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于永红

时间:2019-05-12 17:2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于永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于永红》。

第一篇:“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于永红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健康街小学

于永红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5、76页 信息窗1 教材分析:

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厘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教材以有趣的故事——阿福的新衣为素材,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在故事情景中让学生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教材在安排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连环画“阿福的新衣”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激发兴趣,为认识“厘米”提供背景。第二部分:“你说我讲”包括1个红点问题和1个绿点问题。红点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绿点问题 “徒弟的一拃有多长?”引导学生探究测量的方法。第三部分:“自主练习”。第1、3题,目的是让学生应用正确的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巩固从不同的起点量得的物体长度的读法,加深对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计,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4、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一厘米长的小棒、尺子、橡皮、铅笔

教学设计

一. 课前交流

师:“孩子们,你们每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双手,现在,请伸出你的右手,你能叫出这5个手指的名字吗?” 生:“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师:“说的真好,现在,请你像老师这样把手张开,观察一下,哪两个指尖之间的距离最大?” 生:“中指”

师:“我们通常把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长叫一拃。来,伸出你的一拃让老师看看,并在小组内给同学比一比谁的一拃大。” 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大家想听吗?”(课件演示)

师:“故事听完了,谁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小组之内先说一下” 生:“师傅手大,徒弟手小”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分析得也很有道理,怎样才能使师傅和徒弟量的衣服一样大呢?” 生:“师傅裁,徒弟量,用尺子量”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小徒弟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非常感激你们的。”

【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flash故事引入,并配以生动、美丽的图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能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厘米的认识

1、认识尺子

师:“由于师傅和徒弟的扎不一样大,结果闹出了大笑话,刚才这位 同学说可以用尺子量,这个主意非常好,为了让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相同,于是就制造了统一的测量工具—尺子。日常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尺子?”

生:“直尺、钢尺、圆尺„„”

师:“关于尺子你都知道什么?(生说)拿出你手中的直尺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将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数字、竖线、字母cm„„”

师:“同学们都长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老师这里也有一把直尺,我们来研究一下”

师:“在直尺上长短不一的线,在数学上我们叫它刻度线”

“cm在数学上表示厘米”

师:“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个新的单位-------厘米(板书)”

师:“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就用厘米做单位”

2、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

师:“你能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你认为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厘米 呢?小组内同学互相指一指”

生:从2到3 是一厘米;从9到10是一厘米;从12到13是一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一厘米长的小棒,像老师一样,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的夹住一厘米长的小棒,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拿走小棒,那么,现在你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空隙的长度大约就是一厘米的。请你再试一遍”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厘米大约有多长?”

师:“同学们知道一厘米是多长了,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个作用,晚上回家找两个长度大约是一厘米长的物品,明天带到学校给老师看看”

【如何将1厘米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去体验,去获得,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了1厘米的空间观念,更好地促进对1厘米的理解。】 师:“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习题)(课件演示一厘米和几厘米,让学生判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橡皮,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橡皮的一端,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给小组内的同学看一看” 师:“谁想说一说你的橡皮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 生:“13厘米、7厘米……”

师:“用刚才这种方法测量一下你的铅笔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线段,线段是可以测量的”(课件出示线段图,让学生说出各线段的长度)

四、实践应用,拓展思维。

1、课本第3题,谁是冠军?课件出示

2、我会量,课本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指导

3、自主探究,估一估

4、实践活动,估一估测一测,小组内共同完成每个小组的认为,小组长填好表格,集体汇报 分组进行,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回顾

师:“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内容啊?” 生:“认识了厘米„„”

师:“今天晚上回家,用你今天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量一量你喜欢的东西。”

师:“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如果老师要用我们的米尺测量操场的长度麻不麻烦啊?该怎么办呢?下节课我们就研究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怎么办。”(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六、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为此,我在课的开始就以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的进行做好铺垫,故事中徒弟抛出:“这是怎么回事?”的问题,引起了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师傅与徒弟的一拃不一样,同样是3拃,师傅的大徒弟的小,而在下一个环节中,我和学生比一拃的长短,学生很直观的知道师父的一拃大徒弟的一拃小。而怎样能避免这个问题呢?学生的动脑思考,积极发言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激发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自然地进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课堂上,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我们在课堂上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并能独具慧眼,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使错误巧妙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常要经历一个从朦胧到明晰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交流和反思来完成。

第二篇: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者:李国燕

教材分析:《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我所执教的是第一信息窗的内容。第一信息窗是“阿福做上衣”的情景,通过“这是怎么回事”的问题引出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认识,同时学习线段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什么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他们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故事情境,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3、会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课件、直尺、米尺

教学思路:

厘米的认识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阶段,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讲比较陌生,也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建立起1厘米的空间概念。应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以生动、活泼的姿态呈现给学生。本节课,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确立教为学服务的观念,老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学情分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预设以下思路:通过故事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设计数学活动,放手让学生去体会感悟—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一边看一边思考,比一比,谁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课件展示故事过程)

1(生动有趣的动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在好奇中学会深入思考:问题的原因在哪里)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师:阿福的新衣做的怎么样?(太小了)这是怎么回事?大家想一想,(当看到有同学举手时)。

师: 谁想说给大家听? 预设:(1)他俩的拃不一样长.(师):有道理,请坐.。

(2)师傅手大,徒弟手小(师):来,老师当师傅,谁来当徒弟,咱们比比看谁的一拃长?确实是师傅的一拃长。(师傅徒弟比一比。)

小结:一拃就差这么多,三拃差的更多,所以阿福的新衣做小了。师:怎样才能给阿福做一件合适的新衣呢? 生:(1)师傅量师傅做。师:想法不错,请坐。(2)徒弟量徒弟做。想法也很好,请坐。

预设:生:(3)用尺子量一量。

师:“为什么要用尺子?”。测量时,都用统一的测量工具,这样,测量的结果就相同了。现在我们一般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本环节设计欲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产生思维认知冲突,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直尺

师: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尺子呢? 生:直尺 生:米尺

师:尺子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最常见的直尺。出示直尺:

师:拿出自己的尺子。(动作表示让他们拿出尺子)

师:仔细看一看,尺子上都有什么?把你看到的告诉自己的同桌。比一比谁找到的最多。

观察汇报:(在尺子上,你看到了什么?)

师:为了看的更清楚,老师这里有一把放大的尺子。(课件出示尺子)

生经过观察可能会说:生:(1)画:师:这些漂亮的画是用来装饰小直 尺的。

(2)图形:

师:以后画图时你会用得到。

(3)数字:

师:哦是有一些数字。

(4)小竖线:

师: 这些竖线都一样长吗?(有的长有的短)这

些长短不一的竖线叫刻度线。(大家读一读),每一条长刻度线下面都有什么?对应着一个数字(一个数字)。这条长刻度线是0刻度线,我们测量的时候,一般在0刻度线开始(指一指),这条是 1刻度线,这条是2刻度线。(教师指一指)

(5)数:

师:尺子上这些数称为刻度(学生读一读)0在这里表示什么?(板书:0起点)

(6)cm:

学生 找到:

学生没找到:看老师的直尺上有两个字母。cm表示厘米,(板书:厘米),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板书:厘米的认识),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本环节引导学生在观察尺子的过程中,认识刻度0,认识厘米的刻度线,为下面的测量做好准备.)

3、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认识1厘米。

师:大家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尺子上从几到几的长度是1厘米? 预设:(1)生:从0到1是1厘米。师:(操作课件)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自己试着说一说:“ 0到1这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像老师这样用手在自己的尺子上边指边说(体态和语言)。对照尺子用食指和拇指比出1厘米的长度,举起来。

(2)从5到6的长度是1厘米。

师:你懂得真多,从刻度线5到刻度线6 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自己试着说一说:“ 0到1这一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像老师这样用手在自己的尺子上指一指0刻度线、1刻度线,边指边说(加体态和语言)。对照尺子用拇 指和食指比出1厘米的长度,举起来。

4、体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①从小棒中找1厘米

师:为了让大家比的准确,老师为你准备了1厘米的小棒,你能找到吗?(学生活动)

②用自己的方法表示1厘米

师:把小棒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轻轻的抽去小棒,手坚持住不要动,这一段的距离就是1厘米(教师示范)。“这么长就是1厘米。”(和老师一起说)。

(教师用小棒比一比小朋友比得是否准确)

师:用小棒调整一下自己的1厘米,1厘米怎么样? 生:太短了。

③在脑子里想1厘米

师:静静的看着1厘米,把1厘米记在心里。把小棒放到纸杯里,请小朋友放下手轻轻的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睁开眼睛,直接比出1厘米,看谁比的1厘米最准确?(教师用小棒比一比学生的1厘米是否准确。)

师:大家真了不起,不借助小棒都比出了1厘米的长度。为自己鼓鼓掌吧!

5、找直尺上其它的1厘米:

师:(老师指放大的直尺,并加手势)小眼睛看屏幕,0到1这1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尺子上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来,找找看。(学生找自己的直尺)

师:谁想说?(第1个学生注意说话的完整)生: 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师演示指法)(第2个学生说)大家都来边指边找。

师:2到3的长度是1厘米,2到几还是1厘米?不能说3? 生:从2到1也是1厘米。

师:(多生说、找后)是不是这样!哎,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生:直尺上有很多1厘米;

直尺上每1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师:相邻两条长刻度线形成1大格,直尺上每1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也就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老师板书此话并齐读)

6、找生活中的1厘米 师:其实在老师的手上也能找到1厘米。(师举小手指)老师小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想一想,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也是1厘米?(注意让孩子把话说完整:()大约几厘米。)

(订书钉的宽度、橡皮的厚度、纽扣的宽度、水彩笔的宽度、正方体的长度„„)

生1:田字格的一条边的长大约是1厘米。

生2:我的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你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请小朋友们都用1厘米长的小棒比一比,看一看你哪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3:我的一根头发大约长1厘米。生4:写字的时候,一用劲,把铅笔崴断了,那一段铅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课下再认真找一找。

7、认识几厘米

(1)借助小棒认识

师: 我们认识了1厘米,那 2根1厘米的小棒连起来,是几厘米?(2厘米)。(课件展示)

师:为什么是2厘米?

生:2个1厘米加起来就是2厘米。

师:对,你真聪明,2个1厘米就是2厘米。师:再加上1根小棒,是几厘米? 生:3厘米。3个1厘米就是3厘米。师:再连上1根1厘米的小棒呢?(4厘米)

小结: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5个1厘米就是5厘米。(2)师:在尺子上从几到几的长度是5厘米呢?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生: 2 到7的长度是5厘米(注意让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把话说规范)师:为什么是5厘米? 生:5个1厘米就是5厘米。

师:1大格是1厘米,5大格就是5厘米。

咱们比一比,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几厘米?(语速加快)学生自主找,汇报想法。师:除了这样数一数,我们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就是用大刻度数减小刻度数就是厘米数。

师:咱们试一试,从从2到6,从10到7,0到9,从0到12。看来,从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在尺子上找、手摸、感受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等,让学生经历从感知、熟悉到应用,从抽象到具体的学习过程,加深对厘米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

1、(1)我是小裁判

师:咱们认识了厘米,小动物运动会请你们去当小裁判呢!蟋蟀和蝈蝈跳远比赛,选择你们喜欢的小动物,给他加加油,好不好?(出示幻灯片)

师:蟋蟀和蝈蝈各跳了多少厘米? 谁来说一说?

生:从刻度0到刻度11是11厘米。

从刻度7到刻度16是9厘米。蟋蟀是第一名。

师:看来我们测量时,我们不能只看后面的刻度数,还要看一看是否是从0刻度开始。

师:读这两个数时,你感觉哪一个数好认?(蟋蟀)所以测量时,一般把物体对准0刻度线。

(2)测量小棒

师:拿出这根小棒,心里想着1厘米有多长,你感觉这根小棒有多长?如何测量呢?谁来说一说?大家认真倾听!

生:

(生说说,教师总结:把小棒放平,左边要与0刻度线对齐,用手指一指尺子上的0刻度线,小棒一端对准刻度几,小棒就是几厘米。课件出示)

在纸杯里拿出长小棒,赶快测量!汇报交流:

师:咱们看一看。(平台展示,评价学生)(注意指导学生)

师:咱们大家都很棒,学会了测量,下面测量的三种方法,看谁是正确的。(出示幻灯片:测量方法是否正确?说一说为什么?)

(2)测量一拃

师:咱们学会了测量,想不想知道故事中师傅的一拃几厘米?(出示幻灯片)

师介绍:手尽量伸开,从大拇指的指尖到中指的指尖之间的长度就是1拃。师傅的一拃有多长??

生:师傅的一拃有17厘米,因为从0到17一共有17个1厘米。

师:师傅的一拃一端对准0刻度线,另一端指着17,之间有17个1厘米,所以师傅一拃长17厘米。师:徒弟的一拃你感觉是几厘米?(课件出示)

生1:徒弟的一拃有13厘米,因为徒弟的一拃比师傅的短一些。

生2:徒弟的一拃有13厘米,因为师傅的一拃有17厘米,徒弟的一拃比他的一半还多一点,所以我估计是17厘米。

师:20厘米? 生:不行。

师:咱们一起看一看。(13厘米)

哦,师傅的一拃长17厘米,徒弟的一拃长13厘米,师傅和徒弟的手差这么多,难怪阿福的新衣做小了。

(2)测量自己一拃的长度。

师:那你会测量自己的一拃?赶快测量!()测量汇报(注意渗透大约几厘米。)

师:除了用尺子直接测量一拃,还可以怎样测量出一拃的长度?大家想一想?(学生如果说不出来,教师补充)

师:大家看这样行不行?可以用绳子比出一拃的长度,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度就是一拃的长度。

师:把手按在本子上,在拇指指尖和中指指尖各做一个标记,把两个标记连起来,形成了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一拃的长度,课下我们可以试一试。那你会测量线段吗?

2、测量线段

大家测量下面线段的长度。师:谁来说一说测量的结果? 汇报交流,注意指导测量方法。

3、可以测量一下你周围的东西 我测量的是(),长度是()厘米。

师:大家学会了测量,真了不起,那下课大家用尺子量一量从家到学校是几厘米?生:啊。师:遇到什么困难?老师为难大家了,看来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板书:较短)我们以后还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本环节让学生学会使用尺子,感知到物体测量时,通常一端对准刻度0,另一端指到几就是几厘米。继续渗透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呼应开头。)

四、总结:

师:今天大家的表现都非常棒,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呢?

师生共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还学会了用厘米作单位去测量。

课后量一量喜欢的物体的长度。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 厘米的认识

厘米(cm)长度单位(较短)

0起点(对准)

韩素静建议整理:

1、课前可以用在黑板上画一画的方式让孩子熟悉“一拃”;

2、当学生回答用尺子测量时,应追问:“为什么要用尺子呢?”,让孩子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3、把1厘米的小棒连起来加深孩子理解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用课件)

4、先找生活中的1厘米物体?再找几厘米?

5、找几厘米时,语速快一点,评价及时,引发孩子的兴趣。

6、引入测量一拃的办法时,给孩子准备绳子。

7、找几厘米时注意缩短时间。

8、找几厘米时,可以用课件把孩子找到的厘米数展示出来。

9、动物运动会时,汇报时让孩子清楚看几厘米不能只看后面的数字。

10、知道师傅一拃和徒弟一拃时,呼应开头:“啊,原来师傅和徒弟的手差这么多,难怪阿福的新衣做小了。”

11、一大格和一厘米的联系,测量时怎样让孩子知道和0刻度线对齐。

第三篇:《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帮阿福找原因,体会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能用手比划出1厘米长。3.认识刻度尺,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借助尺子画线段。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4.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表象,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依据是课标对低段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板块的具体目标以及本课在长度单位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在:认识1厘米和量一拃的长度。【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表象。依据是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在:找1厘米长的物体。【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小纸条、练习纸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动画——《阿福的新衣》。

师:谁来告诉大家故事里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汇报(师生同做“一拃”的长度,并比较是否一样长。)

师:由于师傅和徒弟的拃不一样长,结果闹出了笑话。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使师傅和徒弟量的衣服一样大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给阿福做一件合适的衣服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同位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师小结: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必须有统一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板书:厘米的认识)【设计意图:以有趣的动画故事——“阿福的新衣”为素材引入,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在故事情境中让学生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你说我讲,学习新知

活动一:认识尺子

师:同学们的尺子大小不同、长短不同、颜色也各种各样。那么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同桌两人把尺子放一块,仔细观察,找出尺子上的共同点。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说一说。

学生可能交流:尺子上有数字、小竖线、字母cm等。教师梳理总结。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再梳理、总结,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学生掌握了直尺的基本构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1厘米 1.学生交流对厘米的了解

师:同学们,关于厘米你了解多少? 学生交流。

师小结:厘米是个新朋友,大家对厘米比较陌生,那么我们就从1 厘米开始来认识它。

2.在尺子上认识1厘米

教师借助课件适时介绍从刻度0到刻度1就是1厘米,1到2也是1厘米,接着引导学生继续在尺子上找1厘米。

师提问:刚才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现在请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用你的拇指和食指比划、比划。

学生想象、比划。

师:在尺子上找到了这么多1厘米,你感觉1厘米的的长度怎样? 学生可能交流:1厘米很短,很小。

师小结:是啊,正是因为1厘米的长度很短,所以人们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3.想一想,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和高度是1厘米,丰富表象

学生交流。师小结: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

【设计意图:1 厘米表象的建立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需要借助尺子直观上感受使孩子对1厘米长度初步建立表象,通过各项活动使孩子在观察、想象、比划、寻找等过程中深刻丰富了表象。】

活动三:认识几厘米

师:认识了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到3厘米吗?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用课件演示3厘米的长度。师:你还想认识几厘米?

生可能交流:2厘米、3厘米、4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随后交流,得出结论:几厘米就是几大格。活动四:用厘米作单位测量

1.尝试测量小纸条的长度,探讨测量的一般方法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厘米,该怎样用厘米做单位测量呢?请同学们试着测出小纸条的长度?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自己的做法。

师:刚才这位同学从0开始量的,另一位同学不是从0开始量的,哪种测量方法好呢?

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得出一般的测量方法:

(1)要把测量的物体放平;

(2)将物体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

(3)物体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物体的长就是几厘米。

2.测量线段的长度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测量物体长度的一般方法,那我们就来量一量这3条线段的长度。

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3.辨一辨,谁的量法对? 课件出示,学生判断。4.探讨怎样用断尺量 学生交流。

教师点击课件演示。【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测量物体长度前先想策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同桌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取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培养了能力。】

活动五:测量1拃的长度 1.估计和测量自己一拃的长度

师:如果我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大约长度,可是又没带尺子,这个时候怎么办呀?可以请我们的小手来帮忙,现估一估自己的1拃有多长,再量一量一拃的长度。

学生交流自己估计和测量的结果。教师课件演示怎样测量一拃的长度。

师小结:同学们都量出了自己1拃的长度,如果你去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你的1拃有12厘米,它有两拃长,是多少厘米呢?如果1拃是14厘米,两拃是多少厘米?

2.估计老师的一拃长度

师:估一估老师的一拃有多长呢?

学生交流。

师:量一量:一端对着0,另一端正好对着19,老师的一拃有多长?

3.同学们回到家以后还可以量一量爸爸、妈妈一拃的长度,如果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还可以量一量自己的手宽、手长。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回家量爸、妈一拃的长度把知识延伸到了课堂意外。】

三、自主练习,学以致用

1.量一量。

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交流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2.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完成后,课件演示。3.课堂小测

课件出示小测题,学生完成。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练习,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小测,是为了检测目标达成度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四、回顾反思,交流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交流,教师点击课件利用丰收园做好评价。

【设计意图:交流分享收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以及思维、方法进行梳理,做到融会贯通。及时评价,则能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的快乐。】

第四篇:《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案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5-7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知道厘米在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并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的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正确地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学具准备:学生:直尺(每生一把);边长1厘米的正方体2块;长4厘米、5厘米的纸条各一张

老师: 课件、米尺、课前交流:孩子们,你们每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现在,请伸出你的右手,你能叫出这5个手指的名字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说得真好!看,像老师这样把手张开,哪两个手指尖之间的距离最大?(学生回答:拇指和中指)哦,我们通常把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长叫一拃(在实物投影上伸开手,讲一拃)。(投影出示一拃图片同时板书:一拃)来,伸出你的一拃让老师看看并指指,同桌比一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你们见过做衣服的吗?要做衣服,先要量尺寸,尺寸量的准,衣服才

能合身。(出示阿福的图片)看这位先生叫阿福,他在一家衣服店里做衣服时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1、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完整故事内容。到底是为什么呢?谁能帮帮这位小徒弟呢?

生:因为师傅手大,徒弟手小;师傅一柞长,小徒弟一柞短。

(师):来,老师当师傅,你来当徒弟,咱们比比看.确实是师傅的手大.师:那么怎样做才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生:(1)师傅量师傅做。师:想法不错,请坐。

(2)徒弟量徒弟做。

想法也很好,请坐。生:(3)用尺子量一量。师:哎,这个主意不错。对,为了测量的准确和交流的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课件出示卷尺、软尺图片,拿米尺,告诉学生老师使用的是米尺,同学们用的是直尺。课件出示三把直尺的图片

2、认识直尺:

别看同学们的尺子花样很多,但它们 和老师的三把尺子上都有共同的地方是什么?

生:有数字,有小竖线,有两个字母(或厘米两个字)等等。

关于它们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认识1厘米,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

师: 读一读尺子上的数。是用来表示刻度是几的。看尺子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出示直尺图片)尺子上0所对的这条长线叫0刻度线,表示起点。(板书:0起点)

下一条长线在数字几上?这条就是1的刻度线。这儿呢?数与刻度线是对应的。(板书:刻度线)看这些长刻度线,每相邻两条长刻度线间是1大格。Cm表示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教师在米尺上画出1厘米。让学生说有什么感觉(很短)所以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问:CM表示什么?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你还能找到1厘米吗?虽然同学们找到的1厘米所在的位置不同,但它们都是1大格,也就是1厘米。

看准尺子上的1厘米,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比出1厘米。拿出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到指间再拿出来,指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同桌互相看对方比的1厘米。

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你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到1厘米吗? 生活中能找到吗?

刚才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了它是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单位。

三、认识几厘米 :

1、师:1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那从0刻度线到2刻度线的长度呢?为什么?比划一下!还能找到2厘米吗? 你还能找到多长?

师:说了这么多,为什么它们的长度都是几厘米呢?

2、练习题:蟋蟀和蝈蝈题:

师:小朋友,你见过蟋蟀和蝈蝈比赛跳远吗?打开书77页 师:它们俩个谁跳得远?同桌讨论 学生汇报:来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从0到11是11厘米长;蟋蟀跳了11个大格;

蝈蝈跳了9大格,是9厘米。可以用16-7=9厘米.列式计算方便准确.师:在读这两个长度时,你觉得哪一个好认一些?为什么? 教师小结: 物体一端对准0刻度线,这样比较方便准确。

四、估计、测量物体的长:

1、估计、测量红色纸条的长度:

师:拿起这根红色纸条,约长多少厘米?比比谁的眼力好。

生:3、4厘米……

师:到底多长呢?怎么办? 生:用尺子量一量

师:来动手测量一下。(老师巡视观察)谁来说一说?

师:你是怎样测量的?生到讲台展示.生:一端对着0,纸条紧贴尺子,看另一端到刻度4,就是4厘米长。问:谁估计是4厘米,你们的观察力真棒。还有怎么量的?最快的方法 是从几开始?

2、小组活动估计、测量蓝纸条长

师:估计有多长?眼力越来越准了。怎么量的?

3、研究徒弟的一拃:

师:故事中因为师傅和徒弟的柞长不同,所以发生了前面的故事。我们学习了 厘米,你有什么想法?

生:如果当时有尺子量一量就好了。

量我们的一柞有多长?

谁想说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一柞的长度会越来越长。

6、首尾呼应故事:

师:老师的一柞是19厘米。看来,老师的一拃比你的一拃长,故事中师傅的一拃比徒弟的一拃长,怪不得小徒弟做出来的衣服是又瘦又短。

五、总结评价:

师:有什么收获?

师:对,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板书厘米的认识)老师布置一个实践作业,书上的题目,先估后量。

第五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4、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教学流程

一、认识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老师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认真听:从前有家裁缝店里面有一个老师傅一个小徒弟。有一个叫阿福的想做一件衣服,来到这家裁缝店,老师傅便给他量了起来,只见老师傅伸直手,一边量一边说:“一拃两拃三拃,徒弟记着身长三拃”徒弟记下来了身长3拃。就这样,老师傅量着小徒弟记着,一会便给阿福量完了。刚巧师傅有事,小徒弟就开始按照刚才记得给阿福 做衣服。过了几天阿福来裁缝店来取衣服,阿福一穿衣服,太小了,一脸的不高兴。师傅量的刚好是三拃,小徒弟明明就做了三拃,衣服怎么就小了呢?

生:交流(一部分的学生能够说出: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听明白了,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测量标准不统一,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虽然都是三拃但老师傅的三拃长,小徒弟的三拃短,所以衣服就做小了,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我们在测量物体时一般是用尺子。

二、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1、观察认识尺子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尺子,仔细观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把观察的结果和同桌说说。

师:谁想把你的观察结果和大家说说?

生1:数字。师:这些数字都是从几开始的?(0)这里的0和我们以前学的0表示的不一样,在这里他不是表示没有的意思,而是尺子的(起点)生2:线。生3:字母CM 教师:(1)这些都是刻度,这时刻度线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我们在测量物体时,一般把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进行测量。但是,你仔细看看,0是在尺子的最顶端吗?所以在测量物体的长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物体的一端对准的是0刻度线而不是尺子的最顶端。cm是长度单位厘米的英文缩写。厘米是人们在测量较短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学习厘米的认识。(板书:厘米的认识)

2、认识1厘米。

师:我们知道了CM表示厘米,那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出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1厘米。(学生在自己尺子上找)生1:0-1 生2:1-2

师:这些都是我们在尺子找到的1厘米,4建立空间观念:

教师:拿起桌子上的小棒,它的长度是一厘米,量一量是不是1厘米?现在把它撑在拇指与食指的中间。,同桌都看看,都放好了吗,好,认真看不要动,看看1厘米到底多长。这时我们手指空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现在把小棒取出,这只手不要动,再看,记在脑子里 1厘米到底多长。这边的同桌拿起小棒给同桌量一量,看看同桌的手比的对不对。现在这边的同学再拿小棒比一下1厘米,撑好了,记住了,拿掉小棒,不要动。现在换一下,你们给他们量。我们到尺子上再来比一下,看看我们记没有记住,1厘米,现在再伸出手来表示1厘米,你们觉得1厘米怎么样?(很短)别看1厘米很短,可是生活中的很多物体的长度大约都是1厘米。

请同学们找一找,你周围或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并说给你同桌听一听。交流全班交流

我们再来看这把尺子,你能在上面找到2厘米吗? 3厘米呢? 4厘米,有不一样的吗? 练习题蟋蟀蝗虫跳远教科书81页(2)

三、测量

师:刚才的故事里老师傅是用拃量衣服的,一拃是把手伸直,拇指与中指使劲岔开之间的距离,现在老师就是老师傅,我想用尺子量一下我的一拃有多长,我在这拇指边点一个点做一个记号,再到中指这点一个点,他俩中间划条直线,这就是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师傅一拃的长度,谁想来量一下师傅的拃有多长? 生量 师:能说一下你是怎么量的吗

师:我们在量的时候,要把刻度线对准线段的端点尺子放平看看另一点指向几就是几厘米。

师:谁来当小徒弟也来量一量你的拃? 老师帮忙画出线段。学生进行测量。

师:测量完我们要写上多少cm.师:想不想像黑板这样量一量你的拃?取出你桌面上的纸,同桌俩合作先画出线段再量一量。

四、练习

1、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师:想不想做个游戏?拿出你桌面上的信封,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别急,闭上眼,摸一摸,有什么啊?(小棒)请同学们摸出一根长1厘米的小棒(纠正、汇报)。确定吗?请同学们摸出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你是怎么知道,拿出最后一根小棒,不用尺子 你能知道他是几厘米?

2、测量学习用品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测量的本领了,想不想用尺子来测量我们喜欢的学习用品的长度?马上取出第二张题卡。扫视同位俩选出你们想测量的物品,先相互估一估?然后用尺子测量出准确的结果按要求填到题卡中。

这节课,小朋友们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拃 统一单位 厘米 CM

下载“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于永红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于永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阿福的新衣 教学设计

    《阿福的新衣》 ——厘米的认识阳谷县第一小学 杨晓萍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第七单元第75—77页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

    孙庄小学 阿福的新衣.教案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9——8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故事情境,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

    阿福的新衣教学设计及反思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

    认识厘米

    课题:认识厘米 课前谈话, 整理学具 师:为了表扬大家老师在课前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了(出示动画)老师讲故事:有一天,科里亚从家门口起走了1步——10步,挖了......

    认识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案例及反思 南宁市华衡小学:甘慧娟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3页及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

    最新:一年级下数学教案阿福的新衣米的认识_青岛版-文档资料

    阿福的新衣—米的认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技能目标: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估......

    《认识厘米》教案

    教学内容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认识厘米)课型新授课已有知识能简单的测量物体。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在观察和测量活......

    《认识厘米》教案

    数学 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 第2课时 教案 《认识厘米》教案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