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届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F
1.背诵积累(8分)
①《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的名句是__________。
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揭示自己和征人思念家乡,但因没有建立军功而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③辛弃疾《破阵子》从视觉和听觉表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语句是__________。
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希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陆游《卜算子·咏梅》以梅花自喻,表现作者高洁坚贞品质的语句是__________。⑥《陈涉世家》表明陈胜不屈服命运安排,具有反叛精神的语句是(8字)⑦《出师表》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按课文原句或理解填空 8分。(以回答正确的8个空格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送友人*李白》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秋词*刘禹锡》
3、故__________,__________,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大道之行也》
4、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爱莲说》
5、《望岳》中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近望角度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6、《春望》中,运用了反衬手法,拟人的修辞生动地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使悲愈悲,甚为绝妙,乃被千古传诵,这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 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 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 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 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 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小题1】“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小题2】赏析文中 画线的句子。(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的赏析)
(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小题3】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小题4】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2.汉字之美
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字面前却格外地谦恭。他们不但在本民族的文字中拼命汲取汉字的精髓,还一次又一次煞有介事地举办中日文化友好交流--其主角便是汉字的书法作品,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安选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佳丽还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可见一般。汉字的音、形、义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她的发音变幻莫测,极富音乐性。四种声调再加轻声、变调之类已够复杂,还得讲究轻、重、缓、疾,抑、扬、顿、挫。这里的学问深着呢!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读得铿锵有力,有人读得平淡无奇,有人读得悦耳流畅,也有人读得含混不清。要让听者从你的嘴巴中听出汉字的美,还真得请你下一番功夫。曾亲耳聆听过一位著名话剧演员朗读戴望舒的《雨巷》,那绝对是一次痛快淋漓的享受;那平缓的语调娓娓引出泛着暗淡灯光的朦胧小巷,那略显惆怅的沙哑是对如烟往事剪不断、理还乱的追忆,那若有若无的哽咽更勾起多情人心灵深处早已尘封的往事,一诗读完,听者不禁泪水涟涟„„
汉字的形美同样不可抗拒。历代优秀的书法家粲若繁星,各具风采。王羲之,飘逸俊朗;颜真卿,粗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名山大川如果少了书法家们的题词就让世人少了一分敬仰,小桥流水倘惹有名家的“墨宝”则会因此声名远播。难怪各旅游景点在宣传手册上都忘不了写上“XX年间,大书法家XXX见此佳景,豪兴大发,泼墨挥毫,写下XXX几个大字”之类的语句。我的家乡盱眙有一处本不出名的小山,亏了南宁书法家米蒂的题字“第一山”,近年来竟有不少外地游人慕名而来,让小县城颇有几分自豪。
形形色色的美术字更为汉字的形美推波助澜。歌手江涛的 MTV作品《创造》,用电脑设计出的歌词字体独树一帜,很有个性。这些字或扁或圆,亦庄亦谐,动静相宜,错落有致,千变成化,精彩纷呈。古老的中国汉字镀上了现代科技的光辉,更魅力四射。
汉字的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无尽的遐思:“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巍峨”,山的高大顿显眼前;“妩媚”,少女的娇颜潜入心底。难怪中国人爱将“字画”连在一起,汉字本来就是可以入画的。
文化层次的不同,人生阅历的不同,对汉字字义的理解随之不同。我看《红楼梦》与文学家看《红楼梦》的感受肯定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文学作品,有人推崇备至有人却视若粪土的原因。平常的一句话,如“你是个大坏蛋!”可能是孩子的童言无忌,也可能是情侣的亲密调侃;可能是路人的厉声痛斥,也可能是某君良心发现后的深深自责。细细品来,汉字的义真及奥妙无穷。
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你看成千上万个汉字就像成千万个小魔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骇俗的不朽巨著,忽而成了清新隽永佳美文,忽而是浅吟低唱,忽而是疾风骤雨,忽而是行云流水,忽而是欲说还休„„而我们,正是被这些小魔块们深深吸引,才会“沉睡不知归路”,才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啊!夜深人寂,挑灯夜书。会心之处,不觉莞尔。
【小题1】汉字的美表现在各个方面,下列不属于文段主要内容的一项是()A.声美B.形美C.义美D.朦胧美【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自负的日本人对待文字的态度比中国人更谦恭,对汉字的狂热痴迷可见一般。B.朗读文章时,应注意讲究四种声调和变调,讲究轻、重、缓、疾,抑、扬、顿、挫,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C.歌手江涛的 MTV作品《创造》,用电脑设计出的歌词字体独树一帜,这说明现代科技能让汉字更有魅力。D.汉字的义奥妙无穷,文化层次的不同,人生阅历的不同,对汉字字义的理解随之不同【小题3】下面的做法和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小敏说:我觉得“美”字很美,因为他本身的构造就是一种线条美,就好像是一个身材阿娜的美女B.小王说:买橘子本是一件小事,但经朱自清先生的“点化”,散文名篇《背影》语音朴实无华,却蕴含着真切、诚挚的父子深情,让人感动。C.小军每到一个名胜古迹,总喜欢用美术字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到此一游”,想为这些景区增加人气,让更多游人慕名而来D.小华说: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我们在理解这些句子时觉不能断章取义,否则会闹笑话。
3.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下题。阅读的要素 王安忆
①阅读的第一要素,我想是信赖。
②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东西,这常常是发生在我们少年的时候。那个年龄,心灵像一张白纸,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事情。书本给我们神圣的感觉,好比人生的老师。我们总是把书本上的话抄在日记本上,还总是将书本上的话赠来赠去。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影响的时期,是精神世界最初的建设时期。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都受益无穷。不过,很多时候的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尽管是这样一个不安全的时期,我也以为怀疑主义是最大的不幸。这会使我们丧失阅读的最大乐趣——那种满怀情感的接受,那种对充实内心的渴望。怀疑设立的防线又会使自己孤立,久而久之,内心便会寂寞又空虚。
③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之后,我们便也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它不仅来自阅读,更来自直接的经验。假如我们依然热爱阅读,并且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便会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前段时间阅读好书的经历帮助了我们,从人生中得到的真情实感也帮助了我们。阅读和阅历使我们几乎是本能地懂得哪些是好书,哪些是作者以诚实与信赖写下来的文字。我们仍然以信赖的态度读书,而这时候的阅读却是一种理性的信赖。我们和书本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书本是我们的朋友。理性的信赖还可以有效地抵御怀疑主义的侵害,这时候的阅读对于拓展我们不免狭窄的个人经验大有好处。假如个人经验偏于悲观,它便提供给光明的景象;假如个人经验偏于万事无忧,它则提醒我们不幸的存在。它可使我们保持乐观、善良、开阔的精神。在一个人对世界的观念已经形成的中年阶段,阅读可为我们作出补充和修正,使之达到健康完美的境地。
④晚年时的阅读信赖,我想应是建立在宽容之上。因为这时候的经验已经成熟到可与任何书本作一个比较,这是该作出结论的时期。假如前两个阶段我们保持了阅读的良性循环,这时便能够再上升一格。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这时候,我们应当如同相信自己一样去读书,书会和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其实也是在读着自己。这时候的自己,应该有一颗能够包容一切的心灵,读书就提供这样的好机会。当然,我这里指的是人类写下的最好的那类书。【小题1】本文所说的“阅读的第一要素”,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它可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概括)【小题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1)书本给我们神圣的感觉,好比人生的老师。()
(2)假如个人经验偏于悲观,它便提供给光明的景象;假如个人经验偏于万事无忧,它则提醒我们不幸 的存在。()
【小题3】第②段中的划线句中“情况则是恰恰相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注】①挐:撑(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 dàng):天上的白气。④芥:比喻细微,微小。⑤白:酒杯。【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停一处)。(2分)(1)独 往 湖 心 亭 看 雪(2)惟 长 堤 一 痕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互相轩邈()(2)窥谷忘反()(3)上下一白()(4)及下船()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小题4】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5】乙文中“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添加一个标题:。(1分)【小题6】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2分)
2.阅读下面文言文。(10分)
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④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⑤十余.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⑥,十三战皆捷。泽兵进至卫南⑦,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⑧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⑨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⑩。【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磁州:今河北磁县④率:都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⑥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⑧生兵:指生力军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⑩薨(hōng):死亡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官 两 河 者 率 托 故 不 行
A. 官 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B. 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C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D. 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度()及()
【小题3】说说“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的意思(2分)
【小题4】宗泽为什么会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5】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2分)
1.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8分)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1】本词上阕写景抒情,首先从空间上写出在上眺望所见之景,突出视野的广阔;接着运用比喻,把连绵不断的往事比作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对“千古兴亡”的感慨,营造了、的意境。(4分)【小题2】本词下阕议论抒情,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孙权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2.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①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②香。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篱落:篱笆。②社肉:祭祀时所供之肉,后分给各户。【小题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4分)赤壁 清·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荻纷纷。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小题1】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乌鹊寒声静夜闻”进行赏析。(2分)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明确指出诗人慕名登临的赤壁,就是当年曹操的百万雄师被击溃的地方。B.颔联中,诗人站在拥刘贬曹的立场上,对火烧赤壁予以高度褒扬。C.颈联写秋日深夜,渔民在江上捕鱼的欢快场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D.诗人描写百万大军厮杀的场面之后,感叹英雄和历史都消逝了,都湮没在山川当中,只剩下默默的东流水、渔船中昏暗的灯火和纷飞的荻花,诗人感慨往事消散如烟、时间流 逝如梦。
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中“酬”、“长”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2)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广为传颂的原因是什么?
1.按要求作文。题目:积攒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第二篇: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期,“手帖”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最初并没有一定具备作为书法范本的功能。因为王羲之手帖书信里字体的漂亮,在他去世后三百年间,这些简短随意的手帖逐渐被保存珍藏,装裱成册页卷轴,转变成练习书写、欣赏书法的范本,“帖”的内涵才从“书信”扩大为习字的书法范本。
特别是到了唐太宗时代,因为对王羲之书帖的爱好收藏,以中央皇室的力量,搜求南朝文人手帖,把原来散乱各自独立的手帖编辑在一起,刻石摹拓,广为流传,使王羲之和许多南朝手帖,因此成为广大民众学习书写的汉字美学典范,产生《十七帖》一类官方敕定的手帖总集版本,也促使“帖”这一个词汇有了确定书法楷模的意义。
因为“手帖”意义的改变,原来南朝文人书信的特质消失了。唐代的名帖,像欧阳询的《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都已经不是书信性质的文体,连字体也更倾向端正谨严的楷书,魏晋文人行草书法手帖的烂漫洒脱自在都已不复再见。
欧阳询的书法大家熟悉的多是他的碑拓本,像《九成宫》、《化度寺碑》,已经成为汉字文化圈习字的基础范本,也都是楷书。欧阳询名作,收藏在北京故宫的《张翰帖》、《卜商帖》和辽宁博物馆的《梦奠帖》,其中或有双勾填墨的摹本,但年代都非常早,不会晚过宋代,摹拓很精。《张翰帖》近年北京故宫展出过,卷尾还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的题跋王羲之字体的行草风格与他书写的内容有关,因为是写给朋友的段柬、便条,所以率性随意,“行”“草”说的是字体,其实也是说一种书信体的自由。《张翰帖》不是书信,是从《晋书·文苑传》的张翰传记中抄录的文字,是严肃性的史传,因此欧阳询的用笔端正严格到有些拘谨,《张翰帖》一开始介绍张翰“善属文,纵任不拘”,文学好,为人任性不受拘束。下面就是与顾荣的对话,结尾两行是最美的句子“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一向端正严肃的欧阳询,似乎写到这样的句子,也禁不住笔法飞动飘逸了起来。
宋微宗曾经评论《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高宗也曾经评判过欧阳询的书法“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猛锐长驱”、“四面削成”、“险劲”、“刚劲”都可以从《张翰帖》的用笔看出。
(摘编自《听蒋勛讲最令他迷恋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手帖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最初不具备书法范本的功能,但到了王羲之时发生了 变化。
B.帖的内涵之所以由书信扩大到习字的书法范本,是因为手帖在魏晋时期的快速发展。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C.“帖”具有书法楷模的意义,与《十七贴》一类的官方敕定的手帖总集版本的产生有 关。
D.欧阳询的书法端正严格,但是《张翰帖》这一书信不仅笔法严谨,而且飞动飘逸。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在论证了“手帖”的意义改变后,指出唐代的名帖已经不具备书信的性质,而 且字体和前朝相更倾向端正与严谨。
B.文章的第二段阐述了唐皇室对王羲之手帖的爱好收藏与“帖”书法楷模意义之间的 关系。
C.文章的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式,证明了文体属性的改变对唐代名帖的风格有 影响。
D.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欧阳询的《张翰帖》用笔端正严格拘谨,说明欧阳询在为人 处事上远不如张翰那样洒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唐皇室对王羲之手帖的爱好与收藏,对南朝手帖的搜求,可能作为书法楷 模的“帖”的出现还将推迟。
B.由宋徽宗和宋高宗对《张翰帖》的评价来看,我们大概可能推测出欧阳询的书法在 宋朝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
C.魏晋文人用行草写帖,唐代人用楷体写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体的属性对帖的字 体的风格有影响。
D.因为唐代的名帖《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已经不再是书信,所以这些帖的 笔法严谨而不飘逸。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地。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南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蛛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B.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预示着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
C.本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满含深情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这是一篇源自作者心扉的文章,夹杂着对自己过去无知的愧疚和母亲感恩似的怀念,读来扣人心扉。
5.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5分)6.文章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请结合文中的细节描写举例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注】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抽取28个区县的112所城乡学校、438个班级、19487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样本,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老师及学校领导。
(摘自《光明日报》2016年8月18日)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材料二: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而,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结论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他深信,早期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堂依恋难以重新邃立,个体会出现情慼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2个百分点;有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个百分点。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打工父母跟孩子见面和联系次数夺在“临界点”,即每年见面4次,每月联系4次,不到这个次数,孩子的心理状态比不见而、不联系的情况还差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撩拔效应’,如果完全没有联系,孩子不会再指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遇到问題会去寻求其他人。反之,如果联系紧密,孩子会指望得到父母支持。此外,当每年见而次数超过9次,每月都有联系时,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教授说。
(摘自《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及《工人日报》2016年7月)材料三:
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保护有了国家层面的制度,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几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意兒明确了基层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职责,首次提出了乡镇人民政膺、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帐的制度,一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且规定了台帐的主要信息来源: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通过定期走访、全面排查后掌握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乡镇政府组织的重点核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独居住或失踪、監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遗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2月16日)材料四:
僵化的户籍制人为地把人画地为牢,把人们圄定在户籍地,这才是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 5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制度性原因。多人不去要求政府改革户籍制度,而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关注留守儿童,希望更多公益机构去关怀帮助留守儿童,这不是舍本迮末吗?如杲改变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制度,也不需要政府投入这么多资源了,纳税人也可以节省一大笔钱;如果户籍制不变,恐怕再多的政府投入,再多的公益人士也无法解决问题。
(摘自黄凯平《留守儿童的伪问题与真问题》)7.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面是(3分)A.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只有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比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不良表现是最突出的。
B.打工父母与孩子见面和联系的次数越多,孩子的心理状态越好,不见面和不联系情况最差。C.如果想要让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每年父母与孩子见面的次数要超过9次。
D.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他们有关爱和保护的作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的研究结论表明,婴儿只有与母亲之间有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关系才会心理健康。
B.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讲,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就不能再建立儿童依恋并且情感会不稳定。
C.从材料一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农村留守儿童的身高与城市儿童和随迁儿童的相比都要低。
D.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相比,前者对现有生活的满意度低,但对未来却更怀有希望。
E.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关注留守儿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根本办法在于改革户籍制度,不要用僵化的户籍制度约束人。9.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兵部侍郎巡抚贵州陈公墓志铭(并序)公讳步瀛,宇麟洲,陈氏先世居歙,公曾祖讳时宾,迁江宁,遂为江宁人。祖讳应陛。考讳士鋐。家故殖财,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资,生四子,而公为季。公长益贫,精厉为学,阆杰于文词,中乾隆二十六年思科会试榜第一,选庶吉士。
公在兵部,职事修办,吏不能为奸。服阈,其尚书奏请补车驾司郎中。逾二年,授河南陈州府知府,再擢至甘肃按察使,谳狱平。值平凉府盐荼厅回民为乱,党连数郡,人心皆耸。为逆者 6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聚于通渭石峰堡,而总督李侍尧乃托以追逸賊,西往靖远,独留公扼陇上为守御。公亦馈发,不避险难,尽拘为逆者之家,又擒其分处他县为间应者。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賊乘胜必东犯昳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共后贼果东犯不得过。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亨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咀皆给。逾月,贼平,公虽身木履战陈,而功足以埒。上乃擢为布政使,而旋调任于安徽,赐之花翎以奖焉。
乾隆五十年,江淮大饥,术升至钱五六十,暴民胁众为攘。公遍至所部,颁布上思,督吏賑恤,防捕盗賊,全护疲困,向夏迄秋末,安徽得宁,而公劳瘁成疾。其后,擢贵州巡抚,抵治所,旧疾大作,遂薨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日,年六十
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安徽布政司书吏皆江宁人,公临之有思谊,而不以奸公法。公自奉俭陋,其在陈州,尝举家食稷。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少工文章,喜诵书,老而不倦。承学弟子多材,而秦中丞承思与公进士同榜,又同一年为巡抚,人以为美谈。
(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賊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拔回原兵分守/面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
B.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陝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
C.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賊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
D.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墓志铭,刻在石碑上埋在墓中的铭文。铭文多记载死者姓名、世系、卒葬日月以及生前主要事迹等内容。
B.讳,有忌讳、回避的意思。中国古代讲求“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即避讳直呼尊长其名,以表达对其尊敬之心
C.迁,在古文中有调动官职的意思,和此意相似的词汇有很多,如徙,调,转等,文中陈步瀛曾祖父陈时宾提升为江宁巡抚。
D.稷,“五谷”之一。“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中指麻、黍、稷、麦、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步演家以前是经商的,到了他致力于文学,由于乐善好施,家财全部被他散尽。B.可民作乱的时候,陈步灜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部抓了起来,又抓住了分散居住在其他县里 7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的内应。
C.平定回民作乱时,陈步瀛虽然没有亲自出阵杀敌,但建立的功劳却足以和出阵杀敌相比,于是皇帝升他为布政使。
D.陈步灜平时非常节俭,他在陈州州的时候,曾经全家以稷谷为饭,可对于家族亲威和朋友,帮助救济却极为优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在兵部,职事修办,吏不能为奸。服阕,其尚书奏请补车驾司郎中。(2)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宴西楼 陆游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
【注】①陆游国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热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薔等族侵扰事。又《蜀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司园亦称西国,园中有西楼”。②2因循:随意、轻率、怠情。③珠韉(bei):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年女子。④摩诃池:摩诃池即汗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是得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歌首句紧扣题目,从宴饮的场所一一西楼着笔。先以“豪雄”二字虚点一笔,引出次句对昔日奢华的着意渲染。
B.第二句中“锦绣笙箫”描绘了歌管竟逐的景象,暗藏题內“宴”字;“锦绣”比喻美人,“在半空”则突出了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
C.“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频红”两句,描绘了宴饮之上歌女的俏丽,由此展现了宴饮场面的热闹。
D.颈联续写西楼宴饮,意境温馨旖旎,表现诗人醉宴西楼,置身衣香鬓影之中,只不过是为了缓解精神的苦闷而已。
E.诗歌尾联以景作结,描写宴罢归途,描绘了夜凉迎面,摩诃池上,明月方中的景象,对此佳亻上景,诗人更生赏爱之情。
15.古人评此诗额联“语轻而感深”,你认为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谈到山中四季景色优美,其中写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2)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琵琶女在京城时艺高貌美的两句是:(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兵器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登上凌云山顶,遍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逗而来,又奔流不息地独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②囯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同台湾方而领导入马英九在新加坡会而,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和平进展进行磋商,大家都乐观其成。
③申雪、赵宏博自信满满地表示,已经为明天的自由滑雪比赛做好了准备,刚刚夺得了国际滑联短节目冠军,正好及锋而试。
④熬夜是一种不良习惯,长期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素乱,危害人体健康,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但总有些人不以为意,仍旧爱做“熬夜族”。
⑤乾隆在下江南的途中,看到一些贫困的百姓不能自给,便慷慨施舍。走一路,银子撒一路。因此在百姓的眼里,皇帝成了过路神仙。
⑥真实的情感最能在简朴的生活中流露出来。因为锦衣玉食,味浓,人心易贪恋而忘情;草食豆羹味淡,人心不生执着反易流露。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保障弱势群体的食品安全以及城市低收入群体农村留守人群的营养状况等方面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B.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因那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C.在杭州召开的一场以“法律与网络”为主题的座谈会上,部分与会专家认为QQ聊天记录必须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才可以作为诉讼证据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D.虽然学校三令五申,要求学生自觉爱护学校环境,但是随手乱扔垃圾,人走关灯,损坏桌椅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 9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年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20.在下面一段文宇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中国文化丰密多彩,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①------------------。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天人协调,崇德利用,和与中,刚健有为。其中,“天人协调”思想②-----------------------;“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问题,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问题:“和与中”思想③---------------------------;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則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囯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21.进入2017年,首个网络流行语“我可能XX了假X”一炮而红,并不断得以扩散,普及。阅读下面材料,请对这个网络流行语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作解释。要求语言简明,准确,均不得超过25个字。(5分)
考试没考好,说:我可能复习了假书。休假时间太短,说:我可能休了个假假。吃了那么多还是饿说:我可能吃了个假饭……大学不如所愿,说:我可能上了个假大学。学生不太理想,说:我可能招了假高才生。红包抢了一分钱,说:我可能抢了假红包。钱不经花,说:我可能花了假钱……
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这段时间,一些文化现象相继引发人们关注:央视《朗读者》节目激起了人们对文化经典的热情:民谣歌手赵雷在歌曲《成都》里唱出了文化韵味而给人们带来感动:中学生武亦妹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鸣惊人而受到大家贊对此,有人认为是相关人员个人魅力的影响,有人认为是人们对泛滥娱乐节目的审美疲劳,还有人认为是人们对优雅文化的渴望正在被唤醒…
那么,你又如何看待呢?请整体把握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作文。要求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
第三篇:2018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8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算法的传统通常有两个:一是符号认知主义,主张智能行为依赖于符号操作,通过基于符号表征的计算可实现推理、决策,甚至情感活动,如早期的专家系统;二是联结主义,认为通过大量底层简单的“激活单元”相互交织可在高层自发涌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这一传统以神经网络为代表。阿尔法国棋的研究主要得益于这一种传统,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实现算法的突破。
以复杂性视角观之,目前的智能算法有一个突出特质----涌现性,即智能是一种由算法底层的简单规则生成的复杂行为,智能并不由预定的算法前提所决定。游戏棋局的最终输赢是一种涌现,不是依靠单次行为的累加,而是算法演化系列的整体取胜。阿尔法国棋有一些令顶尖职业棋手难以理解的“昏招”,可这些昏招最终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表明“招数系列”比“某一招”更有意义。在伦理上,涌现性特质揭示出智能算法具有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特征;智能算法行为不是边界清晰的单个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演化,其行为效果既不由“某一”行为所决定,亦不由其前提决定。
智能算法的另一个特质是算法的自主性。阿尔法国棋一代曾依据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棋语,对弈了3000万盘棋,二代强化了自我增强学习。如果智能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类主动的、自我进化的“生命”那么我们是否能说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决定的“主体”?以算法的观念来看,理性传统所认可的“主体”是一个能够协调个体自身复杂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该个体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弱人工智能,则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主体观念。弱人工智能的自主性是智能行为的自组织性,机器算法会在没有人类程序员的干预下自发学习,自动处理问题。
2015年,有人在使用“自动驾驶”模式时遭遇车祸,历经十个多月的调查,最终归责为驾驶员过于信任人工智能,手没握住方向盘,人工智能得以免责。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必会让我们可完全摆脱方向盘。智能驾驶系统由厂商的机器人制造,其算法不断自我进化,无缝嵌入庞大的物联网中,行进于更多智能体交互的开放环境,并与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不断自我演化的复杂算法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厂商、机器人、使用者、众多智能体等都是造就整体的个体,但并不存在对整体负责的“主体”,此时我们在伦理上可能面临根本的挑战:智能行为既不不遵循行为与效果之间的直接对应,也不遵循行为与主体之间的必然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一个恰当的道德判定?
(摘编自刘劲杨《人工智能算法的复杂性特质及伦理挑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于符号认知主义和联结主义这两个传统,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最终得以实现。
B.无论是“某一”行为,还是预定的算法前提都不能决定智能算法的行为效果。
C.弱人工智能有一个中心控制单元,它担负了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
D.既然智能驾驶系统不存在对整体负责的“主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则无需追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两种智能算法传统的异同,分析了阿尔法围棋获胜的原因。
B.文章以阿尔法围棋为例说明智能算法的涌现性,从行为特征角度做了伦理思考。
C.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是某种“生命”体,这是文章对“主体”进行辨析的前提。
D.文章介绍了智能算法的传统及特质,最后指出了我们在伦理上可能面临的困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没有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联结主义传统,阿尔法围棋就未必会有算法上的突破。
B.昏招成了取胜的“神之一手”,这是智能算法集体行为演化胜过单个行为的例证。
C.智能驾驶系统的算法处于众多智能交互的开放环境之中,才能不断地自我进化。
D.智能行为与效果不直接对应、与主体无必然联系,但是我们还要对它做道德判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事情是这样的
佚名
怎么说呢?12月26日,事件经过一天发酵,《惊爆,某超市一黑衣男子在对老人大打出手》牢牢霸占微博热搜榜头条。几张图片看起来是连拍,一男子挥舞手臂,老妇人抱着男人大腿,直到最后一张男子的手打到老人身上,看上去触目惊心。文字解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相当详实。
小明日记
今天玩得可开心啦。妈妈带我去欧美新生活玩,小朋友真多。大人坐在游乐场外玩手机,我们玩打枪游戏。我们玩了很长时间。中午吃面条,很好吃,妈妈说下周还带我吃。
下午和妈妈一起买了很多好吃的,超市的人很乱。有一个奶奶躺在地上,大声喊,还哭得很伤心,妈妈不让我看,但我早就看见了,那个奶奶抓住了那个叔叔的脚,叔叔不想让她抓。叔叔一蹦一蹦的,像跳皮筋,可好玩了。
超市收银员只言片语
周年庆嘛,人多,忙不过来。我看到的时候,大妈已经倒地,那个黑风衣在掰大妈抱他大腿的手。他们吵得很激烈,那男的一直喊“松手”,而且还说脏话。大妈被他拖着走。听不出来两人为什么起的争执。
我为什么不去拉开他们?公司规定:收银员不能离开岗位。而且我们经理和保安很快就赶到,把两人带走了。期间,很多顾客都在旁边看着,各种拍照。
不说了,不说了,今天顾客至少比昨天多一倍。
值班经理答记者问
记者:两人为什么争执?
经理:周年庆,特价区豆油只剩下一桶。那男的要拎走,大妈说是她因为没找到推车,暂时放那儿的,才引发争执。
记者:据我们了解,这件事发生20分钟左右,你们才派人解决,具体原因是什么?
经理:因为这次促销力度很大,顾客太多了,到处都是人,我接到电话从值班室下楼去叫保安,然后再上来,我是一直跑着的。我们要从最里面那个非买出口进入,这又是一大圈。到现场的时候,周围好几圈人,分开人进去,差不多十分钟,绝对没有15分钟。
记者:事后,你们的调查结果是什么?
经理:我们无权调查,这事儿得问公安人员。
记者:那最后问题解决了吗? 经理:解决了,我们超市各送了他们一桶豆油。今天我们吸取教训,不仅在特价区安排工作人员,而且,将特价商品量提高了2到3倍。
我是监控录像管理员
12月24日早7点,经理打来电话,让我在管业前调整13号至17号摄像头監控位置和范围,并要求我们在25日3:20前,务必把13号至17号摄像头于下午2:00--3:00 的录像整理出来,保存备份,发给宣传部。
25日下午2:00的时候,我就盯着监控。看到一个女的疯狂冲到小王身后,双手抱住他手里的豆油,小王抢过,女子摔倒,后立即抱住小王的大腿,大喊大叫,看不出来喊什么。小王使劲儿挣脱,一只手拎着豆油,一只手一会儿掰她的手,一会儿挥舞着保持平衡。他们从15号監控拉拽到17号监控下面。
2019年无旦,微博热搜再现欧美翅市头条《反转—黑衣男“动手”的真相》,文章链接一个12分钟的视频。官方微博着实火了一把,据统计,2个小时点击超过500万,转发超过20万,评论过万。
周年庆加圣诞节“双息”期间,该广场超市营业额远超沃尔玛、恒客隆等,为答谢新老客厚爱,元旦节日期间将“双惠”活动持续到本月7日。
4.下列关于小说艺术特色和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明日记”充满童趣,写男子与老妇人的争执流露出对他们举动的好奇,从而能吸引读者探求事件的真相。
B.从收银员只言片语可知其未必不知情,她选择性的回复和对责任的推卸透露出她对此事采取了躲避的态度。
C.从值班经理答记者问可知,超市把这个事件处理得又快又好,已充分考虑了顾客的需求,尽量让顾客满意。
D.小说开头“怎么说呢”看似突兀而多余,但当读完全文就会明白,作者从微博写起能够起到较好的反讽效果。
5.小说标题“事情是这样的”概括性强,请结合文本加以说明。(5分)【标题含义理解题】解释“事情”、“这样的”3w :谁?孩子、收银员、值班经理、监控管理员(实际上都属于商家)、微博(媒体)怎么了?也就是把不同人眼中的事件概括出来,表层:孩子眼中的事情:这是大人之间的一场游戏,消费者(顾客):超市优惠引发的争执 深层:实际上,商家的营销策划;媒体(推波助澜)炮制热点,吸引关注度
6.作者为什么从不同视角对同一事件进行讲述?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情节作用题】人物、环境没有。
(情节)事件本身:不同视角对同一事件进行描述呈现出不同的侧面和结果,(因为经验、阅历、地位、参与度关注点不同)叙述效果:(形式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主题:使简单的事件复杂化,警示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反讽超市)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材料一:
作为“新动能”之一,共享经济有光明的前景。共享单车、共享停车、共享租屋等就是已走近普通大众的共享产品。“共享+”百花齐放,这是好事,然而,也有一些所谓的“共享”,因为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盈利模式,不仅浪费社会资源,也透支了“共享”的公信力,成了“伪共享”。
比如,有人把“共享雨伞”投放到地铁口、公交站台等交通节点,结果半个月后悉数消失;有人在城市街头投放“共享马扎”,但管理跟不上,最终被市政部门清理搬走;有人推出“共享睡眠舱”,但安全、消防、卫生都不过关,最终被管理部门叫停……
共享经济是指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权利人将使用权进行临时性转移,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权利人也能从中获益。其本质是整合闲散资源,盘活存量经济,减少浪费,避免新的资源开掘。“伪共享”之所以没市场,就在于它们并未真正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来解决生产与生活的痛点,却因制造“虚假需求”,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成了“非共享、不经济”。
“共享項目”只有摆脱资本热捧与营销炒作,走向理性、合规、审慎,在分享平台上做深做透,才能找到真正清晰的发展焦点和盈利路径。有人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还将保持40%的高速增长。
(摘编自《“共享经济”越是被看好,越不能滥用》,2017.10.27《人民日报》)材料二:
中国的共享服务正在向汽车领城扩大。预计到2020年,中国共享汽车的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4亿元扩大至93亿元,在中国,共享单车等服务迅速普及,但共享汽车面临诸多课题。大型汽车厂商由于担心汽车销量下滑,也对共享汽车持谨慎姿态。但中国本土汽车厂商可能在共享汽车领域加强攻势。中国约3亿人有驾照,而私家车保有量约1.5亿辆,单纯计算有1.5亿人有驾照但没车。有问卷调查显示,77%的受访者“愿意尝试共享汽车服务”。
(摘编自《中国共享汽车服务业快马加鞭》2017.12.20“日本经济新闻网”)材料三:
材料四:
近日,摩拜单车宣布与日本最大移动社交网络公司LINE达成战略协作。LINE领投摩拜单车在日本子公司的A轮融资,认购股份不超过20%,并派遣董事。业内人士表示,拥有更低成本、更大规模的运营经验和更多数据的摩拜,有了日本最大移动社交网络公司LINE公司千万量级用户的加持,将有力促进日本共享单车市场成长。
(摘编自《日本LINE希望中国共享单车助力2020年东京奥运会》2017.12.22环球网”)
7.下列对材料中“共享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共享经济是在一定前提下,临时转移资源的使用权,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权利人也能获益。B.共享经济应立足消费者需求来解决生产与生活的痛点,整合闲散资源,实现真正共享与经济。C.“共享+”成为“新动能”,共享单车、共享租屋、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已走进我们的生活。D.“共享项目”应走理性、合规、审慎之路,在分享平台上做深做透,方能找到发展焦点并盈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国共享经济只有摆脱资本热捧的假象与无意义的营销炒作,通过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盈利模式,才能在未来几年保持40%的增长。
B.中国共享汽车的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4亿元扩大至2020年的93亿元,这说明,尽管面临诸多难题,但中国汽车厂商已经加强攻势。
C.材料三揭示了在共享服务方面,共享出行在夜间出行和等待时间两方面更具有优势,共享单车优势明显,共享汽车则具有潜在需求。
D.公交汽车和轨道交通明显可以节约出行的成本,但它们夜间出行不便利,通勤速度慢,因此必须增加共享单车与共享汽车的投放数量。
E.摩拜单车与日本网络公司LINE达成战略协作,此协作强强联合,将有力促进日本共享单车市场成长,也可能助力2020年东京奥运会。
9.怎样才能推动我国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时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列传二十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 B.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 C.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 D.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常博士”中的“博士”是学官名,一般指精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授的官职。B.奉朝请,是指古代臣子定期参加朝会,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C.“守兵部侍郎”中的“守”指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D.祖饯,设宴送别。祖,临行祭祀天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类似说法还有“祖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颜衎勤奋苦学,为政有方,他年少时,学习刻苦努力,研究《左氏春秋》;后科举及第,任北海主簿,颇有政绩,为人所知。B.颜衎献言献策,颇有远见。房知温拥兵自傲,作为其幕僚,颜衎建议房知温入贡晋祖,使房得以善终,足见其深谋远虑。C.颜衎秉守孝道,侍养双亲。父亲有疾,颜衎能毅然请辞回去奉养,在父亲卧床不起时,能亲自捧屎,毫无倦色,品性至孝。D.颜衎严肃纲纪,厘清体制。丧乱之后,朝纲不振,他直陈弊病并提出改进意见,除征召入幕府不变,其余都被皇帝采纳。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2)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①路
黄庭坚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②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③。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注】①塞垣:边防城池。②戛(jiá)敲击,③骅骝,周穆王的八鞍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
14.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落日西沉,长风呼啸,开头两句动静结合,意境苍凉阔大,是典型的边塞景象。B.“翩翩数骑闲猎”凸显出士兵策马轻驰、在暮色中享受舒适与和平的悠闲之态。C.平沙千里,词人却聚焦在“雕弓白羽”“骏骅骝”上,为下文情感的抒发以蓄势。D.隐隐约约看到的青冢,使词人想起了王昭君的故事,淡淡忧愁也慢慢袭上心头。E.词的上片主要是实写,突现了边地骑兵驰骋射猎的飒爽英姿,为全词奠定基调。
15.词的下片表达了怎样的“闲愁”?请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5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运用典故表达怀念故人、抒写回乡感受的两句是“,”。
(2)在《师说》中,韩愈指出人非生而知之,都会有疑惑的事实后,以“,”三句点出了不拜师学习的危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作为演说家,他一登上舞台,就神采奕奕,舌灿莲花,独特而又有魅力的气场和丰沛的内容很快就能让观者听者叹服。②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我国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蟾宫折桂,喜获殊荣,被授予联合国环保“地球卫士奖”。③21世纪,是一个凸显个性、实现自我、创造价值的时代,也是一个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的时代。④一篇文章,一旦“镶嵌”了“金句”“金词”,则富丽堂皇,而谁又会知道,这背后是作者对词语的大量占有和辛苦打磨。⑤辽宁省著名书法家沈延先生,出身儒门,自幼跟从其父读经学史,作诗临帖,舞文弄墨,弱冠之时,已然称誉乡里。⑥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上,首位出场的选手李尚荣----一个7岁的小女孩,在台上对答如流,活泼可爱,玲珑剔透。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集体是一个奇妙的集合,既能滋生矛盾从而使个体受到排挤,又能培育信心,让个体在别人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B.如何让农耕文化的菁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值得深人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C.互联网时代呼啸而至,传统书店一方面因经营的“戏路”太窄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线上书店用多种方式大行其道。D.地球是一个家,无论哪一种生命灭绝,对地球都是伤害,一旦生态被人类破坏,所有的不好的恶果最后也将由人类承担。19.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花谢后,叶子不再谦逊。
②我们之间已经隔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③如将文学比作药,也只供内服,不可外敷。④孩子静静玩,青年悄悄话,老人脉脉相对。⑤晾在绳索上的衣裳们,一起从午后谈到傍晚。⑥年轻人的步姿摇啊摇,总是因为时间银行里存款多。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⑤⑥ D.③⑤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许多人担心,①。而且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也曾指出,电视暴力片与儿童攻击性行为显著相关: ②。这就是近十年来青少年犯罪比率上升的原因。有数据显示,美国青少年犯罪比率十年来上涨了15%之多。研究还发现,儿童时期观看暴力电视的数量与30岁时出现的攻击性行为也存在有显著的相关。8岁时观看暴力电视越多,③。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打动无数人,而我却偏偏关注前两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这两句是不是在暗示“虽然皇帝的恩泽意及不到我,可我却不管那么多,就是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来”呢?或许有,但袁枚绝对不会说出来,因为清代的文宇狱极为严酷,当然,追问当年袁枚到底是怎么想的,意义不大。诗也好,文也罢,读经典诗文的价值不在于理解诗文本身,而是把这些诗文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和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常读常新,常读常深,让它们为我们所用。(1)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错误:应将“ ” 改为“ ”。(2分)(2)这段文字中,作者推论出的最终结论是:;(不超过20字,不计标点)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不超过10字)(3分)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7汉字----“戏”
理由:1.中国有戏。首艘国产航母下水、C919大飞机首飞、“悟空号”探测到疑似暗物质、“墨子号”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2.人们更爱“老戏骨”。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有太多的戏精上身,有太多的人设一夜崩塌,只有少数人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诱惑、守得住初心。
3.全民“游戏”。或“王者农药”或《绝地求生》娱乐无可厚非,但我们在太多 情上缺乏游戏精神,却又在太多事情上太过儿戏。上述理由你赞同哪一条?请谈谈你的观点,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第四篇:2013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3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后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面对感性的思考
人类需要并积累了三种基本知识:一是科技知识,它的目的是提高人类获取基本生存实物的效率;二是伦理知识,它的目的是试图使人在有序中实现更多的自由诉求;三是感性知识,它的目的是指向人本身,是关于人面对无尽的挑战和困境时如何更大限度地得到感性愉悦、心灵补偿和灵魂拯救的思考。无论是关心自然和物理世界的科技,还是关心社群秩序的伦理,其指向都是“身外之物”,只有作为感性知识的美学才是彻头彻尾关心人的内心的知识。我们不必特殊强调美学,但至少不能忽略美学,尤其在当下,我们已经处在视听海洋之中,倘若还不去关心感性知识、关心美学,那显然是愚蠢的。为此,我希望大家读一点美学书籍。在美学的经典书目中,我推荐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保存在他的多种书籍里面,但有力支撑他的哲学体系的是讨论认识论的《纯粹理性批判》、讨论伦理学的《实践理性批判》和讨论美学的《判断力批判》。正是《判断力批判》才在前两个“批判”的“理论的哲学”与“实践的哲学”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温情而畅通的桥梁。
康德的哲学立场是重估人的理性能力,试图在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中间发现真理,这一点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有充分体现。学术史通常把黑格尔的《美学》视为经典美学的集大成者,但我觉得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具有丰富的美学思辨张力,当徜徉于斯时,感性生命和反思冲动将均被激活。尽管《判断力批判》依然是一种形而上学,但我在与它相逢和攀谈时却能深度体验到某种趣味。它告诉我们,人会遇到三种愉悦:感官快适,美的欢愉,善的愉悦。康德相信三种愉快性质不同,但我们真正知道了这些,仿佛就有了某些谈论生活感性的自信。当然,《判断力批判》还提供了重要的美学知识,譬如审美愉快是无利害关系的,美不是概念但是作为普遍愉快的对象被呈现,美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等等。这些思想既清理了当时的感性学说误区,又对我们一直以来所遭遇的审美经验具有阐释的有效性。
上个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还是怀疑康德的美学,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诸如文化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和生活美学,都坚定地质疑、修正甚至颠覆了康德的美学。但我们应该清醒,无论谈论什么感性经验,无论是站在何种美学的立场上,无论要构建一种怎样的美学,都必须了解经典美学,更何况经典美学是活着的美学,即便是生活美学也要创造性地运用和整合经典美学的思想价值。
尊重感性才有可能敬重人,敬重人的内心,因而我们既不应忽视人的感性,忽视美学,也要珍惜人类积累的科学思维能力。读一读《判断力批判》,在知识自觉的基点上关切人本身,关切生命感性,关切审美体验,该是多么美好的人生经验啊。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2期卷首语,作者王确,有删改。)
1.下列有关《判断力批判》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判断力批判》是美学的经典书目之一,阐释的是康德关心人的内心的知识。B.《判断力批判》作为康德批判哲学思想的支柱之一,它的地位超过其他著作。C.《判断力批判》具有美学思辨张力,能够激活阅读者的感性生命与反思冲动。D.《判断力批判》提供了更重要的美学思想,它们清理了当时的感性学说误区。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介绍了人类需要并积累的三种知识,从特定的时代背景出发,希望读者阅读一点美学著作,并向读者推荐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B.第二段从康德哲学体系的构成角度,肯定了《判断力批判》的地位,桥梁的比喻形象化地诠释了康德美学哲学对理论、实践哲学的影响。
C.第三段从阅读体验角度概括了《判断力批判》的内容,它不仅让人得到感官、美、善的愉悦,还提供了许多美学思想,至今仍有生命力。
D.第四、五段站在维护康德美学的角度,批评了上世纪中叶以来某些人对它的质疑、修正和颠覆,认为读经典美学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经历。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关心着自然和物理世界,伦理学关心着社群秩序,只有这美学才会思考人的感性愉悦、心灵补偿和灵魂拯救。
B.我们当下生活在视听海洋之中,指向身外之物的伦理知识等无足轻重,因而关心感性知识、关心美学是明智之举。
C.重估人的理性能力,试图在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发现真理,这就是康德的哲学立场,它同样体现在其美学上。
D.尊重感性就能敬重人与敬重人的内心,因此我们既不应该忽视感性与美学,又要珍惜人类积累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姚珠树公传 [清] 张英
明之季年,吾桐冠盖煊奕王谢子弟,以才俊闻于一时,其中文章、经济、丰采、言论、气谊、识量皆光明骏伟,卓然为 诸君之冠者,则姚珠树公也。
英为珠树公幼婿,公捐馆舍①时,英年十有五,犹及侍公左右,见其仪范巍然岳峙,渊然海涵,吐纳宗风,神采四映,虽幼犹能识之。工举子业,最为华赡博大,而一一根据理要,伸纸疾书,千言立就,古文词无不兼擅其美。诗宗少陵而命意,选词机杼,仍由己出。书法朗润高秀,入晋人之实。此皆邑人之所矜式,海内之所流传,而英得于耳目之濡染者最多也。
公为廉吏,后幼而食贫。当时,公卿雅重公才望,折节缔交,所以资奉之者甚厚。公性豪迈不羁,初,不治家人生产,悉推所有以供宾客觞咏之需,然亦未尝有所匮乏也。事项太夫人,孝养纯笃,至老不衰。
当明末造知天下将乱,士大夫习于太平久,皆讳言兵。公留意当时事,与老弁③知兵者游讲,求防御贼寇之策,火器火药,皆与邑令谋而预备之。崇祯甲戌,流寇攻桐城,以有备而获免。乙亥,贼张献忠聚数万众,围桐者三次,蕞尔④孤城与贼相拒数旬,卒以无恙,则公与守令同心守御之有道也。公不遇于时,无由为封疆谋画而克全梓里,其效彰彰如是,使设施展布其所就,宁不伟哉?
国朝定鼎后,以明经署浙江龙游县学博,训士有方,多所成就,至今称之。教子至严肃,既壮犹督课如少时,以故皆为名士,掇巍科⑥。
少与方宫詹公八人为友,称“八俊”。以文章道义相切磨,胶漆如古人,邑人至今为美谈。
卒年五十有一,以公之才,而年与位皆不称,其所积而未享者,今之子若孙承之,俾昌俾炽有以也夫。
[注]①捐馆舍:抛弃馆舍,死亡的婉辞。②矜式:敬重和取法。③老弁:旧时称低级武职。④蕞尔:小的样子。⑤明经:清代贡生的别称。⑥巍科: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才俊闻于一时 闻:闻名 B.工举子业 工:擅长 C.公卿雅重公才望 雅:高雅 D.既壮犹督课如少时 课:考核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虽幼犹能识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士大夫习于太平久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以明经署浙江龙游县学博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而年与位皆不称 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
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珠树具有多方面才能,诗歌因学习杜甫而在立意上深受其影响,书法则深得王羲之等晋人书法的精髓。
B.姚珠树凭借才能和名望,赢得了当时公卿的爱戴,他们降尊纡贵和姚公相处,还常常从物质上接济姚公。
C.明朝末年姚珠树积极谋划御敌之策,并且精心武备,在他的率领下当地百姓战胜了强敌,保全了桐城邑。
D.姚珠树教育儿子很严厉,孩子成年后仍然一如既往,因此他们都成为名士,并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不治家人生产,悉推所有以供宾客觞咏之需,然亦未尝有所匮乏也。
答:(2)无由为封疆谋画而克全梓里,其效彰彰如是,使设施展布其所就,宁不伟哉?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8~9题。
将去洛阳,灯下感赋
[清] 陈维崧
露幌风帘思不禁,巡檐背手重沉吟。一城汉苑隋宫地,几夜零砧断杵心? 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阴。偃师①明发应回首,洛水嵩云②深更深。
[注]①偃师:河南县名,位于洛阳东面。②洛水嵩云:洛河之水,嵩山之云。洛河流经洛阳,嵩山在洛阳东面。
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以首联和颔联为例简要分析之。(4分)
答: 9.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的颈联做简要赏析。(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空,超过6空,则按前6空评分)(6分)
(1)天下云集响应。(贾谊《过秦论》)(2),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3),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4)昆山玉碎凤凰叫。李贺《李凭箜篌引》)(5),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8),小桥流水人家。远《天净沙·秋思》)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归来的温馨 [智利] 聂鲁达
①我的住所幽深,院内树木繁茂。久别之后,房子的许多去处吸引我躲进去尽情享受归来的温馨。
②花园里长起神奇的灌木丛,散发出我从未领受过的芬芳。我种在花园深处的杨树,原来是那么细弱,那么不起眼,现在竟长成了大树。它直插云天,表皮上有了智慧的皱纹,梢头不停地颤动着新叶。最后认出我的是栗树。当我走近时,它们光裸干枯的、高耸纷繁的枝条,显出高深莫测和满怀敌意的神态,而在它们躯干周围正萌动着无孔不入的智利的春天。我每回都去看望它们,因为我心里明白,它们需要我去巡礼,在清晨的寒冷中我凝然伫立在没有叶子的枝条下,直到有一天,一个羞怯的绿芽从树梢高出远远地探出头来看我,随后出来了更多的绿芽。我出现的消息就这样传遍了那棵大栗树所有躲藏的满怀疑虑的树叶。现在,它们骄傲地向我致意,俨然已经习惯了我的归来。鸟儿在枝头重新开始往日的啼鸣,仿佛树叶下什么变化也未曾发生。
③书房里等待我的是冬天和残冬的浓烈气息。在我的住所中,书房最深刻地反映我离家的迹象。
④封存的书籍有一股亡魂的气味,直冲鼻子和心灵深处,因为这是遗忘——业已湮灭的记忆——所产生的气味。在那古老的窗子旁边,面对着安第斯山顶上白色和蓝色的天空,在我的背后,我感到了正在与这些书籍进行搏斗的春天的芬芳。书籍不愿摆脱长期被人抛弃的状态,依然散发出一阵阵遗忘的气息。春天身披新装,带着忍冬的香气,正在进入各个房间。在我离家期间,书籍被弄得散乱不堪。这不是说书籍短缺了,而是它们的位置被挪动了。在一卷17世纪古版的严肃的培根著作旁边,我看到萨尔加里的《尤卡坦旗舰》。尽管如此,它们倒还能够和睦相处。然而,一册《拜伦诗集》却散开了,我拿起来的时候,书皮像信天翁的黑翅膀那样落下来。我费力地把书脊和书皮缝上,事前我先饱览了那冷漠的浪漫主义。
⑤海螺是我住所里最沉默的居民。从前海螺连年在大海里度过,养成了极深的沉默。如今,近几年的时光又给它增添了岁月和尘埃。可是,它那珍珠般冷冷的闪光,它那哥特式的同心椭圆形,或是它那张开的壳瓣,都使我记起远处的海岸和事件。这种闪着红光的珍贵海螺是古巴的软体动物学家——卡洛斯·德拉托雷把它当作海底勋章赠给我的。这些加利福尼亚海里的“橄榄”,以及同一处来的带红刺的和带黑珍珠的牡蛎,都已经一点儿褪色,而且盖满尘埃了。
⑥还有一些新居民,就是从封存了很久的大木箱里取出的书籍和物品。这些松木箱来自法国,箱子板上有地中海的气味,打开盖子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随即箱内出现金光,露出维克多·雨果著作的红色书皮。旧版的《悲惨世界》便把形形色色令人心碎的生命,在我家的几堵墙壁之内安顿下来。
⑦不过,从这口灵柩般的大木箱里出来一张妇女的可爱的脸,木头做的高耸的乳房,一双浸透音乐和盐水的手。我给她取名叫“天堂里的玛利亚”,因为她带来了失踪船只的秘密。我在巴黎一家旧货店里发现她光彩照人,那时她因为被人抛弃而面目全非,混在一堆废弃的金属器具里,埋在郊区阴郁的破布堆下面。现在,她被放置在高处,再次焕发着活泼、鲜艳的神采出航。每天清晨,她的双颊又将挂满神秘的露珠,或是水手的泪水。
⑧玫瑰花在匆匆开放。从前,我对玫瑰很反感,因为她没完没了地附丽于文学,因为她太高傲。可是,眼看她们赤身裸体顶着严冬冒出来,当她在坚韧多刺的枝条间露出雪白的胸脯,或是露出紫红色的火团的时候,我心中渐渐充满柔情,赞叹她们含着挑战意味发出的浪涛般神秘的芳香与光彩;而这是它们适时从黑色土地里尽情吸取之后,像是责任心创造的奇迹,在露天里表露着爱。而现在,玫瑰带着动人的严肃神情挺立在每个角落,这种严肃与我正相符。她们和我都摆脱了奢侈与轻浮,各自尽力发出自己的一份光。
⑨可是,四面八方吹来的风使花朵轻微起伏、颤动,飘来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青年时代的记忆涌来,令人陶醉:已经忘却的美好名字和美好时光,那轻轻抚摸过纤手,高傲的琥珀色双眸,以及随着时光流逝已不再梳理的发辫,一起涌上心头。
⑩这是忍冬的芳香,这是春天的第一个吻。
[注]聂鲁达(1904—1973),智利著名诗人、散文家,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选文有删改。
11.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归来的温馨”?请分点概括。(6分)
答: 12.请结合文本内容体会下面两句话的含意。(4分)
(1)她们和我都摆脱了奢侈与轻浮,各自尽力发出自己的一份光。(2分)
答:(2)这是忍冬的芳香,这是春天的第一个吻。(2分)
答: 13.第②段描写花园里的树木、鸟儿有哪些作用?(6分)
答: 14.有人说,本文是散文,但也可看成是一首抒情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相关文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乳臭(xi)估量(ɡū)干细胞(ɡān)B.揣度(du)横行(hnɡ)
亲密无间(jin)
孺子牛(r)
参差不齐(cēn)
C.包庇(b)强劲(jnɡ)触摸屏(ch)甘之如饴(y)D.供给(ɡōnɡ)通缉(jī)贺岁片(pin)是非曲直(qǔ)16.下列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
A.苍凉 B.游荡 C.精忠报国 D.相形见绌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南亚某些国家把中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B.他在《语文建设》“学术前沿”栏目发表的关于桐城派散文研究的文章,否定的人很多,引发众多争议。
C.一首诗歌是否优美,关键不在于它是否迎合了时代,而在于它是否有一种超越时空直抵人心灵的力量。
D.这种对读书精神的守望不仅使我们沉湎在欲望中的人性有了尊严,而且使我们从平庸生活中脱离出来。
18.阅读下面的图表,用简明的语言概述云天小区房价走势变化的基本特点,不使用具体数字(包括年份),含标点不超过35字。(4分)答: 19.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格式,运用对偶和引用的修辞手法,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5分)一趟从上海开往北京的旅游专列行至江苏南京时,列车广播里,播音员正在播音:
各位旅客:我们的脚下正是六朝古都南京。这里山川形胜,人文荟萃。紫金山松柏苍翠,玄武湖波光荡漾。东吴大帝指点江山,中山国父经纬天地。诗人曾感慨:“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现在,南京正渐渐地淡出你的视野。
前方,列车将要到达的是安徽省。从群山连绵的皖南山区到沃土千里的淮北平原,这里风光秀美,历史悠久。。。„„现在,你已经随着列车进入安徽地界。
答:。。
20.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雅安在恸哭,中国在饮泣,雅安人遭受了亲友伤逝、家园被毁的伤痛,伤痛更在国人的心头。我们拟在校刊开设“与雅安同在”专栏,请你为专栏写一段开栏语。(不超过70字)(6分)
答: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当下,人们不吝赞美之辞,对一些来自草根阶层的平凡人物冠以“最美”二字,如“最美教师”、“最美战士”、“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最美消防员”等。主流媒体不甘落后,大量刊载“最美人物”的“最美事迹”。发现“最美”、宣传“最美”已然成为当下一种社会现象。
此种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请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五篇:2013盐城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盐城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3.05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答案】B(A项“妇孺”,C项“论资排辈”,D项“平心而论”)
2.【答案】A(B滥用介词,缺少主语;C成分残缺,“坚持”的宾语中心词应是“的原则”(或“立场”);D缺宾语“的生活方式”前后粘连,在“有利于”前另加主语。)
3.【答案】让人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让人学会”1分:“提出问题”1分;“思考问题” 1分,“解决问题”1分)
4.【答案】阅读张爱玲的书籍,好像是在繁华尘世中随意聆听才女细数琐碎的忧伤;
阅读沈从文的小说,好像是在湘西大地上自由欣赏文人描绘淳朴的民俗; 阅读林清玄的散文,好像是在禅院静室中虚席倾听智者侃谈生活的智慧。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太祖为司空,辟之,毗难贰其主,不应命。绍薨而辅其长子谭。及绍二子尚攻兄谭,谭使毗诣太祖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谓毗曰:“谭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今河北岁凶,而袁氏兄弟龃龉..,有违天道,此乃天亡尚之时也。明公前伐尚,谭踵.其后。克尚必矣。他年或登,尚改修其德,失所以用兵之要矣。”太祖称善。”乃许谭,克尚于黎阳。及谭败亡,归顺太祖,表毗为议郎。
文帝践阼,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之河南。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决。众皆莫敢言,独毗切谏。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侧臣以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议邪!”帝不答,起入内宫,毗随其入,帝无奈,遂止之。
黄初五年,文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谏曰:“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陛下祚有中国,道隆而四海自服,夫不宾.者,其能久乎?今天下新定,宜息民力,修范蠡之养民,法管仲之宽政。”帝曰:“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帝竟伐吴,至江而还。
明帝即位,时中书监刘放、孙资见信于主,大臣莫不与之交,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大人盖少降意?不者必速谤言。”毗正色曰:“吾之立身,自有本未。焉有大丈夫欲为公卿而毁节邪?”
帝方修殿舍,毗上疏曰:“窃闻诸葛讲武治兵,而孙权巿马辽东,量其意指不在小,唯陛下备豫不虞,为社稷计。”帝怫然,乃止。后帝欲夷北芒山,令作观.宇其上,则见孟津。贾诩谏曰:“损费人功,民不堪役。且若九河盈溢,洪水为害,而丘陵皆夷,将何以御之?”帝不快,会毗亦在,附议诩,乃止之。
青龙元年,毗薨。先是,与子敞言:“死生,与尔契阔..
耳。”谥曰肃侯。子敞嗣,咸熙中为河
内太守。
(选自《三国志•辛毗传》,有删节)
5.【答案】D(观:高大华丽的楼台)
6.【答案】C(②体现其爱惜民力;④体现其对朋友的忠诚;⑥不是辛毗说的。)7.。
【答案】A(辛毗不愿背弃的是袁绍,不是袁谭。根据上下文,“毗难贰其主”中的“主”是袁绍。)8.(1)来年如果收成好了,袁尚修改他的德行,你就会失去自己用兵攻打他的关键时机。(得分点:登:丰收。所以:用来干……的方式。要:关键时机。)
(2)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应该让百姓休息,效法范蠡和管仲的宽松养民的政策。(得分点:新: 刚刚。息:使动。修、法:效法。)
(3)现在孙、刘两人掌权,大家都像影子一样依附在他们周围,父亲大人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下自己的心意?不这样一定会招致世人的诽谤。(得分点:用事:掌权。影:名词作状语。盖:同“盍”,意为“何不”。速:招致。)【参考译文】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当初他随兄长辛评跟从袁绍。太祖做司空,征召他,辛毗难以背叛旧主,没有答应。袁绍死后他辅佐袁绍的长子袁谭。后来袁绍的二儿子袁尚攻打兄长袁谭,袁谭派辛毗向太祖求救。当时太祖将要讨伐荆州,对辛毗说:“袁谭可以相信吗?袁尚一定可以击败吗?”辛毗说:“明公不要问真假,只应当看到他们的形势。现在河北年成不好,袁氏兄弟又相互争斗,有违天道,这是老天灭亡袁尚的时候。如果明公在前面讨伐袁尚,袁谭紧跟在他后面(夹击),一定能击败袁尚。来年如果收成好了,袁尚又知道自己行将灭亡图谋存活,就会修改他的德行,你就会失去自己用兵攻打他的关键时机。”太祖认为很好,就答应了袁谭。在黎阳击败袁尚。后来袁谭败亡,归顺了太祖,太祖上表封他为议郎。
文帝即位,想把冀州的百姓十万户迁徙到河南。各位大臣都认为不可以,但文帝心意已决。众大臣都不敢再说,只有辛毗极力劝说。文帝说:“我不和你们一起商议了。”辛毗说:“陛下把臣放在近旁当作谋划商议的官员,哪里应该不和大臣商量呢?”文帝不回答,起身进入内宫,辛毗也跟入内宫,文帝无奈,就停止了这个做法。
黄初五年,文帝想要发动大军征讨东吴,辛毗劝谏说:“先帝屡次发动精锐部队(讨伐东吴),但到长江边就回头了。现在陛下已经拥有中原,道德高尚四海自然臣服,那些不顺服的,难道还能长久吗?现在天下刚刚平定,应该让百姓休息,效法范蠡和管仲的宽松养民的政策。”文帝说:“按照你的意思,还应该把敌人留给子孙吗?”文帝最终还是讨伐东吴,打到长江边就回来了。
明帝即位,当时中书监刘放、孙资被皇帝宠信,大臣没有不与他们交往的,只有辛毗不与他们交往。辛毗的儿子辛敞建议说:“现在孙、刘两人掌权,大家都像影子一样依附在他们周围,父亲大人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下自己的心意,与世人随意应付?不然一定会招致世人的诽谤。”辛毗正色说:“我立身行事,自有追求,哪里有大丈夫欲为公卿而毁了自己的名节?”
青龙元年,辛毗死了。在死之前,他对儿子辛敞说:“死和生,只是与你分别或者相逢罢了。”死后被追赠称肃侯。儿子辛敞继承了他的位置,咸熙年间做河内太守。
明帝正要修建宫殿,辛毗上疏说:“我私下里听说诸葛亮讲求武力整顿兵马,孙权从辽东买马,估计他们的意图不在小的地方,希望陛下为无法预料的将来准备,替社稷打算。”明帝不高兴,但还是停止修建宫殿。后来明帝想要夷平北芒山,在原址建造楼宇,就可以看到孟津。辛毗进谏说:“此事损耗人力,百姓不能承受。况且如果九河暴涨,洪水泛滥,高山又被夷平,拿什么来抵御洪水?”明帝不开心,但又停止修建。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杨山人归嵩山
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①
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注解:①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呈紫色。
(1)诗的首联整体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嵩山玉女峰以远离世俗的神秘色彩。(2)从行文看,全诗分几个层次?请加以概括。(4分)
答案:分三个层次:前四句写嵩山的瑰奇景色;五六句想象杨山人归山后采摘仙草的活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要和他一起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3)明人胡应麟评价李白的这首诗“虽言送别,然不露愁情,一以贯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释。(4分)
答案:同意。前半部分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并以“我有”开头,仿佛友人去的就是自己的家,毫无远离的愁情;而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也显得恬淡安逸;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虽然传达送别之意、惜别之情,但始终没有流露愁情悲意。【鉴赏】
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初年。杨山人大约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两人志同情合,交谊颇深,后杨山人要离去,诗人赋此诗以抒怀。
全诗分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嵩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嵩山,以及对昔日隐迹山林、寻仙访道生活的眷恋之情。
首联起句豪迈,“万古宅”似指嵩阳县境内的玉女峰。这里选用“玉女”的峰名,是为了与上句的“万古宅”相对应。“玉女”为天上的仙女,“万古宅”就暗含仙人居所的意思,使神异的气氛更加浓厚,也愈发令人向往。
三、四句描绘的境界更加瑰丽神奇。月不可留,而要“长留”,并且使它处在最恰当、最美
好的位臵上。一轮皓月悬挂在苍翠挺拔的松树之上,下面是长流不断的溪水。它不只生动地描绘了嵩山秀丽的景色,而且寄托着隐居者高洁的情怀。
五、六句为第二层,写杨山人归山后的活动。诗人想象杨山人归去后将采摘仙草,而嵩山玉女峰一带就生长着开满紫花的菖蒲。这种菖蒲“一寸九节,服之长生”(《神仙传》),正可满足他求仙的欲望。这联上句写人,下句写山。“尔”字又和前面的“我”字呼应,渲染出浓郁的别离气氛。
末二句为第三层,诗人向好友表示“岁晚或相访”,要和他一起去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结句把这种思想情绪化为具体的形象:在湛蓝的天空中,一条白龙蜿蜒游动,龙身上骑坐着风度潇洒的诗人,他那仙风道骨与“青天”、“白龙”相表里,构成了幻美和谐的意境。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从头至尾不写离愁别恨。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写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恬淡安逸。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通篇紧扣诗题,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传达送别之意、惜别之情。用景语代替情语。它所写的“景”,既是外在的景物,也为内在的感情,是“情与景偕,思与境共”的统一体。惜别而不感伤,一往情深,而又表现得超奇旷达。它构思新奇,亦真亦幻,不受通常的时空观念的束缚,更不因袭模仿,表现了诗人惊人的创造力。
李白写诗还常常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使描绘的对象理想化、神奇化,以引起读者想象与思慕的情趣。
例如,“宅”为常见事物,并无新奇之处,可见在前面加上“万古”二字,就变得神奇而空灵。又如一轮明月挂在溪边的松树上,景物固然迷人,诗人别出心裁,在前面冠以“长留”二字,突出意志的力量,这样人和物都发生了“超凡入圣”的变化,涂上一层神奇瑰丽的色彩。唐人张碧曾用“天与俱高,青且无际”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一尊还酹江月君子不齿夙兴夜寐重岩叠嶂箫鼓追随春社近薄暮冥冥挫万物于笔端不汲汲于富贵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手心朝下
周海亮
这个老女人很怪。
她穿了红色的旧款毛衣,她把毛衣当成外套来穿。她伸手拦住我,轻声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找出十块钱给她,她却不接。她袖起手,为难地说:“我只要一块钱。”我告诉她,身上没带一块零钱。她马上提醒我说:“你可以买包烟。”
她接钱的样子很怪异。一只手本来向上摊着,可是在接钱的瞬间突然翻转,手心朝下,两指如钳。来不及多想,我等候的厂车已经驶过来。
几天后在街上再一次遇见她。那时已是初夏,花草葳蕤,天气闷热,可是她仍然穿着厚厚的红色毛衣,见了我,凑上前来,试探着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
原来她是一个骗子。这毫无疑问。她看我的目光是陌生和拘谨的,她已经不认识我了。那
天我没有理她,可是她还是从旁边一位姑娘那里要到一块钱。她惶然地笑着,手心向下,拇指和十指飞快地捏走那枚硬币。她没有说谢谢,可是腰弯得很低,嘴巴几乎吻中膝盖。
一个月以后,在街心花园,我又一次见到她。她凑上来,盯着我的脚,说:“给我一块钱……”“您是要坐车去看女儿吧?”我的话中带着讥诮。她讷讷地笑着,说:“给我一块钱……”
“那么,您女儿在哪里,我送你去。”我向她发起挑衅。“不用,不用麻烦。”她紧张起来,“她在白石岭,很远呢……”的确很远。从这里去白石岭,需要大半天时间和十二块钱。我厌恶地转过头去,不理她。她在我面前站了很久,终于极不情愿地离开。她转身的动作很慢,先是脚,再是腿,再是腰,再是肩膀,再是脖子,再是头,最后才是目光。她让我心生怜悯。尽管她是骗子,可她毕竟是一位老人。
她在很远的地方讨得一块钱。她在接钱的时候,永远手心朝下,永远伸出两根手指去捏。怯生生的,却迅速,目标直接。
与朋友谈起此事,朋友大声说:“她啊!”“你知道她?”我好奇地问。
“只要在小城住一段时间,不想知道她都不行。”“她只是说,给我一块钱,她要去看……”“你不用怀疑,她的确是去看她的女儿。”“可是这里离白石岭很远,一块钱远远不够。”
“所以当她想去看女儿的时候,就会在大街上呆很长时间,直到要够往返路费。”“可是她女儿……”
“她女儿以前和她一样,靠乞讨。不过她女儿会唱歌,一副好嗓子,唱一曲后,再收钱。她有个习惯,一个曲子每人只要一块钱,多了不要。她还告诉她妈,接钱时,一定要手心朝下……可是那女人哪里记得住?这么多年的沿习,不好改的……后来她女儿长大了些,终于有了份工作,是在白石岭的采石场上班。砸乱石,也放炮。本以为上了班,母女俩再也不用沿街乞讨了……”“她女儿,还在那里工作吗?”“她死了。”朋友说。“死了?”我震惊。
“死了。上班没几天就死了。”朋友慢慢喝着水,“也活该她倒霉,那天刚好一个哑炮,隔一个晚上没响。早晨她去看,竟轰一声,地动山摇,后来就葬在后山。剩下她一个人了,她能干什么呢?想女儿想得受不了,就去白石岭。每隔几天,上街跟路人要钱。她只要一块钱,她脑子里只装着一块钱……可是很奇怪,她竟记住了女儿的话,手心永远朝下……她以为这样自己就不是乞丐啦?可是,她仍然在乞讨……”
朋友谈性正浓,我却不再听下去了,脑子里只有老女人那永远朝下的手心。
她仍然在乞讨。永远只要一块钱,然后去看她永远沉默的女儿。只希望她在接钱的时候,那手心,永远朝下……
11.研读小说2—5段,说说小说中的老女人有哪些“怪”处?请分点回答。(4分)【解题思路】考生首先要充分吃透“怪”在小说中的意思,就是不合常理之处。然后在内容中
筛选这些地方,包括情节、动作、语言等细节都是重点所在。
【答案示例】常年把内穿的旧红毛衣外穿;只向行人讨要一块钱,多了不要;拿钱的动作总是手心朝下,迅速而明确。
12.请结合小说内容理解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特色。(4分)
【解题思路】本题是从理解句子含义的角度来分析人物性格,考生首先要认真把握这两句话中体现人物性格的细节,然后还要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老女人的悲惨遭遇来回顾前文的细节,人物性格就很明确了。
【答案示例】
1、前面的“向上摊着“这一细节体现她常年乞讨的习惯,后面”突然翻转,手心朝下“是受到女儿的影响,”两指如钳“表明其内心的尊严感和对女儿深厚的感情;
2、通过夸张式的描写生动细致地表现了转身之慢,表达了她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13.小说中的“我”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6分)
【解题思路】考生首先要熟悉“我”是小说中常见的对象,其作用主要有:一是情感线索,二是小说中主人公的对比点或参照物,三是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便于突出小说的主旨。本题考生应该针对第一点要求作答。
【答案示例】是小说的视角和情感线索,通过“我”的眼光,体现了人们对老女人先是好奇,然后对她反复使用同一个乞讨的借口的厌倦,再下面是拒绝她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怜悯,最后是对她的尊敬;是小说主人公的对比点,通过我和她的对比,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第一人称的加入可以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14.通过小说,你认为作者从哪些角度向读者传递了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6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作者在小说中的观点态度的探究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首要是从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出发,然后从中找出一些描写和细节或者作者直接的评价来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案示例】从“我”对老女人的态度的变化:呼吁人们要关心弱势群体,不要抛弃他们;从老女人记住女儿的嘱咐:体现了人在苦难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严;从朋友对我讲述老女人的口气:呼吁人们对他人的不幸应该抱有更多的同情与尊重。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吃的风度
施亮
①先父有一友人系世家子弟,他在我家时并不拘谨,谈笑自若,风度翩翩,可一上饭桌,只捡眼前的那一盘菜吃,从不伸筷子夹到旁边一盘。亏得我家有一张可旋转的红木圆桌,父母就经常转动一下桌面,也使他能够多吃几样菜。母亲遂对我们说,看到没有?这是吃的风度呀,以前大家庭吃饭就是这样的。
②我且将这种风度称为“中国式”吃的风度。一位外交官就对我说,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参加那些外交宴会,你吃的时候既要注意举止谈吐,头脑还要高度清醒灵敏,惟恐说出什么不妥帖的话以至授人以柄。此时哪里顾得上品尝美味佳肴?一顿饭拉长至三四个小时,更容易让人疲惫不堪。它并不是享受。那些繁文缛节的饮食礼仪,限制了人的自由天性,自然也不能给食客带来快乐。
③我读赵珩先生的《说恶吃》,对吃的风度又从另一方面极尽描述。作者认为,“恶吃”可分三种,一是不应入馔的环保动物;二是胡吃海塞,奢靡无度;三是饮食环境的恶俗。我很赞成他的观点。吃是一种文化,而真正体现其文化底蕴的,应该在于其具备毫不藻饰的怡悦心境。这些年来,经济发展了,人们开始注重精致的饮食,然而追求极致的山珍海味,未必尽得雅趣,反倒有附庸风雅之嫌。主人以鼓动闹酒为乐,客人也豪饮纵酒,一醉方休。殊不知吃的文化还有一要著,就是吃得适度和文明。可惜这种“恶吃”“恶喝”,竟成为吃喝场上的风气,更是可悲可叹。
④其实,“吃的风度”未必就是斯斯文文;也不见得是非要吃上珍馐佳肴,更重要的是有一份追求通脱潇洒的情趣。民国时期,文人间“吃小馆”蔚然成风,大都是邀集三五好友,在有特色的小饭馆里品尝一些较精致的佳肴,互相畅聊一番,更追求随意的氛围与兴味。我看到一文回忆鲁迅,写鲁迅与一位学生同路回家,遇一饭摊,便一块儿吃那饭摊制作的荞麦条子。鲁迅幽默地说,就是皇帝老人未必能享受到如此美味。这亦是另一种优雅。谁能说这位文豪因在饭摊上大嚼平民粗食,便失却了他的风度呢?我亦见何志云君回忆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一桩趣事,说是一群作家去西双版纳采风,到傣族的露天排档去吃夜宵。汪曾祺老人喝着啤酒,就着烤小鸡,笑得跟孩子一样,还模仿着杭州话,跷一跷大拇指说:“崭!真崭!”汪曾祺先生的童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风雅,既不靠循规蹈矩来维持,也不依恃财富权力而显摆,这是一种毫不藻饰的性情,也是一种内在的人格修养。
⑤当前的中国人在吃上还存在相当的放不开,有人不懂得吃的本职底线是要填饱肚子,再升级便是满足舌头的舔舐和牙齿的咀嚼产生的快感,他完全没有回归本真的状态的底气,于是需要外在的形式去矫饰。而这样的矫饰达到极致会格外令人吃惊。美女吃羊肉总不喜欢鼓起腮帮,讲求丝帕遮面,啖不露齿;可哪有江洋大盗那样敞开七拱八翘的牙口狂嚼疯咽来得畅快?
(选自《文汇报》2013年3月1日,有删改)
15.结合全文,请概括作者认为“吃”中包括哪些风度?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概括整合文章重点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概括要点要注意作者行文的思路,并从中找出几个角度,以免丢弃得分点,如文章作者从吃的形式、内容和内涵三方面讲述吃的风度,这样就不会遗漏。另外尽量用文章中出现的概括性词句,如“通脱放任的情趣”、“胡吃海塞”等。
【答案】吃的形式:不被繁文缛节重重拘束,追求通脱潇洒的情趣;吃的内容:不胡吃海塞,奢靡无度;吃的内涵:注重内在修养,保持率真,不摆阔,不藻饰。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语段结构层次的梳理能力。
【解题思路】考生首先要明确作为论述文,无论是全文还是某个段落,其典型层次结构都比较固定,如总—分—总、层层深入、正反对比等,考生只需要根据具体文本进行选择和内容的补充。文章第三段就是先反面举例,然后正面讲风度的内涵,最后联系自身实际,表明态度。【答案】首先通过赵珩先生的《说恶吃》从反面表述了恶吃的种类;然后从正面肯定了吃的风度中蕴含的文化即毫不藻饰的怡悦心境;最后联系现实驳斥了极尽豪奢、附庸风雅、讲排场、无情趣的吃喝风。
17.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划线语句的含义以及作用。(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者态度主旨的能力。
【解题思路】理解语句首先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生动形象的表述要明确其直接意思是什么,如美女“鼓起腮帮,讲求丝帕遮面,啖不露齿”是说吃的姿态故作优雅;反问的句式表明了作者对其否定的立场;“来得畅快”表明吃的实际效果。
【答案】享受吃的过程比故作吃的优雅姿态更为重要;表明了作者对故作优雅的吃相予以否定;从反面得出了吃的风度应该更讲究实效自然的观点;使文章风格更加幽默风趣。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话剧院为《圣诞之夜》剧组招演员演一只叫威廉的狗。很多人都不愿意演,只有一位临时演员愿意。他没有台词,仅有几个动作表情,他反复揣摩表演了上百次。演出中,他饰演的狗风头居然盖过了男女主角。这场话剧并不成功,但在那次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都注意到那只狗的存在。演出结束后,当记者采访导演时,他说,他很有演狗的天赋。而其他演员认为他抢了自己的戏。该演员却说,就是演一条狗我也要演世上最出色的狗,让观众都知道我,这难道错了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二模语文附加题试卷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O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①
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
“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②,以 为 大 甲 以 封 于 晋 今 君 嗣 吾 先 君 唐 叔 射鴳 不 死 搏 之 不 得 是 扬 吾 君 之 耻 者 也 君 其 必 速 杀 之 勿 令 远 闻。”君忸怩,乃趣舎之。
(选自《国语》)
【注】①竖:内竖,宫内小臣。②殪:射杀、杀死。20.《国语》属于何种体例的史书?请写出与《国语》编写体例相同的另一部史书的名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通过本文讽刺了哪一类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20.国别体《战国策》
21.本文通过晋平公射鴳的故事讽刺了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好,不找主观原因,却一味责怪别人的人。参考译文:
平公射小鸟,没有射死,叫身边的小臣襄去抓,没抓到。平公大怒,把襄关押起来将要杀掉他。叔向听说了这件事,傍晚朝见平公,平公告诉他射鴳的事情。叔向说:“您一定要杀掉他。从前,我们的先君唐叔在徒林射猎犀牛,射死了它,用它的皮做成大铠甲。因为他的才能被封在晋国。如今您继承了我们的祖先唐叔的君位,射小鸟没有射死,抓它又没抓到,这是宣扬国君您的耻辱啊。您一定要赶快杀掉他,不要让这件事传扬开。”平公很不好意思,于是赶紧赦免了襄。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答案:C、E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老人与海》中用的是写实手法。23.简答题(10分)
答:夷陵之战。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开战之初,蜀军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陆逊胸有成竹,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这次大战以蜀军彻底大败而告终。
⑵请列举《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淡漠金钱的三个事例。(6分)
答:①她将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了堂弟;②她将母亲的遗产全部给了父亲;③她忍受着常人难以容忍的痛苦,拿出一百五十万巨款,偿清了叔父的债务,成全也保全了查理;④她铸了一个黄金的圣体匣,献给本市的教堂。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寂寞龙应台
①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漫漫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②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
③有一年的12月31日晚上,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饮酒谈天,11时半,大伙纷纷起立,要赶下山,因为,新年旧年交替的那一刻,必须和家里那个人相守。朋友们离去前还体贴地将酒杯碗盘洗净,然后是一阵车马启动、深巷寒犬的声音。5分钟后,一个诗人从半路上来电,电话上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大伙午夜前刻一哄而散,把我一个人留在山上,好像„„他说不下去。
④我感念他的友情温柔,也记得自己的答复:“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选自《目送》,有删节)
24.第二节用“沉静”、“深沉”形容老鹰,说说你对这一形象的理解。(4分)
24.老鹰的形象已经作者人格化了,它“沉静”、“深沉”,像一个自然界的智者,作者在关注老鹰的过程中,把自己所推崇的独立、冷静的人生态度也附着在老鹰身上了。(答出“人格化”,或老鹰具有象征意义,都可以得2分;写出对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态度的阐释再给2分)
25.请列举作者在蛰居生活中关注自然的举动,并思考她所追求的生活境界是什么。(5分)25.记录落日的时间和状态;留心迷航的鸟;守着远处山头的云;仰视夏日夜空的金星;注视立于树梢的老鹰。(3分,写出3个即可)。作者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追求一种释放心灵、物我相融的生活境界。(2分)
26.文章三、四两段写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这与文章的题目“寂寞”有何关系?说说你的理解。(6分)
26.这段文字写朋友们在我的山居相聚后,无一例外地回到现实生活中,这与我选择留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分)而作者又特别提到一个诗人对我的问候,这种问候自然友善温柔,但更能看出他们对我内心选择的不理解,而这种心灵的隔阂其实正是我寂寞的根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