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通用技术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工艺教案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二节 工艺
一、内容分析:
根据苏教版教材分析:教材前三章学习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一般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是学习构思设计方案的方法和手段;第七章是进行实践体验,对设计这个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章节。是本书动手操作,技术实践,体现设计思想和感受设计成果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吸引学生的。而这又必须要学习制作的基础——工艺,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工艺,初步认识工艺,使用合适的工具、设备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模型或原型,了解工艺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进行实践体验时,体会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1、高一的同学在初中时大多接触过金工工艺,知道一些工具的简单用法,有的同学可能还做出过一些作品,比如风铃、简易机器人等。但是对工艺的概念知之甚少。相同的材料,为什么会生产出不同性能、不同质量的产品?为什么相同功能的电视机、手机会价格不一样,使用寿命会不一样?以这些问题去引导学生认识工艺、了解工艺,知道工艺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学会正确地使用工具,规范技术操作。
2、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原则和交流评价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在通用技术教材中贯彻始终。这些思想和方法对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初中时候的实践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到了高中阶段除了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更重要的是在进行实践体验时,体验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从“做中学”。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重要性。
(2)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知道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合的工具制作。
(3)学会金属等常用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进行本节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工艺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技术会产生不同的产品,工艺的好坏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从而树立工艺要精湛,产品才能优秀的理念,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良好的技术理念和素养。
(2)在学习工艺以及用常用工具进行技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技术活动的过程,感受技术活动快乐。
(3)在技术实践中,体验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3.过程与方法:(1)以上一单元方案的构思方法为基础,让学生讨论各个小组的方案。
(2)以观察实物和设计的图片分析,师生互动,课堂讨论;(3)观察学生的操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最终进行设计的交流,进而提出工艺的重要性。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
正确使用金属材料加工的工具,工艺的重要性。难点:
要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五、教学策略:
运用引导探究法教学。首先让学生交流各自的设计作品,再引入到新课题的教学活动中。接着让学生做一个风铃,因为学生以前就有亲身的体验。所以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自由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要边走边观察学生操作,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实现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学的目标展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而进行自主学习,老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行分析、讨论,加深对工艺在产品制作的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对设计思想和方法的理解。
六、教学资源
查找啤酒制造的原材料、绿茶和红茶的制作工艺
准备制作的铝管、铝块、装饰绳等材料、提供了实践所需的工具,如样冲、划规、角尺、手锯、锉刀、桌虎钳、钻床等。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设计的一般过程以及设计原则复习开始,结合上一节课学生学习方案的构思方法,让某个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的作品,体现设计的交流思想。
学生展示设计图样。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制作设计的风铃原型。屏幕打出1---2种金工工具的操作要领。(强调注意安全)
1、手锯:手持铁锯姿势,锯条安装的正确性。展示:正确使用钢锯图片(1)手锯的操作要领: a.站立和握锯姿势要正确。b.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c.锯程要长。d.推拉要有节奏。起锯方法:
a、左手大拇指贴住锯条,起锯角要小。
b、行程短,压力小,锯入2-3mm后才逐渐正常割锯。
2、锉削(工具:锉刀、老虎钳、角钢尺)展示:各种锉刀(能识别和知道各种锉刀的作用)
挫削操作要领:
a.挫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
b.在推挫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稳不上下摆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风铃。(分组制作、协作完成)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总结:
1、模型和原型对设计的作用
2、要让学生体会到技术与设计带给他们的喜悦。
第二篇: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学设计
第一节模型
【教材版本】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设计理念】
以兴趣为入手点,以模型的学习为载体,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落脚点,让学生在学习体验模型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实际,实现方法的迁移。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苏教版教材中属于第七章的第一节,是在学生完成了方案构思和设计图样绘制的学习后,进入模型或原型制作的过度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是实践性较强的章节,其内容也隐含着一定的思想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掌握技术设计的过程,实现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本章在第一节中专门设置了“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一小节,强调了模型方法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中的作用。这里,模型不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模型,它还被赋予了思想方法的内涵。
本节课从模型的概念入手,使学生体会模型的功能及模型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作用,渗透制作模型的重要性,明确模型制作过程不仅是设计思想体现的过程,还是发展构思的创造性过程。教材中案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且数量较少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故教材处理时补充了部分模型案例,变更了榨汁机的模型为汽车模型。
【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前面的一段时间的学习,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学生了解了设计的一般过程,体验了发现、明确问题和方案构思、呈现,应当顺理成章的进入模型活原型的制作环节,但大量的理论消磨了学生的兴趣,此时的学生对通用技术的兴趣正在减弱时期,如何恢复学生对通用技术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从模型的学习中感悟出来影响自己其他学科学习的潜在根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习通用技术有没有用、重不重要等问题,因此教师的引导就很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列举生活中模型或原型的实例,知道模型或原型及其功能。
2)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模型的过程,理解模型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模型及其功能的认识过程体会动手“做”的重要性,加强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实现方法的迁移。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2、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难点:
如何从模型的学习中体悟到“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理念的延伸,让学生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
【教学思路】
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模型的功能,结合学生和生活实际,选择汽车的设计制作过程为载体,分析模型在构思、试验、改进和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那就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讲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模型或原型。
一、原型与模型
1、原型
【设问】那什么是原型呢?
原型(prttpe)通常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讲解】
新产品的开发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在开发一款新汽车的车型时其美学的创造性要受到安全、人机工程学、可制造性等多方面要求的制约,建立产品的物理原型,可以对这些方面作出较好的评价。一般来说原型有两方面的作用。
2、原型的作用
(1)有利于对设计方案的实现效果进行评估。
(2)有利于实现对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技术与成本的估算。
【过渡】既然原型具有许多作用和优点,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直接制备原型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分析(一): 《大东方号》事例
【讲解】《大东方号》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动力设备,邀请了著名的造船专家,想制造一艘世界上最大、航速最快的远洋轮船,但最后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一次的完成图纸设计后就直接施工制造的《大东方号》轮船,虽然集中了当时造船技术的精华,但还是造成了动力设备与庞大船体的动力需要不匹配。
【评论】从《大东方号》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有时直接制作原型是不行的。在很多情况下,模型是很好的替代品。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模型的知识。
3、模型
【讲解】模型(del)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比如:奥运会主会场模型“鸟巢”、神州七号飞船模型、张衡天体运行的模型——浑天仪等
(奥运会主会场模型“鸟巢”、神州七号飞船模型、张衡天体运行的模型——浑天仪)
在科学技术领域中,模型是相对于原型来说的。模型是指能反映原形事物某方面特性的等价物,其表现形态可以有多种。常见的模型有:实体模型、图表模型、模拟模型和数学模型等几种。
实体模型是根据几何相似原理而制作的原型物体的几何等价物,可以放大,可以缩小,可以是原型的复制品;
实体模型在技术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实体模型制作,是技术产品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实体模型在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实体模型可以将设计方案变为可视、可摸的形象实体,可以更好地表现方案的特性。
(2)通过实体模型的制作,可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并为产品的投产及生产设备的准备提供可用信息。
(3)通过模型的运转、试验可以为产品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图表模型是以图表形式表现原事物的流程、结构或发展趋势的一种模型。如机构组织图,生产流程图等;
模拟模型是用另外一种信号的运动情况来研究原系统信号运动情况的模型,比如,可以用电路图中电压信号的变化情况来替代力学系统中物体运动情况。
数学模型是一种以数学表达式来表现事物特性的一种模型。它广泛用于复杂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的研究中。
通过对模型的研究来研究原型,往往可以达到简单、省事的目的。特别是在原型比较复杂,甚至没有原型的时候,就更显得重要了。
【讲解】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些模型的例子。
【讲解】结合学生所举实例讲解。
【转折】那么具体来说模型在设计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以神州号飞船模型中的模拟人为例来讨论。
案例分析
(二):神州飞船中的模拟人
“神舟三号”中的模拟人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要进行“模拟人”试验?
【过渡】从我们所列举和分析的大量实例不难看出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而且模型在技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模型的功能。
二、模型的功能
1、模型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2、模型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讲解】在设计的不同阶段,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那么模型都有哪些种类呢?
三、模型的分类
【讲解】我们以汽车模型为例来说明。首先是草模。在设计初期阶段草模可以把设计构思用立体模型简单的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1、草模(汽车草模图片)
草模用于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它可以采用立体模型将设计构思简单的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德国学生的1:1汽车模型制作(1)
【讲解】第二种就是概念模型。
2、概念模型
【讲解】概念模型就是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人机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比如:我们在一些汽车杂志上看到的某某概念车,实际上对于概念车来讲有两种,一种是真正能跑的汽车,另一种就是设计概念模型。
【投影】(富豪在2003年纽约车展的推出的5款概念实验模型车)。
【讲解】为了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进行结构强度试验而制作的模型。
3、结构模型
【讲解】其实像化学教学中所使用的合成塔模型、生物中的人体器官模型,当然还有物理等其他学科中的教学模型等等。
图为雷克萨斯混合动力RX400h结构模型
第四种就是功能模型。
4、功能模型
【讲解】功能模型,顾名思义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作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用于试验。
汽车撞击试验图片、利用NF-3全机低速风洞对“运-8”模型进行吹风试验和上海东方明珠塔模型在风洞试验室中作抗强风试验图片。
【讲解】最后就是在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展示模型。它是采用真实材料,用准确的尺寸,做成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作为产品的样品进行展示,以便提供实体形象。另外通过展示模型可以直接向设计委托方征求意见,为审核方案提供实物依据。
5、展示模型
日产PIVO2概念车展示模型、起亚运动概念车—OUP、红旗顶级SUV概念车型、本田CR-Z概念跑车、劳斯莱斯
小结:
一、原型与模型
1、原型
2、原型的作用
(1)有利于对设计方案的实现效果进行评估。
(2)有利于实现对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技术与成本的估算。
3、模型
二、模型的功能
1、模型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2、模型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三、模型的分类
1、草模
2、概念模型
3、结构模型
4、功能模型
5、展示模型
第三篇: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节-----制作模型教学设计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节-----制作模型教学设计
下载:第三节制作模型教学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三节
制作模型 【教材版本】
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设计理念】
以“做中学、学中做”为落脚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经历挫折和失败,品味成功的喜悦,感受“想”与“做”的差异,激发技术设计的灵感。【教材分析】
立足实践是通用技术课程的一个特色。学生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制作模型》是苏教版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动手操作的章节,其内容也包含着思想和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掌握技术设计的过程,实现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节课要上得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以后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本节内容是本教材中学生亲历动手操作实践最多的章节,是学生经过发现和明确问题、方案构思、方案呈现等设计环节后,把抽象的纸介设计实体化的过程,是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过程,其过程不仅包含着技术及其设计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还蕴藏着能迁移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广泛领域的思想和方法,况且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还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技术设计中的测试、试验、评估交流起着实体化的支撑。故本节课应属于本章的重点章节;教材在介绍了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后,以三组台灯的制作加工过程为例展开,由于其既不能吸引学生,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为了加强书中内容前后章节的连贯与交融,本章的制作项目选择了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作为示例。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模型的制作过程。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案例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学情分析】
学生对模型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如:生物中所用的人体模型、人体器官的模型,物理中用到的弹簧振子等模型。本节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一个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并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学生在经历了前期的发现和明确问题、方案构思、方案呈现等设计环节,又经历了本章第一节对模型的认识和学习体验了工艺的常见加工方法,有了初步的加工制作模型的可能性,受工艺中操作的形象,学生有强烈的把自己原来构思的图纸变为实体模型的愿望,这些都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环节;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脱离实际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受任何约束的空想,在保证了创新灵感的的同时,又经常使学生的设计制作落空,挫伤其对技术的热情,因此允许学生失败和变更设计方案,合理、恰当的引导,便成了本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故本部分内容拟用2节自然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2)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3)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2.过程与方法
(1)学生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体验和领悟技能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2)通过实践和交流,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和创造能力。(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团队精神。【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制作成功后,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完成设计报告。2.教学难点:
对模型制作把握的准确性,会能根据实际的限制进行设计方案的变更;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合理地编排制作步骤。【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探究法教学法等。【教学资源】 教学器材收集:
教学器材以60人为一个班级,分为6组,每组一套以下配置:
划线工具:铅笔、直尺、角尺、橡皮
粘贴工具:双面胶、透明胶、厚纸、五合板。裁剪工具:剪刀、木工刀
木制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一个。(都可以折分的)教学资源准备:
1.做好共用工具,如台钻、切割机等准备工作。2.学生会因缺少某些材料和零件而使制作停顿下来,教师要有预见的眼光,为学生准备一些诸如螺丝钉之类的材料和零件,以便学生急时之需。
3.检修好供电线路,保证制作时的正常供电。
4.因为学生多,执教老师照看不过来,可能出现学生割伤手指等情况。有条件的话最好事先多安排几个安全员,以杜绝事故的发生。【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模型的概念?
模型(model)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再引导学生想不想自己亲自动手制作模型? 【新课学习】
模型制作是运用木材、石膏、塑料等材料,采用合适的结构、相应的加工工艺和三维实体表现的方法,来表现产品的设计构思和模拟产品的形态结构。模型制作既是一种设计表达方式,又是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分析、评价、评论手段,甚至某些工艺环节只有通过模型制作,才能确定其设计变为产品的可能性。产品设计方案通过平面表达将意图表达出来,同时用透视、光影与色彩形象化地表现图形,预示未来的发展,为方案的讨论交流以及进一步发展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和技术依据。模型制作则是在此基础上,运用三维形态,真实地反映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尺度、比例、细节、材料、技术、表面处理等合理性,提供了产品设计评估所需要的、更全面的信息和技术数据。模型制作不但能够将美好的创意变为具体的、生动的形体,而且在模型制作中,通过不断研究、分析整体形态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种线条,各种连接构造原理,各种材料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能直观地检验自己的设计意图,并在对模型的修改中,使其设计方便、快速地得到信息。
展示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模型:
(一)制作模型的基本知识: 1.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 1)选择合适的材料。
2)根据本地的条件,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议;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模型。
2.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模型过程中的应注意的事项: 1)选择废、旧材料来做,这样可节省制作成本。如各种饮料瓶等。
2)选择易加工的材料来做,这样可节省制作时间,提高制作的成功率。如各种沐浴露的塑料瓶等。
3)选择特型材料来做,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使作品有个漂亮的外观。如各种玩具的塑料外壳等。
4)强调在制作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的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1)刀、锯、锤、钳、钻等利器的安全操作要领。(2)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3.制作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模型: 学生分组分工,合作模型的制作。
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既能提高兴趣,又增强操作的能力。老师边走边观察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
让学生讲解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模型的制作过程。各小组由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模型以及讲解制作过程。在制作模型之前,首先欣赏一组同学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的制作过程,或许对你们的制作有所帮助和启迪。
(一)看图备料:
根据图样作形体分析,多功能学习用品盒由一块底板,前、后、左、右四块围板和中间一块隔板组成,外加一个现成的笔筒。笔筒用一个合适的广口玻璃瓶代替。板材选用中密度纤维板(也可选用松木、梓木等软质或软硬适中的木料),联接方式采用钉联接,笔筒用胶粘在底板上。各构件的形状、尺寸如下:
根据上述分析和选择,列出配料单以方便操作。编号 名称 成料尺寸 毛料尺寸 数量 备注 1 底板 340×220 350×220 1 中密度纤维板,厚2 前围板 340×100 350×110 1 中密度纤维板,厚3 10 后围板 340×100 350×110 1 中密度纤维板,厚10 4 左围板 210×50 220×60 1 中密度纤维板,厚5 隔板 190×100 200×110 1 中密度纤维板,厚6 右围板 210×100 220×110 1 10 中密度纤维板,厚10 7 笔筒 约Φ70×100 用广口玻璃瓶代用 8 元钉
适量 规格15~20 9 白乳胶
适量
(二)下料: ⒈画线
按照毛料尺寸,在板材上画线。画线时要利用角尺以一条平直的边为基准,将垂直线、平行线画准确。(图4-49)⒉锯割
根据画线,将各构件依次锯下来。(可用中、小齿的木工据,也可用粗齿钢锯代替。)
要练习对锯割技术,才能保证锯割质量。锯割时应注意的要领是:
⑴注意姿势正确(模仿老师的正确姿势,包括握锯、身姿、脚姿)。
⑵工件必须把持牢靠,可利用左手和左脚压踩,如用夹压工具更好。
⑶起锯时,左手大拇指靠着锯片以定位,右手持锯轻轻拉推几下(先拉后推),开出锯路,再进行正常推锯。⑷锯割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流畅,眼睛要注意看划线,时刻保持锯片沿着画线走。将要锯完时,左手要抓住锯下的部分,右手力度减小,轻轻将料锯下。
(三)构件制作: ⒈确定联接方式
在构件制作前,先要想好构件的联接方式,以便确定构件的具体形状尺寸。现确定联接方式为:
四围板的四个角联接处,采用边搭榫加钉和胶的方法联接。先把四块围板联接成框,然后将底板钉在框上,再将隔板插入框中、加钉即可,最后将笔筒胶合在底板上。
边搭榫联接的制作方法是将对接的两块围板端部,一炔上半边留榫下半边去掉,另一块下半边留榫上半边去掉,然后合起来加胶钉牢(图4-50)。⒉刨削
如果是用自然板材制作,先要将板材的两个平面刨至规定厚度并刨光。现用人造板来做,就不需要刨削平面,只需要将侧边刨光刨直即可。
因为制作程序是先将围板联接成框,所以先将四块隔板的两个侧边刨光,并刨至成品尺寸宽。底板可以在钉上去以后再处理。
前后围板有一条侧边是阶梯形,部分地方用刨子难以刨到,可用凿削、砂磨的办法处理。前围板的弧线用刮刨刨出。刨削时,刨刀要磨利。纤维板的边角处容易崩坏,刨削时应特别小心。如果工件较小,可以将其夹持在扳钳中固定,也可以左手把持工件立放在工作凳端,右手持刨进行刨削(图4-51)。⒊榫头画线
画线要按成的尺寸画,毛料长出的部分待做好之后再去掉。示意如下(图4-52)。
将四块围板都画好,注意每块围板哪半边去掉,哪半边做榫留下,要分清楚,不能弄错。⒋做榫头
按照画好的榫头线,用细齿据将榫头锯出。然后再用凿修平整。注意在锯的时候,下要锯掉多了,宜稍微留一点凿削余量。
将四块围板的榫头做好,再将隔板刨成成品尺寸,构件就做好了。
(四)组装
⑴将四块围板钉成框(图4-53)。钉前先要把元钉的钉帽锤扁,然后在钉钉处用钻子钻个小孔(不必钻穿),在接合处涂上乳白胶。钉子钉人后,用钉冲将钉了冲人木料内。⑵将底板钉在框上。同样要将钉帽锤扁,并用钻子先引小孔。⑶将隔板插人框中,加钉固定。
⑷将四角和底板多出来的余料锯掉并刨平,然后用砂纸打磨光洁。
⑸应在油漆之后再安放笔筒,这里省略掉油漆工序。将玻璃瓶底部涂以乳白胶,安放在柜角。瓶口上用卵石等重物压住,不要动,次日便可粘牢(如用快干胶,也可当即粘牢)。至此,原型制作完毕。省略掉的表面涂饰工序,建议以后将作品集中请专业人员做喷漆处理,也可自学油漆工艺自己处理(图4-54)。
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仅供参考。因各人的设计不同,制作步骤会有所不同。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制作步骤,不一定要形成书面的制作步骤。模型制作的拓展: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可以根据本章介绍的有关知识,选择其他的材料、工具和工艺来制作你们的作品。如果牵涉到其他材料工艺问题可通过自学或求助他人解决。
第四篇: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节模型制作教学设计
第七章第三节 制作模型——四巧板的制作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制作成功后,并能对其外观进行润色。
2.能够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3.了解四巧板的知识,完成四巧板的制作。
教学内容分析:为了加强书中内容前后章节的连贯与交融,本章的制作项目选择了四巧板为示例。它以巧妙简单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模型的制作过程。通过对四巧板的了解和制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情趣、获得知识。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制作四巧板
2、教学难点 划线、锯的使用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学生在上一节学习了工艺加工的基本过程和常用工具的使用,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一个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并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四、教学策略
1.简单介绍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四巧板的知识。
2.因为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本节课必须留给学生25分钟的时间进行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制作模型的步骤。所以以四巧板制作为主线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引人课题
上一节课学习了工艺、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工艺加工的一般过程,提问:(1)工艺加工有那些基本的过程?(2)上节课在使用手锯的时候掌握了什么样的诀窍?体会深的同学把经验介绍给大家。
掌握了工具的使用和工艺加工过程,我们就可以制作模型了。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
1.选择合适的材料。
2.根据本地的条件,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议;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样品)。
(二)、四巧板的制作
1、认识四巧板(1)四巧板的简介 四巧板也叫“T字之迷“,它和鲁班锁、九连环及七巧板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玩具。四巧板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一种少而精的拼板,少指用的拼板少,精指拼出的图形很精彩。可以拼出成千上万种形象生动的图形。它可以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分析判断和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可以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它同样适合各种年龄层次的人玩。(2)四巧板的基本结构
四巧板由一块长方形(拼图中的大写“一”字)分解的4块不规则形状组成。其中有大小不同的直角梯形各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块,凹五边形一块.如下图:
2、制作四巧板(操作过程)(1)划线
把上节课锯好的厚纸板拿出来,根据四巧板的结构在需要锯的地方划线
(2)、锯
学生动手锯,老师来回指导,注意操作安全。
操作要领:起锯的时候轻一点,用力均匀,手锯不要两边偏;凹五边形的缺口地方一定要锯到位,也不能过。
(3)锉
用锉刀把不平整的地方打磨,去掉毛糙的地方。
3、拼四巧板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制作完成后,试着拼一拼下图的图像
六、小结并整理工具
简单评价本节课制作的四巧板,如果想要自己的四巧板更美观,我们还应该做什么。课后大家完成美化工序,下节课大家把自己制作四巧板带来,我们进行拼图比赛。上交手锯、挫、钢尺等工具,整理材料并做好桌面的清洁,填写使用记载。
七、教学反思
武汉市第七中学 段盛平
第五篇: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一节模型教学设计4页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一节 模型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章节。
2、教材强调“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通过典型产品“柑橘榨汁机”的制作实例,由点到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设计制作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领悟设计制作的艰辛与乐趣。
在讲解有关概念后,选择“海狮顶球模型的制作”为载体,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制作的各个环节中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模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作用。
2、经历认识模型的过程,理解模型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方法。
3、关注模型方法的广泛应用,感受模型在技术中的价值。
4、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操。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前面有关设计的知识后,对技术和设计有一定的理解,通常会有一种想要亲身经历实践的冲动。另外,神舟六号和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同学们仍记忆忧新。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2、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五、教学策略
结合学生和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为载体,这样进行知识方面的传授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教学方式是学生主动思考、讨论、亲身实践,教师利用讲解、提问、启发等途径,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教与学。
六、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平台、教学资源准备、CAI课件、自行车辐条(可以用细硬铁丝代替),细硬铁丝,塑料杯,锥子,钳子,平底盛水容器。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一件产品的生产首先要进行设计,设计都有一般的过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那就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讲解】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模型或原型。【投影】
一、原型与模型
1、原型
【设问】什么是原型呢? 【投影】原型通常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讲解】新产品的开发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在开发一款新汽车的车型时其美学的创造性要收受到安全、人机工程学、可制造性等多方面要求的制约,建立产品的物理原型,可以对这些方面作出较好的评价。一般来说原型有两方面的作用。
【投影】
2、原型的作用
(1)有利于对设计方案的实现效果进行评估。
(2)有利于实现对于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技术与成本的估算。【过渡】既然原型具有许多作用和优点,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直接制备原型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投影】案例分析一:《大东方号》事例 【讲解】《大东方号》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动力设备,邀请了著名的造船专家,想制造一艘世界上最大、航速最快的远洋轮船,但最后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一次的完成图纸设计后就直接施工制造的《大东方号》轮船,虽然集中了当时造船技术的精华,但还是造成了动力设备与庞大船体的动力需要不匹配。
【评论】从《大东方号》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有时直接制作原型是不行的。在很多情况下,模型是很好的替代品。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模型的知识。
【投影】
3、模型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讲解】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模型、神州六号飞船模型、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模型等。
【投影】(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模型、神州号飞船模型、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模型等)。【讲解】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些模型的例子。【讲解】结合学生所举实例讲解。【转折】那么具体来说模型在设计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以神州号飞船模型中的模拟人为例来讨论。
【投影】案例分析二:神州飞船中的模拟人 【过渡】从我们所列举和分析的大量实例不难看出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而且模型在技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模型的功能。
【投影】
二、模型的功能
1、模型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2、模型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讲解】在设计的不同阶段,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那么模型都有哪些种类呢? 【投影】
三、模型的分类
【讲解】我们以汽车模型为例来说明。首先是草模。在设计初期阶段草模可以把设计构思用立体模型简单的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投影】
1、草模(汽车草模图片)【讲解】第二种就是概念模型。【投影】
2、概念模型 【讲解】概念模型就是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人机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比如:我们在一些汽车杂志上看到的某某概念车,实际上对于概念车来讲有两种,一种是真正能跑的汽车,另一种就是设计概念模型。
【投影】(丰田汽车的概念车图片)。【投影】
3、结构模型
【讲解】为了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进行结构强度试验而制作的模型。
【投影】(汽车内部结构模型图片)
【讲解】其实像化学教学中所使用的分子模型、生物中的人体器官模型,当然还有物理等其他学科中的教学模型等等都是。
【投影】分子模型、生物中的人体器官模型 第四种就是功能模型。【投影】
4、功能模型
【讲解】功能模型,顾名思义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作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等。
【投影】汽车撞击试验图片和上海东方明珠塔模型在风洞试验室中作抗强风试验图片。【讲解】最后就是在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展示模型。它是采用真实材料,用准确的尺寸,做成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或按一定比例缩放的模型,作为产品的样品进行展示,以便提供实体形象。另外通过展示模型可以直接向设计委托方征求意见,为审核方案提供实物依据。
【投影】
5、展示模型(室内展示模型,标准牙列模型,枭龙战机展示模型)
【小结】以上就是几种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接下来进行一些简单模型的制作训练。【投影】
四、简单模型的制作
【讲解】我们今天要制作的是海狮顶球模型 【投影】海狮顶球模型介绍
【注意】小组分工一定要明确,责任到人,小组长负责记录组员的操作和表现。即认真填好《评价记录表》
【投影】海狮顶球模型图片及制作方法 【分发材料和评价记录表】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评价】制作完毕,选择制作比较好的进行试验,并及时评价。【课后思考】1你知道海狮顶球模型蕴涵着什么物理知识吗?
教学体会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教材中的精华为载体,在教师的引领下达成本节教学目标要求。
首先,在处理教材时,并没有采用“柑橘榨汁机”作为载体,而是结合学生和生活实际,选择汽车的设计制作过程等为载体,这样在进行知识方面的传授时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如果原原本本按照教材提供的案例进行教学,学生肯定提不起兴趣,这在前面已有过教训。结合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
第三,在讲任何一种模型时,都投影大量有关图片,同学们兴趣高涨。最后要说的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体现本模块的“做中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迫切的问题。我一直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还表示希望经常有这样的活动。
《第一节 模型》教学体会
1.教材中案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且数量较少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故教材处理时补充了部分模型案例,变更了榨汁机的模型为汽车模型。本节课从模型的概念入手,使学生体会模型的功能及模型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作用,渗透制作模型的重要性,明确模型制作过程不仅是设计思想体现的过程,还是发展构思的创造性过程。教材中案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且数量较少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故教材处理时补充了部分模型案例,变更了榨汁机的模型为汽车模型,这样的处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模型的功能,结合学生和生活实际,选择汽车的设计制作过程为载体,分析模型在构思、试验、改进和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体验模型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实际,实现方法的迁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模型或原型的实例,知道模型或原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
1.在制作如图所示的小板凳时,要把一根长木条加工成四只凳脚。下列加工方法和加工顺序,相对比较合理的是()
A.①划线后将木条锯成四段,②锉凳脚的四个侧面,③划线后凿方孔、锯榫头 B.①锉凳脚的四个侧面,②划线后将木条锯成四段,③划线后凿方孔、锯榫头 C.①划线后将木条锯成四段,②划线后凿方孔、锯榫头,③锉凳脚的四个侧面 D.①划线后凿方孔、锯榫头,②锉凳脚的四个侧面,③划线后将木条锯成四段 2.目的用于供给设计人员对产品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时使用的模型是:()A.概念模型 B.草模 C.功能模型 D.结构模型
3.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人机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模型是()
A.概念模型 B.草模 C.功能模型 D.结构模型
4.为了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进行结构强度试验而制作的模型是()
A.概念模型 B.草模 C.功能模型 D.结构模型
5.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作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用于试验的模型是()A.概念模型 B.草模 C.功能模型 D.结构模型
6.在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采用真实材料,用准确的尺寸,做成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向设计委托方征求意见,为审核方案提供实物依据的模型是()A.概念模型 B.展示模型 C.功能模型 D.结构模型
7.模型制作过程不仅是体现_________的过程,也是发展_________过程.1.B 2.3.A 4.D 5.C 6.B 7.设计思想, 构思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