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塘月色试讲教案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案设计: 陈亿兰
一、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炼字、修辞、对比阅读)
三、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二、四、教学程序:
三、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下面就由老师带领大家去领略朱自清笔下独具匠心的,别有一番风味的《荷塘月色》。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 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时的诗坛。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4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课文背景: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课文分析: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请同学来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写“夜赏缘起”(情)——“心里颇不宁静 ” 第二部分(第2—6段)写“漫步荷塘”(景)——“另有一番样子”
月色下的荷塘----------→水墨荷叶图
荷塘月色图 荷塘上的月色----------→光影素淡图
荷塘四周月色----------→蝉唱蛙鼓图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到底惦着江南”
详细赏析:看课文第4自然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
荷叶
荷花
静态
曲曲折折
田田
袅娜羞涩
↓
清香
颤动
脉脉
动态
再来看下一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
月影
如流水泻在叶子上
像画在荷叶上
↓
↓ 流动之美
倩影之美
↓
↓ 素淡朦胧
参差斑驳
另外,看看,作者朱自清对于写散文,写得美好之处,除了对于美的画面之美,还有炼字的精到之处。
“泻”“浮”二字的审美情趣:(讨论)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漂”给人流动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课后作业: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参考答案:“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读第6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问题一:第6自然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自然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自然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第6自然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问题二:第6自然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参考: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再来看看文中的特殊的新的修辞手法)思考:以下两个句子有何特点?(提示:从感觉入手)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答案:这两句是两种感觉的相通,即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
清香(嗅觉)
←
相通
→
歌声(听觉)
↓
时断时续,隐隐约约
光影(视觉)
←
相通
→
名曲(听觉)
↓
和谐
答案:通感: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表达感受,以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方法。
总结:荷塘月色中的画面是美丽的,气氛是宁静的,格调是雅致的。总结为三个字“美”、“静”、“雅”。
作业:
思考
在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有,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总结变化的过程。
第二篇:荷塘月色试讲教案
《荷塘月色》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我是XX号选手,我今天试讲的课程是《荷塘月色》,现在开始正式上课!
一、导入
想必同学们对流行歌曲《荷塘月色》已经耳熟能详了,“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很美的荷塘,很美的月光,很美的守候。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同题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同样描摹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美丽图画,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足迹,走近那迷人的荷塘,感受那淡淡的月光,看看我们能否与作者产生一样的情怀。
二、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他一人选入中学课本的散文就达6篇——《春》、《背影》、《荷塘月色》、《绿》、《匆匆》、《威尼斯》。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有长诗《毁灭》,、《踪迹》,《朱自清全集》。
2.写作背景
表现了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所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1927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作者沉醉于荷塘月色的美景之中,意在逃避现实,从矛盾痛苦之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文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三、检查预习效果
1.读出直接反映作者当时心情态度的语句,谈谈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并结合背景思考作者的心情会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本文题为“荷塘月色”,那么文章集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是哪几段呢?
明确:第4至6自然段。
3.这三段分别描摹了什么景色呢?请试着为每一自然段取个小标题。(可讨论)
明确:月下荷塘、塘上月色、塘边树色。(合理即可)
四、文本细读
1.教师示范朗读第4段,请学生朗读第5、6段,其他学生可以细细感受想象。
问:听过朗读之后,你感觉这些段落描写的景色美在哪里,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你觉得作者心情如何?
明确:色彩朦胧、环境静谧、感觉清新、细腻柔和等;作者心情平静、舒畅、忧郁、迷茫、淡淡的喜悦和忧伤等。
2.作者是如何将这样的美感体现出来的呢?作者又是怎样表现出自己内心情感变化的呢? 第4段解读:
(1)第4段写月下荷塘,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2)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让各种景物的美态展现在我们眼前?又展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情感呢?
综合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多种修辞方法和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将月下荷塘的神韵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作者寓情于景,在展现月下荷塘优美景色的同时显现出作者内心由苦闷彷徨转而求静并暂得平静的心情变化,静
里。美的月光照耀下的荷塘仿佛就是作者内心平静的外显。第5、6段赏析、交流:
(1)第一大组学生赏析第5自然段;
问题提示:本段描写中有些字用得特别到位和传神,找出作者用得好的几个动词,并作分析。(每小组找出一个进行分析即可。)(2)第二大组学生赏析第6自然段;
问题提示:本段描写的景物特点与前两段所描写的有何不同?这种景色体现的作者的心情与前两段所表现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第5、6段分别写的是塘中月色和塘边树色,讲究炼字,情景交融,将作者由得到暂时的平静之后看到朦胧晦暗的景色后又回复忧郁、苦闷的情感变化体现了出来。
1、学生再有感情地朗读第4至6段,品味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心情。
五、教师小结
通过对这三个自然段的赏析,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作为一个散文大家的文字功底和审美意蕴。他对事物细致地观察和品味,选用精当优美的语言来描绘,才让我们读到这样一篇美文,并在品读的过程中品味感受到作者的心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让自己的心“敏感”一点,多观察,多体会,多练习,不断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将内心的情感付诸笔端,蕴含在字里行间,以情感人。
第三篇:《荷塘月色》教案---试讲材料
《荷塘月色》 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全文结构,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
(三)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体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茶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课文。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言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伤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圳特区深的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行政管理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伤口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这些,对作品主旨的认识也不会落到实处。
下面,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如不具备这个条件,可由教师表情朗读)。
板书课题及作者: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教师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现在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
(二)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荷塘月色》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两种考虑:
让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然后进行归纳。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观荷塘 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说明:上面的“段意”,“部分划分”中有关文字可作为板书出现)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分析作品结构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讲析,让学生摊牌体会。
分析直接抒情的语句(让学生按行文先后摘选)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
起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问)
不加掩饰直反正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也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学生一定很关心。因此,在此可以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要点,防止说开而不可收),进而说明当时朱自清的思想状况: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各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学生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一见陈竹隐藏《忆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绪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引导学生体会前两段与此段的内在联系:
1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_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2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说明: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分析时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四)解析第4段,看作者是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词表达意境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审按观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在讲述时要尽量引用原句,重点词语随手板书,如”弥望”、”袅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但细一研究,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这就叫”读进去”。
估计学生很容易认为只是到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有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是站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说明:上面这各种分析,教师应当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学生也达到这个深度,要适情而定,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硬灌,能启发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点还是抓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为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五)关于”通感”问题。(见”难点、重点分析”第3题。)
(六)第5、6段的讲析。
这两段,应完全交给学生分析,教师不应再细说了,否则就会”剥夺”学生的必要的鉴赏机会。
这两段的阅读点,欣赏点似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中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与用”照”相比较进行品味。)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处理以上内容时,可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决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参与评论,所谓鉴赏能力便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
第四篇:荷塘月色试讲
15分钟试讲内容
荷塘月色 朱自
(三)教学重点:鉴赏语言美,掌握情景交融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通感的学以致用
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整体感知,梳理了本文的结构线索和情感线索。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朱自清先生其人、其文。而对于朱自清先生的创作风格,历来还有这样一种评价: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对于这个评价,同学们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可以从课文的哪些段落得以印证呢?
对,那当然是本文重点写景的段落,即456自然段,也就是我们上节课归纳的观荷、赏月、览塘边这一部分。那么,作者是如何将一个个景物绘成一幅幅丹青画的呢?下面听老师朗诵,同学思考两个问题:
1、如果给这幅丹青画起个名字,你将如何命名呢?
2、该幅画中都描绘了哪些景物?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好,哪位同学给这幅画命个名?——月下荷塘图
第二个问题,描绘了哪些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
但是奇怪呀,作者描绘的景物中没有月啊!怎么又说是月下荷塘呢?学生回答。释疑: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月亮的光泽,荷花怎能呈现出如明珠、如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般的色泽与光华?若是在嘈杂暴晒的白日,又何以体味到优雅淡远若有若无的缕缕清香?没有月光的照耀,又何来凝碧的波痕?这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高妙写法。
讲到这儿呀,也许有同学嘀咕了:老师啊,我也见过荷塘,比如北京后海的那片荷塘,也着实让我大饱眼福呢,可是我怎么写起景来总是干巴巴的,一点都不美呢?同学有这样的自觉意识,老师很是欣慰。这说明同学们懂得从课文中取经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了!现在老师将带领大家去拜访文学大师请教如何做到“语言美”如何在写作中美化自己的语言。
我们先看这段荷塘描写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一、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通感。
(1)比喻:荷叶——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当一位亭亭玉立的舞女旋转起来时,裙幅也随之舒展飘逸;而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舒展摇曳。这一比喻使本来静态的荷叶具有起伏的动态美。)荷花——像一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这个比喻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像明珠像星星写出了淡月照耀下荷花的晶莹的光泽,绿叶衬托下花朵忽明忽暗的闪光;像“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荷花纤尘不染的丽质,更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这个比喻本身还有一个特点,一个本体,多个喻体,这种比喻叫做博喻。)(2)通感: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也是一个比喻,荷香和歌声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都是缕缕、渺茫的,也就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朦朦胧胧的。但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荷香是嗅觉,歌声是听觉,所以他们是一种感官上的相同,所以这种修辞被叫做通感。本文中海有一处用了通感,请同学们迅速找出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听觉和视觉>)
(3)拟人:荷花——袅娜的开着、羞涩的打着朵儿(:“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羞涩”也本是专写人的情态之词,于此,写出荷花含苞待放的忸怩之态。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赋予了荷花生命,还使得静态的荷花有了情感,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和妩媚多姿,读此句时,我们仿佛看到这荷花对着读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荷叶——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一个“挨”字,活画出了田田荷叶像一群光彩照人的少女妩媚多姿的形象。)荷水——脉脉的(含情脉脉,流水无声却饱含深情,赋予流水生命和感情。)我们看到,作者之所以把自己领略到的荷塘之美传递给我们,让我们身临其境,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语言的各种修辞。所以希望同学在以后自己的写作中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达到语言优美的境界。那么本段在语言上还有什么特色呢?让我们下次继续。二:叠词之美
不仅是在第四自然段中,整篇文章都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共26处)这些叠词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但他们也确实为我们感受到的这份美感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形容一个小女孩儿——作者1女孩的脸很圆,眼睛很大,头发很长。作者2女孩的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头发长长的。这两个句子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读起来的感觉一样吗?
我们感觉作者2笔下的小姑娘更可爱,而且作者2对小姑娘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但作者1中却读不到,感觉非常客观。
同样的道理,本文中作者大量叠词的运用,一方面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使文字读起来极富乐感。同时叠词充分传达出了作者对于荷塘月色的赞叹喜爱之情,我们从中听出了作者难得的喜悦之情。
好,以上就是体现在第四自然段中的修辞之美和叠词之美,那么第五六自然段中语言美又会有怎样的体现呢?对于这两段的赏析研读,将由同学分组讨论完成。作业:背诵第四自然段,并选一景物进行仿写。板书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月下荷塘图:景美——荷花、荷叶、荷香、荷波、荷水 语言美——修辞美(比喻、通感、拟人)叠词美(韵律、感情)
第五篇:《荷塘月色》试讲教学设计(写写帮推荐)
原文: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櫂(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荷塘月色》试讲最新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荷塘月色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一、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高中第一册的阅读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单元承担着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散文和外国散文的欣赏能力的任务。所以本单元学习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我个人认为课文只是借鉴的范例,因此课文分析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学习重点和本文的特点,我拟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能通过感知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4—5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教学难点:
1、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
2、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散文方面的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初步适应上课讨论的方式,便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知并非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由学生在自有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形成的。城市学生远离自然,生活经验缺乏,在新知的建构方面欠缺感性材料,无法自主实现书本知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弥补、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当好学生新知形成的“接生婆”(苏格拉底)。
三、教法与学法:(教学手段)
教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设情境,赏读式,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点拨试、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
1、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出示课件)作者描写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静态美、动态美。
2、采用比较阅读体会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孙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较阅读本段与之景物的不同点,品味阳刚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别。
3、采用删除、替换法体会语言和谐美。将“曲曲折折”“田田”“缕缕”“脉脉”等删去,将比喻、拟人换成一般描写比较阅读,以突显本文语言的和谐之美。
学法:探究发现法。学生活动不停留在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力求始终保持学生的思维张力。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一)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作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作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回答十分准确,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
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 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七)布置作业:
媒介显示:
1、背诵第4、5、6自然段。
2、摘录文中的比喻句,点明其作用。
3、归纳文中的叠词,构成方式AA型、ABB型、AABB型。请依重叠方式归类,并说说其表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