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汇总

时间:2019-05-12 17:4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湘教版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湘教版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汇总》。

第一篇:湘教版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汇总

五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执教:梅菓玲

第1课 哆来咪

教学目标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第一课时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 音乐。)

a.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b.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

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a.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b.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掌握规律)

4.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5.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6..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7.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第2课 家乡古建筑

一、考察小结导人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

教师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

灯演示。

二、引导分析

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 2 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多媒体演示或打出灯片,电脑制作时用闪现功能或变色效果。

三、深入了解

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也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更好更快。

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图片进行线描。

五、布置学生作业

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

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示。)

六、作业相互观摩

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七、评价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第二课时

继续上节课的内容,深入绘画

第3课

小记者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2.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

3.在学习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关注社会、与人交往等综合能力。教学思路可参考以下环节:

活动一:创设情境——欣赏感受——认识感悟——自主体验——交流评述。

活动二:欣赏感受——比较探寻——认知领悟——大胆表现——交流评述。

活动三:前一课时作品欣赏评述——创设情境——探究质疑——自主尝试——寻求方法——创作表现——展示交流。

活动一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一些优秀的、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的图片新闻报道,并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喜欢阅读的新闻报道及相关的图片,在课堂里以新闻信息分享交流会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学生在自主交流讲述中,他们初步感受体会图片新闻的意义,接着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图片新闻,从中认识到新闻来自平凡生活,真实而有意义的新闻能引起人们的共同思考和共鸣,进而加深学生理解新闻报道、图片新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社会作用的认识,并初步了解美术语言与图片新闻的关系。在学生自主体验寻找新闻采访的题材及策划采访计划书时,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创意。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讨论选题,如校园生活、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社会时事等,并引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题材进行报道。最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评述,主要表达采访题材及如何分工合作,以及在本课学习中的收获及感受。

活动二可先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图片新闻的多种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表现形式所呈现的不同风格、魅力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各种与学生活动经验相联系的新闻图片给学生,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接下来,教师可出示同一采访题材的两组不同角度拍摄的图片——一组表现的是精心抓拍的典型场景,另一组是随意拍摄的图片。然后组织学生对图片展开讨论,提 4 出采访题材与图片要求。此时,教师可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的采访活动,模拟、体验记者的采访工作,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模拟采访活动中,应重点关注采访的方式、提问技巧,鼓励学生相互认真倾听,思考评议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克服学生在表现中的困难。学生根据自己上一课时选择的题材思考采访的角度及表现的内容、方式。活动应考虑学生参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教师进行即兴评价。本课作业可由课内、课外相结合来完成。

活动三中手抄报版式的设计制作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难点是版式设计。活动三可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为欣赏感受、探究了解手抄报的构成部分及排版的要求,设计手抄报版面的草图。第二课时可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汇集整理前面学习活动中的作品,确定手抄报的主题、素材,调整草图的版式,书写、绘画表现,最后进行展示交流评价。教学时可先欣赏评述上一课时的作品,以此创设情境来展开教学;也可以配合学校或班级的宣传橱窗作为情境设置来进入教学;还可以是教师呈现几张手抄报作品直接揭示课题,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分析,认识手抄报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然后教师让学生探究了解手抄报版面设计的要求、要点。学生设计制作时,可提示学生制定一个小组工作计划表,包括工作程序和工作分工。工作程序:确定手抄报主题,准备相关材料(精选素材、备用素材),构思版面的整体设计(文章版块的外形及位置),插图等。学生设计制作可延伸为两课时,也可在一课时后的课外完成。作品展示后,可采取自评、学生互评及师评的方式。

第4课 搭建框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

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

课件l: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课件2:展览会大门徐徐打开,出现了一个个小展厅的门,点击门进入各个展厅(书架厅、古董架厅、铁艺花架厅、CD架厅等)。配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各种架子。

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课件展示教材上的架子图片。

4.教师示范

5.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第二课时

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 展示果篮图片。

分组制作比赛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6(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 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第5课

深浅变化

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教学重点:认识色彩明度变化。教学难点: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

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 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第6课 水墨动物

教学目标 :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水墨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技能,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2.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3.通过探索用水墨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教学重点: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探索运用墨色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教学难点 :

巧妙运用各种水墨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教学准备:

1,每个同学都收集一到两个与动物相关的故事 2,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3.师生搜集水墨画图片资料,水墨画工具材料(如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等)教学过程 :

一、表演,回忆,发表

1,表演猜谜:你知道动物虾 ,麻雀的动做 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迷)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 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二,观察,赏析,感受

1、播放各种动物的活动录象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2、教学导入: 师出示水墨画图片,介绍有关文人画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出示课题)欣赏:欣赏课本上的《虾》,《麻雀》范图,体会独特的风格.师生共同欣赏课前收集的风格独特的绘画作品,探讨作品的时代特征,让学生说说对画面的理解.三、思考,探索,创作

1、引导赏析学生创作作品的美感(从形,色,动态方面引导),探索如何巧妙的运用什么技法进行勾画 介绍并演示表现技法.画法探索.①笔上沾清水后再沾墨画出来的笔画线条先重后淡,笔上先沾墨后沾清水画出来的的笔画线条先淡后重.②笔尖画出的线条又细又圆,侧锋用笔画出的线条又扁有宽.③侧锋干笔可以画出物体的明暗关系称为皴法.书上还介绍了一些方法,大家来看书,想想这种方法我们熟悉吗

我们了解了这些方法,你想不想试试

教师指导学生画动物的身体,注意笔上的含水量要饱满,各部分都要一笔 而成,运笔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速度,大胆肯定,才能画得生动传神.画时注意用笔的轻重快慢,用墨的干湿浓淡..2、教师示范:

(1)以白石的《虾》为例,边画边讲解过程.(2)浏览“虾”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外形,颜色,动态等,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3、课堂练习:

运用所学的水墨画技法创作一幅水墨<>作品,要能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方法要巧妙,结构要明确.四,展示,评价,延伸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了解了什么 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 探索了什么问题

3、了解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引导学生自我进行环保教育.(示珍稀动物图片请学 9 生判断)

4、针对各小组的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似,色美,花纹是否生动,是否有创意 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表现怎样)

第7课 布艺温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

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a.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

b.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

c.课件展示课题。玩一玩,做一做

4.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5.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6.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a.课件展示:

(1)“快乐转盘”:将原材料设计成“转盘”,在转动中不断变换观察角度。

(2)“百变魔方”:将原材料局部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折叠、收紧或挪动一下,产生新造型。

(3)画面竞猜:一一展示学法指导提示图。

b.实物投影:展示小组作业时出现的纱线滑落、毛边、须边等状况。

评一评,说一说

7.学生作业观赏交流。

(1)展示作品。

(2)自评、互评。

8.学习引申:

(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

(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9.课件展示:

(1)各种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图片资料(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笔筒等)

(2)童话剧表演:部分学生运用布艺小品为道具表演童话剧。

第二课时

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

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 基本 / 基本型 口袋/单袋型

外形 \ 异型 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

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重新展示图片)(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

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

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

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幻灯、挂图形式都可。多媒体演示多款设计的演变。多种布料的特性和可用的范围。

第8课 飞机梦工厂

教学目标

1.学习直升飞机模型、纸飞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了解直升飞机的外形构造基本知识和各种类型飞机的造型特点。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制作与应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习直升飞机模型、纸飞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教学准备

有关飞机的资料、各种不同的盒子

教学过程

1.欣赏直升飞机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有谁了解有关直升飞机的知识?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以组为单位推举同学发言。

认识直升飞机的垂直起飞和飞行,小结直升飞机的简单飞行原理和直升飞机的分类。

3.欣赏直升飞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4.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直升飞机工厂。

课件出示:直升飞机飞行影像片断课件出示;动画课件出示;各种造型优美的直升飞机的图片。

a.欣赏直升飞机范作。

引导思考: 制作这些直升飞机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巧妙的地方?

b.提问:

用得巧,做得妙,巧在什么地方?妙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c.小结:

根据材料的外形、质感特点,结合恰当的工具进行穿插、粘合,就能够创造出新颖别致的直升飞机造型。

第9课 欢乐陶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陶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三、玩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四、用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第二课时

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二、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三、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四、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五、作业要求

1.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教师小结全课。

第10课 水墨画风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走出教室,领略大自然的美、中国园林之美

2、通过看回忆、录像,进一步了解大自然、江南古典园林的美。

3、用水墨画形式,表现山水

4、通过学习,能用点、线、墨块、色块合理表达画面。教学难点:用水墨画形式表现山水、园林。

教学重点:作画过程中能合理运用点、线、墨块、色块。教学准备:

教师:欣赏画片、宣纸、毛笔、墨汁、水、调色盘。

学生:宣纸、垫布、毛笔、墨汁、水、调色盘。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小练习(水墨练习)

1、你能画几种线条?这些线条可以用来表现什么?

2、把笔侧过来,你能画些什么?你能联想着画点什么?

3、试用干笔点于纸上,它的效果是怎么样的?这些点象什么?

4、试用湿笔点于纸上,它的效果是怎么样的?这些点象什么?

5、分别用大笔和小笔在纸上试一下,又能画些什么?

三、放“苏州园林”录象让学生了解园林、欣赏园林的美。定格:组合山水、园林,园林的建筑与周围设施的欣赏。提问:

●园林有什么组成?(建筑、假山、水、植物,采用“借景”。)

●你对“园林”的理解是?

●你能用你练习过的那些线条来表现山水、园林吗?

四、欣赏

●欣赏画家及学生的山水、园林山水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中运用了那些手法?

●学生针对问题,分组进行讨论。

五、学生作业

练习一张水墨画,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

六、巡回指导

1、指导部分学生的执笔姿势。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画面。

3、以组的形式相互交流。

七、小结

展示作品,并请小作者自由评说。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出校园,看园林(前往人民公园)●分组;组长负责组内同学。●安全教育

1、不爬高,与生人搭讪。

2、不远离教师视线。

3、与组内同学在一起。

4、有时间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

●步行至公园:分几处景点,让学生观察,写生。

要求:画出园林建筑特色或表现组成园林不可缺少的植物、假山、水。

三、学生写生作业

四、1、观察仔细。

2、尽可能把感受到的画出来。

四、巡回指导

注意学生安全。注重学生的选景(不盲目、随意)。注重学生画面的表达。

五、组织学生返校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师生同画,相互间的用笔、用墨、水分的掌握能得以交流)笔竖着能画出些什么? 笔侧着能画出些什么?

笔上得水份多些能画出什么效果? 笔上得水份少些能画出什么效果? 墨多些水少些会出现什么效果? 水少些墨多些会出现什么效果? 相应介绍水墨画的点、皴、擦等。

三、讨论

各自拿出自己上节课的园林写生作业,讨论每一部分的处理方法。并在纸上试画。

四、学生作业

用水墨画的形式,画一幅以“园林”为题材的水墨画作品。画面有自己的想法。学生作业同时,教师以一幅学生的写生作品为题材,在黑板上示范,以试在画风上与学生作品进行交流。

五、巡回指导

选拔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欣赏。点拨一部分学生作业,让其有成功信念。

六、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意图。[备注]中国画如果把它当作一种技法来教学生,那是一种痛苦,且增加了教学难度。而把它当作一种游戏来玩,那是一种快乐,使学生有了兴趣,也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第11课

皮影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皮影戏、欣赏皮影作品,了解皮影作品,了解皮影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2.技能目标: 尝试运用明胶片或纸板设计制作造型新颖、别致的皮影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先分解、在组合的方法来制作影偶。教学难点: 人偶的制作 教学准备:准备皮影戏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课件播放一段皮影戏录像,灯光戏影间舞动的皮影精灵和具有创作的影像,让学生耳目一新,教师揭开课题:皮影戏(板书)(1分4秒)

(二)、了解皮影 : 教师提问的形式让同学说出对皮影的认识。在由教师概括和总结。教师板书:皮影戏也叫做影子戏,是影戏文化的一种,是中华民族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在宋代就已经成为市井流行的一种表演技艺。(2分)2 教师出示图片,并让同学利用光和影在幕后做出各种影像让同学更加了解光和影的作用,以及对 18 皮影戏的认识。(2分)观看皮影制作的视频,让同学更加了解皮影的制作方法,有利于学生课下作业的创作。让同学知道素材的丰富性,对皮影造型色彩的认知。打开学生创作的阀门。(5分)(三)、作业布置: 学生按学号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 制作人偶材料根据每小组的创作思路来选择 3 人偶尺寸不小于20厘米再上课时展示每小组的作品。组织学生对各组的表演作评价

(四)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评价,给予学士对皮影知识可以前准备的肯定,以及对学生课下作业的鼓励。

八、教师总结:

今天同学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大家了解了皮影,认识了皮影,皮影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的华夏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让我国的华夏文化艺术长久不息。

九、教学反思: 皮影艺术对于现代的学生既陌生又神秘,合理创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欣赏和课下的制作过程中,让学生热爱上这一传统戏剧,积极努力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工艺与文化的热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12课 青花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瓷器及青花瓷器的特点。

3.学习用蓝色水笔画青花瓷用具。教学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教学难点:设计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教学过程:

一、瓷器的历史和认识

1、(1)说说china的年中文含义,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2)为什么?(3)它与我国四大发明能相提并论

2、说说生活中的瓷器:

3、感受瓷器(1)分配任务。(2)谈谈瓷器。(3)揭示课题:瓷器。

4、告知课前学习结果:瓷器的悠久历史(1)瓷器被成称为 CHINA(2)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中国被称为瓷国。

5、瓷器的日用价值和装饰价值

6、学生找到本小组的任务书去完成相应的任务:(1)观察瓷器的图案,找找想想图案的特点。

(2)用看看、摸摸、敲敲、听听的方式了解瓷器的特性。

(3)找找瓷器上的不同类型的纹样,它们分别在瓷器的什么部位?

7、学生汇报完成任务的情况: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获取信息的不同途径。

了解瓷器的渊源,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感官体验,增强学生对瓷器的感性认识,感受瓷器的形式美。学生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会总结和表述。

二、青花瓷器的价值和特点

1、出示青花瓷瓶

(1)这个瓷器有什么独特的地方:(2)揭示课题:青花瓷器

2、欣赏图片: 青花瓷器的价值: 实用价值 艺术价值 收藏价值(1)作为一种盛器使用;(2)美化生活起到装饰的作用;(3)同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体会青白相间、相映成趣、幽靓可爱、优美大方的艺术效果。

3、青花瓷的图案特点:

(1)有排列有序的连续纹样,有突出主题的单独纹样。(2)它们各自常出现在瓷器的什么部位

4、(1)画面工整精细图案疏密有致。

(2)连续性的纹样多出现在在瓷器底、口、颈的部位;而单独纹样多出现在瓷器的肚的部位。

通过欣赏观察,了解青花瓷的图案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设计。

三、青花瓷图案设计

1、欣赏图片:

(1)这些单独纹样和连续的设计来源是什么?

(2)用什么样的绘画形式可以用来表现青花瓷的图案?

2、发觉图案的内容:

(1)点、线、块及基本形的组合;动物、植物、人的图案设计;(2)故事的阐述

3、白纸和蓝色的水笔。单色(蓝)水墨画 剪贴图案的方式

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会灵活运用身边的材料。

四、学生设计

1、请你为我的瓷器来设计漂亮的图案

2、学生设计图案个别指导:

3、阶段性交流:

(1)学生蓝色的笔来绘制设计青花瓷器。

(2)阶段性的交流。注重发现学生设计中的闪光点,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五、作品展示

(1)作品展示:

(2)说说你设计中的亮点和你还想如何做的更好。

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优和还想改进的方法,学习总结和评价。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独特的审美个性。

六、拓展

布置课后任务:

(1)寻找青花瓷器不同朝代的图案特点。

(2)景德镇瓷器的特点和制作工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用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信息并有目的的取舍,做好记录,加强学生间合作。

第二篇: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版)

第1课 哆来咪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课目 哆来咪(活动一)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

片。

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

音乐。

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

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水瓶琴及其他道具

课目

哆来咪(活动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色彩工具

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

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1.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2.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课目

哆来咪(活动三)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初步感受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

(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

(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

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

教学用具

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

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尝试练习

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

作业工具

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

作业

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

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

第2课 彩云衣

教学目标 ◆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教学重点难点 能设计出有漂亮纹样的衣服并且用彩纸制作出来 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课件 课目 彩云衣(活动一)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涂色游戏

趣味导入 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一3种颜色涂画。

(提出游戏要求,激发学习欲望。)

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

(学生尝试作业,时间为3分钟。)CAI课件呈现游戏的规 则、内容、方式、时间。

剪纸游戏

趣味伸入 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

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

(将方形纸对折剪缺成背心。)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

作业评析

渗透知识 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

(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

(作业评析既巩固涂色方法,又渗透色彩知识。)学生作业、衣架

观赏教材

小组讨论 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

2.小组讨论。

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CAI呈现教材中的小训练(包括图片及讨论内容)。

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

2.学生作业、播放音乐。

播放音乐

A段:活泼、跳跃

B段:轻柔、舒缓

评析交流 1.学生作业互评。

2.请“小设计师”谈自己的作品。

3.请“小设计师”针对自己今天身上穿的服装谈感受,也可请同学点评。

学生作业

欣赏服装 1.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2.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活而发生的一系列演变。

(1)引导学生欣赏款式各异的服装。

(2)引导学生欣赏面料不同的各类服装。引导学生去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CAI课件呈现各类服装的图片。

课目

彩云衣(活动二)年级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

(导入)这些衣服都有什么特点?(小结:都是有图案、花纹装饰的服装。)以课件激起学生兴

趣,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并思考衣裳特点.课件:服装的图片。

想一想:

(分析)1.衣服由哪些部分构成?

2.只要改变衣服的一部分,就能改变衣服的式样。[出示课件] 3.看看同桌,你与他的衣服哪些部位不一样?

4.小结。1.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衣服的构成。

2.学生观察图片,寻找几件衣服的区别。

3.引导学生寻找自己与同桌的衣服区别。

课件:不同衣领的衣服式

样图片。

试一试:

(探索)1.这是一个花朵图案,如果它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什么?(花边)

2.请你把下面四条花边添画完整,并想一想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直立式;倾斜式;相对式;波浪式。)

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边。[出示课件] 3.选择花边图案装饰在衣服合适的部位。

4.小结。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学生添画与欣赏。

3.几名学生上台,选择花边粘贴在一名学生衣服及老师衣服上。其余学生评价。1.课件:演示花边的形成。

2.课件:几种规律的花边图片。

3.绘制的花边范品。

说一说:

(设想)1.欣赏学生作品。

2.说说你的想法(你想设计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与周围的同学讨论,派代表说。

学生说想法。

课件:欣赏图片。

圆一圆:

(创造)1.设计一件有花边或全身图案的单件上衣。

2.小结。

学生自主设计。音乐

换一换:

(合作)1.演示剪贴、添画过程。

根据这些衣服的风格,还可以设计出配套的下装。

2.与同学交换,根据他人设计的服装再进行配套设计。

学生交换设计。1.实物投影仪。

2.课件:欣赏学生作品等;音乐。

议一议:

(评价)1.你从同桌那儿学到了什么?

2.你们共同设计的服装有什么风格?适合什么人穿?适合什么场合穿? 3.总结下课。

学生自评、互评。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第3课 布艺温馨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教学准备 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 课目 布艺温馨(活动一)年级 执教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看一看,试 一试 1. 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 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

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

3.课件展示课题。

玩一玩,做一做 4.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5.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6.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1.课件展示:

(1)“快乐转盘”:将原材料设计成“转盘”,在转动中不断变换观察角度。

(2)“百变魔方”:将原材料局部向左向右或

向前向后折叠、收紧或挪动一下,产生新造型。

(3)画面竞猜:一一展示学法指导提示图。

实物投影:展示小组作业时出现的纱线滑落、毛边、须边等状况。

评一评,说一说 7.学生作业观赏交流。

(1)展示作品。

(2)自评、互评。

8.学习引申:

(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

(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课件展示:(1)各种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图片资料(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笔筒等)(2)童话剧表演:部分学

生运用布艺小品为道具表演童话剧。

课目

布艺温馨(活动二)年级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

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

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

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

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

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 基本 / 基本型 口袋/单袋型

外形 \ 异型 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

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重新展示图片)

(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

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

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

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幻灯、挂图形式都可。

多媒体演示多款设计的演变。

多种布料的特性和可用的范围。

尝试

分发设计纸。

两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设计。

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完善自己的设计。

鼓励学生大胆设计。

播放轻松的音乐。

欣赏

展示自己的设计成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评出最佳创意和最佳合作组合。

学生作业

另注

分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每2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

第4课 搭架子

教学目标 ◆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棍、筷子、绳、502胶等,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课目 搭架子(活动一)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创设情境

欣赏架子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

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课件l: “架子”展览会标题出示。

课件2:展览会大门徐徐打开,出现了一个个小展厅的门,点击门进入各个展厅(书架厅、古董架厅、铁艺花架厅、CD架厅等)。配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各种架子。

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课件展示教材上的架子图片。

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用于示范的材料及教具

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

布置展示台(博览会展厅)

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学生作业

课目

搭架子(活动二)年级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 展示果篮图片。

分组制作比 赛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 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

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

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深入欣赏

了解做法

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巩固制作步骤。

课件出示制作步骤。

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

布置展示台

总结

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

第5课周末日记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带上自己在周末活动里的一些照片。

谈话导入呈 现学习任务

1.同学们,在一周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几天呢?为什么?

2.平时,你们的周末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在周末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 动:如郊游、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

交流欣赏自己带来的在周末里的照片。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喜欢度周末,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周末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充电站,合理安排、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周末生活的美好时光,好吗? 实物投影仪、照片

尝试体验

探寻发现

游戏激趣

了解学情 发现问题

分析讨论解决人物的动态表现问题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静止状态的简笔画人物。2.问题:怎样画才能使静止的人物动起来?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物品,如足球、羽毛球拍、扫帚等)

尝试练习:改变黑板上静止人物的头、躯干、四肢的动作,看谁在一分钟内画出的人物动态最多。

思考1:人体的结构

思考2:人体的动态变化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的? 师生评价、讨论、总结。

1.统计每组表现的人物动态的数量,对学生的参与、表现予以评价、肯定。

2.发现学生尝试作业中的问题,如弯腰、下蹲等动态的表现。

3.师生共同解决尝试作业中的问题,结合教师示范,讲解人物动态表现的合理性。如跑的动态是身体前倾,两臂前后分开,双腿迈开,双腿迈开的弧度越大则速度越快……

小结: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髋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人体的各种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如颈部、腰部、手肘部、膝盖等。掌握了人物动态变化的要点,能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现生活中的人或事物。

演示

作品图片、粉笔演示

作品赏析

认知感悟

出示表现周末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师生欣赏、评述。

《放风筝》、《学骑车》、《修鞋》、《林间》。

1.分析画面表现的主题内容。

2.画面中人物活动的动态、表情分析。

3.相关环境的表现及添加适当的文字能使周末日记更显精彩!实物投影仪、图片

交流感受

自主表现

欣赏了画家及同学们的作品,如果我们也来把自己周末里美好时光记录下来,一定非常有意义!

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周末里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或人物呢?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在周末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人物。

交流评价

课后拓展

1.自评。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3.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在周末里新奇有趣、印象深刻的事。

实物投影仪、图片

第6课勤俭小管家

一、欣赏

1.观看课件和实物,欣赏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

2.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勤俭“小管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1.课件:播放新编储钱罐的歌谣,展示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2.各种自制的储钱罐。

二、探究

1.每组分发一个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共同观察研究:

(1)这个储蓄罐主要由什么立体几何形组成?试猜想若将其各个面分别展开会是什么图形?(请学生说一说,然后观看课件直观演示。)

(2)你能画出这个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吗?组内同学合作试一试。(请学生先想一想,再画一画,然后折一折。)

(3)把储钱罐拆开看看是怎样组成这样的立体几何形的,和你们画的对比一下。

注意:①展开的六个面必须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平面图形。②有的立体几何形有几种展开方法,可以画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梯状立体形等(课件演示)。

(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2.讨论选择:

(1)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相应的立体几何形。

(课件)

(2)想一想,议一议:

a.下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几何形?若不能,请你想办法修改一下?每位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小组作中心发言。

b.课件直观演示,进行修改总结。

1.课件出示研究题目。

2.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发给每个小组。

3.课件直观演示各种立体几何形与平面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4.课件演示正方体由底面展肝和侧面展开得到的几种不同的平面图。

5.课件出示,学生上台操作。

6.课件直观演示。

三、制作

1.画平面图制作立体几何形。

注意:绘制平面图时,在恰当的位置留下粘贴连接的位置。

(课件)

2.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立体形展开想像,并说说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装饰成有趣的储钱罐。

注意:投币口的大小可根据一元硬币的大小来确定,投币口一般开在朝上的位置,也可通过你的想像,设计在恰当的位置。

3.学生独立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4.除了用立体几何形制作存钱罐外,还可以巧妙利用李纸盒塑料瓶等废弃材料的外形特征制作存钱罐(课件欣赏)。小组合作完成制作一个这样的储钱罐。

1.课件直观演示。

2.播放歌曲《我是“小管家”》。

3.课件展示欣赏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的储钱罐。

四、交流

1.请学生给自己做的储钱罐起个名字,并通过视频展示台从储钱罐的外形和功能以及制作的方法上向大家进行介绍。

2.师生共同欣赏点评。

视频展示台

五、拓展

1.观看故事片段,课后自己收集有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2.开展“节省一角钱”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平时节省的零花钱放进自己做的储钱罐里,慢慢积攒下来捐给希望工程。

3.课后制作一张零用钱开支表,学会计划理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播放周恩来总理为了支援前线,自己舍不得吃菜来节约每一个铜板的故事。

第7课闹花灯

欣赏感受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引导回忆:元宵佳节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通常会干些什么活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做一盏漂亮的花灯,也来闹闹元宵佳节。

3.板书课题:闹花灯。

CAI呈现:热闹激扬的民乐配上元宵佳节家家团圆、处处花灯明亮的场景。

观察分析

1.欣赏民间艺人花灯作品:彩扎类和刻纸类,提问:你发现这些花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归类,板书:

一、彩扎类;

二、刻纸类。)

2.欣赏民间艺人彩扎类花灯作品,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彩扎花灯由哪几部分组成吗? CAI呈现花灯图片

CAI呈现花灯图片

方法指导

1.教师出示一个花灯成品,请学生上台将它一步一步地拆开,引导学生观察、逆向分析花灯制作过程,教师做适当的示范:

(3)装饰:上灯、扎穗、描绘或剪贴;

(2)包扎:涂胶、贴纸;

(1)捆扎:选材、设计骨架、扎骨架。

2.欣赏学生彩扎类花灯作品,提问:这些作品的选材、造型和装饰分别有什么特色,和民间花灯作品有什么不同,你也能试着做一个花灯吗? 实物、视频展示台 CAI呈现花灯图片

自主表现

1.学生分小组动手合作制作一盏花灯。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并对学生制作上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音乐

评析交流

1.将学生作品悬挂展示。

2.提问:

(1)教室里的花灯展上,你最心仪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2)做花灯时,你遇到了困难吗?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解决的。

(3)你的花灯的造型受到了哪些东西的启发?(4)你能让自己做的花灯亮起来吗? 实物

第8课石头说话

寻找发现

1.教师出示“百宝箱”,请学生上台摸“宝贝”。

2.教师每组分发一袋石头。

3.教师启发: “小猪”是怎样变出来的?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了解石头的各种形态。

1.学生上台“摸宝”,并谈谈手感,猜猜“宝贝”的形状,说说“宝贝”的颜色、花纹。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说说为什么。

3.学生发现,老师事前装在袋子里的石头彩绘“小猪”,并了解制作方法。通过观察,让学生自主发现制作方法。

课件出示:添画。

尝试体验

1.教师组织学生尝试作业。

2.教师启发:你在制作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3.教师启发:学生在尝试中解决问题。

4.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评价。

1.学生尝试体验感受。通过尝试,巩固了解制作方法。

2.学生谈制作时遇到的困难。

3.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解决学生添画时用颜料绘画的技术问题。

4.学生开展评价。通过展评使学生了解选择合适(形状、色彩、花纹、手感)的石头,根据特点添画。

课件播音乐。

视频展示台展评学生作业。

欣赏启发

1.教师出示许多单个石头彩绘作品。2.教师出示拼摆石头彩绘作品。

1.学生欣赏,了解添画的内容。通过欣赏拓展学生思维。

2.学生欣赏,了解拼摆、添画作品。通过欣赏启发学生可拼摆石头,再添画。

课件出示单个石头彩绘作 品;表现内容:动物、人物、植物等等。

课件出示拼摆石头彩绘作品。

创作表现

1.教师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了解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选择 合适的石头,根据石头的特点进行添画或拼摆成一个有趣的形象。课件播放音乐。

活动评价

1.教师播放课件,设计情境:瞧,它们都忍不住要和我们说说心中的话。

2.教师组织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说几句心里的话。

3.教师播放课件,课堂小结。

1.学生观看课件。设置情境,为学生活动提供范例。

2.学生上台用石头作品进行演讲介绍。通过活动开展自评,进行环保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3.学生欣赏。提高学生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课件播放小石头说话的动

画。

课件播放玉雕作品、石雕

作品等等。

第9课家乡古建筑

一、新课导 入

1.观摩一组线画古建筑的学生作业,诱发学生创作灵感。就造型“新颖、独特”方面引导学生作简短讨论。

2.教师小结:建筑就像一首凝固的诗。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亭台楼阁到民居小院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每一件作品就像同学们的画一样,既遵循一些共同规律,又显示着个人的独特思考,好作品来源于创造。

多媒体投影仪或幻灯及灯片6—8张

二、引导分 析

1.欣赏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屏幕上的连线题。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2.指导答题,为学生创作做技术准备。

提出要求: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并用鼠标点击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之后,老师分别请五位同学上台答题。

3.小结。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 打出连线题:

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三、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把好主意告诉大家。之后,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板书:

泥做小亭子

四、学习活动开始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

作业所用材料及泥工工具

五、作业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

2.分组观摩。

3.课的总结:作业方面、纪律方面。

4.并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到架子上晾干,以备烧制。

学生作业

第9课家乡古建筑(活动二)

一、新课导 入

1.观摩一组线画古建筑的学生作业,诱发学生创作灵感。就造型“新颖、独特”方面引导学生作简短讨论。

2.教师小结:建筑就像一首凝固的诗。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亭台楼阁到民居小院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每一件作品就像同学们的画一样,既遵循一些共同规律,又显示着个人的独特思考,好作品来源于创造。

多媒体投影仪或幻灯及灯片6—8张

二、引导分 析

1.欣赏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屏幕上的连线题。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2.指导答题,为学生创作做技术准备。

提出要求: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并用鼠标点击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之后,老师分别请五位同学上台答题。

3.小结。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 打出连线题:

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三、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把好主意告诉大家。之后,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板书:

泥做小亭子

四、学习活动开始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

作业所用材料及泥工工具

五、作业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

2.分组观摩。

3.课的总结:作业方面、纪律方面。

4.并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到架子上晾干,以备烧制。

学生作业

第10课演戏(活动一)

一、欣赏导 入

1.教师拿自制的小偶人表演。

2.你们在哪里看过这样的表演? 3.欣赏小偶人表演片段。

4.出示课题。

小偶人表演的片段影片。

二、交流尝试

1.出示三个问题:

(1)小偶人是用哪些材料制作的?(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呢?

(3)小偶人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固定的呢?

教师分发教具,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触摸、讨论。

板书:填充、绕团、捆扎、包扎、编织、折、粘贴等。

2.教师示范:

(1)师问:你想把谁做成小偶人,他长得有哪些特点呢?(板书:抓住人物特征)你会选择哪些材料做小偶人的哪个部分呢?你会用什么方法做小偶人?(2)师生互动制作小偶人。

3.演示分析制作过程中难点部分。

4.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分析其材料的选择以及制作的方法。

利用幻灯片分解教学:

1.小偶人制作步骤;

2.材料搭配分析;

3.难点直观分析;

4.优秀小偶人作品欣赏。

三、分组制 作

1.展示学生已知的一些故事,分组选好其中人物形象。

2.提出制作要求。

3.分工合作。

4.教师指导。

出示很多熟悉的故事和情节中的人物。

四、作品展示

1.分组来进行演戏。

2.提问:

(1)你最喜欢哪个小偶人?为什么?(2)你制作的小偶人有缺点吗?

(3)你还将怎样来改进你的小偶人呢? 展示平台上进行演示。

第10课演戏(活动二)

欣赏导入

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木偶表演片断。

2.请学生谈谈对片中哪部分印象最深刻。

3.小结:木偶剧等儿童戏剧活泼有趣,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它包括偶人制作、舞台布景、表演等几部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小偶人,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制作舞台。

4.揭示课题。

课件呈现表演片断

了解制作步

骤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用纸箱制作舞台的方法。

2.请学生说说观察到的舞台制作方法。

3.师小结制作步骤:

(1)切挖纸箱(师示范制作)。

(2)装饰。

4.引导学生思考装饰方法:

(1)除了绘画方法外,还可用哪些方法装饰舞台?

(2)师小结,装饰方法干变万化,可用剪纸、粘贴、堆塑等等(相机示范)。

5.引导欣赏用以上方法装饰的舞台。

课件呈现制作过程

课件呈现图片

课件显示讨论内容

合作探究

加深理解

1.师在学生作品中挑选出两只小玩偶,描述这两只小玩偶一起外出旅行,途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请同学们为它们设计表演的舞台。设计时思考以下问题:

(1)舞台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

(2)舞台布景装饰些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 2.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3.小结:舞台可用多种材料、方法制作。而布景则随着剧情的不同而变化,作用都是为了衬托表演,但不能喧宾夺主。

玩偶教具及制作过程演示

创造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两人一组合作为制作的小偶人设计制作一个舞台。

2.生制作,师指导。

评析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评析、谈感受。3.师小结:舞台设计富有创意,制作精致,装饰美观。

学生作品

知识迁移

1.介绍舞台美术知识。

2.欣赏舞台多幕布景和移动式布景。

3.欣赏大型晚会舞台布景方法。

课件呈现

第11课联通信息(活动一)

一、交流学习,初步感知

1.交流有关电话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1)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参与。

(2)师生自由交流。

2.通过交流感受电话机丰富的造型,了解电话机不断更新的实用功能。

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欣赏感受,开阔视野

1.视频仪展示部分学生搜集的电话机的图片。

2.师生欣赏,认识电话机的外形结构特征:由基本形组成。

3.多媒体演示,欣赏各种造型的电话机:普通电话机、仿古电话机、异形电话机等。

1.视频展示台

2.Powerpoint演示

三、初步表现,指导方法

1.教师提出要求:观察教材或搜集的图片中的电话机,用流畅准确的线条描绘其外形结构。

2.学生开始画。

3.作业反馈。

(1)描画时注意用线流畅。

(2)注意形的穿插和遮挡关系,表现电话机的立体感。

(3)注意构图。

视频展示台

四、仔细观 察,深入表现

1.欣赏教材中的优秀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表现电话机的功能键、装饰花纹等细节。

3.学生接着画。

多媒体:背景音乐 教材

五、欣 赏评价,教学 延伸

1.自由展示作业,交流感受。2.多媒体演示,欣赏街头的电话亭,布置课后观察作业。

P0we rpoint 演示

第11课联通信息(活动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切入主 题,展开讨论

1.出示“新城市”的平面示意图,导人教学活动:为“新城市”设计公用电话亭。

2.观察“新城市”的环境,师生围绕“我在哪里设计?配合周围环境怎样设计?”的话题展开讨论。

教学用图

二、欣赏激趣,发现特点

1.课件演示,欣赏电话亭的图片。

2.结合课件简要分析电话亭的形体特点:由各种基本的立体形组成,分为顶罩、亭壁、亭柱、基座及电话等部分。

3.说说你的审美感受。(造型简洁)Powerpoint演示

三、创意设计,反馈指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商讨一下,你们准备用哪些基本形来组成电话亭的各个部分?并根据你们的想法,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有创意的电话亭。

2.学生讨论并画电话亭的设计稿。

3.反馈指导。

四、尝试制 作,探究方法

1.根据设计稿,尝试把电话亭的主要部分做一做。(把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造型可以用一些什么方法?)

2.学生归纳所运用的纸工制作的技法:剪、折、卷曲。

3.以卷曲法为例,因卷曲的程度、方向等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造型。

4.师生共同探讨组合电话亭的方法:

(1)相同形组合成不同的造型;不同形可以有丰富的变化。

(2)所运用的技法:粘接、插接。

纸工工具及材料

五、分工合作,创意制作

1.提出活动要求:

两人一组,以一名同学为主,另一名同学参与制作,先修改设计稿,注意制作出造型简洁、富有创意的电话亭。

2.学生开始活动。

多媒体:背景音乐

六、“装电话亭”,欣赏评价

1.把“公用电话亭”摆放到“公园、街头的平地”上。(根据环境摆放电话亭。)2.根据评价建议,自由欣赏、评价。

学生作业

第三篇:湘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授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请同学们把课本拿出来、坐好。

(二)课题引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张照片(虾)

问:这是谁画的啊?(齐白石)

生:孩子们纷纷举手,兴致勃勃地回答是齐白石

生:齐白石

师:恩,是的。20世纪,在世界花坛上有两位特别耀眼的巨匠,他们是中国画家齐白石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画家齐白石他的画品和人品。他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是湖南湘潭人,是中国的一位著名画家,他能书善画,最擅长的是画虾。他担任过中国美术协会的主席、北京画院名誉院长,还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等。

(三)齐白石的人格

说到齐白石啊!我就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认真听啊!

(1)爱国热情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到宴会场,环顾四周一下,满堂宾客,略微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幅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然后书“铁吾将军”,最后拂袖而去。

齐白石有强烈的爱国心,当日寇侵略我国之时,他的一幅山水画上题写到“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的诗句,并坚持不为敌人作画。当中国成立时,他已是86岁的老人,但与旧中国相对比,祖国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使他十分欣慰,主动把自己画的雄鹰送给毛泽东主席,表示对新社会的热爱。《祖国万岁》是齐白石95岁高龄时为庆祝国庆而创作的作品,原作67×33厘米,纸本设色,用茁壮的万年青象征欣欣向荣的祖国。1980年5月20日发行的《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将此图作为了小型张图案。

齐白石是不是很厉害啊!体现了齐白石的爱国热情。

(2)其傲

齐白石傲,傲如古松。先生壮年时曾教夏午贻的妾学画,夏午贻想感谢他,要给

他捐个官做做,先生当即谢绝了夏午贻的美意。先生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告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

(3)其痴

齐白石痴,痴如顽石。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惊问何故,先生把蟹腿指给夫人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

(4)其谦.齐白石谦,谦如空谷。先生虽然誉满华夏,但对先辈画家的成就却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朱耷和吴昌硕三人。先生对同时代的画家也尊重有加,他常以一句话来自律:“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

l正是这种谦逊和宽容,使先生和同时代的许多画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和艺术上的取长补短

(5)扶弱

上世纪30年代后期,跟齐白石学画的一群孩子,大部分生活比较困难,有时连纸笔都买不起。齐白石来了灵感,他把学生分成两班,一班到市场上卖画,一班留在家里磨墨,磨好的墨倒在一个大脸盆里,然后叫两个调皮的胖学生脱去裤子,在他们屁股上抹上墨,让他们在裁好的宣纸上坐,坐一下,纸上就印下两个黑墨团,也就是两片墨荷叶。两个学生一气就坐出来一二十张。这时候,齐白石笑眯眯地提上笔,在墨荷叶上刷刷几笔,迅速画上几枝斜茎,勾出两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再在荷叶上勾上几条筋络,题上两句诗,一幅荷花图就画成了。等晾干后,钤上印章,马上让学生送到街上去卖。学生们把这些画戏称“坐画”,拿到市场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互动提问:你从齐白石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

首先,热爱祖国.做个有理想的人,而不是对功利进行毫无目的的追逐。确立理想和爱好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困难,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根据自己的爱好,给自己一个目标,然后去追求,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其次,是坚定信念,执着追求??

(四)齐白石画的特点

①意象美

强化虾的特征:透明弹性、轻捷有力;齐白石的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②笔墨美

笔笔造型、笔墨酣畅、简而意足。线条变化、生动,既有力度又有情趣。

③形式美

虚实变化,疏密恰当,三角形构图稳定而富有张力。

④情感美

乡土气息浓郁,体现纯朴的情感美。

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

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

师:尝试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五、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

(1)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

(2)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六、布置作业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500字左右

2.内容真实、有自己的思想。

3.下次新课之前完成七、课后总结

师:短短的一节课时间的学习,我们不仅进一步了解了齐白石,让我们领悟了齐白石的精神,记住了齐白石爷爷的画,懂得了要像齐白石爷爷一样细心观察,不断探索、勇于进取。我感到非常高兴。

下课

谢谢

第二课时

一、赏画导人

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

1、风格介绍

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的变换艺术手法,尝试了现代艺术的几乎所有风格,且都有震惊世界的传世之作,并开创了对现代绘画影响深远的立体画派。之所以罗列出毕加索不同绘画风格阶段及代表作,是为了能更好的突出大师一生最求创新的精神。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揭示巨匠童心

二、交流、讨论

(交流收集的信

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

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

《哥尔尼卡》是毕加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出示《哥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进行直观描述。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

教师从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的色彩为什么是这样?画家想表现什么?这些问题入手,展开范例讲析,从历史背景到构图再到画面形象分别代表什么让学生走如毕加索的内心,了解画家爱心的同时引出立体主义概念----立体主义绘画以几何结构组成平面图形来进行表现,把体积灵活多变的展开,创造出新的视觉空间。

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

板书:童趣、纯真

三、临摹表现

尝试线描作业---临摹毕加索作品《坐着的玛丽·泰雷兹》感受立体主义绘画风格。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上一节课,就能尝试对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是有些困难的,临摹就成为学生们初步掌握立体主义绘画语言的极好方法。

四、学习评价及小结

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课下再收集其他艺术家的故事。

第二课

同一幅画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认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3、能表现出对世界名画的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水彩笔、毛笔,调色盘,小水杯、挂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课件欣赏荷兰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品。

引导提问:你见过这些画吗?特别是最后这一幅《修路工人》,也就是课本所展示的是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附:可简介下凡高生平及作品风格)

二.探索思考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那些颜色?

学生观察与识色

教师提问与引导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样调配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注意要做到切实的交流探讨。

三.探索体验

1、根据教材的提示,用大红和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教师演示重点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得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该能判断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2、在一种颜色中调入黑色或白色,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演示小结:通过这一个办法可以让色彩发生明度变化,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颜色丰富的层次了。

3、出示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修路工人》画中取一方格(G5),这一格是有24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的颜色对号入座。(学生也可参与部分)

4、任意找一种《修路工人》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注意保留这个练习作品,等下可以作为抽取作业内容的入场卷哦?)

四.分工合作

1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这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画面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将横排的A-J与竖排的1-5交叉组成编号,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按照刚才的练习作业抽取作业位置的编号)。

2、临摹涂色。按照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注意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再换蘸颜色。

提出要求,巡回指导。

五.组合展示

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按照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部分作品。

2.引导学生眯眼睛看看,欣赏评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六.教学拓展: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也就象文学语言运用的艺术一样,色彩语言的调配也需要认真的研究与探索,今天你有收获了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体验,游戏导入

1、大家猜猜看

出事《星月夜》的黑夜局部图,请学生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再逐渐补齐局部图,最后呈现完整的《星月夜》图。

2、出示现实生活中的月亮与《星月夜》局部中的月亮,请学生议论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与现实的月亮相比,《星月夜》中的月亮一笔一笔非常清晰,有很强的笔触感。

3、导入同一幅画——笔触表现

二、互动讨论,方法探究

1、教师示范,对比感受笔触。

教师运用排列的线条画出一棵树的树冠。

出出示用平涂法画的树冠,与之对比,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一组不同笔触画得树丛,对比分析。

笔触的运用可不止这一种方法,一起看看还有哪些?(排、点、摆)

3、小训练:试一试用刚学的方法,画一朵云或临摹《星月夜》的月亮。

反馈尝试练习,互动:用了什么笔触?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绪?

教师指导:A、用钢笔绘画时要注意线条的排列和组合,不可过于凌乱;B、用水粉绘画时要注意用色与用水的多少,水分要适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画面强烈的笔触;C、不管用哪种方式,笔触都要肯定、明确。

小结:运用排、点、摆的方法,不仅使得树具有立体感,还能表达作者的情绪。

4、欣赏《星月夜》,体会笔触与情绪的表达

讨论:画家把云层、星星、数目画成了什么样子?是怎样用笔的?

小结:碧蓝的天空充满了漩涡的云,星星一轮一轮的笔触在闪耀;树木用了波浪线,好像在生长一样。

5、出示莫奈的《日出.印象》、毕沙罗的《林荫大道》,提问:这两幅作品中用了哪些表现笔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的笔触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6、小结:有的用刷、摆的方法表现朦胧宁静的天空及日出时波浪不兴的湖面,表达内心的祥和;有的用点的方法表现树木上阳光的闪耀,也表达出欢愉的心情。针对不同的景色画家的处理方法不一样,所以效果也各不相同。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构思一个表达自己心境的场景,选择《星月夜》的一个局部,选取合适的色彩和喜欢的笔触,体验大师的手笔。

2、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大胆绘画笔触感强的同学。

四、作业展评

五、教学拓展

出示国画作品,引导发现中国画的用笔。

第三课、能干的帮手

教学目标:

1、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学习设计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教学重点: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

课前准备:作业本、铅笔、勾线笔、剪刀、胶水、纸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学习描绘工程车的方法:

学生观察回答:怎样描绘这辆工程车?

1.选择哪个角度?(正面、侧面、半侧面。)为什么?(充分体现工程车的特征)

2.选择哪种绘画方法?

(线描写生、色彩写生等)

3.说说绘画步骤是怎样的?

(1)确定构图与大的形体特征。

(2)分块画出每个大的结构外形,注意相互的比例位置。

(3)分块逐步由前到后画出内部结构特征。

(4)深入准确地描绘细节。

3.怎样处理工程车的结构、特点与细节?

二、欣赏优秀的范画作品。

三、大胆描绘,自主表现

1、学生作业:每组选择一种工程车作为描绘的对象,自选方法生动准确地画出工程车的结构特点与细节。

2、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述

1、学生分组进行展示欣赏与互评。

2、师生共同点评。

五、思考拓展: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方面还缺少这些好帮手,未来社会的建设也需要更多更先进的工程车,想一想,你能设计出其他的更加先进的工程车吗?

第二课时

一、分析材料,学习方法

1、认识我们的材料:学生分组讨论,每种材料可以做什么?

怎样制作?

(如纸盒经过剪贴可做车身,瓶子可做车轮,吸管、纸桶可做车上的线路管道等)

2、范例分析:出示挖土机的图片,说说每个部分可以用什么制作。

3、学习方法:

(1).细致观察,巧妙分解;

(2).明确分工,分块制作;

(3).合作组装,装饰完成。

二、分工合作,共同创造

1、依据本组材料的特点,互相讨论,明确本组设计制作的主题。

2、对本组制作的工程车仔细观察分块,并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3、分工制作部件,共同组装完成。

4、教师指导帮助。

四、共同评价

1、教师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要注重对自主研究、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2、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与体会。

第三课时:

一、认识机器人:

1、师:课前,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看电视、上网等多种途径,搜集了好多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和图片,下面我来考考大家: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是由哪个国家制造出来的吗?生答。对,美国制造出第一个机器人,从此揭开了人类研制机器人的序幕。现在,我们人类已拥有一个庞大的机器人家族。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好多机器人图片,让我们逐一认识他们。师展示机器人图片,并简单介绍。欣赏完了老师的图片,同学们一定也有不少关于机器人的资料向大家汇报吧,你知道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帮我们干什么?谁来介绍一下。

2.生交流。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3.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有趣的机器人,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机器人?它有哪些基本特征?(生自由回答。师:机器人是一种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够自动工作的机器,它是人类的好帮手。)究竟机器人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8页,快速阅读“科学在线”。现在,谁来说说机器人的基本特征?你能根据机器人的基本特征分辨出生活中哪些常见物品属于机器人了吗?大胆说,让同学们帮你判断一下。(全自动洗衣机,自动门,电视,电脑,许多高科技家用电器都属于机器人。)

6.师小结:看来机器人的发明和使用对人类有利也有弊,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它,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同时,对待任何事情都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二、展开想象,画一画

1、提出作业要求:参照想象,画一个多功能机器人形象,并写一段话来

介绍它或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2、学生自主作画,教师指导。

三、作品展示

1、小组评。

2、教师评。

第四课、书包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身边书包的描绘,进一步感知形体外轮廓。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学习线描的方法,掌握线描的画法,能运用线条描绘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点:掌握线描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书包和、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我们天天能见到它们用到它们,今天我们来画一画它们。

二、观察书包

1.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己的书包,看看有什么变化?

2.分别从背面,正面,侧面来观察

3.说说你看到的变化

4.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三、作业要求

1.作业要求:选择不同角度,用线描的方式画一画自己心爱的书包。

2.教师线描示范。

3.强调书包线条的流畅,细节的表现。

四、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五、作品展示评价

1.小组内评

2.教师评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在中国古代人们在学习中有必不可少的文房四宝,分别是:毛笔、墨、宣纸、砚台。现在你的学习用品又有哪几宝呢?

2.学生回答。

二、摆放文具

1.教师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近大远小,消失的透视线

2.学生摆摆自己的文具盒,不同角度加以观察,看看文具盒的体面形状和透视线有什么变化?

3.教师小结。

三、提出作业要求

摆放自己的几件文具,并用线描的方式把它们画下来。

四、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五、优秀作品展示

第五课、图画文章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

1.大胆想像并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绘画表现。

2.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图文结合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难点:设计专有的图标形象生动的表情达意。

课前准备:作业本、铅笔、橡皮、涂色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1.教师出示《地书系列之一》看看图,说说图中的符号代表了什么具体的事物?

2.学生回答。

3.教师板书图画文章

二、尝试图文替换

1.教师出示图文替换的案例:我的心愿——我的2.请学生尝试用小的图形替换合适的词和字:

光阴似箭

铃儿响叮当

三、写一写,画一画

1.图文结合的贺卡欣赏:送给亲友,同学和老师的贺卡欧诺个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打扮,将传递更多的温馨和快乐。

2.说说你看懂吗?你最喜欢的贺卡是哪张,说出理由。

3.提出作业要求:在自己的短文中,选择合适的图形替换字和词,创作一幅“图画文章”。

4.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优秀作品展示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1.观察《草船借箭》的片段配画。

2.出示画面,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

4.揭示主题——《给文章配画》。

二、教师示范、方法指导

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

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

3.构图布局。

4.逐个画景物。

5.涂色

三、学生创作

1.完成文章配画的铅笔稿。

2.学生画画,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

第六课、彩云衣

授课时数: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收集资料、欣赏各式服装美,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2.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3.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4.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

重点: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难点:服装的设计。

课前准备:示范用工具,学生绘画工具自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的衣服能体现人们不同的审美,不同的颜色传达着不同的意思,多姿多彩的服饰,将人们的生活妆点得更加美好。

2.板书彩云衣

二、认识色环:色环显示如何通过混合两种或更多颜色来生成特定的颜色。

色环实质上就是在彩色光谱中所见的长条形的色彩序列,只是将首尾连接在一起,使红色连接到另一端的紫色。

三、学习对比

1.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和谐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

2.看图说感受,完成课本21页的练习。

四、换衣服说感受

1.制作一个镂空的人形模板。

2.选择纯色或有花纹的纸衬在模板后面看看效果怎么样。

五、课堂小结:不同的色彩组合,不同的对比可以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用好色彩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二课时:

一、看一看:

1.衣服都有什么特点?(小结:都是有图案、花纹装饰的服装。)

2.欣赏、观察图片并思考衣裳特点.二、想一想:

1.衣服由哪些部分构成?

2.只要改变衣服的一部分,就能改变衣服的式样。

3.看看同桌,你与他的衣服哪些部位不一样?

4.小结。

⑴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衣服的构成。

⑵学生观察图片,寻找几件衣服的区别。

⑶引导学生寻找自己与同桌的衣服区别。

三、画一画

1.提出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绘制服装效果图,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一评

1.小组评

2.小组展示,全班评。

第三课时:

一、观察课本图片

1.说说看看,这些衣服分别是什么材质?

2.不同的材质给人不同的感受

二、做一做

1.欣赏大师作品

2.提出作业要求: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用合适的材料捆扎出有个性的服装。

3.小组合作完成三、赏一赏

1.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2.教师小结。

第七课、飞天畅想

授课时数:3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以少年儿童比较喜爱宇宙科幻为题材和富于幻想的特征,进行绘画创作、造型表现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能力,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探索。

教学难点:激发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大胆想像绘画,能有所创新。

在学习过程中,1、充分的交流是创作好作品的前提,因此,提问的设计要多推敲。2、对于有关太空的知识,应当先给与学生表现的空间,鼓励他们表述已知的或未知的一些想法,然后再通过图片比较,完善学生脑海中有关于“形状”的一些想法。3、要及时地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一些有突破的想象,并形成比较,使学生有“敢想”的激情与“畅想”的动力

总体来讲这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欣赏 :

1.图片展示充满无穷无尽奥秘的太空

2.教师小结: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充满无穷无尽奥秘,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今天我们也一起去太空看看。(揭示课题).二、交流讨论

1.游太空前的准备—资料交流,参观了解。

(1)资料收集:课前搜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

(2)讨论怎样游太空。(突出“游”的方法)

A.坐上各种飞行器。

B.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会飘来飘去)

(3)去航天发射中心。(分组交流资料——教师总结)

A.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航天发射中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

B.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系列火箭图片)

C.了解“神舟”号系列飞船和各种卫星、探测器。(出示图片)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靠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

(2)说说在太空见到什么?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3)说说在太空出现什么情况?(没有大气,会失重,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失重的各种不同动态和在睡眠、饮食时失重的有趣状况)

3.画太空——欣赏作品,评价学习。

三、想象创作

1.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图片。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表扬想像奇特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学生创作:

1.学生给线稿涂上丰富的颜色,完成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评价

表扬想像奇特大胆和色彩鲜艳的学生并展示作品。

四、课后拓展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在神秘的夜空中,除了点点繁星,有时还可以看到在慢慢移动的小星星,那就是人类在太空中的好助手——人造地球卫星。(课件展示)

2.揭示课题

二、欣赏认识

1.自主学习、认识各种不同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卫星。(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卫星资料分组进行展示介绍和交流)

2.展示欣赏:地球的守护神——神奇的卫星。

3.总结卫星的基本结构——主体部分与展开部分,(动画展示)它们具有十分丰富的形态变化。出现各种不同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卫星介绍。展示卫星的主要部分及各部分的不同形态变化。

三、探究制作

2.认识材料:分组探讨饮料瓶的不同处理制作方法。

(1)认识饮料瓶的结构,怎样运用不同的部分?(剪开分解等)

(2)

饮料瓶的处理方法。(剪切、粘贴、等)

(3)用饮料瓶可以做成怎样的立体形?

(4)思考:怎样装饰饮料瓶变成火箭?

(5)想一想:怎样连接各个部分?

(6)教师总结说明。

3.分组合作。

(1)讨论设计:讨论设计本组将制作的卫星其功能与外形,画出简单的草图,明确主要结构与形状。

(2)合作制作:各组分工制作卫星不同的部件。(分总设计、主体制作、天线制作、能源板制作、技术支持等,总设计师对个人的制作进行整体安排与协调,技术支持对个人制作时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3)组装完善:将各部件进行组装,添加细节与装饰完善。

4.教师指导帮助。

四、赏评展示

1.各组介绍自己制作的卫星的名称与功能。

2.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五、拓展升华

学生畅谈对将来的构想,设计制作更多先进的卫星帮助人们的生产生活。

第八课、星光灿烂

授课时数: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2.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识图并能独立完成1--2个浮雕星星的制作。

教学难点: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课前准备:卡纸,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术作品,出示课件,不同材质的浮雕作

品,学生欣赏感受浮雕的艺术特色。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画面中的形象很有立体感,好象从这个底板上浮起来一样,我们把这种效果叫做浮雕,可以用木头、石头、石膏、玻璃等材料制作而成。师出示两个不同的星星,一个是平面的与有立体感的,引出纸浮雕。导出课题《星光灿烂》

二、探究学习:

1.这颗星星是用了什么方法,使平整的纸张,产生立体感的呢?引导学生发现浮雕四角星的奥秘是折叠。

2.看简单的折叠示意图思考:红蓝虚线黑实线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明确:红色的虚线代表凸折线,蓝色的虚线代表凹折线,黑色的实线

代表裁切线。(边说边折出并指出凸折线是指折痕突出,凹折线是指折痕凹在里面。黑实线指剪切线,剪开的。也可以让学生做出来)

3.尝试折叠,大家看着第一个示意图来快速折出星星,看谁折的又快又准确。(目的引导学生能找出折星星的规律,请折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介绍,实在说不出来就师补充完说明折星星的技巧,比如四个边上的三角如何一样大。)

4.看课本下面的四个示意图,跟课本中右上的四个星星哪个相符?(让学生找出,老师指第一个示意图问学生跟哪个星星相符?一个学生回答了,如果不正确,就说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吗?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也不要找很多学生,实在没有就老师直接说出来是哪一个,接着问第二个图跟哪个星星相符)训练学生的熟练识图能力。大家再仔细观察,四件示意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图一是基本形!2——4号星星都是根据基本形变化而来!4号星的特别之处:光芒的表现!四个角中间可以有一个或更多光芒!

5.能让你手中的星星更加与众不同吗?学生讨论交流!(这里老师要想几种方法来变化)

三、创作表现:提出作业用纸折叠出一至两个浮雕星星。

要求折叠准确而细致。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互评

五、课堂小结及延伸

1.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不规则星等。

2.欣赏其它浮雕作品!

第二课时:

一、基本技法:(教师演示)

1.全切

2.半切

3.折叠(直线折叠、曲线折叠、折圆)

4.卷曲

5.压印

6.叠压

7.粘贴

二、练习基本技法

第三课时:

一、纸浮雕作品欣赏

二、基本技法学习

1.透叠法

保持一张纸的完整,通过折叠、切割技法,使图形与纸板形成错位而出现立体效果。

2.重叠法

统一形状的纸张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重叠粘贴,产生一定厚度,使作品产生立体感。

3.综合法:运用切、折、贴等方法,形成生动的浮雕效果。

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纸浮雕图稿。

教师指导

四、作业要求:运用剪切、折叠、卷曲、粘贴多种技法,设 计完成一件有立体感、装饰性强的纸浮雕作 品。

五、作业评比:

1.学生展示作品,全班交流点评。

2.教师归纳总结。

第九课、团扇 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3、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4、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课前准备:宣纸、卡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

1.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2.教师板书课题。古诗、古画欣赏。

二、讨论交流,了解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1 .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 .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3 .继续演示课件,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多媒体: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二、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

三、1 .提出活动要求:

(1)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2)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3 .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

4 .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5、说说哪个扇面更美 ? 为什么 ?

6.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四、画一画

1、提出作业要求:用水墨画的形式画一幅团扇扇面

2、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团扇的制作方法学习

1 .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

2.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二、教学评价与延伸

1 .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 .自评、互评。

第十课、水墨诗心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 :中国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课前准备:国画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画赏析

1、李可染先生画的《秋风吹下红雨来》,这只是他众多的牧牛图中的一幅。漫天飞扬的红叶,概括出整个秋天的景色,一个牧童悠然骑在牛背上,牛用一块重墨,使主体突出。这虽然表现的是普通的农家生活,但在画家的笔下,却满是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画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感情。

2、蛙声十里出山泉》创作于1951年,是齐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纵129厘米,横34厘米。老舍与齐白石是一对好朋友。有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然后想请齐白石先生根据这句诗作幅画,用画去表现诗中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齐白石先生欣然接受,但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据说齐白石先生经过了几天的认真思考)。最终,齐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创作出了这幅著名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

(二)作品内容介绍: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未画青蛙,只画几只蝌蚪在逆水游动,旁边是山石。

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们也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境界。‛这正切合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句诗的意境。

二、说说诗意

1、尝试用简短的文字指出课本35页右边两幅作品的诗意。

2、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第二课时:

一、讨论:

老师选择以下诗,进行赏析,然后让学生谈感受,理解诗意,老师最后作总结,并根据学生的思路,画一幅诗意画的的创作步骤图。

(1)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王维《山居秋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画步骤:(教师示范)

①立意、②构图、③勾线、④着色、⑤调整、⑥题诗、⑦盖章。老师先只写几个序号,待示范和讲解完后,让学生作答,以加深印象,再把字补上。

二.学生作业

1、选两句诗为题作画,要求学生完成一幅诗意画创作。教师行间辅导

2、要求 以强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不过多强调技法、技巧,凡是有新意的作品,均以肯定。

四.交流评析作业:

自评.互评,及时发现好的作业,给予表扬,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第十一课、石壁上的九色鹿

授课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九色鹿的故事,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恒河旁边,住着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它的角像雪一样白。九色鹿每天到河边吃草喝水,这儿有它的一个好朋友,那是一只乌鸦。

有一天,一个人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九色鹿看到了,赶快跑到河边,不顾危险,掉进河里去,把那个人救上岸来了。那人要谢九色鹿,九色鹿摇摇头说:“我救你,不是为了叫你谢我。你回去吧,只要你不告诉大家。”说完话,就回去了。

那个人说:“一定、一定,我什么也不告诉人家。”说完话,就回去了。

这个国家的王后,一天夜里做了个奇怪的梦,看见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他的角像雪一样白。她醒来对国王说:“我要九色鹿,拿它的皮做坐垫,您快给我找来。要不,我就要死了。”

国王告诉全国的老百姓:谁能找到九色鹿,就分给他半个国家,还给他满满一盆金子。

可是谁也没见过九色鹿,谁也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只有一个人,就是九色鹿救了他的那个人知道。他想:“这下可好了,我可以有满满一盆金子,还分到半个国家呢!”他跑到王宫里,让国王带上兵马和他一起去捉九色鹿。

这天,九色鹿正伏在地上打瞌睡,它的好朋友,就是那只乌鸦,站在树枝上,看见远远问那个人:“九色鹿救了你,你为什么反而要害他呢?”

那个人说不出话来。

国王叫他的士兵让开一条路,把九色鹿放了,并且下了个命令:“以后,谁也不许来捉九色鹿。”那个人呢?他没有拿到满盆的金子。也没有分到半个国家。国王叫士兵把他绑起来,扔到恒河里去了。

二、石壁上的九色鹿

1、敦煌石窟九色鹿图片欣赏

2、壁画以横幅长卷形式连续画出佛的前身九色鹿王故事的种种情节:鹿王在江边救起溺水人,溺水人叩谢;王后梦见鹿王,要求国王捕捉鹿王;国王悬赏捕鹿,溺水人告密,国王带人捕鹿,鹿王向国王诉说救溺水人经过;国王放走鹿王,王后心碎而死;告密者得到报应,身上长癞,口中恶臭。每一段落均附有文字榜题。显然是继承了汉画的传统手法。画面以人物为主,衬以山石树木。土红地色上配以青绿山水,点缀花草,有浓厚装饰风。画中的建筑物格式、车马形制、骏马形态等,都与汉画中的形十分相似。

三、作业要求:欣赏《九色鹿》的造型特点,尝试用剪影的造型手法创作一幅有动物的场景图。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2.童年的影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摄影的一般知识,感受摄影的基本技巧。掌握摄影的一般构图规律,能够拍摄较为生动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习摄影的过程,是一个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构建新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捕捉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体验到了摄影的乐趣。通过欣赏分析作品,感受动态摄影虽然是静止无声的画面,但它呈现给人们的却是紧张激烈的竞赛气氛和惊险优美的瞬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普及摄影知识,把动体摄影技巧引进课堂,激发学习摄影的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大量资料欣赏与分析,并配合学生实践,使学生了解人像摄影与体育摄影的不同。初步掌握摄影的技巧。

教学难点:

摄影的技巧与构图。

教学过程:

欣赏摄影作品。

《老屋门前》,摄于浙江前童古镇,后期合成。少女蒙娜丽莎般的眼神,与两个小动物和谐相处,让人体悟到桃花源南山下生活的氛围。整幅作品压低了影调,减弱了色彩的浓度,安逸和宁静的气氛油然而生。

《马与他的主人》,摄于上海松江某马场。作品以男子与黑骏马相拥相吻的瞬间,刻画了人与动物之间超然的情感,显现出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真实场景。后期对画面进行了模糊处理,并突出了男子红衣的鲜活色调。

《回娘家》,摄于云南,后期合成。薄雾气氛中的画面近实远虚,急切探母的妈妈与回头顾盼的孩子。作品用湖蓝的淡色调,吟诵出“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淡淡诗意。

《母亲·俄罗斯后裔》,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作品光影对比强烈,画面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仿佛讲述着一个平凡而曲折的家庭故事。身后的家人在幽暗的内室忙碌着,而身为家庭主妇的她,侧身回顾,秉承着一颗操劳的心。作品压暗背景亮度,营造了北方家庭简朴的氛围。

《巴伐利亚少女》,摄于德国巴伐利亚。作品恰到好处地捕捉到少女那由衷欢笑的瞬间,造型生动,前后呼应,清新的色彩,高雅的灰层次,一派别致的灿烂春光。

《放飞时刻》,摄于浙江前童古镇。作品中两个夕阳下归家的孩童,雀跃的神情,飞奔的脚步,刹那间喷射出欢快、纯真的童趣。作品降低了背景色彩的饱和度,反映出作者心中对乡间生活的体悟。

摄影的魅力在于摄影家对景象、人物、事件的瞬间把握。一种角度、一个神态、一束光线,都是构成一幅佳作的要素。然而,现实中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并不经常出现,即便出现,摄影家也不易捕捉到。这便是传统摄影的缺憾。

数码摄影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样的缺憾。唐民皓就是这样一位在数码摄影领域不断尝试和创作的探索者。他在良好抓拍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码后期制作的技术优势,把人文、自然环境中的精彩场景组合成一幅幅鲜活的人像作品,再造了在瞬间中无法捕捉到的画面。他在数码后期中,尤其注重画面色彩的调整,针对不同作品的场景,赋予画面在前期摄影中无法得到的个性化色调,使作品形成了一般摄影作品不具有的视觉冲击效果。唐民皓既练就了对人物神态敏锐的捕捉技巧,更具有画家的审美眼光和构思能力。相比传统的摄影作品,他的作品承载了深厚的人文功底、相当的艺术修养和娴熟的图片驾驭能力。在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他的创作实践再次阐释了数码摄影后期制作的“魅力”。

课外作业

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作品,可到班上展览。

第四篇:湘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参考教案

湘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参考教案

第1课哆来咪(活动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美。重点难点:

1:渐变色的规律。

2:立体造型蝗简单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色彩工具等。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 音乐。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工具材料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水瓶琴及其他道具

第1课哆来咪(活动二)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三: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四: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色彩工具

五: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学生作业

六: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1.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

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2.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第1课哆来咪(活动三)一:初步感受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

(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二: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

三: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四:尝试练习

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作业工具

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五: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 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第2课:彩云衣 一:教学目标:

1:能收集资料、欣赏各式服装美,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2: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3: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4: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二:重点难点

1: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2:花边的设计。三:教学准备

课件、示范用工具,学生绘画工具自选。四:教学步骤 活动一:

1:涂色游戏,趣味导入

A: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3种颜色涂画。

B:学生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尝试作业。2:剪纸游戏,趣味引入

A: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B: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小背心。3:作业评析,渗透知识

A: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B: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C: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4:观赏教材,小组讨论

A: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B:小组讨论

C: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并小结色彩知识。5: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6:评析交流,谈谈感受 7:欣赏服装

A: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B: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活而产生的一系列演变。C:小结下课。活动二: 1:看一看(导入)这些衣服有什么特点?(小结:都是有图案、花纹装饰的服装)2:想一想(分析)

A:衣服由哪些部分组成?

B:只要改变衣服的一部分,就能改变衣服的式样。(出示课件)C:看看同桌,你与他的衣服哪些部位不一样? 3:试一试

A:这是一个花朵图案,如果它向左右或上下反复排列就会形成什么?(花边)

B:请你把下面四条花边添画完整,并想一想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直立式、倾斜式、相对式、波浪式),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边(出示课件)C:选择花边图案装饰在衣服合适的部位。小结。4:说一说

A:欣赏学生作品

B:说一说你的想法(你想设计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与周围的同学讨论,派代表说。5:画一画

作业要求:设计一件有花边或全身图案的单件上衣 6:换一换(合作)

A:演示剪贴、添画过程

根据这些衣服的风格,还可以设计出配套的下装。7:议一议

A:你从同桌那儿学到了什么?

B:你们共同设计的服装有什么风格?适合什么人穿?适合什么场合穿? C:小结下课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2: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3: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重点难点:

1:感受、了解各种布材特征。2:小挂袋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成品、各种布材料等。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看一看,试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二:玩一玩,做一做

4.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5.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6.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三:评一评,说一说

7.学生作业观赏交流。(1)展示作品。(2)自评、互评。8.学习引申:

(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活动二)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一: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二: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

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 基本/基本型口袋/单袋型 外形\异型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

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重新展示图片)

(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三:尝试

分发设计纸。

两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设计。

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完善自己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四:欣赏

展示自己的设计成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评出最佳创意和最佳合作组合。第4课搭架子(活动一)一:创设情境欣赏架子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二: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

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3.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材料,适合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呢? 三: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四: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五: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第4课搭架子(活动二)一: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二:分组制作比赛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三: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四:深入欣赏了解做法

1.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2.巩固制作步骤。五: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六:总结

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第5课周末日记

1、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以及绘画中人物动态的表现要点,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一美术语言纪录和表现周末的生活。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以及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学习绘画中人物动态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人物的动态及人物动态的组合。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布置学生带上自己在周末活动里的一些照片。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一周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几天呢?为什么? 2.平时,你们的周末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在周末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 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动:如郊游、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

3、交流欣赏自己带来的在周末里的照片。

4、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喜欢度周末,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周末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充电站,合理安排、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周末生活的美好时光,好吗?

二、尝试体验,探寻发现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静止状态的简笔画人物。2.问题:怎样画才能使静止的人物动起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物品,如足球、羽毛球拍、扫帚等)尝试练习:改变黑板上静止人物的头、躯干、四肢的动作,看谁在一分钟内画出的人物动态最多。

三、了解学情,发现问题

分析讨论解决人物的动态表现问题:思考1:人体的结构分为哪几大部分?思考2:人体的动态变化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的? 师生评价、讨论、总结:

1.现学生尝试作业中的问题,如弯腰、下蹲等动态的表现。

2.师生共同解决尝试作业中的问题,结合教师示范,讲解人物动态表现的合理性。如跑的动态是身体前倾,两臂前后分开,双腿迈开,双腿迈开的弧度越大则速度越快„„

小结: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髋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人体的各种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如颈部、腰部、手肘部、膝盖等。掌握了人物动态变化的要点,能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表现生活中的人或事物。

四、作品赏析,认知感悟

出示表现周末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师生欣赏、评述。1.分析画面表现的主题内容。

2.画面中人物活动的动态、表情分析。

3.相关环境的表现及添加适当的文字能使周末日记更显精彩!

五、交流感受,自主表现 欣赏了画家及同学们的作品,如果我们也来把自己周末里美好时光记录下来,一定非常有意义!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周末里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或人物呢?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在周末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人物。

第6课勤俭小管家

一、欣赏

1.观看课件和实物,欣赏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2.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勤俭“小管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二、探究

1.每组分发一个不同立体造型的自制储钱罐,共同观察研究:

(1)这个储蓄罐主要由什么立体几何形组成?试猜想若将其各个面分别展开会是什么图形?(请学生说一说,然后观看课件直观演示。)

(2)你能画出这个立体几何形的平面图吗?组内同学合作试一试。(请学生先想一想,再画一画,然后折一折。)

(3)把储钱罐拆开看看是怎样组成这样的立体几何形的,和你们画的对比一下。注意:①展开的六个面必须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平面图形。②有的立体几何形有几种展开方法,可以画成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梯状立体形等(课件演示)。(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2.讨论选择:

(1)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相应的立体几何形。(课件)

(2)想一想,议一议:

a.下列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几何形?若不能,请你想办法修改一下?每位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小组作中心发言。b.课件直观演示,进行修改总结。

三、制作

1.画平面图制作立体几何形。

注意:绘制平面图时,在恰当的位置留下粘贴连接的位置。(课件)

2.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立体形展开想像,并说说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装饰成有趣的储钱罐。

注意:投币口的大小可根据一元硬币的大小来确定,投币口一般开在朝上的位置,也可通过你的想像,设计在恰当的位置。

3.学生独立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除了用立体几何形制作存钱罐外,还可以巧妙利用李纸盒塑料瓶等废弃材料的外形特征制作存钱罐(课件欣赏)。小组合作完成制作一个这样的储钱罐。

四、交流

1.请学生给自己做的储钱罐起个名字,并通过视频展示台从储钱罐的外形和功能以及制作的方法上向大家进行介绍。2.师生共同欣赏点评。

五、拓展

1.观看故事片段,课后自己收集有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2.开展“节省一角钱”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平时节省的零花钱放进自己做的储钱罐里,慢慢积攒下来捐给希望工程。

3.课后制作一张零用钱开支表,学会计划理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第五篇:湘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汇总(范文模版)

湘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巨匠童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特色及其 艺术风格,了解毕加索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2.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线 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

3.学习卢梭用丰富想象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激发学生对 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和了解人物不同面的特点以及剪拼和组合的方法,拼成一副完整的画像。

教学难点

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臵需要的学习用具。

2.老师呀也喜欢过春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鞭炮,到游乐场去玩各种娱乐游戏,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等,你们觉得老师和你们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别看老师大你们那么多,和你们一样,也有一颗童心啊。

3.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发现巨匠的童心 1.齐白石

(1)简介: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都是他的至爱。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

(2)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 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 2.毕加索

(1)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1901 年 6 月 24 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1973 年 4 月 8 日在法国过世。

(2)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 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的……

三、巨匠童心的规律

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2.游戏连一连:找出上面三幅图分别是哪幅作品构图空间布臵。看来童趣的作品也是在讲究构图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呀!

3.小游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三幅作品脸部观察,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4.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脸部五官有什么诀窍?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试一试

1.老师在黑板上完成两幅半张人物侧面的脸,谁能够把他们分别完成,并形成一张有趣的作品?可以用正面,或者侧面两两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使作品充满趣味,但是要使画面美观还必须要运用你们手中的色彩工具哦。

2.优秀学生作业欣赏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讨论如果让你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并组成一幅有趣的画像,你有什么创意吗?法国画家卢梭是一位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但是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

受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并被世人称为稚拙派。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

1.发挥你的想象力,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再组拼成一幅奇异有趣的画像。

2.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使画面有趣!3.教师巡辅。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我们还学到了哪些绘画方法呢?

二、发现并解决问题

1.在绘画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

2.在学生中发现做的比较好的来讲述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的?

三、突破趣味

如何才能够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的有趣味呢? 生:略

1.脸部五官:正面和侧面组合,侧面和侧面组合,特殊的脸组合。2.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有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

3.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辅

五、作业展示

1.各组推荐优秀的作品并粘贴于黑板。2.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六、结束语

像卢梭这样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却成长为知名画家的事例不少,他们的事例告诉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可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也可以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将来在你们当中也可以出现大画家。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同一副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二、教学重点

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三、教学难点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以及色彩的调节练习。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欣赏《向日葵》。

2.引导提问:你见过这幅画吗 ? 对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

3.导出新课,板书课题:同一幅画。

(二)探索体验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 ?(1)观察与识色。(2)提问。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么样调配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体验1:根据教材提示,用大红与柠檬黄进行调和,把 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 ? 为什么 ? 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先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体验 2 :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 小结:通过这一方法可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这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颜色了。

体验3: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学生自由交流。

体验 4:从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G5),这一格是由 24 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颜色相对比。我们一起调出这些颜色并涂画在纸上。

(三)师生合作,共同探讨。

分工合作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是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组合,可拼成一幅有丰富色彩的《向日葵》。

1.画格。教师事先画好一个4×6的表格,5×10的大格图,共有4×6×5×10=1200格小格图,共学生共同完成作品应用。培养学生的共同创作精神。

2.选择与分工。将横排 A — J 与竖排 l 一 5 交叉组成编号,选择你喜欢的一块。选择马赛克处理后的画作的方格时,分工要有协调,别人已选的不能重复。教师调控方格被选情况。首先让学生自愿选择,然后教师再对重复选择和没被选择的方格进行调整。学生超过50人时,我们现在的学生班级人数都超过50人,较难的方格可被重复选择,保证组合成《向日葵》整幅画作的完整性。3.临摹涂色。按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涂色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

4.集体组合时应让学生注意A-J与l一5的坐标准确定位,不可随意放臵,教师可进行范例定位演示,起启发作用。

5.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四)组合展示

1.让学生按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一部分。2.引导学生眯眼看,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五)评价交流,进行总结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之一,研究色彩,表现五彩的世界是画家特别关注的,像修拉的点彩作品就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建议同学们也去试试,你会有更多创造性的发现。

第三课 能干的帮手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工程车,了解它们不同的造造型特征及功能用途。

2、抓住工程车的外形结构和特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工程车。

3、能巧妙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辆工程车。

4、在动手制作、描画工程车的过程中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领会设计与创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比较运算 认识作用

1、分组计算:比一比,谁的效率高? 学校要兴建新教学楼,需开挖土方20000方,甲队采用人工开挖,每名工人每天挖土2方,请问100人要多少天可以挖完?三队采用机械施工,一台挖土机一天挖土1000方,请问1台挖土机

几天可以挖完?请你比一比,挖土机的效率是人工的几倍?

2、揭示课题:《能干的工程车——1》

二、联系实际 了解用途

1、资料整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这些能干的工程车,请你们说说找到了哪些资料?(教师出示展板,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粘贴在展板上)

2、项目招标会:教师出示项目类型,学生依据自己收

集的资料进行投标(如学生问答;我有挖土机、压路机,我要参加公路建设的投标等),最后将学生按投标项目分组。

三、分析结构 认识特点

1、认识各种工程车的用途与特点:请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车,说说车的外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及它的用途。

2、找一找人类其他的好帮手。

四、观察模型 学习画法

1、学习描绘工程车的方:(出示一件玩具工程车的模型)学生观察回答:怎样描画这辆工程车?

(1)选择哪个角度?(正面、侧面、半侧面。)为什么?(充分体现工程车的特征)(2)选择哪种绘画方法?(线描写生,色彩写生等)(3)说说绘画步骤是怎样的? A、确定构图与大的形体特征。

B、分块画出每个大的结构外形,注意相互的比例位臵。C、分块逐步由前到后画出内部结构特征。D、深人准确地描绘细。

E、整理完善,添画人物和背景等。(4)怎样处理工程车的结构、特点与细节?

2、欣赏优秀的范画作品。

五、大胆描绘 自主表现

1、学生作业:每组选择一种工程车作为描绘的对象,自 选方法生动准确地画出工程车的结构特点与细节。

2、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评价 拓展提高 课时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工程车,了解它们不同的造造型特征及功能用途。

2、抓住工程车的外形结构和特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工程车。

3、能巧妙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辆工程车。

4、在动手制作、描画工程车的过程中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领会设计与创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感受体验 游戏激趣

1、视频欣赏工地施工的情景,揭示课题:《能干的工程车——2)

2、拼图游戏:

(1)在电脑上玩拼图,(2)分组竟赛:每组几张被剪成几块的工程车图片,学生用最快的时间拼出来。

二、分析材料 学习方法

1、认识我们的材料:学生分组讨论,每种材料可以做什么?怎样制作?(如纸盒经过剪贴可做车身,瓶子可做车轮,吸管、纸桶可做车上的线路管道等)

2、范例分析:出示挖土机的图片,说说每个部分可以用什么制作。

3、学习方法:

(1)细致观察,巧妙分解;(2)明确分工,分块制作;(3)合作组装,装饰完成。

三、分工合作 共同创造

1、依据本组材料的特点,互相讨论,明确本组设计制作的主题。

2、对本组制作的工程车仔细观察分块,并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3、分工制作部件,共同组装完成。

4、教师指导帮助。

四、联系实际 展示布臵

1、每组利用剩余材料将自己的桌子布臵成一个工地现场进行展示。

2、学生分组欣赏交流。

五、共同评价 提高升华

1、教师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要注重对自主 研究、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2、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与体会。

第四课、书包

授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身边书包的描绘,进一步感知形体外轮廓。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难点:学习线描的方法,掌握线描的画法,能运用线条描绘身边的事物。教学重点:掌握线描的画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书包和、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我们天天能见到它们用到它们,今天我们来画一画它们。

二、观察书包

1.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己的书包,看看有什么变化? 2.分别从背面,正面,侧面来观察 3.说说你看到的变化 4.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三、作业要求

1.作业要求:选择不同角度,用线描的方式画一画自己心爱的书包。2.教师线描示范。

3.强调书包线条的流畅,细节的表现。

四、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作品展示评价 1.小组内评 2.教师评价

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

1.在中国古代人们在学习中有必不可少的文房四宝,分别是:毛笔、墨、宣纸、砚台。现在你的学习用品又有哪几宝呢? 2.学生回答。摆放文具

1.教师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近大远小,消失的透视线

2.学生摆摆自己的文具盒,不同角度加以观察,看看文具盒的体面形状和透视线有什么变化? 3.教师小结。

三、提出作业要求

摆放自己的几件文具,并用线描的方式把它们画下来。

四、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五、优秀作品展示

课题:

五、图画文章

授课时数:3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大胆想像并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绘画表现。

2、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图文结合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学难点:设计专有的图标形象生动的表情达意。课前准备:作业本、铅笔、橡皮、涂色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1、教师出示《地书系列之一》看看图,说说图中的符号代表了什么具体的事物?

2、学生回答。

3、教师板书课题:图画文章

二、尝试图文替换

1、教师出示图文替换的案例:我的心愿——我的

2、请学生尝试用小的图形替换合适的词和字: 光阴似箭 铃儿响叮当

三、写一写,画一画

1、图文结合的贺卡欣赏:送给亲友,同学和老师的贺卡欧诺个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打扮,将传递更多的温馨和快乐。

2、说说你看懂吗?你最喜欢的贺卡是哪张,说出理由。

3、提出作业要求:在自己的短文中,选择合适的图形替换字和词,创作一幅“图画文章”。

4、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优秀作品展示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1.观察《草船借箭》的片段配画。

2.出示画面,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

4.揭示主题——《给文章配画》。

二、教师示范、方法指导 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

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3.构图布局。4.逐个画景物。5.涂色

三、学生创作

1、完成文章配画的铅笔稿。

2、学生画画,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a)回顾导入 b)学生作业

1、学生接着完成铅笔稿的上色

2、教师巡回指导。c)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2.台下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看图说文。3.看图说文与原文章的比较对照。

下载湘教版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湘教版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版)湘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湘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巨匠童心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特色及其艺术风格,了解毕加索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

    湘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 家乡美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2、学习图案的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4......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14秋)

    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深浅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线条的变化,了解线的特性。 技能:在了解线的特性之后,正确的画出线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体积塑......

    湘版二年级美术上教案全集

    影子大王 课型:综合探索,造型表现 一课时 教学目标:1、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3、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

    美术五年级上教案

    1、悠悠老街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

    课题: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认......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

    八里辅导区小学五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第一课 《祖国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1、围绕旗帜图案设计、绘画或者黑板报的主题认真地构思,并用学到的技法和方法烘托主题,完成活动任务; 2......

    湘班版五年级上教案

    第6课勤俭小管家 一、欣赏 1.观看课件和实物,欣赏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 2.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勤俭“小管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二、探究 1.每组分发一个不同立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