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一章 现时代精神的凝炼

时间:2019-05-12 16:5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第一章 现时代精神的凝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第一章 现时代精神的凝炼》。

第一篇:(教案)第一章 现时代精神的凝炼

(教案)第一章 现时代精神的凝炼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一词,在古希腊文中,是由“爱”和“智慧”这两个词组成;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就把关于智慧的学问称作哲学。

概括: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普遍具有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而不系统的,没有上升到理论形态。哲学以理论的形态对世界观问题做出系统的回答和必要的论证。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自觉按照这种最一般的规律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就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贯彻和体现在人生领域,就是人生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意义和最终目的的看法和根本态度,它包括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生死、苦乐、荣辱等问题的观点和态度。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哲学与具体科学

从历史上看,哲学在产生的初期,是同具体科学结合在一起的。

哲学和具体科学研究的领域和对象是有区别的。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某一特殊的领域和方面,研究它的特殊的本质和规律。哲学是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最一般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还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哲学不能离开具体科学。哲学的智慧是从具体的科学知识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

另一方面,各门具体科学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二、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一门古老又常新的学问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

另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认为我们的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是可认识的,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世界能够达到一致,这就是可知论点。凡是认为我们的思维不能认识存在或不能完全认识存在,就是不可知论。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它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区分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

在实践中科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第二,思维和存在的矛盾是在实践中得到解决的。任何人的实践,首先面对的是外部世界即自然界,必须承认作为实践对象的外部世界是先在的,第一性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就在本质上唯物主义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第一方面的问题。

人的实践既包含意识要素,如实践的计划、目的、方法等,又包含物质的要素,如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以及实践的结果等,实践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的变换过程,是把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在实践中既扬弃了物质的纯粹客观性,又扬弃了精神的主观性,通过主体的物质性活动,使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在实践的结果中既体现了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又体现了意识对世界的正确反映,达到了物质与意识两方面的辩证统一。

三、哲学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哲学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斗争还伴随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则有三种历史形态,辩证法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者都认为,思维或精神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物质是由精神派生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等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客观物质世界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贝克莱 “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客观精神,并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作“理念”、“宇宙精神”或“绝对观念”等,认为这种客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它演化产生的,并最后归结于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 “绝对精神”,朱熹“理”)

唯心主义哲学的社会根源: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立的社会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一般总会夸大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力量的作用,而贬低物质生产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地位。

认识论上的根源:人类认识过程是曲折的,而不是直线式的,如果把这个曲折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断夸大起来推向极端,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第一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世界的来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水、火、气或细小的原子;五行说)。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常常还具有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一切皆变、有生有灭。例如,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不断燃烧永不熄灭的火,上升为气,下沉为水和土。中国古代思想家与五行说相联系,用阳阳二气来解释世界上各种事物发生、发展、变动的原因。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有可贵的辩证法思想,但它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某几种具体的实物,则是肤浅直观的认识。

第二阶段:机械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吸取了近代科学的成果,是从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它的缺陷在于:

第一,机械性。有些唯物主义哲学家甚至把动物和人都比作是一部机器,只是比钟表更加精细的机器。这种唯物主义因此也被称为机械唯物主义。

第二,形而上学性。当时的自然科学处于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的经验阶段,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孤立的研究;同时,把客观事物看作是既成的事实,而忽略了事物的变化发展。但这种孤立的、静止的研究方法,经过培根和洛克把它从自然科学领域移植到哲学中来,就形成了近代唯物主义特有的形而上学性,成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第三,不彻底性。在对社会历史的解释上仍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束缚,表现出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裂,因而是一种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3、第三阶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继承了古代和近代唯物主义优秀传统,又克服了它们的严重缺陷,把唯物主义世界观建立在现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并在社会实践观点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成为真正科学的革命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与时俱进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产物。

科学前提: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恩格斯说:“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领先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联系的清晰图画。”2

在社会领域,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创立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劳动价值论,指出了通过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分析去探索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道路。19世纪初叶法国历史学家基佐、米涅等阐述的社会阶级斗争的历史,也提供了一把打开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钥匙。

思想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创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第一个全面地自觉地叙述了辩证法。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猜测到了客观事物本身辩证发展的规律,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发展过程,这是黑格尔最重要的贡献。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思想中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是头脚倒置的,唯心主义的封闭的哲学体系窒息了革命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尖锐地批判了基督教教义和宗教神学,指出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造上帝。他揭露和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主张使哲学从抽象的思辨回到现实的自然,从幻想的天国回到人间。费尔巴哈最大的贡献是在德国哲学唯心主义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这是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但是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哲学时,把其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抛弃了。恩格斯形象地指出,他在倒洗澡水时,把澡盆里的婴儿也倒掉了。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1-242页。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而且在社会历史观上仍然没有越出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窠臼,是一种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拯救出他的辩证法这个“合理内核”,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历史唯心主义,吸取了他的唯物主义这个“基本内核”,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特别是提出社会实践的观点,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了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对象: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宣告了以往旧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的终结,并明确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首先,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其次,两者又有联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要继续从具体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养料,来丰富自己。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为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内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第三,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特点,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并把变革旧世界和变革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以科学发展为基础,通过实践,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它要求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要尊重事实,尊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思想者选集》,第一卷,第19页。重客观规律,尊重科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结论,都是以时间、空间、条件为转移的,当时代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那些反映特定时代的结论,也应当变化,必须对现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做出新的哲学概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思想体系,不是僵死的教条的,而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理论是对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的概括和反映,并经过实践反复证明的普遍真理。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又不拘泥于个别过时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继续发展和创新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最主要的是进行理论创新。要科学地反映人类在实践领域和认识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时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点,发展新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过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精神状态。

解放思想,就是适应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新情况、新特点,根据新的实践形成新的想法、新的方法和新的理论,并用以指导新的实践。解放思想要求人们要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那些不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解放思想也是无止境的。因此,解放思想体现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探求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实现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的统一。人们的实践活动只有合乎事物发展的时代性,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创造性,才能达到实事求是。由于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因而实事求是的内容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与时俱进,就是人们的思想、方法、理论都要始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根据社会实践去研究新的问题、新的工作方法、总结 新的经验,又要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体现时代性是与时俱进的最鲜明的标志,把握规律性是与时俱进的最本质要求,富于创造性是与时俱进的最生动的体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一方面,与时俱进,通过开拓创新而形成新的想法、新的方法和新的理论必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科学的发展主要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创新,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建立,高分子物理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的产生等。

现代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技术原子技术、分子设计技术、激光技术、信息技术等。以电子、光电子、计算机、网络通讯与软件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高技术发展的热点领域;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正酝酿着重大的突破;以纳米、可再生循环材料、智能化结构与功能材料和制造工艺为代表的材料科技的突破;资源生态与环境的压力、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空间和海洋的研究和开发等等。

科学技术发展对哲学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形成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野。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方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源远流长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如“五行”说起源很早,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推测黄帝“建立五行”。对“五行”说的明确论述,较早见于《尚 书·洪范》中,它概括出了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相应的属性。“五行”指五种自然实物或材料,是先民对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经常接触的、有实用价值的五种具体实物的概括。战国时期阴阳家一派,后来和“五行”说相结合,形成阴阳五行说。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其主要理论形式是气一元论。中国古代尚未形成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却提出了接近于物质概念的“气”。气的观念,大致来源于先民在农业生产中对云气的观察。

中国先哲无论是观察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生活,以及探索人自身的机体活动,都具有多方面的辩证思维、辩证观点和辩证方法。中国先哲很早就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天、察地、视人、看世界。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点,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阴阳互补、相依相待就是各种事物的基本联系和关系,而五行变化、相生相克又表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天、地、人、物,构成了一个包举万有、统摄万象、道生气出、变化日新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中国古代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教育家提出行先于知,由行而致知的见解,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认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源泉。荀子的认识论,以行为出发点,并以行为最后归宿。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社会历史皆是由古到今的变化过程,而变化的结果是今胜于古,这一思想是为很多古代哲学家所赞同的,如商鞅从“世事变而行道世异”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主张。对于古今之变的动因和主体力量问题,还提出了重视经济因素和民众力量的观点,如“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唯邦本,本固邦安”等等。这些思想,无疑是蕴含着唯物史观的一些因素的。

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中来理解,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哲学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又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特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的欧美哲学。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朝两个方面发展: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传播,另一个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出现和发展。

现代西方哲学虽流派众多,但基本上可归结为两种思潮,即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

科学主义思潮为法国哲学家孔德所开创,主要包括实证主义、马赫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以及科学哲学等流派,其基本理论倾向是否定哲学的世界观功能,推崇经验,反对哲学对世界本原问题的研究,并将其作为形而上学加以拒斥,主张用实证 原则改造哲学,使之成为像实证科学一样的科学。

人本主义思潮为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所开创,主要包括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弗洛伊德主义等流派。与科学主义思潮不同,人本主义思潮承认哲学的世界观功能,重视对世界本体和人生根基问题的探讨,但它将世界和人生的本质归结为非理性的生命意志和本能冲动等,认为把握世界和人生的本质不能借助于理性、逻辑和科学,而只能借助于非理性的生命直觉和神秘的内心体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都属于现时代,都有广泛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在阶级属性、社会作用和理论实质等方面都有着根本的区别。

现代西方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现代发展,其中也不乏合理的成分和因素。现代西方哲学对有些哲学问题的研究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果,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资料以及研究方法,这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有所裨益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整个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税利思想武器。因此,在本质上它是一种世界性的哲学,具有普遍性。但它不可能为各个国家或民族提出具体的独特的发展道路。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在与各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加以创造性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为前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以中国历史悠久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为必要条件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正是由于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因而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能够比较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过程中必须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从而使自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和民族色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特别是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即实现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中国化,才能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并在中国革命实践和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 学。

邓小平首先从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入手,倡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和唯心主义错误,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并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这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得以产生和确立的基本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更是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哲学的概括和总结,从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集中体现。

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多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最突出地表现在:在认识论方面,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并依据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作了批判性的总结,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性质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全面系统地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论述了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唯一标准;创造性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一致性,进而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在唯物辩证法方面,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辩证法思想的批判性改造,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观点;根据中国革命的经验,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揭示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依据唯物辩证法形成了无产阶级政党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根据中国具体国情,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人民民主专政和理论;依据唯物史观创立了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化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则在新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多方面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 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推进主要表现在:邓小平哲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纳入其中,从而使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为完整和系统。邓小平哲学思想根据现代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命题,同时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深化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邓小平哲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进而确定了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邓小平哲学思想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具体说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作为上层建筑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

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的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以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其哲学。

第四节 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学说。它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使之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就在于它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实践作为自己的动力之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是社会主义普遍原则同中国国情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能够指导我们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律,从而使我们能够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矛盾,总结新经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

二、树立科学世界观,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把握自我、规范人生具有重要意义,为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导向与激励的作用。

无产阶级人生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人生目的与道路结合和统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的,只有经过认真学习,长期实践,才能逐步地树立起来。

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和工作能力 哲学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哲学以高度概括的理论形式反映现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它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服务于实践,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般原则。

哲学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启迪作用。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一定要把握辩证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领会精神实质

我们要进一步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精,要管用,要完整地、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领会其精神实质。

理论联系实际

要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了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也要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

复习思考题 1. 2. 3.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怎么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4. 在学习哲学中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第二篇:现时代树立人文精神比树立科学精神更重要

现时代树立人文精神比树立科学精神更重要

(队长:徐二克队员:徐威崔云飞徐亚菊高群力)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和完善;其次是对他人的关心与博爱;第三才是对整个人类命运以及社会的维护和思考。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例如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协作精神,实践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之所以举步维艰,就是因为国民素质低下(出自《中国国民素质危机》一书的作者解思忠先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对各级政权实行监督;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但也毋庸讳言,那种缺乏独立人格和主人意识的“怕公仆”现象,依然在一些国民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在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三的广大农村地区。现今老百姓见了官老爷们,语无伦次矜持嗫嚅,事后却不屑一顾的愤愤然;工人见了厂长经理手无着处,眼露惊恐,背后鄙夷;普通干部见了司处局以上的顶头上司脸露媚色,点头哈腰,心里盘算着日后的升迁……源于千年封建奴化教育的国人并没有从人格缺失中醒悟,这就是问题所在!公民公德意识依然遥不可及;如恶意制作的熊猫烧香病毒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严重损失,某些厂商为了私利,不惜用大量瘦肉精,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安全隐患。并且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大量的外来文化涌入我国,外来文化带来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冲击,首先被冲击到的是青少年群体。而青少年常常又最容易受客观环境的干扰,限制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也就最容易被外来文化带入误区,从而灾难性地阻碍和破坏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完善,使文化融合演变为文化侵略,甚至威胁到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和各种文化交流的桥梁.然而在当今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校园中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人文精神缺乏的现象;大学生 高逃课率,听课效率低下,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较低,临时抱佛脚,功利性强,不够专注。综上各种现象,我们认为现时代树立人文精神比树立科学精神更重要。

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关系来看.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一种追求科学的态度,其三大价值取向是追求科学体系的逻辑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经验实证,以及表达形式的简洁完美.而人文精神则以人的平等、自由、幸福,与社会的民主、和谐、进步为起点和归宿,体现在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乃至人与科学的终极关怀.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它的时代标志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三面旗帜.就连包括科学在内的一切认识和追求都是为了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为科学精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不但要沐浴科学精神的雨露,更应普照人文精神的光芒.

第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度概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它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道德规范,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人生态度、道德修养和治国方略等方面,明确规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人们辨别是非善恶、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八荣”观是追求真善美的具体体现,是以爱国主义和诚信友爱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热爱科学、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等民族精神的集中概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文精神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的具体体现。

第三,从高校的社会功能和当今时代对大学的要求来看.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至善.大学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来传承文明、振兴国家、培养人才,创造成果、服务社会才是大学价值之真谛.放眼世界,伴随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的本事越来越大.以至于手指轻轻一按便可改变世界甚至人类的命运,因此当我们在为自己的力量沾沾自喜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好拥有那个手指的人,让人文精神铸就他们的灵魂。对于人文精神,尤其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一直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以往的人文精神教育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误区,那就是多采取灌输的方式,而忽视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被动的接受,而应该是教学双方积极互动的过程.当教学双方积极互动的时候要把人文精神落到实处,我们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只有这样,人文精神才不是单纯的道德教条,而成为我们做人的切实指南.也只有这样,当前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时我们才能够做得更好。

总之,人文精神作为社会文明的理性积淀,体现了人类对自由本质的自觉追求,其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以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以公平正义为基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关怀,以真、善、美为最高追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具体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本质体现。

在此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精神我们想提六个建议:

1.老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以改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心理问题。

2.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以免学生为奖励而学,为逃避惩罚而学,养成功利性的心态。

3.今天不仅教学模式要改革,要提倡个性教育、因材施教,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建立一种学术自由的氛围,真正让人文精神灌输到大学教育,让人文之光闪烁大学校园。

4.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营养像春雨一样沁入人的心田。

5.定期举行学生讨论会,论题不限,可以是学校的事迹,学生的发展,也可以社会上的形形色色。

6.如果有电脑,不要用它来看碟,玩游戏,聊天;学点平面设计,编程,系统操作等实用的东西,对你以后绝对有用!

第三篇:立足现时代,担当新使命(范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演讲稿:

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

新时代昭示新使命,新使命引领新担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段青春有一段青春的风采。十九大上总书记的报告,气势恢宏、立意高远、博大精深,凝聚了全党智慧,顺应了人民期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带领我们中华民族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新时代凝聚新气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忆往昔,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血淋战场;新中国成立之初,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努力建设家园;看今朝,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决胜全面小康,面向2035年、2050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盛赞了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点赞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奋进,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党的十九大凝聚起了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新时代昭示新使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历史上的全新方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新的时代命题。新时代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也都需要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攻坚克难,迎头赶上。

新使命引领新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深学细照笃行,自觉忠诚担当。深学方能知内涵,细照方能明差距,笃行方能显价值。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努力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强化政治意识,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党的事业统一起来,既胸怀远大理想目标,又立足岗位苦干实干,将青年干部的“正能量”落实于行动、广播于社会。要增强遵纪守规自觉,牢固树立自律意识,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际工作中,主动融入新时代、把握新要求,自觉把本职工作与

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检验奉献新时代的成效。

第四篇:论雷锋精神在现时代的意义[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愈发膨胀,人们的生活开始膨胀,人们的欲望开始膨胀,人们的私心,也愈发壮大。人之初,性本善。当我们降临在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都是单纯的。我们希望社会是和谐的,互帮互助的,无论什么时候,人与人之间是单纯的友爱。但是。经过历史的洗礼,战争,灾害,让人们希望也一步一步荡然无存。这个世界没有给人们绝望,但是却让大家一点点失去希望。所谓私心,所谓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开始占据人们的内心。如今,社会需要英雄,一个可以改变人们价值观、可以影响大家内心思想的人,而这类人的典型代表,就是雷锋。他带给大家的影响,树立起来的形象,让人们觉得建立美好社会的希望不再如唐吉可德的长矛一样虚无缥缈。这种价值,成功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无论什么年代,这种舍己为人、无私贡献的精神永远是最可贵,最值传承的意志。

雷锋精神的价值,对于每个时代都是重要的。雷锋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而无私奉献,从而带给这个社会更多的帮助。社会需要建设性人才,不仅仅体现在实质上,更有精神上的。雷锋精神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起源的,这个年代中国刚刚起步,一切都在建设之中。人民思想觉悟不高,没有很强的素质体现,国家处于一穷二白、外部封锁、内忧外患的境界。此时,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有为青年。他们带给大众启蒙式的思想,舍己为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先公后私、敬业爱岗等等,可以说是更深层次的解读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表达的。这些东西不仅仅继承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更是与世界接轨,与更和谐化社会链接。所以,雷锋精神带来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更是这个时代最最急需的精神营养。六十年过去了,雷锋精神跨越半个多时间而长盛不衰,家家户户崇尚这种思想,这种文化开始繁衍,根深蒂固的在大众之间传递。直至今天,社会进步之快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在层出不穷的贪污、黄赌毒报道中出现,虽然这是社会传媒功能的发达有关,但是这也是社会发翻天覆地变化的产物。而这种精神,也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救济品。在未来的许多年中,社会的步伐愈发加快,人们的思想也愈发加快。本质不变,我们需要的依旧是团结互助的心态。无论什么时候,雷锋精神的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雷锋精神的价值,对于这个时代尤为重要。实践证明,一个自私自利、贪图享乐的人,不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经营处幸福的人生;一个功利化的社会,一个个人主义盛行的名族,不可能激发前行的力量,拥有美好的未来。然后,现在,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上各种不同的群体。其中,有些经不起考验的人就会走极端路线,走向人民的对立面。例如,近两年出现的小月月事件,帮助摔跤老人事件......诸如可见,人们的道德在逐步缺失,社会的价值观在下降,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过于强烈,早已超于一切,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金钱的奴隶。这些,都是与雷锋精神背道相驰的。所以,在现在的社会,政府更应该加强雷锋精神的宣传,让雷锋精神更加深入人心,让人们摆脱金钱的控制,使人们摆脱内心欲望的控制,升华人格,提高思想,加强素质,把握价值追求与价值实现的途径。另外,更重要在社会上提倡正确的价值观,把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联系到一起,使个人价值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要抓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雷锋价值的导向功能,使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雷锋精神的价值,是中华民族需要把握的精神营养。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不需要救世主。的确,救世主只存在于虚幻世界。对于现实,我们需要的是许许多多能够升华人们思想的人群。古来有范仲淹,王安石等人,他们带给社会进步的思想,如今,树立的雷锋精神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吴天祥等人就是榜样。他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在一步一步引导着大家。他们的一件小事,或许改变不了大局,但是他们能帮助别人,能够传递温暖,能够引导他人,社会就是一点一滴的改变,一点一滴的走向和谐。二十一世纪的中华民族,已经完成质的飞跃。我们不仅仅要在经济、军事等等上面成长,同时也需要培养雷锋精神和传承中华大名族的文化。国家要利用现在先进的科技,一步步影响大众,从而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走在人类前段的大国。

作为当代社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应该是走在前段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雷锋精神对于现时代的价值,也是现在大学生最需要培养的精神。我们要全面发展自己,不仅仅体现在能力上面,精神、修养、觉悟上面更要不断的完善。总而言之,雷锋精神的价值对于当代来说,已然超于了经济上面的重视,我们要跟随政府的领导,一步一步把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总有一天,我们理想的和谐社会会到来。雷锋精神永不朽

第五篇:凝炼文化故事或者案例4.09

神华神皖马鞍山万能达发电公司除灰脱硫室除灰班

凝炼文化故事或者案例4.09

企业文化故事

企业文化故事是最生动的企业文化培训资料,通过讲述这些企业文化故事,企业员工可以对企业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我们也可以汇编一些有关自己的文化故事,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体会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故事之一:水库理论

企业经营总有好有坏的时候,就像天气一样,有干旱也有洪涝的时候。水库的作用是在下雨的时候可以蓄水,在干旱的时候可以放水灌溉。如果你没有水库的话,你就没有办法来调节天气给你带来的影响。所以,企业也像水库一样,市场好的时候,你要懂得积蓄,市场不好的时候,你可以把积蓄的力量放出来,这样企业才可能应对危机。经营企业,一定要建造水库。

企业文化故事之二:华为与港湾

称华为为港湾的“父亲”不是信口开河。港湾的创始人李一男曾是华为的“二把手”,被认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华为人称任正非待李一男象父亲对待儿子。当年李一男按华为的规矩带着一批重要员工提出内部创业(内部创业本是华为安置老员工的一种手段),并用结算股权换来的一千多万元设备在北京创办了港湾。最初销售华为的产品,后来开始与华为展开了同业竞争。深谙狼道的李一男同样利用狼性迅速立足,在某些设备上的市场份额已逼近华为,业内外人士普遍看好港湾的未来,称之为中国下一个华为,受到了众多风险投资的青睐。

李一男的离开让任正非痛心疾首,李一男以暗渡陈仓的方式带走核心员工的行为更是让任正非愤怒。据报道,李一男走得却是异常的坚决和无情。我一直觉得爱反思的任正非在2000年不再在企业里提狼性,跟李一男的出走不无相关,甚至可以说正是李一男的出走让他看到了狼文化带给企业的后遗症。

李一男离开最初几年,尽管毫不掩饰地扩张和与华为抢食,任正非似乎并不在意,这也正是任正非人性和父性的体现。但随着港湾的渐成气候,吸引了大量资金并开始与西门子等国外厂商合作,直接威胁到华为的时候,任正非的狼性也再一次爆发。华为成立专门的“打港办”:只要港湾的单,华为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抢到手。同时,华为通过系列手段破坏港湾与其他国外厂商的合作,在港湾走投无路要卖给西门子等公司时,华为同样让已经板上订钉的交易泡汤。

2006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里传出了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惊人消息:华为收购了港湾全部资产。港湾与华为的争斗以华为的全胜而告终。在传说港湾员工被华为就地解聘的时候,很多人更热衷猜测李一男是否会重新回到华为,甚至是否有接任正非的班的可能。有朋友跟我说,这种收购更象是胜利者的故作姿态,因为此时的港湾已被华为打压得没有什么真正的值得收购的价值了。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华为人性艰难复苏的行为表现。

下载(教案)第一章 现时代精神的凝炼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第一章 现时代精神的凝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心激发热情责任凝炼价值

    爱心激发热情责任凝炼价值—定州市优秀班集体申报材料(高二选修) 高二(3)班是一个由74人组成的的集体, 这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这是一个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这是一个......

    培育凝炼企业文化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培育凝炼企业文化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赵万波 去年5月18日,中国南方电网召开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懋振对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袁懋振董事......

    进一步凝炼医院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

    我院举办医院文化培训班 进一步凝炼医院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创建品牌医院,提升医院的综合能力,打造一支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人才队伍。12月6日晚,应我院邀请,广东省“95大略”文化......

    传统民族伦理的文化凝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文化凝炼是中华各民族伦理文化的观念整合与道德彰显,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伦理发展的文化基础,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发展方向应以传统道德......

    《奥林匹克精神》教案

    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奥林匹克精神》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第九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奥林匹克精神》。 【课程标准】6—4以自己熟悉......

    学雷锋精神教案

    “学雷锋精神、创和谐班级”教案 主持人:姜炳义、梁雪峰 地点:七(2)班教室 时间:2012年4月9日 参会人:评委老师及七(2)全体同学 主题班会活动目的: 1、 通过介绍雷锋的生平简介以及他......

    职业精神教案

    职业精神教案 一、案例文本 近日,济南交警涌现出一个“标尺哥”,不仅让众多市民为之感动,也让泉城文明成为网上喝彩焦点。 水中一站就是4个小时 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雪,令泉城交通......

    铁人精神教案

    第一课“五讲五不忘” 教学目标: 1.通过听音频故事,感悟铁人王进喜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得出的哲学观点所闪耀的思想光辉。 2.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总结、勤于思考的好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