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据库”的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2 16:3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进数据库”的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进数据库”的教学案例》。

第一篇:“走进数据库”的教学案例

第二节 走进数据库 教学案例

【教材、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对信息技术学科充满兴趣,但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对许多概念知识感到很抽象,很难理解。比如本节,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教材第三单元《科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二节《走进数据库》的学习牵扯的概念比较多,学起来比较枯燥;其中的第一节课ACCESS数据库的引入比较关键,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为学生学习过EXCEL,在头脑里有EXCEL先入为主,所以容易混淆数据库与EXCEL的概念。

数据库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熟悉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对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个感性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思考:怎样才能巧妙地引入以达到很好地过渡与理解二者的学习呢?

【教学策略】

通过比较选择,使用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所附的光盘素材,即以网站形式呈现的“选修课程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贴近学生;并在教学中多处创设情景、设置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分清数据库与EXCEL的不同,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验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对ACCESS数据库有个感性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数据库的剖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在问题探讨中养成思考与探索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科学管理信息的过程中,体现有效管理数据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管理信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教学难点】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准备】

1、机房内上课。机房多媒体广播软件的使用,教师的操作可以广播给学生观看。

2、将选修课程的ASP网站即“选修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发布到机房服务器上;并将该网站文件夹设置共享;在该课程管理系统中设置好高二的选修课程。机房服务器中设置FTP文件传输,使可以文件上传。

3、某届高一年级学生信息技术五门选修课程的EXCEL选修情况表。【教学过程】

教师创设情况一(EXCEL复习):

[教师] 下学期即将进入选修课程的学习,选修课程有五门:《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初步》、《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教师展示某届高一年级学生信息技术五门选修课程的EXCEL选修情况表。

[教师] 如果想知道有哪些学生选择了《算法与程序设计》该怎么办? 有哪些学生同时选择了《算法与程序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应用》? [学生] 通过筛选来操作。

学生操作演示:请学生到讲台操作筛选并通过广播软件将操作展示给其他同学;

然后教师再讲解。教师设计情景二:

[教师] 这个表是老师假设的。如果要每个同学自己来选的话,有什么办法?亦即现在学校要统计每门课程每个班有多少学生选,一般会怎样来操作?

[学生] 让学生写小纸条交给班主任进行统计。

[教师] 可是每个班这样操作之后,还要全年级进行再一次的统计,操作比较繁琐,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学生1] 用电脑来完成。[教师] 用电脑怎么操作呢? [学生2] 用EXCEL操作。学生操作: 打开EXCEL,填入班级、姓名、选修的课程,完成后以“学号+姓名”保存并提交至机房服务器的FTP中。

[提出问题] 现在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情况放到了FTP中,可是学校要对所有选择选修课的情况进行统计,就必须要把这些信息放入一个统一的表中进行操作,那么现在要把所有的同学的情况放入一个表中该怎么办?

[学生] 复制、粘贴。

教师操作: 将学生提交至FTP中的EXCEL打开,再将每个学生的选修情况复制到一个表中。

[教师] 显而易见,这种方法与传统的交小纸条统计的方法一样的麻烦,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

教师设计情景三:

在浏览器中打开发布在机房服务器上的“选修课程信息管理系统”网站,学生可登录注册后选择选修的课程,并且可以查询到每个学生选了哪些课程及每门课程有哪些同学选。

学生操作: ①用浏览器打开“选修课程信息管理系统”网站,注册并选择选修课。②然后查询《网络技术应用》都有哪些学生选,以及某位同学选了哪些课程。

[教师] 通过操作发现这种方法非常地简便,这是使用了什么方法来操作的?

[教师] 数据库技术

[教师] 那么刚才学生注册填入的选修信息都跑到哪去了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这个数据库的内部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教师操作: 打开“网上邻居”中共享的“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站点文件夹中的ACCESS文件。发现学生刚刚输入的信息都存放在该文件里。

学生操作: 通过“网上邻居”复制并打开“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的ACCESS文件,根据学案中任务要求了解熟悉一下ACCESS数据库。

附学案:

(对“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mdb”中的表进行操作)

1、观察“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中三个表间的关系。(提示:鼠标右键可以显示三个表间的关系。)

2、设置和修改个别字段的属性

字段的修改要在“视图”菜单的“设计视图”里。在“学生信息表”里加一个字段属性:“备注”

3、添加、删除和修改若干条记录 ① 查找学生“张强”,并将其记录删除。

② 将学生“梁忠峰”的性别改为“男”,班级改为“7”班。③ 添加一个学生“张三”,性别“男”,班级“3”班。

4、筛选

① 筛选出所有自己班的学生,看看是否有学生没有选课 ② 筛选出所有选了“数据管理技术”的学生有哪些

5、将学生按班级进行排序

教师操作讲解:有关学案中的ACCESS操作将在下节课再具体讲解。现将ACCESS 中的三张表导出为EXCEL表格,发现成为EXCEL后三张表是独立没有联系的。这也说明数据库与EXCEL有所不同。

课堂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可以看出数据库与EXCEL的不同,体现了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通过实践发现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要比使用“选修课程信息管理系统”麻烦得多,而且很容易破坏数据。通过数据库应用系统人性化的图形用户界面和所见即所得的操作风格,我们可以方便、快速地检索、添加、修改、删除数据库中的信息。

要创建数据库应用系统需要编程。我们现在用到的“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界面是以网页的形式存在的,使用的是ASP的网络编程技术。有关ASP的学习将在高二的选修教材中会讲到,ACCESS的具体学习是下节课的任务。

【教学反思】

学生能想到的统计全年级选修课情况的方法除了小纸条就是EXCEL,而EXCEL的方法做起来也并不简单;可是如果用ACCESS+ASP的方法就方便简洁了许多,可见数据库的强大及与EXCEL的不同。以此引出数据库ACCESS。这样,比直白地告诉学生ACCESS的效果要好许多。同时,引入的EXCEL的操作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而且在问题情景中看似更多的 “无用”的操作其实对学生都是一个智能与技能上的训练。

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制造一定的空白和悬念,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学习是本案例的特点,也是笔者在教学中一直的追求。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取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片面强调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掌握与使用,对信息技术发现过程的展示和信息技术直观性背景关注较少,使得信息技术课成了计算机技术的培训班。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新课程主张教师应主动创设各种有针对性的问题或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这些问题或生活情景中进行学习。好的情境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能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充分发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这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巧妙地设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第二篇:《走进数据库》教学亮点

“走进数据库”的教学亮点

“走进数据库”这节课由我来上的话,我首先提供给学生成绩数据库,以让学生替班主任按成绩选“三好学生”后选人引入课题,因为是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事,所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成绩数据库为主线,让学生进行增加、删除科目;添加、减少学生及排序查询等操作,从而学会数据库结构的修改及数据库相关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我要设定一个个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讨论可能有哪些方法,然后再在现场演示,最后再由老师总结出用到的方法和知识,因为是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思维的活跃性、开拓性也大大提高。通过一个个小任务的设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也能通过学习和比较,体验和感受到数据库的优越之处。培养科学有效管理信息的意识。

第三篇:走进乡村教学案例评析

《走进乡村》教学案例评析

一、背景介绍

《走进乡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6~68页的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借助“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复习有关方向和路线、除法、生活中的大数、混合运算、测量的知识。以小华家乡的风光图片为课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美,从而揭示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围绕目标,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并尝试合作解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从特定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利用“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渗透学科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乐于提出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3、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看图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乡村全景图片

师:刚才这几幅《乡村小景》就是小华美丽的家乡。你们说美吗?生:美。

(出示图片—智慧老人、笑笑、淘气和机灵狗四个人物走进乡村)金色的秋风吹遍了原野,乡村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硕果累累,十里飘香的景色引来了

远方的客人。你们看,是谁呢?(智慧老人、笑笑、淘气和机灵狗)他们想去游览乡村的风光,你们愿意给他们当导游吗?(愿意)那好,我们就陪着他们一同走进乡村。

(评析:以学生为伙伴的交流对话导入,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以美丽家乡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讲解乡村地形图--说方向和画路线

(出示乡村地形图、场所名称、全程路线)

1.边看边读出场所名称。

师:为了方便参观,小华特意准备了一张乡村旅游示意图。(出示课件)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点?

生1:我看到的有果园、文化站、学校、白菜地、蓄水池、萝卜地、小树林、养鸡场、小华家。(师按照景点的顺序指一圈)

师:你观察很仔细,说得也完整。

2.地形图的中心场所是哪儿?哪个导游愿意告诉游客其他场所分别在蓄水池的什么方向?

生:我看到文化站在蓄水池的北面,学校在蓄水池的东北面,萝卜地在蓄水池的东面,小华家在蓄水池的东南面,养鸡场在蓄水池的南面,小树林在蓄水池的西南面,白菜地在蓄水池的西面,果园在蓄水池的西北面。(可请多名学生说)

3.师:你喜欢哪两个景点?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同桌一组,介绍各个场所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生1:如:我喜欢......(蓄水池在学校的西南面,学校在蓄水池的东南面。)

生2:......生3:......让学生多说

4.考考你,看看老师所说的方向是否正确。看谁的手势又快又准。(评析: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发现、合作的成果,交流想法,培养学生的基本观察能力,并能把自己所看到的物体的相对方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游客从小华家出发,最后从小树林离开,他们要游客所有的地方,而且走最简捷的路线,应该怎样走呢?自主设计游览路线,画出来,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出最佳路线。教师展示路线图。

(点评:学生自主设计路线,侧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既满足了学生求新、求活、求变的心理需求,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能力。)

(三).走进乡村,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 1.进入养鸡场,复习大数及统计表

(1).沿着乡村的小路,我们首先来到了养鸡场。读一读淘气收集到的信息,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身边的小伙伴,想告诉谁就告诉谁。

(出示淘气在养鸡场的照片及习题,重点复习生活中的大数)

生:我看到了公鸡、母鸡和小鸡,师:你们一定想知道它们各有多少只,可是这些鸡跑来跑去真不好数,大家不用着急,通过调查养鸡场的工作人员,已经得到了这些数据,他们想考考我们能不能准确地读出来。

指名读数,并说说读数时应注意什么。

师:你能把这三个数按要求填在括号中吗?

生:(1400)>(1070)>(120)

(2).调查产蛋情况(出示课件)

师:在刚才的参观中知道了母鸡的只数最多,有1400只。小华还想请大家猜一下:养鸡场的母鸡一天能产蛋多少个?

生:1400个、500个、2000个;......师:通常情况下,一只母鸡一天生一个蛋,一只母鸡连生几天蛋后要休息一两天。

请把你估计得数记在心里。请看养鸡场的产蛋记录表(出示统计表)

师:比比谁的眼睛最亮,哪天产蛋最多? 生1:22日。

师:22日产蛋多少个? 生1:1002个。师:哪天最少? 生2:23日,有890个。

师:你能将这四天的产蛋量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吗?请写在练习本上。

生:独立做指名展示(890<908<980<1002)

师:你是怎样排列的?说说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生: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做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下一位上的数......(评析:通过看数据和统计表回答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比大小等知识点进行巩固,既不让“满堂灌”削减学生研讨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

2.参观萝卜地

走出养鸡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哪个景点?

生:萝卜地。

师:来到萝卜地看到又红又大的萝卜。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棵萝卜吗?

生:1000棵;100棵;500棵;......(出示课件5):一块萝卜地图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自己估计的对?(学生在准备的纸上完成课件)

师: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棵吗?(生:100棵)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生:竖着数有10行,每行有10棵萝卜,10个十就是一百。

师:那这一片萝卜地又有多少棵萝卜呢?

生:有400棵,因为有四块,每块有一百个,4个一百就是四百。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

3.走进文化站,培养数感

乡村的繁荣,靠的是科学文化的普及。智慧老人从文化站给我们带来一组信息,谁愿意用智慧给大家公布结果呢?

问题:(1)儿童书的总数是最大的三位数()

(2)科技书的总数是最小的四位数()

(3)文学书的总数比8000少1000,文学书有()本(4)科幻书的总数比2900多100,科幻书有()本(5)漫画书的总数最接近2000,请选择()

A.1997本 B.1899本 C.2001本

(评析:在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进入果园,解决混合运算及有余数的除法

热闹的养鸡场、丰收的萝卜地都比不上最具特色的果园。你能向客人介绍一下家乡的水果吗?(出示果园习题图)

算一算机灵狗的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尝试解答。(师据学生回答,有针对地归纳板书所提问题)

生:1辆车能装8箱,4辆车能装几箱?

师:谁来解答? 生2:4×8=32(箱)

师:还可以提出其它问题吗?试着解答。

生1:1辆车最多运8箱,22箱苹果至少运几次?

指名板演,集体评议解答过程,生2:一共有多少箱?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答?算式怎样写?理由是什么?

生1、3×6+4=22(箱)

生2:4×6-2=22(箱)

生3:4×4+6=22(箱)

生4:......(强调算法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对同一个问题多想想不同的解法)

(评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充分发表各人见解,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思想。)

5.走进小树林,走近数与代数

游客们在返回的途中被秋天小树林的景色陶醉了,你能用语言描绘一下吗?调皮的机灵狗发现了树林里也有数学,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数据信息:杨树有64棵,柳树有8棵。柏树有4行,每行6棵。松树比杨树少16棵。

(评析:在本环节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据数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采取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自己提问请同学帮忙解决以及自己提问全班同学一起想办法解决 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层次清晰,把学习与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实现知识的生成。)

(四).走出乡村,拓展延伸

老朋友对我们的家乡赞不绝口,我们作为主人,还是小导游,应该对他们说什么呢?

走进乡村,我们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下课之后,你打算到哪儿去收集数学信息呢?(家里、商场、校园、电站等等)

只要我们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就一定会收获数学学习的果实。

(评析:把数学知识向生活延伸,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总评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动机”是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教师借助教材中设计的“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景,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融入乡土资源,尽量体现数学课程情景化、生活化、活动化、实践化。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使其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真正体现了数学活动课的特点,体现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点:

(1)理解教材,活用教材。本节课中,学生首先在优美的情景中走进乡村,然后讲解乡村地图,说方向与路线,接着到乡村养鸡场、萝卜地、文化站、果园、小树林等场所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设置了真实的生活情景,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彰显了数学鲜活的生命力,促使学生萌生主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到养鸡场去读取每日收入鸡蛋个数统计表,到果园去计算苹果的箱数以及怎样用车拉走,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生成、发展、提升对数学的认识,从感受需要中唤起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思想感情。

(2)学习形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倡导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都注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

间,注意为学生搭建宽松宜人的表现自我、发现自我的舞台。

(3)在合作交流中探索知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能够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出发,并且在问题提出后,所对应的评价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并且倡导群体探究、合作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能培养他们和睦相处、协同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品质,使他们逐渐养成既具有合作意识,又具有竞争意识的团队精神。

第四篇:走进西藏教学案例

人音版音乐教材第15册第二单元雪域高原欣赏系列之 《走进西藏》教学案例

执教:杨建兵当阳市干溪中学点评:郑来安 年级:八年级 教学内容: 藏族歌曲欣赏;

2、《阿姐鼓》欣赏。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课外知识的收集,使学生对藏族民俗风情有所了解;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够对西藏自治区的民间音乐感兴趣,进而上升到喜爱各民族的音乐,并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知识目标:了解藏族民歌的特点,体会节奏在表达歌曲感情上的作用。教学重点:《阿姐鼓》的欣赏及其节奏体验。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cai课件、大堂鼓。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背景。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西藏的知识呢?” 生:“西藏人民最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生:“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生:“布达拉宫是西藏人民最宏伟的建筑。” 生:“西藏最珍贵的野生动物是藏羚羊。”

二、西藏风光欣赏 师:“今天,教师就带大家走进西藏,去欣赏那里的优美风光„„” 课件依次展示:

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西藏的地理位置。视频风光片《走进西藏》。

“西藏风情”图片系列20幅。师:“欣赏了这么美丽的风光、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请用一句话要概括一下西藏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生:“西藏的天空格外蓝,西藏的河水格外绿,西藏的草原无边无际!”(掌声)生:“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西藏!” 生:“西藏的人民显得非常纯朴、善良!”

……

展示美术作品——陈丹青油画《西藏风情》,让学生从美术角度赏析作品。师:“作品中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些什么?” 生:“画中画了一位藏族妇女骑牦牛在夕阳中回家的情景,我想牛儿一定吃饱了,妇女正唱着歌儿回家呢!” 生:“这幅面的金黄色的暖色调给人特别温暖的感觉,丝毫不觉得高原地区的寒冷。” 生:“夕阳照在妇女和牦牛的身上,就好比党的光辉带给藏族人民无比的温暖!”(台上台下响起掌声)点评: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西藏的形式是多样的,从风土人情走进、从地理位置走进、从美丽的风光走进、从美术作品走进„„知识面很广,学生抱以极高热情,这一点正体现了综合课的本质特点。

三、藏族歌曲欣赏 师:“欣赏了西藏的风土人情,老师再请大家欣赏几段藏族歌曲。” 依次播放《青藏高原》、《北京的金山上》、《雪域光芒》、《洗衣歌》片段。师:“欣赏完了藏族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呢?能说说藏族歌曲有什么特点吗?” 生:“藏族歌曲音域非常宽广。” 生:“藏族歌曲给人辽远、纯朴的感觉。” 生:“藏族歌曲高亢、优美。”

点评:欣赏四首歌曲片段,让学生从视、听觉感觉藏族歌曲,并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四、重点欣赏《阿姐鼓》 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还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阿姐鼓》。” 播放课件,出示《阿姐鼓》的故事和背景音乐,老师讲故事。欣赏《阿姐鼓》全曲。

此时师生均被感人的故事和优美的旋律所感动。师:“老师发现有几个同学的眼睛已经湿润了,同学们一定被其中感人的故事和优美的旋律所感动,那么同学们能告诉我你此时心中的感觉吗?听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阵阵鼓声,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 生:“我仿佛听到阿姐在用哑语和我说话。” 生:“我觉得藏族祭祀活动对阿姐太残忍了。” 生:“我听后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歌手自述、专家点评。师:“这首歌确实感人,让我们听听歌手朱哲琴是怎么说的。” 播放歌手以及世界各媒体对歌曲的评价。请一位学生朗读。欣赏感悟。师:“同学们,欣赏了这首歌曲,你能用文字表达你的感受吗?我帮语文老师布置一道作文题,请大家课后写在周记本上好吗?”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表现《阿姐鼓》意境的文段,让学生从文学角度感悟《阿姐鼓》。精彩片段欣赏。师:“让我们再次欣赏《阿姐鼓》的精彩片段!” 播放《阿姐鼓》的精彩片段。师:“同学们能模仿一下鼓点节奏吗?”

学生模仿之后,教师出示大堂鼓打一段欢快的节奏型,提问:“同学们说老师打的节奏符合《阿姐鼓》的旋律和意境吗?为什么?” 生:“不符合,节奏太欢快了,《阿姐鼓》的旋律很忧伤„„” 师:“那么,你认为应该怎么打呢?” 学生纷纷模仿。

请学生上台示范,教师示范,然后再次欣赏精彩片段,学生反复体验。点评: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阿姐鼓》的方式是很聪明的。不是从以往的曲式特点、节奏类型、歌曲的背景等等专业术语上去给学生讲解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而是注重了情感体验,不仅让学生从感人故事的导入,从直观的画面、旋律、节奏、歌声的欣赏,从歌手、媒体对歌曲的评价,从文学体验、节奏模仿等多方面来感悟歌曲,这样的方式怎能不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五、真情体验

师生互动,齐跳藏族舞。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藏族歌曲,大家想跳一跳藏族舞蹈吗?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

学生在课桌四周围成一圈,教师在中间教藏族基本舞步,然后播放《洗衣歌》,师生同台跳舞„„

(掌声一片)

点评:这一环节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师生互动,学生多么渴望啊!也许,师生的舞蹈都不算精彩,可这一环节确实精彩,从师生脸上灿烂的笑容和台下热烈的掌声不难看出!

六、小结:

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美丽的西藏,欣赏了那里无限的风光,领略了那里的风土人情,体验了优美的藏族歌舞,大家一定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今后杨老师还要带大家乘着歌声的翅膀,翱翔各民族音乐的殿堂!反思:

这堂课上下来,我自已感觉还是达到了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参与的热情很高,下课后都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效果,我想还是充分注重了新课标对艺术课程提倡综合的要求,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

不过这堂课上下来还是经历了一翻周折的,首先,在课件制作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找素材,说句实话,以前我对西藏的了解确实不多,就知道一个青藏高原、一个布达拉宫,其它的就是模棱两可的了。可是通过素材的收集,我现在也变成了半个“西藏通”了!其次,运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也对制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幸好我也算是一个电脑业余爱好者,平时也自学过一些课件制作软件,总算能够对付下来。再次,舞蹈对我来说有较高的难度(以前体态较瘦时还凑合,可现在属于矮胖型),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跳得我满头大汗,幸好听课的同学和老师都给了我宽容和鼓励,已经不计较我这些了。(课后一位女教师还对我说:“杨老师,我们真佩服你的胆量!”哎!我何尝不是硬着头皮上的呢!)另外,欣赏美术作品我也请教了几个美术老师„„

通过这些经历,我得出一个结论:一个艺术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的素质,至少应该具备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的意识!这“全面的素质”并不是指样样精通,关键是你得给学生当一架人梯!当一个火种,能点燃学生艺术的火苗!总评:

音乐课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有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实践证明,将舞蹈、绘画、文学等渗透到中学音乐教学中,体现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理解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尊重艺术的情感,促进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进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第五篇:“走进”电脑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在高一学生学习电脑硬件组装与维修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较全面的硬件、软件装配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被电脑的结构及性能所吸引。在以往教学中,只能是看书上的图片,仅此而已,我觉得这样学习远远不够。从这学期开始,学校决定用实例来教学。我认为这是绝好的学习机会。于是我想再组织学生开展一个《“走进”电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充分让学生在搜集、组装、体验的过程中去感受电脑硬件的神奇,增强学生对电脑组装的学习兴趣,奠定学生感悟电脑硬件的良好基础。更使学生在新奇的心态下,学好这部分知识。【案例主题】

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课堂实录剪辑】

[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挺神秘地对学生说:你们知道电脑的肚子里是什么样吗?它和我们人类一样,有“心脏”、有完成记忆的“大脑”、有“神经中枢”。啊,学生们面面相觑,似乎不大相信。在他们以前的学习过程当中,接触到的只是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比如:键盘、鼠标、显示器……。而今天却说什么计算机也有“内脏”,他们能不吃惊吗?就着他们的新奇劲,我继续说:实际上,计算机的内脏也是用电子元件组成的,只不过这些电子元件能完成象我们人类脏器一样的功能,所以我们就形象地说计算机也有“内脏”。对于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我们接触很多,但对于计算机内部的结构,却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开展一个《走进“电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们有兴趣吗?“有”,那声音响彻整个教室,这是学生们跃跃欲试的第一反应。

可话一旦说出口,事情一旦定下来,就不能儿戏,既然做就得做好,于是我开始思量如何开展活动?

[初定方案]

根据教学要求,硬件结构部分内容最多一课时,初步理解,能认识各部分硬件就行。但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硬件知识,我要求学生每人在课余搜集同一硬件至少2个相关知识。

活动效果 第二天上课时,我满怀信心来到教室准备进行“硬件大搜索”。当我高兴地问同学们,你们谁昨天收集到资料了吗?同学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不吱声。见此情景,我以为他们是胆小,不敢第一个发言。于是,我继续鼓劲:别害怕,大胆一点吗。平时你们都挺大方的,难道今天变小了吗。听到我的打趣,教室里仍旧一片寂静,我有点生气了,脸也耷拉下来,随便点了一个同学,他慢腾腾的站起来,小声地说:“没找到。”我更生气了,虎着个脸说:“怎么可能,你们家一本相关的书都没有吗?”我又把眼光转向了学习委员,她很自觉地站起来,还颇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早上就问了同学们,情况是这样的,有的家确实没有这本书,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爱看。还有的家长知道些,可要他们说一说,他们又记不全。还有的﹍﹍”我打断了她的话,陷入了沉思。是呀,事先,只顾着满腔热情,就没想到:你是教计算机的,手里有资料,难道家长个个也是搞电脑的吗?家里都会准备硬件资料,等着你上这一课吗? [再定方案]

有了上次的教训,我又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地思索起来。最后我决定放宽时限,多找途径。于是,我再次宣布:为了把这次活动开展好,我给同学们一星期时间,你们可以上有关网站,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去大量搜集,还可以去电脑公司看一看相关硬件的其它品牌。没有以上便利条件的可以向周围的电脑爱好者(家长、老师等)请教。行吗?我们比一比看谁收集的最多最全!话一说完,我看见学生们的眼神里又流淌出如饥似渴的眼神来,有的学生竟有些迫不及待了。

活动效果 一周后,我再次检查活动开展情况。这次,教室里果然热闹起来。学生们纷纷拿出收集到的硬件资料大声地念出来。什么内存是用半导体作成的,它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什么主板是电脑的神经中枢,它的型号由控制芯片组决定。听着一段段熟悉的硬件介绍,真令我感动、陶醉。可正当我陶醉其间时,却有同学向我发问了:“老师,我们虽然找到了硬件介绍的资料,可好多我们并不没有看到实物呀。这么多又记不住。”这又把我问住了。是呀,我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了?难道拓宽知识面就是简单、机械似的“加一加”吗?加得越多越好吗? [三定方案] 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活动总是不令人满意,总觉得做了,可似乎在走形式,没有预期的效果那样好。思虑在三,决定从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再入手。这次,我改变以往的角色,由原来的“统领者”变为“协从者”。我与同学们商量着定内容与形式。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师:你最想知道关于硬件的什么知识? 生:

1、主板结构

2、硬盘内部结构

3、面板批示灯的连接

4、南桥、北桥的功能及作用

5、怎样看CPU的型号

6、硬件连接 ……

师:除了抄、念的形式还有什么有趣的、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展示?

生:1、老师先讲,我们自己动手组装

2、我们自己来讲,讲我们知道的、我们熟悉的硬件知识

3、可以分组比赛看哪个组知道的多

4、还可以来个小小的组装电脑竞赛,看看谁组装电脑用的时间最短

……

师:你们是愿意单独行动了,还是与人合作? 生:1、我一个人就行。

2、我想和我哥完成。

3、我想和同学合作。

4、老师你能和我一起找吗?

……

看着学生们兴奋的表情,我相信这次的活动应该是非常地丰富。

活动效果

算是好事多磨吧。又是一周后,我召集同学们第三次举行此次活动的展示会。这次的活动真的很丰富。有的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了电脑硬件的相关知识,还配上了简单的简笔画;有的拿来了相关的书籍;有的借来了相关的部件……学生的热忱,资料的丰富,真令人心慰。这对于学生对某一事物进行探究式地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在他们进行成果展示时,我也情不自禁地参与进来,也象学生一样向他们提问题,展示的同学象个经验丰富的学者一样,一一解答我们(老师和其他学生)的问题,每位学生都融进这浓浓的学习氛围里。我想:这应该算是真正的“走进”了电脑里了吧。

【思考与困惑】

历经三次的《“走进”电脑》活动算告一段落。在这次活动中,我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也慢慢明白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式地去学习。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明白,学生在某些时候也是我们教师的老师,从他们那里我们教师也会学到很多东西。回忆起整个活动过程,感悟颇多:一是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的认知水平,他们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心态等等都是我们考虑的因素。二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是“决策者”。我们不要轻易武断的去独揽大权决定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形式。在上某一节课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度是多少,有多少内容需要教师去讲,有多少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去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地、探究地去学。“该出手时就出手”在这里就该是“该放手时就放手”。

此次活动留给我更多的是思考与困惑:

1、如何把握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时间?当活动时间与学生学习负担发生矛盾时,我们又如何选择呢?因为时间多了,学生的负担就重了;可时间用少了,效果自然又差了。

2、教师是应该指定探究知识的范围,还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相关的阅读材料?不指定范围又如何把握学生的探究面和探究深度呢?当学生参差不齐时又怎么办呢?

3、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习惯?我采用的这种活动方式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硬件组装与维修的内容?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是否真有效果?

4、探究式学习渐入佳境时,下课了,怎么办?下次课继续吗?那再创情境可行吗?或者因为激烈的讨论,打乱了授课计划,拖延了授课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

下载“走进数据库”的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数据库”的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走进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一、何谓案例? 所谓案例就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叙事的一般特征,它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方式和结果。包含着大量的理......

    《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案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走进陕西民俗文化》教学案例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小学五年级 2、学科:信息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

    走进花果山教学案例反思

    在生活实际中体验感受数学 ——《加法的意义》教学案例 张林玮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怎样在课堂中利用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服务于教学,课堂教学如何应用于生活,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思......

    《走进水墨画》教学案例分析

    《走进水墨画》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背景: 一次美术课即将结束时候,我一个不小心将墨打翻了,灵机一动组织学生们看我顺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经痒痒的学生不时的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引导学......

    读《走进经典案例教学》有感

    读《走进经典案例教学》有感经朋友推荐,今天一口气读完了慕凤丽老师的《走进经典案例教学》,可以说这是一本简约但不简单的书,它通过两个管理案例全真模拟的讲解能够让你快速了......

    数据库营销案例及分析

    数据库营销助力甲骨文,赢得中国市场。 【事件描述】 甲骨文公司为了推广公司治理机构极其IT解决方案,制定了全球推广目标,并将关注焦点定位在企业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上。由于......

    数据库营销案例二免费下载

    数据库营销改写传媒业竞争生存法则 记者:黄华 编者按:在我国竞争激烈的传媒领域,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正在无限接近,将来它很有可能重新改写传媒业竞争生存法则……事实上,在美国和欧......

    《走进非洲》案例

    湖南文艺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世界民族之声——走进非洲》上课稿 授课教师:卢丹妮 学 科:音 乐 授课年级:九年级 课 型:综合课 授课时间:2012年4月 授课内容:湖南文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