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摄影课心得体会(模版)
摄影课心得体会
090684046 叶倩倩
090202班
对于摄影,我以前挺陌生的,但是一直都很喜欢,我知道摄影能把美好的记忆留下,这使我对摄影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以前对摄影的了解也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以为只要一按下快门,可以随便拍出一张相片,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没想到学过知道才发现,从中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知识、技巧、要领。
这个学期之所以选择摄影,是怀着对它的一种好奇去学习这门课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刚开始学这门课时,特别是上理论课时还是觉得很枯燥无味,甚至还排斥它,觉得学与不学都没什么区别,我们不是都会拍照片吗?非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学这个,可是经过清明节时的旅行让我发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当拿着相机却不知道如何去更好的运用,更不知道各种组合去捕捉景物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时,才体会到课堂理论的重要性,可是却让我给忽略了。在平遥古城中有很多漂亮的风景,可是看着自己拍的照片一点也没有当时的美感,因此对摄影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在学习过程中,才发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摄影需要大脑和手指的协调,眼睛和心灵的默契。摄影更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问学问,与其它的众多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文学,历史.地理.建筑,音乐等.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就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查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在众多生活的兴趣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独特视角.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客观存在,生活中的人,尤其是一个摄影的人,就更应该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有心人,积累生活,突破生活。
如果说我学摄影之前只会按快门的话,那么经过了一个学期课的学习,也懂得了摄影不仅仅是留住人世间的美妙瞬间,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在摄影课上,我也看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有美妙的自然风光;富有生命色彩的静物;蕴含哲理的象征物……这些都能从摄影艺术中去发现。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对摄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了解。并且可以让我有去捕捉生活中的美。还可以提高我的摄影水平、提高摄影的基本功,还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每幅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开拓视野,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转眼这个学期也将过去了,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拍到好的作品,同时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第二篇:摄影课心得体会
摄影课心得体会
通过4月16、17日蔡焕松和朱炯老师摄影面授课学习,我对专题摄影方面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在我们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过程中,不仅保持较高的创作热情还要把照片拍的有思想、有意义。
两位老师讲的都非常生动,他们讲的最多的就是专题摄影,讲了什么专题摄影,什么是单幅作品,单幅作品虽然也能进行深刻的表达的,但专题摄影能进行更好的叙事报道,老师在面授课时深入浅出的举例说明了一些专题摄影的重要性和意义存在,按照社会话题、当下事件、代表人群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专题摄影的重要性,比如王久良的《垃圾围城》。我们在拍摄专题照片选择题材时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要明确摄影动机,找到一个适当的语言符号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和含义,拍一组专题照片就是写一篇文章,我们要在拍摄过程中不仅掌握一定的摄影手法、追踪事件、现场瞬间抓拍的技能,还要明确思路、态度有选择的去拍摄,挖掘生活的深层含义,思想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瞬间决定一切。我们把照片之间的关系,照片的典型瞬间,照片过程和结尾照片等完美组合,就好比是写了一篇文章。讲座中老师把专题照片归纳为四种模式:图片故事、人文地理、主题归纳、以及突发事件新闻现场连续瞬间追踪找到其内容关联性。
摄影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沟通,也是摄影者情感的一种艺术影像,摄影者是苦行僧,摄影者快乐而痛苦着!我们要用心去拍摄,去发现存在外表美之下的内在美。
邢台XX期学员:XXX
第三篇:摄影课心得体会
摄影摄像基础结课论文
摄影课心得体会
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新闻1106班
学好:201124910609 姓名:张鹏举
摄影课心得体会
大学前我一直想拿个相机把眼中的世界拍下来,很庆幸的是到大学我有了一个实现这个小小梦想的机会,这使我对摄影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以前对摄影的了解也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以为只要一按下快门,可以随便拍出一张相片,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没想到学过知道才发现,从中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知识、技巧、要领。
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多,一时真的记不下来,不过在课下我经常上网查查如何操作,这是我感到很快乐也很有成就感。最有意思的是实践课了,老师带我们走出校园,去郑州月季公园拍照,在哪里我们欣赏月季的芬芳,我们也拍到了许多满意的相片,不过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拍照知识慢慢就多了起来。才发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摄影需要大脑和手指的协调,眼睛和心灵的默契。摄影更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问学问,与其它的众多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文学,历史.地理.建筑,音乐等.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就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查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在众多生活的兴趣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独特视角.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客观存在,生活中的人,尤其是一个摄影的人,就更应该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有心人,积累生活,突破生活。如果说我学摄影之前只会按快门的话,那么经过了一个学期课的学习,也懂得了摄影不仅仅是留住人世间的美妙瞬间,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在摄影课上,我也看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有美妙的自然风光;富有生命色彩的静物;蕴含哲理的象征物……这些都能从摄影艺术中去发现。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对摄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了解。并且可以让我有去捕捉生活中的美。还可以提高我的摄影水平、提高摄影的基本功,还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每幅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开拓视野,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
课上我积累了不少知识比如拍摄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了平、稳、清。老师讲的挺好的,就是有些专业词汇不明白啊,但也懂得了一些东西,什么拍摄速度啊,和光线什么的。只可惜时间太短了,好多都没领悟到,我感觉这门课必须多加练习才能领悟贯通。拍照时要注意很多。例如,当摄主体外观比较均匀,所以将其放置在画面的中央,然后再通过调整焦距,准确地摄取一定的景物范围,达到通过画面构图准确地向观众表达出所要阐述的内容的效果。被摄主体前面的花丛画面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清晰,被摄主体后面的景象一片翠绿,都是没有规则的画面,也正是由于产生这种不规则的画面才体现得到外观比较均匀的被摄主体的不同之处。
很感谢老师能够安排我们进行这两节课外实践课,使得我们能够根据理论结合实际,在一定程度上亲自体会到了摄影的趣味,在此同时,通过作品的反馈作用,我们进一步地提高了摄影的技术与更好地巩固了摄像的操作要领。在此过程中,手握着沉甸甸的照相机,对准了每一个耐人寻味的镜头,“咔嚓”一下,留下了永恒的瞬间。还能欣赏到其他同学精彩的作品,又开阔了视野,真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我爱上了摄像,真的啊!从对摄像知识的不熟悉到爱上了摄像活动,这是我经过摄像实验课后最大的体会。在摄像活动之前,老师曾把摄像机拿到教室让我们观摩,接触,但由于人数过多,那时并不能满足每位同学都可以实际地操作一下,其中也包括我。对一个从未碰过摄像机的人,像我,非常了解自己的摄像水平,所以在实验课之前,我很详细地看了教材中有关的摄像技术讲解,希望到时能在实践中快速地学习与掌握。由于准备工夫比较充足,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很快就熟悉了摄像的一些简单技术,并且逐渐地得到提升,也正因为如此,我渐渐地对摄像活动产生了兴趣。在拍摄过程中,我通过摄像机机位的移动、镜头的焦距变换、取景的范围与声音的采取等一些比较简单的摄影技术按时完成了我的作品。我在运动画面拍摄所用到的镜头运动技巧有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和移镜头,并且运用得也比较规范。
经过摄像活动,我有些感触,在生活中有许多微妙的细节,我们要抓住时机,尽量去捕获。在拍摄的同时,尽量增加对其他作品的观摩学习,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会拍出好的作品来只是早晚的事情。转眼上个学期过去了,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拍到好的作品,同时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第四篇:摄影课心得体会
摄影课心得体会
对于摄影,我以前挺陌生的,但是一直都很喜欢,我知道摄影能把美好的记忆留下,这使我对摄影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以前对摄影的了解也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以为只要一按下快门,可以随便拍出一张相片,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没想到学过知道才发现,从中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知识、技巧、要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三个星期的课程就这样结束了。刚开始时,我是怀着对它的一种好奇去学习这门课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刚开始学这门课时,特别是上理论课时还是觉得很枯燥无味,甚至还排斥它,觉得学与不学都没什么区别,我们不是都会拍照片吗?非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学这个,可是当我们去实践的时候,我才发现一切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当拿着相机却不知道如何去更好的运用,更不知道各种组合去捕捉景物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时,才体会到课堂理论的重要性,可是却让我给忽略了。在我们学校周围有很多漂亮的风景,可是看着自己拍的照片一点也没有当时的美感,因此对摄影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在学习过程中,才发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摄影需要大脑和手指的协调,眼睛和心灵的默契。摄影更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与其它的众多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文学,历史.地理.建筑,音乐等.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就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查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
素养和艺术修养,在众多生活的兴趣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独特视角.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客观存在,生活中的人,尤其是一个摄影的人,就更应该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有心人,积累生活,突破生活。我学摄影之前只会按快门的话,那么经过了三个星期课的学习,也懂得了摄影不仅仅是留住人世间的美妙瞬间,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在摄影课上,我也看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有美妙的自然风光;富有生命色彩的静物;蕴含哲理的象征物……这些都能从摄影艺术中去发现。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对摄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了解。并且可以让我有去捕捉生活中的美。还可以提高我的摄影水平、提高摄影的基本功,还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每幅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开拓视野,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
通过对摄影课的学习,还让我对相机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好的照片必须用好的相机才能拍出好的效果,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数码相机与单反相机的本质区别。同时,也总结了一些小的拍照技巧:1注意光圈值的调整;2取景要好;3要有个好的主题;4要安排好照片的构图;5选材等。
转眼间短短的摄影课就这样结束了,我希望以后我再拍照的时候能把我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际里面去,也希望以后能够拍出很多很多好的照片,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第五篇:广告摄影课心得体会
“怎么感觉这个老师像位过去的举人”
故事,从这里开始。跟随杨老师学习的旅途,也伴随着这奇怪的第一印象,揭开了序章。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那得从见到杨老师的第一面开始说起了。初相遇,杨老师手执折扇,双手后背,仰首挺立,体态没有同龄人的老态龙钟,眼里也是写满了洒脱与从容,在他的眼神中,我似乎看不到现代人的疲惫,感受到的,是一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士人之气。像是一位举人,腹中有墨水,眼中有江湖,胸中有山壑。
这样的老师,讲起课来应该有趣而生动。
让我给猜对了。
“我们南京啊,是一座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你们学拍照也是一样,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也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那样才能拍出好的作品来。”别开生动的第一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墓穴文化开始讲起,无论是孙中山、蒋介石还是朱元璋、宝志和尚,杨老师都说的头头是道,简直如数家珍,如果抛开现实性,我甚至一度以为杨老师历经了每一场变迁。我很震惊,震惊一个人是怎样如此详细的记住这些历史,震惊之余,便是钦佩。当然,还有一种兴奋,兴奋什么呢?——发现了榜样。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觉得人一生的学习要跟随师者的脚步,一步一步踏实的走,一步一步踏实的学,方才能有所建树。所以我开心能遇到一位良师,况且杨老师不吝赐教,教我们“十八般武艺”。我也由此得以“贪婪”的从杨老师身上汲取成长的养分,有关摄影,有关生活,有关态度。
有人可能好奇了,明明是广告摄影课,讲什么墓穴文化呀?这一开始是源于一个公益广告,讲的是一个老兵牺牲,被埋在了不知名的乡村,然后另外一个老兵时常带着酒去扫墓。杨老师让我们仔细看,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第一遍,老师问我们,“你们觉得这个广告拍的怎么样?”全班同学一致好评。老师点了5位同学,结果同学们也都是大加赞赏。老师默默的点开广告,又让我们看了一遍,再问,我们有些茫然。然后杨老师说,“那大家来找找这广告有什么美中不足。”带着这个目的,我们看了第三遍,结果还是没说到点子上。杨老师微微笑道,“来,先听我说说,说完你们就懂了。”于是,杨老师便接着讲起了墓葬文化,“来看这张国家地理的图片,大家都知道灵谷寺的萤火虫吧?美国人拍的可不是这萤火虫,而是他背后的这个墓穴……”从佛教文化到宝志和尚再到朱元璋,杨老师生动将他想表达的意思藏在了故事里,终于,我们在老师的良苦用心之下,发现了广告的美中不足——哪有墓穴盖在山头上的呢!导演为了追求美却忽视了这一个文化上的通识!我们恍然大悟,是啊,无论是拍照还是拍广告,都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那样才不会贻笑大方,才能拍出真正经得起推敲的作品。
顺着这个话题,杨老师说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解决了我心头多年的困惑!杨老师说,“你们要想走的高啊,基础一定要打的牢,基础打得牢,就要做到广而全,像金子塔一样,底下够广了,上面才能垒的高。而不是只学习专业的知识。只学专业的知识,你的基础不牢,也就垒不高。”也许这在别人看来是随口一谈,而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信仰的支撑和坚持的理由!我喜欢看书,但是看的杂,而且喜欢学习捣鼓各种东西,所以不仅是别人,我自己甚至都会以为自己“不务正业”。但是,通过杨老师这么一指点,我明白了,学习怎么可能只是指专业课的学习又或者指书本的学习呢?生活就是一个大的课堂,万物皆可为吾师,只要想学、认真学,我所学的东西就都没有白费。是的,我看的历史书、经济学的书和古近代小说,考试都不考,但那有什么呢?我自己真正学到了东西!学到了本领!
那一天我下完课回去,感觉天气特别晴朗,自己的心也是,甚至什么都可爱了起来。于是,我开始期待了下次开课,想想自己又能学到什么本领,或者是,又能解决自己认知方面的某个小难题。终于啊终于,第二次课开始了,感觉自己像个饿了几天的狼一样,而老师讲的知识就像羊,我连骨头都不想吐。因为在此之前,我拍了老师留下的作业“我是谁”和“疫情反思”。我知道杨老师一定会就这些作业和拍摄来谈写什么,而我也正有一个相关的困惑——摄影的主观记录和客观记录方面的。因为我时常觉得自己的作品很空洞,缺一种“表达”,也就是,我为什么拍这张照片?我要表达什么?仅仅是记录吗?我千方百计想拍出一张满意的作品,但是我又总能找出他们的诟病。像杨老师有次笑谈说道“一个摄影师有一张伟大的作品作为代表作就够了”,当时杨老师给我们看的是谢海龙老师拍的“大眼睛”,还有凯文·卡特拍的一张苏丹饥荒的照片,我当时颇为震动,想要拍出一张满意的作品来,然而我当时想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先得获得杨老师的称赞。所以我每次拍摄作业可以说都是“丧心病狂”式的在拍照,拍“疫情反思”时,我大概把玄武区、雨花台区、鼓楼区有关疫情防控的地方都逛了个遍,但是回去导入到相机里面,又觉得都差点什么东西。别人对于疫情防控的措施,怎么能算上自己反思呢?于是我用一份水果收买了室友,让他协助我拍摄一张“脸上带了很多口罩,凝视着火的消毒液的照片”,拍了2个多小时后,我从140多张照片中,选了一张角度特别的交了上去,但是说实在的,那个作品我还是不满意,但是那时才刚刚步入杨老师的课堂,十八般武艺还没有学通,因此确实在技术实现能力上要欠缺很多。
谈起杨老师传授的十八般武艺,同学们也是赞不绝口。不过确实,有很多在杨老师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在外面真的学不到。“你们知道保持精度的五个小窍门嘛”“三脚架,低感光度,小光圈,拿掉uv镜,快门线或者定时拍摄”。“同等曝光下,小光圈拍出的照片要更为细腻,但是光圈不用太小,16就够用了,不用调到22,那大多是商家的噱头”。像这样精细的指导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在杨老师的课上记笔记都很少是完整的话,真的是因为干货太多了,值得学习、值得记录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几乎都是记住关键词,然后回来稍微补充,反正定期都会拿起再看,不过唯一的缺陷就是,可能我的笔记也就自己能完全看得懂。但是这样的笔记也给我带来一些好处,那就是,记录的要点并不是完整的知识点,我孩可以再这些关键词上面进行扩展延伸,每读一遍,都可能有更深更广的理解。也就是这样,我从一开始拍照的时候,问自己“曝光正确吗?白平衡调好没?有没有偏色?对焦有没有问题?”慢慢的,我会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思考的深一些,“构图有没有太满?画面平衡吗?有没有太堵?包围拍摄会不会有更好的角度?”
除了一些拍摄方面的小技巧,杨老师也教我们如何熟悉自己的器材,他说“要对自己的相机有感情,爱护好它。”这一点确实我也确实深有体会,我还记得有次在斜坡上拍一个小朋友时,注意力在相机上,一不注意脚空了,在坡上滚滑了几圈,我没想到我跌下去的下意识就是护着相机,爬起来第一反应也是看看相机有没有受伤 就好像这个相机是自己的一部分一样。那该如何了解自己的这“一部分”呢?杨老师给过一个很好的回答——多看看说明书。“不是刚买来的时候翻一遍,而是隔一段时间去翻一下,每翻一遍,你都会有多一分了解。”
在杨老师的建议下,我还特意把说明书中英文版的都看了一遍。发现确实有很多第一遍没有在意的使用说明,比如每次相机拍摄结束后出现的“清理感应器”具体在哪里、怎么清理 以及AF-ON对焦的妙用等等。不过提起相机,我就想到了杨老师讲到设备和镜头时 拿来的一大袋设备,哈苏,徕卡,大光圈定焦镜头,各个品牌的全幅机。看的我是两眼放光啊,虽然我不是一个纯器材党,但是好的士兵看到好的武器怎么能不心动呢?我坐在台下两眼放光,看着杨老师拿出一件件他的装备,给我们详细讲解单反的构造、特点以及镜头选择等等。也是那节课,我知道了旁轴相机、双反这些名词,弄清了一个图像是怎样通过感光元件变成电子图片的,见到了各种胶片机。真的,有的时候,电子屏幕上看到的没有亲眼所见来得直接,来得明了,那些晦涩难懂的原理,在杨老师亲自操弄相机之下,变得是那么生动易懂。更何况,有些原理,在网络上也搜不到,所以,惊叹韵羡之余,我也感叹杨老师的智慧与良苦用心。是啊,不是谁都有这么大的手笔!几近绝版的相机,各式各样的胶片底片,不同厂商、用途的镜头,关键是杨老师舍得拿出来和我们分享,把那些设备当作讲义一样拨来拨去,还传到我们手里,让我们亲自去研究、把玩。
相较于杨老师的天赋,我更加佩服和欣赏杨老师的态度,这也是我认为杨老师身上最值得学习的优点之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是杨老师赠予我们的良言,同时,杨老师也用行动以身作教,万张万张的胶片见证了杨老师的勤奋与刻苦,一个一个的奖项与文章证实了杨老师的努力与付出。良好的体态是杨老师每日游泳的结果,超脱优雅的气质是杨老师饱读诗书的自然显露,耀眼的成就是杨老师奋斗和付出的回报使然。世上没有那么多的横空出世,不过都是精心计划的结果。杨老师的成就,一部分是因为天赋和机缘,但是他一直想让我们明白,勤奋同样重要!所以,每次杨老师勉励我们要勤奋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冰心的一首小诗: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拍照需要勤奋,生活、学习乃至方方面面,勤奋都不能少。就像杨老师常和我们谈起的彭佳妮学姐一样,能够真正把学业、把事业放在心上,并能够不断努力去接近目标,梦想总会变成现实。
有时候真的觉得,杨老师像一个挖掘不尽的宝藏,总有令人学不尽的东西。站的视角不同,学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位良师,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提升、品德与价值观的树立,都能以他为楷模,然后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学习和完善。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态度也总能让人刮目相看,身兼多职又教那么多的学生,本应手忙脚乱的他却井井有条,那么多的班级要分成ABCD班,那么多的作业能把邮箱撑满,常人都顾不上吃饭,杨老师却依然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生活,照顾老人、游泳、发朋友圈社交样样不落下。这不正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品质吗?热爱生活,享受运动,积极社交,珍惜时间,敬业乐业。
杨老师的丰富仍不止于此。谈谈创作,杨老师说过“艺术是很自我的。”从他的作品中,我时常能看到一种勇气和追求。为什么说这种话呢?我有个观念和杨老师说的一句话很像,“构图是需要勇气的”,从杨老师的作品中,我能够看出一种气,一种敢于突破常规的胆识,以及一种巧妙构思的巧识。就以我们户外实习为例,同样的模特,杨老师拍出来的感觉要很不同,倒不是说器材给照片上带来的不同,而是那种表达、人物神态氛围的捕捉以及拍摄方式,能给人耳目一新又觉得不逾矩的感觉。相较那种难以描述清楚的感觉,杨老师作品中的“追求”往往都会有个明晰的基础方向——美。从杨老师的一个习惯我们也能看出他对美的执着追求——他几乎不发原始文件,再好的作品他都觉得可以再润色润色。这行为的本身我觉得就属于美的一部分,这里的美,不只是指视觉上的一种美感,也包括多方面的一种体会和感染力,但是总体上这些美都会给人一种积极的感受和力量。
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美好的日子愈加觉得短暂,这么丰富的一座“宝矿”。学生挖了个皮毛,就要和杨老师道别了。说真的,最后一节课,我倒没有多少结课的解脱,反而觉得凝重的,是几分不舍。尤其是课堂开始,杨老师起身给学生沏茶时,看着杨老师认真又忙碌的模样,我的心里除了塞满的感恩与触动,竟也忍不住多了几分离愁别绪。“茶别”,是我人生中经历的最特别的一次告别了,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的愁情,也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豪情,这场离别,更像是是一种感恩,一种祝福,感恩相遇一场,祝福你我各自安康。
我尽量去珍惜最后一节课,可是时光小儿是个急性子,不等人。不过最后一课也是殊为特别,给我的记忆也浅增了几分深度。最后一课,是“高度”之课,有关生命,有关起源,有关宇宙,有关哲学,有关情缘。从宇宙的大爆炸到物种的进化,我都能感受到杨老师的那份用心良苦和欣慰,用心良苦的是在逐渐帮我们建立一个课程的体系,一种可以运用到生活、学术乃至方方面面的逻辑,欣慰的是,“看,小家伙,你们学的不错呐,我都能和你们谈这些啦。”
下课没有铃声,只有同学们匆乱的脚步。我回了3次头,对上的都是杨老师温柔目送我们离开的眼神。
杨老师信缘,学生也是,遇见杨老师,是我的缘分,也是我的运气。山水一程,师从先生求学已是无悔无憾,离别之际,但余感恩。感恩您,教我博大、感恩、律己、勤恳、善……
老师,有缘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