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0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第一篇:2014年《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复习旧知

(实物演示)我们知道物体的很多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例如:实验中水溅到桌上,同学们都会用毛巾或纸擦干,你们知道这是利用了毛巾和纸的什么特性吗?(吸水性)用来削铅笔的小刀是应用了金属的什么特性?(坚硬)饮料管又是应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呢?(柔韧性)

2、课题引入

提问:(出示课件图1“木船”)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另一种常见材料做成的交通工具,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木船)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木头)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材料呢?(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木头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木头轻„„)如果将木头、纸、塑料、金属这些常见材料放入水中,它们哪些会上浮,哪些会下沉呢?在今天的这节课里同学们有兴趣和我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吗?(板书课题: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齐读两篇课题。

(二)自主探究沉浮实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材料,请同学们先进行一个闯关游戏,这里有两道关口,只有闯过这两关你才有机会动手做实验哟。你们有信心闯过这两关吗?

2、让我们看一下都是哪两关?

(小黑板)

1、认一认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2、猜一猜它们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把你们的猜测结果用沉浮符号写在记录表上。

3、师:我们先来看一下记录表是怎么样的。

4、小组同学先看第一关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然后填写在“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一列里,直接写数字序号,再看第二关猜测一下它们的沉浮,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向上的箭头↑表示浮,填写在预测栏里,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5、师:请每个小组的2号同学从抽屉里拿出实验材料和记录表,小组合作闯过这两关。

学生讨论进行预测,请学生上来汇报。

6、师:这个小组已经汇报了他们的预测,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的预测?

7、师:我们班小朋友真能干,顺利地闯过了这两关,为自己庆祝一下。(鼓掌)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自己的想法,那么要怎么样才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做实验:实践出真知吗)

8、谈话:请大家看看桌上,除了你们准备的实验材料之外,老师还为你们的实验提供了什么?请每组的3号同学上老师这来取水槽。

9、提问:你们是否能根据以上实验材料来设计“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预设——学生可能回答: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水中。)

10、提问:放入水中的这些物品如何判断是沉还是浮?

(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物体在水面上,我们就说它是浮的,物体在水底,我们就说它是沉的。)

11、提问:如果有个物体既不是在水面上,也不是在水底,而是在水中,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呢?(学生交流想法)

讲解:所以我们要给物体的沉浮规定一个标准:如果物体放入水中碰到了水槽底部,我们就认定是沉的;反之,如果没有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就认定是浮的,这样清楚了吗?

提问:那老师刚才说的在水中间的物体应该是沉还是浮?(学生肯定回答:浮的)

12、谈话:你们说得真好。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老师还想以好朋友的身份给大家几点提示:(小黑板)友情提示:

师:当实验结果与我们的预测不一样时,我们应该相信哪个? 生:实验结果

师:对,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尊重事实,相信科学。

13、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按顺序进行操作,并注意填好实验记录单。(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4、提问:实验结果和预测结果一样吗?谁给大家汇报一下?

15、谈话:请各个小组的组长统计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是否接近,相差多少?(学生统计后教师找出准确率最高的小组,在记录单上印上“科学小明星”奖章)事实胜于雄辩,恭喜你们,准确率这么高,说明你们小组成员平时能够认真观察材料,从科学的角度认识材料。

16、根据交流得出结论:通过刚才的实验,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什么材料容易上浮,什么材料容易下沉?(金属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容易沉;塑料和木头材料制成的物品一般在水中容易浮,纸在水中刚开始是浮的,最终是沉的)

17、概括升华:金属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容易沉,塑料和木头材料制成的物品一般在水中容易浮,由此可知,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课件显示图4实验结论)

(三)、认识木头

1、谈话:自古以来,木头就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材料。人们直接把树木加工成木材,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你们能找出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制品吗?这些木制品有什么用途?人们是利用了木头的什么特性?(学生自由汇报)

2、谈话:老师课前收集了一些木制品的图片,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思考:这些木制品分别利用了木头的哪些特性?(课件出示图5—图10各种“木制品”)

3、小组活动:在气泡图上记下我们对木头特性的了解。

4、汇报交流。

5、小结:木头的特性有:能浮在水面、较坚硬、有较强的承重性、容易加工、能吸水、较柔韧„„。

6、谈话:木头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你们知不知道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多少年才能使用?(十几年)树木的生长过程是如此的漫长,而我们身边的有些人却这样做,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图11—图20“破坏浪费森林资源”的图片)

提问:看完这些图片,你有何感想?(我们应该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

7、谈话:说的很好,森林资源是有限的,可是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人们已经开始用其他材料代替木材,甚至把木屑和木材边角料制成人工板材,广泛使用。除此,你们还知道哪些木材的替代品?

8、学生先自由汇报,教师再用多媒体出示课前收集的木材替代品图片(课件出示图21—图41“木材替代品”)

小结: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开始对材料进行选择和开发,木材的替代品不但节约了森林资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能有效的弥补木材的缺陷,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满足生活的需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节约资源的歌谣,多媒体显示图42:(拍手齐读)

节约资源的歌谣: 小结:今天就让我们携手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环保,善待地球,爱护我们共同的大家园。我们一起来看个节约资源的宣传口号,希望同学们能够向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人进行宣传。

多媒体出示宣传口号:节约资源,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一起朗读宣传口号。

(四)谈收获

1、谈话:愉快的四十分钟就要过去了,给你们30秒钟时间,闭上眼睛想一想,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探究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针对“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善于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表现很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教师演示:把一团橡皮泥放入水中,看到橡皮泥沉了;然后再把同一个橡皮泥捏成小船,看到橡皮泥浮了。由此让学生心中产生疑问:为什么物体的沉浮也可以改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希望: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同学们有这么多奇妙的想法和问题,课下请带着你们的奇思妙想和问题继续研究有关“材料在水中沉浮”的秘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有价值的发现。

第二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用实验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木材和塑料制成的物品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乌鸦喝水引出物品的浮沉问题

二、沉浮实验

1、明确物品如何放入水中?怎样算沉?怎样算浮?

2、明确实验要求:

(1)先预测一下你们收集的物品在水中的沉浮,并 用沉浮符号“↑”、“↓” 写在记录表上。

(2)将所有物品分类编号,然后逐一放入水中,认真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填写好实验结果。

3、实验活动: 活动一:给物品分类

判断所收集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并把同一类材料的物体放在一起,看看能分成几类?并作出预测。

活动二:沉浮实验

(1)将物品分别按正确的方法放入水中,并认真作好记录。(2)展示讨论实验记录,并对其他物品做猜测。

4、实验总结: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容易浮,纸这类材料的物品一开始是浮在水中的,后来就慢慢地沉到了水底。

5、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 物品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品的材料有关,生活中大部分金属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沉,木头、塑料类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浮。纸这类物品是由纸纤维组成的,由于纸纤维之间有空隙,纸刚进入水中时,水还没完全渗进去,所以纸会浮在水中,当过一会水进入纸纤维的空间后,纸变重了,就沉到了水底。

三、认识木头

1、认识我们周围的一些木头制成的物品?并说出这些物品应用了木头的那些特性。

2、总结木头的一些性质。

3、由于世界森林面积逐渐减少,配合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要珍爱木材资源,增强爱护树木的环保意识。

四、课堂总结

学生回忆:通过本节课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一、沉浮实验

材料:金属

塑料

木头

沉↓

浮↑

硬度、韧性、吸水性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材料有关

二、认识木头

木头的性质:有一定的韧性 能浮在水面上 较坚硬

承重能力强 容易加工 导热性慢 易燃烧

第三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试验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总结概括出材料的物理性质,即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教学方法:小组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水槽、铁夹子、回形针、树枝、积木块、塑料片。

为老师准备:铁夹子、回形针、树枝、积木块、塑料片、象棋子、水槽、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1、展示乌鸦喝水的图片,说一说图片说的是什么故事?用树枝行不行?为什么? 出示课题: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板书课题)

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25分钟)

1、认识并预测

逐一出示铁夹子、回形针、树枝、积木块、塑料片,请学生说一说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猜一猜,它们在水中的沉浮。

2、验证

提问:你们的猜测是对的还是错的呢,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验证呢? 提出两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多媒体展示问题:1〉怎样来判断物品的沉浮?如何算沉?如何算浮?

2〉如何把物品放入水中?

学生讨论、汇报。多媒体展示并实物演示:

1〉如果物品向下碰到水槽底部,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浮的。

2〉将物品轻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多媒体展示温馨提示:

1〉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测试材料,一种材料测试完以后即取出,再进行下一种材料的测试。每种物品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用↓、↑表示沉、浮)。

2〉做实验时请同学们轻拿轻放,防止水滴溅到桌面上。如果桌面有水,请用抹布擦干净。3〉听到音乐响起时,马上停止活动。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安静、有序的完成实验。小组实验,老师巡视。学生交流汇报。

提问:当预测与实验结果不一样时我们应该相信哪一个? 多媒体出示伽利略名言: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试验中得来。

3、得出实验结论

提问:有没有发现这些物品的沉浮跟什么有关?

多媒体展示实验记录单。

总结:物品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品的材料有关,生活中大部分金属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沉,木头、塑料类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浮。

提问:如果你是乌鸦,你可以用什么代替石子?

三、认识木头(12分钟)

1、认识木头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木头的又一特性——在水中是浮的,除了这些特性外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提问1:同学们知道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木头做的?

提问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木制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利用了木头的什么性质? 多媒体展示图片:木柱、木质工艺品、木船、藤条编制的篮子、火柴、有花纹的木圆珠。小结,完成书上的气泡图。出示课件中的气泡图。

2、节约木材

木头的作用这么广泛,所以人们离不开木头,现在就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课件出示一次性筷子、贺卡每年浪费的木材量。提问:同学们有什么要说的?

多媒体出示节约资源的宣传口号,生齐读。

四、课堂小结(2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不同材料在水中有沉浮现象。其中木材不但是浮的,木材还有很多的特性,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资源,让资源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物品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品的材料有关 教学反思:

从初次确定公开课上这一课时的迷茫,到现在对这一课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我经历了一次自上,两次“磨课”,一次区内公开课。这其中的改变得益于区教研组许老师给的机会,朱老师、蒋老师、张老师等人的悉心指导,教研组老师的批评指正,在此,向您们说声“谢谢”。

在这次反复上课、“磨课”中,我无时无刻不在自我反省,从自我感觉、同行的指导中进行自我剖析。我发现,在常规教学中我可能存在着以下不足,非常值得我以后改进。

1、对上课内容没有分析透彻,如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预测时让学生说出物品的材料的目的等等,对这些我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的稀里糊涂,学生听得糊里糊涂。

2、欠缺教学艺术。如:上到森林资源被严重浪费时,我设计了由多媒体出示一次性筷子和贺卡浪费木材的数据,我总是存在着看着大屏幕读数据,把背影留给学生,而没有面对着学生的情况。又如:在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时,我没能引导学生先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再推出结论,大部分学生就直接说出了结论,这样就没有体现出实验中的逻辑性。再如: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预测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可我却没有捕捉并合理利用教学中的矛盾的火花,让可以出彩的闪光点从我的迟钝中溜走。

3、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4、对新课的导入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直以来,我只知道精彩的导入是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方面吸引到课堂上,再顺利进入新课,觉得设计新颖、过度的自然,就是“导入”的所有使命。后来在磨课的过程中,朱老师一番话使我眼前一亮,“导入”在完成进入新课的目的后,如果还能用于后面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或一部分教学过程,就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完整、连贯。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用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作为导入,在本课第一部分内容学习完以后,又提了个问题:如果你是乌鸦,你还可以用什么材料代替石子。

5、上课时表情严肃,与学生没有深刻的眼神交流,让学生觉得跟我有距离感,评价语言贫乏,评价方式单一,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慢慢的改变自己,并多积累丰富多彩的评价语言。

第四篇:教学设计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材料在水中沉浮》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本课有两个内容:一是沉浮实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哪些东西沉哪些东西是浮的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因此,本节课要使学生进一步观察身边多种物品的沉浮,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第二个内容是认识木头,学生通过对木头制品的用途的调查,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并强化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放在水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材料的特性这一概念是模糊不清的,通过本内容的研究与学习,旨在使学生对科学概念有初步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常见材料物理性质的理解。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实验,本课就是想通过实验前的启发与引导,对实验的观察记录进行总结,让学生猜一猜教师给出的物品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进行分类,提出验证的方法。在教师的规范指导下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对实验记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结果”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2、对木头特性的了解。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验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金属、木头和塑料制的物体各两种(牙刷、梳子、回形针、钥匙、一次性筷子、积木)。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3、塑料袋,毛巾。

4、实验记录单。师演示材料:象棋和跳棋、相关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老师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听说三二班的同学都很聪明,看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

2、出示难题:老师买了一副跳棋和一副象棋,准备闲的时间和女儿一起玩,但不小心将它们混到一起了,你有什么办法能迅速地将它们分开呢?

3、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办法,老师适时引导学生想出利用沉浮原理分拣棋子的方法。

4、学生回答后,出示课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材料跟跳棋与象棋一样在水中有沉有浮,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科学这一神圣的殿堂,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材料的沉浮(1)认识物体的材料

请各组组长从材料袋中取出6种物体——牙刷、塑料梳子、回形针、钥匙、积木、筷子。快速识别这些物体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然后分类摆放。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所以给学生挑选了一份生活中普遍、常见的物品。)汇报交流:请任一组学生汇报,边出示物品边说明它由什么材料制成。询问其他小组是否有不同分法?师生达成共识后,教师板书:(材料:金属塑料木头)(2)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课件出示实验记录表)进行一次观察能力比赛:请同学们先在记录表中写上物品的名称,然后相互交流,再预测这些物品的沉浮情况。为了记录方便,用简单的符号描述预测结果:用“↑”表示浮,用“↓”表示沉,若判断不出是浮还是沉则用“?表示。(学生活动)

汇报交流:请各组代表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教师总结出学生对每件物体的预测情况,并板书出有异议的物体名称,提醒学生在实验中需特别注意。

(设计意图:预测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能够强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有效注意,深刻实验印象。)(3)验证预测——做实验

1、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先亲手演示应该如何将物品放入水中。

2、课件出示3个物体在水中情况的图片,学生研讨判断沉浮的标准。

小结并课件演示:物体不碰到水槽底部是浮,碰到水槽底部是沉。

3、课件出示温馨提示,使学生明确此次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温馨提示:

a、请组长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实验。b、操作员每次只拿起一样物品轻轻地放入水中,等大家仔细观察后再取出。c、记录员及时记录实验结果,请如实填写。d、实验中,组内低声讨论,以免影响其他小组。

e、实验后,卫生员将物品的水擦干,保持桌面整洁,将浮的物品放在一起,将沉得物品放在一起。

(设计意图:科学课的实验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三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实验还比较陌生,探究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实验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为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提高实验的效率。)

4、开始实验,教师巡视,并加强指导。

5、2—3组代表汇报结果。

注意让学生比照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强调实验是检验预测的唯一标准。

(4)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

学生取出自己搜集的物品(纸、橡皮擦等),进行沉浮实验。提醒学生要先预测,然后把猜测和实验结果写在记录表上。(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特别指出:纸片是比较特殊的材料,一开始它是浮的,但是吸水后它就会沉下去。

(设计意图:除了研究老师准备的材料,还可以研究自己准备的东西。这一环节更大的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累更多的材料知识。)(5)讨论交流,归纳与发现(课件出示填空题)通过填空模式引导学生得出完整的结论:像铁、铝、铜这样的金属材料,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样的材料,在水中容易浮。物体的沉浮跟材料有关。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在分析结果,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上,不能完整得出“物体的沉浮跟材料有关”这一结论,但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材料沉,什么样的材料浮,有了基本的了解。于是得出结论的方法,我改为填空模式,这样以填空模式出示实验结果,降低了学生实验总结的难度。)

(教师板书:“↓”和“↑”,物体的沉浮跟材料有关)(6)“科学就在身边”——回归生活,拓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物体沉浮的性质应用很广泛,激励学生思考:你还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物体的沉或浮?(指名回答(课件展示几张关于“物体沉浮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如:木船、浮标、救生圈、救生衣)

(设计意图:探究物体沉浮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三、认识木头

1、通过实验了解,已经了解木头容易浮的特性。课件展示木制品图片,继续探究木头的其他特性,学生完成气泡图。

2、观看“破坏浪费森林资源”视频,教育学生节约和保护资源资源。(板书:节约、珍惜自然资源)

3.为了节约木材,人们使用其他材料来代替木材。学生积极思考,举例说明我们身边有哪些木材的替代品?(学生自由说)

4、教师小结: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我们在平时应该注意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才能够让资源更好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四、课后作业

画一张保护资源的宣传画,号召身边的人们节约资源,善待地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五、板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沉↓浮↑ 材料:金属木头塑料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材料有关

节约、珍惜自然资源

教学反思:

一、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科学这一神圣的殿堂,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开课的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启发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通过有趣的生活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明白本课学习内容,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导入点题效果。

二、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对材料的研究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在“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结果”中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悉心引导学生科学学习活动。

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观察、分析为主,力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及探究精神的培养。

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多次使用多媒体一方面强调活动的要求,从而强化三年级学生还没形成的探究习惯;另一方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分析交流,直观展示实验结果,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木质材料的物品对于学生直观认识木头特性提供了可视的资料„„能使学生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同时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理,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提高学生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中需改进的地方:

1、如猜测沉浮前,我指导学生用沉浮符号来表示沉浮,但在实验之前没有再次强调,因此在巡回指导时,发现有些小组预测用沉浮符号,而实验结果却用“沉”“浮”文字来表示。

2、填写木头特征气泡图时,学生关于木头特征的很多文字不会写,由于时间的关系,使得一些小组没能够完成气泡图。在这些环节上,我感觉自己备课时的预设还不够全面,对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估计的不到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1、展示乌鸦喝水的图片,说一说图片说的是什么故事?用树枝行不行?为什么? 出示课题: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板书课题)

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25分钟)

1、认识并预测

逐一出示铁夹子、回形针、树枝、积木块、塑料片,请学生说一说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猜一猜,它们在水中的沉浮。

2、验证

提问:你们的猜测是对的还是错的呢,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验证呢? 提出两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多媒体展示问题:1〉怎样来判断物品的沉浮?如何算沉?如何算浮?

2〉如何把物品放入水中?

学生讨论、汇报。多媒体展示并实物演示:

1〉如果物品向下碰到水槽底部,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就代表它在水中是浮的。

2〉将物品轻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多媒体展示温馨提示:

1〉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测试材料,一种材料测试完以后即取出,再进行下一种材料的测试。每种物品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用↓、↑表示沉、浮)。

2〉做实验时请同学们轻拿轻放,防止水滴溅到桌面上。如果桌面有水,请用抹布擦干净。3〉听到音乐响起时,马上停止活动。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安静、有序的完成实验。小组实验,老师巡视。学生交流汇报。

提问:当预测与实验结果不一样时我们应该相信哪一个? 多媒体出示伽利略名言: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试验中得来。

3、得出实验结论

提问:有没有发现这些物品的沉浮跟什么有关?

多媒体展示实验记录单。

总结:物品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品的材料有关,生活中大部分金属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沉,木头、塑料类材料在水中大都容易浮。

提问:如果你是乌鸦,你可以用什么代替石子?

三、认识木头(12分钟)

1、认识木头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木头的又一特性——在水中是浮的,除了这些特性外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提问1:同学们知道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木头做的?

提问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木制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利用了木头的什么性质? 多媒体展示图片:木柱、木质工艺品、木船、藤条编制的篮子、火柴、有花纹的木圆珠。小结,完成书上的气泡图。出示课件中的气泡图。

2、节约木材

木头的作用这么广泛,所以人们离不开木头,现在就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课件出示一次性筷子、贺卡每年浪费的木材量。提问:同学们有什么要说的?

多媒体出示节约资源的宣传口号,生齐读。

四、课堂小结(2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不同材料在水中有沉浮现象。其中木材不但是浮的,木材还有很多的特性,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资源,让资源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物品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品的材料有关 教学反思:

从初次确定公开课上这一课时的迷茫,到现在对这一课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我经历了一次自上,两次“磨课”,一次区内公开课。这其中的改变得益于区教研组许老师给的机会,朱老师、蒋老师、张老师等人的悉心指导,教研组老师的批评指正,在此,向您们说声“谢谢”。

在这次反复上课、“磨课”中,我无时无刻不在自我反省,从自我感觉、同行的指导中进行自我剖析。我发现,在常规教学中我可能存在着以下不足,非常值得我以后改进。

1、对上课内容没有分析透彻,如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预测时让学生说出物品的材料的目的等等,对这些我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的稀里糊涂,学生听得糊里糊涂。

2、欠缺教学艺术。如:上到森林资源被严重浪费时,我设计了由多媒体出示一次性筷子和贺卡浪费木材的数据,我总是存在着看着大屏幕读数据,把背影留给学生,而没有面对着学生的情况。又如:在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时,我没能引导学生先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再推出结论,大部分学生就直接说出了结论,这样就没有体现出实验中的逻辑性。再如:在让学

生说出自己的预测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可我却没有捕捉并合理利用教学中的矛盾的火花,让可以出彩的闪光点从我的迟钝中溜走。

3、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4、对新课的导入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一直以来,我只知道精彩的导入是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方面吸引到课堂上,再顺利进入新课,觉得设计新颖、过度的自然,就是“导入”的所有使命。后来在磨课的过程中,朱老师一番话使我眼前一亮,“导入”在完成进入新课的目的后,如果还能用于后面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或一部分教学过程,就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完整、连贯。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用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作为导入,在本课第一部分内容学习完以后,又提了个问题:如果你是乌鸦,你还可以用什么材料代替石子。

5、上课时表情严肃,与学生没有深刻的眼神交流,让学生觉得跟我有距离感,评价语言贫乏,评价方式单一,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慢慢的改变自己,并多积累丰富多彩的评价语言。

下载2014年《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以及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 能......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及反思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蒋美荣 一、 教学目标: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三年级科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沉浮实验主要是对木头、纸、金属、塑料这四种常见材料沉浮这一物理性质的检测和探究, 通过比较增进学生对木头的特性的了解......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材料在水中沉浮》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本节课,老师带领学生探究不同材料在水中沉浮不同,通过实......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有的木头是坚硬的,有的却比较柔软,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提前先给学生以定量的概念,避免学生思维上的混乱。经过这几课,学生已经开始对不同材料的硬......

    《橡皮泥在水中沉浮》教学反思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两年前,我按照书上的图示,让孩子们把一块橡皮泥做成4种实心的形状,然后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橡皮泥质量不好的都软了,实验效果不......

    材料在水中沉浮一课(教学案例)

    在生活中发现科学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案例 一、学情和教材分析 材料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五课,第三单元围绕着我周围的材料这一主题,让学生能够......