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许靖 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生命的壮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生命桥这则故事,了解文中羚羊的逃生方法,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
指着大屏幕:看看,认识它们吗?不认识的请举手。(学生自由认读词语,有举手的)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设计意图】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监督指导,以促进学生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学中针对学生预习时遇到的困难,教师进行有针对的指导,做到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
2、告诉我,你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学生诉说)
3、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种小动物——羚羊,先看看它们,然后说说羚羊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教师出示课件羚羊的图片(奔跑的羚羊、跳跃的羚羊、静立的羚羊)(学生说留给自己的印象)
4、还有段文字介绍呢,出示课件:羚羊:羚羊虽有肌腱发达的四条长腿,极善跳跃,是食草类动物中跳远冠军,但就象人跳远有极限一样,在同一水平线上再健壮的公羚羊最多只能跳出五米的成绩;母羚羊、小羚羊和老羚羊只能跳四米左右,能一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的羚羊堪称超级羚羊,而超级羚羊还没有生出来呢。说说,读完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
是啊,我们要学会从文字中把握重要信息,边读边思考,这也是一种本领。(板书:读思结合)
还有一段文字资料 伤心崖:伤心崖是夏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其实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6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说说,你读完知道了是什么?(学生说说)
5、如果这群羚羊遭遇到了伤心崖会怎么样?(学生说)是的,读书还要学会上下联系。(板书:上下联系)
【设计意图】语文教师不能忽视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此环节通过阅读资料,教会学生从文字中把握重要信息,边读边思考,还要学会上下联系的语文学习方法。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
2、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三、读思结合,感情朗读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
读完,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说)
2、多媒体课件出示:几分钟以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群:老羚羊为一群,年轻羚羊为一群。
读完,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问)
3、出示: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读完你有什么疑惑?(学生提)
4、带着疑惑,接着自由读课文: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谁来读读?指名读。
读得怎么样?要读出词语的意思,比如“突然”该怎么读,什么意思?自由练读,齐读。
【设计意图】文本浸润了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生发源。与文本充分地对话,是达到有感情朗读的关键。此环节就要引导学生读思结合、激活形象,促进内在情感的形成与生发,实现有感情地朗读。
四、细读吟诵,感悟精神
1、课件出示: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 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在这个片段里,作者用了许多表示动作的词,找一找。如果用 线条表示羚羊飞跃的痕迹,()填什么词语最恰当? 再自由读课文,交流填写板书示意图
2、、现在你读明白了什么?小羚羊怎么样了?而老羚羊呢? 交流。
对小羚羊说活着真好!老羚羊无怨无悔。
3、老羚羊刚刚下坠时会想?继续下坠时会想?再往下坠时还会想?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教师引读,让我们轻声地祝福——试跳成功!让我们大声地加油——试跳成功!
让我们有力地呐喊——试跳成功!
引读,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
4、这个故事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为什么?读一读。交流,进行朗读训练。
课件出示: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你读懂了什么?
(面对困难,他们懂得团结;面对困难,它们懂得奉献)课件出示: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你知道这弧线是?这还是怎样的弧线?
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
学生反复朗读思考,感悟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年轻羚羊,把死亡留给自己时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
5、如果你是这个故事的作者,请为它取一个题目?(学生拟题,师生评价)
教师引导:拟题要抓住内容、抓住主旨(板书:把握主旨)【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和词语,在反复朗读中想象着,思考着,理解着,感悟着,最终从老羚羊的从容赴死的壮举中,产生心灵的震撼,领悟到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在中,我们运用了学习的几个法宝,引说——读思结合、上下联系、把握主旨。
好的,同学们,请牢记生命所特有的符号,团结、协作、奉献、友爱,铭记生命的震撼!
第二篇:《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武进区九里小学 冯国富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2、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觉得读课题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指导读课题
2、这个壮字体现了作者满怀激情的赞颂之意。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同学们这些问题都提得非常好,我们今天就要解决这些这些问题,这篇课文有两个部分,你们打算怎么学呢?(一段一段地学,说说读读,听听练练)那好,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迹去领略动物世界悲壮的一幕。
二、学习“蚁国英雄”第一段我们就用读读说说的方法来学吧。先请同学们进行读的训练。
1、请同学们拿起书,轻读课文第一部分,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读完以后,划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试着把你的感受通过读书表达出来。刚才同学们都读得非常投入,现在就把你们的朗读成果汇报给同学们吧。指名交流。
2、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请你来读。读得真好,你再来读一遍,注意一定要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其它同学认真听,把你最受感动的词语默默记在脑子里,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的感受。说得越精彩越好。交流:谁来说说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3、读了这么多遍了,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难度增大了,要说一段话,你还有信心吗?(我仿佛看到了火神肆虐的热浪中,蚂蚁迅速地扭成一团,仿佛听到了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蚁团不见缩小,被灼焦的蚂蚁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这真是一群了不起的蚁国英雄,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憾,这一群蚂蚁它们是多么团结呀。)说的多好呀!还有谁来说的。
4、这群蚁国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悍卫着集体的利益,是多么可歌可泣呀,现在我们一起读这一段相信你一定能读得很有情,拿起书我信一起来读。
三、学习生命桥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说说读读,读读说说的方式自己学懂了这段内容,而且体会得这么深刻,下面一段一定也难不倒你们,我们就来进行第二个语文实践活动,听听练练先进行听的训练。
1、请听录音,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接下来再听老师讲,记下最让你感动的语句。
3、交流
4、你也想像老师一样把这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如此感动人吗?再听老师讲第三遍。注意老师的语气停顿,在书上做上记号。
5、看书练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对书上这个故事进行再创造。讲得越感动人越好。
6、集体交流。
7、学到这里你一定被老羚羊的献身精神所感动。还有谁想读这段内容吗?想欣赏的也可以坐着欣赏。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今天通过读读说说,听听练练的方法学懂了课文。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再运用它来读一篇文章。补充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
2、我们的身边,电影、电视里以及课外书上你还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交流)
3、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动人场面,令人感动,令人佩服,学到这儿,你的心里一定有很多感慨吧,你想用一两句话,三四句诗或在一段感人至深的文字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吗?那好我们赶快行动吧。学生交流。
四、小结课文 《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第三篇:2《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生 命 桥》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文。
同学们,在那一望无垠的青藏高原,在那一碧如洗的蓝天下,生活着一种神奇的动物:(点击出示配乐图片)它们喜欢奔跑,善于跳跃,它们世世代代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它们就是被人们称为“雪域精灵”的藏羚羊。
突然,一阵枪声打破了这宁静,“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这是怎样的悬崖呢:(简笔画悬崖),两边相距大约6米,即使是跳得最远的羚羊也只能跳到这儿5米左右,绝不可能跳到对岸,而下面就是万丈深渊,身后还有紧追不放的猎人,它们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命的壮歌》第二篇《生命桥》。
二、初读课文。
1、首先我们来看看,通过预习这些容易读错的字词,你读准了吗?自己先轻声地读一读。
出示:A应声、随即、山涧、划出(强调声调)B秩序、下坠、狩猎、桥墩(强调翘舌音)C眼花缭乱、猛蹬、目瞪口呆(这两个字虽然很像,其实它们的字音和字形都不一样)
2、生字词读得很准,课文读得怎么样呢?哪几个同学愿意为我们读读这个故事,别的同学边听边思考羚羊们是怎么做的。(出错就相机正音、评价)
3、它们到底怎么做的呢?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指名说)
(A如果学生回答得很好,表扬:你概括得不仅完整还很简练;B如果学生回答得很详细,就问其它羚羊呢?它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板书:“奇迹”。)
三、精读品味。
课文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个奇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快速分队——面对绝境,能如此迅速地做出反应,真是个奇迹。2.刚好——怎么这么巧呢?真是奇迹。3.秩序井然——临危不乱,奇迹啊!
4.放下猎枪——你真善于思考,猎人放下了猎枪不也是奇迹吗? 5.桥墩——这种逃生的方式本身就是个奇迹。
(一)品读一、二部分。
(出示第二自然段)过渡:刚才那个同学对这段话感触最深,很多同学都有同感吧,好,那我们先来看看这段文字,还请你来读——
1.点红——“刚好”——是什么意思?怎么会这么巧呢?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2.一高一低——原来是这样——出示:“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3.这些文字就再现了那一老一少两只羚羊共同配合创造奇迹的过程,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这些文字,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看看它们怎么创造奇迹的。4.学生默读,圈词语。
(1)别急着汇报,能根据你所画的词语,画出这一老一少配合逃生的路线吗?(就画在书上的插图上)指名一个学生上去画。
(2)结合刚才所画的词语,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绿、红两种粉笔教师描,可以修改)同学们抓住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就很清楚地画出了羚羊的逃生线路。(3)在这一连串的表示动作的词语里,你觉得哪个词最能敲击你的心灵(相机板书:蹬、升、坠)
A“猛蹬”,学生说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这一蹬蹬出了什么?(读得好,用来顶到更高的高度,读得不好,用来提升读。)
B“坠入”,学生说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鸟的翅膀是用飞翔的,羚羊的跳跃是用来逃生的,而老羚羊却用它逃生的技能跳向了死亡,跳向了万丈深渊
5.现在我们回过来看看“刚好”这个词语,这对羚羊为什么配合得这么好呢,再去好好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会有更深的体会和发现。
(1)出示“几分钟以后,……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2).“应声”是什么意思?(答应、回答、随着声音,速度很快)它们配合得如此默契,心意相通,如果我们能听懂羚羊的语言,你觉得在分队之前那短短的几分钟里(点红),它们会说些什么呢?(A方法上,它会想什么方法呢?B情感上,如果小羚羊害怕,老羚羊会鼓励它吗?C升华,这只老羚羊很可能就是它的爸爸妈妈?)(给学生好好思考的时间,充分给学生说,要有耐心,可以静场)
6.这“一叫”“一应”的背后是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的背后就是献身,是撕心裂肺的痛,但它们还是义无返顾地开始了试跳。(教师配乐读)
7.试跳成功(停顿4秒),看第二对也紧跟而上!(全班读)
(二)品读“镇定、团结”部分。
1.——紧接着——教师读(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学生读到生命桥。)
2.我们平时所见的桥墩起什么作用?那老羚羊的死亡支撑起了什么呢?(年轻羚羊的生命,家族的延续)是啊,每一只年轻羚羊获得新生,都伴随着一只老羚羊的死去,虽然摔得粉身碎骨,但它们无怨无悔。
(你说得真好,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名读,读不好就教师范读,再指名读。
(四)、感悟猎人的表现。
1、这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要知道他们可是以打猎为生的猎人,而且捕捉藏羚羊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巨额的财富。
2、是什么打动了猎人们让他们放弃了这绝好的机会?
(1)羚羊们为了生命的延续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震撼了他们。(2)羚羊群面临绝境表现出的临危不乱与团结合作,震撼了他们。
(3)沟起了猎人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是的,将心比心啊,你已经触摸到了猎人的内心深处,谁来说说看,猎人心里还会想些什么呢?其实,何止是善良啊,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3.整合全文,排读——这神圣的一幕,这惊人的奇迹,相信将永远定格在猎人们的心中。让我们回顾这个故事,把那一幕、一幕也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中吧:
(1)面临绝境,它们毫不犹豫:“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
(2)面对生死抉择,它们团结合作、勇于献身:“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
(3)为了生命的延续,它们义无返顾:“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就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四、总结、提升。
这是羚羊们面临绝境时创造的“生命奇迹”;是老羚羊用自己的死亡支撑起的“生命桥”;是羚羊们共同谱写的一首荡气回肠的“生命的壮歌”
第四篇:《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副本
《生命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读出文本语句应有的情感,学会运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扶放结合的教法,带动学生读、悟、议、写相结合,探究三个事例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环境与准备
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制作好与教学设计相对应的课件,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杏林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身残志坚的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她的作品。请大家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谁能正确地读出它们的读音?骚扰欲望不屈茁壮
震撼有限听诊器糟蹋
师 :声音真响亮,而且你还注意到了“糟蹋”这个词语读轻声。师: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二、回顾梳理,走进生命
师:复习了词语,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打开书第89页。课文开头说,杏林子常在思考一个什么问题?
生齐答:生命是什么?师相机在黑板上板书。
师:接着写了作者从哪三个事例中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生: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师相机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品读这三个事例,和作者一起来理解和感悟生命。
三、品读赏析,感悟生命
(一)品读第1个事例——飞蛾求生
1、师: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2自然段,也就是飞蛾求生这个事例。这是发生在作者和飞蛾之间的一个故事,里面提到了作者对待飞蛾的两种态度。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表示作者两种态度的句子。
生浏览课文。
师:谁来说说,作者先是怎样对待飞蛾的? 生:“我一伸手捉住了它。” 师:后来又是怎么对它的呢? 生:“我忍不住放了它!”
师:找得很准确!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连着读一读。生读句子。
师:读了这两个句子,你的心中有些什么疑问呢?
生:作者为什么要捉住飞蛾?既然捉住了它,为什么又放了它呢?
2、师:真是一个爱提问的孩子。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这个自然段,在文中去找找答案。
生再次默读这个自然段。
师:请你说说,我为什么要捉住飞蛾?
生:因为“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所以,我捉住了它。
师:同学们,“骚扰”是什么意思? 生:扰乱,使不安宁。
师:在这句话中,是说飞蛾扰乱了我的写作思路,我的心情有点儿烦
躁,不耐烦。
师:谁愿意读出作者这种烦躁的心情? 抽生朗读。
师:后来我为什么又放了那只飞蛾?
生:因为“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所以我放了它。师:(补充板书板书“的欲望”)同学们,“求生的欲望”怎样理解? 生:不放弃自己的生命。生:对生命的渴望。
3、师:到底是一股多么强大的欲望使原本烦躁的我变为震惊的呢? 课件出示片段:“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请同学们用心地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有些什么体会? 生读句子后,交流。
生:我体会到虽然飞蛾的生命在我的手中,但它不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它想活下去。
师:谈得真好。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具体的词语感受到飞蛾想活下去的?
生:我是从 “挣扎”这个词语感受到的。
师:是啊,从“挣扎”这个词语中我们看到了一只身处险境却不言放弃的飞蛾。请你带着你的这种体会再读读这段话。
生:读。
师:好。谁还想说说自己的体会。你也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词语来谈一谈。希望大家积极地发言,把你心中最想表达的感受说出来。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生:我从“极力鼓动双翅”体会到飞蛾在逃生的过程中很努力,在用尽全力地扇动翅膀。师:是啊,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逃生,它都非常的努力。
生:我从“跃动”这个词语感受到飞蛾这时候的心情很急切,很迫切。师:对。它得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逃生,它一定要从作者的手中逃出去。那请带着你的这种体会再读读这段话。
4、师:同学们,那你们认为此时握在作者手中的仅仅是一只飞蛾吗?那是一条生命,是一条有着强烈求生欲望的生命,作者怎么能忍心伤害它呢?从这件事中作者感悟到,生命是飞蛾求生的欲望。(完成板书:是飞蛾求生的欲望)同学们,连小小的飞蛾都这么执着的求生,更何况我们人呢?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珍视,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
课件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二)品读第2、3个事例——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学习飞蛾求生这个事例时,抓住了文中一些重点的句子和关键的词语来品读,读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也读出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现在请同学们也用这种方法,好好地品读后面的两个事例。在品读的过程中,你们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学习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
课件出示学习步骤:
1、从后面的两个事例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认真地默读,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圈出给你感受最深的词语。
2、把你从勾画的语句中得到的体会写在旁边。
3、同桌之间交流交流读书体会。
生自主学习,勾画句子,写出体会。同桌交流读书体会。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交流得非常热闹。我想,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读书体会。那现在请把你的读书体会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在交流的同学,先说说你
选择的是哪个事例,再读读你勾画的部分,然后谈谈你的体会。听的同学有什么要补充的,也可以及时地举手发言。
师:请你谈谈你的体会。
生:我选择的是瓜苗生长这个事例。我勾画的是“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我从“竟然”这个词语体会到作者看到这截小瓜苗很惊讶。
师:香瓜子发芽长苗,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作者看到这截小瓜苗长出来感到很惊讶?
生:因为这截小瓜苗是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长出来的,所以很惊讶。
师:你能联系后面的内容来理解,很好。
生: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空气、泥土,而这截小瓜苗在生长的过程中既没有阳光的照射,也没有泥土的滋养。所以,当作者看到它从砖缝中冒出的小脑袋时,太惊讶了、太惊喜了。
师:是的。“竟然”这个词语就表达出了作者的这种心情。老师这里还准备了“竟然”、“依然”、“显然”这三个词语,看谁能区分出它们的意思,并把它们准确地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课件出示片段:一粒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易生长,但它为了生存()努力着,那小小的种子,()可以冲破重重阻力,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抽生完成填空练习。
师:在瓜苗生长这个事例中,你还勾画了哪些语句?
生:我勾画的是“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我的理解是小小的种子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都能茁壮生长,生命力真顽强。师:说出了自己的体会,真好。谁也是勾画的这个句子,请你接着补充。
生:我也体会到小瓜苗在恶劣环境中对生命很渴望,生命力很顽强,小瓜苗不屈向上的品质令我们敬佩。
师:抓住了“不屈向上”这个词语来谈体会,很好。请你带着刚才的体会读读这句话。
生:我还从“仅仅”这个词语体会出瓜苗的生命很短暂。
师:你真会读书,体会的真好。越是生命短暂,它越要生长出来,真顽强。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精彩。老师听出来,你们都同作者一样,体会到了小瓜苗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屈向上的生命力,让我们明白生命是瓜苗生长的不屈。完成板书(是瓜苗生长的不屈)。其实,像黄山的迎客松、沙漠中的胡杨、沙漠中的骆驼、裂缝中的小苗,他们都能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长,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令我们敬佩。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一起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吧。
生齐读第3自然段。
3、师:同学们,前面两个事例是作者看到的动物、植物的生命,当有一天她意识到自己的生命的时候,又有哪些思考呢?谁来汇报第三个事例中你所勾画的语句及体会?
生:“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从两个“我的”体会出作者的自豪和对自己生命的重视。生:“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我体会到生命是自己的,我的生命我做主,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精彩。老师也想读读这段话。
师范读:“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师:同学们,人只要活着都会有心跳,心跳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杏林子的心跳声带给她的却是一种震撼呢?
生:我通过查资料,了解到杏林子那时生了严重的病,她以为自己的心跳很柔弱。可当她用听诊器听的时候,却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原来还很强烈,她没想到自己还拥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她感到很震撼。
师:结合课后搜集的资料来帮助理解句子,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这里的心跳不仅仅是心跳,它代表的还是生命的律动,生命的震撼。完成板书(是静听心跳的震撼)。
师:当杏林子意识到自己还拥有着生命,还拥有着生存的条件和机会时,她还说: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这是对生命的两种态度。同学们,你认为怎样做才是“好好地使用”生命呢?
生:让生命活得有价值。生:做好手头上的每一件事。师:“糟蹋”什么意思? 生:“浪费”。
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又有哪些糟蹋生命,浪费生命的行为呢? 生:天天抽烟、喝酒,影响身体的健康,这是在糟蹋生命。
生:还有的同学早上到教室后不但自己不好好晨读,还去影响别人,这也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师:浪费别人的时间不行,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行。时间就是生命的组成部分。
生:我认为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也是在白白糟蹋生命。
生:现在有许多学生天天去上网,不好好学习,有的甚至为了上网去偷钱,抢劫甚至干违法的事,这就是在糟蹋生命。师:这不但是在糟蹋生命,还是在危害社会。
师:糟蹋生命的危害真大。同学们,这两种对待生命的态度,你会选择哪一种?好,请你做出自己的选择。
抽生填空。
生:我(要)好好地使用它,(不要)白白地糟蹋它。生:我(一定要)好好地使用它,(决不)白白地糟蹋它。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热爱生命,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人。经过这次静听心跳之后,杏林子也决定好好地使用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来看看杏林子后来是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
课件出示杏林子资料,师读:
轮椅上的杏林子在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毅力在病痛中写下了四十多本文学作品,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台湾100多万残疾人做出了贡献。她离世之后,家人根据她生前的遗愿把躯体捐给了医院供医学研究。
师:杏林子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了无限的价值。请同学们饱含深情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生齐读:“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师:杏林子悟出了生命的意义就是“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们可以用(生命有限,价值无限)八个字来概括。(板书这八个字)让我们把这八个字牢牢地记在自己的心上。
生齐读:生命有限,价值无限
四、拓展练笔,内化生命
师:同学们,杏林子的一生,是有意义的一生。像这样让自己的人生
变得有意义的还有我们熟悉的雷锋叔叔。他用年仅22岁的生命创造了一个有价值的人生。这是他对生命的感悟。
课件出示,生齐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师:同样坐在轮椅上的女作家张海迪也这样说过。生齐读:“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你就是生活的强者。”
师: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课文后,对生命又有了哪些认识呢,你准备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写写你对生命的感悟吧。
生写生命感言,师巡视指导,生交流发言。
师:读了杏林子的这篇文章,同学们的体会还真不少。其实杏林子还有很多的好作品,如《生之歌》、《生之颂》、《杏林小记》等,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的时间去好好地读读,相信你会对生命有更多的感悟的。
五、总结回顾,升华生命
师:请同学们看到黑板,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把这篇课文浓缩成了几句话,连着读还是一首小诗呢。我们就以这首小诗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束语吧!
生齐读板书,升华对生命的认识。下课!生命 生命
附板书:是飞蛾求生的欲望是瓜苗生长的不屈是静听心跳的震撼生命有限
价值无限
第五篇:《生命_生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9、生命
生命(第二课时)
一、课时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初步培养学生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品读为主,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理解感悟。
(3)创设情境,加上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感受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生命。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
【使用教材的构想】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生命”,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生命生命》一课的教学是通过有效整合学习环境与教学内容
来实现上述课时教学目标的。本课的内涵很深刻,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命是个宏大的问题。文章很有张力,值得品读的细节有很多,教师必须要有所取舍。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分析、考量的基础上,我将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达成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流程
一、回顾导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生命 生命》,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请大家回忆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随机板书】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杏林子的散文名篇,去感受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自主式导读
1、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我能读懂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
1.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的文章《生命、生命》。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文可以分为三段,文章的一开头,作者就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在最后一段作者告诉了我们答案,“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那么怎样才算是“让有限的价值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呢?作者用了三个事例告诉我们,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飞蛾
1、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用书中的句子告诉我飞蛾被作者怎么了?
2、(1)生汇报“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2)师导:此时,飞蛾的处境怎么样?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那你能读出那种处境
吗?
(3)作者这么强大,飞蛾却这样弱小,逃生的可能大吗?(几乎为零)那这只飞蛾会怎样?挣扎——怎样挣扎?为了生命,全力以赴做呢?乖乖等死吗?
(生汇报:“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越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1)指导理解:挣扎、极力与“张开”有什么不同?)、“挣扎”、“跃动”等词语以及三个“!”号重点体会,融入感情,读出“震撼”,进行评价。哪个词最能反映飞蛾此刻的处境?体现它的什么呢?
师:与许多强大的生灵相比,飞蛾是渺小的,但是它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求生欲望却是震撼人心的,弱小的生命都不轻它所表现言放弃,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 生命(2)指导朗读
(3)师导:如果你就是那只飞蛾,手臂就是你的翅膀,你会怎样反抗呢?逃生的机会几乎为零,你却用尽全力反抗,你是怎么想的?
3、(1)小结:
(2)填空:这只弱小的飞蛾,让我明白了,生命就是_____________。(二)瓜苗
1、过渡:弱小的飞蛾尚且如此不屈不挠,那一颗掉入砖缝中的小种子呢?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这颗种子在什么环境下生长?
2、(1)生汇报:砖缝中——没有阳光,也没有泥土。
(2)师导:环境怎样?利于生长吗?那这样的环境中长出的植物会是什么样子呢?可是,这颗小小的种子是怎样生长的呢?(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3)指导理解“不屈”、“茁壮”
(4)假如这颗香瓜子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师:从“即使”这个词,你体会出了什么?
3.小结:(1)师导:多么顽强的小瓜苗啊,虽然只活了三天,却用它短暂的生命跟恶劣的环境抗争,不屈不服,茁壮生长。这样的意志怎能让人不对它肃然起敬呢?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来好好赞美它呢?
(2)这是一棵____的小瓜苗,让我明白,生命就是_________
师点拨:自然界那么多的事物,作者为什么就选了飞蛾和瓜苗来写?飞蛾是动物,瓜苗是植物,连如此弱小的动物、植物尚且珍爱生命,更何况人呢?所以,接下来,她写了自己。
3、心跳
1、过渡:幼小的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肃然起敬,那我们人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并告诉我你感受深刻的句子。
生汇报:“那一声声沉稳而又规律的跳动,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1)体会到了什么?“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代表什么?
(2)听心跳,感受旺盛的生命力,(3)指导理解“单单属于我”
(4)师导:是啊,同学们,这旺盛的生命力单单属于你,你是它唯一的主人,它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你,你可以好好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
(5)再摸心跳。同学们,摸着你那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吧,感受着你那旺盛的生命力,你是想好好使用它还是白白糟蹋它呢?那你打算怎样好好使用生命呢?
3小结:(1)真棒,孩子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让我们好好珍惜生命,好好使用生命吧!
(2)出示:摸着那我那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就是______。
(四)最后一自然段
1、过渡:作者通过这三个事例来告诉我们“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那么,作者又是如何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呢?出示PPT,师配乐朗诵。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有限、无限】
师: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什么是“有限”了吗?(时间、生命、作品)
2、那什么又是无限的呢?(意义、感情、爱、人性的光辉„„
3.学习最后一段,在这段话中有一组反义词,是什么?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吗? 4.学到这里,你想对杏林子说什么呢?
5.小结:老师真高兴,同学们对生命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就让我们像杏林子一样,好好
珍惜生命,不让时间白白流失,让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吧!
6.指导朗读
总结
杏林子微笑的照片
师:杏林子就是用这样一双手,一字一痛地写下了这100多万字的作品,此刻,你从她那灿烂的微笑中,感受到她是怎样的人?(坚强、乐观、热爱生命„
8、当堂测试
1、这篇课文主要讲杏林子从------、-------、-------中体会到生命的短暂,要------------。
2、作者由三个事例引出对生命的思考是----------------------------------------------
3、书写心声
生命是----------------------,生命因—————而美丽!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
↓
列举事例
↓
找到答案:虽然生命短暂,却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