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时间:2019-05-12 17:2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第一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三年级科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沉浮实验主要是对木头、纸、金属、塑料这四种常见材料沉浮这一物理性质的检测和探究,通过比较增进学生对木头的特性的了解,强化学生珍惜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沉浮能力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并通过比较发现材料不同物理特性。

能用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增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准备:塑料玩具,塑料块、塑料圆柱、木板、木块、回形针、螺丝钉、铁制圆柱、、小方巾。(全部装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物体的很多特性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得到了我们充分的应用,比如说毛巾洗脸就应用了棉布良好的吸水性,小刀削铅笔应用铁片了的硬度,圆珠笔的外壳应用了塑料的柔韧性制成,聪明的人类能利用材料的不同特性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也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教师出示课件(木船)提问:老师这幅图片展示的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做成的服务于我们的一件交通工具,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呢?我们本节课就将把纸、金属、塑料、木头这些常见的材料放入水中,探究它们一个重要的物理特性,当然我们也将重点对木头的特性作深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探讨《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板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二、新课教学

(一)沉浮实验:验证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力是不同的。

今年8月在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今天材料王国也举办运动会,推选水中仰泳健将。

1、教师演示实验:判断物体的沉浮。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把小纸片和小碎石放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又是以什么作为判断材料沉浮的标准的呢?

小纸片在水中为什么会出现沉浮两种现象呢?(学生自由说)小结:因为纸的情况比较特殊,开始时可能是浮的,由于吸水性强,全部浸润后就会沉入水底。

教师小结并直接演示:物体不碰到容器底部是浮,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浮在水中,2、材料分类:

金属、塑料、木头这些材料小伙伴也想知道自己在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大家愿意帮忙吗?请各组组长从纸袋里拿出材料,快速识别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然后分类摆放。

汇报交流。请动作最快的小组派代表到展示台上进行汇报(学生汇报)其他小组有不同分法吗?(学生补充汇报)达成共识后请学生回到座位上去

教师板书:金属、塑料、木头

3、分组预测:

(出示记录单P57页)这些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接触过,观察过。接下来,我们进行一次观察能力比赛:请各组组内交流,然后预测这些物品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为了简明方便,我们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利用简单符号描述我们的预测结果。如果各小组成员出现了不同预测结果可以在记录单的预测结果侧标注“?”。(学生活动)

汇报交流:请各组组长派代表汇报结果并说明理由。

4、分组实验要求:

①实验要求:只有规范严格的实验活动,才能得出准确的科学结论。② 温馨提示:

a、请组长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探究;

b、请操作员每次拿一件物品,轻轻地将物品放入水中,等大家仔细观察出现的现象后再拿出来,允许多次操作(特别是与预测结果不符的材料);

c、请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结果,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实事求是,如实填写;

d、请卫生员将实验后的物品的水擦干,将浮上来的物品放在一起,沉下的物品放在一起。

③开始实验,教师板书(沉浮实验),然后巡视。④请组长派代表汇报结果。⑤教师小结:

a、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刚才预测结果存在分歧,我们应该以什么为标准作为判断的依据呢?

(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小结:是呀实验是验证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尊重事实,相信科学。

b、总结规律:金属类材料制成的实心成品一般在水中下沉,木头、塑料一类材料制成的物品一般在水中上浮。

板书:金属 ↓ 塑料、木头↑

5、请组长统计各组预测和实验结果是否接近,准确率有多高,教师以示鼓励。(学生统计后教师找出准确率最高的一组,在记录单上印上“科学小明星”奖章。)事实胜于雄辩,恭喜你们!准确率这么高,说明你们小组成员平时能够认真观察材料,从科学的角度认识材料!

(二)、认识木头

师: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大家一起来找一找。(学生汇报)

老师收集了一些木制品的图片,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思考:这些木制品分别利用了木制品的哪些特性?

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介绍木头的特性 火柴,它容易被燃烧。(生:木头有易燃性)

用木头做的门比较坚硬 餐桌和椅子也用木头做的,它们也比较坚硬。木头做的桥,结实。坚硬。

木桥使用了木头有较强的(承重力)这一特性。在我老家,许多房子的梁都用很粗的木头做的,也使用了木头的承重了这一特性。

木船使用了木头能(浮在水中)的特性

(师)柳条编成的篮子使用了木头的什么特性呢?柳条这样弯曲都没断,我知道了使用了木头的(柔韧性)

我们用的筷子用了木头的什么特性呢?(不导热)(师):同学们在气泡图上记下我们了解的木头特性。

(师)生活中离不开木制品,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需要生长十几年才能使用,树木的生长过程是如此的漫长,而我们身边有些人却这样做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破坏生态平衡,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容易引发沙尘暴。

(师):森林资源是有限的,可是,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人们意识到了危机,已经开始使用其他材料代替木材,甚至把木协和木材边角料制成人工板材,广泛使用,你们知道哪些木材的替代品吗?(学生自由说)。

小结: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开始对材料进行选择和开发,木材的替代品不但节约了森林资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能有效的弥补木材的缺陷,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满足生活的需要。

(四)、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说)

2、结束语: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究其他的材料,科学的使用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才能够让资源更好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五)、实践作业:老师愿意和大家一样做一名环保志愿者,请同学们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善待地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二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材料在水中沉浮》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本节课,老师带领学生探究不同材料在水中沉浮不同,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也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它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或由材料制成的物体。其他有关沉与浮的问题将在五年级的科学课里去研究。

由于木头具有浮在水面的明显特性,因此教科书将对木头特性的研究安排在沉浮实验的后面进行。通过对木头制品用途的调查和生活经验的梳理,学生将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并强化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放在水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材料的特性这一概念是模糊不清的,通过本内容的研究与学习,旨在使学生对科学概念有初步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常见材料物理性质的理解。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实验,本课就是想通过实验前的启发与引导,对实验的观察记录进行总结,让学生猜一猜教师给出的物品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进行分类,提出验证的方法。在教师的规范指导下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对实验记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结果”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验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金属、木头和塑料制的物体各三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3、材料盘,毛巾。

4、记录单。

师演示材料:水槽、小木块、塑料梳子、铁钉、小彩纸片、塑料泡沫、课件。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看课件,要求边看边思考。

课件演示故事:暑假里的一天,天气非常热,铅笔和钢笔相约去游泳馆游泳,一进游泳馆,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跳进水里,游了一会儿,铅笔出来找钢笔,发现钢笔不见了,铅笔找了好久,终于在水下找到了钢笔。)

2、教师顺势提问:为什么铅笔能在水中游泳而钢笔却不能水中游泳而躺在水里呢?(铅笔浮在水面上能游,钢笔沉到水下不能游。)

3、学生回答后,出示课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材料跟钢笔与铅笔一样在水中有沉有浮,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运用情景教学、启发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本课学习内容,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导入点题效果。)

二、预测不同材料在水中沉浮不同

1、老师出示不同的材料,做好编号,编号为(A1、A2、A3、B1、B2、B3„)让学生观察这些材料,用手摸一摸,看一看,猜测那些编号的材料在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2、分组讨论,并填好预测表(老师提示浮↑,沉↓)

3、要求学生对预测的结果进行收集、整理、汇报,对有争议的地方加以标注。

(设计意图:探究第一步就是大胆猜想,通过对物体触摸观察让学生对材料进行预测,这样充分调动他们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让他们主动参与。)

三、物体沉浮实验的探究

1、谈话:你们刚才做了预测,那怎么样判断你们做的预测是否正确呢? 生:实验。

2、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含义。

3、出示实验要求:

(1)请组长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任务;

(2)请操作员每次只能拿一件物品,轻轻放入水中,再放手,等大家仔细观察,出现现象后才拿出来,要多实验几次,反复验证;(3)请记录员做好记录,填好记录表;

(4)做完试验后请卫生员把物体从水中拿出,擦干水,摆好。

4、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科学课的实验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三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实验还比较陌生,探究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实验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为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提高实验的效率。)

5、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收集、整理、汇报,并在此基础上讨论,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6、汇报结果:(课件出示实验表格及填空题)像铁、铝、铜这样的 金属 材料,在水中容易 沉 ;像 木头、塑料 这样的材料,在水中容易 浮。物体的沉浮跟 材料 有关。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材料沉,什么样的材料浮,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样以填空模式出示实验结果,降低了学生实验总结的难度。)

四、认识木头

1、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木头具有浮于水面的这一特性。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它的这一特性呢?我们继续探究。

2、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木头制成的物品,大家一起来找一找。(学生汇报)

3、老师收集了一些木制品的图片,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思考:这些木制品分别利用了木制品的哪些特性?(课件出示“木制品”图片)(设计意图:出示一些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木头的其它特性,使学生再次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帮助学生整理木头的特性起到了引导作用。)

4、这些木制品有什么用途呢?人们利用了木头的哪些特性呢?请各组进行组内探究,并且填写气泡图。

5、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木头的特性还有很多,我们课后还可以进行探究。

6、师:生活中离不开木制品,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需要生长十几年,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破坏生态平衡,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容易引发沙尘暴。人们意识到了危机,已经开始使用其他材料代替木材,甚至把木屑和木材边角料制成人工板材,广泛使用,你们知道哪些木材的替代品吗?(学生自由说)师介绍有木塑材料、科技木等。

7、小结:木材的替代品不但节约了森林资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能有效的弥补木材的缺陷,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生活中木材的替代品以及教师的小结,帮助学生明白了木材替代品不但可以节约森林资源,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说)

2、设计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一个易拉罐和一个吕钉同时放入水中,他们是沉?还是浮?让学生猜测,然后和老师一起做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相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也会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整合所学的知识,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后面的拓展会让学生的脑子里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从而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欲望。)教学反思:

一、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科学这一神圣的殿堂,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开课的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启发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本课学习内容,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导入点题效果。

二、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对材料的研究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在“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结果”中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悉心引导学生科学学习活动。

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观察、分析为主,力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及探究精神的培养。

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多次使用多媒体一方面强调活动的要求,从而强化三年级学生还没形成的探究习惯;另一方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分析交流,直观展示实验结果,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木质材料的物品对于学生直观认识木头特性提供了可视的资料„„能使学生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同时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理,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提高学生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中需改进的地方:

1、如猜测沉浮前,我指导学生用沉浮符号来表示沉浮,但在实验之前没有再次强调,因此在巡回指导时,发现有些小组预测用沉浮符号,而实验结果却用“沉”“浮”文字来表示。

2、填写木头特征气泡图时,学生关于木头特征的很多文字不会写,由于时间的关系,使得一些小组没能够完成气泡图。在这些环节上,我感觉自己备课时的预设还不够全面,对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估计的不到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的过程。

2、通过实验、观察、研讨探寻事物本质。

3、初步了解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4、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的能力。

5、教学重点:

指导探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难点: 开展实验,探讨、对比、总结实验成果。教学准备:

水槽、清水,木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一、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我们身边常会见到的物品。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有些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出示钢钉、木制铅笔、塑料、木头)

如果将木头、金属、塑料这些材料放入水中,它们哪些会上浮?哪些会下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在小组内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并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2.学生们在小组内活动

3.全班汇报;同学们把物品分成了几类?每一类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预设我们把这些物品分成三类,有木头、金属、塑料)

4.猜测:请同学们猜一猜把这些材料分别放入水中,哪些会上浮?哪些会下沉?(学生自由猜测)

5.想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你有什么办法?(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6.如何用实验证明这些物品在水中的沉浮?(小组讨论)

7.全班汇报

8.在同学们做实验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一些提示

说明:

(1)实验时将物品轻轻放入水中,然后再松开手,把手从水中拿出,观察物体的沉浮。

(2)当物体不碰到容器底部,我们就称作上浮;当物体碰到容器底部,我们称作下沉。

9.小组实验并记录结果

10.全班汇报

11.小结: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容易下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容易上浮。

12.概括升华: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物体的沉浮跟什么有关?(物体的沉浮和材料有关)

三、认识木头

1.老师带来的物品中哪个是由木头制成的?(铅笔)

2.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是用木头制成的物品?它们有什么特点?

预设:桌子 说明木头坚硬

木船 说明木头能浮在水面

编筐 说明木头有韧性

房梁 说明木头承重力强

3.小结:这些就是木头的特性

四、课堂作业

完成活动手册

五、作业安排

1.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浮在水上?

2.轮船为什么浮在水上?

六、自问自答

1.树木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第四篇:材料在水中沉浮说课稿(改)

材料在水中沉浮说课稿

永昌小学

肖亮

一、教材 分析

(一)教材 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单元的第5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一是了解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二是认识木头。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要帮 学生 建立的科学概念也有两个:一是 物理 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二是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还要帮助 学生 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能充分运用实验数据的科学品质。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渗透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根据三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及我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教学难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二、学情分析

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数三年级孩子在学习这一课之前都见过或玩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学生认识沉浮都是从看到沉浮现象开始的。绝大部分学生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对继续探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加之学生已有了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以上这些都是进行本课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三、教学策略

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遵循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的原则确定本课所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为主要教学形式,以“问题情境——实验探究——交流总结——达成共识,”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动手,以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法:古人说:“授人之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之渔,终身受用不尽”,《科学课标》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以实验探究、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各小组有序、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知,并在自主学习中形成技能。

四、设计思路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不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在整过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感受到身边的科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发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五、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

2、小组探究材料:

六、教学流程

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处理,我把本课教学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首先,创设情境:上课开始,给学生出示一张小彩纸片,问:把小纸片放入水槽中,它会沉,还是会浮呢?以此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2、让学生猜测、师演示实验,接着师动手轻轻地碰一下小纸片,小纸片沉下去了。师解释:小纸片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就说它在水中“沉”,板书:沉 因为纸的情况比较特殊,开始时可能是浮的,由于吸水性强,全部浸润后会沉入水底。

3、用塑料泡沫做同样的实验。把泡沫放入水中不碰到容器底部,看到了泡沫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就说它是“浮”板书:浮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本部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实验,结合教师的解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作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认识新知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分为三个活动。

活动一:认识材料

1、先让学生认识桌上的实验材料,由于实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制成它们的材料有关,而与它们的大小和形状无关,所以实验材料的选择主要应满足实心这一条件。相信学生会说出这些材料制成的物品的名字。

2、接着组织小组讨论,让他们把这些材料进行一定的分类。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

活动二:预测各个物品的沉浮

1、首先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请各小组讨论:把这些材料放入水中,预测一下:哪些是浮的?哪些是沉的?把预测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沉的用“↓”,浮的用“↑”。【设计意图】预测不但检验了学生们的已有经验,还可以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做接下来的实验。

2、接下来汇报、交流并说说你这样预测的理由或根据。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之后我提出“你们的猜测对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他们的猜测?”

【设计意图】 这个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要明白一个正确的科学结论必需经过实验验证。

活动三: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1、出示实验的注意事项,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2、然后请各小组根据要求动手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填写在记录单中。

3、实验完毕请各小组指派代表汇报小组实验情况。

4、交流,讨论:物体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上的各自特点。

5、师生小结:把实验结果与实验前的预测进行对比,达成共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的物体容易浮。【设计意图】科学概念的构建来自于学生对事物的体验与感悟,学生只有在活动中充分运用感官参与了、实践了才会有深刻的体验。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不同的材料的检验,发现沉浮的秘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用来制造的材料有关,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第三环节:多媒体演示,拓展新知

1、出示: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

2、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身边的木头制品。

3、接着课件展示多幅由木头制成的物品图片,学生欣赏片。

4、提出问题,这些物品表现出木头的什么特点?木头是学生在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材料。他们对木头做成的物品比较了解,但木头做成这些物品所表现的特性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所以我在学生说特性时给予他们一些提示,以引导他们正确说出木头的特性:木头可以做筷子,说明它容易加工,木头可以做家具,说明它是比较坚硬的,能够做梁拄,说明承重力是很强的,用木头造船,说明它能浮在水面上,用树的枝条编筐,说明它有一定的韧性。

5、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并且填写气泡图。

6、最后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木制品,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需要生长几十年才能使用,而我们身边的人正在破坏浪费森林资源,这就导致了世界上的森林急剧减少,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多幅木制品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梳理和归纳认知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木制品,从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第四环节:课后延伸。

1、其实,物体的沉浮还和很多因素有关,请大家下去查阅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2、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

用自己搜集的物品(纸、橡皮擦等),进行沉浮实验。(小提示:要先预测,然后把猜测和实验结果写在记录表上。)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这个环节,我有针对性的安排了二个作业,旨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继续探究,将探究活动引向课外,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从而积累更多的有关材料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见下页)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金属

塑料

木头

(我的板书设计,直观形象,简单明了,旨在体现本课的重点)

第五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用实验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木材和塑料制成的物品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乌鸦喝水引出物品的浮沉问题

二、沉浮实验

1、明确物品如何放入水中?怎样算沉?怎样算浮?

2、明确实验要求:

(1)先预测一下你们收集的物品在水中的沉浮,并 用沉浮符号“↑”、“↓” 写在记录表上。

(2)将所有物品分类编号,然后逐一放入水中,认真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填写好实验结果。

3、实验活动: 活动一:给物品分类

判断所收集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并把同一类材料的物体放在一起,看看能分成几类?并作出预测。

活动二:沉浮实验

(1)将物品分别按正确的方法放入水中,并认真作好记录。(2)展示讨论实验记录,并对其他物品做猜测。

4、实验总结: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容易浮,纸这类材料的物品一开始是浮在水中的,后来就慢慢地沉到了水底。

5、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 物品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品的材料有关,生活中大部分金属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沉,木头、塑料类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浮。纸这类物品是由纸纤维组成的,由于纸纤维之间有空隙,纸刚进入水中时,水还没完全渗进去,所以纸会浮在水中,当过一会水进入纸纤维的空间后,纸变重了,就沉到了水底。

三、认识木头

1、认识我们周围的一些木头制成的物品?并说出这些物品应用了木头的那些特性。

2、总结木头的一些性质。

3、由于世界森林面积逐渐减少,配合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要珍爱木材资源,增强爱护树木的环保意识。

四、课堂总结

学生回忆:通过本节课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一、沉浮实验

材料:金属

塑料

木头

沉↓

浮↑

硬度、韧性、吸水性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材料有关

二、认识木头

木头的性质:有一定的韧性 能浮在水面上 较坚硬

承重能力强 容易加工 导热性慢 易燃烧

下载材料在水中的沉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材料在水中的沉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

    教学设计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材料在水中沉浮》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本课有两个内容:一是沉浮实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哪些东西......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1、展示乌鸦喝水的图片,说一说图片说的是什么故事?用树枝行不行?为什么? 出示课题: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板书课题) 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25......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以及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 能......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反思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土门关小学韩建虎《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是五年级下册的一堂科学课。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经过数次的琢磨和总结,我认为这一节课是很值得好......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测试题

    一、 填空 1、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 )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它就会( )到水底了。 2、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共5则)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乾德门山 教学内容: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教学目标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木头能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