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

时间:2019-05-12 19:0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

第一篇:上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一单元 动漫天地 课题名称: 1感受漫画造型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漫画造型的艺术特点,初步学会运用简化、夸张等漫画表现形式,临摹或创作简单的漫画造型。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讨论与尝试过程中,发现并交流漫画的相关特点,学习运用漫画形象夸张表现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漫画简化、夸张的艺术的艺术美和幽默的内涵,技法学习漫画的兴趣,提升对生活中人物形象的关注度。

教学重点:漫画简化、夸张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漫画形象的幽默、寓意表现

教学准备:

学具:勾线笔、彩色画纸、彩色铅笔等 教具:漫画作品、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运用形象简化、夸张的表现方法临摹一幅喜欢的漫画。

提高要求:运用漫画形式创作表现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漫画形象生动,特征鲜明。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发现

1、展示、欣赏不同类型的漫画作品。

2、说说自己喜欢的漫画人物形象,并说明理由。

3、教师讲述漫画的艺术特点:

① 漫画具有幽默、寓意、讽刺等特点;

② 漫画有独幅漫画、连环漫画、多分镜漫画等多种形式,有线描、水墨、色彩等多种绘画表现方法;

③ 漫画造型生动夸张,强调形象特点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讨论与交流

1、学生欣赏一组真人与漫画形象的对比图,讨论漫画形象的特点。

2、教师小结:

① 造型简洁,形象夸张。

② 人物形象注重五官,发型的夸张表现,体现人物个性。

三、构思与创作

1、临摹或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漫画,并注意以下要求: ① 体现幽默或讽刺性。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② 形象夸张,适当变形,突显形象特征。

2、漫画创作要求:构思漫画内容,确定情节和人物形象,自行创作独幅漫画或四格、分格漫画。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作品,学生自由欣赏。

2、介绍创作感受和自己作品中最满意的部分。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漫画形象或作品。

3、评价内容:

① 漫画形象是否简化夸张,特征是否鲜明。② 故事是否有寓意。

③ 漫画造型生动夸张,强调形象特点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4、教师总评,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拓展:

认识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丰子恺、丁聪、郑辛遥等。简单了解其生平,欣赏代表漫画作品,知晓绘画特点。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一单元 动漫天地 课题名称: 2有趣的卡通画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卡通画造型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初步运用卡通人物形象夸张设计、以及人物比例与五官的适当夸张方法表现卡通形象。

过程与方法:在临摹、创作的过程中,学习卡通画创意、夸张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卡通画幽默,富有情趣的特点,激发学习卡通画的兴趣,体验卡通画创意的快乐。

教学重点:卡通人物形象夸张的设计

教学难点:人物比例与五官的适当夸张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画纸、勾线笔、彩色铅笔等 教具:卡通画作品、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选择尝试设计一个卡通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比例和特征的夸张。提高要求:根据卡通画造型特点,有创意地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或故事。

教学过程:

六、欣赏与感受

4、学生介绍、交流课前收集的卡通画形象图片,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5、欣赏一组卡通画形象,讨论卡通画的基本特点。

6、教师小结:卡通画是一种内容与形象夸张的绘画形式。卡通形象造型多变、色彩鲜艳;他们可爱、幽默、富有兴趣、时代性强。

七、比较与交流

3、出示一组卡通画人物造型,交流其造型特点。

4、小结:卡通造型根据故事内容要求设计外形、服装、动作等,它形象夸张、活泼、可爱,具有强烈的绘画艺术效果。

5、出示示意图,了解卡通人物在人体比例、造型、表情以及五官等的夸张特点与表现方法。

6、教师示范卡通人物的作画步骤:

③ 定出人物头部、躯干与四肢的基本位置; ④ 用基本型表现人物大致动态; ⑤ 细致刻画人物造型并涂色。

八、构思与创作

4、出示一组卡通画形象,分析卡通人物脸型、发饰、服饰、动态的表现方法。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5、临摹一个卡通画造型或根据卡通画造型特点创作人物形象。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加强指导。

九、展示与评价

5、展示学生作品。

6、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7、评价内容:

④ 人物造型优美,比例夸张适度,具有动态。⑤ 色彩鲜明。

⑥ 背景添加能够突出人物,画面内容更丰富。

8、教师讲评:肯定学生敢于尝试和创作的精神。

十、教学拓展

出示图片,了解多种形式表现的卡通人物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二单元 感受民间艺术 课题名称: 3捏塑人物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大致的基本结构,知道民间泥塑人物造型的特点,初步运用整体与分解捏塑的方法塑造人物。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软陶捏塑的过程中,观察不同人物特征,学习捏塑人物分解与组合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民间彩塑作品,感受民间泥塑人物造型的独特魅力,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人物的整体把握与分解捏塑

教学难点:人物局部的组合方法

教学准备:

学具:软陶材料、制作工具等

教具:泥人作品图片、图片、示范工具、材料、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运用揉、捏、刻等泥工综合技法,分解、组合捏塑人物,仿制民间人物造型。提高要求:运用泥工方法,捏塑一组具有一定主题的人物,并能主意人物的整体组合。

教学过程:

十一、认识与欣赏

7、欣赏民间泥人的作品和图片。

8、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欣赏感受。

9、引出课题。

10、出示课件,展示具有不同特征的泥塑人物作品。

11、引导学生讨论,小结民间泥人造型简练、色彩鲜艳的特点。

十二、分析与感受

7、欣赏课本图片,了解捏塑人物时可以反映生活中的不同场景。

8、讨论归纳:人物的动态特征和服饰装饰对表现人物形象很重要。

9、讨论:可以利用哪些道具表现场景。

10、介绍软陶材料及其特点。

⑥ 定出人物头部、躯干与四肢的基本位置; ⑦ 用基本型表现人物大致动态; ⑧ 细致刻画人物造型并涂色。

十三、构思与创作

9、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⑦ 根据人体基本结构,运用揉、捏、刻等泥工技法,捏塑头部、躯干、腿部,并用牙签固定,注意各部分的大小衔接。⑧ 包裹服饰,添上手臂。⑨ 装饰细部。

10、介绍软陶材料及其特点。

十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作品。

2、交流自己的创作感受,评价同伴作品的优点。

3、作业评价内容:

①人物动态的捏塑表现。

②分解捏塑与整体形象的把握。③细节的刻画。

④服饰、道具等能体现人物形象的特征。

4、拓展:主题性泥塑组合作品的欣赏与制作。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二单元 感受民间艺术 课题名称: 4民间彩塑 教学类别: 泥塑 课时建议: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彩塑常识和民间泥塑动物造型特点,学会运用民间泥塑与彩绘技法制作动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比较过程中,了解民间彩塑的制作技法,学习民间泥塑造型和用色及制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彩塑的趣味性,发现民间彩塑质朴、豪放的美,增强对我国民间传统泥塑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彩绘泥塑动物

教学难点:模仿民间彩塑造型

教学准备:

学具:陶泥、泥塑工具、水粉颜料、调色盘等 教具:陶泥、泥塑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运用民间彩塑造型和用色的方法仿制民间动物造型。

提高要求:运用综合运用泥工技法和民间传统泥塑彩绘方法,有创意地制作彩绘动物。

教学过程:

十五、欣赏与导入

12、导入:展示未上色的陶泥动物作品与彩绘泥塑动物作品,学生欣赏比较,发现不同之处。

13、展示课件“泥工坊”:介绍陕西、河南民间彩绘泥塑。

14、揭示课题。

十六、示范与捏塑(第1课时)

11、欣赏课件:对比动物图片与民间泥塑动物造型的不同之处。

12、讨论民间彩塑动物的特点:粗犷、概括、朴实„„

13、教师示范:

⑨ 捏塑出基本型——概括性强; ⑩ 刻画基本特征。

14、学生捏塑。

十七、彩绘与指导(第2课时)

11、欣赏、比较作品:颜色较平和的彩绘动物和颜色对比强烈的、有民间特色的泥塑动物。

12、交流小结: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⑩ 民间彩绘用色一般为红、黄、绿、白、黑等色,综合运用点线,图案有装饰性特点,彩绘等突出对象的形象特点。⑪ 运用对比色会使彩绘动物更具民间特色。

13、学生运用民间彩绘的基本色彩,尝试彩绘。

十八、评价与交流

4、情景创设:“彩塑动物新品发布会”。

5、学生寻找有特色的彩塑动物并评价。

6、评价内容:

①造型概括、简洁、突出动物特征。②色彩对比强烈。

③图案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7、小结:肯定作品中的闪光点。

8、拓展:欣赏运用各种传统工艺制作的动物造型图片。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二单元 感受民间艺术 课题名称: 5玩偶巧制作 教学类别: 综合材料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玩偶造型的特点,尝试运用捏塑、剪贴、包裹、缝制等技能,学会以综合材料巧妙制作可以摆放的“小玩偶”。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流过程中,学习依据合适的材料进行造型设计并制作玩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手机各种材料的乐趣,感受玩偶造型的美以及设计带给人们的美感享受,逐渐养成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眼光。

教学重点:巧妙设计玩偶形象

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材料

教学准备:

学具:彩泥、制作工具、布、固体胶等 教具:学生作品、图片资料、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够选择综合材料,运用捏塑、剪贴等技能巧妙的制作玩偶造型。提高要求:运用综合材料制作有个性、有主题、有创意造型的玩偶。

教学过程:

十九、欣赏与导入

15、导入:欣赏木偶剧片段。

16、讨论木偶形象的特点: ①形象夸张; ②神态生动;

③人物个性特征明显。

3、揭示课题。

二十、感受与讨论

15、欣赏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偶实物或图片,交流感受。① 玩偶形象设计的夸张有趣; ② 不同材料的灵活运用等。

16、讨论:不同的玩偶所使用的制作方法有哪些?

⑪ 泥工捏塑与包裹; ⑫ 陶泥彩绘; ⑬ 布料缝制等。

二十一、示范与制作

14、教师示范用彩泥制作玩偶: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⑫ 捏塑头部; ⑬ 将报纸卷曲设计制作玩偶躯干; ⑭ 根据人物形象特征包裹服饰; ⑮ 完成造型。

15、学生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偶,讨论设计思路,突出设计中的“巧”字。

16、作业要求:根据身边材料的特点巧妙设计,制作玩偶。

17、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二十二、展示与交流

9、展示学生作品。

10、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构思与制作感受。

11、作业评价内容: ① 形象的设计是否巧妙。② 材料的运用是否适当。③ 制作方法的综合运用。④ 玩偶的整体效果。

12、教师小结。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三单元 纸艺模型 课题名称: 6飞向太空 教学类别: 纸工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飞船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掌握飞船的造型设计方法,并综合运用纸工折、剪、卷、贴等技能制作飞船。

过程与方法:在设计、制作飞船的过程中,学习运用纸工技术制作立体造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运用纸材进行立体造型的的乐趣,感受纸材进行创意的造型美,技法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

教学重点:纸飞船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纸片、纸卷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卡纸、彩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双面胶等 教具:飞船图片、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综合运用纸工折、剪、卷、贴的方法,设计并制作一艘纸飞船。提高要求:能运用综合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有创意的纸飞船模型。

教学过程:

二十三、欣赏与感受

17、欣赏:展示各种飞船的图片资料。

18、请个别学生课前收集一些飞船的资料在班级中进行交流,介绍飞船的发展史、造型特点、主要功能等。

3、教师小结:飞船是飞向太空的交通工具,它体现着人类科学技术的最先进成果。

二十四、讨论与交流

17、讨论:飞船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是属于什么形体。

18、交流小结:飞船各部分的基本造型。

19、欣赏优秀同龄人作品,讨论制作飞船所使用的纸工技法。

二十五、想象与实践

18、教师指导:

示范圆锥体和梯形形体等的制作方法与要点。

用折、卷等方法制作出圆柱体、长方体、三棱柱等,把它们作为飞船各个部分的主要形体,用粘贴、插接等方法组合部件,最后进行适当的装饰。

19、交流构思,创意制作有新意的纸飞船模型。

20、教师巡视、指导。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二十六、展示与评论

13、学生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

14、学生互评,教师评议。

15、作业评价内容:

① 飞船造型的设计创意如何。

② 整体造型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协调。③ 作为纸工作业,作品折制得是否整洁。④ 各个形体粘贴、组合是否牢固。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三单元 纸艺模型 课题名称: 7学做建筑模型 教学类别: 纸工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建筑物的不同造型特点,学会运用剪、刻、推、拉等纸工技能制作建筑模型。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分析、讨论过程中,发现楼房的基本造型与凹凸细节关系,学习运用纸材制作建筑模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纸工建筑作品新颖、独特的造型设计之美,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动手制作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用纸材制作楼房基本形

教学难点:剪、刻、推、拉等技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美工刀、尺子、固体胶等 教具:建筑图片资料、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在折叠成型的几何形体上,运用纸工剪、刻、推、拉的技法制作成建筑模型。提高要求:小组合作,将几个模型进行组合,进行适当的添加,形成一组有高有低的建筑模型。

教学过程:

二十七、欣赏与感受

19、用多媒体展示现代建筑图片。

20、感知这些优美的建筑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的。

3、教师小结:几个基本形体的组合能让建筑物造型显得新颖独特。

二十八、示范与尝试

20、教师示范用纸制作一个几何形体。

21、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技法,表现基本形体的造型。

22、教师在几何形体上进行剪、刻,并运用切挖、推拉、添加等方法使形体产生变化。

23、学生继续在原造型上尝试,并交流制作感受。

二十九、制作与组合

21、展示、欣赏新颖的现代建筑图片。引导学生为社区、学校获活动中心设计建筑模型。

22、建议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作品。

23、注意巧妙使用纸工制作的技能。

24、出示建筑楼群图片,提示大小高低的错落变化缩呈现出的节奏美,引导学生发现建筑组合的美感。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十、展示与评论

16、展示各小组的集体作业。

17、设立“个人奖”与“集体奖”。

18、评价内容:

① 大楼能站稳,折线光挺,作业整洁。

② 纸工技法的综合运用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③ 作品组合有序,高低变化,错落有致。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三单元 纸艺模型 课题名称: 8写生建筑模型 教学类别: 写生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立方体的透视现象,学会选择模型立体感最强的角度,运用透视原理写生建筑模型。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学习选择写生的角度,以及有立体感的表现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写生和创意设计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并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模型。

教学重点:写生立体的纸工建筑模型

教学难点:符合透视规律

教学准备:

学具:彩纸、勾线笔、彩色铅笔等

教具:示范用作品、上节课的建筑模型、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运用透视知识写生自己制作的立体模型。注意选择有立体感的角度。提高要求:在写生自己建筑模型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创意,线条有疏密变化。

教学过程:

十一、体验与尝试

21、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较简单的建筑模型,学生尝试用线描的方法快速表现造型。

22、展示、交流自己在写生中感受及在写生时碰到的难点。

3、教师总结立方体的透视现象及立体感建筑的表现方法,并在难点处作演示。

十二、欣赏与讨论

24、展示同龄人建筑模型与写生作品,比较发现线描作品的表现美。

25、展示上节课的建筑模型作业,学生观察讨论用线条表现立方体建筑模型的方法。

26、教师示范模型写生的表现方法。

十三、写生与添加

25、写生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制作的建筑模型,选择最佳写生角度。

26、用线条写生自己的模型,主意立体感的表现。

27、在写生的基础上对建筑造型进行创意添加,主意线条的疏密变化及建筑的前后关系。

十四、展示与评论

19、学生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及为作品起的名字。20、评价内容: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①是否表现出建筑模型的立体感。②能否利用添加形成前后空间关系。③线条是否有疏密变化。

3、学生互评:选出最具立体感和添加最生动的作品。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四单元 都市景观 课题名称: 9都市情怀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构图的基本尝试,利用取景,掌握横竖构图中取舍的方法,有选择地写生(或临摹)都市风景。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取景框选择和比较过程中,学习观察和表现建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构图表现的建筑美,体会景物取舍表现的重要性,提高写生风景的兴趣。

教学重点:横竖构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景物的取舍

教学准备:

学具:勾线笔、彩色纸、活动取景框等 教具:同上,城市风景图片、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利用取景框选景的方法,联系横竖构图的取景,用线描形式表现都市建筑。提高要求:能有取舍地表现出景物的近、中、远层次,用疏密变化的线条表现都市建筑。

教学过程:

十五、引导与观察

23、导入:出示上海城市风景某全景图(如徐家汇、陆家嘴、人民广场等),或学校周边熟悉的有特色的建筑。

24、提出问题:面对广阔的景物如何下笔?

3、介绍活动取景框的使用方法: ① 横竖或大小选择。

② 眼睛与取景框的距离始终一致,观察调整景物在框内的位置。

十六、取景与构图

27、取景框有两种构图形式:横构图与竖构图。横构图表现风景的宽阔感,竖构图表现高耸感。

28、掌握近景、中景与远景各自的特点。

29、取景要突出主体建筑,画面稳定平衡

30、构图法则:突出主体,变化统一,对比协调,画面均衡等。

十七、作业与指导

28、根据构图的不同要求,画出小构图。

29、将小构图放大,按照小构图起轮廓。

30、用有变化的线条表现建筑。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① 注意画面构图的稳定平衡。

② 注意景物的近、中、远前后层次。③ 注意线条疏密的变化。

31、教师巡视指导。

十八、展示与评论

21、展示作品。

22、作业评价内容:

① 景物构图是否完整,是否高低错落。② 景物取舍是否凸显了要表现的主题。③ 线条是否有变化,有没有表现出层次感。

3、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交流、互评。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四单元 都市景观 课题名称: 10上海弄堂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平行透视的知识,并观察弄堂的透视现象,学会用线条表现有平行透视形象的弄堂。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和表现过程中,体会弄堂及建筑的透视现象,学习利用透视规律表现纵深感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身边景物的浓郁历史风貌,体验写生的快乐,发现平行透视的美,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平行透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纵深感与消失点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彩色铅笔等

教具:弄堂照片及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运用平行透视的规律,表现有纵深感的上海弄堂。提高要求:能够运用疏密变化的线条表现弄堂获道路的透视及远近关系,并在场景中有适合的添加。

教学过程:

十九、欣赏与讨论

25、出示上海弄堂的照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观察它的特点。

26、交流感受:

①近处房子与远处房子有什么不同? ②地面有什么变化? ③能找出视平线吗?

十、感受与体验

31、通过图片示意,讲授平行透视原理。

32、教师讲解并示范:

建筑物的墙壁(包括门、窗的直线)一般与地面垂直,在作画时,其线条应始终与画纸的底边垂直;表示纵深感的线条都消失到一个消失点上。

十一、绘画与表现

32、根据教材中的弄堂图片作画:

① 定出视平线,确定平行与画面的景物高度与弄堂的消失点; ② 根据消失点进行连线;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③ 画细部,要注意近景与远景门窗的横线均指向消失点。

33、教师巡视指导。

十二、展示与评论

23、展示作品,小组内交流绘画心得。

24、学生互评、教师评议。

25、评价内容:

①平行透视特征是否符合。

② 是否能比较准确地表现建筑物的透视现象。③ 作品是否有纵深感。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四单元 都市景观 课题名称: 11跨越时代的桥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平行透视的基本知识,学会对同一景物不同角度的构图方法,并能画出不同透视的现象的。

过程与方法:在细致观察和分析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透视变化规律对构图的影响,学习对同一景物选择不同角度的构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现代大桥的功能和造型美,体会不同视点表现出的景物美。

教学重点:同一景物的不同构图表现

教学难点:不同角度的大桥透视现象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彩色水笔、勾线笔等

教具:相关桥梁的图片、同龄人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运用同一景物在不同角度时的构图知识,临摹多角度,透视变化的大桥作品。提高要求:理解不同构图的变化规律,运用丰富的表现技法画出大桥,并添加周边的景物。

教学过程:

十三、欣赏与讨论

27、用课件展示不同时代的桥梁,让学生“周游世界”,了解桥的发展历史。

28、欣赏及分析桥的造型、结构。

29、小组交流:分析各种形式的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的特点。

十四、分析与理解

33、展示几幅大桥的图片,感受不同构图效果与透视的关系。

34、学生分析探讨构图方法,并尝试表现。

35、教师示范并讲授构图与透视现象的表现方法。

36、出示不同角度的桥梁,讨论取景的方法及绘画要点。

十五、作业与指导

34、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作品,从中选择喜欢的大桥进行绘画表现。

35、学生尝试绘制初稿,画出大体的透视效果。

36、在绘制中表现出构图的特色,并添加环境。

37、教师巡视指导(主要针对学生作品的透视表现)。

38、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表现。

十六、展示与评论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26、展示学生作品

27、作品评价内容:

大桥构图是否合适,透视效果是否正确。②

大桥细节是否丰富。

添加的景物是否符合画面的透视。

28、分析存在的透视问题和构图问题。

29、学生说说自己画出的桥梁的造型特色。30、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五单元 走近名作 课题名称: 12彩墨花卉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中国画墨与色的融合方法,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笔墨浓淡的方法表现花卉。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调配墨色的过程中,学习用彩墨融合效果表现花卉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画的独特表现力,体会色彩与墨融合的美,技法学习兴趣,提案高中国花鸟画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墨与色的融合教学难点:墨色的调配与表现

教学准备:

学具:宣纸、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笔洗等 教具:同上、相关画家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够用浓淡墨和色彩调配融合方法,临摹衣服花卉作品。

提高要求:参考水墨花卉作品,运用干湿弄浓淡的水墨和色彩,创作一幅彩墨花卉作品。

教学过程:

十七、观察与导入

30、欣赏一组自然界中的不同花卉,讨论交流花的基本结构和造型特征,知道不同品种花朵的造型及花叶的区别。

31、用已学过的笔墨技法尝试画一朵所见的花。

32、交流、展示学生作业。

33、引出课题。

十八、讨论与理解

37、欣赏几幅国画花卉作品,感受彩墨花卉的独特效果。

38、讨论、交流花卉的不同表现方法:

① 先勾勒线条,画花瓣的外形与花筋。侧峰填色后,再点花蕊。②

没骨画法画花,直接侧峰表现花瓣,再添加花筋与花蕊。③

细小的花可直接点出。

十九、作业与指导

39、欣赏同龄人的作品。40、教师示范。

41、学生尝试彩墨画花。要求: ①

墨色与水份多少的把握;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主意干湿浓淡的变化;

适当添加背景,加以衬托与渲染。

42、教师针对性指导。

十、欣赏与评论

31、展示学生作品。

32、评价内容:

画面中墨与色彩的运用是否恰当。②

花与枝叶的组合是否有变化。

画面添加是否能够使构图更完整、生动。

33、学生自评:说说自己画的方法。

34、学生互评:交流对同学作品的看法。

35、教师小结:肯定学生作品中花卉的不同表现方法。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第九册 第五单元 走近名作 课题名称: 13彩墨风景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1~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调合色彩与墨色的基本知识,掌握用墨与色彩有机结合的方法表现彩墨风景。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彩与墨作画的过程中,学习色彩与墨色的融合,并直接表现彩墨风景的独特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大师对新技法的创造,感受水墨与色彩有机融汇的艺术美,体验彩墨画的创作乐趣。

教学重点:用墨与色造型

教学难点:色彩与墨色的层次感

教学准备:

学具:宣纸、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笔洗等 教具:国画工具、欣赏图片资料、学生作品、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掌握墨与彩调合并直接造型的方法,临摹大师作品。

提高要求:运用大师的作画方法,创作自己喜欢的风景画,表现出彩与墨的层次感。

教学过程:

十一、感受与比较

34、欣赏一组水墨、彩墨风景画,比较交流其中的异同。

35、教师小结:水墨画是用墨色表现对象,彩墨画体现了墨色与色彩的融合,用色彩烘托,达到强烈的色彩视觉效果。

36、出示课题。

十二、欣赏与讨论

39、欣赏林风眠的彩墨风景画,通过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对比,分析林风眠将中西方艺术大胆融汇的彩墨作品。

40、结合已有国画经验,讨论彩墨的作画方法。

十三、示范与作业

43、教师示范彩与墨调合的方法: ①

墨与彩调合。

先墨后彩(墨破彩)。③

先彩后墨(彩破墨)。

44、提出作业要求:

用墨与彩结合的方法临摹一幅大师作品。

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教材(上教版)教学设计方案

运用彩墨结合的方法创作风景画。

45、学生尝试,教师巡视、辅导。

十四、展示与评论

36、展示学生作品。

37、评价内容:

彩与墨的结合是否谐调; ②

彩墨是否直接表现造型; ③

浓淡水份控制如何?

38、学生交流自己的作画感受,介绍自己作品中的满意之处。

39、评价同学作品,说说其中的优点,提出可以改进之处。40、教师评价:肯定学生敢于尝试的勇气。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美术上诗情画意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诗情画意>

一、课型

造型 表现

二、课时

2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六、教学思路

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教师注重个别指导,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七、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

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题:诗情画意

(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

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

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

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

(二)发展阶段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3、提出作业要求:

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构图。

第二课时:完善构图,上色。

4、学生操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第一课时:

1)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导。

2)引导个别后进生的造型创作。

第二课时:

1)提醒应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上色。

2)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使其完善作品。

(三)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四)课堂延伸:

可以尝试用电脑绘画的方式表现,可以根据自己的电脑水平设计不同风格的作品

第三篇:小学五年级上美术鸟语花香

小学五年级上美术<鸟语花香> 教学内容

中国画“鸟语花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

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 学 过 程

1、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2、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3、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第9课陶泥的世界

教学目标: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 陶(媒体展示陶文化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

媒体出示黑陶图片

媒体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

三、玩 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媒体出示捏制法、盘条 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

四、用 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第二课时

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用各种方法做成的陶艺 作品

二、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 作品

三、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制陶 工具和泥巴

四、教材赏析 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1.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教师小结全课。

第四篇:小学五年级上美术教案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3、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

课前准备:

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3,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4,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5,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二: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三,观察生活中对比色的存在,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一:引导欣赏:

1,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2,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3、目标发展: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

4、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5,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三、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作业展评。

四:课外拓展:搜集有关邻近色的图片并与小朋友交流。

第3课:美丽的纹样

教学目标:

1,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2,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

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

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

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三:学生作业 1,生作业 2,师巡视辅导

3,评价作业(自评、互评)四:课外拓展,搜集美丽的纹样

第4课

礼物的外套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重点: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

教学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第5课趣味文字

一、教学目的;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笔画变化:如: “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结构变化:运用半圆形的笔画具有活泼感,如“快乐”的书写方法联想到儿童的木马玩具可以摇动的,有快乐感。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单线写出字形。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如: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3、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

4、学生起稿设计文字,突出趣味性。

5、作业展示,学生进行评价。课时拓展

1、欣赏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出示教具)

如“阅览室”的提示牌运用趣味美术字和花边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观。“游泳馆”提示牌运用自由体美术字加上简洁的浪花,还有 “欢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观。

2、如何制作提示牌?(演示制作过程)

先设计提示牌的立体造型,用彩色卡纸剪裁成长方形,在中间裁一个半园形再折叠成立体三角形,展开在半圆形上设计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乐会”

(也可根据提示牌的造型来设计字型)配上色彩并装饰上合适的纹样,最后把三角形连接起来。

3、学生练习制作,教师巡视

4、作品展示评比

第6课

地球的新生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能力目标:掌握各种绘画形式的创作方法(环保海报宣传画、手抄报),利用画面表 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 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热爱。

教学难点:构图和版面设计的创新, 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手抄报、海报的课件。装饰地球的材料。学生准备: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水粉颜料、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体会地球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

(1)引导学生欣赏教师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鼓励学生说

说地球和人类的关系。

A、语文、自然等其它学科学习过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吗? B、你们已经有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 日益恶化的现象,那么要怎样保护环境呢?

(2)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将一个大地球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前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装饰地球。改变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使地球更美丽。

二、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

(1)出示教师设计的宣传海报,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新生。

(2)观察了解宣传海报的组成部分。A、文字 B、图案 C、色彩

(3)教师点评,引出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A、画面B、标题(主要构成)C、文字

(辅助说明)教师略带讲解宣传海报常见的艺术风格:

1、写实

2、装饰

3、抽象

4、漫画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以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希望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

A、设计要素:主题明确、形式引人、色彩鲜明、构图单纯。B、制作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充实完善。

(5)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表现手法(手抄报、剪贴画、宣传画等)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平面设计知识和纸立体结构知识,设计制作,共同创意,主题、内容、形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容情调健康。

(6)小组合作讨论制作形式及方法,教师指导。(7)小组汇报。

“现在请每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最有特色的想法,或者在讨论时遇到的困难。哪个小先 来说?”

(8)学生设计与制作过程:

A、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扣紧主题设计制作。B、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与同伴协商合作,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

三、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有创意作品。

“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注意听,吸取别人的优点,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

(2)分组排练节目,准备下节课汇报演出。

“这节课大家动动脑筋制作了各种手抄报、宣传海报,现在老师请各组再排练一个有关保护地球的小节目,下节课来进行汇报演出。”

4、教师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保护地球的环境和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从小事做起。因为时间的关系,这节课就先上到这里,刚才你们看了别人的作品或听了别人的介绍后如果有受到启发,有新的想法,下节课可以进一步完善作品。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把节目再排练得更精致一些,下节课表演。”

第7课 古朴精美的华表

教学目标:

1.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了解华表的象征意义。

2.运用绘画、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现心目中的华表形象,提高造型能力。3.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探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刻画华表的细部特征,造型完整美观。

教具准备:“华表”,图片(课件)、范作、勾线笔、雕塑泥及工具。

学具准备:收集华表图片、勾线笔、泥、各种纸盒、饮料瓶、手工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从电影节华表奖的奖杯引入。提出探究“华表”的主题。(华表奖奖杯是一座小雕塑,它的原形就是人们常说的“华表”。“华表”到底是什么?)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所收集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用简短的语言加以介绍。通过交流 让学生了解华表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教师对各组收集资料的情况进行点评和小结。

2.教师播放课件组织学生欣赏各式华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华表的细部特征了解各部分 的名称和象征意义(典型代表天安门前的汉白玉华表柱,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说是 象征中华民族的图腾柱)。引导学生感受华表雕塑古朴精美的整体风格。

3.组织学生欣赏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手段表现的“华表”作品。教师重点讲解或示范线描、泥塑、综合材料组合等的基本表现方法。

4.学生分区开展创作活动(绘画、泥塑、综合材料)。

三、展示评价阶段

分组展示,组织学生欣赏同学的作品。学生自评谈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提出修改意见。

四、收集整理阶段、回收可利用的材料,清理垃圾。

五、拓展与延伸、欣赏原始部落以及少数民族的图腾柱,了解图腾柱文化。

第8课鸟语花香

教学内容:中国画“鸟语花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画 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二、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 味变化的特点。

三、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本教材分两节课上,第一节主要是欣赏、评述、第二节再进行探索尝试。

第九课

淘泥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2、会用淘泥制作精美的手工制品。

3、培养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淘泥制作精美的手工制品。

教学过程

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陶(媒体展示陶文化)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

媒体出示黑陶图片,媒体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

三、玩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媒体出示捏制法、盘条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

四、用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用各种方法做成的陶艺 作品

3、探究方法(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

五、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3)装饰——方法不限;(4)烧制。制陶工具和泥巴

六、教材赏析

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1.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2.教师巡回指导。

七、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教师小结全课。

第10课

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学 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教师注重个别指导,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题:诗情画意

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

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

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 三:发展阶段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 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3、提出作业要求: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构图。

第二课时:完善构图,上色。

4、学生操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第一课时: 1)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导。2)引导个别后进生的造型创作。

第二课时:

1)提醒应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上色。

2)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使其完善作品。四: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五:课堂延伸: 可以尝试用电脑绘画的方式表现,可以根据自己的电脑水平设计不同风格的作品。

第十一课

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解放军叔叔,喜欢解放军叔叔。

2、完成一幅解放军叔叔肖像写生作品或者创作一幅有关解放军题材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肖像画的画法。

教学难点:完成一幅解放军叔叔肖像写生作品或者创作一幅有关解放军题材的作品。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一些有关解放军叔叔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请学生来讲讲解放军叔叔的故事。是哪一位解放军叔叔?它有什么样的先人事迹?你喜欢解放军叔叔吗?

2、了解军队中对战士军风纪的要求。播放录像《雷锋》,让学生体会解放军的为人。提问:你能抓住解放军叔叔的面貌特征吗?

3、因以前对人物进行过写生,所以要求学生进行一幅人物创作画。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1、引导学生观察解放军叔叔的大体形态,并纪录下来。

2、主要观察比较头部、躯干部位与四肢的比例关系。

3、组织学生给解放军叔叔画像。

四、作业展评

找出优点,指出不足

第12课

会跳的玩具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物体会跳的原理,学习设计会跳的玩具。

2、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废弃按压式圆珠笔、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带齐所需材料和工具。

2、谈话:

(1)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2)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3、引入课题:《会跳的玩具》(板书)

4、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点拨技法难点。(1)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A、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怎样制作?

B、你觉得自己在制作时,哪一部分比较难?

(2)老师点拨技法难点:

A、依靠弹簧的弹力,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运用卡纸进行折叠产生弹性,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5、提出制作要求:

A、玩具会跳的功能要体现出来。

B、利用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等材料进行恰当的装饰,使会跳的玩具更加漂亮。C、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卫生。

6、学生大胆设计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

A、依靠材料的材质,巧妙设计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B、利用适当的材料进行给玩具进行恰当的装饰。

7、展示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观赏、评价。

8、延伸活动:游戏

“会跳的玩具大比拼”,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动手 动脑保持行废物再利用的热情。

第13课

电脑美术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学习画图程序的操作,绘制简单的装饰画.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的其它功能,对装饰画进行改变大小、色彩反色 等操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习造型及反色处理技巧。

教学难点:造型及色彩的选择。

教学准备:

教师:教师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学生:在家练习电脑画图,熟练掌握色彩的填色操作。

教学过程:

一、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准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

二、欣赏经过色彩反色处理的电脑装饰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色彩的对比色与反色之间的关系。

三、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图方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等知识内容。

1、教师演示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方法,并展示改变后的效果,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2、教师带领共同完成一些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操作。

四、学习新内容

1、教师演示依照课本范图的作画步骤操作,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自己看图操作。

2、教师演示改变图象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特意在色彩上色时运用所学过的对比色上色,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色彩知识。)

3、将反色的两张图片并置,分析其色彩联系。

五、布置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电子画笔和颜色,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和橡皮大小等设置,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操作,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然后进行改变图象大小、反色等处理。

六、学生制作,1、教师巡回指导,2、并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新和绘制,鼓动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色彩知识上色。

七、在教室网络中评价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八、收拾与整理: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源,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九、课后拓展。

教师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用更多不同属性的工具,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

第十四课 《美术学习纪录袋》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收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通过制作美术学习记录袋的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美术学习记录袋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学习记录袋。

教学准备

教具:美术学习记录本的示范作业,以及教学示范演示的课件及其他工具材料。

学具:学生搜集自己优秀的美术作业,准备制作美术学习记录袋的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1. 引导阶段

2. 教师展示一个未经装饰的记录袋,问有什么用途?(装文件等)。再展示一个已装饰好的美术记录袋,两者进行比较,问有什么不同?(专门装美术作品、特征鲜明)学生讨论美术学习记录袋的作用。

3.发展阶段:提问学生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术学习记录袋,自读制作流程(展示课件)

学生思考并讨论制作难点,教师总结制作过程、具体要求和方法。

(1)选择自己满意的作业、或作业的照片。

(2)将作业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编号或分类。

(3)选用透明的塑料文件袋,作为我们美术学习记录袋。

(4)制作标签,注明姓名、班级、学号、建档日期。

(5)收集自己的评语、同学的评语、老师的评语或者家长的评语。

(6)美术作业和各种评语按编号或分类,放进美术学习袋中。

提问:如何设计制作一个具有“美术”学科特征或者体现个性化特征的美术学习记录袋?欣赏一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美术学习记录袋。(展示课件)

学生谈谈自己的制作想法。(粘贴组合、电脑美术、传统绘制)

3.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具有“美术”学科特征并体现个性的美术学习记录袋封面。4.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讨论,共同拟订和完善各自的美术学习,记录袋设计方案,并补充一些学生互评工作。

学生分头按设计方案进行标签设计制作、选择作品、分类编号、汇总作业等工作。5.作业讲评: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运用实物投影),开展欣赏评述。6.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制作其他学科的学习记录袋,不断提高美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十五课<<元宵节里挂彩灯>>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收集整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2.学习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

3.通过讲故事做彩灯感受元宵节的热烈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设计有特色的彩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彩灯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A.有关元宵节的故事和由来

B.制作彩灯的工具材料,小刀,剪刀,卡纸,双面胶,各种装饰材料等。C.几个自己喜欢的灯谜。

2.教师准备:

A.元宵节的来历,故事,和一些图片,视频等文学作品。B.三盏制作好的彩灯。C.有特色的小奖品。教学过程

1.设计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欣赏一段视频,让学生看一下是中国的哪一个传统的节日。

(2)老师提问:元宵节除了舞狮,扭秧歌,放烟花,在我们当地 还有哪些庆祝方式?

生齐答:挂彩灯。(并由此引出课题——元宵节里挂彩灯)

(3)伴随美妙的音乐和图片为学生生动的讲解关于彩灯的童话故事。

2.讲授彩灯的制作过程。

(1)让学生观看各式各样彩灯的图片,欣赏美丽的彩灯。使学生从 中获得灵感为学生制作彩灯提供思路。

(2)让学生了解彩灯是由三部分组成:灯身,灯穗,灯绳。

(3)老师运用讲解,演示,讲授,示意图等方法介绍2—3种彩灯的制作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自己的方法,建议学生运用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制作彩灯。

(4)让学生观看学生的优秀作品,开阔学生思路。

(5)分组讨论各小组的制作思路,并互相交流。老师给出适当的评 价和建议。

(6)组织各小组按着自己的思路制作彩灯。3.要求:(1)两个人一个小组完成一盏彩灯。(2)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保持教室的整洁。

(3)在制作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4.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老师要巡视与指导,帮助同学制作较难的步骤,指导彩灯三个构成的组合。

5.装饰美化彩灯。(剪穗、描绘或剪贴。)

6.多元化评比:

(1)由自己推荐自己小组设计的彩灯说说构思与制作特点。(2)由同学之间互相评比,选择较好的一组。

(3)由老师选出较好的一组,颁发小奖品。

六、课后拓展:

思考:彩灯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十六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课程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来欣赏陶器、瓷 器艺术。

2、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陶器、瓷器,谈谈你的看法。

3、能正确的区别陶器和瓷器。

教学重点: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来欣赏陶器、瓷器艺术。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区别陶器和瓷器。

教学准备:一个陶器和一个瓷器(农村常见的喜字瓶)实物、一杯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陶器和瓷器

1、教师出示一个普通的陶器和一个瓷器瓶。请学生说一说这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归纳:“这些都是用来盛放东西的器皿”。、比一比陶器和瓷器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区别方法)

a、摸一摸:让学生从手感上区别陶器与瓷器的质感不一样。陶器摸起来手感比较粗糙,瓷器摸起来手感很光滑。

b、敲一敲:用笔敲陶器,声音不清脆,用笔敲敲瓷器有清楚的金属声。C、试一试:用一滴水滴在陶器上,水很快就被吸到陶器的了,而把水滴 在瓷器上,水不但没有吸住还直接流了下来。

教师:“陶器与瓷器不仅质感、敲击的声音、胎质不一样,它们的制作原料、和烧成的温度都有区别。陶器用黏土(陶土),烧制是的温度不超过1000度。瓷器用瓷土(高岭土为主的原料),烧制温度要达到1200度以上。

二、欣赏陶瓷的外形美。

1、课件出示:新石器时代的《白陶鬹》、《青瓷莲花尊》

学生说一说这几件陶器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干什么的?(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

师:《白陶鬹》新时期时代的一件饮煮器。整个器皿似一昂首扬尾的动物,富有特色。器皿底部突出的三足,便于下面放柴火燃烧。《青瓷莲花尊》整个器形像两朵仰、覆的莲花。

2、课件出示:北宋《汝窑粉青莲花式碗》、新石器时代《黑陶蛋壳高柄杯》师:说说这两件陶瓷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这件《黑陶蛋壳高柄杯》因胎壁薄如卵衣,故名“蛋壳陶”。它以其高超的制作工艺和优美的造型,被誉为“中国古代陶器的巅峰之作”。

3、课件出示:新石器时代《彩陶船形壶》陶壶为盛水器。整个器皿呈一艘船的形状,非常别致。肩上左右半环耳用来系绳的,在腹部绘画网,使人不由得与当时的渔猎生活产生联想。

三、陶瓷艺术的美,还体现在纹饰上。

1、课件出示: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内壁绘有三组舞蹈纹饰带,每组五人,并肩携手,欢快起舞。

2,课件出示:元《鬼谷子下山》说到瓷器,就不能不说元青花。说到元青花,就不能不提元青花中的传奇——人物故事纹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它以其雄浑矫健的造型、张力十足 的纹饰、浓艳深透的青花发色、通体弥漫的雄霸之气,强烈地震撼着每个喜爱元青花的人此件元青花珍品在2005年7月的英国佳士得公司拍卖会上以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创下了佳士得公司当时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鬼谷子下山”高27.5厘米,直径 33厘米,产自七百年前的中国景德镇。此罐人物刻画流畅自然、神韵十足、栩栩如生,各种辅助纹饰也是笔笔精到、十分完美,显然是出自大画家之手,这使得此罐非普通的青花瓷可比,堪称中国古代瓷器之瑰宝。

3、课件依次出示:清《五彩花鸟纹瓶》、金《白釉黑牡丹纹瓶》和《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罐》,让学生欣赏瓷器纹饰美。

师:这件《白釉黑牡丹纹瓶》,洁白的底色和漆黑的牡丹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果。《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罐》,罐上纹样运用镂空、雕塑、堆帖、釉下彩绘为一体的手法,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青花鸳鸯莲纹盘》盘心绘有莲池,两只鸳鸯在水中追逐,画面静中有动,极为传神。

三、陶瓷艺术的美,还体现在釉色上。

课件出示:明《孔雀绿釉碗》、《黄釉碗》和清《祭红梅瓶》

让学生比一比,这几个瓷器和刚才的瓷器有什么不一样?(没有纹饰,颜色单

一、艳丽)

教师:“瓷器除了外形美和纹饰美,各种颜色釉,使瓷器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

三、陶器、瓷器大擂台陶器和瓷器,你最喜欢哪个?问什么?

四、课堂小结

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瓷器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着勤劳、勇敢、正直的中国人。希望同学们将我们 祖国的灿烂文化,在你们的手中能得以延续和传承,使其更加的发扬光大。

第五篇:上学期小学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经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本学期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了解一些美术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贯穿爱国、爱校、爱班、爱生活等教育,根据重点制定如下计划: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动手能力较强,所以本学期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

造型表现: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学期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立方体、圆柱体的结构特征,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变化规律,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4、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5、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6、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目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尝试不同工具、不同的形式,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形、色创作的艺术魅力,以及设计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五、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3、运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下载上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五年级上教案

    1、悠悠老街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

    课题: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认......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

    八里辅导区小学五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第一课 《祖国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1、围绕旗帜图案设计、绘画或者黑板报的主题认真地构思,并用学到的技法和方法烘托主题,完成活动任务; 2......

    上教版美术学科五年级上半学期教案

    三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都市印象 课题名称:第1课 城市雕塑  知识要素 了解不同材料特点  技能要求: 对材料的选择与制作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感受创作的......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XX小学:XXX 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已近尾声。本学期我承担了五年级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里和孩子的相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学习的过程。现将......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教案汇总

    课题1:《肖像艺术》 课时:一课时 年级:五年级(上) 准备:欣赏图片、绘画材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点,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学生素质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其中对油画棒和彩铅的运用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计划(精选五篇)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学生素质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有教学班六个。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其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