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沪教版数学五上《图形的面积》word教案.doc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之图形面积、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重点
应用题、图形的面积、小数应用、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应用题 教学内容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如果把他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因为底不变,高变矮了;如果将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则他们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大了。)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组合图形面积
先把组合图形分成基本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基本图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基本图形相加
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方法:
1、总面积-空白面积
【最常用的方法】
2、直接利用条件直接求阴影图形面积。【必需条件:阴影图形必须是基本图形】
3、把阴影部分分成几个基本图形,分别求面积。
价格问题
总价=单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1、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 当 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 当 除数等于1时,商=被除数 当 除数小于1时,商>被除数平均数=总数÷个数
课内练习:
一、小数的应用
1、将9.028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变成()A.0.9028
B.0.09028
C.90.28 2、7.45×9+7.45=7.45×(9+1),这道题的简算依据是()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1÷3的商是()
A.纯循环小数
B.混循环小数
C.无限不循环小数
物品 果冻 钢笔 巧克力 饼干 合计 单价(元)
24.5 261元
数量 5包 12支 4千克 5盒
总价(元)62 42
4、下表是小红购物的一张清单,你能算出空格部分的数据吗?
5、某市的出租车的起步价为9元(3千米以内).超过3千米的路程,平均每千米收费2.5元.妈妈从家乘车到某车站共付车费16.5元,从家到这个车站有多少千米?
二、平均数的应用
1、少先队员分4组为幼儿园做好事,第一星期做了25件,第二星期做了30件,第三星期做了29件.平均每星期做多少件?平均每组做多少件?
2、一个榨油厂第一季度榨油405吨,第二季度榨油465吨.这个榨油厂第一、二季度平均每月榨油多少吨?
3、已知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为368,丁数为168,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4、小巧想知道自己1分钟走多少步.她测了5次,测得1分钟走的步数分别是91步、93步、90步、89步、87步.(1)小巧平均1分钟走多少步?
(2)如果小巧平均每步走48cm,她1分钟大约走多少米?(3)小巧从家到学校走了8分钟,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4)小巧家到电影院864m,小巧从家走到电影院大约要几分钟?
三、几何图形
1、下图是一个正方形,它有()
A.四组平行线四组垂线 B.两组平行线四组垂线 C.两组平行线六组垂线 D.两组平行线五组垂线
2、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比,()A.平行四边形大
B.长方形大
C.相等
3、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是()
A.正方形大
B.长方形大
C.一样大
D.不能比较大小
4、三角形的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面积()A.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B.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C.平行四边形面积的2倍 D.大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将一个长11分米、宽为6分米的长方形剪成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2分米,高也是2分米,最多可以剪()个这样完整的直角三角形. A.33
B.30
C.16
D.17
6、如图长方形内有四个三角形,下面比较的结果正确的是()
A.S1+S2>S3+S4
B.S1+S2<S3+S4
C.S1+S2=S3+S4
D.比较不出S1+S2和S3+S4的大小
7、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分米)
四、等量关系解应用题
1、用50元购买学习用品,买了 8支单价3.6元的活动铅笔,又买了12本相同的笔记本后,找回了6.8元,每本笔记本多少元?
2、两个工程队18天合作修完一条1044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30米,乙队每天修几米?
3、有9箱重量相等的鸡蛋,如果从每箱中取出15千克,9箱中剩下的鸡蛋的重
量等于原来4箱的重量,原来每箱鸡蛋重多少千克?
第二篇:沪教版数学三上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物体,不过只有一部分,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多媒体出示:星星、飞机等物体的一半,让学生猜一猜,猜中就出示物体的全幅图)
师:你们可真聪明,你是怎么猜出来呢?(让学生自由说)小结:是的,它们可以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1.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这样的图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他的特征 师:这个图形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它们是对称的,中间有一条折痕。师:小结:它们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
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你能跟同桌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自由说后,多媒体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齐读)
2.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常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判断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说说它的对称轴。
三、做一做——内化新知
1.师: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娃娃今天也来到这里,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它们中哪些也是轴对称图形呢?请小组长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图形,同学们折一折,找到他的对称轴并画出来。
小结:要使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长方形有两种对折的方法,正方形有4种对折的方法,而圆有无数种对折的方法呢!不管是一种还是很多种对折方法,只要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师: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你能自己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请小朋友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画的时候要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画又快又好(独立练习,全班交流)
方法小结:第一步找对称点,第二步依次连线。
3.师:刚才我们看了、找了、画了轴对称图形,现在,让我们来试着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好吗?看一下老师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可以按自己想法做(小组活动)
四、看一看——拓展延伸
师: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小朋友们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孙老师也找了一些美丽的轴对称的物体,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多媒体)
五、说一说——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对称轴
第三篇:五上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精品课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组合图形的面积
P92-93
教学时间:11.18
二、教材分析
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生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教材呈现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即计算客厅的面积;二是针对这一组合图形的特点,安排了三组提示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学生今后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方法。当然,这些方法均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的。“还有别的方法吗?”是给学生思维空间,但不要无限制地开放。既割又补的方法,教师不必主动揭示。一般地说,组合图形的难度控制在通过一次割或补就能转化为两个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
三、总体设计理念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以及特点。由于学生已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知识,所以,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请学生用纸片准备一些基本的图形,先说一说基本图形的特点。随后组织学生用这些基本图形拼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并进行交流。在学生所拼的图案中,将会出现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组合图形,对此,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组合图形的组成特点。
其次,自主探索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认识了组合图形的特点之后,接着可以出示计算客厅面积的问题,并让他们说一说这个图形的特点。随后,可以组织小组探索或者独立探索。在解决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时,一般学生运用的方法是分割法,即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对于分割的方法,需要与学生讨论怎样进行合理的分割,让他们懂得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分割后的图形难于找到相关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分割方法就是失败的。当学生理解了分割的方法后,可以讨论添补的方法。如果学生在探索时出现这样的方法,那么教师就可以把其作为载体与学生进行共同的讨论。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探索方法,教师也可以作适当的引导后再进行讨论。讨论的要点是:为什么要补上一块?补上一块后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从而让每个学生都理解这一计算方法。
再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教材第76页的第2,3题已经安排了两道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通过练习既能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能让他们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当然,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也可以适量地补充一些类似的练习,以增强学生的练习量,扩大他们的视野。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能合理地运用“割”、“补”等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五、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认识了圆的特征、圆各部分名称、掌握了圆的周长计算和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的。
个别化对象分析:
优等生: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把组合图形分割成简单的基本图形方法较多,能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中等生:基本熟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对组合图形分割方法较为局限。
差等生:对三种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不是太熟悉,而且分割后,对有些边的量不会判断,特别是找到关键的底和高。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
七、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组合图形的难度控制在通过一次割或补就能转化为两个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考虑了以下三个层次:
1.在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和特点。因为学生已有五种基本图形的知识,所以开展教学时请学生认一认,回忆面积计算方法,随后组织学生用这些基本图形拼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并进行交流,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从中让学生体会到组合图形的组合特点。自主探索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
2.在计算客厅面积问题的时候,组织小组探索或独立思考。一般学生会运用分割法,对于这种方法,需要与学生讨论怎样进行合理的分割,让他们懂得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越简单;同时也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分割后的图形难于找到相关的条件,那么这种分割方法就是失败的。在讨论添补方法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补上一块?补上一块后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3.运用组合图形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76页安排了这样的练习题,既能巩固学生已学知识又能让他们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如果有需要,教师也可以适量补充类似练习,来增加练习强度,扩大学生视野。
八、教学准备
课件
九、教学环节
一、准备问题
1.出示:
问:这是由七巧板拼出的图形,你能找到哪些你学过的图形,他们的面积怎么求,谁来说一说?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s=ah÷2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s=ah 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s=a×a 师:像这样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组合图形 简要交流
3.同学们认识了组合图形,那么大家还想了解有关组合图形的哪些知识(面积)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使学生逐步熟悉组合图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组合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计算公式的复习,为后面组合图形计算做铺垫。
二、尝试问题
1.出示:中队旗图案,你能把这个图形分成已知的平面图形吗? 先独立思考,再在纸上画一画,最后和同桌交流一下。2.学生展示想法 预设:
分别变成了(1)两个一样的梯形(2)长方形减掉一个三角形(3)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4)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3.再次尝试:根据提示的边长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预设方法:(提示学生可以用综合算式来写)(1)
(80-20+80)×30÷2×2 =420cm2 问:这里的两个2分别表示什么?(2)
80×60-(30+30)×20÷2
(3)
(80-20)×60+20×30÷2×2(4)
问:能计算吗?为什么?
师:看来分割方法有很多,但是我们只能根据已知的数据选择一些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教材上提供的例题,学生容易想到分割的办法,比较难想到填补的方法,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对图形进行各种分割,然后结合数据进行方法的选择,也就是从方法的多样性到方法的最优化。另外还强调用综合算式的方法快捷的表示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1):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2)
2.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很快的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习过的基本图形,弄清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既可以用“加”的办法来求,也可以用“减”的办法来求,还可以用等积转化的方法直接计算。不仅巩固了几何基础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
问: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四篇:5.9组合图形的面积·2012数学人教版五上-步步为营
第9课时 组合图形的面积(2)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求下面多边形的面积。(单位:m)
2.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3.求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1)(单位:cm)
(2)(单位:dm)
4.填一填。
(1)105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5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2)三角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底是(5.用多种方法求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dm))厘米。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6.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7.一个梯形,下底是上底的2倍,如果把这个梯形的上底延长7厘米,它就变成了一个面积是42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原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如下图,平行四边形面积是36平方厘米,点E是底边上中点,求三角形BCE的面积。
9.在△ABC中,把AB、AC两边分成4等份,已知△ADE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ABC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10.如下图,一个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在正六边形的中心,且正六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正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第9课时
1.492 m 2.1750 3.(1)2016 cm(2)250 dm 4.(1)10.5 8 50(2)3.6 5.900 dm 6.39 7.31.5平方厘米 8.9平方厘米
9.40平方厘米 10.8平方厘米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图形面积,▏沪教版
“图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理和提高“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教学难点: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建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复习旧知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图形的面积。
课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了本学期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知识,请大家拿出学习单,四人一组,先在小组内交流“你整理了什么?你是怎样整理的?”,待会儿请同学和全班交流,开始。
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上台来汇报? 通过整理,我们发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请大家想一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 都是运用了转化的策略。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在探究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把它们都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都是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也就是遇到未知时我们可以想办法转化为已知,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打通联系,融会贯通 根据面积公式,我们可以分别计算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可是,有一个国家的小学数学课本中没有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生活中他们也会遇到梯形面积计算的问题。你们猜猜他们是如何解决梯形的面积计算问题的?(预设:1.把一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求出面积。2.把一个梯形分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求出面积。3.把一个梯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求出面积。)看来没有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人们也可以解决梯形的面积计算问题。
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通过分割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习的平面图形,从而计算出了梯形的面积。
你们觉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三个面积公式哪一个作用最小?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不是作用最小呢?据一本古书上记载,有个部落只用一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就能计算出其他图形的面积,你们能猜出他们用的是哪个图形吗? 到底是什么图形呢?我们一起来看!原来是梯形,你们都认为,梯形的作用最小,那怎么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就能计算出其他图形的面积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想象,这是一个梯形,请大家伸出双手,放在梯形下底的两端,现在梯形的下底变短、变短,你能想象出现在变成了什么图形吗?继续变短,变短,当梯形的下底和上底一样长时,你发现了什么? 梯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你会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上底+下底)×高÷2 =底×2×高÷2 =底×高 我们继续想象,选择梯形的一条边,你们选择梯形的上底还是下底? 变短、变短、变短、直到变成了一个点。你们发现了什么? 梯形变成了三角形,怎样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呢?(上底+下底)×高÷2 =(0+底)×高÷2 =底×高÷2 原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现在,你们还觉得梯形的面积公式作用最小吗? 三、实践运用,拓展提高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平面图形,老师想请你们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不过,你们要先猜一猜是什么图形,在猜之前呢,给你们点提示。
师出示一小点图形。
生想象猜后,师出示是一个组合图形。
你们为什么没有想到是这样的图形呢?有什么值得反思的? 让学生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汇报交流。
小结:刚才同学们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你认为,这几种方法有没有相同之处呢?都是把这个图形割补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这其实还是运用了转化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对图形的面积进行了整理和复习,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图形的面积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有没有新的问题? 小结:平时,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一个图形一个图形逐个学的,今天的复习,我们发现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还发现在探究这几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都运用转化的方法。其实,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我们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