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6:5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第一篇: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一.实地调研对象: 郑州大学新校区建筑系馆 二.调研内容: 1.建筑概况:

郑州大学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郑州大学建筑学院2007年建筑系馆竣工,总共六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有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三个专业。建筑学专业每年级60人,城市规划专业每年级30人,艺术设计专业每年级30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城市规划与设计两个硕士点每年级硕士生25人。教学楼配置专用的绘图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还设有学生交流空间、学生作业作品展示室、评图室,设施齐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学院现设建筑技术实验室,由5个专业实验室组成: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建筑构造实验室、计算机室。2.基地周边情况

在工科园的西北方是科研大楼,合院式布局,自成一体。在基地内原先就有一个锅炉房,并且不能拆除,从建成的效果看,它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基地的西南方是电子、物理、化学实验楼组成的组团,呈四合院布局,该处位于校前广场的东北,西邻行政办公楼,地位突出,为了顺应人流方向,在方形合院的对角线上形成一条45度的斜轴,从而把校前广场的人流自然、顺畅地引导至工科园区。

穿过这条斜轴,便可看到从南向北依次是化工、建筑学、土木、机械等四个院系组成的组团。这四个系馆组合在一起由连廊连在了一起。三:主入口分析

在组团的西侧设置了一个月牙形的水池,四栋建筑的端部沿着一条弧线布置,从而分出了前后层次。在弧形水池的东侧,有一个低矮的自行车车库,于是形成了一个曲线形式的界面,借此将四栋建筑连成一个整体。在组团入口出的左右分布着四根直径一米左

右的柱子,上面刻有院系名称,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入口处是一个黄色的框架,起着门的作用,界定了内外空间,同时也起着框景的作用,明亮的黄色与后面的灰色的建筑主体形成对比,也与楼梯处的黄色体块相呼应。入口的两侧有架起的平台,平时同学们可以在上面进行一些活动而不受到行人的干扰,平台下面则可以用于存放一些物品。进去之后便是建筑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之间的连廊,左边是建筑学院,右边是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系馆主体建筑的二楼展示空间出挑的不规则的曲面形成入口的雨棚不仅使主入口凸显出来,更使建筑系馆的恢弘大气显现出来。

四:建筑造型分析

从整个建筑组团上来说,习惯的建筑群体有序组合成整体,高低错落,形成整体有序的立面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丝毫不显得杂乱无章。

单从建筑系馆来说,整个建筑的呈长方形,有

六层楼高。其中的一角仿佛是被利斧削掉,用呈锐角三角形的“格架”连上,让建筑的一角变成了梯形,这样既让建筑有了变化,同时也保证了整个建筑的整体性没有被破坏,并且与弧形的水池边界达到契合。虚空的一角,一个平面梯形的柠檬黄色的像是一跟柱子连接着三角形的框架与建筑主体,“柱子”比建筑

主体要高,这样整个建筑显得不是那么平,增加了很多灵活性,打破了方盒子的死板。楼梯间其本身为弧形,而用规则的成角度的三角形“格架”将其限定之后,使得方与圆、实与虚、玻璃与钢筋混凝土形成强烈的对比,却又相互融合。这样的立面形式,充分利用建筑本身,而不做过多的矫饰,使建筑更具有真实感,增添了不少情趣。

五:功能分区与人流组织

建筑共有六层,整个建筑整体布局功能明确、合理,中间的直跑楼梯连通1、2、3层,分散高楼层下来的人流,避免拥挤4、5、6层主要通过两侧的楼梯上去。

建筑中间是两部首尾相连的直跑楼梯形成的贯通六层的天井,上下贯通,一直延伸到屋面之上,从而形成了一条虽然狭窄但却颇有活力的“一线天”式的竖向空间。不仅在大厅中起到引导作用,而且为北侧的教室的采光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天井上方是玻璃与钢筋框架形成的天窗,不仅在外形上富有动感而且为建筑内部提供了光照,使四、五、六层的走廊显得开敞明亮。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交流空间,学生不仅可以和同层同学交流,也可以通过中庭和楼上楼下的同学交流,也是老师和学生在走廊上放松心情的空间。

一层中有一个面积中等的展厅以及摄影教室、模型制作室、实验室等,东南方向主要是图书及期刊借阅室。

二层共有五部楼梯连接着上下各层,在长方形平面内大部分区域是展览厅,陈列了各个年级的作业成果,还有一部分区域是多媒体教室、档案室和研究室等,建筑东部及连廊部分有中庭的正方形平面内分

布着研究室、院长、副院长以及教务办公室等,中听

到的两侧是长长的过厅,开窗很大保证了光线的充足

和视野的开阔。三层的平面形状和二层相似,在长方形平面内分布着绘图教室,在正方形平面内主要是研究室、讨论室与多媒体教室。四、五、六层主要是绘图室和研究室,但其平面只有长方形大小,少了中庭的部分。每层设有7间教室,每间教室大约10m*8m大小,设计上充分利用交通空间设置了一些交通休息场所,营造了一种适合学习交流的环境。该建筑在功能分布上把动静区域划分的很明显,作品。另外还有一些小细节,在整个建筑系馆内外,报告厅位于行政管理楼的四楼,是相对独立的空间,因此不会对教学区和办公区产生大的影响。但也不易到达,也不易被找到。人流较多和参观较多的展览区等动区域分布在教学区一、二层,把绘图教室、研究室等相对需要安静的场所分布在较高的三、四、五、六层,布局合理清晰。美术教室放在顶层北向,一方面可以使教室采光柔和,另一方面与讲课教室分开,避免了功能上的干扰。美术教室还很好的利用了天窗采光,解决了教室内侧的采光问题。

在建筑的一、二层各有一个展厅,一层的小型展厅可以作为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的空间场所。二层的中型展厅可以随时展出学生的作业和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空间。另外,走廊设计的宽度比较宽,也可以利用走廊来展示学生

处处可见的黄色或者黑色的充满孔洞的立方柱,它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中心平台的桌椅、搁置方案的平台。这些小构件极富特色,颇有构成感、艺术感,而且很实用。在空间中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使得整个建筑系馆内部显得更加灵动。

在内部空间的端部有很多独立的自由学习、交流空间,不受走道上行人的干扰,学生可以在此进行

交流学习或是其他东西,桌面很大,而且旁边是窗户,光照充足,同学们也可以在此画图。

在人流组织方面,用内庭、廊、楼梯通过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分散人流。廊作为建筑内部的道路,给人方向的指引和传导,人们不仅可以迅速通过,也可以停留、观景。行政区和教学区分开设置楼梯,避免了不同人流的路线冲突而造成的使用上的不变。

六、景观分析

在建筑系馆的西侧是一个狭长的月牙形水池,连接着四栋教学楼。在入口处放置了四根圆柱,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强化了轴线对称的关系。

院系的办公部分从教学楼中抽出来,用一条连廊相连,由此,便形成了一个方形的庭院,在庭院中,设有花坛、水池、椅子,尺度小巧亲切,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可供学生课间娱乐、聊天,其实,抱着一本书在这里读书也别有一番情趣。

七、存在问题

1.展示空间主要位于在建筑的一层入口大厅以及其二层上方,一层主要的大空间用于摆放学生的图纸和模型,二层则搭建了一面面墙体来张贴学生作业,可供老师、学生之间自主交流和学习。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么重要的一个学习空间,这样的设计却让人

感觉不是很舒服,一层、二层过于低矮的建筑高度,让人感觉很压抑。展厅应该给人一种通透、敞亮的感觉,虽然中庭的设置提高了采光度,但是毕竟采光是有限的,并不能满足人观看图纸时的光线亮度及舒适度。

从二层看 入口门厅

2.建筑的造型是为了与周围的院系楼产生韵律与统一的感觉,虽然简单明了却在某些方面不具有建筑系馆的要求,虽然具有现代感却缺少文化底蕴,不能体现郑大历史的源远流长以及中原文化的传统特色。

3.因为有天窗的缘故,整个建筑系馆内只有横向的通风且通风口较小,身处在建筑系馆内,感受不到自然风,如果将中庭空间天窗打开形成竖向通风,就可以很好改善通风不利的现象。

筑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体会到了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之后的建筑系馆的设计提供了设计的素材。

4.研究室形成的走廊由于两侧墙体的封闭性,显得阴暗,不能够发挥很好的引导人流的作用。

八:感想

通过实地调研我知道了建筑系馆与普通的教学楼差别还是很大的,它多了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空间,需要更为开放的工作和交流空间空间;建筑系馆不仅仅是教学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和迸发创作灵感的场所,因此在设计中不仅要满足功能方面的要求,更要尽可能得事建筑富有变化,增加更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总结:通过这次调研郑大建筑系馆初步了解了建筑系馆内部功能区 的划分,了解了教学区、作品展示区、教学辅助区之间的联系,对建筑的立面、建

第二篇: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建筑学系教学楼的室外空间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筑环境仅仅是提供一个舞台、一个背景,学生、师生才是真正的演员和主人。这是校园环境设计的基点。学生在广场或廊下,或坐,或立,或沉思,或争论,充分显示了校园空间的生机和活力。校园教学楼室外环境的舒适美观和整体的和谐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活力、想像力和灵感有利于教育人、净化人、塑造人的育人功能的发挥。“寓教于境,寄情于景”充分发挥建筑在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非语言教化作用。建筑系教学楼室外空间环境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学生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学生在空间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场所或景观不是让人参观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应特别注意环境规划尺度的宜人性,多层次性,增加环境空间的安全感、领域感、归属感、舒适感和人情化。

(2)隐语作用的原则 建筑学是一门充满创造力的学科。教育的目标应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与广泛的交流。倡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仅靠有限的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室外空间应体现具有“第二课堂”的意义,并为师生提供休憩、学习、思考、交流与互动的空间。因此对室内外空间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有效的引导学生的行为以达到隐性课堂的作用成为教学楼 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设计重点。(3)整合性的原则 在对教学楼进行规划设计时,应使建筑空间与周边环境构思统一进行,使环境各元素与建筑之间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作为校园建筑都应关注整体校园环境的协调,力求尊重校园的整合性,将自身作为校园的一个元素和谐地融入到校园中,却又不失个性的塑造。整合性是个动态的概念,应考虑人在行进过程中功能层面的需求与变化,连续性视觉意象的层次、节奏与变化。

(4)生态化的原则 对生态的追求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良好的自然生态对于营造一个可居、可憩、可读、可思的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书香环境,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而且美好的自然生态给人的记忆印象之深有时超过了建筑个体。注重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发挥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作用。

外部空间的概念

外部空间理论是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建筑理论观中最富独创性的,是他在融汇了当今世界的空间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得出的空间论,同时也是方法论。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曾这样解释其涵义“建筑外部空间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它是一种从自然当中限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建筑外部空间与建筑实体的依存关系从建筑产生开始便存在。自古以来,建筑外部空间就与实体相互作用着,形式上犹如砂型与铸件,互为镶嵌内容上更象兄弟,互相支持,这正是建筑环境本质的体现。

教学楼的外部空间必然是针对教学建筑而言的,外部空间与建筑物本身密切相关,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教学楼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上,常常有目的创造了许多功能意图明确的空间,真正的教学楼建筑外部空间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由于使用而形成的一种工具,应具有优秀的空间内在质量和丰富的尺度,并特别宜于户外活动。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

现在的教学楼建筑无论是在新建的大学校园内,还是老校园内建设,也无论是新建、扩建还是改建,它们都处于特定的环境中,面临着自身的定位与塑造新环境空间的双重任务。教学楼外部空间设计,实际上就是运用建筑形体及其他环境景观构成要素,如地形地貌、山水植被、光色等等,进行空间组合,使在体量、尺度、造型形式乃至质地肌理等方面大小高卑、远近离合、主从虚实、阴阳动静等变化,都能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感受效果上,特别是视觉感受效果上,引起审美愉悦,并臻于艺术上的完美。归纳起来其任务就是处理好教学建筑与建筑基地上的其他建筑、场地、道路、绿化、环境小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与更大范围的周围环境相协调。

案例分析:郑州大学建筑系馆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为建筑学院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与条件。郑州大学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建筑系馆位于理科园之中,建筑造型符合整个理科园的建筑风格。、院图书资料室

建筑学院图书资料室位于院楼一层,建筑面积321㎡,分为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档案室三部分。拥有建筑类及相关类别的中文图书7100余册,外文图书2868册;藏有建筑类及相关专业中文过刊2148册(含合订本),外文过刊3132册。图书资料室订阅的中文期刊81种,外文(包括英、日、德、法等语种)专业期刊20种。并备有齐全的建筑法规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院图书资料室全部开架,全天对师生开放,图书利用率高。

档案室藏有专业幻灯片41475张、照片和教学录像带、光盘300余册(盘)以及相关教学文件和五年的学生作业。

2、教室情况

建筑学院教学楼和教学行政管理楼位于郑大新校区工科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教学楼配置专用的绘图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还设有学生交流空间、学生作业作品展示室、评图室,设施齐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建筑主入口空间意境的营造

建筑系楼由于其特殊的功能要求,建筑本身往往具有教化的功能。其主入口空间意境的营造,应在注重整体校园人文环境塑造的同时,创造出开放的、亲切宜人的环境氛围,并努力构建出具有一定稳性作用的多样的交流空间。对教学楼建筑入口的处理可以用植物的构建、台阶的起伏。栏杆的分割等等方法加以对空间的限定和组织,丰富空间层次,增强空间变化,形成轻巧的室外空间品质,使建筑入口空间

生动活泼。

建筑的出入口部分,既是室内空间的过渡空间区域,也是室内空间的继续和延伸,它既有功能上的要求,也有艺术处理上的要求。此外,门厅出入口部分还需有较好的天然采光和一定的照明措施,以满足要求。

例如郑州大学新区建筑学院主入口设计。两边的四个大柱子和黄色的框架,起到主入口导向的作用,柱子上的字体也是其更加丰富。主体建筑不规则曲向的雨棚不仅使主入口凸显出来,更使建筑系馆恢弘大气显现出来。广州大学建筑学院入口的设计原则运用许多建筑外部构建,如室外构建的穿插,楼梯,连廊等等,这些建筑外部构建都配合主题教学楼精心设计,并用形成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的景观设计,使其达到美的创造意境,并体现校园外部环境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1、平面空间:

公共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组成虽然繁多,但概括起来,可以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右图为深圳大学建筑系馆平面图,由图分析可知主要使用空间为教室,设计室,展览评图室,图书资料室,模型制作室,教研室等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空间为门卫室,卫生间等辅助使用空间。交通空间为门厅中的大跨度的楼梯及作为疏散用的建筑两端的双跑楼梯。空间的使用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主要使用部分与次要使用部分之间;辅助部分与辅助部分之间;楼上与楼下;室内与室外之间…,都离不开交通联系部分。更确切地说,一栋建筑是否合用,除需要充分考虑使用空恰当的布置之外,还应考虑使用空间与交通空间之间的配置关系是否适当,交通联系是否方便等。交通联系空间的形式、大小和部位,主要取决于功能关系和建筑空间处理的需要而定。深圳大学建筑系馆教室使用的建筑空间和学生主要使用的教室之间是作为两个不同的分区存在的,使用空间互不干扰,且都有各自的疏散楼梯,在交通流线上没有交叉。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流线的设置都考虑了使用空间的分配和布置。

2、庭院空间:

庭院是由建筑与建筑或建筑与其他界面维和而成的,是建筑景观相互融合的空间。庭院空间是建筑景观在功能上的融合场所,同时也是师生宁静的学习交流场所。庭院内部的景观讲究“因地制宜”,选择自然式布局绿化,或通过人为环境布置些雕塑、休闲设施等环境小品营造庭院宁静轻松的氛围。如深圳大学建筑系馆形体凹处恰好形成了一个天井式的庭院空间,此庭院的设置是由建筑自然维和而成的空间形式,不仅满足了人们休闲的作用,而且提升了建筑室内使用空间的自然采光。

3、中庭空间:

中庭与庭院的功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分。中庭空间的设置不仅活跃了建筑室内空间提高了建筑的采光,也是建筑垂直交通和交流的一部分。郑大新区的建筑系馆,六层通高的中庭再加上楼顶的透明的屋顶材料,使刚进入系馆的我们感到似有灯光从上面照射下来。中庭的设置不仅提高了教室的采光度,也增了学生的交流空间,学生不仅可以同层的同学交流,还可以通过中庭和楼上楼下的同学交流,同时也是老师和学生走廊上放松心情的空间。

4、评图空间:

评图空间的空间特征及其设置方式

评图空间往往作为系楼的教学空间的重要之重,在形态上除考虑悬挂图纸和摆放模型,还兼有作品展示的功能。评图空间普遍具有较为开敞、通透的空间特征,目的是鼓励交流和观摩。如郑州大学建筑系馆,建筑一层人口大厅处主要的大空间用来摆放学生的图纸和模型,二层空间则是建设了一面面的墙体来张贴学生作业,可供学生去自主交流和学习。但是作为一个对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学习空间,郑大新区的建筑系馆评图空间的设计不是让人感觉很舒服,一层二层过于低矮的建筑高度,是整个空间感觉很压抑,光线不足,虽然中庭的设置提高了采光量,但是仍旧不能满足观看图纸时的光线亮度及人们感觉的舒适度。

四、有机的整体

系馆建筑的造型风格在这里是相对无关的问题,又如教学建筑的交流空间要求、艺术氛围的营造等,各种评价尺度都保持对系馆建筑的约束力。建筑系馆正如建筑师的私宅,外部形象经常是单纯而朴实的,精彩的匠心独运于内部空间。

在基本建造逻辑的前提下,用建筑系馆本身的物质实体和空间潜力去创造可以被发现和体验的实物教具,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装饰的手段来实现教具展示;也不是如展览会一样展现各种建筑的基本元素或构件的模型,而是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最终的设计产品。建筑系馆空间本身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形态,作为一个建筑教育的场所,其空间内容和组织应同时具备感知和认知这一教育学行为的特殊角色,即建筑系馆内的空间形态和空间序列的实例,作为现实的刺激物经由学生直接地亲历感受,可以便利地、经常性地获得建筑空间的经验。建筑系馆作为教具的意义之一是提供典型的、足尺的、可亲历的空间实例。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中提供体验和理解各种空间的场所。如直墙、斜墙和“非线性”造型的对比、不同高宽纵尺度与比例的空间造型、各种“行为的流线”和“空间的流动”的展示,各种宽度的走廊空间,环境空间和建筑空间的关系,空间尺度的情感因素等。

更复杂的细部要素还可以包括诸如室内外光影、窗洞形式与遮阳类型、不同的“窗地比”效果实例;建筑材料本体颜色与建筑色彩的产生;材料的实际使用与材料样本间;常见坡道的实例,各式造型、结构与坡度的楼梯等,凡此有关建筑之空间的诸多概念都可以在系馆建筑物中直观地表现出来。

如此说来,教具就是系馆,系馆就是教具。

通过这次的实地建筑调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使我对建筑系馆的概念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各种实用功能分区,空间尺度,建筑形式,空间组织形式都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次的调研对我的建筑系馆设计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篇:建筑系馆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调研报告

一、建筑系馆的概述:

建筑系馆是供5年制建筑学学生学习使用的集教学教室、办公室以及各种辅助用房为一体的教学楼。

作为高等学校最重要的硬件设施,建筑系馆的形式与发展对高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系馆是培养建筑师的摇篮,是学生了解建筑的第一个出发点,它的形式与空间构成,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建筑的认识和理解。空间是建筑存在的前提,建筑正是人们对空间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建筑系馆的空间设计不仅要满足人心理和精神的需求,同时要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建筑空间,实现人与环境的天人合一。

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它不能脱离人特别是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建筑系馆是为教学、科研、学术交流、行政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提供场地的综合的空间环境,应该以学生和老师们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特征和需求为指导思想。

二、经典实例分析:

A、湖南大学建筑系馆

1、名称:湖南大学建筑系馆

2、概述:湖南大学建筑系馆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一层。设计者采用“抓大放小”的办法,以“结构体系-围护体系”“交通体系-空间体系”为焦点展开设计,主要保证公共空间与交往空间。功能用房则多以灵活轻质隔断进行分隔。

3、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单纯的课堂授课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需要更为直接更为自由的与老师及同学交流,课外所学甚至大于课堂授课,而老师同样希望能够在课外增加与学生见面的机会。由此,设计者将传统的教授功能从教室延展到公共空间,通过空间序列的公共空间的串联,使人在行进中尽可能多的碰面,同时又有场所的设施支持见面后的交流。避免单一尽端式的公共空间,强调人在单纯空间中的运动和交叉,空间能为教与学的互动提供可能。

造型:立方体:通过对立方体的切割和复合处理可以强化建筑系馆的形象特征,借助穿插的形体,变化的光影,流动的影象来塑造多维的空间。

墙:墙可以承载光影。通过墙的阻隔,分割的屏蔽外界的喧器与繁杂。由于基地南北窄而东西宽,考虑北向为学校主要道路,喧嚣异常。设计者通过北面的整体实墙来构筑强制性的心理及视觉屏障,同时营造一种过渡场所。

4、下面是湖南大学建筑系馆的一些照片:

B、郑州大学建筑系馆

1、名称:郑州大学建筑系馆

2、概述: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郑州大学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建筑学院教学楼和教学行政管理楼位于郑州大学新校区东侧的工科园内,其北侧是化学工程馆,南侧是土木馆。各个专业的系馆之间又有透明连廊相连,在交通上形成一个整体,紧密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建筑系馆由A楼、B楼、C楼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建教学楼配置专用的绘图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还设有学生交流空间、学生作业作品展示室、评图室,设施齐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学院现设建筑技术实验室,由5个专业实验室组成。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建筑构造实验室、计算机室。

3、a、周围环境 :

郑州大学建筑系馆位于工科园中心偏北位置,西侧是一个弓状的水池,中间有一条路通过,道路两旁矗立着四根代表着工科园中四个院系专业的水泥柱。南侧几米处有一个醒目的明黄色的高大门框,透过门框望去,建筑系馆的C楼赫然出现在眼前,严肃端庄,弧形的体量由方形的水池半环绕着。在系馆的西侧,有一个贯穿整个工科园的条状平台,半层高左右,成反弓状将工科园的西侧环绕在臂膀之中,不仅像一条丝线将四幢楼相连,更在交通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表皮为清水混凝土,整体颜色为灰白色,在楼梯部位做了竖向构造设计,并涂以明亮的黄色涂料,借此 点亮整座系馆楼。建筑系馆与土木馆围合成了一个庭院,庭院中心的花坛是两个相互套嵌正方形的形状,建筑附近也都有几何形状的绿化,并且安放了石凳供同学们休息。同时,建筑系馆的ABC三部分建筑与连廊一起又围合成了一个小庭院,连廊的一层是贯通的,使着一大一小两个庭院彼此隔开独立又在空间上流通。

b、入口与外部环境:

郑大建筑系馆主入口的设计独具匠心,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四根直径一米左右的柱子,对称分布在入口两侧,上面刻有院系名称,既能起到路标的作用,同时也引导作用。入口处的巨大黄色框架起着门的作用,他就是一个边界,界定了内外空间,同时他也起到了一个框景的作用,其明亮的黄色与背后的灰色建筑对比强烈,同时呼应楼梯处的竖向黄色体块。月牙形的水池、圆形的柱子与棱角分明的主体建筑相互柔和,相得益彰。整体设计有别于其他工科系馆,却又遥相呼应。建筑系馆内部入口设计较简单,在这里彭一刚老先生,设计了一个折线型的雨棚,对入口进行烘托,虽然简单但是和建筑主体的清水混凝土设计很协调。

c、功能分区与人流组织:

郑大建筑系馆的一层是实验室,二层是多媒体教室,三层到六层为教室,办公用房位于建筑东部及连廊部分,能分区明确。为了采光的需要,在设计中引入了光庭,所有的教室等主要功能用房都围绕光庭布置。一二层的光庭南面部分是展览庭,供各年级学生学习交流和展览使用。在中庭设置了一部一跑楼梯,分散高楼层下来的人流,避免拥挤。每层设7个教室,每 教室约10m*8m大小设计上充分利用交通空间设置了一些交流休息场所,努力营造一种适合学习交流的环境。在人流组织方面,由于辅助用房较集中一二层,和其他层的东部,在东部又增加了一部楼梯,这样人流就很好的分开了。

4、下面是郑州大学建筑系馆的一些照片:

三、实地调研分析:

1、名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大楼

2、概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大楼于2006年9月竣工并开始使用,整栋大楼地上九层,地下两层。设计大楼在保持与美院、建筑学院、中英合作项目组成。加上来访人员众多,楼内的导视设计就显得尤为重。在设计过程中力求将各个学院的位置信息准确传达给来访者,让人感到清晰,快捷。

当走进设计大楼,导视系统给人的感觉不应该是简单呆板的信息堆积。而应该带给参观者富有艺术气息的、人性化的引导。中央美院设计大楼的整体色彩是灰色调,深沉优雅。富有活力的橙色作为美院其他建筑的楼号标识色彩,丰富了美院整体建筑的视觉感官性。将橙色眼用于设计大楼导视系统既吻合美院的整体风格,又愉悦了内部空间的气氛,清晰地传达着信息的同时毫无突兀之感。

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大楼地上九层从第一层到第九层,每三层都做了一个竖直空间联通。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有三层高的直跑楼梯,使人感觉视野十分开阔,以此楼梯将一至三层形成竖向联通的空间。上到二层半的时候,楼梯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是通向大楼主体部分的楼梯;右边则是通向右侧连廊的楼梯。最喜欢三层靠窗的连廊,连廊上摆放了沙发板凳桌子,供学生在此探讨设计方案和休息。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在端着咖啡杯喝着咖啡看着书,感觉十分美好,和我们忙碌的设计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到6层则是又做了一个竖向联通,不同的是,这次采用的是两个三层高的中庭,大点的中庭用来学生展览的作;小点的则用来摆放一些娱乐活动设施,其中包括乒乓球桌等。大的中庭较长的两边环绕有连廊,连接着学生的专业课教室,研究室以及办公室等。较短的两边则在靠近中庭的边上设置了楼梯,可以下到中庭里;挨着楼梯是电梯。与电梯隔着一条走廊的则是各种院系的各种办公室。

7到9层则和4到6层没有很大区别。

下面来分析一下他们的专业课教室。他们的专业课教室都是和中庭有一条走廊之隔,休息的时候他们可以趴到走廊上面看一下中庭的作业;也可以区娱乐设施处娱乐一下。挨着走廊的墙体采用了大量的大型低的玻璃窗,室内使用的是活动桌椅,桌子都被拉到了靠近墙体的周围,上面摆放了学生们的模型。站到窗外就可以将室内一览无余,更可以欣赏到学生的各种模型。

4、下面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大楼的照片:

报告厅

四、任务书分析:

1、设计任务:在特定条件下解决某校建筑系教学需要,探讨总建筑面积不超过3000m2规模的建筑系馆设计。重点解决建筑的功能与环境的协调,创作新颖、美观的建筑形式。该建筑系为五年制本科,每级2个班,每班25位学生。教职工25人。

2、设计要求:

a、平面功能合理,流线清晰。总平面布局中,注意处理好出入口与室外环境的关系,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学、办公、辅助等各功能的合理布局,解决好垂直、水平交通;

b、空间组合与建筑造型要体现出教学建筑特点;

c、注意推敲建筑形态与周围建筑的关系,设计符合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并重视室内外环境的设计。绿地率不小于45%;

d、造型与地域环境相协调,并注意突出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色。

3、我的认识和理解:

从所给任务书的基地图我们可以看出,所给基地是一块60m*50m的长方形区域。基地北侧和东侧隔着道路都是该校的教学区;南侧和西侧则是绿化。由于给出了建筑的层数2~4层,故不用考虑新建建筑物会遮挡其他建筑物的问题,南侧是绿化,故也不用考虑建筑物被遮的问题。

我们在设计时就应该多考虑建筑物与校园内原有建筑物在形体上以及色彩上的协调性。同时,建筑物的垂直和竖直的流线以及贯通应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还有就是建筑物的采光通风等方面应满足需求。争取使我们设计出的建筑系馆给建筑系学生以舒适之感,使他们感觉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以上就是我对任务书内容以及地形图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的认识以及对其的理解,相信这对于我的设计肯定是有帮助的。

第四篇: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了解建筑系馆建筑的设计要求,学习功能组织与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建筑造型手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调研方式:1网上与图书馆查阅资料2实地调研 调研时间:2012年4月27号 调研地点:郑州大学 调研内容:郑州大学建筑系馆

一 基本情况:

郑州大学是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 2000 年 7 月 10 日合并而成的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一流、享有国际声望及知名 的综合性大学,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 11 大学科门类的国家重点 大学,是国家首批“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河南唯一的国家 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教育部和地方首个省部共建高校。

建筑学院是郑州大学下属的一个学院,其中有建筑学,城市规 划,艺术设计三个专业。建筑学院现共有教职员工 65 名,其中专业教师 56 名,实验员 2 人,行政管理人员 7 人。另返聘教师 6 人,外聘教师 4 人。建筑学院教学楼和教学行政管理楼位于我校新校区工科园,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教学楼配置专用的绘图教室、实验室、多媒体 教室、学术报告厅等,还设有学生交流空间、学生作业作品展示室、评图室,设施齐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学院现设建筑技术实验室,由 5 个专业实验室组成。建筑物理实验室、建 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建筑构造实验室、计算机室。郑大建筑学院由彭一刚老先生设计建造

二 建筑及其环境

建筑造型及饰面材料:

建筑共有6层,由于它处于工科建筑群之中,为了保持其统一性其在外观造型上与其他学院相比并无独特之处,但其内部环境与空间、光影的变化值得我们借鉴,整体造型基本上和土木工程等系馆一样,如图所示:成长方形布置,与土木工程系 馆共同围合成一个 U 组合。表皮为清水混凝土,整体颜色为灰白色,在楼梯部位做了竖向构造设计,并涂以明亮的黄色涂料,借此点亮整,主入口的设计独具匠心,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四根直径一米左右的柱子,对称分布在入口两侧,上面刻有院系名称,既能起到路标的作用,同 时也引导作用,但个人觉得此处的大柱子显得过于笨重,只突出了工科的理性与力量感但显得太过强硬,给人以生疏感。入口处 的巨大黄色框架起着门 的作用,他就是一个边 界,界定了内外空间,同时他也起到了一个框 景的作用,其明亮的黄色与背后的灰色建筑对比强烈,同时呼应楼梯 处的竖向黄色体块。月牙形的水池在圆形的柱子的两侧,近一步缓解了柱子和方形建筑的强硬感。建筑系馆内部入口设计较简单设计了 一个折线型的雨棚,对入口进行烘托,虽然简单但是和建筑主体的清 水混凝土设计很协调,如图所示。

建筑的整体造型虽然简洁明了,具有现代感但缺少文化底蕴,不能体现郑大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原文化的传统特色,这是该建筑颇为遗憾的地方。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关系:

建筑所处的理工科系楼北面为学校的中心图书馆,西面为公共教学中心,东面为实验楼群,图中为建筑系馆所在的理工科系群楼与东面的实验楼群的鸟瞰图。黄色框架内的u型空间内是同学和部分老师的自行车停放处,在建筑外的马路上可以停放少量汽车,建筑周围并没有设计具体的汽车停放处。

系馆外面靠近门口处有户外阳台,站在上面可以眺望远处的景观也可以进

行一些小型的活动或休息。建筑和土木两个系馆围绕的u型空间中是个小小的庭院,中间有一大片水池,水池前面为一些灌木丛,从而缓解了清水混凝土死板的特性。

功能组织与流线分析:

建筑共有6层,建筑中有俩大亮点,一是建筑中心由于直跑楼梯所形成的贯通六层的天井,不仅在大厅中起到引导作用而且为北侧教室的采光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二是行政办公及研究室所处区域的中庭,中庭两侧的过厅处摆放的有供学生画画与交流的大座椅与板凳,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灵感。

建筑整体布局功能明确、合理,中间的直跑楼梯连通1、2、3层,4、5、6层主要通过两侧的楼梯上去,中间是由于直跑楼梯形成的天井,天井上方是玻璃与钢筋框架形成的天窗,不仅在外形上富有动感而且为建筑内部提供了光照使4、5、6层的过道显得开敞明亮。右图所示为建筑中间的天井与天窗。左面俩张是我实地参观后所绘制的1、2层平面图,一层中有一个面积中等的展厅以及摄影教室、模型制作室实验室等,在小长方形平面内主要是图书及期刊借阅室,从主入口内不能进入,需要从次入口内进入,避免了人流的干扰为阅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层共有5部楼梯连接着上下各层,在长方形平面内大部分区域是展览厅,陈列了各个年级的作业成果,还有一部分区域是多媒体教室、档案室和研究室,在有中庭的正方形平面内分布着研究室和院长、副院长以及教务办公室等,中庭的二侧是二个长长的过厅,开窗很大保证了光线的充足与视野的开阔。三层的平面 形状与二层相似,在长方形平面内分布着绘图教室与美术教室,在正方形平面内主要是些研究室、讨论室与多媒体教室。4、5、6层主要是绘图室和研究室,但其平面只有长方形的大小,少了中庭的部分。

该建筑在功能分布上把动静区域划分的很明显,人流较多和参观人较多的展览区,报告厅等动区域分布在1、2、3层,把绘图教室、研究室等需要相对安静的场所分布在较高的4、5、6层,布局合理清晰;主入口主要是外来人员和学生所进,领导以及部分老师可以通过次入口进,使人流分散开来。

在建筑系馆的参观过程中光影的变化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走进建筑系馆的大 门,首先看到的,或者说是首先 吸引我的就是从天上洒落下来的阳光,这是一个呈带状的天窗,或者我们叫她光庭更合适。穿过展览厅从一个开敞的、明亮的空间进入一个狭长、低矮、昏暗的走道。沿走道向前走约莫二三 十步,在走道的尽头,便是一个宽敞明亮的过厅,我们在其中行走很难料到下个地方在哪里,使看似简单的建筑由于光影的变化而变得神秘莫测,也许这也是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三 参观感想

通过这次实地调研我明白了建筑系馆与普通的教学楼差别很大,它比普通的教学楼多了些特殊的空间,需要更为开放的工作和交流空间;建筑系馆不仅仅是个教学的地方,它更是建筑学学生产生灵感的地方,因此在设计中不仅要满足功能的要求更要尽可能的使建筑富于变化,产生趣味,激发同学的创作灵感。

第五篇: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一、引言

和谐舒适、设计巧妙的校园建筑为学生、教师提供的不仅仅是空间,更重要的是其所营造的精神场所,有利于激发创造力、想象力。建筑所发挥的非语言教化作用,正是其精髓所在。建筑学是一门充满创造力的学科,而提供建筑学学生学习场所的建筑系馆更应该是能够激发创造力的建筑。在这样本身就具有浓郁艺术感的建筑中,所创造出来的作品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不至于使其显得渺小而平凡。

二、实例分析

1、天津大学建筑系馆

“在一般人心目中,限制与创造是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即认为限制必然会妨碍创造,如果建筑师巧妙地加以利用,反而会赋予创造以新意和特点。”天津大学建筑系馆的设计者彭一刚先生在《限制与创造》这篇文章中这样阐述自己的观点。

天津大学的建筑系馆就是在限制条件极为苛刻的情况下进行设计的,基地呈三角形且位于园区中轴线的末端,面对一条长达400余米的的水池,更不必说建筑系馆设计本身的要求。而设计师恰恰就在这样的限制中,突破以往功能决定形态的构思,转而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地形特点入手,确定平面,划分、组合空间,构造体块,然后进一步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2、抄绘方案

此方案立意较为独特,从一棵树出发进而去追寻建筑系馆的设计意匠——在一棵树下,教师不把自己当作教师,学生也不把自己看成学生,这样的一些人,就许多实际问题平等的进行交谈,这才是学校的开端。这个立意使人联想到孔子在杏树下讲学的场景,一棵树所形成的空间,开敞、旷达、自然而富有意趣。这正是精神场所的意义所在。

方案平面构思围绕“庭”展开,一个自然绿化的大庭院和一个开敞明亮的展览中庭。这样就把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单元,用交通空间将各个单元联系在一起,形成单元组合。单元内部功能相近或联系紧密,单元之间关系关系则相对松散。这正是方案的亮点所在,巧妙地里用交通空间将不同功能的区域进行有序的分区,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相互隔离。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突出立意,设计者将大庭院设计为一个以一个大树为核心的具有追寻为学之风、自然的交流活动场所。

另外,方案的人流组织和交通设计也较为独特。在内部设置连廊、中庭、不同人群所使用的楼梯,将人流引导至既定的场所。在外部则在主入口设计直通二楼的宽敞楼梯,将人流直接引导至使用较为频繁的区域,也突出了主入口的位置。

三、实地调研分析

地点:郑州大学建筑系馆 时间:2010-10-13 概况: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和教学行政管理楼位于新校区工科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学专业每年级60人,城市规划专业每年级30人,艺术设计每年级30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城市规划与设计两个硕士点每年级硕士生25人。郑大建筑系馆由彭一刚先生设计,并且和其他的工科学院教学楼联系在一起成为建筑群体,与其他一些院校的建筑系馆有所不同。分析:

1、室外活动空间与教学主体建筑之间的格局

人的活动,作为一种连续的过程,是不能仅仅限制在室内的,它必然要贯穿于室内外。学生由宿舍到不同的道路,再到系馆外部或庭院、入口,这种外部空间与教学主体建筑形成了一种秩序。

对于郑大建筑系馆而言,是以一层层高的月牙状空间包围建筑形成一种半开敞的庭院,月牙状空间兼为存储空间、观景平台、建筑群体联系空间。庭院中心为一活动平台,而行政楼前的水池不仅起到美化环境、活跃气氛的作用,还与入口前的月牙水池相呼应。有机地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与小品之间的关系,使建筑的空间体形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这种室外活动空间与主体建筑的组合方式从总体关系中解决了采光、通风、朝向、交通等方面的功能问题和艺术造型效果,并可做到布局紧凑和节约用地。

2、出入口的布局及不同人流的组织方式

庭院入口前是月牙状的水池和刻有学院名称的路标性柱子。在庭院入口处,设计师用简单明亮的黄色框架将两边联系起来,使内外环境相互渗透的同时也界定了内外空间,也通过这种手段形成了类似于画框的取景空间。系馆入口采用较大体量的折线式雨棚,通过虚实对比烘托

入口。

在人流组织方面,用内庭、廊、楼梯通过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分散人流。廊作为建筑内部的道路,给人方向的指引和传导,人们不仅可以迅速通过,也可以停留、观景。

3、各功能用房的分区、布置方式

教学楼配置专用的绘图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还设有学生交流空间、学生作业作品展示室、评图室。设建筑技术实验室,由5个专业实验室组成——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建筑构造实验室、计算机室。

一层平面 二、三层平面

教学楼一楼设临时展厅、暗室、实验室等,中庭成为核心区域,是组织人流、学生参观展览作品、沟通交流的重要节点。

两个电教室分别二楼和三楼的不对应的区域,并不占据良好的采光面,但三楼的电教室不容易找到。专业教室、讲课教室则划分给班级,分布在主要单元。绘图室、美术教室因使用人数有限设在较高楼层。这些教学用的教室都属于比较传统的空间形式,无论是布局还是空间限定都比较规矩,但通过中庭、连廊等综合于此教学楼中,却不显得呆板。报告厅位于行政管理楼四楼,是相对独立的空间,因此不会对教学区和办公区产生大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较难到达,使用上造成不便,也不易被找到,通常第一次去的人很难轻易的找到系馆的报告厅。

五层平面

4、建筑立面造型

彭一刚先生设计的建筑自有其独特风格,丰富而有序的空间组织,符合形式

美规律的构造形式,合适的色彩。郑大建筑系馆的立面构造也是破费一番匠心的。

首先从群体秩序上讲,系馆的建筑群体有序组合成整体,高低错落,形成整体有序的立面效果,丝毫不显零碎和杂乱无章。其次,在立面细部构造上,采用了多种手法,在营造空间的同时,利用建筑本身的构件如窗、廊、楼梯等完成细部的构造。对西北角的靠近主干道的楼梯进行了进一步的构成设计。其本身为弧形,而用规则的成角度的框架将其限定之后,使得方与圆、实与虚、玻璃与钢筋混凝土形成强烈的对比,却又相互融合。这样的立面形式,充分利用建筑本身,而不做过多的矫饰,使建筑显得更具真实感。

5、精彩之处

系馆的精彩之处比比皆是,略择其一二。在这一系列的工科建筑中,从外立面看来,建筑系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进入其内部,感受其内部空间的时候,才感受到它的确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建筑空间通过组合形成的中庭。光线从顶部的玻璃中穿过泻在中庭内,在其中学习的学生领略到一种光影的变幻,如同在时光中穿梭。在穿梭的同时,会引起许多的联想和想象。充足的光线营造出一种积极、豁达的氛围,使身在其中的师生感觉不到压抑,而是感觉到愉悦和振奋。

在内部空间的端部设有很多独立的自由学习、交流空间,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在那里看书、画图、做模型、交流、推敲方案„„本来在其他功能类别的建筑中忽视的空间,在建筑系馆中,却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还有一些小细节,在整个建筑系馆内外,处处可见的黄色或黑色的充满孔洞的立方柱,它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中心平台的桌椅、搁置方案的平台。这些小构件极富特色,颇具构成感、艺术感,而且实用。

在空间中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使整个系馆内部显得更加灵动。

6、不合理之处

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这座建筑系馆也是一样,但它仍不失为一座颇具设计感的建筑。用辩证的观点来看,事物的优点也可能正是其缺点所在。对于这座系馆而言,内部利用自然光的中庭设计极为巧妙,但在其中却容易感到封闭。这是因为系馆的设计使得内部的通风状况不良。而研究室形成的走廊由于两边墙体的封闭性,显得阴暗,不能够发挥很好的引导人流作用。

四、设计构思

对实例和实地的调研,使我对建筑系馆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此次建筑系馆的设计构思。

首先,在空间组合方面,建筑系馆需要独特的空间组合形式以适应功能的需要。无论是选择串联式、围合式、辐射式还是对称式的布局形式,最重要的是要满足使用要求,不可因为片面追求空间形态而舍弃其功能要求不顾。建筑学是一门需要交流和沟通的学科,这与其他学科不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火花,也许就产生了方案的构思。因此,运用半开敞的中庭组合空间,并通过交通空间整合空间,将是我此次方案构思的出发点。通过恰当空间组合形式,使身在建筑内外的师生获得足够的、舒适的进行交流的场所。建筑因此也具有了精神意义。一个任意的空间,一扇窗、一块石头、一棵树、一片绿地„„都可以成为精神场所。在空间组合方面,如果恰当的设计空间形式,巧妙利用基地则可以突出主入口的位置,区分开不同区域的主次层次,形成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关系,满足交通流线的需要„„

其次,在各功能用房的布局方面,应恰当的安排各不同功能房间的位置,分清主次。按照不同功能房间的不同要求进行布置,例如需要良好采光的、需要良好通风的、需要与主入口联系紧密并快速到达的、联系紧密并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各种用房,可通过合理划分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对于建筑系馆而言,教学区与办公区不应相互干扰,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法将其划分开来。

在人流和交通流线的设计方面,宜采取多轴线的设计,采用轴线转折的方法来缩短每一段轴线的长度而避免由于轴线过长而可能出现的单调感。不同的人流需要用不同位置的楼梯、廊等引导疏散,这就需要垂直和水平交通的有机配合。而在交通流线的设计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不同功能分区所要求的不相互干扰的原则。例如,行政区与教学区宜分开设置楼梯,以免不同人流的路线冲突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在建筑因借景方面,从外部景观与建筑主体的联系方面,应考虑到北部绿化区和南边湖面的取景,尽量采用良好的取景形式分别加以利用。南边可适当设计观景平台,使师生在平台交流、休闲的同时,又能观赏到优美的景色。在主体建筑南边应设置一定面积的入口前广场,使师生在视野范围内能够轻易的感受到开敞、通达的氛围。而主要单元也应朝南布置,这样更有利于场景因借。

在造型及形式设计方面,不宜片面追求风格,而应利用建筑本身所形成的空间层次进行组合、构造。

五、结语

建筑是需要去用心体会、实地感知的,对于建筑的认识,人各不同,只有亲身感受,才可作出自己的评判。在认知的过程中,体会郑州大学建筑系馆实际空间的感受,是重要的步骤。在调研之后,对建筑系馆的认识才更真实、全面,从而好的为设计的构思创造条件。

下载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5则范文

    建筑系馆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了解建筑系馆(教学楼)建筑的设计要求,学习功能组织与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建筑造型手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调研时间: 2010......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精选5篇)

    引言第一部分——国外:波多大学建筑系馆 调研方式:网络、书店 内容:1:简介 2:分析第二部分——国内:深圳大学建筑系馆 调研方式:网络、书店 内容:1:简介 2:分析第三部分——郑州大学建......

    建筑系馆设计

    建筑11级第六学期建筑设计课程建筑系馆设计任务书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设计教研室 2014.02建筑11级第六学期建筑设计课程建筑系馆设计一、设计课题建筑系馆是建筑......

    大二建筑系馆调研

    大二建筑系馆调研 调研目的:明确建筑系馆的功能需求,以及它的一半建筑表达方法和形式。 调研时间:2010.5.5----2010.5.7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查阅书籍,网上搜索调研地点:郑州大学,......

    建筑系馆设计调查问卷

    建筑系馆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年级_____________建筑系馆作为建筑系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我想通过了解各个年级的学生在系馆内的学习行为,了解学习行为对建筑系馆的空间影响,进......

    建筑系馆设计-刘洋

    建筑系馆设计 调研报告 专业: 建筑学 班级: 建筑学1002班学号: 10403300304 姓名: 刘洋 ·建 筑 系 馆 设 计 调 研 报 告· 建筑系馆应该可以算做建筑系学生的第二个......

    湖南大学建筑系馆建筑系馆设计

    ·建 筑 系 馆 设 计 调 研 报 告· 建筑系馆应该可以算做建筑系学生的第二个家了,我们在此学习交流、画图评图,我们有很多时间在这里渡过,它对于我们而言是亲切的,可以相互理解......

    建筑系馆建筑策划书

    建筑策划书建筑系馆建筑策划书一、项目需求:立项:对校园内现有南苑食堂旧址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符合当下建筑学院教学体制的建筑系馆。项目的基本情况:随着我校南苑食堂的拆除,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