本金和利息。
(二)短期借款的核算
本金通过“短期借款”科目核算,利息通过“财务费用”科目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支付的利息,应按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数额,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
1、取得借款 典型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例8-1】讲解
2、计付利息(1)按月付息 典型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2)按季付息 典型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预提利息同按季付息方式。
3、偿还借款 典型分录: 借:短期借款
贷:财务费用
银行存款
二、应付账款
(一)应付账款概述
企业在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时,由于未及时付款而产生的负债。
应付账款的入账金额按发票价格确定。但是如果购货条件包括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可以享受一定的现金折扣,会计上入账金额的确定有两种方法,即总价法和净价法。我国采用总价法。
(二)应付账款的核算
应付账款应设置“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应付账款”是用来核算应付账款的发生、偿还以及期末尚未偿还金额,同时需按债权人的不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典型分录1:
借: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典型分录2: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账款
三、预付账款
(一)预收账款概述
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
(二)预收账款的核算
设置“预收账款”账户核算。收到预收的款项时记该账户的贷方;提供商品或劳务,实现销售或退回多收的款项时记借方;期末贷方余额表明企业预收的款项;期末借方余额表明企业应补收的款项。
典型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四、应付票据
(一)应付票据概述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二)应付票据核算
应付票据按面值入账。应设置“应付票据”账户核算。“应付票据”是用来核算应付票据的签发、到期偿还以及期末尚未到期金额,同时需按债权人的不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除此之外,还需设置“应付票据登记簿”详细记录应付票据的内容。
1、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典型分录1:
借: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典型分录2: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账款
2、商业汇票到期付款 典型分录: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3、商业汇票到期无力支付 典型分录1: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典型分录2: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教学后记:
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的核算和贴现核算还要通过实训加强之。布置作业:
1、思考应收款项核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
(一)教学内容:
1、职工薪酬的组成内容。
2、职工薪酬确认和计量。教学目标:
1、理解相关概念。
2、确认和计量。教学重点和难点:
确认和计量。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
(一)一、职工薪酬的组成内容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暂时被供货单位占用的资金。企业预付货款后,有权要求对方按照购货合同规定发货。应付职工薪酬必须以购销双方签订的购货合同为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核算。
二、职工薪酬确认和计量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包括预付款项和收回货物两个方面。
(一)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收回货物的会计处理。企业收到所购货物时,根据有关发票账单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当预付货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应将不足部分补付,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预付货款大于采购货物所
需支付的款项时,对收回的多余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教学后记:
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
(二)教学内容:
3、工资的核算。
4、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5、非货币福利的核算。
教学目标:
1、理解相关科目和概念。
2、科目核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核算。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
(二)三、工资的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暂时被供货单位占用的资金。企业预付货款后,有权要求对方按照购货合同规定发货。应付职工薪酬必须以购销双方签订的购货合同为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核算。
四、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包括预付款项和收回货物两个方面。
(一)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收回货物的会计处理。企业收到所购货物时,根据有关发票账单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当预付货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应将不足部分补付,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预付货款大于采购货物所
需支付的款项时,对收回的多余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五、非货币福利的核算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教学后记:
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
(三)教学内容:
6、社会保险费的核算。
7、住房公积金的核算。
8、工会经费的核算。教学目标:
1、理解相关科目和概念。
2、科目核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核算。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
第三节 应付职工薪酬
(三)六、应付职工薪酬概述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暂时被供货单位占用的资金。企业预付货款后,有权要求对方按照购货合同规定发货。应付职工薪酬必须以购销双方签订的购货合同为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核算。
七、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包括预付款项和收回货物两个方面。
(一)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收回货物的会计处理。企业收到所购货物时,根据有关发票账单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当预付货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应将不足部分补付,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预付货款大于采购货物所
需支付的款项时,对收回的多余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 8 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八、工会经费的核算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教学后记:
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第三节 应交税费
(一)教学内容:
1、应交税费的内容及核算账户。
2、应交增值税。教学目标:
1、理解相关概念。
2、确认和计量。教学重点和难点:
确认和计量。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
第三节 应交税费
(一)一、应交税费的内容及核算账户。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根据税法的规定应向税务局缴纳的税金。
应交税费应设置“应交税费”账户核算。“应交税费”是用来核算应交税费的应交、实交以及期末未交的金额,同时需按税种的不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只有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费”账户核算。
二、应交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业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金额计算税款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应纳增值税的计算采用税款抵扣制,即根据本期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款(销项税额),扣除本期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已纳增值税款(进项税 9 额),余额即为纳税人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款。增值税的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一般纳税人
1、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应纳增值税=本期销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 本期销项税额的确定:
本期销项税额=本期销售额×增值税税率
本期销售额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在增值税发票上销售额和增值税以价和税分别反映。如果销售额为含税销售额,在计算本期销项税额时,必须将含税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本期进项税额的确定:
①增值税专用发票: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时,需取得销货单位或提供应税劳务单位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按发票上已注明的增值税额作为进项税额。
②完税凭证:企业进口应税货物时,需取得海关的完税凭证,按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作为进项税额。
③收购凭证:购入免税农产品或收购废旧物资时,按收购凭证上注明的收购金额和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④运费单据: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杂费,按运费单据所列运费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账户设置
在“应交税费”账户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账户。“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的格式和内容:其格式采用多栏式,在借方按“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等分设专栏,在贷方按“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分设专栏。
“进项税额”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已支付的增值税额。退回所购货物,用红字冲销已入账的进项税额。
“已交税金”记录企业已经向税务局交纳的增值税,退回多交的增值税用红字冲销。“转出未交增值税”记录企业月末转出的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支付的增值税额。退回已销货物,用红字冲销已入账的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转出多交增值税”记录企业月末转出的多交增值税。
“未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用来登记月末从“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转入的本月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
3、账务处理 ③不予以抵扣项目
纳税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已支付的增值税并不是全部都可以抵扣。下列情况按税法规定则不允许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库存商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④上缴增值税
【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8月末计算本月欠交增值税为5000元。9月上旬缴纳上月欠交税款5000元。
8月末: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5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000 9月缴纳上月欠交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二)小规模纳税人
1、小规模纳税人的条件
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以及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但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或虽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但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均应视同小规模纳税人。
2、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
应纳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3%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3、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
在“应交税费”账户下仍需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但格式采用三栏式。【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假设为小规模纳税人,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10000,增值税额为17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原材料
11700 11 贷:银行存款
11700 【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假设为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产品一批,货款为10600元尚未收到。
首先,计算不含税销售额:10600÷(1+3%)=10000 其次,计算应纳增值税额:10000×3%=300 借:银行存款
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00 教学后记:
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第三节 应交税费
(二)教学内容:
3、应交消费税。
4、应交营业税。
5、城市维护建设税。教学目标:
1、理解相关科目和概念。
2、科目核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核算。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
第三节 应交税费
(二)三、应交消费税
(一)概述
1、概念
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2、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3、计算方法
消费税的计算采取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和复合计税法三种方法。
12(1)实行从价定率征收的应税消费品: 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销售额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不同的应税消费品适用不同的税率(3%至45%)。(2)实行从价定率征收的应税消费品: 应纳税额=单位税额×销售量
不同的应税消费品其税法规定的单位税额不同。(3)实行复合计税法的应税消费品:
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单位税额×销售量
(二)核算
1、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
在“应交税费”账户下设置“应交消费税”明细账户,用来核算消费税的应交、已交和期末未交数。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销售应税消费品:销售应税消费品时,按应交消费税额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货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账户。
2、三类典型实例
四、应交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或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应税劳务是指交通运输、建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服务等劳务。
营业税按营业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应纳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营业额指企业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集资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费用。营业税税率按税法规定来确定。
五、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国家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税,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而开征的一种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实际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税额,规定税率因纳税人所在地区不同而异,市区为7%,县城和镇为5%,其他地点为1%.其计算公式为: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实际交纳的消费税+实际交纳的营业税)×适用税率
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科目。
例:甲公司九月份实际交纳增值税220000元,交纳消费税89000元,交纳营业税342000元(其中,其他业务的营业税3000元)。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税率为7%,则:
属主营业务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220000+89000+339000)×7%=45360(元)
属其他业务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3000×7%=210(元)
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5360
其他业务支出
210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45570
企业以银行存款实际交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上例,实际交纳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45570
贷:银行存款
45570 教学后记:
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第三节 应交税费
(三)教学内容:
6、应交教育费附加。
7、应交房产税、土地使用谁、车船使用税。
8、应交个人所得税。教学目标:
1、理解相关科目和概念。
2、科目核算。教学重点和难点:
核算。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
第三节 应交税费
(三)六、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教育费附加是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附加费。作用:发展地方性教育事业,扩大地方教育经费的资金来源。
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为3%。教育费附加征收率:根据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急通知》的精神,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三税”税额的3%。
应纳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税额)×3% 【例8-46】、【例8-47】讲解
七、应交房产税、土地使用谁、车船使用税
房产税是国家对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的由产权所有人缴纳的一种税。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额计算征收。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土地使用税是国家为了合理利用城镇土地,调节土地级差收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强土地管理而开征的一种税。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
车船使用税是由拥有并且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交纳的一种税。车船使用税按照适用税额计算交纳。
企业按规定计算结转应交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房产税(及应交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科目;实际交纳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房产税(及应交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8-48】讲解
八、应交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等。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8-49】讲解 教学后记:
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思考与训练课
教学内容:
1、通过提问和练习强化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
2、融汇本章知识点。
3、解疑答惑。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本章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掌握本章内容。教学方法:
以提问和课堂练习为主,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时安排:
4课时。教学过程:
随堂练习,及时解决问题。
教学后记:
由于第一章属概念理解内容,学生听课认真,练习掌握情况较好。
第二篇:《中级财务会计》教案 第十三章 收入和利润
第十三章 收入和利润
基本要求
1.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掌握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3.掌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4.掌握建造合同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5.熟悉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处理
第一节 收入
一、收入及其分类
1.含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1)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2)收入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不包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本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入。3.分类:
(1)按交易性质分类: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2)按经营业务中所占比重分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二、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销售商品收入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注意是主要的风险和报酬。
一般来说,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通常表现为商品转移给购买方,与之相关的凭证也已经开出,这种情况下,称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了。如商品流通企业,已开出发票,商品已经交付,这就称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了。
◎注意特殊的情况:
(1)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但还没有交付实物,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随着凭证的开出而转移,企业只保留了次要风险和报酬。比如销售商品,发票、提货单已经开出,但实物还没交付,这也作为销售实现。
(2)有时,己交付实物但未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未随之转移,如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这种情况下,不能称为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
(3)有时,销售商品,事物已经给购买方,凭证也给了购买方,但也不一定是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比如销售电梯,销售方负责安装调试,安装调试是合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梯已经运到购买方,款项已经收到,购货方也已经开出了销售发票,但还未完成安装调试。这种情况下,暂时就不能确认收入,等安装调试完毕后,才能确认收入。
(4)销售的商品,在品种、规格、质量方面又不符合合同要求的,虽然商品已经交付,并已经开出发票账单,但购货方可能会要求一定补偿,补偿数额尚未达成一致。这种情况下,并不确认收入。
(5)企业销售商品,规定在一定期间内,购买方有退货权。但由于销售的是新产品,还不能确定退货数量。在退货期内,就先不确认收入,等退货期满后,没有退货的部分,确认为收入。
但假如销售的商品一直在销售,根据经验知道一般在退货期内,有5%的商品会退货。那就应该确认95%的收入。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如果保留的是与所有权相关的继续管理权,不能确认收入;如果管理权不是与所有权相关的,就可以确认收入。
比如,房地产开发商销售房屋后,还继续拥有物业管理权,则不影响收入的确认。但如果已经把房地产转移给购买方,但经协商,购买方出售此房地产时,房地产开发商需要分成。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确认收入。
再比如,销售商品中的售后回购,商品销售后,销售方还对商品实施控制,则不能确认收入。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即收款的可能性超过50%。如果经济利益可能或极小流入企业,则不能确认收入。比如,A企业销售商品给B企业,B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非常恶化,但由于A和B是老的购销关系,所以A企业还是把商品给了B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收回款项的可能性在50%以下,就不能确认收入,只需把库存商品转为发出商品。
5.相关的己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同时满足上述五条的,确认为销售收入实现。
(二)销售商品的一般会计处理:
1.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但有一点必须注意,这是今年教材新变化的内容: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比如价款100万分5年收取,每年收到20万,则把100万折成现值80万,把这80万确认为商品销售收入的金额。100万协议价和80万现值(公允价值)两者的差额20万,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
如果合同价款和公允价值相差不大,按重要性原则,就以合同价款确认收入。如果两者相差比较大,但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比较麻烦,而差额又不能忽略,可以适度简化:按平均方法进行摊销。
对于采用递延方式销售,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应当按照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名义金额),按现值贷主营业务收入;两者差额记入未实现融资收益,以后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冲减财务费用。这和前面所讲的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道理一样。
2.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的处理
(1)商业折扣在处理时,是按照扣除折扣以后的价格来确认收入。是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因而不影响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
(2)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销售方为了提前收回款项,而鼓励购货方提前付款所规定的折扣条件。比如30付款需要付全额。为了鼓励购货方,规定10天之内付款,给予2%优惠;10-20天付款,给予1%优惠;10-20天付款,付全额。
现金折扣有两种处理办法:总价法和净价法。我国按总价法处理。(3)销售折让
销售折让,是指由于产品质量、规格、品种等方面原因,对方要求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销售折让应该在确认收入的情况下,冲减销售收入。如果税法允许,还可以冲减增值税(销项税额)。3.销货退回
和销售折让道理一样。
销售退回应分别以下几种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销售方还未确认收入的,不用冲减收入。但已记入发出商品的,把发出商品转回。(2)已经确认收入的,一般应在退货时冲减收入,冲减销项税额。要明确退的是什么时候的收入,冲减什么时候的收入。07年2月销售的商品,07年3月退货,则冲减3月的收入;
如果是06年12月销售的商品,07年5月退回,则冲减5月的收入,并转回成本; 如果是06年12月销售的商品,07年1月退回,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要通过以前损益调整。
5月退货: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应收账款
07年1月退回,由于06年报表尚未报出,所以要调整06年会计报表: 借:以前损益调整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应收账款
这个内容要注意和后面要讲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结合起来学习。4.销售商品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会计处理
如前所讲,企业已经发出商品,但还没有安装调试,就不能确认收入。发出的商品,从库存商品转到发出商品。等到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再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要注意,会计上没有确认收入,但税法如果确认,需要计算销项税额。如果是08年1月退货,还没有超过财务报告日期。则: 借:以前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贷:银行存款 57500 以前损益调整—调整财务费用 1000 借:库存商品 26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26000 ◎小结:以上讲述正常情况下商品销售收入的会计处理。
(1)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满足5个标志,尤其是第1、第2和第4个标志要注意。(2)收入确认后如何计量:要特别注意递延方式收款(分期收款方式发出商品销售)下如何处理合同价款与公允价值差额的问题。
(3)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理解一下,但要注意退货的内容,尤其是跨退货情况下如何处理,要分日后时期退货和非日后时期退货。
对于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不确认收入;确认收入的,按后面讲的会计差错更正进行处理。
(三)特殊销售商品业务
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处理。1.代销商品
包括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两种。(1)视同买断方式
如果合同中已经明确,风险已经转移给委托方,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委托方无关,那么,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如果合同中规定,受托方卖多少钱与委托方无关,委托方只向受托方收取合同规定的货款;如果委托方没有将商品售出时可以将商品退回,或者委托方发生亏损时可以获得补偿。这种情况下,风险没有完全转移给对方;受托方将商品销售后,提供给委托方代销清单;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时,才能确认收入。
(2)收取手续费方式
委托方也是在收到代销清单时,才能确认收入;受托方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只确认收取手续费的收入。
委托方发出商品时,从库存商品转到发出商品。
受托方收到商品时,作为受托代销商品,同时增加一项受托代销商品款(两种代销方式一样)。
受托方销售商品时,不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会计上不确认收入,但税法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确定进项税额。
受托方将商品销售后,提供给委托方代销清单;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并且同时结转成本。
委托方确认收入的同时,要支付受托方手续费,作为销售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应收账款
受托方收到手续费时,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小结:
(1)两种形式的代销,发出商品时,都不确认收入
(2)受托方收到商品时,都作为受托代销商品,增加受托代销商品款。
(3)一般情况下,委托方都是在收到代销清单时,才能确认商品销售收入。但如果签订合同时,委托方把风险全部转移给了受托方,则发出商品时就确认收入。
(4)对于受托代销方,在视同买断方式下确认商品销售收入,而收取手续费方式下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只是确认代销手续费的收入。
2.预收款销售商品
预收时形成企业的一项负债(预收账款),发出商品时才能确认销售收入。3.售后回购
一般来说,不确认收入。因为售后回购是在销售商品时,销售方同意日后再把商品购回。实质上这是融资行为。本质上不是销售商品,只是用商品作抵押,占用对方资金。但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应该确认收入。
4.售后回租
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比如,甲企业有一项固定资产,成本80万元,售价100万元,差额20万元。甲企业把此项固定资产出售给乙企业,乙企业作为固定资产。甲企业又把该项资产租回,入账价值为100万元。(1)如果是融资租赁,甲企业租回后计提折旧时,按100万元计提。如果不把设备卖出,每年折旧额应为80÷n。这样就多提折旧了。
因此,这种情况下,差额就应递延处理:每期期末按折旧的进度进行分摊。
(2)如果售后租回是经营租赁,两者的差额,应按支付租金的进度进行分摊,作为租金费用的调整。
5.房地产销售
房地产销售应该按照一般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如果事先签订了不可撤销合同,就要按建造合同的规定确认收入。
6.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在前面讲确认收入标志时已经讲过:有退货条件,如果知道退货的比例,在确认收入时,实际是扣除退货的部分;如果不知道退货比例,在可以退货的期间内,不能确认收入,到退货期满,再按没有退的部分确认收入。
7.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销售 8.订货销售
订货情况下,在企业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9.以旧换新销售
比如销售电冰箱,每台4000元,旧电冰箱每台折价200元。确认收入时还确认4000元,另外200元不准冲减收入,而是作为存货采购。
借:银行存款 3800 库存商品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 ◎本节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计量。1.要注意确认的几个标志:第1、第2、第4。2.计量要特别注意递延方式收款销售的问题。3.特殊销售要注意售后回购以及附退货条件的内容。
三、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1.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条件:(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企业确定提供劳务交易的完成进度,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已完工作的测量;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这种方法主要以劳务量为标准确定劳务交易的完工程度。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2.完工百分比法的具体应用
在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时,收入和相关成本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本期确认的收入=提供劳务收入总额×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本期确认的成本=提供劳务预计成本总额×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成本
(二)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
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计量的,即不能满足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时,企业不能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
假如某企业在07年12月31日,已经发生10万元成本支出。估计到08年完工时,收入要超过10万元。那就以10万元确认收入,并按10万元结转劳务成本。
2.已经发生的10万元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得到补偿的,就不确认收入,已经发生的10万元劳务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0 贷:劳务成本
100000 3.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只能部分得到补偿的,能够得到补偿的部分确认收入,结转成本;不能得到补偿的部分,直接转到成本中,不确认收入。
(三)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混合业务
关键是看其能不能把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区分开,并能够单独计量。如果能够区分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分别确认,将销售商品的部分确认为商品销售收入,满足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标志,按商品销售收入计量的要求进行计量;劳务的部分,按劳务收入确认的标志,确认劳务收入并进行计量。
如果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全部按照商品销售收入的要求进行确认计量。
(四)特殊劳务交易
1.安装费,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安装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安装工作是商品销售附带条件的,安装费在确认商品销售实现时确认收入。
2.宣传媒介的收费,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广告的制作费,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3.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4.包括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内分期确认收入。◎本节小结:
确认劳务收入时,一定要区分资产负债表日能不能可靠估计;能可靠估计的要重点注意完工百分比法,而完工百分比法中重点学习的是完工进度如何确定的问题。
四、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主要了解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
(一)利息收入
主要针对金融企业,放贷款项所获得的利息收入。
这实际上是前面讲金融资产时已经涉及的内容,即贷款。金融企业放贷款项,其利息收入按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应收利息按贷款数额乘以名义利率。
(二)使用费收入
使用费收入应当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如果使用费是一次收取,且不提供后续服务的,应当在收到使用费时一次性确认收入;但如果有后续支出的,应当分期确认收入
如果是分次收取使用费的,要分次确认收入。
五、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建造合同的类型
建造合同分为两类:固定造价合同、成本加成合同。
(二)建造合同收入和成本的内容 1.建造合同收入
合同收入包括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以及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两部分。要注意: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不构成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已在合同中商定的合同总金额(即初始收入)。
2.建造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和第二节所讲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有共同之处。3.建造合同成本
建造合同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为完成合同所发生的、可以直接计入合同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费用支出。直接费用包括四项费用: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是企业下属的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为组织生产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临时设施摊销费用和施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薪酬费用等。
直接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按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比例分摊计入合同成本。
4.在处理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确认、计量时,一定要与前面的劳务收入结合在一起。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可靠估计的,按完工百分比法。关键是确定完工进度,三种方法:专家测量、按总成本比例、按工作量比例等。
5.建造合同收入确认的总思路:
(1)按完工百分比法、测量法等确定合同完工进度;
(2)总收入乘以进度确定当期收入(前期确认有收入的,减前期已经确认的收入);(3)合同总收入减合同总成本得出总毛利,总毛利乘以进度计算出当期毛利;(4).当期收入-当期毛利=当期费用 6.建造合同的核算
(1)建造企业的特殊账户:
“工程施工”:有两个二级科目:成本和毛利 “工程结算”(2)账务处理: ①发生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②登记已经结算价款: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③确认合同收入: 借:工程施工—毛利(当期毛利)
主营业务成本(当期费用)贷:主营业务收入(当期收入)④工程完工,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对冲: 借:工程结算
贷:工程施工—成本
—毛利
这样,工程施工—成本、工程施工—毛利和工程结算账户结平。本节总结:
1.本章重点掌握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标志,递延方式销售商品的问题; 2.特殊销售中的售后回购问题;
3.特殊销售中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问题
4.劳务收入注意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可靠估计完工结果情况下,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其中要注意完工进度的确定。
第二节 利润
一、利润及其构成
1.含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构成: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投资净损益;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3.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1)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与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捐赠利得、盘盈利得等。
(2)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盈损失等。
二、利润的结转与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的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2.提取法定公益金,是指企业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按照净利润的5—10%提取的公益金,主要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购建。
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应付优先股股利,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规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
3.应付普通股股利,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也包括非股份有限公司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4.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以分派股票股利的形式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也包括非股份有限公司以利润转增的资本。
(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1.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
2.分配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贷:应付股利
3.分配股票股利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贷:股本
4.结转“利润分配”其他明细科目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普通股股利 ——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第三节 所得税
基本要求
1.掌握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2.掌握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3.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4.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5.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所得税基本思路: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什么是所得税会计?
与过去的区别:过去是应付税款法下的所得税会计,企业应交所得税按税法计算,应交多少,所得说费用计为多少。理论基础有问题。新准则废弃掉这种方法。过去是因为方法简单,所以原来一直在用。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观念的变化,现在主要是考虑提供的信息是否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使用债务法。但不同于过去使用债务法、递延法。现在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过去是利润表债务法。
现在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即:所得税费用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账面价值、负债账面价值与其对应的计税基础进行比较形成暂时性差异,这个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它对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额或确认所得税费用。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1.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特别需要注意)
3.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按其不同种类,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应该纳税而未纳税,形成企业的一项负债,称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可抵扣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形成企业的一项资产,称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4.有了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又知道当期的所得税的数额(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相乘计算出的结果),然后用当期的所得税的数额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加减计算就得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总结:确定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确定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确定两者之间的暂时性差异→确定所得税费用。
核心问题:计税基础
二、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确定,与税收法规的规定密切关联。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特别关键)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在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时。
假如,企业有一项固定资产,要在未来10年内进行使用,在这10年内要收回账面价值,而在这10年内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把这一部分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即:按税法规定这一部分可以不纳税,这一部分金额即为资产的计税基础。特别注意:资产的计税基础为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而不是从本期考虑。例如:企业的存货,买的时候是100万元,现在跌价,计提了20万的存货跌价准备,现在存货的账面价值为80万,但存货在未来收回过程中可以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以后有多少不纳税?那么存货卖了的话,应该按100万扣除,即这100万的部分不用纳税。因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得从经济利益中把这100万扣除,这100万即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其账面价值为80万,两者之间的差额即引出了后边要讲的内容,这是一种暂时性差异。
实际上,在讲资产计税基础时会涉及到很多项资产,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每一项资产都要进行确定。在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确定可以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部分,这一部分金额即为资产的计税基础。简单地说,就是按税法计算资产的计价金额为多少,这就是资产的计税基础。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各种资产的计税基础,这里先不展开讲了,我们先讲大家脑子里已有的一些熟悉的东西。
例如:企业买了一台固定资产,买时价值15万,即入账价值为15万。这台固定资产在未来使用过程中,假如可以使用5年。在这5年,企业收回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5万。而在这5年中,每年都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税法规定,可以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这15万元的部分。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都为15万元,无差额。但会计中按加速折旧中的年数总和法5年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按平均年限法5年计提折旧。
那么,第一年末资产账面价值是多少? 计算: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5*5/15=5(万元)账面价值:15-5=10(万元)
税法规定在以后收回过程中多少还可以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 计算:每年计提折旧:15/5=3(万元)第一年计提折旧3万元
第一年计税基础:15-3=12(万元)这12万元在未来收回账面价值中从经济利益中扣除。
税法未来扣除12万元,但资产账面计值为10万元,产生差额。
需要明确: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税法规定可以从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部分,即为资产的计税基础。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特别注意: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
因为,一般来说,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一样。
如:企业向银行借了一笔钱,则企业短期借款账面价值为30万,那么以后企业的这项负债的计税基础也应该是30万。因为,企业现在借了30万,形成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抵扣的金额,现在借了,现在就应该反映,但以后就不能进行抵扣了。则这项负债的计税基础为30-0=30万。
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一般来说是相吻合的。只有预计负债的问题比较特殊。
如:企业销售商品,可能以后要提供三包费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销售时确认销售费用,借:销售费用 贷:预计负债 那么,如果负债的数额确定了,假如三包费用为10万元,确定了一项预计负债,也就确认一项销售费用,在本期计算利润时10万元的销售费用已经从销售收入中扣减,已经进行抵扣,这一部分已经不纳税了,以后就不能在抵扣了。
计提销售商品保修费用时确认为预计负债,同时确认为费用,费用增加,则企业利润减少,但税法规定本期要纳税,那么企业本期纳税,以后就可以不纳,就形成以后可抵扣金额。那么,现在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销售费用10万)-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10万)=0 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万
两者的差额为10万,即:暂时性差异 换角度理解:
会计上,在销售时计算三包费用时应该确认预计负债10万元 税法上,负债的金额为0,即计税基础为0 两者的差额即:暂时性差异
三、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例:A企业向B企业投资,占B企业有表决权资本的20%,对B有重大影响,A对B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假如B有净利润10万元,A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000 贷:投资收益 20000 假如:受资企业B的税率为0 投资企业A的税率为33% 则,股利分配给A时,A要补交33%的税金
在未来收回这一笔资金时将产生的应税金额为20000*33%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表现为: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资产计税基础 另外一种(较少见):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负债的计税基础(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如前例中,存货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账面余额100万-减值准备20万)但资产的计税基础仍为100万元
现在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以后会导致可抵扣的金额。
本期计提20万跌价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则会计利润会减少。而税法规定现在要正常纳税。
企业现在纳税,以后在收回资产过程中或偿还债务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就可以抵扣20万。
这种暂时性差异称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四、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现在纳税以后可抵扣→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现在未纳以后要纳税→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分两类 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如: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万,资产得计税基础为100万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如:销售产品的保修费用问题
销售时计入了销售费用和预计负债,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万,而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这就形成了差异。即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当期所得税(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 所得税费用(会计上)=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账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
◎总结思路:
第三篇: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练习题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判断题
1.企业在采用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方式销售商品的情况下,应在发出代销商品时确认收入。()
2.收入能够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但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不一定都是收入。()
3.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商品产品在销售环节应缴纳的税金及附加。其中包括销售产品、提供
劳务等业务发生的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4.在交款提货的销售方式下,若货款已收,发票账单和提货单已交买方,但是商品未发出,此时营业收入不能确认。()
5.企业提供劳务时,如资产负债表日不能对交易的结果作出可靠估计,应按已经发生并预计
能够补偿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
6.购货企业应将购货时获得的现金折扣,冲减财务费用。()
7.企业发生的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无形资产摊销等,无论发生在哪个部门,一律都应
计入“管理费用”。()
8.存货、固定资产发生的盘盈收益,应作为管理费用处理。()
9.企业的利润就构成来看,既有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而获得的,也有通过投资活动而获得的,还包括那些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事项所引起的盈亏。﹙﹚
10.终了,企业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或借方余额)从借方(或贷方)转
入“应付利润” 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11.在负债金额既定的情况下,企业本期净资产的增加额就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净
减少额则是企业本期亏损额。()
二、单项选择题
1.收入是指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在()。
A.主要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B.主要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C.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D.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2.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为()。
A应确认折让商品的售出的时间,冲减各售出时期的销售收入
B属于以前销售的,计入“以前损益调整”账户;属于本销售的,冲减
本年的销售收入
C不论属于本还是以前销售的,均冲减本年的销售收入
D应作为本期销售费用
3.委托代销商品采用由委托方向受托方支付手续费方式的,则委托方应在收到代销清单时,根据应付的手续费,作如下处理()。
A借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B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C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D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
4.采用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结算方式销售商品,营业收入应当()。
A按合同约定的商品总价款确定
B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和金额分期确定
C按合同约定总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确定
D将合同总价款按销售期间平均分配
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有()。
A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前的销售折让,其处理相当于商业折扣
B企业已确认收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若是以前销售的,则应冲减该销售的销售收入。
C企业销售商品时,只保留了所有权上的次要风险的,有可能确认收入
D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不能作为企业的收入
6.下列费用中,属于管理费用列支范围的是()。
A出借包装物的摊销B矿产资源补偿费
C专设销售机构领用低值易耗品摊销D无形资产转让费用
7.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计入财务费用的是()。
A不附追索权的不带息票据的贴现息
B发行股票时发生的手续费
C可以资本化的借款利息
D购买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发生的手续费
8.下列账户在年终结账后可能有余额 的是()。
A本年利润B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C利润分配――其他转入D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9.企业取得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
A营业外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
C主营业务收入D递延收益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的有()。
A领用的用于出借的新包装物成本
B领用的用于出租的新包装物成本
C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D随同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E出租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2.下列各项中,符合收入会计要素定义,可以确认为收入的是()。
A出售无形资产收取的价款B出售固定资产收取的价款
C出售原材料收取的价款D出售长期股权投资收取的价款
E出售低值易耗品收取的价款
3.下列科目中,用以反映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的有(A库存商品B发出商品
C委托代销商品D受托代销商品
E商品进销差价
4.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能够可靠计量应同时满足的条件有()。
A合同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B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C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D收款的日期能可靠地确定
E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对方
5.工业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包括()。
A包装物租金收入B转让专利使用权收入
C股利收入D处置无形资产收入
E提供运输劳务收入
6.期间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直接计入损益的费用。一般而言,它()。
A容易确认其所归属的产品B容易确认其发生的期间
C难以判别其所归属的产品D不易确定其发生的期间
E难以提供明确的未来利益
7.期间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直接计入损益的费用。一般而言,它()。
A.容易确认其发生的期间B.不易确定其发生的期间
C.难以判别其所归属的产品D.难以提供明确的未来利益
E.容易确认其所归属的产品
8.下列各项支出在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的项目有()。
A安装固定资产的工人薪酬B广告费支出
C董事会会议费D专设销售机构的折旧费。)
E预计产品质量保修费
9.下列各项业务中,应计入财务费用的是()。
A购货方获得的现金折扣B购货方获得的销售折让
C购进货物开出的带息商业汇票利息支出
D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辅助费用
E接受外币资本投资时发生的折算差额
10.下列费用中,应计入销售费用的有()。
A委托代销商品支付的手续费B出借包装物的摊销
C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D业务招待费
E工业企业采购材料发生的运输费
12.下列事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有()。
A处置固定资产利得B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利得
C金融资产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D收到的税收返还
E确实无法支付按规定程序转销的应付账款
13.“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用来核算()。
A“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B“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本期发生的亏损额
C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
D企业累积的未弥补亏损
E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的数额
四、业务题
1.甲公司本月销售情况如下:(1)现款销售A产品10台,售价总额100 000元(不含增值税,下同)已入账;(2)销售需要安装的B产品2台,售价总额150 000元,款项尚未收取,商品发出尚未安装,安装工程构成销售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3)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C产品4台,合同售价总额为6 300 000元,现销价格为6 000 000元,第一期款项2 100 000元(不含增值税)已收到入账;(4)销售附有退货条件的D产品2台,售价总额300 000元,退货期3个月,退货的可能性难以估计。
要求:甲公司本月应确认的销售收入是多少。
2.某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产品售价为不含增值税价格。2007年12月该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2月5日,向甲企业赊销产品500件,单价为15 000元,单位销售成本为10 000元。
(2)12月20日,乙企业要求退回本年2月份购买的20件及2006年购买的16件产品。
该产品销售单价15 000元,单位销售成本为10 000元,其销售收入已确认入账,货款已收取。经查明原因,同意乙企业退货,并办理退货手续和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3)12月25日,甲企业提出12月5日购买的产品质量不完全合格,经协商同意按销售价款的10%给予折让,同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3.某企业于2007年11月10日接受一项产品的安装业务,安装期3个月,合同总收入450 000元,至年底已预收款项330 000元,实际发生成本210 000元,估计还会发生90 000的成本。
要求:计算2007年应确认的收入及结转的成本,同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4.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销售的产品为应纳增值税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7%,产品销售价款中均不含增值税额。甲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25%。
该企业20×8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销售A产品一批,产品销售价款为800 000元,产品销售成本350 000元,产品 已发出,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到购货单位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
(2)收到乙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退回的B产品一批,并验收入库。甲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了退货款,并按规定向乙公司开具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该退货系甲企业20×7年12月20日以提供现金折扣方式(折扣条件为:2/
10、1/20、n/30,折扣仅限于销售价款部分)出售给乙公司的,产品销售价款为40 000元,产品销售成本为220 000元。销售款项于12月29日收到并存入银行。
(3)用银行存款支付发生的管理费用67 800元,计提坏账准备4 000元。
(4)销售产品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2 100元,应交的教育费附加900元。
(5)计算应交所得税(假定甲企业不存在纳税调整因素、也不涉及暂时性差异)。
(6)结转本年利润(甲企业年末一次性结转损益类科目)。
(7)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8)按净利润的40%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9)结转利润分配各明细科目。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甲企业20×8经济事项的会计分录。
第四篇: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辅导-财务会计讲义第九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九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及其账务处理(记忆)
1.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
(1)某些情况下,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销售商品需要延期收取价款,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
①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
借:长期应收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未实现融资收益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②每期收到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
同时,按期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2)销售折扣与折让
①现金折扣,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②商业折扣,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③销售折让。对于销售折让,企业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通常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已确认收入的销售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销售退回
对于销售退回,企业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①对于未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企业应按已记入“发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金额,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发出商品”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应按计划成本或售价记入“库存商品”科目,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②对于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退回的,企业一般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成本。如该项销售退回已发生现金折扣的,应同时调整相关财务费用的金额;如该项销售退回允许扣减增值税额的,应同时调整“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的相应金额。
③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当按照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二、提供劳务收入(记忆)
(一)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1.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在实务中,如果特定时期内提供劳务交易的数量不能确定,则该期间的收入应当采用直线法确认,除非有证据表明采用其他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完工进度。(重点掌握)
当某项作业相比其他作业都重要得多时,应当在该项重要作业完成后确认收入。
通常,企业在与交易的其他方就以下方面达成协议后,表明能够对交易的结果作出可靠的估计:①关于一方提供劳务和另一方获得劳务的强制执行权;②进行交换的对价;③结算的方式和条件。(掌握这三个内容,很可能出客观题)
完工百分比法下,收入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本期确认的提供劳务收入=收入总额×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本期确认的提供劳务成本=预计成本总额×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成本
2.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处理
企业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应当按照已经发生的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应当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记入主营业务成本),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1)发生劳务成本时
借:劳务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2)预收劳务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3)确认收入和成本时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
(三)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混合业务
企业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或协议既包括销售商品又包括提供劳务时:(客观题,掌握)
(1)如果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能够区分且能够单独计量的,企业应当分别核算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将销售商品的部分作为销售商品处理,将提供劳务的部分作为提供劳务处理;
(2)如果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企业应当将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全部作为销售商品进行会计处理。
(四)特殊劳务交易(记忆,注意客观题目)
1.安装费,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安装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安装工作是销售商品附带条件的,安装费在确认销售商品实现时确认收入。
2.宣传媒介的收费,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广告的制作费,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3.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在相关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收费涉及几项活动的,预收的款项应合理分配给每项活动,分别确认收入。
4.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只允许取得会籍,所有其他服务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费的,在款项收回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能使会员在会员期内得到各种服务或商品,或者以低于非会员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5.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尚未确认的特许权费收入,通过“预收账款”科目核算。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记忆)
使用费收入的处理(注意客观题目)
使用费收入应当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1)如果合同或协议规定一次性收取使用费,且不提供后续服务的,应当视同销售该项资产一次性确认收入;
(2)如果合同或协议规定一次性收取使用费,但提供后续服务的,应在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3)如果合同或协议规定分期收取使用费的,应按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收款时间和金额或规定的收费方法计算确定的金额分期确认收入。
四、建造合同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建造合同概述(记忆)
1.建造合同收入的内容
合同收入包括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以及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两部分:
(1)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即建筑承包商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最初商定的合同总金额,它构成合同收入的基本内容。
(2)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建筑承包商不能随意确认这些收入,只有在符合规定条件时才构成合同收入。
2.建造合同成本的内容
建造合同成本包括从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合同完工后处置残余物资取得的收益等与合同有关的零星收益,应当冲减合同成本。
合同成本不包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但是,为了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如差旅费、投标费等,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且合同很可能订立的,应当予以归集,待取得合同时计入合同成本;未满足相关条件的,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建造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1.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的,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
企业确定合同完工进度可以选用下列方法:(1)根据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2)根据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确定。(3)根据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确定
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是指形成工程完工进度的工程实体和工作量所耗用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不包括下列内容:(掌握)①与合同未来活动相关的合同成本,包括施工中尚未安装、使用或耗用的材料费用。②在分包工程的工作量完成之前预付给分包单位的款项。
确定建造合同的完工进度后,就可以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和计量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和费用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
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费用
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
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应当将预计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合同完工时,将已提取的损失准备冲减合同费用。
【例9-14】
2.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则不能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和计量合同收入及费用,而应区别以下两种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予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合同费用。
(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确认合同收入。
3.企业自行建造或通过分包商建造房地产,应当根据房地产建造协议条款和实际情况,判断确认收入应使用的准则。
(1)房地产购买方在建造合同开始前能够规定房地产涉及的主要结构要素,或者能够在建造过程中决定主要结构变动的,房地产建造协议符合建造合同定义,企业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确认收入
(2)房地产购买方影响房地产设计的能力有限(如仅能对进本设计方案做微小变动)的,企业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14号——收入》中有关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
五、期间费用(记忆)
(一)管理费用
1.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经营租赁费、折旧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二)销售费用
1.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六、所得税费用
(一)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1.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在税前列支的金额,用公式表示如下: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在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资产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2.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予抵扣的金额。即:
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教师提示:对于担保形成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相关支出不属于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必要支出,因此不得税前抵扣。此时,该项预计负债未来可抵扣金额为0,则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两者之间没有差异。
3.暂时性差异的类型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可将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教师总结】关于暂时性差异的掌握方法
方法1:记忆法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①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②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①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②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方法2:公式理解法
(1)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未来可抵扣的金额
通俗的说法:资产的账面价值,可以视为收入,而资产的计税价值,可以视为成本费用。
收入-费用>0,产生利润,应当纳税。
收入-费用<0,产生亏损,抵减税款
(2)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结论:一般而言,负债要么不产生暂时性差异,要么产生的是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但交易性金融负债,即可能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也可能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确认和计量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3)企业合并中,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整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等。
(4)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资产负债表目,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企业不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折现。
【例9-17】
(三)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1.所得税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其中:
(1)当期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税率(即企业汇算的应交所得税的总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2)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减少)
2.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一般情况下→利润表(所得税费用)
企业合并→调整商誉
确认时计入权益的交易→计入权益
【例9-18】
第五篇: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练习题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在委托其他单位代销商品的情况下,在视同买断代销方式下,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时间是()。
A、发出商品日期B、受托方发出商品日期
C、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日期D、全部收到款项
2.下列各项,可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是()。
A、分期收款销售商品B、在同一会计开始并完成的劳务
C、委托代销商品D、跨越一个会计才能完成的劳务
3.某企业于2002年9月接受一项产品安装任务,安装期6个月,合同总收入20万元,预收款项4万元,余款在安装完成时收回,当年实际发生成本6万元,预计还将发生成本4万元。则该企业2002确认收入为()万元。
A、8B、12C、20D、0
4.为促进销售额的增长,某企业在2002年初设立了销售部,各分厂的产品都售给销售部,再由销售部对外出售,各分厂和销售部的销售收入均按市场价格计价。当年各分厂销售收入总额为150万元,销售部的销售收入为100万元,该企业当年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为()万元。
A、150B、100C、250D、50
5.A公司对家电产品实行“包退、包换、包修”的销售政策。2002年,该公司共销售家电产品200万元(不含增值税)。根据以往经验: 包退产品占2%,包换产品占1%,包修产品占3%。则该公司2002年应确认的收入金额为()万元。
A、196B、200C、198D、188
6.企业发生的违约金支出应计入()。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财务费用 D、其他业务支出
7.下列项目中,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销售企业应当作为财务费用处理的是()。
A、购货方获得的现金折扣B、购货方获得的商业折扣
C、购货方获得的销售折让D、购货方放弃的现金折扣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有()。
A、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B、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C、违反经济合同的罚款支出D、因债务人无力支付欠款而发生的应收账款损失
E、盘亏固定资产净损失
2.下列哪些项目属于营业外收入核算的内容()。
A、固定资产盘盈收入B、无法归还的应付账款
C、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D、接受现金捐赠
E、债务重组收益
3.下列项目中,应作为营业费用处理的有()。
A、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B、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C、出租包装物的摊余价值
D、出借包装物的摊余价值
E、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4.下列税金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房产税B、耕地占用税
C、车船使用税D、印花税E、土地使用税
5.下列项目中,应计入营业费用的有()。
A、专设销售机构销售人员的差旅费 B、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C、广告费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E、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
6.财务费用的核算内容包括()。
A、销货单位发生的现金折扣 B、利息支出
C、诉讼费D、购货单位享受的现金折扣
E.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7.下列项目中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有()。
A、固定资产盘亏B、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C、水灾损失D、处理生产用固定资产损失
E、债务重组损失
8.工业企业交纳的下列各种税金中,可能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有()。
A、增值税销项税额B、消费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D、印花税
E、营业税
9.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列项目中不应确认为收入的有()。
A、销售商品收取的增值税B、出售飞机票时代收的保险费
C、旅行社代客户购买景点门票收取的款项 D、销售商品代垫的运杂费E、销售商品收到的货款
10.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收入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同一会计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公司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各月收入
B、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时,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
C、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在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情况下,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D、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的合同成本预计不能收回时,公司应将已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不确认收入
E、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的合同成本预计不能收回时,公司应将已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并按已经发生的成本确认收入。
三、判断题
1.如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就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2.对于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如果不能合理确定退货的可能性,应在售出商品的退货期期满时确认收入。()
3.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都是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因此,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4.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不同,本期发生的管理费用直接影响本期损益,而本期发生的制造费用不一定影响本期的损益。()
5.任何制造企业在月份终了时,制造费用账户都无余额。()
6.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直接工资,因而应将其计入产品成本,而不计入期间费用。()
7.报告或以前销售的商品,在报告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如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在终了后四个月内报出)退回,冲减报告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及相关的成本、税金等。()
8.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企业应按产品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
9.企业按规定用盈余公积弥补以前亏损时,应按弥补数额,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10.企业得到减免的增值税不包括在利润总额中。()
四、计算分录题
1.某企业2007年12月18日销售A商品一批,售价50000元,增值税率为17%,成本26000元。合同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买方于12月27日付款。假设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要求:
(1)编制销售过程和收款过程的会计分录;
(2)如果该批产品于2008年5月10日被退回,编制销售退回的会计分录。
2.某企业2007年9月1日,对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 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A公司,A公司已承诺付款。为及时收回货款,给予A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如下:2/10,1/20,n/2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5万元。9月19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扣除所享受现金折扣金额后的款项,并存入银行。11月2日,收到A公司来函,要求对当年9月1日所购商品在价格上给予10%的折让。经查核,该商品外观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了A公司提出的折让要求。当日,收到A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局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支付折让款项。
要求: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3.甲公司2007年3月1日与客户签定了一项工期为1年期的劳务供应合同。合 同总收入为100000元,预计合同总成本为80000元。至2007年12月31日,实际发生成本64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一次性收到客户支付的劳务款75000元。甲公司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百分比确定劳务完成程度。要求:
(1)计算2007年12月31日的劳务完成程度
(2)计算2007应确认的劳务收入
(3)分别编制发生劳务成本、收到客户支付的劳务款、确认2007劳
务收入和劳务费用的会计分录。
4.A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有关资料如下:
(1)2008年11月30日该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1,500元。
(2)该企业2008年12月发生发下经济业务:
(一)购进原材料一批,价款1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二)销售给B公司产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售价为300,000元,收到B公司交来面值为351,000元的银行汇票一张,销售成本为200,000元。
(三)报废旧设备一台,原值为65,000元,已提折旧为60,000元,发生清理费用1,000元,取得残值变价收入为2,000元,有关款项已通过银行结算。
(四)B公司提出本月购买的产品中,有100,000元的甲产品质量不完全合格,要求在价格上给予40,000元的折让,经查明,符合原合同约定,同意B公司的要求,并办理退款手续和开具经字发票。
(五)于2008年8月1日为客户研制一项产品,工期为6个月,合同收入为330,000元,到2008年12月31日已发生成本220,000元,已预收账款200,000元。预计开发完成此项产品总成本为250,000元。年末经专业测量师测量,产品的开发程度为85%。
(六)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管理费用18,430元
(七)计算本月应交增值税
(八)分别按应交增值税的7% 和3%计提本月应交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要求:
(1)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2008年12月本企业的利润中下列项目金额(列出计算过程)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5.甲企业2008年利润总额 为9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数为200万元,年末数为3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数为100万元,年末数为300万元。要求:
(1)计算甲企业2008应交所得税额
(2)计算甲企业2008递延所得税
(3)计算甲企业2008所得税费用
(4)编制甲企业2008所得税费用
(5)计算甲企业2008实现的净利润
(6)编制甲企业年末结平“所得税费用”科目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