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体会和论文2

时间:2019-05-13 02:0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体会和论文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体会和论文2》。

第一篇:教学体会和论文2

现 代 诗 教 学 浅 见

港东中学 徐李君

中国是诗的国度,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从两千多年前《诗经》、“楚辞”的薄发,经唐诗、宋词、元曲的冶炼,再到20世纪以来现代诗的发展,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哺育了一代代士子学人。诗词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古人常以“诗言志”。而现代诗是最具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既有广泛性,又有深刻性,而且特别重‘意’尚‘神’,这相当于一种宗教情绪,对于移情陶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诗是抒写心灵的艺术,是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

现代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实施美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阅读的材料——诗,是美的载体。诗有排列形式上的美,音韵节奏上的美,创设的意境上的美,想象新颖独特的美,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闪烁着哲理光芒的美。现代诗还有独特的质朴美和稚拙美。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经历诗教的孩子,漫漫地将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不仅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助益,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有导引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现行的人教版每一年级都编入了几首现代诗,选入教材的现代诗在语言形式上通俗易懂、质朴规范,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诗的气质,为其今后的生活多一份诗的灵动、诗的惬意,这使我们语文教学更加异彩纷呈,同时也使学生感受诗歌的神韵,受到优秀诗文的熏陶感染,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和创新。在语文教学中,相比古典诗而言,现代诗似乎容易理解,但难讲解,因为诗人写诗时,感情的迸发,提炼和倾注总是以个人为基点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诗歌时遇到了许多难题和困惑,面对一首诗不知该如何下手,才能使学生真正意会。因而现代诗歌的教学也成了很多教师颇感棘手的教学难题,对于任课教师来说确是一种考验,一种挑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对现代诗教学的看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认为现代诗歌教学也是如此。现代诗教学既要有利于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近年来,我在现代诗教育的实践工作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思考并尝试一些新的诗歌教学的方法,发现学生在诗的课堂上更加活跃,更加兴奋,我想这与现代诗的特点有关吧,因为现代诗具有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描述富于跳跃,留下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以及表现形式,思想感情,音节奏,均有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赏心悦目等特点。现代诗无论是描述的内容还是抒发的感情都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和理想世界。每首诗都创设一个意境,孩子们读诗的同时,也就是在领略一道道独特的风景,产生不同的感受。例如《纸船》这首诗细致而形象地为我们再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细腻,诗人用饱蘸着最真挚,最自然,最亲切,最动人的感情的笔墨,用一连串的比喻,赞颂了妈妈的爱。在教这首诗时首先,我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想象,体会妈妈的爱的深厚,细腻,无私,与伟大。对妈妈给予自己的爱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一系列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的自悟能力及模仿创作能力。我这样设计了教学流程:

(一)初读全诗。首先激趣,温情导入,积淀情感。播放课件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随轻唱。想想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她有哪些值得你夸耀的方面等,来回味亲情忆母爱。

(二)其次细读全诗,品味文本悟母爱,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的方法进行独立认字,以及进行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三)再次精读全诗,想象诗境。

(四)接着指导美读全诗,领悟诗情,达到熟读成诵;

(五)然后发挥想象,拓展诗歌的空间,仿创诗;

(六)最后选读诗积累,最好能与本课内容有一定关联,这样既在内容上相辅相成,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全方位展示作者的创作风格;教学上相得益彰。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以现代诗的教学核心“激发、诱导、张扬学生的情感智慧”为教学理念,用富有童心情趣的话语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在情绪化的学习中把学生引向与文本的对话,与文本的作者对话。通过情绪化的文本建构逐步向意义化的语文学习过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认为现代诗教学的最佳方法莫过于诵读,正如中国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教学时,首先应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把一首诗读“顺溜” 了,诗的大意也理解个八九不离十。之后,并不是“理解”,老师应帮助学生继续诵读,帮助他们读好,读出情来,读出美来。主要包括诗的节奏、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等。因此,语文教学中,诵读是必需的。在诵读中要学生领会诗的内容、体验诗的情感、模想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思路、品味诗的特色、归纳诗的风格。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不同方式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如可以采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声轮读的方法,读出诗的气韵;也可采用学生个人朗读的方法,读出诗词的深层情感与个人理解。朗读过程中,要逐渐提高要求:先慢读,指语速要慢,读准字音,不能漏字或加字;再要求读出诗的节奏,分清轻重缓急;然后进一步要求读出诗味,品出诗情,让学生在读诗中产生共鸣,从而发现其中内含的美。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语言更富有活力,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出来。在大量的反复地朗读中,学生便会渐渐地惊异于文字的奇妙组合,领略数千年锺炼的汉字的意韵,感悟诗句所积淀的文化气蕴,从而提高诗词的阅读欣赏能力。

以上纯属个人拙见,我的思索是浅薄的,什么样的现代诗教学模式最有效?我衷心希望各位同行提供精湛的教艺,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让我们思考起来,让我们给学生多一份诗意,让我们行动起来,诗意的家园需要耕耘,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课程改革共成长。

第二篇:汉语拼音教学体会2

汉语拼音教学体会

刘勇

小学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小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它最直接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能为初学儿童打下坚实的语文启蒙教育的基础,它贯穿一年级学习的始终。而正确读写汉语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在使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对拼音教学有了几点认识。

一、从表象入手,直观感知

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往往开始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目的地注意有关事物,但不能持久。在教学中,可采用插图启示法,选择一些接近生活,寓于情趣的插图,利用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掌握字母。例如:韵母教学可让学生模仿图中检查嗓子的小女孩发出的a音,并启发学生观察女孩梳小辫的头与字母a的形体相似,来教学a的读写。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发准字音,让住字形。根据字母的特点,进行音和形的演示。如区分b和p,一个发音不送气,一个发音送气,教师可放一张薄纸在嘴边,发出两个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在教学汉语拼音的形时,我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相似之处外,还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在街上、在公园里等实际生活中见到的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此话一出,学生的小手都举起来了。当单个的拼音字母与实际生活中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已牢牢地记住了拼音部件的样子。

二、多彩活动,兴趣之来源

新教材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够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来自多彩的活动。在拼读练习的教学中,待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我设计了“找朋友” 的游戏,就是把声母卡、韵母卡分别交给学生,哪两个(几个)能组成老师要求的音节,他们就是好朋友。我也常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捉迷藏”、“猜字母”、比赛“开火车”等游戏。我觉得拼音教学中恰当地安排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歌诀法,有效的教学方法

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而且有些字母很容易混淆,像 ie 和 ei。如果只是分析字母构成效果不会太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歌诀法来进行拼音教学。如教学“ i u ü”一课,我采用了歌诀教学:小 i 的妈妈是大 y,大 y 小 i 挨一起(yi),小ü爸妈不在家,大 y 阿姨照顾他,小ü非常有礼貌,见了大 y 就摘帽(yu)。利用歌诀去教学,学生兴趣浓厚,而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识字。

以上是我在拼音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借助于这些方法,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课堂教学显得活跃而有序,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2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四川南充永乐中学安 勇

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而遇到实际的问题却束手无策。著名教育家奥古斯丁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体系,他的任务是启发学生自我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落实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当前,物理教师应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谓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形成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它强调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现结合我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一课题作出一些浅显的新思考,愿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树立教学新思想,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喜欢“满堂灌”,扼杀了学生许多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独特见解,没有什么创造力。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放下架子,本本分分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与支持者,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说、多想、多谈、多练,在实际练习中发挥个人潜能,发展综合能力。

仅是教师树立教学新思想还远远不够,应该在教师树立教学新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转变旧的学习观念。因为现在的学生,受传统灌输教育模式影响较深,在学习中养成了“只带耳朵听、用脑子背”的呆板学习方式,把分数看得很重,自身对能力的养成也不重视。突然间放手让他们去想、去说、去研究,他们反到无所适从。所以,教师应先作学生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让他们意识到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学习中积极与教师配合。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的鼓励、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习惯。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能力

课堂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力求理解得更深一些,并充分发挥这些重点的概念和规律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老师在讲解物理概念时,一定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要通过对实例、演示或实验的分析,或者理论的推导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结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老师要注意通过对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讲解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加深,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逐步提高,不能要求过急过高。否则就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教学的重点必须放在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解上。绝对不应该用讲解大量例题,来代替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述。学习物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解题,决不能把老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作为课堂物理教学的核心或重点。当然,讲解适当数量的例题是必要的,但不是愈多愈好。同样在学生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基本内容已有充分复习、理解的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必须的,但也不是愈多愈好。学生做习题的目的,一是检查自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否真的理解了,是否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二是通过做习题,锻炼并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等。所以学生每做完一道习题,都应总结一下,看看通过做这道习题,自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上有那些新的体会。检查自己是否能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习题中所给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产生的原因和有关的条件等等是否能独立地弄明白,能否独立地进行逻辑推理。所以每做一道习题,都

要力求在能力上有所提高。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果对学生的要求太高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不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削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目前在中学中普遍存在着所谓题海战术,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尽量多熟悉一些题型和解法,以便日后在参加高考时能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但是,就是从提高学生高考成绩来说,题海战术的收效甚微,而弊端甚多,它不仅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近些年来的全国高考物理试卷来看,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模式的不断改变,高考物理对考生知识面的广度,考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

二、注重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教学中广泛开展实验教学,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又是拓宽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做为一名物理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和具体情况,大胆进行实验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中学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要大胆进行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总结规律,上升理论并加以应用,从而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作实验时,教师不妨打破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重新分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套用一种方法和方式,从而促使他们灵活地运用各种仪器、各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在归类分组实验中,还可以及时补充对比性或综合性强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应该把精力从单纯传授物理知识,转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上来,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三、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促使知识转化能力

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和规律。因此,物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最为明显和清晰,能形成非常严密的结构体系。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生认知结构体系建立的好坏。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觉得都听懂了,但就是不会应用,更不会解综合性的问题。原因就在于他的知识是无序的,知识点彼此孤立,形不成结构。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去构建知识的结构体系。知识点要形成线,线要形成面,面要形成网。这种有层次的网络化了的结构体系,能发挥巨大的功能,有助于认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刻本质,有助于进一步产生丰富的联想,形成综合能力。构建结构体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一章的,也可以是某一部分的,还可以是某一个专题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按照物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渠道进行。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关键是要抓住让学生形成清晰而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训练学生的物理技能这三个方面。抓这三个方面的实质是增强学生认识活动的有序性,而有序是能力中的核心因素。在有序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在应用中实现变通和迁移,变通和迁移也是能力中的重要因素。同时,要通过观察现象,观看演示和学生自己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篇:识字教学论文 2

科学识字,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益

胶莱镇小高小学

姜昕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一二年级会写800~1000个高效视频的常用字,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能否让懵懂的孩童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否科学成为关键所在。

一、忽视小学低年级实字教学科学性的问题浅析

1、重“教”轻“学”,教学目标模糊。一些教师在日常识字教学中按部就班(一是借助拼音认读字词,二是检查巩固读音,三是说笔画,四是组词或理解词义),并自视为“扎实”。但是在识字教学中,是每个字平均用力,还是音、形、义有所侧重?是孤立识字,还是寓识字于语境之中?是单纯识记,还是注重积累与运用?是学、练脱节,还是紧密结合?是教一识一,还是教学生掌握规律、举一反三?是教学生学会,还是会学?这些疑惑都是由于目标不清造成的。

2、重字形轻字理,出现知识错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们常常会利用歌谣、谜语、联想、比喻、故事等多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有时也会出现违背汉字的理据去随意解汉字拆汉字,如把“蚕”解释为“造福于人类的天虫”,看似充满奇思妙想,但却为背了汉字的构形理据,给了小学生错误的汉字知识。

3、重阅读轻识字,识字重心偏移。

多数教师在第一课时(40分钟)识字教学花费时间为5~7分钟左右,阅读教学花费时间为33~35分钟左右,识字与阅读的教学时间分配不尽合理,低年级教学重点的识字教学不突出。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对第一课时“识字和通读课文”的教学研究不够,总认为第一课时没有什么可教,课堂识字教学活动单调、乏味。二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识字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认字基础上,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起点不一,面对部分学生提前认字量较多,教师对学生的识字教学定位过高,认为一些高频率的常用字多数学生已掌握,不必花费过多时间进行识字教学。三是80%的学生通过拼音学习,能够借助拼音阅读课文,而对学生会读课文的现象,教师也片面以为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生字,不需要再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识字教学。

由于没有给予识字教学应有的时间,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不强烈,造成字词掌握不扎实。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落在了阅读教学上,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种所谓的“倒挂现象”,小学低年级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让学生去思考、理解、感悟原本简简单单的课文。而中高年纪的教师忙于为学生纠正错别字,提高字词理解能力。

二、关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科学性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科学的识字教学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使识字教学有正确地航向;其次要科学地解析汉字,让学生在学习汉字字理中提高识字效益;最后是识字与阅读教学相融相长,辨证地处理二者的联系。

1、以学定教,明确教学目标

关注学习起点,明确教学起点。教是在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中识字要求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实际发展水平,确定教学的起点,依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像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识字1》学习的一类字都是熟字,或是生活中的高频字,学生的字音基本掌握,教学的起点应从自读韵文入手,重难点应放在字“义”构“形”学习上,在韵文学习中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并能够默写所有生字,有感情的背诵韵文,突出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益。

关注学法和过程,制定可行的目标。基于学生识字现状,我们确定用两教时完成所有教学,《识字1》第一课时的识字教学目标:①对于易读错的前后鼻音,鼻音遍音的发音特点,学生自学或互学,教师指导。所有学生能读准字音,准确、流利地朗读韵文。②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互相解疑、答疑,理解韵文中的大部分词语。对于“烟波”“凌藕”“渔歌”等词语,通过教师补充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途径理解,结合图片学习象形字“夕”和“归”的字理,借义记形。③学生通过“一看二说三临四比”的方法,自学笨课一类字,并全班交流。会写本科所有(7个)一类字。并再教师指导下重点写好秋、烟、归、灯第二课时识字教学的目标为①学生通过先观形想义记形再听写的方法,能够尝试性的写7个绳子,重点写好“歌”。经过初次尝试停歇反馈,能主动纠正错字,找出原因。通过课堂自我巩固,最后听写,全班90% 的学生能正确识写。②全班90%以上的孩子能够背诵韵文。③完成本课作业。

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难点制定目标,在音形义紧密联系的基础上,抓住“以义构形”的特点讲解汉字,帮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把握了识字的重难点,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能学的互教,这样减少了无效低效的环节,提高了识字教学课堂的达成度。可见,制定科学明确的识字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效率。

2.解析字理,习得汉字知识

字理,是汉字的构形理据,也是汉字与生俱来的最本质的属性。根据汉字本义,科学的讲解字理,可以帮助学生科学的记忆字形,激发识字兴趣。

(1)建立汉字音.形.义的联系,遵循汉字“以形表意”的规律。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识字的过程就是牢固建立字的音形意之间联系的过程,教师要遵循汉字“以形表意”的规律,把握汉字体系的特点:每个汉字都有其最初的造字,即为什么用这个形表个义。每个汉字都是孤立的个体,都和其他汉字构成不同的系统,如部首系统、声符系统、意附系统、同源系统„„虽然,楷化、假借使部分汉字已经丧失了其造字的理据,语音的变化又是一些形声字的声附不能正确的表音,但就整个系统来看,大部分汉字仍然保留了构字的依据,汉字仍然是“以形表意”的文字系统,仍然有着严密的汉字系统。科学的识字教学,既要把握单字的理据,也要把握该字所连带的系统。

(2)解析部首,习得科学的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通过给学生教习这些部首的形音义的关系和构字作用,不仅可以极大的发挥部首“举一形而统众形”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同时给学生传授了汉字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汉字的科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识字效率。例如教学了不受右耳旁,写作“---”,应该告诉学生就是汉字“邑”(会意字),甲骨文------的上部的方形是代表围墙、城镇,下部为面朝左席而坐的一个人,整个字形以会意的方式,表示人们聚居之地,引申为“国都”“封地”“城镇”。于是学到“邦、都、郭、临、郡”,学生就会想到它们大都与城镇、地名有关。掌握常见的偏旁部首的含义,做到学一个带一串,汉字系统的数据和结构优势就会逐渐显现,儿童思维的科学性和有序性也就能有效地提高。

(3)解析本义及引申义,以简驭繁,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解析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便于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该系统的相关义。比如“省xǐng”(会意字),甲骨文----表示在眼睛上面增加三画,像目射光芒左右观测之形。本义是“细细审视,左右打量”,也有“前去观察的意思”。后又引申为探望、问候,如“省亲”,由“审视”引申为“觉悟,明白”,如“醒悟、不省人事、猛省”等。通过字形解析本义,说明引申义。可以使学生对多音字“省”相关的词有系统、清楚的了解。本义如同是根,引申义是枝叶,一个复杂的意义引申系统,掌握了本义之后,就可以从根本入手,以简驭繁,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3.相融相长,明晰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其实质是把字放到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而不能孤立地识字。我们提出了低年级随课文识字的策略是“寓识于读”“以识促读”。

“寓识于读”,借助课文著有汉字拼音的优势,力求在读书的过程中认识生字,充分发挥学生整体感知事物的能力,把识字的过程与读课文的过程有机统一起来。在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感知和认识这些生字。低年级学生读书是生字多,对文字符号的辨认速度缓慢,教师要特表重视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尽快实现“认读同步”。在阅读教学中识字,音形意的学习不一定一步到位,可以从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出发,灵活的安排识字教学步骤。一般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时,侧重解读字音,渗透字形和字义,讲读课文时,侧重理解自意,巩固字音,继续渗透字形,理解课文后,集中分析记忆字形,巩固字音和字义。

“以识促读”,分担在课文中的生字,可以通过认真的“指读”来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字与事物的联系,字与发音的联系,提高识字的效率。把一个个生字都读正确了,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连贯,做到“以识促读”。以阅读帮助识字,以识字促进阅读。阅读的目的,也是手段,更是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各种教学方法,摒弃不科学的地方,创建既符合汉字科学又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的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语文教师在写字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胶莱镇小高小学 李斐斐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写字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能正确.熟练的书写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可见,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普及性的常规教育,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韧的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的良好习惯,有利于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终身受益。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写字教学种应当扮演好如下角色:

1.学生写字兴趣的引导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在写字教学种,如何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我认为突出一个“引”字。传统的写字课是按“有讲有练”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的,它局限性很大,时间长了,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激不起练字的热情,必须进行合理的改进。如利用视频展示台等现代媒体经行直观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对运笔过程、运笔法则、结构知识务求讲透、演示力求准确。这样及激发学生学子的兴趣,又促进学生对运笔的理解和时间。在教学中,我采用展评作业法、作品对比法展示学生的书法作业,让学生集体评议、打分,并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再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重新练习,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2.学生正确写字的示范者

写字学习讲究潜移默化,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注重形象思维,教师作为指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应规范板书每一个字,做出正确的示范引导。范字对学生学写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中每课都有五至六个字要求学生会写,而我让学生先认读,观察字形,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字形,把字写正确,没必要做过多的字型分析。然后,就开始在带田字格的小黑板上规范的指导书写,向学生示范书写每个字的全过程,在示范过过程中结合生字教基本笔画名称,每个笔画都认真示范起笔、运笔和收笔,在示范中教学生笔顺规范,间架结构以及写在田子格中的正确位置,示范后,我用范字跟学生所写的字进行比较,把一些不注意田字格位置的字,如写得太大或太小的字,写的东倒西歪的或者随便了事的字与范字作比较,让学生辨别哪个字写得好,学生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提高了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3.学生规范写字的管理者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强调对学生的写字管理成为小学写字教学的一个鲜明特色。小学写字教学管理包括教学、作业以及纪律的管理,教师只管自己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以笔墨为武器,以教室为战场,那“战果”就可想而知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汉字笔画间的关系引申到学生日常表现中,教育学生要谦让互助、团结协作,从小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塑造健康人格。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后,教师应通过及时表扬,激励互评、竞赛等方法加以强化,从而达到良好的“习惯定势”。4.学生审美汉字的启蒙者

汉字是美的,汉子经过两三千年的演变,终以结构的疏密、点面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的缓疾来抒发感情、生发意境,被喻为纸上的舞蹈,这是一种审美的心理活动。小学生虽然不具备这种审美心理意识,但他们能分辨出那位同学的作业干净、整洁,他们的感觉十分敏锐,有了这样最初的感觉,他们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小学生写习书法首先是为了能把字写端正、整洁。其次是培养对书法的热爱以及书法鉴赏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就要着力在写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例如通过历代著名碑帖介绍以及幅式、字体、风格、用印的欣赏,从视觉和感觉两方面品味书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书兴趣。

“小小”的写字是母语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各种文化高度交融的现代社会,“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一年级作为进入小学学习的起始年级,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因此,教师扮演好在写字教学中这几个基本角色,对于学生写好字、做好人具有深远影响。

第五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2

《论述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其全新的现代阅读理论、写作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语文教育起到了解放和促进的作用,使得语文教育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然而,在一片赞歌和热闹背后,我们不得不清醒的看到: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错误解读,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已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若不及时对其进行反思,势必会影响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一、语文教学中新的形式主义倾向

语文教育中的形式主义由来以久,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专家普希金教授针对《红领巾》一课提出的一些教学意见与方法,最后演变为红极一时的“《红领巾》教学法”,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此教学法成为语文教学的唯一方法,其中所谓“分析课”几乎成了语文教学中的唯一“课型”。八十年代,一大批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模式,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黎见明的“五步导读法”„„为当时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但在经过推广运用后,往往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中。现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学实践中较多地采用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难免又出现了为“新方法”而“新方法”的形式主义倾向。

病症一:无效讨论,难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曾大量使用“串讲”的方法,因“满堂灌”而遭人诟病。现在语文新课程实施,语文教师又一窝蜂地开始追捧讨论、合作学习。有的新课程示范课为了“展示”教学新风貌,来不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言语,就急忙进入合作讨论。从学生角度看,这样“生涩”的讨论自然难以使他们获得实质性的进步,有时甚至陷入冷场,更不用说思维撞击的深度和广度了。另一方面,很多情形下这种形式化的讨论都陷入了“伪讨论”的泥淖中不可自拔。讨论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根本不存在,则讨论也就是“伪讨论”。如教《党员登记表》,问:“黄淑英为什么要保护党员登记表?”——党员登记表都不保护那保护什么呢?这不是无中生问吗!教《最后一课》,问“韩麦尔先生的爱国言行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爱国言行当然表现了爱国思想,这里有疑难吗?„„无疑而问,无难可疑,所谓“讨论”肯定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智慧。讨论之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比如设置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学生相当的时间与资料准备等等„„这样才能在讨论中碰撞出火花,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病症二:多媒体使用泛滥,可能对语文教学造成损害。在教学实际中,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中关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的理念,不论需不需要或者是否有助于教学都感。看到文章就草率肢解,对优美的文辞视而不见,对感人的事迹无动于衷。就如同一位美国学者在谈及中国的教育现状时所说的那样“知识麻木了头脑”,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忧虑。选入教材的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积累拓展把课文读“厚”。读“厚”的过程可以激活单调、枯燥的训练,构建教书育人、提升学生素养的新型课堂。

有位老师在文言文总复习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思考。他在复习之前提出一个话题:有人说,地球上有“你”不多,无“你”不少,事实真得如此吗?结合你学过的文章及事例就话题“有我与无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从课本出发,于是有了以下的认识:⒈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使国家“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⒉烛之武:虽风烛残年,却孤身退敌,力挽狂澜。(《烛之武退秦师》)⒊蔺相如:单枪匹马,深入虎穴,不辱使命。(《廉颇蔺相如列传》)⒋信陵君:深明大义,窃符救赵。(《信陵君窃符救赵》)⒌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臣,客死他国,身亡国灭。(《屈原列传》)在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世界有“我”不多,无“我”不少,但是,有了我,世界可能就大不一样!改革的路从来都是曲折的,在课改中出现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也是正常的。我们决不是要走“满堂灌”的老路,重要的是在课改中继承语文教育本质的东西,坚持创新精神,摒弃形式主义,探寻一条能让语文课活起来的新路。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其全新的现代阅读理论、写作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语文教育起到了解放和促进的作用,使得语文教育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然而,在一片赞歌和热闹背后,我们不得不清醒的看到: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错误解读,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已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若不及时对其进行反思,势必会影响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一、语文教学中新的形式主义倾向

语文教育中的形式主义由来以久,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专家普希金教授针对《红领巾》一课提出的一些教学意见与方法,最后演变为红极一时的“《红领巾》教学法”,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此教学法成为语文教学的唯一方法,其中所谓“分析课”几乎成了语文教学中的唯一“课型”。八十年代,一大批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模式,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黎见明的“五步导读法”„„为当时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但在经过推广运用后,往往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中。现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学实践中较多地采用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难免又出现了为“新方法”而“新方法”的形式主义倾向。

病症一:无效讨论,难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语文教学曾大量使用“串讲”的方法,因“满堂灌”而遭人诟病。现在语文新课程实施,语文教师又一窝蜂地开始追捧讨论、合作学习。有的新课程示范课为了“展示”教学新风貌,来不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言语,就急忙 进入合作讨论。从学生角度看,这样“生涩”的讨论自然难以使他们获得实质性的进步,有时甚至陷入冷场,更不用说思维撞击的深度和广度了。另一方面,很多情形下这种形式化的讨论都陷入了“伪讨论”的泥淖中不可自拔。讨论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根本不存在,则讨论也就是“伪讨论”。如教《党员登记表》,问:“黄淑英为什么要保护党员登记表?”——党员登记表都不保护那保护什么呢?这不是无中生问吗!教《最后一课》,问“韩麦尔先生的爱国言行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爱国言行当然表现了爱国思想,这里有疑难吗?„„无疑而问,无难可疑,所谓“讨论”肯定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智慧。讨论之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比如设置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学生相当的时间与资料准备等等„„这样才能在讨论中碰撞出火花,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病症二:多媒体使用泛滥,可能对语文教学造成损害。在教学实际中,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中关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的理念,不论需不需要或者是否有助于教学都感。看到文章就草率肢解,对优美的文辞视而不见,对感人的事迹无动于衷。就如同一位美国学者在谈及中国的教育现状时所说的那样“知识麻木了头脑”,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忧虑。选入教材的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积累拓展把课文读“厚”。读“厚”的过程可以激活单调、枯燥的训练,构建教书育人、提升学生素养的新型课堂。

有位老师在文言文总复习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思考。他在复习之前提出一个话题:有人说,地球上有“你”不多,无“你”不少,事实真得如此吗?结合你学过的文章及事例就话题“有我与无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从课本出发,于是有了以下的认识:⒈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使国家“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⒉烛之武:虽风烛残年,却孤身退敌,力挽狂澜。(《烛之武退秦师》)⒊蔺相如:单枪匹马,深入虎穴,不辱使命。(《廉颇蔺相如列传》)⒋信陵君:深明大义,窃符救赵。(《信陵君窃符救赵》)⒌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臣,客死他国,身亡国灭。(《屈原列传》)在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世界有“我”不多,无“我”不少,但是,有了我,世界可能就大不一样!改革的路从来都是曲折的,在课改中出现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也是正常的。我们决不是要走“满堂灌”的老路,重要的是在课改中继承语文教育本质的东西,坚持创新精神,摒弃形式主义,探寻一条能让语文课活起来的新路。

下载教学体会和论文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体会和论文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教学论文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探讨学科整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课堂......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2

    关于初中生物课堂优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动态系统,教学效果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

    美术教学论文2

    初中美术教学新体验 张晓文 一、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和气氛,加强学生的美术体验 电教媒体将图、文、声像,按不同需要编辑,显示与重放的功能,在欣赏课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2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训练的着力点 一、培养语感,打好“双基”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 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

    体会2

    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研究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 我爱音乐、孩子们更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

    体会2

    通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我最深的感触。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

    小学教师实习教学体会 2

    小学教师实习教学体会2012年9月,我再次走进小学校园--茅市镇万福完小,不同的是角色的转换,就这样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实习工作生活。工作是包办一年级所有课程与三年级英语。下面......

    教育教学论文撰写体会

    众所周知,现在的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都需要教师论文发表这一方面的材料。所以,在现阶段对于绝大部分教师教师而言,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就显得迫在眉睫。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平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