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2

时间:2019-05-12 16:5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学论文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学论文2》。

第一篇:小学教学论文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探讨学科整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合作学习是势在必行的。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合作教学就是将合作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系统地运用教学中动态因素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这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它是以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和与计算机之间、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合作教学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高效、低耗、愉快地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合作学习在“整合”层次上应用的重要特征,是新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多信息环境和多价值取向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和非单纯的接受式学习。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综合性、互补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习活动的设计立足于合作能力、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能够恰当地选择信息来帮助自己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并转化为身技能的能力。我们力求减轻老师、学生的负担,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养成正当的竞争意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好地转化后进生,让后进生在相互学习、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天赋;创设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使知识共享,资源共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确立了《合作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的课题,成立了以校长毕业奎、副校长蔡广田为首的课题研究小组,召开骨干教师会议、布置任务。在两年多的研究过程中,学校采取了“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堂实践、课后评议、自我反思、撰写论文”的工作思路,“自主、合作、发展”教学模式的探究,把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各学科的实验教师都能在研究的每个环节,得到学习,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

为了实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以教科研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我校围绕本课题的指导思想,不断强化学校科研组对教育科研的领导。主要抓三个环节:一是更新教育观念,强化科研意识,提高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自觉性;二是狠抓落实重点课题的实验研究;三是让教师掌握科研方法和手段,促成教育科研具有实效性。为了给实验教师在理论和方法上给予支持,如今“合作学习”不是只在公开课上才能见到,而是变成了一种自觉行为,在我校的教学实践随处可见,因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确实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实验过程和结果

《“合作学习”在小学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系省级课题,自课题审批立项、课题组讨论并确定实验研究的几个阶段、时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之后,将该课题研究列入了学校的工作日程。学校以教师“合作学习”理论培训为先导,以组织机构落实为保障,用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采取实践探讨和理论研究等形式全面展开课题研究。经过领导的关心,专家的指导和课题组教师的辛勤工作,课题的准备和第一阶段的实验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保证有序实施。

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首先需要组织保证。学校从校长到教师,上上下下都充分认识到科研兴教的重要意义,把本课题的研究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之一,迅速进行了组织工作,充实科研人选。我校在课题立项之初,就组建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全面保障课题研究的实施。课题由毕校长、分管教学的蔡校长全面规划、主持,课题组成员负责全面实施,形成了以课题组成员具体操作、教导处协作配合、总务处后勤保障为课题管理的格局。课题组根据实验不同阶段的特点,组织各教研组、年级组研究本课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式,真正做到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和物质保障。根据我校目前的情况,特拟设有以下子课题:

子课题一:学科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各学科)

子课题二: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合作学习

子课题三: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评价

子课题四: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二)以教师培训为先导,奠定课题实施的技术和理论基础。

本课题研究的深入与有效实施需要课题组成员和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一定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技能。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紧抓学习、培训不松手,正确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统一和深化对课题的认识,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教师信息技术检测学习了课件制作的有关软件,使课题研究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师具备了课题研究的教学技能,课题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保证了课题的有序展开。

(三)建立课题研究制度,保证课题研究过程扎实进行

两年来,我们持之以恒,采取了有效举措落实各项研究制度,力求课题研究过程扎实。课题启动之初,我们就重新修订了《课题研究制度》。建立“双周”会制,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交流。每次交流与讨论时,都坚持做到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精心设计,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强化理论学习,努力在课题研究的同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与业务水平,做到了在计划中的班级独立研究和有组织的平行班研究,在指导下的分散研究和有组织的集体探讨。

(四)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确保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标准的颁发,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开了突破口。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为实施新课程标准而努力。我们以新课程标准为课题研究的指导,以课题研究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新《标准》强调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新《标准》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根据新《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视听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这与我们实验研究的目的不谋而合。因此,我们把课题研究与实施新课程紧密结合起来

五)定期研讨,保障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1.课例式研究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以“合作学习对教学的作用”为中心进行课例式研讨。我们开展课例式研究的具体操作是:开学时就在教科室的带领下确定当学期公开研讨课的安排表,使研究人员做好准备;研讨过程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开展课题小组集体备课,形成教学设计方案;然后开展全校性公开研讨的课堂教学,并要求教师必须参加,各科组的老师观摩指导、建议;围绕新课程理念和课题思想进行三个层次的评课——听课者点评、行家综合评课、执教者反思评述。这样人人发表意见,个个谈体会、谈收获、讲困惑、提问题。科研向教研辐射,课题组带动教研组,个个努力,热烈评议,共同讨论,真正把课程改革、课题研究落到了实处。

课例研讨形式多样:有教师的研究课,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校行政的汇报课、示范课,有师徒帮带的展示课,有青年教师的评优课等等。为了让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能立足平时,促进教师形成课改和科研的自觉意识,分管教学的校长组织教务处干部分年级坚持每周半天深入实验课堂听随堂课,挖掘随堂课中的闪光点推广到学科教学中,集思广益,凝练优良的教育教学策略;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放到课题组集体研讨,不断优化。

2.专题式研讨面对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和热点问题的如何操作,我们采用了专题式研讨的方法,让教师按自身的心理需求,结合新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的需要,适时地开展了“信息资源收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操作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等的专题研讨。为教师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解惑导向服务。教师们感到课例研讨是重在解决实践问题,专论式研讨重在解决理论、策略方法问题,二者结合,课题实施的操作性变强了,实效性增大了。

3.校际互动式研讨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在学校形成了热潮,为了加强校际信息交流,以此推进我校这两项工作。我们注重了校际互动式定期研讨活动的落实。一是走出去认真地向兄弟学校学习,回来后进行传递、分析、吸纳别人的创新举措,补充完善自己;二是定期向兄弟学校展示公开研讨和汇报活动。课题实施以来,有校行政负责的全面综合性公开研讨汇报活动共四次;有教科室负责组织展开的专请领导专家现场指点的小范围专题性研讨活动;有教务处和学科组负责组织的向市、区开展的研讨活动。

实践证明,这种以课例式研究、专题式研究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是课改研究目的的需要,是学生发展、成长的需要,是课题研究的必然内在需求,更是加速教师向科研型成长的需求。

(六)实验方式

经过前期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在开展各项研究工作中,把研究核心确定在学生“自主、合作、发展”教学模式的探究上,提炼出一系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及案例。本课题需要以大量的教学实验为基础,以参加子课程的实验班级为主开展研究,该研究需要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注重综合运用不同的媒体组织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以及交互活动。因此,我们课题把实验教师的案例、教学设计、流程分析拿到课题组的会议进行讨论、推敲,实验教师本人也在课后,通过听取意见、学习反馈等渠道,进行总结与教学反思。

学校两次开展“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大型对外公开课,共出示示范课35节,吸引各地外专家、领导、老师近千人前来观摩,在各堂上突出“合作学习”的主题,用实验成果去指导课堂,在课堂上总结、提高合作理论,参加市县举办的示范课、优秀课比赛、,参加论文比赛、教学设计比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时空的变换以及生生互动方式的不同,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适应性的合作学习。它一般不打乱原来的年级、班级以及组别、编号,是相对稳定的异质小组,是因势制宜地自然进入合作的,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环境、合作伙伴的适应性,让他们学会配合。其有以下三种方式:1.同桌合作 以自然班级中异质搭配组成的同桌两人组成。这种方式学生的交往范围较小,所占时间不长,易操作,特别适用于低年级,主要适用于对难度不大的问题的解决,检查预习情况及对学习效果的互检。

2.小组合作 “小组”一般是指邻座4至8人组合的学习小组,这是最常用的学习单位,一个教学班可分为4至6组。这种编组形式,要注意合理调整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合作不是孤立的,它应在教师整体教学思路的指导下,与全班的学习进程同步。这种形式尤其适合于中高年级的学生。通常在小组合作之后,可以展开组际之间的学习竞争,以求得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邻近合作 这种合作学习形式一般是由空间位置的原因组成的,如邻居或家长关系密切等因素形成的学生之间的合作。邻近合作是一种校外的学习形式,应选择责任心较强的学生担任学习组长,或选择较负责任的家庭作为学习的地点,以利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这种形式将课内的合作关系延伸到课外的合作,使教学内容走向生活化,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不但拓宽了学习环境,而且密切了同学之间、邻里之间的人际关系。如第7册《捞铁牛》要求课后与同学做一个有关水的浮力的实验,理解浮力的作用。另一类是选择性的合作学习,它可以打破原来的年级、班级、组别的时空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对合作对象进行选择,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思辩也是人的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让学生自己组建学习小组,便顺应了这一需要。

1.自由合作:这是“英雄所见略同”而组合成的学习小组,人数多少不作限制,以不影响学习进展为宜。这种建组,扩大了学生自主的责权范围,更利于他们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自由合作小组适宜对一些能展开争辩讨论的课文,如学习《田忌赛马》一课,可让学生从课文的三个人物中,选择你最喜欢(或不喜欢)的一个人物进行评议。评议同一人物的学生便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进行学习。

2.网上合作:随着计算机在家庭的普及,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网上合作成为了小学生课外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它除了具有邻近合作的一些特点外,合作小组的伙伴还具有对计算机的爱好、操作水平相当、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一致等因素而组成网上合作小组,其人数不限,学习内容不一定与教学同步,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同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实验案例一」

实验前后,我们对实验小组进行了抽测,采用问卷式调查,收集了有关数据,进行对比。

现在,学生已从过去单

一、沉闷的课堂气氛里解脱出来,上数学课兴趣倍增、情绪高涨。他们积极发言、思维活泼,每节课都沉醉在愉快的学习游戏中。通过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在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有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负担根本减轻。以前课堂教学,教师占了大量时间,学生学习的空间、时间少。“小组合作学习”创新式课堂教学的提出,就是立足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个出发点。一开始就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引发探究问题,进而讨论、综合、运用知识。这样的教学,教师讲的少、学生动的多,花时少、收获大、效果好,课本作业基本在课堂上完成。

表1:作业练习情况对比通过表1,对比班平均每节课只练习8题,课外作业近1小时,作业质量良好,错误率超过25%。而实验小组平均每节课可练习12题,作业质量优秀,错误率只有8%左右,课外作业也只是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性实践题,小组自评和互评。实验后的学生从心理上根本减轻了作业负担,不需加班加点补课,不搞题海战术,课余有充足时间活动、交流,这就真正让他们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探知、创新,从而达到发展儿童综合素质的要求。

实验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创新学习能力明显改变。学生积极投入参与,善于发现,敢于提问,勤于思考解决问题,带着“为什么”的创新学习已成为一种习惯。如表2和表3 2:自学能力对比

表3:主动创新能力对比由于“激趣引探”创新式课堂教学的思想明确,操作简明、能学易用,深受师生们喜欢,因此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如表4和表5:表4:实验前后数学成绩优秀率对比表5:实验前后数学成绩合格率对比从表4的优秀率可看到:实验前,实验小组与对比小组学生数学成绩的优秀率基本一样,无明显差别。实验后,实验小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表5的合格率可看到:实验前,对比小组的合格率比实验小组高出4%.实验后,实验小组的合格率在第三周期便达到了100%,而对比小组到第四周期仍为96%.这充分说明了“小组合作学习”创新式课堂教学的功成效之处。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实验班里涌现了一批数学素质较好的学生,出现了一些数学苗子,实验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兴趣浓厚,思维灵活,能力较强,他们在学校数学竞赛中屡获佳绩,现已形成了:乐学一好学一会学一创新性地学的学风。

「实验案例二」

我们把四年级八个班分成二大组,1至4班(共计280人)为进行合作学习的实验班,4至8班(270人)为传统教学的对比班,对小学科学探索与实践,我们体会到合作学习,对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一)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我校小学科学合作实验情况统计:通过以上数据看出,四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心理需求,但他们并不很清楚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特别是当人多器具少而要求完成操作任务的时候,活动常常不能正常进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后,实验班的学生大多能主动合作按要求完成。这不能说明实验班的学生比对比班的合作水平强,而是说明,通过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能力提高了。因此,教师如果能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教给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技巧,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都会有显著的提高。

(二)可以促进分类、概括、创造、推理、动手能力的培养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验班按实验方案进行教学后,学生的分类概括,动手能力有明显,合作意识得到增强,这说明在科学课上加强师生,学生之间合作及科学的组织小组活动对于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及分类、概括、动手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三、合作学习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

2.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时,规定每个小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差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3.培了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知识的学习,这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因而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互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运用讨论法,可帮助学生进行诸如类推、深层了解和解释正反面的争论、预测情境等较具深层思考意义的活动,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

4.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产生依赖心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5.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因为只有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在合作学习中,具体的评价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小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合作和竞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合作是以优良人品作前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谦让、相互欣赏是其主要的精神品质。合作学习中的竞争是外向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大多是分层次进行的。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优生之间、优差生之间都可以出现竞争的现象,形成一种竞争进步的态势,并在竞争中锻炼其品格,磨炼其意志,培养其人品,“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学会生存》;二是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这种竞争能强化小组结构,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组织学习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互相拆台的不良现象,注意从正面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公平的竞争,在竞争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使合作学习形成一种“合作——竞争——合作 ”的良性循环,更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竞争成为促进学习的手段。

6.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7.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8.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我校先后出版了合作学习的两本专著——《合作。竞争。优化》、《合作。创新。升华》,这也是我校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课题研究中的经验总结,是大量精力、心血的结晶。老师们不仅在教学实践自觉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还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撰写为论文,达到理论的升华,从中进行反思,进而更好地指导实验。

四、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两年的实验中,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由于经验、技巧等方面的原因,呈现出一些不正确的现象,这是我们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必需避免和改正的。

(一)教师布置任务后,没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立即让小组合作解决,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的独立创造性。

(二)教师在合作学习前有目的指定小组长(或优生)组织材料进行回答,使他们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发言,只关注自己有无机会,不在乎别的同学在说什么,特别瞧不起学习困难的同学,压制别的同学的思想,久而久之,使个别小组成员产生依赖性,影响自主性的培养。

(三)由于小组间的竞争一般采用“每个成员的成绩相加作为小组总分(平均分)后教师对最好的小组和各竞赛组的优胜者予以表彰”,这种激励方式会“将组内认为妨碍取胜的同学排斥在外,比赛竞争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影响团结协作性的形成。

(四)在强调合作学习的同时,忽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由于组内的意见要达到统一,限制了学生的个人观点,而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有时会埋没了部分学生个体的创造思想。

(五)“自然”合作。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高涨,一改以往静听——接受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内学习效率低下。有的小组内为谁先发言而争吵不休;有的小组成员思想开小差,聊侃与任务无关的事;有的为挑选临时组长,你推我让;有的学生趁机偷懒,小组成为他们的“避风港”„„凡此种种,这样的合作学习很难产生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思维、培养协作精神的良好效果。

(六)无合作价值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任务通常根据教材、教参来设计。若既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需要,也不考虑合作学习的特点,结果往往是:学生对任务缺乏兴趣和准备,合作学习积极性不强,一些原本只通过简单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一般性知识技能,偏偏要花时间、费力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交流。

(七)“小权威”与“小雷达”。许多教师给每个小组指定了小组长,希望他们能组织协调组内活动,避免冲突,但有时见到的却是:“钦定”的小组长在小组内复制教师的权威,俨然一个小老师,操纵甚至包办小组活动。小组长大多是能力较强、成绩较好、活泼外向、喜好表现的学生。他们居于小组的权力中心和活动中心,以“小权威”的身份,掌握小组活动权,阻碍组内多向对话,压制、批评异己见解,组员成为服从、接纳“小权威”言行举止的“小雷达”。

(八)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后进学生成了听众,较少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小组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我校班级人数较多,一般都在50人以上,并且是按班级固定教室上课,这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由于教室面积相对较小,为了便于日常的教学管理,班上的课桌椅通常是按“剧院式”就坐,除了进行2—4人小组学习较容易组织外,组织6—8人小组学习很不方便:一个班级的桌椅经常在课间休息的几分钟里重新布置是不现实的,该如何有效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尽量避免负面影响的滋长,发挥合作学习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进而保证该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2

如何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

沙窝镇中心学校教师:匡俊

邮政编码:465513联系电话:***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使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这一教材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课程。好多科学教师倍感科学课很难上,如何让科学教学充满活力,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根据我多年的代课经验,我深深体会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大胆质疑, 激发探究热情, 利用游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玩的天性,而游戏又可以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于是游戏便变成了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起

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使他们能够兴致勃勃地观察、探索和研究问题。这样,不仅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还能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测量太阳高度”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同学们猜一则谜语:“你有一个好朋友,乌黑的身体乌黑的头,无论你到哪里去,东南西北跟你走”(谜底:影子)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和学生在投影仪前进行“搭手影”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变换位置,想一想为什么要在光源和屏幕间才能出现影子?这样,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还能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影子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二、主动参与, 注重探究过程。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这就要使我们的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如教学“声音的产生”,我让每个同学先找出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再让学生想办法使一只保鲜袋发出声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想出了不少方法让那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亦激发了学生想主动探求声音产生的原因在哪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如果能认真地思考、讨论,将会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师生将在这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感到欢愉,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重实验, 培养探究能力。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条件限制下,而采取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的实验活动。但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更是小学科学实验中的主角,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更多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其中在课堂上让一些大胆的学生来动手做演示实验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当然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前提是实验课前,应该在老师指导下反复练习,以确保这个演示实验能成功顺利。到台上演示的人选方面,我们可以根据科学实验的难易程度来挑选可以胜任的学生,可

以是学习认真的学生,也可以是成绩不好但有进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更可以是优秀的学生。

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规律。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一下什么是电磁铁?然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一个电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电池节数有关;与导线粗细有关;与绕线圈数有关等等。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很显然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课外拓展 ,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认识自己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现象,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和规律能力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_2

如何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

凌津滩镇中学附小 郭宏夫

会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大胆质疑, 激发探究热情, 利用游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玩的天性,而游戏又可以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于是游戏便变成了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起察、探索和研究问题。这样,不仅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还能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测量太阳高度”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同学们猜一则谜语:“你有一个好朋友,乌黑的身体乌黑的头,无论你到哪里去,东南西北跟你走”(谜底:影子)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和学生在投影仪前进行“搭手影”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变换位置,想一想为什么要在光源和屏幕间才能出现影子?这样,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还能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影子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二、主动参与, 注重探究过程。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这就要使我们的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

方法。所以,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如教学“声音的产生”,我让每个同学先找出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再让学生想办法使一只保鲜袋发出声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想出了不少方法让那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亦激发了学生想主动探求声音产生的原因在哪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如果能认真地思考、讨论,将会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师生将在这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感到欢愉,顺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条件限制下,而采取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的实验活动。但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更是小学科学实验中的主角,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更多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其中在课堂上让一些大胆的学生来动手做演示实验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当然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前提是实验课前,应该在老师指导下反复练习,以确保这个演示实验能成功顺利。到台上演示的人选方面,我们可以根据科学实验的难易程度来挑选可以胜任的学生,可以是学习认真的学生,也可以是成绩不好但有进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更可以是优秀的学生。

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规律。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一下什么是电磁铁?然后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一个电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电池节数有关;与导线粗细有关;与绕线圈数有关等等。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的猜想。很显然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课外拓展 ,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认识自己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现象,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和规律能力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2

如何让每一位学生主动的进入美术课堂

摘要:美术教育能培养人的鉴赏能力,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艺术素质。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应多关注学生的美术素养,纠正教学心态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美术课堂 乐趣情境创新成功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主要精神是:“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教育部制订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美术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美术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一直以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智力和能力得不到发展。当代不少教育家提出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这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比如,美国学者布鲁纳提出了“认知—发现”的学习模式和理论,并根据这个理论提出“发现法学习(discovery learning)”的主张。这个主张强调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亲自探索事物,主动地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按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按书本规定的方式去学习。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让每一位学生主动的进入美术课堂学习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内在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这样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创作中,是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儿童自己的需要来设计美术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情绪中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作品。

二、钻研教学,注意改进教学方法

青年科学家陈章良教授曾经说过:“创新教育从某一角度来说,应是鼓励学生发展他们有个性,有一种创新的意识,千万别把孩子们变成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人。”学生生来就是求异,喜欢创造的。教育学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密切相关,长期服从的人根本不会有创造性,只有“奴性”。因此,创新活动是在宽松,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让学生敢说、敢做、敢干。教师的宽容、期待、激励是孩子们创新至关重要的诱发因素。教学中要打破教师教什么,学生练什么的陈旧模式。根据教学目的,师生共同商量教学手段、方法,以达到全体参与,共同提高。例如:在上《泡泡飞呀飞》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洗衣液、洁洁灵等材料做吹泡泡的原液,学生们很快融入了课堂情境中,把一堂以往只是画画的课变得有动手、有动脑、有游戏、有绘画。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寓教于乐,这种教育形式学生非常喜欢。把愉快教育融入惯穿课堂,学生学有兴趣,在一种

轻松乐学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会掌握的格外牢固。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身心愉悦中学习,发挥创造力。愉快并不是美育教育的目的,目的是培养其创作能力,绘画表现力,审美能力等等方面,最终是为了培养人。

三、突出主题,发展个性。

美术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技能操作课,指导学生绘画实践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就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把模仿得逼真作为评判学生作品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与个性的发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智力发展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传统的课堂上,老师的示范、个别化辅导虽然亲切、直接,但容量有限,涉及面较小。采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计算机前对自己所喜欢的作品及其相关知识作深入地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丰富多彩、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培养。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快乐轻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表现形式和作业形式来完成自己的绘画和手工作业。

四、美术课也需要精讲多练:

现在的美术课(除欣赏课外),资料很多,很多老师生怕学生少学或学生理解不够清楚,在一节课中唠唠叨叨讲个不停。其实美术课教师最多讲话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教师应在这15分钟时间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的美术作业只有通过量的增加,才能得到质的提高。把握好教学容量,课堂教学容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量过大,学生受不了;量过小,学生吃不饱。因此,在保证完成教材规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随时调控教学容量。课堂应着重调控以下

三量:一是授出量,即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应围绕重点加以取舍,以保证重点信息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二是训练量,即学生接受训练的量,必须围绕重点设计训练的内容和形式,注意典型性、类型性,避免重复。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论文2

活跃的课堂,卓越的课堂

-----------小学一年级语文组织教学的几点体会

从未教过一年级,没有想到一年级的孩子如此的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前一个星期课堂纪律非常混乱,整堂课声嘶力竭,却毫无效果。作为指教二十多年的我深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要有较好的课堂纪律才行。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与实践,下是我对一年级组织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根本就不适应,于是我买了一些小奖品,如小红花,小红旗等。上课前先定好规矩,告诉孩子谁这节课坐得端正,谁上课发言声音洪亮,谁不做小动作,不搞东西。。。老师就把奖品给他。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争先恐后地争取回答问题。同时中间间插小小的游戏,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增强了。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

课堂形式单一,即使有小礼品,时间久了孩子也很容易转移注意力。刚有点起色的课堂又开始混乱了,对此我有采取了一些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来搞好组织教学。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小活动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因为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拍桌子、大呼小叫、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教师说:“ 一二三四“,生::坐好姿势”。师:”五六七八“,“闭上嘴巴”。如:。”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间准备操,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好。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

三、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非常单纯可爱,随时都有可能分散注意力,做事凭兴趣。比如在教学

会认的生字时老师可以这样说:“老师这里有十几个生字宝宝,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你们愿意做他们的爸爸妈妈吗?孩子们一听马上就感兴趣了。有时孩子对一种学习方式感到有些厌倦的时候,教师班上转换角色,故作天真的对着学生说:“小老师在哪里?”,学生马上一呼百应,伸出双手快乐地欢叫着:“小老师,下这里。”学生都非常渴望做一个小老师,课堂纪律大大提升了。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一般采用:小火车,哪路开?哪个小组坐好哪里开。学生听到这样声音,立马坐好,就像等待出发的火车一样,乖极了。老师这样用儿童语言给孩子说话,真的卓越了课堂纪律。

四、及时表扬和鼓励。

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更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也为课堂教学是否卓越提供了先决条件。

总之,课堂组织教学是一门艺术。他能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下一步实施卓越课堂的自主学习培养了良好的兴趣。当然,作为教师本身也要不断地改进和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才能个更好的驾驭课堂。

爱心+耐心+童心=做一个启蒙老师太不容易了。

沙坪坝小学王苹

2013-01-09

下载小学教学论文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学论文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信息化论文2

    浅谈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小学必须信息化,这已是为事实所证明的雄辩命题。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

    小学音乐论文2

    小学音乐论文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审美”与“相关文化”观念在我国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引起音乐教师们的重视。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提出:“由体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宜春市袁州区西村中心小学俞娜 邮政编码:336000邮箱:282310932@qq.com电话:***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2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2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四川南充永乐中学安 勇 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而遇到实际的问题却束......

    识字教学论文 2

    科学识字,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益 胶莱镇小高小学 姜昕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一二年级会写800~1000个高效视频的常用字,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能否让懵懂的孩童完成这......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2

    《论述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其全新的现代阅读理论、写作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语文教育起到了解放和促进的作用,使得语文教育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崭......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2

    关于初中生物课堂优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果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