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微课程 2
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数学课程 微课程 优化 课程内容
新课程改革后,数学课程内容和编排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现在的数学课程由于篇幅的限制在内容编排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微课程,来优化现行的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微课程呢?
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是将原有的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和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它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作为新生事物,微课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能让教师专业成长更快,让学习更简单更有趣!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教师要积极参与,慢慢尝试,如果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教师必须思考自己的教学的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做恰恰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升、完善。
微课程的传播方式多样,简单易用,最大限度的利用零碎时间,实现“五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微课程,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生活。
二、微课程的形式
基于课程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认知规律,以知识点或能力为主题的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善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微课程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分钟以内就以知识为载体的逻辑思维训练效果的系列材料主题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微课程学习模式及教学评价等相关内容,体现课标、教与学、评价四位一体的新课程理念,包括情境创设、教材解读、问题或活动设计、到点归纳、练习或试题讲评、方法传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不求完整系统,只求精彩有创意,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微课程的特点
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字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
“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 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
“微课程”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微课程是一种教师自发的教研方式,这里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不用依靠专家,每个学习的主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发.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微课程起点低,以PPT(幻灯片)技术为基础,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
四、课程与传统微教科研的不同
与传统教科研的弊端相对应,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
1、快餐化,四五分钟,一次学习;
2、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
3、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
4、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
5、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
6、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
7、娱乐化,有画有音,轻松快乐;
8、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爱做。
五、数学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数学微课程是微型课程在数学教育领域的课程形态,数学微课程注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融化其他学科知识,始终以数学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为服务方向。数学微型课的内容十分广泛,课程目标也丰富多样,通过课堂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数学微课程。
1、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出发开发数学微课程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数学微型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的材料没有必然的、紧密的联系,相对独立,在课程实施上可以灵活应用。此类微型课程的内容应是选取学生学习中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适当补充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增加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从数学教本的拓展延伸中开发数学微课程
数学微课程内容与教材的内容有关联,但不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严密的逻辑联系,是国家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补充,时间安排也应该在教材学习之后。此类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人类的真正意义,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3、从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开发数学微课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中,所以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与其他学科互相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让学生在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互相渗透和融合,让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思维方式融入数学学习中,从而让学生更热爱数学这门课程,执迷于对数学的探索,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微课程——教师成长新途径
一.微课程是什么
“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用于教师学习与培训。
“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
二.微课程的诞生
这是一个忙碌的时代,忙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教师除了忙教学之外,还要忙各种各样的评价、检查、培训---处于这样一个马不停蹄的状态,教师可自由支配的完整时间越来越少。
如何打造书香班级?合作学习如何分组?怎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何利用家长资源?---教师每天面临的都是这些具体而又很充实的问题。无论是培训还是教研,对教师来说,都必须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学以致用的过程。
教师一方面需要学习提升,另一方面却面临着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矛盾。尤其是面对高深的教育理论、乏味的专家讲座,一线教师急切呼唤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能不能多讲点实实在在的东西能不能将高深的理论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能不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短期内完成一次学习?能不能好玩点、有趣点?
在这种情况下,微课程诞生了。
三、微课程的开发
新课改倡导转变“师本位”的教学模式。培训工作也是一样,培训者应努力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引导教师关注身边教育教学的小问题,开展小研究,形成有效小策略。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质量决定着策略的质量。找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寻找到真问题并不容易。看到学生作业没有交,一些教师就简单地认为他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不认真,于是苦口婆心地讲作业的价值、对未来的重要性---殊不知真正的原因是他不会做。
微课程就是基于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寻找背后的原因,然后再去研究解决的策略。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的冲动,任何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教师要从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探寻,而且问题要小、要细。
针对小问题开展小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从教师的兴趣出发,时时处处人人都可以进行研究。小研究是嵌入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对教师的专业研究能力不作要求,不强调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只讲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效果,研究的时间长短不论,周期 可长可短。通过小研究,教师既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能提高专业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喜欢好学生,只要是好学生和差生有点矛盾,从心里上你一定会对好学生偏袒。同样是作业完不成,你一定会认为好学生一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生病了,要么是请假了,要么是作业多把自己这科给忘了。要是差生呢,你一定会认为他态度不好,要么就会叫到办公室吵上一顿,其实好学生也有他们的思想、难处。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情况。
现在我们正处于课改的冲动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最有效,几个人讨论问题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大家都参与,到底讨论哪些问题,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该怎么做?这样一个新的微课程又诞生了;
四、微课程解决什么问题
深圳辅城某一小学的颜淑兰老师是一位微课程的学习和参与者。颜老师上学期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位很棘手的学生,不听管教、不听课、不做作业---颜老师用了很多心思在这位女生身上,终于改变了她。后来颜老师问她“为什么你以前不听其他老师的话,现在却愿意听我的话?”她回答:“因为老师不打电话给家长。”很多教师总以为学生有问题就要联系家长,很少或几乎没有从学生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学生对告状式的电话很反感,很抗拒的。因为电话一打,就可能给他带来一顿打骂。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微课程的题材。
一位教育系统的家长说,他的孩子(优秀生)在一所学校读书,一个学期都没有老师和他联系说说孩子的在校情况。后来,她就把孩子转走了。
还有一位家长说,他一天接到几个老师的电话,很怕,很烦。
这些现象让颜老师意识到打电话给家长是一门学问:要打电话给所有学生的家长,知识次数可有所不同;要把握好为什么打电话、说什么、怎么打、什么时候打、最近是不是给他打过,都要一一想想。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参与之初教师作为消费者,慢慢学者尝试制作,一旦制作,便想着给人看。所以,如果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教师必须思考自己的教学的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做恰恰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升、完善。
微课程,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生活。
五、微课程的特点
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字数在300字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时间学习。
“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
“微课程”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微课程是一种教师自发的教研方式,这里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不用依靠专家,每个学习的主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发.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微课程起点低,以PPT(幻灯片)技术为基础,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
六、课程与传统微教科研的不同
与传统教科研的弊端相对应,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快餐化,四五分钟,一次学习;
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 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 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 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 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 娱乐化,有画有音,轻松快乐; 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爱做。
七、微课程创造“右脑学习”的可能
研究表明,人左右脑的分工是不同的。有人这样比喻:“左脑就像个雄辩家,擅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但刻板、缺少幽默和丰富的情感。右脑就像个艺术家,擅长于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象力极强;不善言辞,但充满激情与创造力,感情丰富、幽默、有人情味。”右脑是创新能力的源泉,而左脑人将被电脑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程在创造一种右脑学习的可能——一种富有艺术感的学习。
十八里铺镇中心初级中学校本课程
微
课
程
主讲人:杨秋民
2012年11月
第二篇:微课程
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微课程是一种简单的易于大众接受的教学方式,于细微处见功底,见微而知著。微课程是浓缩的课堂,是最精彩瞬间的集合,是课堂浓缩的精华,是课堂上的闪光点,值得尝试。将微课程有效地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学生可借助微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新知的学习或者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补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常常觉得自己的课堂不够生动。我就一直在想,怎样才能是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以此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呢。经过自己的摸索与思考,或许微课程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不妨看个有关的例子:
我在《看云识天气》中以“卷积云”与“积雨云”为教学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制作了“微视频”,制定了“学习单”,在上课的过程中借助精心制作的微视频,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的内容有了较好的自学。翻转的课堂中则颠覆了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此时的课堂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课堂是他们交流课前学习的舞台,课堂为他们打开了求疑解答的大门,课堂成了他们拓展思维的空间……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达成自我的目标;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发展的航标。而教师也真正成为了一名组织者、指导者。在教师的组织下,小组学习卓有成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错误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思维的空间得到了拓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孩子们眼里,这个课堂是活跃的、不受拘束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知识,在趣味活动中、在小组合作中拓展了知识。孩子们还认为课堂里的小组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效,小组的交流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帮助,事半功倍。全新的理念,清晰的指导,有效的学习,无限的拓展,让我们的孩子在知识中徜徉。
那什么是微课程呢?微课程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程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程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微课程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呢?
1.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微课程是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所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将已经脱离社会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将人为孤立起来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源泉中,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群落。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一般和现实相关,不只是让学生提取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也丰富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在微课程中,教师总是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
微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事实上,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控制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上述的两个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创建“有源”的学习环境,根据学习过程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架,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k,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它对学生日后的探究性学习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根据实际的需要寻找或构建支架支持其学习。
3.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移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学习者才是移动学习的主体,对移动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件是E-learning系统中课程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可以在线浏览服务器上的网络课件,从而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微课程以知识点为核心,课程资源中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资源形式。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运用,我觉得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制作微课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非常简单实用,能解决语文教师身边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人人可以做,人人都会做,人人都爱做。微课制作,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促进语文教师的成长。微课适合语文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是教学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最好的形式之一。合理使用微课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师知识管理,既可促进语文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语文教师录制的微课可以课前展示,也可以提供给学生课后学习,进而减少语文教师课后辅导学生的工作量。对于学生来说: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制作的,适合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对于没有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可通 在短短的日子里,全校教师在思想上形成了共识:开发学科的“微视频”,让我们的课堂翻转起来。——“微课程”走近我们语文老师,它就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充满魔力、活力和动力的窗户,让所有老师看到了一个新颖的教学世界和教学境界。原来,语文还可以这么教!语文还可以这么学!随着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将课堂中很重要的内容,利用微课程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以说,既然我们语文教师是作为素质教育的执行者,职责是教书育人,那就让我们发挥“微课程”的作用,造就有效的教与学。
第三篇:微课程
刚接触微课程,是既好奇又疑惑。微课程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示某个知识点。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时间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利用好微课程,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生的注意。
第四篇:微课程范文
一、松江区三月份微课竞赛活动介绍
1、微课微信的关注:公众账号是 weike-weike2、网站的介绍:
二、微课培训
1、什么是微课程。
2、课的含义介绍。
3、哪些不属于微课程
三、微课程制作介绍
1、手机拍摄:协助修改软件有QQ影音、迅雷看看、格式工厂
(1)需要的工具:支架、桌面,一部完好有摄影功能的手机,胶带。
(2)拍摄要求:屏幕和定位框一定要对准,调试好再拍摄。
2、软件制作:camtasia studio 汉化版、数码大师
3、PPT制作:做好PPT,用屏幕录播软件录制成视频,再转码成所需的格式(屏幕录播软件请百度)
四、网站介绍:
1、可汗学堂
2、网易课堂
五、幼儿园微课素材介绍
1、生活类、学习类、建构类、2、其他:安全、国旗下讲话之类。
/weike
第五篇:微课程作业
通过学习本次课程,使我认识到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微课程有效地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学生可借助微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新知的学习或者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补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将微课程应用于教学中时,也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拆分成许多微小的教学片断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此外把完整的一部分知识组块以微小模块的形式展现,可能会影响知识间的衔接;二是微课程的制作与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通过网络进行微课程学习的硬件设施等;三是目前国内微课程主要用于学生课后的个性化学习,微课程学习并不能替代教师的课堂的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部分在课上部分学生未把握好的重、难点习题、知识点等,就可以在课下制作相关的微课程视频或PPT,把它们放在班级公共邮箱内,由学生自己自学复习,不仅容易解决相关问题,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数量增多之后,老师也可以帮助学生根据问题类型将微课程进行归类总结,由学生课下反思复习,更容易发现学习数学的规律。既有利于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