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音乐教案狮王歌
大班音乐狮王歌
活动目标
1.喜欢歌曲学习活动,乐于与同伴一起大方演唱歌曲。2.尝试用声音、表情表现狮王威武神气的神态。3.喜欢并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活动准备
1.幼儿对狮子有所了解。
2.彩笔、画纸;玩具狮子一个;彩色纱巾若干。活动过程
1.边画边念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1)教师边画狮王简笔画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帮助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以“变魔术”的游戏情境引入之后,协教老师弹奏歌曲旋律,教师边画狮王简笔画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幼儿边看教师画狮王简笔画,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3)全体幼儿边画狮王简笔画,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2.回忆、模仿狮子的主要特征
教师请幼儿先说说狮子的主要特征,再邀请幼儿随歌曲旋律一起模仿狮子的动作,并请幼儿比一比谁最威武、神气。
3.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玩具狮子,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2)幼儿跟唱歌曲,引导幼儿能用声音、表情表现狮王的英武、神气等感觉。4.玩“狮王争霸赛”的游戏,全体幼儿表演歌曲
教师出示纱巾,请幼儿把自己打扮成小狮子王,边表演边演唱,比比哪只小狮子最神气。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狮王进行曲》含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狮王进行曲》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在感受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狮王进行曲》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
2.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有趣的生日晚会》。
2.物质准备:《狮王进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狮王头像一个、披巾一条、小号4个、小鼓4个、鼓锤8根、大鼓一付、地毯一条、孔雀、长颈鹿、眼睛蛇等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创编神气、害怕、高兴三种个性化动
师:昨天老师给你们讲了什么故事?
幼儿:有趣的生日晚会。
师:谁过生日?
幼儿:狮子王。
师:狮子是森林之王,它长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表 现狮子神气的样子?(引导幼儿表现“神气”)
师:小动物听到狮子王的吼叫心里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害怕?(引导幼儿表现“吼叫”和“害怕”)
师:狮子王告诉小动物今天是自己生日,不吃小动物了,小动物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高兴?(引导幼儿表现“高兴”)
2.完整欣赏音乐,根据故事情节理解音乐性质,使音乐内容和故事内容匹配。
(1)教师配乐讲述故事,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2)出示图谱,了解音乐内容与结构。
提问:什么地方象乐队在演奏?什么地方象狮子在走路?什么地 方象狮子在吼叫?什么地方象小动物在表演?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了解乐曲可以分成四部分(迎接、走路、吼叫、表演)。
(3)看图谱做声势练习。
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上的图象用动作表示做声势练习(乐器—哒哒哒、鼓—1234567、脚步—走路、吼叫、舞蹈—拍手)。
3.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创编各种乐队表演动作。
提问:乐队用什么乐器演奏?狮子王要出来了心情觉得怎样?怎样 表现兴奋与激动?(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出弹钢琴、敲鼓、吹笛、弹手风琴等动作欢迎狮子王的到来)
(2)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狮王走路。
提问:谁来了?你是怎样听出来的?(要求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用动作和表情表现狮子王威风凛凛的摸样)
(3)引导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狮王吼叫和小动物害怕动作。
提问:你们听这是狮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样的吼叫会使人害怕?狮子王的吼叫一声比一声洪亮,小动物一次比一次害怕,大家来试试在动作和表情上怎样区分和变化?(引导小朋友自由讨论和比较创编出狮王四种由弱到强的吼叫,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不同程度的害怕。)
(4)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某种小动物,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
提问:狮子王过生日不吃小动物,大家都觉得很高兴,想象一下你是什么小动物会怎样表现高兴的情绪?(幼儿纷纷表演了孔雀展翅、眼镜蛇在扭动、大象猴子在舞蹈等等)。
4.学习随音乐合拍地表演。
(1)完整欣赏,边听边用动作来讲述这个故事,将动作和音乐匹配起来
(2)幼儿扮演角色表演,要求幼儿注意表情,不和别人碰撞。(不断提醒幼儿把刚才的感受和创造表现出来)
5.音乐游戏
(1)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玩法。
提问:当狮子王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忍不住又大吼一声小动物会怎 样?(“又都跑了”、“吓得一动不动”“晕到了”“躲起来”等)。
(2)请一幼儿扮演狮子王其他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鼓励大胆、大方表演。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在构思、设计、教学程序、组织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韵律活动的模式,幼儿一贯的模仿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提供给幼儿主动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激情,又在激情的驱动下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创新出与同伴不一样的身体动作,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和发展,从而使孩子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富有成就感。但在活动中我思考着几个问题,如(1)教师只有一个如何更好更细致地关注到幼儿的表现,让幼儿富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为教师利用,为同伴所学习?(2)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演栩栩如生,很好地表现了音乐形象,但教师在整堂课中一直处于高亢状态,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好不好?
小百科:狮子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第三篇:大班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
大班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
新城逸境幼儿园 李小云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和图谱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形象和内容。
2、探索用动作、表情、嗓音等表现音乐。
2、体验想象、创造和表现的快乐。活动准备:
1、图谱一套、狮王头饰一个
2、狮王进行曲
3、自编故事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音乐
1、出示森林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谁住在森林里?”(幼儿自由回答)
2、请小朋友听一首音乐,讲的就是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在这首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乐曲第二遍。
1、教师讲故事。
故事:在一个很黑很黑的大森林里,大树小树长的很密很密,风吹树摇,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狮王在山洞里理理鬃毛准备出巡。忽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乐队就吹起了喇叭打起了鼓欢迎狮王的到来。狮王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走出来,狮王得意的大声吼叫,对小动物们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不吃你们。”小动物们听了非常高兴,围着狮王跳起了舞,乐队为他们伴奏,他们跳的可开心了。
2、提问
(1)师:“狮王出来之前小动物们为它做了什么?”(出喇叭、打鼓)出示小图1(2)小动物是“嗒嗒嗒咚”有节奏的吹着喇叭打着鼓欢迎狮王的到来。谁来学一学。一起学一学。
(3)狮王出来后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呢?(出示图2)哪只狮子来学一学? 我们一起做狮王吼一吼。
3、再次欣赏音乐。
师:哪段音乐是狮王出来?哪段是狮王吼?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三、分段欣赏
(一)欣赏第一段
1、师:刚刚小朋友能用声音、动作来模仿,下面我们来听第一段,听听这一段讲了什么?
2、它们是怎样演奏的我们一起来看图谱说一说。(出示大图谱1)谁来说一说。
3、听音乐做动作。(2遍)
师:“现在你们就是小乐队,让我们听着音乐来欢迎狮王吧!(放音乐一,老师语言提示,狮王在山洞里理理鬃毛,准备出巡。)刚才有的乐手吹奏的不整齐,狮王想请你们重新吹奏欢迎它。”
(二)欣赏第二段
1、师:“听,狮王又在干什么了?”(走路、吼叫)
2、师:“狮王是怎样走路的呢?我们来学一学。”个别学。
3、师:“狮王吼了几次呢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说完出示大图2)播放音乐
4、师:“现在大家做狮王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走一走、吼一吼。”音乐
(三)欣赏最后一段
1、师:“你们这些小狮王们吼的真有节奏,听这段音乐又是讲了什么?”(说完出示大图3)
2、师:“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说一说吧”(音乐)
3、师:“现在我做狮王,你们做小动物来围着我高兴的跳舞。”(音乐)谁想做狮王?
四、完整欣赏乐曲《狮王进行曲》
师:“小动物们的舞姿真美啊,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听听这首乐曲。”(边指图边语言提示)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还没有名字呢,我们一起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狮王进行曲)
五、分角色表演
师:“你们想把这个故事分角色来表演吗?”
1、老师做狮王
2、交换角色
第四篇:大班音乐教案《颠倒歌》
大班音乐教学活动
一、活动名称及内容:音乐——《颠倒歌》
二、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感受滑稽,可笑的意蕴。2.激发幼儿与同伴积极配合,互相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颠倒滑稽的事情。2.音乐准备:《颠倒歌》,儿歌视频《颠倒歌》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互相问好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知道小鸟、小鱼生活在哪里吗?公鸡和母鸡谁会下蛋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歌曲内容 3.播放课件。
师:歌曲里唱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幼:小鸟,小鱼等。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再次播放课件。)师: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呢?
师: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歌曲里唱到的事情和我们知道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具体讲述。
小结:歌曲里唱的都是颠倒过来的事情,非常的有趣,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颠倒歌》。
4.教师教唱
师:这首歌曲非常有趣,今天请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歌曲,把这首有趣的歌曲唱出来。
⑴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引导小朋友边看图片边演唱,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
⑵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教师鼓励小朋友大胆地演唱。鼓励生生互动表演唱。
师:这首歌真有趣,把所有的事情都颠倒过来了,所以在唱的时候,要怎么样呀?我们脸上要带着笑容,声音不能太慢,要轻快活拨。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表演表演这首歌曲,看看谁表演得最可爱最滑稽。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播放儿歌,让幼儿跟唱(两道三遍)。2.幼儿一起清唱,活动在歌声结束后自然结束。
第五篇:大班音乐教案:十二生肖歌
大班音乐教案:十二生肖歌
设计意图:
歌曲《十二生肖歌》,旋律简洁欢快,节奏清晰明朗,间奏的出现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这首歌曲有个难点:歌词比较复杂,幼儿清晰理解和完整记忆歌词有难度,我们通过“点将翻图”的游戏来化解难点。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和记忆歌词内容,用游戏的方式学唱歌曲。
2.发展倾听、推理、猜测的能力。
活动准备:
十二生肖动物图片、《十二生肖歌》的视频,活动前让幼儿熟悉十二生肖的名称、排列等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玩“点将翻图”游戏,初步感知歌曲
1.翻图感知整首歌曲。
师:我们来玩一个“点将翻图”的游戏,看完视频老师让小朋友举手点名,点到名字的小朋友上前来排顺序。
2.引出课题。
师:一共有几种动物?你觉得这些动物之间有联系吗?今天我们学唱的歌就叫做《十二生肖歌》。
二、玩‘魔语翻图’游戏,分段理解记忆歌词。
1.学习歌曲第一段。
(1)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演唱歌曲第一段。
问题一:第一段歌曲里有四种动物,你觉得应该是哪四种动物? 问题二:歌曲里是怎么称呼这四种动物的?(听完教师演唱,请幼儿验证和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2)理解、记忆第一段歌词,并学唱第一段。
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教师第二次演唱。问题:这四种动物在歌曲里做了什么事情?这很重要哦,否则我们的游戏将会无法进行。
A.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演唱,教师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小老鼠隐藏起来。演唱结束,幼儿睁开眼睛,找找谁不见了。
教师:怎么才能让小老鼠重新回来呢?得用“魔语”呼唤它,“魔语”唱对了,它就回来,唱错了,它就回不来了。“魔语”就是刚才歌曲里关于小老鼠的那句歌词。
幼儿先讨论关于小老鼠的“魔语”,再用“魔语”来呼唤小老鼠。如果幼儿能够准确地唱出小老鼠的那句歌词,教师快速地把小老鼠图翻回来;如果幼儿不能唱出,教师可以再次演唱第一段,但是绝对不能直接告诉幼儿“魔语”。
B.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第一段,将另外三种动物也随机隐藏一种,并用“魔语”将藏起来的动物找回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用相同的游戏方法让幼儿理解和记忆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学唱歌曲,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一下子藏起两个或更多的动物。
三、完整学唱歌曲
1.将十二种动物部分动物藏起来.幼儿唱显示的生肖歌词,教师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2.教师唱显示的生肖歌词,幼儿唱藏起来的生肖歌词。
3.男女生分别演唱藏起来的生肖和显示的生肖歌词。
4.挑战将所有的生肖图隐藏,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揭秘和挑战的游戏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发展水平,这样的游戏也深受他们喜爱。在歌唱教学中合理使用揭秘和富有挑战的游戏,能使教学更加有效。随着游戏目标和游戏方式的层层推进,孩子们在接受游戏升级挑战的同时自然学会了演唱歌曲,整个活动顺利而流畅。
王晓静
2018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