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2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一篇: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龙塘镇银盏小学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执教班级:六(1)班 执教者:赖可群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的能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自主探索法、联系生活法。

五、学习方法 :转化法、比较法、合作交流法、反思法

六、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七、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应用。(板书: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你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

师:因为百分数的特质使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百分数的应用(补充板书:百分数的应用)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提问中回顾与反思。

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2、出示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百分数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请看: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3、师: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吗?

4、师:哪些问题是我们学过的?你能不能很快就列出算式,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在思考中提升:都是相同的量相比,为什么列出截然不同的两个算式呢?

6、小结:相比的两个两个量没变,但比的标准变了,列的算式就不同。

二)在解决“增加百分之几”问题中理解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

4、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

5、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和学生的线段草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得出两种不同的理解。

6、列式计算,数形结合,说出两个列式的含义

7、学生列式计算,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8、课件演示,小结两种解题思路。

三)在辨析中解决“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出示第四题)师:增加百分之几是不是也可以说少了百分之几?

2、抛出问题,激化矛盾。认为不用算的同学举手,为什么不用算?说说你的理由。认为用算的同学也来说说你的理由。

3、列式计算,学生动笔计算,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

4、小结。通过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对于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或者是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5、小结提升:刚才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地方?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相当广泛,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世界!

练习1:消费宝典 电饭煲降价,原价220元,现价160元,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引导学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几”再列式计算。)

练习2:建设新农村 选一选: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比去年增加66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1)(121-66)÷121(2)66÷121(3)66÷(121-66)(让学生说出选择的依据。)

练习3:奥运〃中国 中国近三届奥运金牌、奖牌榜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28届 32 17 14 63 29届 51 21 28 100 30届 38 27 23 88(1)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考考你的同桌吗?(2)29届奥运会金牌数比上一届增加了百分之几?(3)30届奥运会奖牌数比上一届减少了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因为变化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挑战的勇气,因此,适当去掌握和分析这些变化的情况是很有必要的。希望同学们能更多的使用在课堂上得到的知识来解答生活,下课!

(五)、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

(一)求一个数比另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用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

(50—45)÷ =5÷45 =5 =0.11 =0.1 =11% =10% 45 5

(50—45)÷÷50 5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四)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四)教学目标: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学生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有关储蓄的知识、计算器。教师准备:图片、人民币、存单等。目标一:储蓄知识知多少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调查有关储蓄的知识。通过调查,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都了解了哪些有关储蓄的知识?

学生可能会汇报的内容:储蓄的种类、计算利息、利率表、储蓄卡、国债和教育储蓄不收利息税、利息税等。

小结: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啊,听了大家的汇报,罗老师也增长了不少知识。那这么多关于储蓄的知识,你最想进一步了解、进一步学习的是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应板书:利息、利息税等。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主要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

目标二:明确利息、利息税、储蓄意义

这些问题,同学们是想让罗老师直接告诉你呢,还是想先在四人小组里充分交流、互相启发?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开始吧。我看到有的小组已经讨论好了,我们再等一等,可以全班交流了吗? 第一个问题,哪个小组来汇报?

利息是指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存的时间越长,得到的利息就越多。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板书)还有哪个小组也知道了这个计算公式? 本金指什么?年利率表示什么?年限呢?

(出示300元)你们看,罗老师积攒了300元钱,中午下班我就打算去银行存起来。你们能帮我算算一年之后的这个时候我得到的利息是多少吗?

为什么不能算?怎么是只差年利率呢?板书:定期一年

指出:看来计算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这三个条件一个也不能少。(出示最近的银行利率表)仔细观察,有你们需要的信息吗? 可以算了没有?快,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明确:相应的时间对应相应的利率,算式列对了。有的同学算得很快,有什么好办法来算,跟大家介绍一下。一年后银行阿姨就给我这么多利息,对吗?为什么? 第二个问题哪个小组来汇报? 说得真好,进一步明确利息税的算法。那我要交多少利息税,直接算算看。(板书)才交一元多,感觉?

(看图片)千万别小看这几元钱,我们国家有十几亿人,如果人人都积极纳税,积少成多,绢绢细流汇成大海,这些资金可以用来帮助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实现读书梦,也可以用来建设我们的城市,使祖国发展得更快更好。可见,储蓄有很多的好处,真是利国利民。(板书)那老师最后实际到手的利息有多少?(板书)如果这300元钱给你,你打算怎么存呢?

小结:同学们想得很周到,我们存钱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怎么样存,选择适合自己的存款方式。目标三:练一练

(一)(出示定期存单)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仔细观察,看谁能很快从中获取到重要的信息? 强调存入的时间是05年10月4日和定期时间为两年。什么时候到期了,你能帮罗老师算一算,我最后一共应得回多少钱吗?

算出来没有?谁最快?(指名上台投影展示同时说说算法)还有不同方法吗?

我想听听同学们给我点建议,这些利息可以拿来干什么? 小结:谢谢大家的建议,我觉得同学们提得都非常地好。目标四:练一练

(二)国庆期间,罗老师去逛了几个大商场,看中了一款电单车,价格2000元。

我想继续用这20000元做本金,我的朋友给我提供了两种储蓄方式,以下哪种方式3年后所得的利息能买到这辆电单车?(1)存定期3年,年利率为3.69%(2)用来买国债,定期3年,年利率为3.39% 先估计一下,会是哪种方式的利息能买到电单车? 指出:国债不用交利息税。

算好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上台投影展示。目标五:总结与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指出:求利息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我们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个实际问题。

回顾课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建议出一张数学小报。板书设计:

储蓄利国利民

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

300×2.52%×1=7.56(元)利息税=利息×20% 7.56×20%=1.512(元)实得利息:7.56-1.512=6.048(元)【教学反思】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新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百分数二教案(表格式)百分数:折扣

百分数:成数 百分数:税率

篇二: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二)教案

第二单元百 分 数

(二)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新 课 标第 一 网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本单元中的利息的计算比较繁琐了一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注意利率化为小数计算时的小数点位置。

2.本单元的折扣与成数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着重于写法上的区别,如一个是七五折,一个是七成五。

1、折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折扣(课本第8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至3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学生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种问题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2、成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成数(课本第9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教学目标:

2.补充:★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梵净山2013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13年增加一成五,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

★★★大坪完小2013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12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大坪完小2012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某鞋厂2011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12年年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一成六,2013年年产量又比2012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13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3000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前年减产近三成。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五、课堂作业

第13页第4、5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成数

二成 =(十分之二)=(20%)例2:

教学反思:

3、税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税率(课本第10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8、10题。)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新-课-标-第-一-网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旧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引入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三)自学提示

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思考。1.什么是纳税?纳税有什么意义? 2.税收分为几类?

3.什么叫应纳税额?什么叫税率?

(四)学生自主学习

二、展示交流

(一)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流

(二)学生汇报

(三)反馈总结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尝试解答(4)汇报交流。

30×5% = 30×0.05 = 1.5(万元)

(5)小结求缴纳营业税方法

三、达标练习

(一)课堂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补充

★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

★★楚天餐馆8月份在缴纳了5%的营业税后,收入为5.7万元。楚天餐馆8月份的税前收入是多少? ★★★小雨妈妈的月工资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小雨妈妈纳税后的月工资是多少元?

★★★★某中介公司为顾客出售房屋,会按房屋售价的2%收取中介

费。该中介公司为李奶奶出售了一套房屋,收取中介费3200元。按规

定卖房还要按房屋售价的1.5%缴纳契税。李奶奶出售这套房屋最终得

到多少钱?

(二)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8、10题。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板书设计:

百分数:税率

应纳税额=收入额×税率

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100% 30×5%=1.5(万元)

答: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1.5万元。

4、利率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利率(课本第11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9、11题。)

5、学会购物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购物(课本第12页例5,“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至15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情景谈话导入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二)引入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三)自学提示

阅读教材第12页例5,思考并尝试解答。

1.a商场打五折是什么意思?b商场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2.尝试解答?

篇三: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教案背景

(一)百分数是在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同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时,要加强知识间地联系,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类推,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税率、银行存款利率利息、商品买卖中的折扣等实际问题。本单元学习就是教给学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三)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本单元主要学习百分数的知识应用。教学课题

百分数的应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教材分析

(一)学习解答这类问题时,可以借鉴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是把哪两个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从而找到解答这类问题的方法。

(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要弄清楚谁比谁多(少)百分之几,确定谁为单位“1”的量,最后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为除数,解题方法(1)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①(甲—乙)÷乙②甲÷乙—1⑵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①(甲—乙)÷甲②1—乙÷甲

教学方法

小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

题。

2、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探究百分数问题和分数问题的联系,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中体会类比的思

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难点:找准单位“1”的量。

(三)课前提问:

甲数是2,乙数是5,则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学生分析并计算回答)

教师分析:求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那么甲数是分子,乙数是分母。

(四)课内探究:

1、自主学习:

例1、2004年民航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

提示:求2004年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求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把2003年的客运量看作单位“1”。提示学生先求出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再求百分之几。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并汇报交流各自的想法。

2、点拨:

(1)先计算2004年比2003年同期增长的数量。

单位“1” 画图说明:2003年:2004年2003 年比增加的 0、47万人 2004年: 0、49万人

教师要求:用图例说明问题很形象,同学们应该学会这种方法。

注意,在画线段图时要找准单位1的量。

3、例题解法(1)、先2004年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多少万人,再算增长的数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要求学生自主列式,再展示正确答案。

(0.49—0.47)÷0.47 =0.02÷0.47 ≈0.043 =4.3﹪

解法(2)、把2003年的客运量看作单位“1”,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1”,就是2004年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的百分数。0.49÷0.47—1 ≈1.043—1 =0.043 =4.3﹪

3、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实际上就是求两个数的差量是另一个数(即单位“1”的量)的百分之几。

解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的量。

4、知识树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1)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2002年的111.5%,2003年比2002年增长()%

(2)2003年我国完成的造林面积比2002年增加17.3%, 2003年完成的造林面积是2002年的()%

(3)2003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是2002年的97.1%,2003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比2002年下降()%

2、练一练:

一种录音机,每台售价从300元降到18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要求学生先自主练习再板演。

(六)课堂小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有那两个解题方法?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在班内交流。

(八)课后作业:

课本自主练习1、2、3、教学反思

1、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这一主题思想。在 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疑难问题要及时精讲点拨,讲明白算理与算法。

2、通过学生练习,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知识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把握课堂。

3、及时总结课堂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

第一单元:山东假日游

百分数二

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

教材简析: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济南市10月2日客运情况的统计表。统计表提供了2003年和2004年的10月2日济南市民航、铁路、公路运输游客量的比较

情况。通过解决“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和“10月3日去济南近郊旅游的人数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等问题,引入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

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

(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指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人数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我们可以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比2003同期多多少万人,再算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列式:(0.49-0.47)÷0.47 =0.02÷0.47 ≈0.043 =4.3% 答: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4.3%。

(3)谈话:我们在计算时,如果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4)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应用一》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

(一)》教案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准备

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2.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25%=1/432人

围棋班比围棋班25%

航模班

二、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

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

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方法一:7-5.6=1.4(吨)

1.4÷5.6

=0.25

=25%

方法二:7÷5.6

=1.25

=125%

125%-100%=25%

三、试一试

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2、“几成”是什么意思?※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61-2.25)÷2.25=0.36÷2.25

=0.16

=16%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

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南留小学何尔平

第五篇:六年级《百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第十一册P77~78)。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交流、整理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解释百分数的实际意义,体会百分数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信息收集、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促进个性化的数学理解和表达。

4、学会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个人的学习成果,初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意义。

1、谈话引入:下个月就要举行达标运动会了,同学们都在加紧锻炼、争取达标。体育老师对班上三个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测试,采集了如下信息:

组别 全组人数 达标人数

第一小组 10 9

第二小组 25 2

3第三小组 20 19

哪个组的达标情况更好呢?

单从全组人数或从达标人数上能不能判断哪个组的达标情况更好?引导学生思考达标人数与全组人数的关系,发现计算“达标人数占全组人数的百分之几”最合理。(将表格最后一栏补充完整)

2、教师指出,像90/100、92/100、95/100这样的数就是百分数。

让学生再说一说这几个百分数的含义,并小结:这几个百分数都是(达标人数)与(全组人数)相比较的结果,表示(达标人数)是(全组人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是表示几个数之间的关系,怎样的关系?揭示百分数的意义并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3、教学百分数的读写。

上面几个数还有一种表示方法,你知道吗?“%”叫百分号,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会读这几个百分数吗?板书:90% 读作:百分之九十

[设计意图]“达标运动会”是学生熟悉的情境,“怎样判断哪个组的达标情况更好”也容易激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发现单从全组人数或达标人数上不能判断哪个组的达标情况更好,进而萌发寻求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思路。通过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发现计算达标人数是全组人数的几分之几不容易看出结果,算出百分之几才便于比较。这样,不仅揭示了百分数的实质,而且使学生强烈感受到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对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二、交流信息,加深理解。

1、读一读下面含有百分数的信息。

(1)青岛啤酒厂七月份的啤酒产量是六月份的140%。

(2)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7.1%。

(3)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

(4)据了解,西欧某国家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为90%,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5)学生的近视率应引起高度重视。据统计,某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小学生18%,初中生49%,高中生64.2%。(附条形统计图)

师:有些信息很容易看出是哪两个数进行比较,但有些信息中两数关系就不太明显了。你能具体解释一下(3)、(4)、(5)中百分数的含义吗?

2、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写百分数。老师喊“停”后,以10个为标准,你完成了任务的百分之几?(两人板演)

下载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百分数的应用——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的例6,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的6~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等过程,让学生 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搜......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一)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百分数的应用——利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的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的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等过程,让学生 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

    数学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

    数学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 数学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的设计,是在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生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一改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 www.5y kj.co m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百分数在生活方面的具体应用。我在教学前,让学生收集与储蓄有关的信息,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完善对本金、利率、利......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