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邢燕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邢燕
一、教材概述:
★ 课名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0课的部分内容。
★ 本部分内容所需课时为1课时.★ 苏维埃俄国诞生后,摆在俄共面前有两大任务:巩固政权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在完成这两大任务的过程中,俄国先后采取了战士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也就是这节课的两个核心内容了。
二、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3)运用: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过程与方法:
教学中结合多媒体,主要以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方法为主结合谈话分析、解析史料、历史比较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进行较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重点:
★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四、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欣赏影片《列宁在1918》经典片段: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两个装满农产品的袋子,显然是在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老农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同学们能找出上述场景中的不正常之处吗? 生1:摆地摊应在人多的地方,不应在偏僻角落。生2:商品应醒目地摆放,不应放在袋子里。生3:凭劳动赚钱天经地义,为什么要有所顾虑呢? 师:我与大家有同感,这是为什么呢? 生:不知道
师:《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这一课将告诉我们答案。
推进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问题探究: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在什么背景下实施?为什么要实施?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又带来了那些影响?我们该如何评价它?、1、背景:
指导学生根据《列宁在1918》中的片段并结合教材引言和正文第一段,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
析、归纳、概括。
2、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内容,师生共同分析每项措施所起到的作用。理解其政策的“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学生加深对这一政策执行力度的感性了解。
4、作用及评价:
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抓住列宁引言中的关键词“战争条件”和“基本正确”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而说明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其政策的消极影响日益严重,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不得不正视现实,调整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争使2000多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1913年的一半。日用物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政治危机: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生活的困苦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特别是农民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
2、实施:1921年3月。
3、内容:
采用表格的形式将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二者的不同之处:“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进而加深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并由此得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新”的含义。
4、作用:
在讲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出示数据材料,如将1913年、1920年、1925年三个时期俄国工业和粮食生产增长状况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积极作用有比较直观、具体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
课堂小结:
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苏俄的诞生。为巩固新生政权,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对击退敌人的进攻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在承认落后和自身错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但是由于后来的苏共领导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20世纪20年代末,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了。代之而起的是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举事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成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巩固练习: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是一项临时性的政策措施,而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 途径,主要是因为:
A.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B.调整了生产关系 C.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拆散了工农联盟
2、(09年广东卷B)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在三年内战结束的若干年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 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指的是:
A.苏维埃政权 B.新生的苏联 C.新经济政策 D.计划经济体制
第二篇: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程标准】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理解这一政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掌握和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的的内容、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素材,通过学习,明确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和创新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活力。苏联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其探索与实践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联系我们国家的改革发展之路的史实,体会到国家发展与国民幸福之间的关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难点: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认识。【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通过多种材料设置情境,进行直观教学,再现历史,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
(2)史料分析法: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史料进行处理分析,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3)问题导学法:设置问题链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和判断。(4)情感教学法:情感升华。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导入新课】
以邹城市实验中学校园春色导入。刚才同学们欣赏了咱们学校的满园春色,你对春天有何感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承载着希望,承载着梦想,也充满了幸福的期待。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个向往春天、追逐春天并期待春天的故事。【教学过程】:
课前综述::我们通过三个篇章(向往春天——春天来了——春天还在吗)来了解这段历史……
过渡: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人民要“和平与面包”的口号成为了现实,苏俄人民期盼着更为温暖更为明媚的春天来临。
第一篇章:向往春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三个历史细节:难忘1918+“背口袋的人”+从“立战功”到“调枪口”。我们通过三个历史细节来走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揭开神秘的面纱,还原真实的历史!细节1:难忘1918(师过渡)1918年怎么了?1918年对于苏俄人民意味着什么? 展示:1918年苏俄面临的形势图
十月革命胜利,苏俄单独与德国签订条约退出一战,引起了协约国的不满。一战结束后,协约国和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武装干涉——这就是1918年的苏俄形势图。(自动播放)干涉军兵分三路进攻苏维埃政权,试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这片红色部分就是苏维埃实际控制地区,仅占当时俄国国土的四分之一。南部产粮区(激光笔点击南部地区)也被反动势力白军控制。
设问: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一种什么样的形势? 同学回答….(师)肯定学生回答,出示:政权危机、粮食危机
于是苏维埃政权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并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战时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措施的内容如何,是否有人民所期盼的春天? 请大家迅速浏览一下教材
二、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措施 细节
2、背口袋的人
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 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的人”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人。在整个国内战争期间,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运进城里的。——闻一《俄罗斯通史》 材料略,师设问:①为什么会出现背口袋的人?(导出取消自由留易、实物配给制);②反映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导出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导出企业全部国有化)师问:这四项措施中,哪些措施体现“一切为了前线”的迫切性?(生)余粮征集,能够最大限度地供给前线。师引导:也正是当时战争的特殊环境,实行普遍的工业国有化、取消一切商业贸易,显然不是战争急切且必要实行的,那么,它还包含了布尔什维克政党的何种期盼?
教师补充资料: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理想预设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师引导学生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体现了列宁追随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试图通过此项经济政策实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所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师过渡:1920年主要战役基本结束。出示两幅图红军凯旋,列宁称赞其为“一个英勇的奇迹!”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打退了反动势力,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赢得了战争,但赢得了人民了吗?苏俄人民是否迎了向往的春天? 出示图表,表略,通过图表对比,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 学生自发回答问题。
师总结:于是1921年,农民的暴动几乎遍及全国;甚至这种不满还影响了军队。细节3 从“立战功”到“调枪口”。
1921年2月28日,波罗的海海军总部,曾在“十月革命”中打响第一炮的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苏俄又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于是列宁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了如下反思:
为什么在艰苦卓战争年代,人民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勒紧裤腰带跟着我们走,而在用鲜血与生命换来和平之后,布尔什维克政权却面临被人民抛弃的危险? 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没有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基地 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请同学们走进列宁,走进列宁的内心,揣摩列宁的心理,读出下面的几段话。应该读出:困惑、遗憾、坚定。
过渡:于是列宁又开始了另一场伟大的实验,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勇敢的调整---苏俄人民期盼的春天终于来了!
第二篇章:春天来了 ——新经济经济政策
三个历史细节:勇敢的调整+远方的客人+苏俄(联)的春天
三个细节了解新经济政策.同学们先浏览一下教材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细节
1、勇敢的调整:
俄共(布)十大后,政府宣布,1921年-1922年经济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这个数字比原定的1921-1922年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粮食税政策受到人民的欢迎,他们看到,扩大耕种面积,多打粮食就能多得粮食,吃不了的粮食可以拿到集市出售,农民生产积极性于是大大提高,工农关系重新稳定。—吴于廑《世界现代史》 读完后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分别点击,引导同学们说出粮食税和恢复自由贸易.细节
2、远方的客人
亚蒙〃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1921年,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列宁将政府无力经营的石棉矿以租让的形式交由哈默开发。此后,哈默联络了30多家美国公司与苏俄(联)做生意,对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列宁亲切地称他为“哈默同志”。——丹尼尔《哈默传》 教师提问学生:从刚才”远方的客人”故事中,你发现了苏俄哪个新的经济政策?接着提问学生,当时政府对待中小企业有什么变化?除了这些措施之外,新经济政策还有什么措施?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提出问题:二者进行对比,有什么新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新经济政策特点
教师讲解:新经济政策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社会主义,正如列宁所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不久,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从此苏俄变成了苏联。
“新经济政策”施行后,咱们看一下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示图表,让数据说话,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粮食产量增加,工业生产恢复,苏联人民迎来了真正的春天。细节3:那年春天
出示材料:学生有感情阅读,感悟。
苏俄农民叶莲卡在日记中写道: “1922年春天,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 对于俄罗斯的男人而言,比饿肚子更可怕的事情是没有伏特加喝,所以,前几年,不得不搞点医用酒精来解馋…… 1922年春天,自由贸易后,随处都可以“畅饮”了……
过渡: 苏俄人民的春天来了,可惜这个春天有点短.--正当苏联人民沐浴在新经济政策的春风中时,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真理报》发布了一条短文:工人阶级成了孤儿、党成了孤儿,我们如何前进?我们能找得到道路吗?列宁的逝世让苏联人民迷航了。——斯大林,一位以“钢”作为自己姓氏的强硬男人以强硬的手段终结了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苏联人民的春天还在吗?我们看一下第三篇章:春天还在吗.第三篇章:春天还在吗
——斯大林体制
一个特别的模式+一个惊人的奇迹+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过渡:斯大林接手苏联政权后,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走出一条迥异于西方的独特道路.这条独特的工业化道路独特在哪里? 请阅读课本,搜集有效信息。细节
1、一个特别的模式
教师讲解:1925苏(共)布通过了工业化方针;1927年苏(共)布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走这样一条道路是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自身国情分不开的,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她走向这条独特道路的原因? 国际视角看必然,请同学观看视频,思考:概括斯大林模式形成原因?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孤零零的苏联受帝国主义的包围,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是必然选择;避免中国的命运,必然增加国防力量。
国内视角看近切,出示材料,先让学生思考后再让学生说出,落后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苏联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资金.秉性视角看可能,先让学生思考后再让学生说出,民族性格,需要英雄以及斯大林个人性格.教师总结:正是源于国际背景下的必要性;国内背景下的迫切性;独特的民族秉性及个性特点,促成了苏联发展工业化的独特性。
过渡:大家知道,西方国家完成工业化历经多长时间?(50至100年的时间),那么,在当时的情境之下,允许苏联用这么长的时间靠自身生成而过渡到工业社 会吗? 生:不会;
师:那么,当时的苏联要快速完成工业化进程,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 生:强硬手段、独裁手段
师:这恰恰就是斯大林模式的几大特点:看课本快速归纳:五个特点。
过渡:正是在这一独特的模式下,苏联人民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细节2:一个惊人的奇迹:
教师出示表格、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斯大林体制所取得的成就。
过渡:苏联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发展似乎如春日骄阳,光芒万丈,但是人民生活的实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来思考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弊端 细节3: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状况 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农业产值8.1%,轻工业产值 210%,重工业产值 550%。—— 闻一《俄罗斯通史》 表格略
学生思考回答: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教师:这种以牺牲农业、农民利益为代价、“先飞机大炮后胶鞋面包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这种着眼于让人民勒紧裤腰带时刻准备打仗的工业化必然会影响到苏联人民的生活,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面对着如此坎坷的命运,苏联人民最想说得就是”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出示图片: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说过,我们可能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当年马克思最早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案时,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解放。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民生问题是多么的重要!”民维邦本,本固邦宁””.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小结: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从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从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到享受春光无限,从对春天充满期待再到黯然神伤。历史用它无语却又坚定的表情让我们深思。
过渡:对历史的反思与叩问必须用大视野、大角度来衡量。大道行思:
提供给学生思考角度二,一国家发展的终极目的到底为了什么?二国家强大与人民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感悟,感怀诗一首:春天在哪里(诗朗读)
苏俄(联)的春天在哪里 在壮美广袤的西伯利亚土地里 在激流汹涌的伏尔加河浪花里
在农夫瑟缩的耕作里 在纤夫沉重的叹息里
……
我们的春天在哪里 洋溢在人们温暖的笑颜里
放飞在充满希望的田野里
在这里,在那里 就在咱老百姓的心窝里
第三篇: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3]
合肥六中高一历史公开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合肥六中高一级部历史组
吴昌发
【课程标准】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苏联“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并通过教材中所显示的材料分析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法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征,探讨其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影响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借鉴意义;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教材内容)探讨“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和弊端;
(3)图片是记录历史的重要史料,我们应学会从图片中去发现历史的痕迹,去体会和感受图片后面真实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随着 1 合肥六中高一历史公开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
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概述“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客观评价其利弊; 【教学难点】
探讨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前苏联有部对中国人影响很深的小说,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有段非常著名的人生自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鲜血和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为了这壮丽的事业,苏联人作出了艰苦的探索,在20世纪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国家发展新道路。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30″)
学生阅读教材P94导言内容,概括并结合初中所学思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 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形势严峻或严峻考验,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粮!
(板书)
一、绝处逢生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学生阅读教材P94第一段、第二段并结合导言所述史实,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及主要内容。
(板书)1.背景:内忧外患,危机重重 合肥六中高一历史公开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按实物分配 4.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教师就目的和内容进行简单地分析,目的最重要的是战胜敌人,列宁因此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其主要途径就是集中,因此在后面农业和工业中,高度集中管理、采用行政、军事手段就是主要的途径了。再内容上,余粮收集制之所以能实行是与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采取的《土地法令》是分不开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这对于俄国的农民来说,是前所未有过的,当然对新生政权存有好感。
教师结合教材所提供材料具体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
学生结合“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的相关内容,试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简要评价
5.评价
积极:为战胜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所采取的一项特 合肥六中高一历史公开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殊政策,在战争状态下,它的实施无疑起到巩固新生政权的作用,但是战争结束后,它的继续存在不仅引起农民的强烈的不满,也破坏了政权的基础工农联盟。到1921年的时候,由经济危机又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各地农民发动了规模不等的暴动,尤其是1921年2月,苏俄的一个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德水兵发动兵变,提出“只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人感觉事态的严重性,经过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农民的意见,果断采取措施,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经济政策的调整。(8′)
(板书)
二、峰回路转之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概况:时间(1921年3月)、标志(俄共(布)十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量收集制》)3.内容:农业:粮食税
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
贸易: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取消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和比较。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比较于战时共产主义而言的,因为主要是经济政策的调整,所以称为“新经济政策”。按照我们前面对于罗斯福新政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列宁等经济政策的调整肯定也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的各项政策出现问题而言的,下面大家不看教材,本着解决问题和通过学习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有关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并说说这样做有何意义?
农业:粮食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工业: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有利于利用外资与技术。
贸易: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分配: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合肥六中高一历史公开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3.特点: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2)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巩固训练】课时作业P67-68选择题1—7 过渡: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人民在深情哀悼列宁的同时,也倍感期待与彷徨,期待的是苏联这艘巨无霸的下一任船长将是谁?彷徨的是他将苏联引向何方?
接下来领导苏维埃政权的,是以行事严峻果断为世人熟悉的斯大林。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正如这两个姓名的文字意义一样: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15′)
(板书)
三、功过参半之“斯大林模式”(1928—1991年)1.背景: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下
政治形势:苏联成立;列宁逝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经济形势:新经济政策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
2.含义: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3.主要表现:
工业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目的?)
(教师可引用材料: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引领学生看P96 合肥六中高一历史公开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的第聂伯河水电站认识计划的作用;时间许可的话,可类比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农业方面:农业集体化运动(读图感悟历史,看《有关集体农庄的宣传画》,该图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集体劳动和使用机器。使用机器(拖拉机)应用于土地之上,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业的剩余产品,满足工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和原料。)
(在斯大林看来,时过境迁,新经济政策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了,因为苏联需要的是速度。斯大林经常说:“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4.特点: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这样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对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后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阅读教材P96第三段和第四段,讨论和思考斯大林模式的利弊,进而思考: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5.评价
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
积极(利):
①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
②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
③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消极(弊):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合肥六中高一历史公开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②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P96历史纵横体会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利用毛泽东对于该政策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吃米;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③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④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结论: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启示: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②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平衡协调发展; ④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言之成理即可)
【结束新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过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进而引发了政治领域的根本性变革。(20′30″)【巩固训练】课时作业P68选择题11—15共五道选择题 【作业布置】
(1)创新方案1—9题,星期四交;
(2)思考斯大林模式与西方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区别(可以从所有制、工业化道路、农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角度考虑)
【板书设计】
一、绝处逢生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峰回路转之新经济政策
三、功过参半之“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背景
1.背景 合肥六中高一历史公开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目的 2.概况
2.含义 3.内容
3.内容
3.表现 4.特点
4.特点
4.特点 5.评价
5.意义
5.评价 【教后反思】
第四篇:-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三十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
课时检测(三十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为应对问题,后来政府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斯大林体制
B.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
解析:选B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俄国的某项政策”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也的确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实施的措施是“新经济政策”,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项。
2.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个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的苏联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是因为新经济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这让许多革命者感到无法理解
C.西方人士认为,俄国这一招是痛击他们的,因为新经济政策采用了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
D.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让西方国家感到恐惧
解析:选B 材料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形象说法。新经济政策不是放弃社会主义,也不是完全施行市场经济体制,而是想着用发展资本主义的手段发展社会主义,但是当时不被理解,故选B项。A项错误,革命者感到痛惜是因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被理解;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并非国家垄断贸易,而是实行自由贸易;D项错误,斯大林模式重点发展重工业。
3.(2018·扬州调研)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这句话实际揭示了新经济政策是()A.工农联盟的政治革命纲领 C.理想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B.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D.斯大林模式的最初的萌芽
解析:选B 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有利于工农联盟,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属于经济纲领,故A项错误;该政策并不是最理想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完全不同,故D项错误。
4.下面示意图为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增长率柱状图。图中变化有利于()
A.集体农庄从无到有 C.发挥市场的作用
B.国民经济趋于协调
D.小农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B 图中变化主要是苏联“二五”计划时期轻工业尤其是农业比重上升。苏联在“一五”计划时期,就已经建立了集体农庄,故A项错误;从“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到“二五”计划时期农业由零到有和轻工业有所上升,可知该变化有利于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故B项正确;苏联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体现不出市场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苏联国民经济部门的调整,不能促进小农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
5.(2018·扬州期中调研)有些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材料最能直接反映苏联()A.小农经济仍长期占优势 C.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
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选C 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是指苏联发展重工业时候以牺牲了农业为代价,故C项正确。
6.下表是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导致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C.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B.经济体制模式固化影响
D.美苏争霸经济消耗过多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期间苏联的经济体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40~1985年”和图示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图中现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体制模式固化,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与西方封锁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苏联国内经济结构失衡,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7.(2017·常州一模)农业集体化是苏联时期的重要农业政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种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编自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信中写道:“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二战)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园的庭院吧——一无所有,农村已经没有人了。我们的人民为报刊上公布的有关收获庄稼进程的数字感到高兴,但我们以什么样的努力代价才取得这些成绩的!这些成就并不来自组织生产的集体农庄。”
——摘编自《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928年以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有哪些。(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农业集体化运动给苏联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当时的苏联政府主要采取了什么样的改革措施。(8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苏联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种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园的庭院吧——一无所有,农村已经没有人了”及所学知识归纳;第二、三小问要根据斯大林模式和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分析。第(3)问,从农业和工业关系的角度论述。
答案:(1)目的:满足国内工业化的资金需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或答提高人均粮食产量);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或答“更容易通过行政手段控制剩余产品”)。
(2)影响:苏联农业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造成农民的不满。
原因: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关注农民的经济利益,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措施: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承认个人物质利益以刺激生产。(3)评价: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后,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
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五篇:《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张凌燕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设计--张凌燕
[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相关的历史事件间常常存在因果、影响等内在联系,这就构成了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关系。掌握事件的内在逻辑联系就能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计特色:
以情境创设为思维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实现方式。创设情境问题式教学法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一、课程标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科技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出现,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这节课的内容既属于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历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又属于整体世界形成的重要推动因素,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最好素材,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三、学情分析
虽然高中生对一些历史知识有模糊的印象,但是对许多概念理解不全。特别是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基础薄弱的班级里,很多同学都因为历史难记,对历史敬而远之。故而当务之急是剖析历史的基本概念,介绍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解开学生心中的难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发明;
(2)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到来的必然性,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学生分三组合作探究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师生合作交流,归纳概括本课基础知识。
(2)探讨如何看待科技与战争的关系,进而探讨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活化历史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抓住机遇、振兴民族的使命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确定依据: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是整体世界形成的重要推动因素,更是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最佳素材。所以我把这定为重点。
2、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
确定依据:因为这一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多少知道一些,但难以从理论的高度加以理解,表述成文。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一周分工,全班安排成三个大组自主探究“蒸汽时代”的到来;“电气革命的出现”;“信息技术的发展”,每个大组派出两名同学担任组长,其余同学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交给组长并提出疑难问题。准备上台讲述的组长,教师提前通知,认真指导,和组长商量怎样讲、怎样提思考题等,然后组长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问题以及和老师讨论的结果制成幻灯片,老师按时间顺序编排好,以备课堂教学时上台讲述。
2、布置探究题: 任务一:
欣赏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分析它所表达的情感及产生的原因。任务二:
根据课本、视频及所学知识,总结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前提。任务三:
根据材料,分析“蒸汽时代”到来的影响。任务四:讨论课本的观点“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么夸大也不为过” 任务五:为什么电力能最终代替蒸汽,成为新的动力? 任务六:分析材料,体会和总结“电气时代”到来的影响。
任务七:结合图片及亲身经历,分析信息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便利以及问题。任务八:总结:从古到今,人类社会发生哪些变化?
(二)新课导入:【情景营造】欣赏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感性认识古代因为距离而产生的无奈。
【引语导入】
【设问】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零距离,从远到零,经过怎样的发展历程?
【设计意图】用诗歌的载体,唤起学生的感性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过程: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授课思路分为:知识清单(基础篇)、能力提升(能力篇)、课堂延伸三个板块构成。】
第一板块:知识清单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学生活动:第一组学生课件演示:“蒸汽时代”到来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师: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设计意图】师生对话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对“蒸汽时代”到来的影响的理解从而解决本课的第一个重点问题。
师:运用课件列出“蒸汽时代”到来的知识清单
1、背景:
(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2)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瓦特改良蒸汽机: ①单动式蒸汽机: ②联动式蒸汽机: ③蒸汽机的改进: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1)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2)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家。(3)促使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4)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学生活动:第二组学生课件演示:电气革命出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师:电力为什么能够取代蒸汽动力而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呢?电力的广泛应用又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呢?
【设计意图】师生对话交流,引导学生从蒸汽动力的局限和电力的优势两方面分析得出第一问题的答案,接着教师提醒学生联系“蒸汽时代”到来的影响,运用类比的方法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解决本课的第二个重点问题。师:运用课件列出“电气革命的出现”的知识清单
1、背景
(1)蒸汽动力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2)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
2、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完善和改进;(2)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3)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
3、电气革命的影响:
(1)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工业获得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2)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3)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并产生了垄断组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4)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生活动:学生课件演示:信息技术的发展
师:提出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学生活动:辩论会:把它缩小到青少年上网的影响,并采用抽签辩论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难点,辩论过程中,教师予以引导,合理理由肯定,不合理的答案说明理由。辩论结束后,教师根据得分评出优胜方,肯定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来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从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师:运用课件列出“电气革命的出现”的知识清单
1、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
2、互联网的功用:
(1)功用:提供文件传输、电子信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标志着信息化社会的出现。
2)特点: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3、互联网的影响:
(1)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2)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3)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4)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5)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影响着经济的安全; ②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合作交流,完成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了本课的主体框架: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至此完成了基础篇的学习。第二板块:能力提升
1、(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观点:“蒸汽机应用的历史意义,无论怎么夸大都不为过”
师:运用幻灯片展示图片《使用蒸汽机的工厂越来越多》 学生相互合作讨论:略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蒸汽机确实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但它是有时间阶段性的;它本身有一定的不足:它的污染较大,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评价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生活动:略 师生共同总结: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
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同时,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3)社会财富的大大增加和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4)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环境污染的逐步加剧。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合作交流,完成所提出的问题。第三板块:课堂延伸
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有人说:“蒸汽时代给中国带来了鸦片战争,使中国近百年一直沉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炸药的发明导致了凡尔登绞肉机,使一战的伤亡史无前例;原子弹演出了广岛、长崎惨绝人寰的悲剧;冷战期间美苏致力于核军备竞赛导致世界长期动荡不安„„这一切都是科技的错。” 师:你如何看待科技发展与战争的关系?你如何看待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生相互讨论活动:略
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科技本身和利用科技的差别,然后指导学生从科技发展对战争的影响和战争的需要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两方面来分析科技与战争的关系,进而让学生认识这一切并非科技本身惹的祸,而在于人类如何利用科技。
【设计意图:】接着展示三组与科技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思考讨论,进而师生一起解决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学生热烈的分析讨论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认识,从而坚定了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决心,同时也认识到合理利用科技趋利避害的必要性,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如何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的能力。这样以来既加深了对本课重点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使本课教学目标获得了很好的落实 师:(多媒体展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四)本课小结
西方人总把东方称China(瓷器),今天,中国高速信息网缩写Chinese Highspeed Information Network Approach 这种文字的巧合或许正预示着,有朝一日,以想象力著称的中华民族会
成为
信
息
世
界的一
代
领
跑
人
.--盖茨《未来之路》译者后记
七、教学后记:
课前一定要先布置探究题让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时间,突出重点、难点,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八、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2、瓦特改良蒸汽机:
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背景
2、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3、电气革命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
2、互联网的功用:(1)功用:(2)特点:
3、互联网的影响:
九、课后作业
根据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服务,比如新闻、娱乐和购物等,组成兴趣小组,分别追踪这些信息对社会和各类人群造成的影响,写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